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富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麻醉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宽阔的临床医学基础和国际视野的麻醉学人才。
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广适应的能力和发展潜质。
能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急救复苏、疼痛诊疗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
精神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潜能,并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的初级临床医师。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的临床医学及扎实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医院、防疫部门、血站、医学实验室、医药院校及企业工作的素质高、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医学技术高水平人才。
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满足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较大发展潜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要求: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医德医风,积极的创新精神,终生学习的观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融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基本的法律观念等。
临床检验学基础
5.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包括人员和物质两大方面。在人员方面, 主要是检验人员的医德素质和技能素质。检验 者必须有高尚的医德、熟练的技能;熟悉如何 避免检验前、中、后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各 种因素和防止主要干扰内素的具体方法。检验 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作好严格的室内质量控 制,并积极参与室间质量控制的活动,不断提 高检验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0年代初问世的血液分析仪,从仪器自动计数血液红细胞、 白细胞几项参数开始,到如今发展到综合运用电学、光学、 细胞化学等多种检测原理.具有复杂结构的中高档仪器,能 同时提供全血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和(或)网织红细胞计 数.”幼稚细胞”分类等多项参数。血液分析仪的特点包括: 用血量少(以微升计)、检测快速(以分、秒计)、检测项目 多(参数达20~40余项)、精度高(变异系数可低于1%)、自 动质量控制(提供多种质量方式和质控图形)以及信息取存 和联网系统。 • 用于临床检验基础的检验仪器,还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血沉仪等。同样具有检测简便、快速、精 密度高的特点。
一.采血方法
• 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在 标本采集前,应仔细考虑实验的需要,决定采血方法、所 需血量及选用合适的抗凝剂。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皮肤采 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不同的采血法无论细胞 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判断和 比较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所有的采血技术均要求保持血 液标本的完整性。
3.试剂批量化、配套化、专业化 和多样化
已有许多优质的商品化试剂应用于临床基 础检验,包括瑞氏染色液,血液分析仪、 止凝血检测用的配套试剂盒、尿液分析仪 用配套的试带等。
4.更加重视检验方法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检验界十分重视对血液分析仪、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操作的标准化。目前, 已经有血液分析仪的评价系统,保证了检 测质量和各种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对床边 检测项目更要求标准化、规范化,对止凝 血等各种商品化检测试剂,强调必须达到 应有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供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使用)I 前言临床检验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临床医学和实验室医学的桥梁学科,是检验系五年制本科生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临床检验医学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其他学科的先进技术,使临床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的方法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本门课程通过对临床诊断应用较广泛的各种标本的检测,使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形成较深刻的理解,掌握各种实验室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为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室基础。
《临床基础检验学》涉及面广,内容多,授课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难点讲透,以确保学有所获。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配合模型、幼灯片、录象片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本门课程共分五部分:血液常规检验尿液检验消化道排泄物与分泌物检验其他体腔液检验脱落细胞检查技术。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侧重点,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12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1,即理论60学时,实验60学时。
四、教材:《临床检验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熊立凡、刘成玉主编,4版,2007年。
II 正文绪论一、教学目的:掌握临床检验基础的特点和要求。
二、教学要求:1. 了解临床检验现状和特点2. 熟悉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目的3. 熟悉学好临床检验基础基本要求三、教学内容:1.临床检验现状和特点2.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目的3. 学好临床检验基础基本要求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一、教学目的:了解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熟悉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掌握血涂片制备与染色。
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医学检验专业培养具备临床检验和医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工作,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
二、培养要求1.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熟悉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验知识;2.掌握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规操作技能;3.具备科学研究和临床检验数据分析的能力;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够遵守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5.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医疗团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三、培养内容1.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2.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检验学、检验仪器学、免疫学、血液学、生化学、微生物学等;3.医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论文写作;4.临床实习:参与医疗机构的实际临床检验工作,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检验要求和操作技能;5.科研训练: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并能进行科学论文的撰写和发表;6.医学伦理学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医学伦理意识,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强调医疗行为的规范和合法性。
四、培养模式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2.临床实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医疗团队和患者进行交流与合作;4.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的参与。
五、评价与考核1.学术考核:通过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评价;2.临床实习考核: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3.科研训练考核:由科研项目负责人对学生的科研训练进行评价和考核;4.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考核: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伦理和道德素养进行评价;5.定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进度。
临床基础学检验(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适用)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少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PCV〕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等。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未完全成熟的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可被活体染成蓝色网状货颗粒状结构。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肯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响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紫红色圆形小体,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的核残留物。
常见于溶贫、巨贫Cabot环红细胞出现一种紫红色圆形或8字型环状结构,脂蛋白变性而来。
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出现。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稚嫩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对贫血的诊断、骨髓移植术和白血病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意义。
活化局部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受检血浆中参加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陶土)和局部凝血活酶(如脑磷脂),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在受检血浆中参加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T)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停止的时间称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血管壁的完整性。
《临床检验基础》.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检验本科用)医学检验系《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组2007-01-01前言为适应教材《临床检验基础》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充分围绕理论教科书的教学内容,配合其教学进度选择相关的实验,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拓展知识面的目的。
在实验内容的选择方面注意到了深度和广度的结合,重视将近年国际、国内有关学术组织推荐,且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标准方法作为实验内容,删除陈旧的试验同时,兼顾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仍具有实用价值、不需特殊设备、所得结果较为可靠的实验方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和电子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临床检验又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临床检验工作在分析检测的速度和进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检测的方法学有了很大的改进。
本门课程通过对临床诊断应用,较为广泛的各种标本检测,使学生对临床检验工作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掌握各种实验室理论和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作风,为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表实验一微量吸管、计数板的应用和血涂片的制备【目的要求】1.介绍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2.掌握微量吸管的使用;3.掌握改良牛鲍氏计数板的结构及使用方法;4.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注意事项;5.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维护。
【时间安排】3 学时【教学内容】录相: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微量吸管、计数板的应用和血涂片的制备示教:1.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2.充池3.微量吸管的使用4.血涂片实验内容: 1.练习制备血涂片2.充池3.微量吸管的使用实验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目的要求】1.掌握显微镜法红细胞计数的器材、试剂、标本来源、操作步骤、报告方试、参考值、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2.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的原理、器材、试剂、操作步骤、报告方试、参考值、注意事项、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
【时间安排】3 学时【教学内容】录相: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和血蛋白测定。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性质与目的临床检跄基础课程是一门高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借助细胞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寄生虫学、分子生物学等实跄室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病人来自离体的血液、液、粪以及分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学、化学、病原学、显微镜形态学等枪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检跄基础课程是为适应我国检跄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目前临床需要的检跄专业专门人才而设定。
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松跄基础中最常用的一般检跄,但确是临床最需要的部分,通过这些实跄而得到简、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跄筛选疾病的需求。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临床检跄基础是一门以论为基础同时注重实践的课程,课程设置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向临床学习过阶段,是医学检跄专业必修课程,由医学检跄系临床血液教研室负责教学安排。
课程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掌握临床松跄基础的基本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论教学和实跄教学两部分。
实跄包括血细胞计数、血涂片检查、干化学检测、沉渣镜检、阴道分物检查、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松查及脱细胞学检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临床松跄的基础论,熟悉临床检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常规检跄的实践技能;熟悉检跄方法学的评价;掌握各检跄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临床检跄基础课程教学在1个学期内完成,医学检跄专业学生为教学主体,安排在四制医学检跄专业第二学的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论课44学时,实跄课44学时。
本课程设定5学分。
临床检跄基础课程教学论课与实跄课平进,论和实跄课每次各安排4学时。
实跄课以分组形式进,方组5-6人,实跄带教师先进讲解及演示,然后由学生单独操作或分工操作完成实跄内容。
每位学生应参加每次卖跄,认真完成操作,并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实跄结果,按时完成并上交卖跄报告。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测手段,提供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信息。
它是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制定科学治疗方案的基础,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方法、检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以及临床实验室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其中,实验室检测方法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核心。
它通过检测人体样本(如血液、尿液、组织、体液等)中的生物化学指标、微生物标本以及遗传物质等,来评估人体器官、组织或系统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中,检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仪器与设备的选用和操作不仅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与检验效率和成本有关。
例如,常见的血液学检测仪器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精准地统计和分析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另外,生化分析仪器可以测定血液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代谢产物、药物浓度和病原微生物等指标。
此外,免疫分析仪器用于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检测各种疾病标志物,如癌症标志物、传染性病原体抗体等。
在临床实验室中,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也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采集、整理、存储和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可以判断人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病情的变化。
比如,通过对血液学检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而通过对生化学检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代谢状况以及药物浓度等情况。
总之,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它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医学的科学性和临床决策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学习和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不断探索新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需求。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Basis Examinations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4.5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基础检验主要包括血液常规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腔液检验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等内容,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l临床基础检验的现状和特点l临床基础检验教学目的l学好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了解临床基础检验的特点和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4学时)教学内容:1.1血液标本的采集1.2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1.3血涂片制备与染色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采血法、常用抗凝剂的抗凝机理和应用。
2.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10学时)教学内容:2.1红细胞检查2.2白细胞检查2.3血小板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参考值。
3.掌握红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
4.理解红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形态检查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5.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方法。
6.了解点彩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自学第三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5学时)教学内容:2.1 ABO血型系统2.2 Rh血型系统2.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教学要求:1.掌握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的特点。
2.掌握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介绍临床医学专业是指培养未来医学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
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是一个五年制的本科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专业,也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之一。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的学习,前三年是基础医学阶段,后两年是临床医学阶段。
以下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详细介绍:一、基础医学阶段(前三年)1.1、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在基础医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药物的作用机理等。
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后续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医学技能培训此外,学生还要接受一定的医学技能培训,如解剖学实验、生理实验、病理学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1.3、体验实习在基础医学阶段结束之前,学生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这样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了解医院的运作模式、医生的工作内容等,对未来的职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临床医学阶段(后两年)2.1、临床医学知识学习在临床医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实验诊断学等临床医学知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科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专业方向选择和深造做好准备。
2.2、临床实习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临床实习,跟随导师或医生进行病例讨论、患者诊治工作等。
通过这样的临床实习,学生能够全面融入医院的临床工作,积累临床经验,提升临床技能。
2.3、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医学阶段,学生还需要接受一定的临床技能培训,如手术技能培训、急救技能培训等。
通过这些技能培训,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临床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和专业发展打下基础。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
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临床医学基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门人才。
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具有系统的医学检验基本理论和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实验室管理技能,具备医学检验思维和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
熟悉临床常用检验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3、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及疾病诊疗的基本知识。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外语考试四级水平。
初步具备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及文献的能力。
6、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培养方向:为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或相关单位培养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
二、修业年限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最长不得超过八年。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统计学、检验仪器分析、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四、课程设置(一)必修课(共计47门)1、公共课程(1)政治课:按照新形势下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政治课共开设四门: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操、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常伴中毒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
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是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恶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hemotocrit(HCT,PCV)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影响因素:RBC数量,大小,用于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细胞增多的诊断等。
网织红细胞Ret reticulocyte未完全成熟的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可被活体染成蓝色网状货颗粒状结构。
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反应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CV)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紫红色圆形小体,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的核残留物。
常见于溶贫、巨贫Cabot环红细胞出现一种紫红色圆形或8字型环状结构,脂蛋白变性而来。
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出现。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RMI=(MFR+HFR)/LFR×100,为全自动网织红细胞分析仪提供的新参数,是反映幼稚网织红细胞变化较敏感的指标。
对贫血的诊断、骨髓移植术和白血病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接触因子激活剂(如白土)和部分凝血活酶(如脑磷脂),在Ca2+的参与下,观察血浆所凝固的时间,是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Ca2+,观测血浆的凝固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的长短反映了血浆中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出血时间(BT)在特定条件下,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停止的时间称出血时间,BT的长短主要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以与血管壁的完整性。
D-二聚体(DD)是凝血酶与Ⅻ作用下的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为继发性纤溶之特有产物。
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异形淋巴细胞各种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化。
中性粒细胞因毒性变化而在胞质中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
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出现的染成紫黑色的粗大颗粒。
Russell小体浆细胞浆的一种数目不等,大小不一染成肉红色的球形小体,它是浆细胞中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一种小体。
如胞浆充满此小体,核常被挤到一旁,称为葡萄细胞或mott细胞,桑椹状细胞。
尿三杯试验(three glasses test)患者一次连续排尿,分别留取前、中、末段尿;适于泌尿系统疾病初步定位。
3h尿6~9am。
尿有形成分排泄率。
餐后2h尿通常于午餐后2h收集到的患者尿液,即为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12h尿晚8时排空膀胱并弃去此次的尿液后,留取至次日晨8时尿液,适用于12h尿有形成分计数,如Addis计数。
24h尿第一天早晨8时排空膀胱,弃去此次尿液,收集至次日早晨8时的全部尿液,适用于尿化学成分的定量。
尿比重SG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重量之比,又称尿比密,粗略表示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能力。
尿渗量Osm经肾排泄到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粒子大小与所带电荷无关,反映溶质和水的排泄速度,可用质量毫渗摩尔浓度或体积毫渗摩尔浓度表示。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
蛋白尿proteinuria尿蛋白排出量>150mg/24h或浓度>100mg/L(小儿>4mg/m2/h)或尿蛋白定性(+)。
肾小球性蛋白尿炎症、免疫和代等因素使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增加,电荷屏障遭到破坏,使血浆的中分子与大分子量的蛋白出现在原尿中,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形成的蛋白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是临床最常见的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
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酸中毒等,还见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阵痛药、重金属盐、中药等中毒以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溢出性蛋白尿(overflow proteinuria)肾小球、肾小管功能都正常,但循环血浆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称溢出性蛋白尿。
如Hb尿、肌红蛋白尿、本周蛋白尿等。
本-周蛋白(BJP)又称凝-溶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阈值时,可从尿中排除,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与肾淀粉样变等。
混合性蛋白尿病变同时累与肾小球与肾小管或相继受损,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大分子依病情而变化,定性+~++++。
病理性蛋白尿蛋白尿持续超过0.15g/d,常为病理性,是肾脏疾病的可靠指标。
选择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后,使血浆蛋白滤过,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多见于小儿肾病综合症。
糖尿(glucosuria)血糖浓度>8.88mmol/L(肾糖阈)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糖定性试验(+)的尿液.(与血糖浓度、肾血流量、肾糖阈有关)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正常,但肾小管对葡萄糖吸收功能减退、即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又称为肾性糖尿,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
若在空气中久置可因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而使尿液外观呈棕绿色。
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黄疸,Harrison法检测为阴性。
酮尿ketonuria集体脂肪氧化代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酮体血浓度一旦超越肾阈值,就可产生酮尿。
尿隐血试验OBT尿中Hb较少,肉眼尿色无变化,需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证实。
血尿hematuria尿含一定量的红细胞,临床意义:血尿多见于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感染、结核、结石、肿瘤、外伤、多囊肾、严重肾小球疾病。
②血液病,如血友病、过敏性紫癜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③其它,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流行性出血热,某些健康人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等。
肉眼血尿:每升尿含血1ml以上,呈洗肉水样;镜下血尿:含血量少,离心后镜检RBC>3/Hp,外观变化不明显。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形态较一致,红细胞外形与大小多正常,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Hb的影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细胞。
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应超过二种。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变形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大小不等,体积相差3~4倍,尿中可见两种以上形态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小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
闪光细胞(glitter cell)急性肾盂肾炎,低渗条件下,N颗粒呈布朗运动,淡蓝色星状闪光。
脓细胞(pus cell)旧尿中白细胞胞质因均质化而呈明胶样。
炎症时,变性死亡的白细胞外形多变,不规则,结构模糊,胞浆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常粘连成团。
脓尿镜下脓尿:尿沉渣WBC>5个/HPF或>40000/h;肉眼脓尿:排出大量WBC,尿乳白色,或含凝块管型(cast)尿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颗粒成分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聚合而成的圆柱状结构物。
它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夏科-雷登颗粒(粪便)呈菱形,无色透明,两端尖长,折光性强,由嗜酸性粒细胞破裂之后嗜酸性颗粒融合而成,常见于细菌性痢疾,过敏性肠炎和钩虫病。
粪便隐血实验(FOBT)上消化道出血小于5ML,粪便中无可见血液,且红细胞破坏,镜检未见红细胞,需用化学法或免疫法才能检出。
Pandy’s 试验脑脊液中蛋白质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产生白色混浊,可用于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定性检测。
Rivalta实验(粘蛋白定性实验)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后产生粘多糖,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白色絮状沉淀。
漏出液通过毛细血管滤出,并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多为双侧性。
渗出液多为炎性积液,血管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高,使液体、血液大分子物质和细胞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与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Hcg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促性腺发育,在母体血尿初乳,胎儿体。
阴道清洁度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根据乳酸杆菌,上皮细胞,WBC和杂菌的多少划分为4度,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女性卵巢性激素分泌能力的鉴别指标,正常位1~2度。
临床意义:特异性阴道炎:清洁度异常,同时常可发现细菌、真菌、滴虫等病原体。
非特异性阴道炎:单纯有清洁度增加而找不到病原体,如青春期前与绝经后线索细胞粘附了大量阴道加德纳菌的鳞状上皮细胞,边缘不整齐,细菌性阴道炎的指标。
精液液化时间精液从射出后由胶动状转化为流动状所需的时间精活力完全液化的精液,涂片观察其向前的活动能力,正常精子a,b>50%或a>25%。
精子活动率完全液化的精液HP下计数100个精子,计算活精子与死精子的比例。
精子存活率染色后,HP下计数200个精子。
根据精子的着况,判断精子的存活率,死精子更易着色。
参考区间:不着色精子大于50%园细胞非精子细胞成分,包括生精细胞和白细胞等体穿透试验(性交后试验,PCT)排卵期性交后,检查一定时间宫颈口粘液活精子数量、存活率与活动力,以评价精子对宫颈粘液的穿透能力。
精子低渗肿胀试验HOS观察精子在低渗溶液中的变化以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操作简便,快速。
卵磷脂小体呈圆球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强,大小不均,大于血小板而小于红细胞。
正常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布满视野;前列腺炎时减少、分布不均、有成堆现象,严重可消失。
增生hyperplasia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伴细胞体积增大。
多见慢性炎症。
特点:1.核大,形态和染色质正常,可见核仁。
2.胞质量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3.可见双核或多核。
再生regeneration组织损伤后,由邻近正常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叫再生。
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白细胞。
多见于慢性炎症。
化生metaplasia在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作用下,一种成熟组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被另一类型成熟组织所替代过程称为化生。
如子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时转变为鳞状上皮细胞,为鳞状上皮化生。
多见慢性炎症。
不典型增生/核异质dyskaryosis脱落细胞的核异常,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与染色质的分布异常,核边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但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由慢性炎症引起,见于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