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

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

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表达形式,以及精妙的语言特点,成为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

从古至今,批评家就大量使用了一些术语和表达形式来描述和评价文学作品,从而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依据和丰富的理论资料,不仅活跃了文艺理论的发展思潮,也逐渐形成多种文学理论流派,进而影响和推动着文学的发展史。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定义文学理论批评是从批判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出发,按照文学理论的原则和准则,以结构分析、比较微观分析、文体分析以及考古价值等方式研究、评价和解释文学作品的一种批评活动。

也可以将文学理论批评理解为是以文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对作品的客观分析为基础,利用批判思维进行文学批评的一种研究和评论活动。

二、文学理论批评术语1.中:恰中,从字面上翻译来看,就是“恰当”、“中间”之意。

这类词语源于先秦《礼记》,“行以恰中,便以合度”,意思是言语举止以适度为最好,不可过分,也不可不足。

恰中之道,就是把握好比例,使文章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铺直叙:平铺直叙,又叫“一事一记”。

它的特点是“不落窠臼,不走冤枉路”,把一件事直接叙述,不加任何渲染和修饰,同时保持简洁、可贵的效果。

平铺直叙的写作风格,对于写出淡然而有力的语言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3.心独具:匠心独具,又称“七步诗”,是指文艺作品创作出来时,诗人或者作家特有的创作考虑和表达方式,它不同于正规的作品形式,是作家采用自己特有的技艺创作出来的,独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4.实富有神韵:“平实富有神韵”,是指文字写出来具有流畅的语言,无需复杂的文学手法,就能体现出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韵味。

这类似自然之美、生动自然的文字,会使读者有意想不到的意境,赋予文字以动态的底蕴,令人耳目一新。

三、结语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源于古至今,一直以来都是文艺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环节,其丰富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便于文学作品的客观分析和丰富的文学理论资料的形成,并且有助于影响和推动着文学的发展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理论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评论,它后于文学创作,但又对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它是在文学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理论形态,它蕴含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的认识,对文学的体会,对文学的审美评价、价值评价等等主观情识,因而它也必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批评”一词,源于英文“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的原意乃指裁判,冠上“Literary”,意为“文学的裁判”,因其为“裁判”,便扩充到文学裁判的理论以及文学本身的理论。

“文学裁判的理论”,即裁判者所依凭的理论依据,即批评原理,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对文学作批评,必然要涉及文学理论,所以,罗根泽先生以为:“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之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

”▪陈钟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辨析西方“批评”一词的涵义,以为有五,即:“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

”而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就批评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理论的阐发,不侧重于文学的裁判。

即通过某一理论的阐发,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创作情况的诠释,来表达自己对文学诸问题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文学。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裁判他人的作品。

—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问题上,诸如文学观、创作论、言志论、载道论、缘情论、音符论、对偶论、神韵论、性灵论等等;而对于批评理论的建设,与西方相比,则暗淡得多。

西方批判理论极为丰富,所谓“主观批评,客观批评、鉴赏批评、科学批评、演绎批评、归纳批评、性格批评、形式批评、心理批评、原型批评”等等。

—就批评形式而言,西方多是理论形态的东西,而中国则多是感悟似的东西,理论思辩形式不很突出。

眉批、旁批,点评等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形式。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22、通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
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郑州大学·徐正英一、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古人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评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论)---文学的理论原则;科学叫法: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1.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评价;2.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学说的讲解和阐释;3.对重要文学观念演进轨迹的勾勒;如文学观念的演变:孔子--兴观群怨说,屈原--诗可以怨(离,别也,骚,愁也);荀子--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杜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韩愈--不平则鸣4.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批评篇章和专著的导读;5.介绍古人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的评介情况。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用:1.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能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及理论从来不讲形象,中国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讲究的是声色之美,抒情写景)2.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文学史(如《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家兼理论家·宋代是产生文化巨人的时代: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奖、散文家、词人、诗人、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湖州竹派的创立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的文学创作往往是在理论指导之下完成的,搞清了他的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他的文学创作。

如韩愈的文学理论:文从从字顺各识职;唯陈言之勿去,导致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3.有助于我们阅读鉴赏古代文学的作品(古代的作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文学理论)·如钟嵘《诗品》对曹植作品的评价: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苏轼的文学理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瞧,此批评标准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就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她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就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瞧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就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这就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就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就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

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

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是指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和讨论的活动。

它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

古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人的创作和评论活动上。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兴起,提出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他们强调文学作品应该遵循道德标准,并通过文学批评来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在随后的汉代,文学批评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儒家的“八股”文体理论和《文心雕龙》的审美理论。

另一方面,的传入对中国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强调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追求,这对于文学批评提出了新的思考方式。

唐代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思想与文学批评相结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理论。

到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中国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宋代文学批评家数不胜数,如苏东坡的文学理论和陆游的批评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代的杨慎也在《讲演群书记》中提出了批评家应该具备的七种素质,成为后世文学批评师范的重要参考。

明清时期,李贽以及清代的曹雪芹和红楼梦批评学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

现代的中国文学批评则在20世纪初开始兴起。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等学者提出了启蒙性的文学观点,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逐渐多元化,涌现出各种新的学派和理论,如“独立文学批评”和“后现代文学批评”,丰富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领域。

总结来说,中国文学批评历经漫长的发展,从古代儒家的道德标准到现代多元化的理论体系,不断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今天,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在不断进步和变革中,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学术支持。

参考文献:- 陈杨. 中国文学批评概述[J]. 创作研究, 2016(5): 66-67.- 王颖. 中国文学批评文化[J]. 文学评论, 2019(3): 41-42.。

201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

201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讲绪论一、概念“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曾叫“古代文论”,全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时空是“中国古代”,即从先秦到清朝。

内容包含“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两个方面。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一般针对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属于个别、具体的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一般规律,探讨文学的基本原理,树立基本的文学观念。

二、分期批评史的分期基本按照朝代的分期,可以分为八个时期:1、先秦时期2、两汉时期3、魏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五代时期5、北宋时期6、南宋金元7、明代8、清代其中,根据一个时代文论的相近特点,这八个时期又可以归纳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三个阶段:一是先秦至南北朝,为文学观念的演进期,此期文学观念由含混趋向明晰(即人们逐步注意把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区别开来),重视文学的新变。

二是隋唐北宋时期,文学观念由明晰趋向含混(即不重视文学作品与应用文、学术文的区别),重视文学的复古,但在复古中仍有变化发展。

三是南宋到清代,此期特点是在前此两期的批评基础上加以发展、补充、调和融合,新见较少,但谈的较有系统,名之曰文学批评的完成期。

三、概述文学批评史参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总论——文学观念之演进与复古第二讲先秦一、“诗言志”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原句:‚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二、儒家(一)孔子孔子是古代传统诗论的奠基者,他把前此的一些诗论的萌芽系统化,理论化,基本完成了儒家诗论的基本构架,并以此对两千年诗歌批评产生影响。

孔子诗论包括以下内容。

⒈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季氏》)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一,名词解释1,四声八病:诗歌声律术语。

四声,汉语字音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由南朝沈约、周顒提出。

周撰《四声切韵》,沈撰《四声谱》,为专门阐述汉语四声的早期论著(今均佚)。

八病,律诗中运用四声不当而出现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据传由沈约、王融、谢脁创议提出。

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引起时人和后人对诗歌声律长久而广泛的讨论,促使作家更加自觉地注意诗歌声律,为五言诗向格律严整的律诗过渡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四声八病亦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在当时即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作诗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均是对此一学说的批评。

2,“风骨”说:南朝梁刘勰有关艺术感染力的理论。

语见《文心雕龙·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原,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倩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风”、“骨”或“风骨”,原均系品评人物之词,多指人的精神气度,即基于仪表而又超乎形迹的一种风度、神采。

用之论文,则众释纷纭。

稍后于《文心雕龙》的《魏书·祖莹传》视风骨为风格,有“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之说。

近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则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范文澜在为“风骨”作注时进一步指出: “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辞。

惟前者始得风骨之称,肥辞不与焉。

”今人多认为, “风”应指作品思想内容给予读者的教育作用, “骨”则指完善的文句在读者身上所唤起的力量。

“风骨”合称,即指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风骨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刘勰之后,受这一理论指导,总结魏晋文学而提出的“建安风骨”、“汉魏风骨”等,不仅成为促进诗歌健康发展的有力口号,而且成为历代作家反对轻艳绮靡文风的战斗旗帜。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怪史》名词讲解《中国文学责怪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责怪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怪标准就是倡议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够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宛转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讲解为:兴,指诗歌生动详尽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愉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响的社会政治与道德民俗情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责怪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议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以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怪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落落大方,此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阐述,此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圆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怪史的发展中向来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怪方法论,是孟子对伤痕累累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责怪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应了较客观实在的责怪原则,后辈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概是在此原则下张开文学讨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责怪原则的阐述。

孟子以为必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德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此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格修养下手,拥有崇拜的道德质量,此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理论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评论它后于文学创作但又对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它是在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理论形态的东西它蕴含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的认识对文学的体会对文学的审美评价价值评价等等主观情识因而它也必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学批评一词源于英文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的原意乃指裁判冠上Literary意为文学的裁判因其为裁判便扩充到文学裁判的理论以及文学本身的理论文学裁判的理论即裁判者所依凭的理论依据即批评原理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对文学作批评必然要涉及文学理论所以罗根泽先生以为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之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陈钟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辨析西方批评一词的涵义以为有五即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而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中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就批评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理论的阐发不侧重于文学的裁判即通过某一理论的阐发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创作情况的诠释来表达自己对文学诸问题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文学创作其目的主要不在于裁判他人的作品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问题上诸如文学观创作论言志论载道论缘情论音符论对偶论神韵论性灵论等等而对于批评理论的建设与西方相比则暗淡得多西方批判理论极为丰富所谓主观批评客观批评鉴赏批评科学批评演绎批评归纳批评性格批评形式批评心理批评原型批评等等就批评形式而言西方多是理论形态的东西而中国则多是感悟似的东西理论思辩形式不很突出眉批旁批点评等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形式当然这一形式是中国民族思维形式的一种表现有其优点自然也有其局限这就需要爬罗剔抉分析归纳上升为理论形态这是我们需要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的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是在丰富的古代文学创作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其产生之后又对古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它必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要组成部分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因而对它的学习与熟练掌握是对学习中文的人必须的要求务必请学习者给予高度的重视缘于以上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这门中国文学批评史课必须注意以下诸问题1学习内容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于文学理论故而这门课的重要内容或基本内容便是古代文论学习者在理解每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具体内容的同时再从史的角度研析其理论上的承继创新影响诸问题从而获得史的认识2背境知识的掌握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文学理论讨论的对象亦是文学文学是根本没有对古代文学史的清楚知解与掌握要学好这门课是困难的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温故而知新从文学现象到文学理论都有清楚的了解与准确的认知做到既有感性的文学感受又有理性的归纳分析其二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古代文论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对中国的哲学宗教经济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加深对古代文论的深切理解与把握 3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辨能力 4必须对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喜爱之情唯其如此方能将本课程学好文学的产生所说文学的审美或者美感并非纯粹的感觉经验我们知道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但那绝不是审美经验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如果没有心理的中介它在美学上就没有意义身体感觉的心理构成才是有趣的和实质性的举例来说我们闻到一朵盛开的气味芬芳的玫瑰嗅觉也会让我们愉快但是这种体验不是审美的但如果我们从嗅到玫瑰的芬芳感受到春天到来的愉快联想到生命与爱情的美好这种体验才是审美的《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名词辨析文文学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伊》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人之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荀子·大略》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史记·太史公自序》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史记·孝武本纪》文章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史记·儒林列传》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于《仓颉》作《训纂》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汉书·扬雄传》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文学批评郭绍虞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讲到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时从史的角度将其分为三个时期一文学观点演进期从时间而言即从周秦到南北朝时期二文学观点复古期从隋唐到北宋三文学批评完成期从南宋到清代各期的主要特点第一期的批评风气偏重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第二期的批评风气偏向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第三期是以文学批评理论本身为讨论中心而文学的观点只成为文学批评中的问题之一以上各期特点简要地概述了中国文论的发展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征依此可以得到文论发展的大致轮廓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起始时期即萌芽和产生时期其特点为 1文学的观念没有独立所谓文的含义乃指宽泛的文化学术之意 2文学理论和哲学政治史学等有着极其明显的联接隐含关系 3文学理论与其他艺术理论混杂在一起 4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著作只有一些片断的论述《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从作者角度美刺与言志诗经中的美刺诗言志赋诗言志从听者角度观志与观风《诗经》中表现的文学思想维是偏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履》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小雅·节南山》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崧高》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大雅·烝民》表现出美刺的政治功能献诗讽谏说《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一诗言志说此说出于《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主要意思 1音乐有教育熏陶人性情的作用 2诗歌有表达情志的作用 3音乐诗歌有交流感情的作用 4神人和谐的思想 5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所谓诗言志便是用诗歌来表达诗人的志意思想志据《说文解字》诠释志意也盖指思想情意等心理活动唐代孔颖达解释说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可见志即指心中要表达的情意唐代以后孔颖达将情纳入志的范围认为在已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毛诗正义序》这样便建构了一个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文学观点朱自清先生将其称作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辩》其后在先秦文籍中屡屡可见这种观点的表述诗以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诗以道志《庄子·天下篇》《诗》言是其志也《荀子·儒效》君子以钟鼓道志《荀子·乐论》它有如下的一些含义 1诗歌创作的政治化伦理化色彩 2强调诗歌的认识作用《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3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诗序》四赋诗言志说 1断章取义表达情志在春秋时期在外交朝聘宴会等活动中有关人士通过对《诗经》作品的诵读来表达某种意志在这种活动中人们往往不顾及作品的原意而是断章取义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太叔赋《野有蔓草》赵孟曰吾子之惠也杜预注太叔喜于相遇故赵孟受其惠《左传·昭公十六年》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已知郑志子鹾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这是一首男女不期而相遇而相悦的一首情歌朱熹解释为男女相遇于野田草露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言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则清扬婉兮邂逅相遇则得以适我愿兮《诗集传》《诗序》思遇时又云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陈子展先生解释说时指男女合法结合之时不期而会指奔者不禁之时《诗三百篇解题》但赋诗之人仅是断章取义不及其余来表达自己的情志听诗之人亦听其言外之意观志韩宣子对郑国六卿说二三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左传·昭公十六年》观风观诗知政说《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声音之道与政通审乐以知政《礼记·乐记》 2读诗听诗重在领会言外之意要有一种辨别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识别能力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李泽厚《诗经》在古代不只是抒情的诗篇而且更是类比的推理联想的思维用在公如外交辞令私如上述对话生活中《论语今读》五《易经》中的一些文学见解《家人》卦的《象辞》君子以言有物《艮》卦爻辞《六五》言有序涉及了文学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第二节孔子的文学观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的政治思想是实行仁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5论语新解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 《论语·学而》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是仁爱忠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0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6《论语·学而》孔子的思想方法是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164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7 《论语·学而》孔子的文学思想 1 重视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地位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207 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的解释说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宋代的经学家邢昺加以补充此章论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学起于诗也立身必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所以成之也《论语集解疏》王弼又解释说言有为政之次序也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应感而动则发乎声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风既知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周俗立制以达其礼也矫俗检制民心未化故用感于声乐以和神也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礼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皇侃《论语集解意疏》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452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439 2强调文学具有兴观群怨与事父事君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451 兴朱熹感发志意《四书集注》孔安国引譬连类《论语集解》注重诗歌的审美作用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论语集解》朱熹考见得失《论语集解》强调诗歌的认识作用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论语集解》朱熹和而不流《四书集注》强调诗歌的交流作用怨孔安国怨刺上政《论语集解》朱熹怨而不怒《四书集注》强调诗歌对现实的批判作用事父事君之说则强调诗歌可以培养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则强调诗歌可以培养人的文化素养 3注重文章的思想内容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主张文质统一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24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81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457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155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355 4主张中和的审美原则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74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国风·周南》之首篇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故夫子称之如此欲学者玩其辞审其音而有以识其性情之正也孔子文学观的影响一建构了功利主义的文学观 1对个人而言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文化素质 2对社会交往而言可以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对社会政治而言可以起到反映社会现实的直接作用观怨二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形成重道轻文的思想传统三中和的审美原则四温柔敦厚的诗教第三节孟子的文学观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轲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其学说理论的出发点是性善论政治上明确提出保民而王施行王道的仁政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伦理道德上主张施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在文学观念上主张以道德美为中心的美学观知言养气的修行观知人论世与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 1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334》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朱熹注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 2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3知言养气《孟子·公孙丑上》62 1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2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4知人论世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土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251 5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21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说诗就是对诗歌的读解这段话意为读解诗歌不应因某些文字损害对辞义的理解以致损害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而应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就是读者要以文本为依据正确读解文本并通过审美鉴赏来领会蕴含在作品形象中的诗人之志即诗人的思想旨趣充实之谓美与民同乐知言养气主要就人的内在修养而言具有明显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故后世文论家从志气言三方面要求作家思想道德精神人格的修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就文学批评方法而言知人论世是一种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去了解作家创作背景等以期更深一步知晓创作的动因对作家作品获得深层的理解与评价以意逆志则强调准确全面实事求是地解读作品不能依据某种需要对作品进行曲解第四节荀子的文学观荀子名况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强调学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其文学思想表现出许多新发展主要有如下数端 1主张明道征圣宗经辩说也者心之象道也心也者道之工主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荀子·正名篇》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荀子·儒效》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正论》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儒效》 2注重文艺的教化作用建立了文艺人心治道的理论体系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民有好恶之情而无喜怒之应则乱先王恶其乱也故修其行正其乐而天下顺焉《乐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乐论》强调文艺是人的情感的表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乐论》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乐能教人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乐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乐论》人能感乐故齐衰之服哭泣之声使人之心悲带甲婴胄歌于行伍使人之心伤姚冶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绅端章甫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故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邪色口不出恶言此三者君子慎之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治生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也《乐论》以全粹为美的审美理想君子知乎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劝学篇》全是为人格上的完美粹指思想上的纯粹不仅强调美的内容还兼指美的形式实现全与粹必须通过闻见知行的磨练对文艺创作来说要求作家精益求精从思想情感艺术形式两方面去追求最美的艺术境界此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对中和原则的强调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论》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不免也《乐论》乐言是其和也《效儒》乐之中和也《劝学》诗者中声之所止也《劝学》荀子的文学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儒家功利主义文学观包括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的情感表现文学的批评标准等重要内容对汉代的文学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道家的文学观道家是先秦时期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创始人是老子与庄子道老庄思想把道作为世界的本体来思考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6、以意逆志“以意逆志”,出自《孟子&S226;万章上》。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7、知人论世出自《孟子&S226;万章下》。

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

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

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

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

9、大声希音,大象无形本是老子对“道”的特点的描述,但也是老子对“合于天然”的文艺的描述。

认为最美的声音是无声,最美的形象是无象,有声只能是声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因此也只能是美的一部分,而非全美。

全美的“大声”只能用“无声”去想象,全美的“大象”也只能用“无形”去想象,只有“无声”、“大象”才是真正的“道”的境界。

10、言不尽意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

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

11、发愤著书“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

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著书。

其“发愤著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

12、《毛诗大序》“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来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

13、“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

14、“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

“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

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

15、“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扬雄在《法言&S226;吾子》中提出:诗人的赋华丽而符合原则,辞人的赋华丽而过分铺张。

“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16、四声八病沈约的主要理论就是“四声八病”之说,也称为永明声病说。

声即四声,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用以定韵;病即八病,用以求和。

他要求五言诗一联之中,前后句平仄声调应该错开;一句之中,除了双声叠韵词之外,不能出现同声或同韵的字,如有不合,即称为“病”。

沈约的声律理论,既有正面的立说,又有反面的破说,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结合了相关的创作实践,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17、四声说据《梁书&S226;沈约传》记载:南朝受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发现了汉语四声。

沈约是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并撰有《四声谱》。

沈约把四声分为两类: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这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18、曹丕“文气”说曹丕的《典论&S226;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

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19、“诗缘情而绮靡”说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

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20、随物宛转所谓“随物宛转”,从文学创作来说,是强调作家在创作中以描写客观现实来体现自己主观思想感情时,不能因主观愿望而改变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只有在艺术表现中充分尊重客观事物的内在之势,才能恰到好处地符合于描写对象之特点,从而使内心与外境相适应,防止创作中的主观随意性。

与心徘徊所谓“与心徘徊”是指创作过程中客体的描写必须符合于表达主体的情意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从心去驾驭客观事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物”乃是经过了作家主观的心的改造的,但是,这不是一种主观随意的改造,而是在“随物宛转”前提下的改造,所以客体虽是服从于主体的,却又并不丧失其自然本性,当文学创作进入物化阶段,主体与客观是完全融合为一了。

神思指作家在想象力活跃时或处在灵感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构思。

“神”指变化迅疾莫测,“思”指心思、想象。

“神思”作为一个词组,是以“神”形容心思、想象的特点。

首先标出“神思”,将思维的这一特点引入艺术理论并设立篇目对之进行了专门论述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神思》篇。

刘勰《文心雕龙&S226;神思》指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跨越时空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秉性才识,虚静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高度自由的内心状态。

21、刘勰“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

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

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通变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主要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S226;通变》。

通变说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

“通”即会通、通常,即“设文之体有常”。

变即指具体的文学创作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

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23、隐秀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来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所谓隐,不是要使文学作品晦涩难明,而是要使读者味之无尽,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

所谓秀,不是要作家堆砌辞藻,而是要逼真自然,使读者言如亲临其境一般。

可见,隐秀即意象的有机交融,也即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4、“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主张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在《诗品序》中提出“自然英旨”说,他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直寻”就是不假借用典用事,而是直接写景抒情,根本主张是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强调感情真挚。

“直寻”说与“自然英旨”说在钟嵘的理论范畴里内涵是一致的。

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诗有三义”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

钟嵘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来写作,正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

26、“滋味”论是钟嵘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

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

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

钟嵘的“滋味”说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27、“兴寄”和“风骨”说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要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