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认识论练习1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认识论 .doc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认识论 .doc

认识论(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8、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

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28.A【解析】认识的进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因此③观点错误,排除B、D,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是对真理相对性的错误理解,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事物一定层次的认识,而非指包含谬误成分。

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29. 科学家指出,“当黑洞或坍缩星等大型天体在太空加速时,会产生引力波。

但由于它非常微弱,我们一直无法探测到”。

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其依据是A. 尚未探测到的事物迟早要为实践证实其存在B. 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C.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具有预测功能D. 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的理性推测是可靠的【答案】C【解析】本题四个选项干扰性非常强,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子“科学家断言尚未探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句子中的“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预测,科学家拟实施“激光干涉仪太空天线”实验,以探测这种引力波,实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性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过程的过程,因此本题应选C。

仔细推敲A、D选项,这两个选项实际上是错误观点,尚未探测到的事物,有可能客观的存在着,有可能是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无论存在与否都将在实践中得到证明,理性推测是否可靠最终都要接受实践检验,而非看这一推测是否建立在正确理论基础上,B观点正确,但未准确反映题意。

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1)—认识论.doc

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1)—认识论.doc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1)—认识论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中央领导同志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出:政绩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这三把“尺子”的检验。

据此回答1—3题。

1.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政绩的尺子是因为实践是()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社会性的历史性活动2.官员的政绩应切实是为了人民群众,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这表明在政绩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的价值评判标准是()A.看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B.看其是否符合党组织的需要C.看其是否能把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D.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许多事,在当时看来也许很有道理,但放到历史中检验,就失去了其合理性。

”这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现在,还要看到未来B.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时因地制宜D.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4.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并不等于理性认识,这主要是因为()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具体更正确更深刻B.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能动的飞跃D.感性认识合理性认识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局部”“有时”“零星”等词汇将逐渐被请出气象预报业务,天气预报将加强在时间精度、空间精度和量级精度上的准确性。

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目前北京市已经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天气。

据此回答5—6题。

5.天气预报越来越精细表明人们()A.对天气变化的规律认识越来越准确B.已经能控制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D.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预测事物的未来6.天气预报之所以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需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认识论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版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认识论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版

高一政治聚焦高考——认识论部分专项练习题同步练习人教实验版(答题时间:60分钟)1. 沙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

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办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

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2. “兵者。

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A. 按客观规律办事B. 透过现象看本质C. 准备走曲折的路D. 坚持从实际出发3. “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要把握好事物的度B.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C. 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4.)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A. 真理是普遍的B. 真理是主观的C. 真理是有条件的D. 真理是绝对的5.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

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

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

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下图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

漫画内三句话的“想”字,体现的是()A. 认识的计划性B. 认识的目的性C. 认识的预见性D.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7.图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高考总复习: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关注热点:结合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

二、知识清单参考答案:①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来源 ④动力 ⑤唯一 ⑥目的三、考点聚焦考点一、实践【高考总复习: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94364 实践观】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三个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

3.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①____活动 特点:客观物质性、②____、社会历史性 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③____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④____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⑤____ 实践是认识的⑥____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5.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在人与世界关系方面,我们要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高考政治大题模板系列2—认识论(2020年高考复习备考资料)

高考政治大题模板系列2—认识论(2020年高考复习备考资料)

模板2—认识论1.实践及特征原理理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原理理3.真理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理4.认识的过程原理理(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理项易易错⼀一.实践及特征原理理1.实践是⼈人⺠民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客观物质性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具有客观性(主体、对象、⼿手段)②实践过程中受客观规律律的制约3.主观能动性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②在改造⾃自然中,⼈人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料;在改造社会中,⼈人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的三个类型】①物质⽣生产活动(改造⾃自然)②变⾰革社会的实践(⾰革命、改⾰革)③科学实验活动4.社会历史性①社会性:实践活动要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②历史性:⼈人的实践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认识B在实践A的过程中形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力+实践A发展的需要对认识B提出新要求;实践⽔水平的提升推动认识B的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B是否符合实际在实践A中得到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认识推动实践发展)+认识B的发展满⾜足了了实践A的需要,促进了了实践A的发展5.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指导作⽤用),正确促进,错误阻碍→①⽴立⾜足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用实践检验真理理,发展真理理②要求发挥正确认识对实践的推动作⽤用+要重视XX理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XX理理论与XX实践相结合三.真理理真理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行→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1.真理理客观性由于认识主体不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力、认识⽔水平),对问⼀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不同认识(真理理只有⼀一个,真理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理的条件性(空间)真理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条件和范围,真理理会变成谬误3.真理理的具体性(时间)真理理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真理理是主观与客观、理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不与时俱进,真理理会变成谬误四.认识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选,开拓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理1.认识的反复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认识条件的制约,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不同认识主体状况:⽴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力、⽣生理理素养客体状况: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2.认识的⽆无限性⼈人的认识⽆无限发展,追求真理理永⽆无⽌止境主体:⼈人类世代延续客体:物质世界变化复杂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高中政治认识论 习题集锦课件人教版必修四

高中政治认识论 习题集锦课件人教版必修四
下列选项中,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分析错误的是 A、“明修栈道”是现象“暗度陈仓” 是本质 B、“明修栈道”是假象“暗度陈仓” 是真相 C、“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有着 共同的本质 D、 “明修栈道”和“暗度陈仓”都 是本质的表现
眼见不一定为实这是因为 A、认识包括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
借助虚拟和模拟的方式设计改造对象
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主要 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 A、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 B、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 C、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 D、在虚拟的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
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三 个代表”主要思想来统领。这是因为 A、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B、科学理论对时间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C、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D、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识 B、现象包括真相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认识对象,是现代科
学认识的重要方法,深化了关于认识过程 的哲学思考,表明 A、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刻再现和反映 B、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 C、从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手段是不 断发展的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已 没有本质区别
为 ①实践主体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人们有 意识有目的的活动③实践的对象是客 观的④实践是和主观认识活动相联系 的活动⑤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 性的东西,使用什么样的实践手段不 能随心所欲 A、 ① ③ ⑤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③ ④ ⑤
神州六号飞船成功发射和收
回,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 B、有目的能动性 C、社会性 D、客观物质性

高中政治认识论

高中政治认识论

高中政治认识论高中政治认识论高中政治《哲学常识》认识论1、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M1)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3)从认识的作用看,只有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懂得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ϒ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第一,不要满足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要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二,要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2、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理解)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个别的东西,是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同类现象中一般东西, 是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 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真理(理解)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尤其是其本质和规律) 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就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4、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理解)条件:(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关键性条件。

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5、认识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变化(理解)·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一个认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l)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1)认识要不断深化。

高中认识论知识点

高中认识论知识点

高中政治认识论知识点一、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二、真理四大特性: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

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

(四)真理的具体性具体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 认识论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 认识论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认识论综合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错觉和假象的区别是A.前者是客观范畴,后者是主观范畴B.后者是客观范畴,前者是主观范畴C.二者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范畴D.前者是本质的规定,后者不是本质的规定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客观世界 B.感觉C.思维D.实践3.遇到毒蛇,动物只能逃避,而人却可以通过研究确定蛇毒性质,并通过分析蛇毒的化学成分寻求解毒方法。

这是因为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其他动物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人具有独特的主观能动性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4.在2005年世界地球日到来的时候,人们呼吁要擦干地球母亲的眼泪。

这告戒人们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认识事物的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④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③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哈根达斯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10盎司的杯里装着8盎司冰淇淋,没装满;如果对10盎司的杯进行重新设计,只装7盎司的冰淇淋就漫了出来。

消费者会倾向选择哪一杯?结果,是后一种。

据此完成5—6题。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D.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6.一些商家利用人们的弱点,达到多赚取不义之财的目的。

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从哲学的角度看,我们应该A.对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认识事物B.舍弃感性认识,多学习科学消费知识C.减少盲从消费,坚持勤俭节约D.多深入生活,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8.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愈明。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认识论、唯物史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认识论、唯物史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年高中政治认识论、唯物史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写“A”,错误的写“B”。

)1、真理只有一个,因此,真理一旦形成,就会亘古不变。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主观性。

()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3.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有用的就是真理。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5.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有时是人民群众,有时是少数英雄人物。

()6.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7.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8.先进人物只贡献不索取,因而人生价值大。

()9.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社会对他的承认程度和他从社会获取的多少。

()10.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1、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这体现了()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世界观观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12、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13.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原因在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C.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14、“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高二政治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二政治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二政治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观题专项训练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简称认识论,第6课)第一种类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例题: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答: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分)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分)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死亡,直至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3分)④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3分)1、(2012北京卷)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

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2分)第二种类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二种类型:关于实践的主观题例题: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

总的来说,与许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注重发挥民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凡是民间力量能做的事,政府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

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积极加以总结肯定,予以大胆推广。

高中政治认识论题目及答案

高中政治认识论题目及答案

高中政治认识论题目及答案政治认识论秉有哲学认识论的反思性特质,是政治知识的知识,主要关注政治思维方式。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认识论题目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认识论题目一、选择题(共32个,每题2.5分,共计80分,选择最佳答案)1.(13新课标全国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新课标安徽卷11)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这说明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新课标山东卷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断深人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4.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

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5.(江苏扬州高三模拟)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乘坐深海潜水器在海底发现了一个温度高达350℃的热泉口,泉口附近浮游着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等生物。

高中政治【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观题集锦

高中政治【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观题集锦

高中政治【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观题集锦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

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8分)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多个一号文件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灯塔,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电脑运行中热量如何散发是困扰半导体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历经四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带领团队在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的实验室里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生长了高质量的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薄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一发现有效解决了电脑运行中散热的问题,从而可能推进信息技术巨大的突破。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称赞这一发现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做出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证明了中国人是能够做出世界一流实验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这条道路的确立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又不照搬别国模式。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传统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都是“先拼音,后识字”的编排,“部编本”语文教材却是“先识字,后拼音”。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认识论【含答案】1.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

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D。

2.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

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

这表明①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③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④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人们在相继使用各种方法失败后,最终引进的叶甲解决了相关的问题,说明了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②说法正确;通过实践,人们逐渐了解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③说法正确。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且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①④的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高中政治:认识论

高中政治:认识论

高中政治:认识论第1 页共2 页高中政治认识论1.(2018·全国Ⅰ卷,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 )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②③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结晶。

①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社会实践,不是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④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但不是完成了这一认识。

2.(2018·全国Ⅱ卷,40(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

1973 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 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 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 年,创造了亩产1149.02 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第2 页共2 页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高二政治认识论1

高二政治认识论1
、政治规范化答题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 ①简洁:即要求卷面整洁清晰、书写工整
之外,更要力求简洁、准确、概括,文字 量不宜过多,做到直接明白,不过多解释。 ②层次清楚,有逻辑性。③使用政治学科 专业术语进行答题,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语 言去答题。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时一定要做 到科学、严谨、准确,要注意文字叙述的 逻辑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既要做到语言 精练,又要答全要点,这样才能使自己的 答案和参考答案接近一致。
第三课时 单元综合提升
• 政治主观题的规范化答题
•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和高考改革的不 断深入,高中政治主观题越来越重视对学 生的能力考查,规范化答题能力问题已成 为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婆:“站住!这里是商业重地,闲杂学生不得入内!”壮扭公主:“嘿嘿!你们是这的负责人吧?我们是来买货的!”女裁缝契雯娃姑婆:“哼哼……根据上级指示,你俩 要买的货今天没货!就是有也不卖!”壮扭公主:“我们要买货可都是学生们的共同资源!你就凭一个上级指示,就不卖了?!你那位上级可真有点风光加绚丽的味道。”
• 四、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策略 • ①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是进行
规范化答题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教师也要做好主干知识的专题 讲授和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而快速 的提取和运用所需的知识点。②建立以学 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结构是提高答题 的规范性、针对性、逻辑性、条理性的关 键。在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 的讨论和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精选典型试题进行思维训练;对照参 考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对答题中出现 的不规范化的问题及时点拨,以帮助学生
• ③掌握规范化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 一,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 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 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 息和迷惑条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题中材 料,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辨明试题的指 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分析命题者的意 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不能 简单地用已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 第二,努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科学性、 完整性和简洁性。具体方法如下:首先, 缩小包围圈,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例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论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200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铁路、民航、交通、旅游等部门要制定和完善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情况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各部门协调应对。

这体现认识论的道理有A.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关注民生2.2010年2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冥王星最新照片,哈勃望远镜观测到冥王星在变红。

这一事实说明A.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的能力,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真理的具体性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条件性D.真理的客观性4.当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家传播时,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严加防范,以抗击这一流感的蔓延和肆虐。

这体现了()A.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5.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上述古语主要强调了A.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B.实践的重要性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真理是客观的7.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直接现实性 B.客观物质性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8.2010年4月6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因为A.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D.真理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9.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出行只能坐马车,而不能乘飞机。

这说明A.规律具有客观性 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10.下列与右边漫画所表达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D.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11.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

这表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④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2.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13.某魔术大师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魔术师有很多东西要学。

我不停地思考创新,就是为了让我的魔术表演更吸引观众。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4.我国科研人员运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基因组装工具,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 序列和功能基因,首次提出“人类泛基因组”感念,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上述材料反映的哲理是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C .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D .认识的实践最终目的15.为推进城镇化建设,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16.右图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A.不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C.忽视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背离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7.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火箭在月球表面撞出直径大约100英尺的大洞,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了大约25加仑水蒸汽以及水冰。

这一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这说明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反过来认识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D.实践能够把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18.“追求真相”越来越成为广大网友的普遍愿望,“上海钓鱼执法”、“南京徐宝宝”等事件都因网民的追问被“还原”了事实真相。

这是因为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真理是相对的 D.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谬误19.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这两种观点都否认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20.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央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可见实践是________的活动.A.主观见之于客观B.客观物质性C.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D.社会性21.随着中国航天业的向前推进,一些新的课题又等待着我们去突破。

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2.从1999年开始,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神舟”系列飞船的七次成功发射。

2011年,我国还将发射“神舟”八号。

这说明实践具有()A.历史性 B.社会性 C.客观物质性 D.主观能动性23.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妙言警句是A.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B.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C.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D.不怕慢,就怕站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5.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

”真理之所以需要孜孜不倦地被追求,是因为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不同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26.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B.真理都是具体的C.真理的客观性 D.真理的能动性27.促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真理的客观性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D.真理是相对的2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主张()A.真理都是不确定的 B.真理是客观的C.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2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句话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C.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 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30.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

”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

”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32.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二、简析题33.材料一: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19 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3.26%。

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各级人大选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太代表。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从认识论角度说明,选举法的适时修改完善对人们有什么启示?34.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能指导人们不断取得成功。

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认识论练习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BDDD BBBCC ABBAC DBABC BDBDCCDABB BB二、简析题3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4.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因此,真理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②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因此,真理对人们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人们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真理指导,更要积极投身实践,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以发展了的真理作为指导,人们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