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土石坝枢纽建筑物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坝设计x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土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工112班学生指导教师2015 年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坝设计摘要土石坝作为世界应用最多的坝型,不但在数量上施工工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高坝中也有不错的前景。
设计说明书对积石峡水利枢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
大坝坝体为均质坝坝,最大坝高为95m。
泄水建筑物为表孔溢流式的溢洪道和深孔无压式的泄洪洞。
引水隧洞为有压式。
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采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枢纽布置的详细说明;详细的论述大坝剖面设计的过程;针对溢洪道和泄洪洞,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水面线计算;通过水力学方法进行渗流分析;通过采用瑞典圆弧法进行坝坡稳定计算;并结合坝址的地质特点,详细的设计了坝体、坝基开挖、帷幕灌浆、断层破碎带的处理等。
本次设计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系统的对积石峡水电站枢纽部分的设计和演算。
所提交的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一份,CAD图纸共9张。
关键字:积石峡均质坝;溢洪道设计;稳定分析;调洪演算Design of station layout and homogeneous damof Jishixia HydropowerABSTRACTEarth rock dams can be used as the world most dam type,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ccupies absolute advantage, but also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dam.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detailed design of Jishixia Gorge Water conservancy. The dam is a homogeneous dam, the dam height is 95m.Water release structures which are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spillway tunnel is free-flow outlet. The diversion tunnel for pressure.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using semigraphical method; hub layout in detail; detail dam section design process; for spillway and spillway tunnel,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water surface line calculation; the hydraulic method is used in seepage analysis; through the use of Sweden Arc Method for dam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 site, detailed design dam, dam foundation excavation, curtain grouting, fault fracture zone.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rolled embankment dam system of Jishixia Hydropower Station hub part design and calculation.The submitted results include: Calculation of a manual, CAD total of 9 drawings.Key Words: Jishixia homogeneous dam; The design of spillway; Stability analysis; Flood diversion calculation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7)1.1 工程概况 (7)工程特征表 (7)设计说明 (9)设计阶段 (9)设计任务 (9)建筑物级别………………………………….………….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前⾔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的、总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的是:1.巩固、加深、扩⼤我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2.培养我们运⽤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功能⼒,初步掌握设计原则、⽅法和步骤;3.培养我们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树⽴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作作风;4.锻炼我们独⽴思考、独⽴⼯作的能⼒,并加强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及使⽤规范、⼿册等技能训练。
本次毕业设计为⼟⽯坝设计,设计满⾜枢纽布置安全要求。
本设计结合国内外⼀些⼟⽯坝实例作出⽐较合理的选择,设计以减⼩⼯程量,布局经济合理为原则。
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章为本⼯程的⼀些概况,包括枢纽任务、流域概况、⽓候特性、⽔⽂特性、⼯程地质、建筑材料、经济资料等的介绍;第⼆章为洪⽔调节计算,主要内容为泄洪⽅式和拟定泄洪建筑物孔⼝尺⼨的选择,及防洪库容、上游设计和校核洪⽔位和相应的下泄流量的确定;第三章为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主要通过不同⽅案的初步技术经济⽐较,选定坝型,并确定⽔利枢纽的布置⽅案;第四章为⼟⽯坝的设计,主要通过分析⽐较,确定⼤坝基本剖⾯型式与轮廓尺⼨,通过渗流验算和静⼒稳定计算以论证选⽤坝坡的合理性;第五章为泄⽔建筑物的设计,主要为泄⽔⽅案、线路的选择和隧洞的⽔⼒计算;第六章为施⼯组织设计,也是本次设计的深⼊部分,主要进⾏施⼯导流和施⼯控制性进度的设计,⽽施⼯交通运输、施⼯总布置由于能⼒有限和时间关系并没有做进⼀步的设计。
由于没有参加过实际⼯程的施⼯组织设计,⼯作经验有限,查阅参考资料⼜有许多局限性,设计中定会存在⼀些缺点和错误,请⽼师批评指正。
摘要本⽔利枢纽⼯程由挡⽔建筑物、泄⽔建筑物和⽔电站建筑物等组成,同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防洪要求,对⽔库进⾏洪⽔调节计算,确定坝顶⾼程及溢洪道尺⼨;2.对可能的⽅案进⾏⽐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及⽔利枢纽布置⽅案;3.通过详细设计和⽐较,确定⼤坝的基本剖⾯和轮廓尺⼨,拟定地基处理⽅案与坝⾝构造;4.坝型选定后,选择建筑物的型式及轮廓尺⼨,确定布置⽅案;拟定细部构造,进⾏⽔⼒、静⼒计算。
土石坝毕业设计(完成稿)
ZF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朱秀娟学校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指导教师: 王雅伟完成日期: 2012。
6.8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
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本次设计为ZF水库土坝枢纽工程;ZF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
水库土坝枢纽工程设计任务书、水文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是坝体设计的依据,必须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石坝毕业设计(完成稿)概要
ZF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学生姓名: 朱秀娟学校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指导教师: 王雅伟完成日期: 2012.6.8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
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
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
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本次设计为ZF水库土坝枢纽工程;ZF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
水库土坝枢纽工程设计任务书、水文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是坝体设计的依据,必须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均质土石坝设计
风壅水面高度
e kv2D *cos 0.016m
2 gH m
按2级坝高查得正常工作情况下安全加高A=1.0m,所以正常工作情况下 的坝顶超高△h=R+e+A=1.749+0.016+1=2.765m
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坝顶高程为32.59+2.765=35.355m
(2)非正常工作情况 坝前水深H=23.73m,风速采用v=16.9m/s
为35.49-1.2=34.29m,则坝高为24.29m
四、坝坡 参考已建工程初拟上游坝坡为1:2.75、1:3.0,下游坝坡为1:2.5、1:2.75
在上下游变破出设马道宽为2m。下游设集水沟。
五、构造设计
• 坝顶构造:坝顶用碎石铺设路面,坝顶横向设向下游倾斜3%的坡度, 上游设1.2m高的防浪墙,下游则设缘石。
二 土坝类型选择
• 由于该地区附近多为粘性土,选择粘性土作为修建坝体的 材料。在这里选用土坝类型为均质坝。
三、剖面拟定
1. 坝顶宽度:该坝为中坝,确定坝顶宽度为8m。
2. 坝顶高成:
(1)正常工作情况:
由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波浪爬高
土坝采用砌石护面,取K△=0.8。坝前水深 H=32.59-10=20
62.33
1.59 5.03
62.33
1.59
-1.00 0.00 0.39 9.67 0.00
7.64
0.20 4.84
7.64
0.20
-2.00 0.00 0.00 8.53 0.00
0.00
0.00 4.27
0.00
0.00
-3.00 0.00 0.00 6.59 0.00
3.14 75 85 111.21 180
青海省沟后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
青海省沟后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 11.1 工程概况及作用 ------------------------------------------------------------------------------------------------ 1 1.2 设计的基本资料 ------------------------------------------------------------------------------------------------ 11.2.1设计任务--------------------------------------------------------------------------------------------------- 11.2.2基本要求--------------------------------------------------------------------------------------------------- 12 设计基本资料与数据 ----------------------------------------------------------------------------------------------------- 22.1工程地质 ------------------------------------------------------------------------------------------------------------ 22.1.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2 坝址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2水文气象 ------------------------------------------------------------------------------------------------------------ 32.2.1气象--------------------------------------------------------------------------------------------------------- 32.2.2 径流 -------------------------------------------------------------------------------------------------------- 42.2.3 洪水 -------------------------------------------------------------------------------------------------------- 42.2.4 泥沙 -------------------------------------------------------------------------------------------------------- 42.2.5 水文分析成果表 ---------------------------------------------------------------------------------------- 42.3 筑坝材料及物理力学性质 ------------------------------------------------------------------------------------- 52.3.1 水利和水库----------------------------------------------------------------------------------------------- 62、4 其他资料 -------------------------------------------------------------------------------------------------------- 62.4.1 径流调节-------------------------------------------------------------------------------------------------- 62.4.2 死水位选择----------------------------------------------------------------------------------------------- 62.4.3 正常高水位选择 ---------------------------------------------------------------------------------------- 62.4.4 水库回水及淹没 ---------------------------------------------------------------------------------------- 62.4.5 洪水标准及防洪运用原则---------------------------------------------------------------------------- 62.5 工程特性表 -------------------------------------------------------------------------------------------------------- 73 枢纽布置及坝型选择 ----------------------------------------------------------------------------------------------------103.1 工程标准 ----------------------------------------------------------------------------------------------------------103.1.1 枢纽等级-------------------------------------------------------------------------------------------------103.1.2 主要建筑物等级--------------------------------------------------------------------------------------103.2 枢纽布置 ---------------------------------------------------------------------------------------------------------- 113.2.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1 3.2.2 总体布置 ----------------------------------------------------------------------------------------------- 11 3.2.3 枢纽组成 ----------------------------------------------------------------------------------------------- 113.3 坝型选择 ---------------------------------------------------------------------------------------------------------- 113.3.1 地形条件 ----------------------------------------------------------------------------------------------- 11 3.3.2 地质条件 -----------------------------------------------------------------------------------------------12 3.3.3 筑坝材料 -----------------------------------------------------------------------------------------------12 3.3.4气候条件 ------------------------------------------------------------------------------------------------12 3.3.5 施工条件 -----------------------------------------------------------------------------------------------12 3.3.6 综合分析 -----------------------------------------------------------------------------------------------12 4土石坝剖面的基本尺寸-------------------------------------------------------------------------------------------------144.1坝顶高程 -----------------------------------------------------------------------------------------------------------14Y)------------------------------------------------------------------144.1.1正常情况下的坝顶超高(正常Y) -----------------------------------------------------------164.1.2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非常4.1.3 地震情况下坝顶超高(地震安全加高)Y: ---------------------------------------------------174.1.4坝顶高程的确定及坝高的确定 ---------------------------------------------------------------------174.2 坝顶宽度 ----------------------------------------------------------------------------------------------------------184.3坝坡及平台(马道) -------------------------------------------------------------------------------------------184.4 心墙防渗体 -------------------------------------------------------------------------------------------------------204.4.1心墙尺寸的选择 ----------------------------------------------------------------------------------------204.5 排水设备---------------------------------------------------------------------------------------------------------214.5.1排水设施的选择 ----------------------------------------------------------------------------------------214.5.2 棱体尺寸的确定 ---------------------------------------------------------------------------------------224.6 地基处理 ----------------------------------------------------------------------------------------------------------224.6.1 坝体与地基----------------------------------------------------------------------------------------------224.6.2 坝体与岸坡连接 ---------------------------------------------------------------------------------------235 渗流计算--------------------------------------------------------------------------------------------------------------------245.1渗流计算的基本假定 -------------------------------------------------------------------------------------------245.2 渗流计算的基本工况-------------------------------------------------------------------------------------------245.3 分段情况 ----------------------------------------------------------------------------------------------------------245.3.1 1-1 断面的渗流计算-----------------------------------------------------------------------------245.3.2 2-2断面的渗流计算 --------------------------------------------------------------------------------265.3.3 3-3断面的渗流计算 --------------------------------------------------------------------------------285.4 总渗流量计算 ----------------------------------------------------------------------------------------------------305.5 校核 ----------------------------------------------------------------------------------------------------------------30 6大坝稳定分析 --------------------------------------------------------------------------------------------------------------316.1稳定分析的目的--------------------------------------------------------------------------------------------------316.2荷载 -----------------------------------------------------------------------------------------------------------------316.2.1土体自重--------------------------------------------------------------------------------------------------316.2.2渗流力-----------------------------------------------------------------------------------------------------316.2.4地震力-----------------------------------------------------------------------------------------------------316.3稳定计算:--------------------------------------------------------------------------------------------------------316.3.1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稳定计算 ---------------------------------------------------------------------316.3.2 水库水位降落期的上游坝坡 ----------------------------------------------------------------------386.4 综合分析---------------------------------------------------------------------------------------------------------45 7土石料的结构布置--------------------------------------------------------------------------------------------------------467.1坝壳的结构布置--------------------------------------------------------------------------------------------------467.2防渗体的结构布置 ----------------------------------------------------------------------------------------------467.3排水设施及护坡的结构布置 ----------------------------------------------------------------------------------467.4反滤层的结构布置 ----------------------------------------------------------------------------------------------46 8细部构造 --------------------------------------------------------------------------------------------------------------------478.1坝顶 -----------------------------------------------------------------------------------------------------------------478.2防渗体 --------------------------------------------------------------------------------------------------------------488.3地基处理 -----------------------------------------------------------------------------------------------------------488.4排水设备 -----------------------------------------------------------------------------------------------------------488.5护坡及坝面排水--------------------------------------------------------------------------------------------------488.5.1 上游护坡-------------------------------------------------------------------------------------------------488.5.2下游护坡--------------------------------------------------------------------------------------------------488.5.3坝面排水--------------------------------------------------------------------------------------------------498.6土坝与坝基、岸坡的连接 -------------------------------------------------------------------------------------498.6.1土坝与坝基的连接 -------------------------------------------------------------------------------------498.6.2土坝与两岸的连接 -------------------------------------------------------------------------------------50 谢辞 -----------------------------------------------------------------------------------------------------------------------------51 参考文献-----------------------------------------------------------------------------------------------------------------------52 附录 -----------------------------------------------------------------------------------------------------------------------------531 概述1.1 工程概况及作用沟后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沟后村附近的黄河一级支流——沟后河上。
水库土石坝毕业设计 精品
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
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
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
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本次设计为ZF水库土坝枢纽工程;ZF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
水库土坝枢纽工程设计任务书、水文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是坝体设计的依据,必须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大坝的安全性,重点考虑:(1)坝基范围内地质构造是否存在较大范围的夹层和强透水层,地基处理的工程范围和深度。
某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及深入设计部分(土石坝方向)—毕业设计资料
毕业设计资料(土石坝方向)学生姓名所在班级指导教师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水电教研室2012年2月一、枢纽任务本枢纽工程同时兼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用。
1. 发电装机24 MW,多年平均发电量1.2亿度。
本电站装3台8MW机组。
正常蓄水位为2826.8米,汛期限制水位为2826.8米,死水位为2796.0米,3台机组满发时的流量为44.1秒立米,尾水位为2752.2米。
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厂房平面尺寸为32×13米,发电机高程为2760米,尾水管底高程为2748米,厂房顶高程为2772米。
副厂房平面尺寸为32×6平方米。
安装场平面尺寸为8×13平方米。
开关站尺寸为32×20平方米。
2. 灌溉增加保灌面积1.5万亩。
3. 防洪可减轻洪水对下游两岸的威胁,过10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水时,经水库调洪后,洪峰流量由原来1680秒立米和2320秒立米分别削减为537.5秒立米和600.0秒立米。
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秒立米, 校核洪水位不超过正常蓄水位3.5米。
4. 渔业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5平方公里,为发展养殖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5. 其它引水隧洞进口底高程为2789.00 米,出口底高程为2752.30 米;引水隧洞直径为4 米,压力钢管直径 2.3 米,调压井直径为12.0 米;放空洞直径为 2.5 米。
可放空水库至水位2770.00 米。
二、设计要求(一) 基本要求在明确设计任务及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求:1.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溢洪道尺寸;2.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3.详细设计出大坝,通过比较,确定大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和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4.厂房平面布置,确定厂房和副厂房尺寸,确定各部分预留空间。
土石坝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第1章设计的大体资料 (4)概况 (4)大体资料 (4)1.2.1地震烈度 (4)1.2.2水文气象条件 (4)1.2.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1.2.4建筑材料概况 (5)1.2.5其他资料 (7)第2章工程品级及建筑物级别 (8)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3.1.1 坝址选择 (9)3.1.2 坝型选择 (9)枢纽组成建筑物肯定 (9)枢纽整体布置 (9)第4章大坝设计 (10)土石坝坝型选择 (10)坝的断面设计 (10)4.2.1 坝顶高程肯定 (10)4.2.2 坝顶宽度肯定 (12)4.2.3 坝坡及马道肯定 (12)4.2.4 防渗体尺寸肯定 (13)4.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大体尺寸的肯定 (14)4.3.1 粘性土料设计 (14)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5)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6)4.4.1 计算方式及公式 (16)4.4.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形的选择 (17)4.4.3 计算结果 (17)4.4.4 渗透稳固计算 (18)稳固分析计算 (18)4.5.1 计算方式与原理 (18)4.5.2 计算公式 (19)4.5.3 稳固功效分析 (20)地基处置 (20)4.6.1 坝基清理 (20)4.6.2 土石坝的防渗处置 (20)4.6.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0)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0)土坝的细部结构 (20)4.7.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0)4.7.2 反滤层设计 (21)4.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1)4.7.4 坝顶布置 (22)第5章溢洪道设计 (23)溢洪道线路选择和平面位置的肯定 (23)溢洪道大体数据 (23)工程布置 (23)5.3.1 引渠段 (23)5.3.2 控制段 (24)5.3.3 泄槽 (25)5.3.4 出口消能段 (30)地基处置及防渗 (32)结论 (33)感想体会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录一:计算书 (37)附录二:外文翻译 (65)摘要适当修建大坝能够实现一个流域地域防洪、浇灌的综合效益。
土石坝毕业设计说明书
三百梯水库为一般小(2)型水库。水库大坝坝型为砂壤土均质坝,最大坝高为14.42m,大坝总长76.0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防洪标准》GB50201-94之规定,确定为小(2)型水库系Ⅴ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1.3.
1.
大坝:三百梯水库于1956年10月动工,至1957年3月完工,根据“三查三定资料”,大坝坝型为砂壤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341.56m,坝顶长度76.0m,顶宽2.0m,最大坝高14.42m;上游坝坡上段坡比1:1.82,下段坡比1:3.5,下游坝坡上段坡比1:2.25和1:1.84,坝坡下段坡比1:2.35和1:2.86,下游坝脚未设排水棱体和反滤层,坝底总宽77.72m。
水库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璧南河的中段右岸支流上,库区内植被一般。水库大坝坝址河谷底高程327.14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6km2,水库总库容32.26万m3(复核后成果),三百梯水库工程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农村居民点供水、防洪以及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㈡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914亩,有效灌面593亩。
水库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璧南河中段右岸一支流,库区内植被一般。水库坝址是不对称“U”型河谷,谷底高程326.00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原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6km2。
三百梯水库大坝为砂壤土均质坝,最大坝高14.42m,总库容31.6万m3(复核前),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和GB50201-94《防洪标准》规定,该水库工程规模为小㈡型水利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为5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设计洪水位为340.16m,相应洪峰流量为22.283/s,设计下泄流量为17.63m3/s;200年一遇校核,校核洪水位为340.77m,相应洪峰流量为34.75m3/s,校核下泄流量为29.86m3/s。
均质土石坝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均质土坝枢纽建筑物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毕业届别2008届姓名123456指导教师654321职称副教授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绪论 (2)1基本资料 (2)1.1地形地质 (2)1.1.1 地形 (2)1.1.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2)1.1.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1.1.4坝址区其他建筑物 (3)1.2水文与水利规划 (3)1.2.1气象 (3)1.1.2水文分析 (4)1.2.3水利计算 (5)1.3建筑材料及筑坝材料技术指示的选定 (7)1.3.1土料 (7)1.3.2砂砾料 (8)1.3.3石料 (8)1.3.4筑坝材料技术指标的选定 (8)1.4工程效益 (9)1.5施工条件 (9)1.5.1施工地区气象与水文条件 (9)1.5.3当地建筑材料:土料 (10)1.5.4施工地区对外条件 (10)1.5.5工作日分析 (10)2枢纽布置 (10)2.1工程等级确定 (10)2.2坝轴线的选择 (10)2.3坝型选择 (10)2.3.1地质条件 (10)2.3.2水文条件 (11)2.3.3筑坝材料 (11)2.3.4坝型比较 (11)2.4枢纽布置 (12)3坝工设计 (13)3.1坝体剖面设计 (13)3.1.1坝顶高程的确定 (13)3.1.2坝顶高程计算 (13)3.3坝顶宽度确定 (17)3.4坝坡选定 (17)3.5马道 (18)3.6坝体排水 (18)4渗流分析 (18)4.1渗流分析的目的 (18)4.2分析内容 (19)4.3渗流分析方法 (19)4.4渗流计算 (20)4.4.1正常蓄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0)4.4.2设计洪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1)4.4.3校核洪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1)4.5渗流分析 (22)5稳定分析 (22)5.1计算工况与安全系数 (22)5.2稳定分析基本原理及方法 (23)5.2.1最危险滑弧圆心范围的确定 (23)5.3稳定分析计算 (24)5.3.1上游为正常蓄水位的下游坝坡稳定计算 (24)5.3.2上游为校核洪水位时下游坝坡稳定分析 (30)5.3.3上游为设计洪水位时上游坝坡稳定计算 (35)5.4稳定综合分析 (39)6坝体细部构造 (40)6.1坝顶 (40)6.2护坡 (40)6.3排水结构 (40)6.4反滤层 (41)6.5坝坡排水 (43)7溢洪道设计 (43)7.1概述 (43)7.2溢洪道的线路和选型 (43)7.3溢洪道引水渠 (44)7.4溢流堰控制段 (44)7.4.1 溢流堰的形式 (44)7.4.2 初步拟定溢流堰孔口净宽 (44)7.5泄槽设计 (47)7.5.1 泄槽的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47)7.5.2 收缩段、扩散段和弯曲段设计 (51)7.5.3 掺气减蚀 (51)7.5.4 边墙高度确定 (52)7.5.5 泄槽的衬砌 (52)7.6溢洪道消能设计 (53)8坝基处理 (54)8.1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 (54)8.2地基的处理 (54)8.3岸坡的处理 (54)参考文献 (55)致谢 (56)均质土石坝枢纽建筑物设计123456(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摘要: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发电、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
(最新版)土石坝坝体设计1毕业设计
以下文档格式全部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以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4)1.1概况 (4)1.2基本资料 (4)1.2.1地震烈度 (4)1.2.2水文气象条件 (4)1.2.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1.2.4建筑材料概况 (6)1.2.5其他资料 (7)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8)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3.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3.1.1 坝址选择 (9)3.1.2 坝型选择 (9)3.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9)3.3 枢纽总体布置 (9)第4章大坝设计 (10)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10)4.2 坝的断面设计 (10)4.2.1 坝顶高程确定 (10)4.2.2 坝顶宽度确定 (12)4.2.3 坝坡及马道确定 (13)4.2.4 防渗体尺寸确定 (13)4.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14)4.3 土料设计 (14)4.3.1 粘性土料设计 (15)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6)4.4 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7)4.4.1 计算方法及公式 (17)4.4.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 (18)4.4.3 计算结果 (18)4.4.4 渗透稳定计算 (19)4.5 稳定分析计算 (19)4.5.1 计算方法与原理 (19)4.5.2 计算公式 (20)4.5.3 稳定成果分析 (20)4.6 地基处理 (20)4.6.1 坝基清理 (21)4.6.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21)4.6.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1)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1)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21)4.7.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1)4.7.2 反滤层设计 (22)4.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2)4.7.4 坝顶布置 (23)第5章溢洪道设计 (24)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4)5.2 溢洪道基本数据 (24)5.3 工程布置 (24)5.3.1 引渠段 (24)5.3.2 控制段 (25)5.3.3 泄槽 (26)5.3.4 出口消能段 (32)5.4 衬砌及构造设计 (33)5.5 地基处理及防渗 (33)结论 (34)感想体会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附录一:计算书 (38)附录二:外文翻译 (68)摘要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
土石坝(黏土心墙)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目录摘要 0Abstract (1)前言 (2)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4)1。
1概况 (4)1.2基本资料 (4)1.2。
1地震烈度 (4)1.2。
2水文气象条件 (4)1.2。
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1。
2。
4建筑材料概况 (6)1。
2.5其他资料 (7)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8)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3。
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3.1.1 坝址选择 (9)3。
1。
2 坝型选择 (9)3。
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9)3。
3 枢纽总体布置 (9)第4章大坝设计 (10)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10)4。
2 坝的断面设计 (10)4。
2.1 坝顶高程确定 (10)4。
2.2 坝顶宽度确定 (13)4。
2.3 坝坡及马道确定 (13)4.2.4 防渗体尺寸确定 (13)4。
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14)4。
3 土料设计 (15)4。
3.1 粘性土料设计 (15)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6)4。
4 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7)4。
4.1 计算方法及公式 (17)4.4。
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 (18)4.4.3 计算结果 (18)4。
4。
4 渗透稳定计算 (19)4.5 稳定分析计算 (20)4。
5。
1 计算方法与原理 (20)4。
5。
2 计算公式 (20)4.5。
3 稳定成果分析 (21)4。
6 地基处理 (21)4.6。
1 坝基清理 (21)4.6。
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21)4。
6。
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2)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2)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22)4。
7。
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2)4.7.2 反滤层设计 (23)4。
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3)4.7.4 坝顶布置 (25)第5章溢洪道设计 (26)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均质土坝枢纽建筑物设计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绪论 (2)1基本资料 (3)1.1地形地质 (3)1.1.1 地形 (3)1.1.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1.1.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1.1.4坝址区其他建筑物 (4)1.2水文与水利规划 (4)1.2.1气象 (4)1.1.2水文分析 (4)1.2.3水利计算 (6)1.3建筑材料及筑坝材料技术指示的选定 (8)1.3.1土料 (8)1.3.2砂砾料 (8)1.3.3石料 (9)1.3.4筑坝材料技术指标的选定 (9)1.4工程效益 (10)1.5施工条件 (10)1.5.1施工地区气象与水文条件 (10)1.5.3当地建筑材料:土料 (11)1.5.4施工地区对外条件 (11)1.5.5工作日分析 (11)2枢纽布置 (11)2.1工程等级确定 (11)2.2坝轴线的选择 (11)2.3坝型选择 (12)2.3.1地质条件 (12)2.3.2水文条件 (12)2.3.3筑坝材料 (12)2.3.4坝型比较 (13)2.4枢纽布置 (14)3坝工设计 (15)3.1坝体剖面设计 (15)3.1.1坝顶高程的确定 (15)3.1.2坝顶高程计算 (15)3.3坝顶宽度确定 (19)3.4坝坡选定 (19)3.5马道 (20)3.6坝体排水 (20)4渗流分析 (21)4.1渗流分析的目的 (21)4.2分析内容 (21)4.3渗流分析方法 (21)4.4渗流计算 (23)4.4.1正常蓄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3)4.4.2设计洪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4)4.4.3校核洪水位时的渗流分析 (24)4.5渗流分析 (25)5稳定分析 (26)5.1计算工况与安全系数 (26)5.2稳定分析基本原理及方法 (26)5.2.1最危险滑弧圆心范围的确定 (26)5.3稳定分析计算 (28)5.3.1上游为正常蓄水位的下游坝坡稳定计算 (28)5.3.2上游为校核洪水位时下游坝坡稳定分析 (34)5.3.3上游为设计洪水位时上游坝坡稳定计算 (40)5.4稳定综合分析 (44)6坝体细部构造 (45)6.1坝顶 (45)6.2护坡 (45)6.3排水结构 (46)6.4反滤层 (46)6.5坝坡排水 (48)7溢洪道设计 (48)7.1概述 (48)7.2溢洪道的线路和选型 (49)7.3溢洪道引水渠 (49)7.4溢流堰控制段 (50)7.4.1 溢流堰的形式 (50)7.4.2 初步拟定溢流堰孔口净宽 (50)7.5泄槽设计 (52)7.5.1 泄槽的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53)7.5.2 收缩段、扩散段和弯曲段设计 (57)7.5.3 掺气减蚀 (57)7.5.4 边墙高度确定 (58)7.5.5 泄槽的衬砌 (58)7.6溢洪道消能设计 (59)8坝基处理 (60)8.1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 (61)8.2地基的处理 (61)8.3岸坡的处理 (61)参考文献 (61)致谢 (62)均质土石坝枢纽建筑物设计123456(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摘要: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发电、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
通过对青龙河地形地质、水文资料、气候特征的分析,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设计适合的枢纽工程来帮助流域地区实现很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防洪要求,对水库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坝顶高程及泄洪建筑物尺寸;通过分析,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及水利枢纽布置方案;详细作出大坝设计,通过比较,确定坝的基本剖面与轮廓尺寸,拟定地基处理方案与坝身构造,进行水力、静力计算;对泄水建筑物进行设计,选择建筑物的形式、轮廓尺寸,确定布置方案。
水库配合下游河道整治等措施,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农村、公路、铁路以及旅游景点的威胁;可为发展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坝工设计;渗流分析;稳定分析;溢洪道设计;基础处理。
Homogeneous earth dam pivot building design123456(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bstract:Appropriate construction of dam can be achieved in a basin area of power generation, flood control, irrigation benefit. D river is located in our country southwest, through to its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data, climat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building materials, design suitable for the project to help the region to achiev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flood control, flood regulation computation of reservoir, to determine the crest elevation and release flood waters building siz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possible options, determine the hub of the building form, dimensions and water conservancy hub layout plan made in detail; dam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determining basic profiles and dimensions, make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scheme and the dam body structure, hydraulic, static calculation of outlet structures; design, choice of building form, outline dimension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scheme, make detail structure, hydraulic, static calculation. Reservoir with river regulation measure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flood on the downstream towns, factories and mines, rural, highway, railway and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threat;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Key words:Dam design;Seepage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 spillway design; foundation treatment绪论毕业设计的任务是把学生在专业主要课程内容所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巩固、扩大、深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及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编写说明书和绘图能力。
基本原则是:设计应满足功能要求,并力求经济、安全、施工便利和美观,根据可能的和合理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选定建筑物的型式、材料、布置。
设计时注意的事项是: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资料,不自行修改或增减,一切必要的补充或修改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本此设计包括:枢纽布置,坝体剖面设计,渗流、稳定分析,细部构造设计以及溢洪道设计,地基处理等章节。
根据基本资料中的地质、水文资料确定坝址、坝型,根据工程的用途以及地形条件进行枢纽总体布置。
由水文,气象资料初步拟定坝体剖面后,经过渗流分析,稳定分析后验证坝体的稳定性性指标。
之后对坝体细部构造设计,满足大坝的功能要求。
土石坝的坝顶是不容许过水的,因此必须设置独立的泄水,本设计采用正槽式溢洪道,布置在河道的左岸。
在完成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水工建筑物》,SL 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本次设计。
1基本资料1.1地形地质1.1.1 地形地质见1:2000坝址地形图。
1.1.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水库位于高山区,构造剥蚀地形。
青龙河侵蚀能力较强,沿河形成不对称河谷,由于构造运动影响,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岸边阶地、陡岸。
流域内地形北高南低,平均高程与500m,最高峰海拔1680m。
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宽度400~100m不等,河道比降1/400~1/600。
库区两岸基岩出露高程大部分在200米左右,库区左岸非可溶性岩层分布广泛,其中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石英、砂质页岩组成。
透水性较小,也没有发现沟通库内外的大断层。
库区可溶性岩层分布于青龙河右岸,从隔水层分布、熔岩发育情况分析,水库蓄水后向邻近河流渗透的可能性很小。
经过对库区断层的分析,水库向外流域及下游渗漏的可能性很小。
库区外岩层抗风化作用较强,库岸基本上是稳定的。
青龙河为山区性河流,两岸居民及耕地分散,除库水位以下有一定淹没外,浸没问题不大,库区亦未发现重要矿产。
1.1.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建筑物按七度设防坝址位于坝区中部背斜的西北,岩层倾向青龙河上游,两岸山体较厚。
河床宽约300米,河床地面高程85m,河床砂卵石覆盖层平均厚度5—7米,渗透系数K=1×10-2厘米/秒。
水库坝址选在青龙河下游的山谷河段上,共选出2条坝线,经过比较,确定第一坝线,出露岩性为大红峪组石英砂岩与板状粉细砂岩互层,岩石坚硬、构造简单、渗透性小。
坝址区为剥蚀——中低山地形,河流经坝址处急转弯向北流向下游,由于受乔麦岭背斜控制,岩层倾向上游,呈单斜构造状。
坝线区河谷较为开阔。
右岸下游形成半岛状,因河流侧向侵蚀,使右岸形成陡壁,近于直立,已查明的小段层有6-7条,软弱夹层有13条;左岸山坡平缓,覆盖着31m厚的山麓堆积物,有断层一条。
河床坝基岩石构造较为发育,开挖揭露出断层40余条,其中相对较大的有1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