议论文的三段论
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写

——分论点的切分
拟写分论点的方法:
1、三段论式 2、正反分论式
(一)、三段论式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1、是什么
格式:话题+是+诠释
(1)具体法:
关爱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关爱是一个温暖的眼神 关爱是一次及时的搀扶
(2)抽象法
关爱是无私的奉献
关爱是倾情的给予
1、分论点的切分方法的选择,要 视文章的中心论点而定。
梦想是滋润万物的春雨 梦想是漆黑夜空的明星 梦想是茫茫大海的浮标
梦想,要用信心去播种 梦想,要用汗水去浇灌 梦想,要用智慧去耕耘 梦想,要用创造才能收获
2、分论点的切分,要按照同一尺 度,同一标准划分。
梦想是亮在人生航道前方的灯塔 拥有梦想就拥有了人生的希望 梦想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去成就
格式:
……,因为……; ……才能(能够)……; ……会使(可以使)…… 等等表示能带来好处或危害的连词。
3、怎么办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拥有爱心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关爱他人,需要我们不计个人利益
得失
格式: ……(话题),就要…… ……(话题),要有…… ……(话题),需要……
三:主意事项
1、分论点的切分方法的选择,要视文章的中 心论点而定。
2、分论点的切分,要按照同一尺度,同一标 准划分。
3、分论点的切分,要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 4、分论点最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 5、分论点应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 6 、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最好 7、分论点语言要精炼,一般控制在15字以内。
3、分论点的切分,要符合一定的 逻辑顺序。
新高中议论文三段论范文通用16篇_1

高中议论文三段论范文通用16篇5高中议论文三段论范文第一篇何谓“亲亲”,即关心你的亲人朋友,何谓“明理”,即通晓事物的真理。
在古儒的经典里,君子的修养正是由此人手的。
所谓"孝梯,仁之本也"、"格物致知"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然而在那则《韩非子》的寓言里,我们看到了二者之间矛盾的一面。
说的是宋国一富人,墙被大雨淋坏。
儿子与邻家老翁都提醒他小心失窃。
果然,富人晚上丢东西了,于是他认为是邻居偷的,而又很以为儿子聪明。
我想:倘若是两个毫不相识人提醒他,结果又会不一样吧。
由此可知:感情的亲疏对人的判断,影响不可谓不大啊!人非生而知之者,然而人生而有情。
感情是构成人的关键元素。
李密《陈情表》句句含情字字有泪,不仅当时打动了皇帝那颗威严而冷酷的心,而且也感动了后世读者。
何以至此?不正是由于一个情字吗?"文为心声",多少篇千古奇文,因其情真意切而流传后世啊,文学如此,艺术亦如此。
艺术大师倘若没有激情没有足以让观众共鸣的激情,而大师则沦为工匠、艺术亦只剩技巧了。
因此,人无时无刻不为感情而"呼吸"。
这正为受感情所困惑埋下了伏笔。
当感情与真理并行不悸的时候,感情则成为激励人去奋斗的"催化剂";可当感情与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却又怎么呢?林觉民在《与妻书》里说:即是爱汝之心,使吾敢勇于就死也。
在这里情感升华了,困惑消失了。
"爱汝之心"与"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合而化为一股浩然之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能够说:林觉民的《与妻书》便是在面临情感与真理的冲突时比较惊心动魄的答卷啊!高中议论文三段论范文第二篇阳光,因有其耀眼的金黄而显得灿烂;大海,因有其清爽的蔚蓝而显得博大;草原,因有其满眼的翠绿而显得宽广;雪山,因有其纯洁的白色而显得巍峨······多样的色彩构成了这个多元的世界,然而只有看得见的眼睛才能诠释这种美丽吗?在盲人眼中,世界只有单一的色彩,黑暗将伴随他们度过一生。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议论文的“三段论”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常在写作中阐释为:提出问题:提出作文的中心观点。
分析问题:分析中心观点的正确性。
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之后得出结论。
这种“三段论”作文结构在中学写作中一般处理成如下结构谋篇。
即:如2016年全国卷Ⅱ的中心话题是“语文学习的三条途径”,由此,可以将本文的总体结构列出:当然,应试的800字的作文中,不必将上面的4个内容都完整地分析到位,只要分析一两个问题就可以构成一篇完整的议论文。
至于选择哪一两个问题,可以根据相应的作文试题或个人喜好,灵活变通即可。
一、并列式(分论点式)结构基本模式:第一部分:(引论)提出中心论点(解说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本论)提出分论点一(解说分论点一)——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提出分论点二(解说分论点二)——举例或引理论论据——分析事例或解说理论论据。
第三部分:(结论)重申全文中心论点,提出怎么办。
说明:第二部分的分论点一般情况下设置二至三个,最多四个,可以是并列式的,可以是正反对比式的。
分论点的句子一般放置在段落的开头或单独一段。
这样层次清晰,观点鲜明。
注意:并列式是面的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
如《谈骨气》的结构提纲:1.提出论点(引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分析:(1)什么叫有“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骨气”是有阶级性的。
2.从不同角度论述(本论):(1)文天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
(2)古代穷人“贫贱不能移”的典型事例。
(3)闻一多“威武不能屈”的典型事例。
3.总结全文,重申论点(结论):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照应开头)【例1】请用并列式结构,写出你的作文提纲。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论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标题:阅读的三重境界中心论点: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六级作文三段论模板

六级作文三段论模板
第一段,引言。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三段论来进行论证和辩论。
三段论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表达观点和论证。
在写作中,使用三段论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组织文
章结构,使得文章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
因此,掌握三段论模板的
写作技巧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段,论证。
三段论模板通常由前提、论证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
们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点,这就是前提。
然后,我们需要
列举事实、数据或者例子来支持我们的观点,这就是论证。
最后,
我们需要总结我们的论点,并得出结论。
这种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
加有条理地陈述观点,使得文章更加清晰和有逻辑性。
在写作中,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模板来组织文章的结构,使得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第三段,结论。
总之,三段论模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写作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使得文章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
通过掌握三段论模板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使得我们的观点更加清晰和有力。
因此,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多加练习和运用三段论模板,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1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归谬论证: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6、理论论证: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7、因果论证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
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
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
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议论文论证方式有两种21、拟好题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
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及范文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拟写分论 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标志性词语:“是”“即”“则”“意味着”等。)
• 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标 志性词语:“能”“才能”“让”“使”“会”“利 于”“因为”“可以”等)
(五)关涉谁
例2、题目:《关注你身边的人》
• 分论点①:关注生活中平凡的人,学习他们 的淡泊宁静,陶冶我们的情操。
• 分论点②:关注生活中贫穷的人,学习他们 的朴素傲骨,纠正我们的骄奢。
• 分论点③:关注生活中成功的人无常师。 观点句 ②孔子师郯子、 苌弘、 师襄、 老聃。 材料句 ③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分析句 ④孔子曰: 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引名句 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总结句
• 分论点① 面对批评,我们需要有广阔的胸怀。 • 分论点② 面对批评,我们需要有清醒的头脑。 • 分论点③ 面对批评,我们需要有乐观的心态。
练一练
中心论点:预约精彩。
比喻
分论点①:道路幽暗,我用自信做明灯,预约精彩。 分论点②:前__路__荆__棘__,__我__用__勤__奋__做__刀__剑__,__预__约__精_ 彩。 分论点③:路__途__遥__远__,__我__用__毅__力__做__马__力__,__预__约__精__彩。
谈意气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 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 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意气,是毛泽东“数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从“是什么”角度阐释话题内涵) 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观点鲜明(在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硕,最少三个)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清楚(层次分明)二、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什么缘故----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做----结论三、议论文大体结构形式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一)、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是议论文最多见的结构模式,确实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其组材形式也有多种,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假设干分论点,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
一、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1段)(100字左右,不超5行)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2段)(220字左右)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第3段)(220字左右)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第4段)(220字左右)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抒情,照顾前文,点题)(第5段)(100字左右)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常利用角度、例如(一)论点并列式模式的三个角度:1、是什么2、什么缘故3、如何办角度一:“是什么”例如:2021年辽宁话题“肩膀”可如此分解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肩膀》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托。
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小时候,喜爱坐在妈妈身旁,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的肩膀让我感觉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
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察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愉快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
可妈妈却说:“此刻,我终于能够倚靠你了。
议论文的三段论

议论文的三段论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摘自:/news/43937.htm“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原文:议论文之2—巧设分论点【教学目标】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作文,即不超过50分(总分70分)。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的三段论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摘自:/news/43937.htm“三段论”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依次组成。
一般说来,“引论”即开头部分,它要提出问题(论题或者中心论点)“是什么”;“本论”即本体部分,它要分析问题“为什么”;“结论”即结尾部分,它要解决问题“怎么办”。
原文:议论文之2—巧设分论点【教学目标】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教学重点】如何有效而明确的确立分论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作文,即不超过50分(总分70分)。
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明确:什么是分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
1.什么是分论点: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明确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
(一)明确角度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2——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3——怎么样,主要是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举例分析,判断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1.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明确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从“怎么样”角度构思: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分论点4:坚持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的大智大勇。
2.以“做真正的自己”为中心论点,明确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从“是什么”角度构思:分论点1: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分论点2: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分论点3: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3.以“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为中心论点,明确提炼分论点的角度。
从“为什么”角度构思: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三)小结: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内容相对集中。
四、总结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及注意要点1.请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运用并列式分解法提炼几个分论点学生展示:评点并提供范例:分论点①要有涵养,就要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灵,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
②要有涵养,就要有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
③要有涵养,就要高扬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前进。
④要有涵养,就要不断读书丰富人文素养。
注意要点: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重复,不包括,也不交叉。
2.请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运用对比式分解法提炼几个分论点学生展示:评点并提供范例:分论点①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②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注意要点:两种看法为一正一反的关系,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3.请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运用层进式分解法提炼几个分论点学生展示:评点并提供范例:分论点①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
②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
③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
注意要点: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五、提炼分论点的角度和拟写分论点的技巧巧设分论点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巧设分论点的技巧:并列式分解法;对比式分解法;层进式分解法。
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相信同学们按以上方法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操练,学生的认识水平,思想品质,分析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理屈词穷”的现象也会有所改观。
六、明确分论点的要求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
2.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
3.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4.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段。
5.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七、习作训练以“××也是一笔财富”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至少确立两个分论点,不少于800字。
附:练习1三篇优秀例文,诚实就是财富(是什么,并列式)成绩优异但交不起学费的女大学生,断然拒绝了一家生产健脑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但要为其做虚假宣传广告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没有喝过。
“我从来没有喝过!”这句简单的话反映了这位女学生诚实洁白的内心世界。
那么,什么是诚实呢?我认为诚实就是言行与思想的一致。
它既表现为对人的真诚,也表现在办事与求知过程中的实事求是。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整体的细胞,他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地存在,这就决定了一个人要在整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而处理好这种关系的关键便是以诚待人。
我们都无法想象如何与一个满嘴假话的人共处;同样,我们付出自己真诚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友谊。
而当今,许多人在金钱的冲击下,为物欲所蔽,为达到个人目的,整日戴着虚假的面具。
当他们为日益鼓起的腰包沾沾自喜时,却不知已经失去了诚实——这做人的根本,这最宝贵的财富。
诚实是处事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和理清问题的脉络。
离开了这一点,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把问题解决好。
一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人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人;相反,歪曲事实、隐瞒真相就等于一事无成。
对于一个要生存、图发展的人来说,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事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诚实也是求知的惟一途径。
我们求取知识的目的就是服务社会,而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知识,并不是没有真才实学的高学历。
而诚实便是获得真知的惟一有效的途径。
古今中外,凡是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实事求是的。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成绩不好、但他却勇于提出任何一个别人看来近似愚昧的问题。
东晋文学家左思对于自己的文章也有着实事求是的评价。
对照他们,我们有些同学作业靠抄袭,考试靠作弊,对于疑难问题,不肯钻研,强不知以为知。
这种行为显得可悲可笑。
爱因斯坦说过:“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
”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造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
我们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
那位诚实的女学生也许无法踏入大学的殿堂,也许一生都很贫穷,但她拥有诚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便是个富翁——因为,诚实就是财富。
位置变了,你也会跟着变(为什么,正反对比式)露珠在枫叶上便会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便会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露珠本就是透明无色的,可却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时红时白,人也是一样,当你身处的位置或环境变了,你也会相应地转变,人生变幻无常,要想在茫茫人生路上不失去你的本色,就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自己定位。
给自己找准位置,人生就会活出真实的自我。
为自己定位,其实就是给自己定下了原则。
有了原则,无论身处环境如何都会坚守自我,不为诱惑所动。
陶渊明在认清污浊的官场不适合自己时,毅然归隐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田园山居便是他的位置。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为自己找准了位置,当他觉得大学的生活乏味时,他也毅然离开大学去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终于创立了微软公司而成为世界首富。
如果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比尔•盖茨在乏味的大学学习,今天他们也许就不会让世人敬仰了。
不能找准位置的人,则会失去自我。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找不准位置的人往往会动摇信念,到最后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
时下的许多官员往往是如此,他们见好就收,贪污受贿,最后落得不好的下场。
如前几年被判刑的成克杰、胡长清,近来的陈良宇等人,都因“越位”而丧失了自我。
古代的葛朗台也一样,为了金钱的诱惑而断送了自己的女儿,至使自己成为千古罪人。
可见,不能为自己找准位置会断送人的一生。
位置如此重要,我们应如何才能为自己找准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呢?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定下了,位置自然就明确了。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人分不清东西,随风漂流。
居里夫人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便为自己找准了位置——从事科学研究。
贝多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便为自己找到了音乐这个位置,鲁迅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因而弃医从文。
目标就是找好位置最重要的一步。
位置变了,你也会跟着变,但倘若你给自己定位之后,你就不会变,你就会活出精彩的且真实的自我!超越,没有不可能(怎么样,递进式)“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是某些人给予一位北大女研究生在网站上提出要超越金庸的发言的评价;也有人认为她勇气可嘉,狂妄得可爱。
似乎所有的人认为她异想天开。
诚然,金庸先生是达到了武侠小说创作的极致。
然而,他是否就将永远地站在了那高峰,无法企及的高度?依我所见,超越,没有不可能。
当然,超越,首先要有勇气与自信。
没有勇气与自信为基石,那是连自己都超越不了的窝囊。
不少成绩不错的学生,为何在高考的战场上一败涂地,不是没有实力,而是缺乏了应有的勇气与自信。
试问,一个没有勇气与自信的人,怎样能发挥出他所有的才能,迸发出所有的力量?战胜自己,是超越的第一步。
有了勇气与自信,超越还需要努力。
没有努力的超越,那是别人给的,是嗟来之食。
2004年奥运会上,世界记录被刷新。
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飞人,12秒91的成绩,是亚洲的,是中国的。
当刘翔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时,这种超越全球群众的那种惊诧,不是每时都有。
它基于努力,没有妥协的努力。
刘翔向我们说明了这世上,超越,没有不可能。
这世上,没有翻不了的山,珠峰,不是早在50年前就被征服了吗?超越,是无限的,没有一如既往的不懈努力,这种超越不过是昙花一现。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却成了西方国家轰开我国大门的有力武器,如今,在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满天飞的同时,中国却靠着仅有的几人死撑门面。
我们缺少的是一种超越的意识,这种意识在努力中方能诞生,在努力中方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