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感叹诗词《洞仙歌咏柳》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感叹诗词《洞仙歌•咏柳》赏析
《洞仙歌咏柳》
宋苏轼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赏析】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
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咏柳词,全章用象
征法写柳,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正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词的上片以腊尽梅凋,引出春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两句,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流韵致。柳枝婀娜多姿,如少女的细腰,风韵独特。“清英秀雅”四字是作者对柳之风骨
的评价,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命运的怜惜。“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
见金丝弄晴昼”三句,写垂柳纵有漂亮的外表、清高的品格却处于寂
寥无人之地。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曰:“一树春风
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宣
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白居易以杨
柳不受人欣赏比喻贤才被埋没,不受人待见。苏轼在这里化用白居易
诗意,说永丰坊的杨柳,碧色可人,金黄色的柳丝在风中飘拂,十分
漂亮,只可惜却无人欣赏这种美。后几句继续写垂柳的凄苦身世,歇
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若
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
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无论如何,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刻画了
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并对之倾注了同情。
扩展阅读:苏轼的主要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
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
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
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
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
《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词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
人·有美堂赠述古》《南乡子·送述古》《永遇乐·长忆别时》《减
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蝶恋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
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洞仙歌·江
南腊尽》《阳关曲·中秋作》《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浣溪沙·簌簌
衣巾落枣花》《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永遇乐·明月如霜》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醉
梦昏昏晓未苏》《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
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落水痕收》《临江
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
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歪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
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
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行香子·过七里滩》《点绛唇·不用悲秋》《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念奴娇·中秋》《水龙吟·雁》《醉翁操·琅然》
扩展阅读:人物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
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
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
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
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
自如,宠辱不惊。因为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
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
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
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
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
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觉美的的存有。
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
分重视发觉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
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
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
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因为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
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
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
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
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轼,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