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统文化节日望果节共17页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
藏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藏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族群,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节日和独特的风俗。
本文将介绍藏族的一些主要节日和风俗。
一、藏族的传统节日1. 达藏节(大年节):达藏节被认为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新年(每年的正月初一)举行,为期十五天。
达藏节包括祭神、祭祖、拜年、舞蹈、唱歌、摔跤等一系列庆祝活动。
节日期间,家人团聚,互相祝福,传统服饰和民族舞蹈也是达藏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藏历新年(洛桑节):这是根据藏族传统历法来决定的一个重要节日。
通常在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放鞭炮、访亲友、赠送礼物等。
此外,藏族传统的舞蹈表演和藏戏演出也会让整个节日更加热闹欢乐。
3. 鲁山葬(天葬):尽管鲁山葬并不属于传统的节日,但它是藏族重要的一种丧葬仪式。
在传统观念中,人体死后应该回归自然,所以将尸体运送到高山上供给食肉飞鸟也是一种尊重死者的方式。
这种特殊的葬礼仪式带有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也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的兴趣。
二、藏族的传统风俗1. 藏式婚礼:在藏族传统婚礼上,一般会有盛大的仪式,比如洗头、簇拥等。
新娘通常会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婚纱,而新郎则会戴着帽子,穿着藏族传统服装。
婚礼期间,还会有传统舞蹈、唱歌和丰盛的宴席,使整个婚礼更加隆重而喜庆。
2. 家访:在藏族社区中,家访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
人们通常会去拜访亲朋好友,并互相交流问候。
在家访期间,主人会热情地款待客人,并提供茶水、糕点等。
这种传统的社交习惯是藏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3. 藏戏:藏戏是藏族民间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它通常通过面具和服饰的变化来表达不同角色的性格和特征。
藏戏是受到当地居民热爱的艺术形式,每逢节假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藏戏演出,以此庆祝节日,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上介绍的只是藏族传统节日和风俗的一部分,藏族社会还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和特殊的风俗习惯。
这些节日和风俗不仅体现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藏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传统节日:藏历年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开始的。
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
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
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续用酥油和白面炸油子馃,油馃子的种类很多,有耳朵状的“古过”,有长形的“那夏”,有圆形的、“布鲁”等等。
接近年关,每家都要准备一个画有彩图的长方体竹素琪玛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描上青棵穗、鸡冠花和用酥油做的彩花板。
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
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含意。
除夕前两天屋内外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新年画。
藏族服饰风俗: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女装典雅潇洒,男装雄健豪放。
女性一般上身内穿立领长袖绸缎长袍,外套圆领右饪、金色或银质纽扣的`坎肩;坎肩领口,襟边镶有很宽的锦缎,腰间系宽彩带,并配彩条围腰或毛质搭裙。
下穿黑色长裤,穿高筒藏鞋或黑布鞋,喜配戴耳环、护身符、玛瑙项链、银链、银镯等饰品。
男子头戴毡帽或皮帽,上身内穿立领长袖右衽短衣,外穿大领右衽长袍,腰系色彩鲜艳的绸子或毛线编织的饰有多个口袋或雕有佛像等图案的腰带,腰带上还往往挂一把腰刀,并挂上小匕首和银筷筒。
下穿深色长裤,脚穿皮制和毡缝制的长筒靴,并将裤管紧扎靴中。
许多男性也喜戴耳环、项链、手镯等饰品。
庆望果节活动实施方案
庆望果节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庆望果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
庆望果节活动旨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同时也是人们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庆望果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二、活动内容1. 庆祝仪式在庆望果节当天,我们将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仪式上将有祭祀仪式、舞狮、舞龙、民俗表演等,以及传统的庆祝活动,如吃柚子、赏月等。
通过这些庆祝仪式,让参与者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
2. 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将在活动现场设置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区。
参与者可以欣赏到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制作,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 民俗游戏在庆望果节活动中,我们将设置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游戏,如踢毽子、打陀螺、跳皮筋等。
这些游戏既能让参与者感受到传统游戏的乐趣,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4. 乡村美食品尝庆望果节活动现场将设置乡村美食品尝区,提供各种地道的乡村美食,如特色小吃、农家菜等。
参与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感受到乡村的风土人情。
5. 环保宣传在活动现场设置环保宣传区,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形式向参与者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大家关注环保问题,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三、活动宣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庆望果节活动,我们将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发布活动海报、宣传片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2. 传单发放在活动举办前,我们将在周边地区进行传单发放,将活动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吸引他们前来参与。
3. 合作宣传与当地学校、社区、企业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庆望果节活动。
四、活动保障1. 安全保障活动现场将设置专门的安保人员,保障活动现场的安全秩序,确保参与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2. 医疗保障活动现场将设置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医疗人员,及时处理参与者的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
西藏传统文化节日《望果节》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充足的酒食, 盛装打扮,在各村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 临时搭起帐篷,吃喝玩乐,尽兴方归。 青年男女喜欢在晚上围着篝火跳舞,对 歌情调,直到深夜。
第三天早晨人们早早起床迎接欢庆的一 天,干完家务后的人们盛装打扮即好奇、 又喜悦的心情,准备到表演节目地方 观看节目。节目的主要有歌舞、赛马、射箭、 演藏戏等娱乐活动。
藏族的传统节日
藏族的传统节日黄藏历元旦藏族称新年为“洛萨”。
藏历年古时曾以麦熟为岁首或麦收为岁首,是在夏秋季。
据记载,公元前100年以前,藏族就有自己的历法,它依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
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金成两位公主先后入藏成婚结盟,带来内地的历法。
此后,藏族古历法与汉历、印度历法相结合,到元代时形成了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的历法。
大约十三世纪元代的萨迦王朝时定为藏历元月一日为新岁起始,沿袭至今。
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一年最大的节庆。
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头,人们就预备过年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置各种年货。
此时是拉萨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
藏民族过年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头的。
藏历除夕是个非常劳碌的日子。
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利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
藏族人大年初一会来一个“抢水竞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
据藏族传统,藏历初一谁抢到第一桶水,就是“金水”,其次桶水被称为“银水”,预示着吉利、幸运,财源滚滚。
当太阳升起时,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
那时,邻居间就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沿传已久的“扎西德勒品松措”、“艾玛帕卓贡康桑”等表示吉利、健康、美好、和谐的祝辞。
此后,全家会闭门团聚。
大年初一,很多信仰佛教的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喧闹起来,也成了人们展现新年时装的时刻,处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愿声。
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转经路上、房顶上充满着浓浓的桑烟,年轻人在房顶和山顶上插五彩经幡,以祈福禳灾,而广阔农牧区还将进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消遣活动。
藏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将始终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
藏历农家新年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夫就要开头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12月1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藏族有什么节日
藏族有什么节日
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和节日庆典十分丰富多彩。
下面将介绍一些藏族常见的节日庆典。
一、藏历年(洛苏节)
“洛苏”在藏族语言中意为“新年”,是藏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一般在1月或2月份庆祝。
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贴对联、挂吉祥物,然后穿上节日盛装,前往寺庙朝拜祈福。
此外,还有燃放烟火、吃年糕等传统活动。
二、格萨尔王节
格萨尔王节是藏族传统的“英雄节”,旨在纪念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
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盛大的歌舞表演、马术比赛、唱经等活动。
此外,还有特色美食的品尝,如酥油茶、酥油饼等。
三、达赖喇嘛转法轮节
转法轮是藏传佛教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每年藏历四月初八日,是藏族达赖喇嘛转法轮的日子。
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信徒聚集在布达拉宫广场,观看喇嘛们的祈福表演和佛经讲解。
四、萨嘎拉玛节
萨嘎拉玛节是藏族的传统民俗节日,庆祝时间为藏历六月十五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搬出祖传的“卡瑟”(藏文称谷车)和藏族传统乐器,在草原上举行趣味游戏、表演节目、集市交易等活动,场面热闹而欢乐。
五、尼玛节
尼玛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藏历七月初一至十五。
在这个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传统的马术比赛、唱经、品尝美食等活动。
此外,还有“谢雷”(意为制作饽饽),以及舞狮、戏曲等市井表演。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藏族节日庆典。
这些节日不仅是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彰显,也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与交际方式,体现了藏族多彩多姿的民俗文化。
民族风俗PPT模板藏族风俗文化介绍
藏族编织品
藏族的编织品以羊毛、牛 毛等为材料,编织出各种 实用的生活用品,如地毯、 挂毯等。
歌舞表演艺术传承
藏族民歌
藏族的民歌旋律优美,歌词深情,是藏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 式。
藏族舞蹈
藏族的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欢快的节奏而著称,如锅庄舞、弦 子舞等。
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戏剧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藏传佛教的经典主要包括《甘珠尔》 和《丹珠尔》两大部分,教义上强调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
主要教派与代表人物
藏传佛教包括宁玛派、萨迦派、格鲁 派等多个教派,其中格鲁派是现今藏 传佛教的主流教派。
宗教活动场所参观指南
寺庙建筑特色
01
藏族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般采用石木结构,建筑
风格独特。
参观礼仪与注意事项
婚姻制度及恋爱方式
01
婚姻制度
02
恋爱方式
藏族传统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提亲。近年来, 自由恋爱逐渐增多。
藏族青年男女在节日、集会或劳动中相识、相爱,通过唱歌、跳舞等 方式表达情感。若双方情投意合,则会私下订立婚约。
婚礼仪式与程序安排
婚礼仪式
藏族婚礼隆重而热闹,包括迎亲、送亲、宴请宾客等环节。新 郎新娘要穿着盛装,佩戴各种饰品,以示吉祥如意。
藏族人民在节日期间会穿上华丽 的藏装,男子多穿长袍、戴礼帽,
女子则穿长裙、佩戴各种饰品。
节日饮食
藏族节日饮食以牛羊肉、酥油茶、 青稞酒等为主,同时还有各种特色 小吃如卡塞、奶渣糕等。
音乐舞蹈
藏族音乐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常见的舞蹈有锅庄舞、弦子舞等, 音乐则以藏族民歌和宗教音乐为主。
藏族节日:节庆(中国传统节日)
藏族节日:节庆(中国传统节日)
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
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
藏历为阴阳合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闰;藏历元旦是最重要的节日。
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
4月15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
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藏历年每年藏历正月初一。
藏历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家家都要用酥油炸果子。
除夕时打扫卫生,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出象征永恒符号,表示祝贺吉祥如意。
云南的藏族除夕晚餐家家吃面团(类似于饺子),在面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每一种东西都有一种不同的说法,比如吃到包石子的面团,说明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而吃到包羊毛的面团者,表示他心肠软。
正月十五,大部分藏区都要进行宗教法会活动。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原意为“酸奶宴”,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
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
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望果节”在每年秋收以前,过望果节时要互相宴请并进行各种野餐活动,以迎接秋收。
还要过“沐浴节”、“降冬节”等传统节日。
望果节实施方案
望果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望果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庆祝丰收的民间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望果节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的感恩之情。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望果节文化,制定望果节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活动内容。
1. 望果节文化展示,在望果节当天,举办望果节文化展览,展示望果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民俗文化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望果节。
2. 望果节庆祝活动,举行望果节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击鼓传花、民俗表演等,让人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望果节的快乐和喜庆。
3. 望果节美食品尝,推广望果节特色美食,如望果糕、望果酒等,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望果节的独特美味。
4. 望果节文化传承,开展望果节传统技艺展示和传承活动,如编织望果节花环、制作望果节面具等,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学习望果节的传统技艺。
三、组织实施。
1. 组织机构,成立望果节实施工作组,由相关部门、文化机构、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共同策划和组织望果节活动。
2.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望果节活动,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等,提高望果节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协调合作,与当地政府、社区、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望果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4.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望果节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参与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四、效果评估。
1. 调查统计,对望果节活动的参与人数、参与度、满意度等进行调查统计,了解望果节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2. 反馈意见,收集参与者和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望果节活动,提高望果节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3. 社会反响,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舆论,了解望果节活动在社会上的反响和影响,为今后的望果节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总结展望。
通过望果节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望果节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希望未来的望果节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成为一项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民间文化盛会。
藏族有什么节日知识
藏族有什么节日知识按藏历来计算,几乎月月有节日。
小伙伴们不要太羡慕哦,跟小编来看看藏区主要的节日吧!藏族新年藏历新年,是西藏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藏历新年的庆祝共计15天,主要的庆祝活动在头三天。
在藏历新年的第一天会喝青稞酒。
藏历年第二天被称为国王节(上师节)。
虽然它往往落在同一天,在农历新年(有时差一天或一月或一月又一天),但一般不认为是文化相关的假日,虽然藏历借鉴了农历的一些功能。
2018年农历春节与藏历是同一天。
酥油花灯节元月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即元月十五酥油花灯节。
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朝佛,夜晚满街搭起各种花架,高者达三层楼房,低者也有两层楼高。
上面摆有酥油做成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或高大宏伟,或小巧玲珑,加上成百盏灯光的照耀,使整个街道光彩夺目,辉煌灿烂。
林卡节藏历五月十五日是林卡节。
藏语称“藏木林吉桑”,意为世界焚香日,世界快乐日,据说是以此纪念莲花生大师曾于猴年五月降伏了藏地的一切妖魔。
热爱大自然又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在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带着青稞酒和酥油茶及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
各帐篷间还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此节日常常延续达一月之久。
藏韵圣宴藏品:莲花生大士唐卡雪顿节藏历七月一日,是雪顿节,意为“吃酸奶的节日”,由于雪顿节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为“藏戏节”。
17世纪以前,“雪顿”纯属宗教活动。
按当时的法规戒律,僧人在夏日要行长净、夏安居之事,其间禁止出门,几十天开禁后方可下山,百姓们在下山时要准备酸奶布施,此为“雪顿”的来源。
17世纪中叶,加入了演出藏戏的内容,“雪顿节”也固定下来,但宗教及娱乐活动仍被限制在寺庙之外。
直到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成为__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才移至罗布林卡,百姓也被允许入园观戏,从此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最难忘节的望果节作文
最难忘节的望果节作文
嘿嘿,望果节真是太好玩啦!
望果节是藏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一起庆祝丰收。
他们为了庆祝丰收,会有藏戏、歌舞、射箭等活动,相互竞争技艺,情绪很热烈。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了望果节。
我们来到了一个广场上,那里已经有很多人了。
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藏族服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广场上还有很多摊位,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吃的、喝的、玩的,还
有一些手工艺品。
我和爸爸妈妈一边逛着摊位,一边品尝着美食。
这里
的食物真的很好吃,有青稞酒、酥油茶、糌粑等等。
我们还买了一些手
工艺品,作为纪念。
逛完摊位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草地上。
那里有很多人在跳舞,他们围成一个圈,手牵着手,一边跳一边唱。
我和爸爸妈妈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跳舞。
跳舞真的很开心,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跳完舞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寺庙里。
那里有很多和尚在念经,他们的声音真的很好听。
我们在寺庙里转了一圈,然后拜了拜菩萨。
我希望菩
萨能够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望果节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它让我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希望以后还能够有机会参加望果节,和藏族人民一起庆祝丰收。
藏族节日风俗礼仪
藏族节日风俗礼仪藏族节日风俗礼仪知识目录藏族节日礼仪藏历新年:这是藏族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连续庆祝15天,但最主要的活动在头四天。
届时在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等地会遍布藏民,宗教气息浓郁。
“抢水”是年初一第一个节目,从深更半夜开始藏民就要到河边抢着舀水,据说谁舀到第一桶水今年就能获得最好的运气。
从年初二开始他们才开始走家串户,相互拜年。
初三要敬奉“屋脊神”,仪式是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洒糌粑。
初四最为热闹,摔跤、举重、骑马、跳舞等活动都在这天表演。
萨嘎达瓦节:在每年藏历4月举行,释迦摩尼在该月出生、得道、圆寂,藏民相信在4月行善可以积亿万功德,整个藏区都会有纪念活动,尤其4月15日那天,会看到很多藏民去拉萨的大昭寺煨桑、磕长头、供灯、供酥油。
在最热闹的4月15日,人们一般会先去大小昭寺向佛祖进献哈达,添灯礼佛,之后到哲蚌寺的后山绕山,全程十几公里,需半天时光,如果跟着藏民绕山,就能看到整个拉萨河谷底和拉萨城区。
布施也是藏民的一种传统习俗,在4月15这一天,德吉南路一带将聚集了来自西藏各地的乞丐,场面浩大。
雪顿节:它又称藏戏节,每年藏历7月1日举行,庆祝活动持续4-5天。
该节日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起初是严肃的宗教活动,后来增加了藏戏、晒佛等内容,成为西藏最著名的大众化节日之一。
雪顿节在全西藏都有庆祝,拉萨游客必去之地是哲蚌寺和罗布林卡,前者会在早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晒佛仪式,后者是看藏戏的地方。
节日期间当地人还会带着自酿的酸奶、青稞酒去郊外的园林闲逛。
在雪顿节开始前的1-2个礼拜会官方会给出活动安排表,一般各大客栈都会张贴。
沐浴节:去拉萨河边沐浴。
藏历7月(公历9月,金星出现周),藏民认为这一周的拉萨河水特别圣洁,最能清除污垢,治愈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所以都去河边沐浴、洗衣、玩耍。
燃灯节:家家点灯照亮拉萨城。
藏历10月25日是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燃灯节”,据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天圆寂成佛,每年这天,大小寺庙都会在神坛上点起酥油灯,伴随着诵经、灯供等活动昼夜不灭。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望果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望果节是西藏农村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最为流行,每年藏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具体日期依各地农事时间而定,历时1至3天。
望果节最早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以前称雅隆香布。
据《本教历算法》等资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雅隆地区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为了确保粮食丰收,教师根据教义,教农人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节”。
西藏最早的“望果”活动,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
队伍最前面,由捧着柱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本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
后面跟着本村手拿青稞和麦穗的乡民。
绕圈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祭祀台上,祈求能有好收成。
望果节的文化功能:一种生存智慧的地方性知识
望果节的文化功能:一种生存智慧的地方性知识乔小河【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6)001【摘要】Festival culture is a kind of local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pread of this local knowl-edge,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character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effectively shaped, the community order was integrated, and the national cohesion was strengthened. The Ongkor Festival,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ibetan culture, is still prevalent in Tibet 's vast farming areas because of its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s a survival wisdom of local knowledge, it not only realizes the shaping of the sacred space, the cohesion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self and some other cultural functions, but also reflects the survival logic of the Tibetan people and practices the Tibetan ecological view and world view.%节庆文化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在其传播过程中,参与者的民族精神和性格被有效塑造,社区秩序得到整合,民族凝聚力也得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