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姆《人性的枷锁》有感_读后感_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毛姆《人性的枷锁》有感_读后感_模板
平凡的真相
——读毛姆《人性的枷锁》有感
江南岸千岛云淡
作者毛姆常以“二流作家中的一流”自居。我初见这个称号时颇不以为意:二流中的一流,看似谦虚,博人眼球的效果却比自称一流作家好上太多。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毛姆自封二流并无他意,只是真的不想做个一流。
在小说的前大部分里,主人公菲利普身上实在没有什么令我欣赏的地方——除了他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他天生有一只跛足,性格有些软弱、孤僻,为人处世优柔寡断又好猜疑,说实话,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他同时也拥有着一个天大的亮点,而这也成为了他日后解开人性枷锁的钥匙,一颗仁者之心。
小说的终极问题,是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这早已不是新鲜题材,且向来有各式的解答。而关于其真相,如毛姆本人所说,“总是稍纵即逝,就像在漆黑的暴雨夜中倏忽打亮的闪电,让你看清一眼山的轮廓”。他自己则解释为对幸福的追求。
客观世界总是冷酷的可怕,致使富有感性的人类藏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明明是气团上升成云致雨,人们非要说苍天落泪;明明是由高到低江水东流,人们非要说它满载一腔愁绪。巴黎的艺术家们虽然画得天马行空,可他们心中清楚: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对美的追求,不过是人们的感情用事。菲利普懂得这个道理,于是在自己的风景画上贴了一块广告牌。不了解这个世界真相的人,很难找到最终的幸福。他们既不明了自己身处何境,又不知晓自己所为何事。如果说他们也可感受幸福,无异于傻人多福。
不仅如此,就连人类自己都是客观的。物质层面的肉体自不必说,他人的精神思想于“我”而言,不也是这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吗?所以善恶在“我”心中竟能如此分明。身边发生的善事,自然是我们通往最终幸福的铺路石;可一旦处理不当,一件恶事就会如大山般拦住去路。解决办法很简单,你只要知道,作恶者与为善者一样,只是按照自己一贯的秉性在做事;而对于做什么,他们自己也无能为力。那些事之所以会发生,是全宇宙所有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自己世界唯一主体的我们,能做的、又合理的事,只有接受人心之善,同时宽容人性之恶。正如小说中使菲利普惊觉的耶稣的临终教诲:
宽恕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以上是我读到的对待他人与世界可取的办法。然而要找到幸福这处保障,身为寻宝者的我们才是成败的最后关键。要知道,我们虽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囚笼,从来没人能超脱其外;身边的人情世故、亲厚关系,一不小心就成了一条条铁索。许多人因此而绝望,更多人小心翼翼身处其中,幻想着随心所欲,却紧随他人身后,亦步亦趋。“昨日”总在为“明日”做准备,“今日”便白白付诸东流。这样的人生,不论以何种角度讲,都是不太有意义的。聪明的人会发现一个漏洞,世界这个“牢笼”太大,而我们人类又刚好太过渺小。在这个无法挣脱的枷锁之中,却恰有我们自由活动的空间。这也解释了菲利普各处游学、修习美术、陷入恋爱、经历破产等等过后,毅然选择过安定的婚姻生活的缘由。而她婚姻生活的开始(或者说尚未开始),恰是小说的末页,他已然从枷锁中获得解放。
行文至此,行将结束,我想引一段小说原文作为本片结尾:
他的理想是什么?他曾经想看透这生活的复杂与无为,勾勒一幅精力绝伦、美不胜收的人生图案。可他从没发现,也许由出生、工作、婚姻、生育、死亡编织出的最简单的形状,才是最完美的模样。可能向幸福投降,就是承认了生命的失败,可这样的失败却比任何的勋章都更加闪亮。
常礼举要读后感(一)
对于传统文化,一直是敬畏、喜欢的。却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离它那么近。
参加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偶然也是一直以来想做的。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未免会有一点急躁、不知所措。是学姐和老师给我们制定计划一步步的带领我们走向正轨。相比较我们的随性,学姐她们的言行于礼,让我感到很惭愧。
从加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能学到很多知识,原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礼节的。学姐说,我们不仅要学礼,还要行于礼。和队友在一起的日子里,尽管我遇到了很多我以前没有见过的问题,也有很多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常也感觉很无助,很尴尬,但是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团队,一切的问题都以不在是问题,一切的不知道也都会变成知道,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我们队每个人都是强悍而又谦让的人,在一起的很多天,我想难免会有些摩擦、偶尔也应该有些争执的,可我们大家好像很有默契是的,即使有不同的意见或见解,都会相互的体谅和比较,最终得到一致的答案。毕竟我们都是有着一样的爱与目的。
首先是修改脚本工作,为了加深我们对书本的理解,我们每天早晨都会晨读弟子规和常礼举要,平时也会进行听音频学习。刚开始听音频的时候,感觉好枯燥无味,没怎么耐心听,听了几遍后,感觉不是自己想的那样,是自己还没理解其中的奥义,随后的日子,我都会耐心去听,发现自己有好多不足,好多都没有做到,感觉好惭愧。
《常礼举要》是以简短的半文言形式写成的中华传统礼仪,内容有: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众,馈赠,庆吊,称呼。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还在想:这已经是古人的礼节了,会不会有点死板与现在社会不符当时老师对我们说:”不学礼,无以立。你们学习并实践了,自然会理解当中的深意。”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好多《常礼举要》中的内容就是《弟子规》里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我也终于理解了什么是不学礼,无以立。
对照书上的内容,发现很多我们都没有践行。首先,”不晏起”,每天早上我们都是极不情愿的起床还抱怨连连。”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忘记,吃饭时自己坐在主位,没考虑太多。第二章”在校”的礼节,也只是小学时,因在读小学的时候,民风淳朴,爱国尊师的风气还在,当时还做到一些。后来随着步入社会,慢慢也就流俗众,长浮华,随波逐流了。再往后”处世”,这一章,应该是日常生活与人交往最常用的礼节了。自己对照看看,十五条基本礼节,大多数都没有做到。如”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虽说是日常生活礼节,其实也是”妄语、恶口、两舌、贪欲、邪见”等恶行的体现,比如”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等等。
《常礼举要》主要讲的都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人与人交往所需注意的礼节。看似简单,但按文与自己行为对照,才发觉,在自己的生活习惯中,有很多无礼之行,无礼之言,无礼之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会习惯性的与商家”砍价”.而《常礼举要》的要求是:”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自己的所行就与礼相远了,更何况自己是学礼人呢。他们辛苦中做买卖,互为补益。我们就更不应该讨价还价,压缩他们本就不高的小利。又如:”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检点自己日常交谈中,也会有插言的情况。其他人说的话题自己真好知道,便会忍不住的插入。
常礼举要这本书乍一看,很简单,每一条每一句,都很浅显易懂,在生活中也都能够遇得着,也用得上。可是现今真正用的人少了,甚至自己觉得别人做得不对,而应该怎样做,但改天换了自己,却依旧没有按对的做。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有很多老师给了我们指导,她们结合自身经历,让我们在闲谈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