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表现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式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造型、精致的细节和丰富的意蕴而备受瞩目。
在中式园林的造景中,有许多重要的手法能帮助我们打造一个生动、富有灵性的园林景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式园林造景手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1. 四点一线法:这是中式园林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造景手法之一。
它通过以个别景物为节点,使其他景物相对独立地呈现,从而形成层次感和景深感。
通过选取四个重要节点和一条基本线条,可以将整个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且使园林景观更加有序。
2. 诗意布置:中式园林强调“意境”,注重通过布局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在造景时,可以根据园林的主题或者要表达的意境,选择相应的景观元素进行布置。
比如,如果想要表达闲适自在的意境,可以增加一些休闲座椅和曲径通幽的小径;如果想要表达山水之间的忧愁和离别,可以选择一些流水、假山和落叶的元素进行布置。
3. 琢磨点、线、面的关系:中式园林讲究点、线、面的和谐关系。
点是园林中的个别景物,线是景物之间的联系,面是景物所组成的整体。
在造景时,需要思考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调整它们的位置、角度和形状来达到和谐的效果。
比如,在布置花坛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明显线条的花卉进行搭配,以增强园林的整体美感。
4. 借景手法:中式园林非常注重自然山水的利用,常采用“借景”手法将远处的山水融入园林中,增加景深感和广阔感。
在布局设计中,可以通过调整建筑和植物的位置,或者设计适当的观景亭和廊架,使远处的山、水等自然景观成为园林中的一部分,与人建筑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5. 顺应自然:中式园林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统一。
在造景时,可以借助自然材料和景物,如石头、水流、植物等,营造自然的氛围和景观。
同时,注重保留原有的自然特征,如不破坏原有的山石、植物和水源等,尽量保持自然的原始状态。
综上所述,中式园林的造景手法是灵活多样的,但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手法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1. 借景手法:利用周围自然山水或建筑环境,将其融入园林中,营造出与外界相连贯的景观效果。
2. 运用对称和平衡:古典园林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学原则,通过布局、景点的设置等手法来营造整体的和谐感。
3. 利用空间层次:通过设置不同的景点和元素,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让人在园林中有流动的视觉体验。
4. 突出虚实结合:在园林中巧妙地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如利用假山、水池等来营造幻化之境,给人以意境和想象的空间。
5. 打造意境和氛围:古典园林注重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和氛围,通过植物、建筑、水景等的组合和精心的设计来展现特定的文化内涵。
6. 引导人流和视线:通过步道、廊道、窗户等设置,引导游客的行走路径和视线,使他们能够逐步欣赏到不同景观,并有所体验和感受。
7. 利用水景: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通过水池、流水、喷泉等来增加园林的动感和灵动感。
8. 精心布置庭院:庭院是古典园林中的核心区域,通常会设置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以打造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9. 运用植物装饰:古典园林注重对植物的选择和摆放,通过花草树木的组合和养护,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10. 利用建筑元素:在园林中运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如亭、阁、桥等,以增加园林的文化气息和观赏价值。
这些手法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了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抑景:即通过营造景观层次、虚实对比和引导视线等手法,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使景致更具深邃感和美感。
添景:在景观中增加元素,以丰富景致内容,如山石、植物、建筑等,使景致更加丰富多彩。
夹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引导视线,使观景者在一定角度和距离内欣赏景观,突出景观的主体和重点。
对景:通过合理布局景观元素,使一处景致与另一处景致相互呼应,形成对景关系,增强景观的整体感和协调性。
框景:利用门洞、窗洞、柱框等框架结构,将一处景致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营造出更加集中、聚焦的视觉效果。
漏景:通过设置漏窗、漏墙等手段,使观景者在透过漏窗、漏墙欣赏景观时,感受到若隐若现、朦胧的美感。
借景:利用借景手法将园外的自然景色或人文景观借入园中,扩大园林视野,丰富园内景观内容。
障景:通过设置屏障或利用山石、植物等元素,将观景视线遮挡或引导到特定方向,以控制观景效果,达到欲扬先抑、增加景深等目的。
藏景:将景观隐藏起来,不直接展示给观众,而是通过暗示、引导等方式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透景:通过设置开放式的园墙、花架等元素,使园内外的景观相互渗透,增强景观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这些手法各有特色,可以单独或综合运用,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设计意图。
同时,这些手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场地条件进行灵活运用和发展创新。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如何巧妙地组合空间和景色,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构景手法是古典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各种技巧和手法,将自然和人造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优美、和谐的整体。
以下是八种常见的构景手法:1.借景:借景是通过在视觉范围内选取美景作为构景元素,将园外的美景引入园内,以增加园内的景深和层次感。
借景可以借山、水、建筑等自然景观,也可以借城市街道、自然风光等。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地安排景点和观赏点,选取最佳的观赏角度和视线,将园外美景与园内景色融为一体。
2.对景:对景是在园林中选取一个或多个重要的景点,使游人在行走或驻足时能够观赏到这些景点。
对景可以是园内的主要景点,也可以是园外的远山、河流等自然景观。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亭台、走廊等观景点,使游人可以欣赏到各个方向的景色。
3.漏景:漏景是通过设置花窗、栅栏等半透明障碍物,使园内景色若隐若现,增加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构景手法能够激发游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在欣赏景色时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视角。
4.夹景:夹景是在园林中设置两条平行或交叉的通道或水道,使游人在行走或乘船时能够欣赏到两边的景色。
夹景可以是一种景观带,也可以是一种景观轴线,它能够将园内的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连贯的空间序列。
5.框景:框景是在园林中设置框形结构物,将园内的景色框住,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这种构景手法常常被用于园林中的建筑、走廊等处,使游人在欣赏景色时能够有一个焦点或主题。
框景可以通过精心选择框线的形状、材质和色彩等元素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6.添景:添景是在园林中增加一些元素或景点,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这种构景手法可以通过添加植物、小品、雕塑等元素来实现。
例如,在草坪或水池边添加一些观赏植物或装饰品,以增加园内的色彩和质感。
7.障景:障景是通过设置一些障碍物或遮挡物,将园内的景色分割成不同的区域,以增加层次感和神秘感。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课件
手法八:高低错落
和蜿蜒曲折相联系的是高低错落, 两者都体现于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之中, 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高 低错落则主要是从竖向的角度来看,许 多园林实物也多依靠地形的起伏来增添 自然情趣,特别是北方的皇家苑囿,其 自然地形的变化山前,随 山势变化呈前低后 高形式,以爬山廊 连接各建筑,既有 丰富的层次变化, 又参差错落,从而 打破了对称布局所 带来的严肃气氛。
桃花源记–MIHO美术馆
设计理念
MIHO美术馆的立意来源于贝先生“自然与建筑的融合”理念。 他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景观:有一座山,有一个
谷,躲在云雾中的建筑看不出……由于他具有很深的中国 古典文化造诣,所以贝先生引用了中国晋代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表达了该设计的立意。当他提到桃花源时,深谙 中国传统文化的业主马上就联想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景观, 有山坡、峡谷,周围云雾缭绕,建筑掩映在森林之中若隐 若现的场景。 建筑师描绘的画卷和业主的梦想达成了共识,文学和艺术的 深远内涵共同渗透到MIHO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之中。
手法三:庭园理水
某些建筑群,其布局基本保持轴线对称
或比较严整方正的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如 何在水面的处理上不恰当的强调自由曲折, 便可能与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求得统一 协调,往往以人工开凿的较小、较规则的水 池来点缀庭院空间,反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效 果,只要环境允许,即使局部的地方比较曲 折,甚至完全用山石作为驳岸而呈现自由曲 折的形式,也每每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颐和园佛香阁
手法五:主从与重点
有意识的以轴线对 称的方式来排列建筑或 组织空间院落,从而形 成一种气势,以烘托出 起到控制全园作用的制 高点。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位于万寿山正中的佛香阁,体量高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法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法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达到较佳境界。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一、借景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使园内、园外景观融为一体。
借景有远借(如远山)、邻借(如大树)、仰借(如楼阁)、俯借(如池鱼)、应时而借(如花草)。
借景能使园林空间范围扩大、画面生动,景观层次丰富,因此在我国造园艺术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承德避暑山庄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庙来映托山庄的气氛,构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
二、添景添景是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
山和塔在远处,如没有中景作,就显得虚空没有层次,若添置树木、花卉等补充点缀,画面会更加。
昆明湖是前景,万寿山是后景,它们之间由于添置了长廊,画面顿时显得生动活泼、和谐。
三、框景框景是用有限的空间框架,采收外部空间画面的一种构景方法。
可采用门框、窗框、洞框、廊柱框、乔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将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步移景换达到画境,实属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合。
扬州瘦西湖的月亮门亭是框景较典型的佳作,透过一门可观扬州标志性景观五亭桥,“一门留景五亭桥”,凡到此的游客均要摄影留念,同时还可尽收白塔于另一门之中。
四、漏景漏景是通过花墙、廊壁各种造型的花窗、漏屏风、树枝叶隙、林木间隙等,将院内外、廊壁内外、林隙内外的美景组合,构建一种若隐若现、雅致迷离景致的手法。
五、对景对景是指两个彼此相对的景致,能够相互观赏的构景方法。
我国园林中应用甚多,因我国是自然山水式园林,习惯于将水面布于全园主要部位,这样平坦的水面就构成一个较好的对视空间。
环水的景致自然就形成彼此的对景,山、树、竹、石、亭桥、楼阁、厅堂、廊榭等均可成为对景。
中式园林景观有哪些设计手法
中式园林景观有哪些设计手法中式园林景观有哪些设计手法园林景观不仅具有美观、绿化功能,更对改善环境生态起着积极作用,更为人们生活、娱乐、休息提供了一个优美空间。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中式园林景观的设计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叠山理水艺术。
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同样,凡条件具备,都必然引水入园。
与自然山水不同,园林中的山水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
《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缀山石。
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而不宜复杂。
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
其造型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
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
一种是墙中嵌理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
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
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的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
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一、古典园林都有哪些造景手法?答: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1.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且许多园林空间多有限采用借景的手法可以给人在效果上的扩展和联想。
2.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与对称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3.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而古典的园林多采用这种的手法,用各种窗户与拱门构成框景。
且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4.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5.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合理的使用障景可以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同一景色不同的方向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二、借景都有哪些手法?答:1、近借:在园林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
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
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5、仰借:在园中仰视园外的峰峦、峭壁或邻寺的高塔。
6、俯借:在园中的高视点,俯瞰园外的景物。
7、应时借:借一年中的某一季节或一天中某一时刻的景物,主要是借天文景观、气息景观、植物季相变化景观和即时的动态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所谓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
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即把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把主景置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置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没有层次就没有景深。
中国园林,无论是建筑围墙,还是树木花草、山石水景、景区空间等,都喜欢用丰富的层次变化来增加景观深度。
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
当主景缺乏前景或背景时,便需要添景,以增加景深,从而使景观显得丰富。
尤其是园林植物的配植,常利用片状混交、立体栽植、群落组合、季相搭配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景深效果。
有时为了突出主景简洁、壮观的效果,也可以不要前后层次。
三、借景与屏景《园治》云:“嘉则收之,俗则屏之”,讲的是周围环境中有好的景观,要开辟透视线把它借进来,如果是有碍观瞻的东西,则将它屏障起来。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丰富游赏的内容,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景的类型有:1.远借就是把园林远处的景物组织进来,所借物可以是山、水、树木、建筑等。
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
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及艺术特色咱们中国的古典园林,那可真是艺术的瑰宝,充满了让人陶醉的魅力。
你想想,当你踏入一座古典园林,是不是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那精心设计的布局,就像是一首优美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先说这借景,那简直是神来之笔!园子里的景色不够看?没关系,把园子外面的山山水水、蓝天白云都借进来。
这就好比你在家吃饭,桌子摆不下菜,就把隔壁邻居家的桌子借来用用,是不是一下子宽敞了许多?比如苏州拙政园,远借北寺塔的景,让整个园子显得更加开阔深远。
还有对景,这就像是两个好朋友面对面聊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呼应,妙趣横生。
就像留园里的“揖峰轩”与“石林小院”,相互对望,互为景致,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意思?再说说框景,这就像是给美丽的景色装上了一个精致的相框。
透过那形状各异的门窗,园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
这不就跟咱们拍照的时候选个好看的相框一个道理吗?漏景呢,又别有一番风味。
透过那漏窗,景色若隐若现,就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勾起你的好奇心,让你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这就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让人浮想联翩。
在艺术特色方面,咱们古典园林讲究的是自然天成。
不像现在有些地方,生硬地堆几块石头,种几棵树,就说自己是园林。
咱们的古典园林,那是顺应自然的走势,山有山的姿态,水有水的灵动。
园林中的建筑也是独具匠心。
亭台楼阁,各有各的韵味。
亭子就像一个优雅的仙子,立在那里,给人提供休憩之所;楼阁则像一位高贵的公主,俯瞰着整个园子。
还有那曲径通幽的小路,走在上面,仿佛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一会儿是娇艳的花朵在路旁向你招手,一会儿是潺潺的流水在脚下流淌。
咱们的古典园林,不只是一堆石头、树木和建筑的堆砌,那是咱们中国人对美的独特理解,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
它就像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所以说,咱们中国的古典园林,那是当之无愧的艺术杰作,值得咱们好好欣赏,好好保护,好好传承!。
中国园林造景9个手法
中国园林造景9个手法中国园林造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融合了建筑、绘画和园艺等多种艺术形式。
它以汲取自然的灵感,通过特定的手法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国园林造景的9个手法。
一、山水对峙山水对峙是中国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巧妙地布置山石和水景,营造出山水相映的景观效果。
这种手法能够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
二、隔断虚实隔断虚实是指通过布置墙壁、树木或者其他景观元素,将园林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这种手法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同时也能够引导人们在园林中进行观赏和游览。
三、借景增幅借景增幅是指通过合理地利用园林周边的自然景观,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园林中设置观景亭或者窗户,使人们通过这些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美景,从而增加园林的景观层次。
四、错落有致错落有致是指通过布置石块、花草或者其他景观元素,使园林的布局显得有序而不拘谨。
这种手法能够增加园林的趣味性和变化性,使人们在园林中游览时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五、水阁迂回水阁迂回是指通过设置水阁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使人们在园林中游览时可以体验到水景的变幻和曲折。
这种手法能够增加园林的浪漫氛围,让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六、四时有景四时有景是指通过合理地选择植物和花草,并进行规划和管理,使园林在四季都能有不同的景色。
这种手法能够使人们在园林中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律动。
七、亭台楼阁亭台楼阁是中国园林造景中常见的景观元素。
通过建造精美的亭台楼阁,可以增添园林的文化氛围和艺术价值。
这些亭台楼阁不仅是观赏的景点,也是人们休憩和欣赏园林的场所。
八、假山奇石假山奇石是中国园林造景的独特之处。
通过巧妙地布置假山和奇石,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
这些假山奇石不仅具有观赏的价值,也是园林中的亮点和重要的景观元素。
九、水池荷花水池荷花是中国园林造景的经典手法之一。
通过在园林中设置水池,并种植荷花,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效果和观赏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1、缀景在园林或庭院前点缀一些山、石或花草等用来美化场景。
看似无意,实则有意。
缀景2、点景是对园林内的景观特点的一个概况或主题起到点题的作用。
点景3、障景在园林中设置屏障,不让人一眼看穿。
起到曲径通幽的效果,把美好的风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障景4、借景通过一定的手段,讲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而成为本园的景观的一部分。
借者:园虽内外有别,得景则无拘束远近。
借景5、框景利用门洞、窗洞、柱框,甚至是树木等作为一个框架,框住园中一定范围的园林景观,设计别出心裁。
框景6、隔景与障景接近,隔景既有障景效果,又能做到不完全隔断,例如利用游廊、云墙、树木花草等作为景物或者景区的隔断。
隔景7、透景透景是利用完全透空的框架所框出的特定范围而形成的景致。
但它与框景又有些不同,框景有边框和景致两个元素,而透景则没有边框这个构成元素,只要能透过一种设置见到另一边的景致即可称为透景。
透景8、夹景主要是表现园林中空间狭长的景致,或是说它是特意设计制造出一种狭长的景色带。
夹景常常是利用树木、建筑、岩石等,将视线两侧的贫乏或无趣的景物遮掩、封闭起来,以形成狭长的空间,产生一种强烈的透视性,突出视线端点的景物或景观,又能增加景观的深远感,产生一种连绵曲折的趣味。
类似森林隧道。
夹景9、藏景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继深曲折、曲径通幽,追求无尽意的效果,使用藏景手法即可实现这一目的。
即将欲展示的景观或景色有意地隐藏起来,前部或外部用山、石、墙或树木等加以遮挡,当人转过这些遮挡物之后,眼前会突现一处“美妙不凡”的景观,让人眼睛一亮,让人愿意长久地流连品味。
这比将景色直接摆在人的眼前效果要好得多。
藏景10、漏景在园林中,景观的设计者常常会特意设置一些漏明墙、漏窗,在漏明墙、漏窗的内外营造一些景观,游人可以通过漏明墙、漏窗观赏这些景观,这种通过漏明墙、漏窗摄取景观的造景手法就称为漏景。
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表现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如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 雄纪念碑,居于广场的几何中心, 起到突出和强调主景的作用。福州 市五一广场的构图中心,是一块方 形水池,在其上安放一组雕塑喷泉, 成为广场的主景。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表现和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营造意境美取胜,这种意境美的产生不需 要特别大的活动范围和园林空间幅度。同时,古典园林是为某 一群体服务,针对特定的欣赏人群,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及思 想状态下,产生触景生情。园林景观也就达到了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的效果,从而产生园林意境美。
8.夹景
为了突出优美景色,常将左右两侧贫乏景观以树丛、树列、 土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较封 闭的狭长空间,并且左右两侧的前景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 值,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夹景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 对景的方法之一,还可以起到障丑显美的作用,增加园景的 深远感。同时也是引导游人注意的有效方法。
以颐和园为例,前者全园 的主景是佛香阁排云殿一组建 筑;后者局部空间的主景,如 颐和园中谐趣园的主景是涵远 堂。配景对主景起衬托作用, 可使主景突出,像绿叶扶红花 一样,通过配景的存在而明显 地突出主景的艺术效果。
现代园林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主体升高, 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 对比与调和, 动势向心, 渐层, 空间构图的 重心, 抑扬等几种,其中主体升高,空间构图的重心运 用的相对比较多。
如拙政园内园里的扇亭,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门框往外望去, 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园内树木的掩映之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画 卷。苏州狮子林花篮厅的北边院子有一面墙,其上一个月洞门, 而门两边的庭院互为框景,妙趣无穷。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构景手段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构景手段我国建筑界公认的说法是,“中国古典园林萃在江南,精华集于苏州”,苏州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为当今世界任何地区所少见,甚至于中国四大园林中的颐和园和避暑山庄,这两处皇家园林也部分借鉴了苏州园林的手法和风格。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造乾坤“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典范。
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绣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耦园退思园所以,谈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以苏州园林为实物例证方显说服力。
视其造景构建手段,主要有障、隔、对、框、漏、借等方法,单独拎出来也许并无深奥之处,但在有限的空间内组合起来如何运用好,那就有点伤脑筋了,稍有不慎便是一坨胡乱的堆砌,毫无美感且枯燥乏味。
01 障景障景,或称抑景,这是为了追求含蓄美,不让景观一览无遗而采用的分隔景致手法。
即“欲扬先抑、欲露先藏”,利用山石、植物、房屋照壁等将重要的景物隐藏起来,让人在游览中“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从而使人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之感。
古人讲究的是景深和层次感,正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沧浪亭入口处障景狮子林中典型的树木山石障景巧设例如拙政园一进门,眼前赫然矗立一高大湖石名曰“缀云峰”,以巨石障目,这是障景手法的典型手段,可以藏住园中的美景而不外露;又如留园中的假山叠嶂,辅以花草树木将身后楼阁掩映其中;又或是耦园虽小,但假山池沼的障景巧设,使其生趣盎然。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风格“曲折躲闪、遮掩含蓄”之理念,通过这一手段展现无遗,而且随处可见并引申,比如在许多景观院落里,进入正门便是一道屏风,是同样的道理。
拙政园“缀云峰”障景设置留园中的假山“冠云峰”障景耦园假山池沼的障景巧设环秀山庄的山石树木障景设计障景在古代园林构景手法中有多重要?可从《红楼梦》中对大观园的描述体会其一二:贾政携众人参观工程告竣的省亲别墅大观园,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是园林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园林建筑学的阴阳思想,材料的节省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内拱造园法:是以拱形山水为中心,造假山植树,以拱形结构为主,形成天然而古朴的景色。
二、多岛式造园法:是将建筑与园林分割成多个岛屿,每个岛屿上都有花园、树木和水池等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三、水陆对衡法:是将水陆结合,使水陆的比例合理,突出水陆对立的特性,形成柔和的水陆园林效果。
四、攀式造园法:是把建筑物层层堆叠,以形成悬崖峭壁的攀式建筑,有利于保护景观,形成壮观的风景。
五、雕塑造园法:是将雕塑运用于园林设计,使建筑雕塑和植物结合,形成富有艺术感的园林美景。
六、庭院造园法:是将建筑物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庭院,以平实的结构、植物布置和多种装饰形成清新的环境。
以上便是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的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施工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空间结构、艺术布局,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园林艺术瑰宝。
- 1 -。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古典园林里通常都是一个主体建筑,附以一个或几个副体建筑,中间用廊连接,形成一个建筑组合体。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综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
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
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景方法
古典园林建筑中常用的构景方法一、借景。
借景可太有趣啦。
就是把园林外面的景色巧妙地“借”到园林里面来。
比如说远处的山峦呀,要是能让它成为园林画面的一部分,那可就像是大自然免费送了一幅超美的画呢。
像颐和园,就能把西山的景色借进来,站在园子里看,感觉园林都变得无限大了,就像和外面的世界融为一体了。
这借景啊,就像是园林在和周围的环境交朋友,把人家好看的地方拉过来一起玩,让游客能看到更多美的东西。
二、框景。
框景就像是给景色装了个画框。
园林里那些门窗、洞门啥的,就起到这个作用。
透过一个圆形的洞门看过去,里面的花草树木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
就好比是园林设计师拿着一个大相框,在园林里到处找好看的景色,然后把它框起来给咱看。
这感觉就像是在寻宝一样,每发现一个框起来的美景,都像挖到了宝藏,心里可惊喜了。
三、障景。
障景呢,有点像欲扬先抑的感觉。
在园林里,突然弄个假山或者一丛竹子挡在前面,刚看到的时候还会想,这咋挡住路了呢。
但是当你绕过这个障碍物,后面的美景一下子出现在眼前,那种惊喜感简直了。
就像是园林在和你玩捉迷藏,先把好东西藏起来,然后突然给你个大惊喜。
这障景啊,让园林变得更有层次感,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四、对景。
对景就是在园林里安排两个相对的景色。
比如说这边有个亭子,对面就有个小池塘。
你站在亭子这边看池塘,或者在池塘那边看亭子,都特别美。
就像是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互相欣赏。
这对景啊,让园林里的景色有了呼应,就像两个人在对话一样,充满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古典园林建筑的这些构景方法真的是充满了古人的智慧呀,它们把园林变得像一个充满惊喜和美的小世界,每一处景色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呢。
中国园林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
中国园林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常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生活的追求。
本文将介绍中国园林艺术的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
一、意境的表现中国园林艺术强调“意境”,通过营造独特的景观、构建独特的空间布局等手法,将观者带入一个意境深远的境地。
意境是通过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来实现的,包括景观、有山有水、亭台楼阁等。
在园林中,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法来表现意境,比如使用各种植物来塑造景观,利用水景来创造宛如仙境般的舒适感。
二、对称与变化中国园林艺术善于运用对称与变化的手法来表现空间的美感。
对称是一种常见的手法,通过同时使用对称的元素,如亭台楼阁、花木石径等,来创造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感。
变化则通过变化的元素,如不同的植物、水景的变化等,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对称与变化的结合使得园林艺术在有序中蕴含着无穷的变化。
三、隐逸与延伸中国园林艺术注重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表达无限的意境。
通过将空间巧妙地分割、隐藏和延伸,创造出隐藏有趣、不尽的园景。
同时,通过景物和物体的摆设来遮挡,以此增加景观的神秘感和层次感。
这种隐逸与延伸的手法常常使人感觉园林非常宽敞而内敛,仿佛进入了一个迷人的世界。
四、寓意的凝聚中国园林艺术常常以园名、园内的瑰宝、文人雅士等来凝聚寓意。
园名往往代表了主人的志向和愿望,通过巧妙地命名,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园内的瑰宝则是通过摆设珍贵的物品来彰显主人的品位和修养。
文人雅士则是指那些具有艺术才华的人,通过邀请他们到园中艺术创作和表演,凝聚优雅和艺术氛围。
五、留白与虚实结合中国园林艺术善于利用留白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创造视觉的美感。
留白是去除冗余元素,强调空间的纯净和空灵。
虚实结合则通过在景观中穿插虚幻的元素,如仿佛隐约可见的山峰或水面,创造一种虚实结合的美感。
这种手法能够给人以遐想和想象的空间,增强游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园林表现技法1、何为古典园林?是集建筑、叠山、理水、花木及诗词楹联、绘画戏曲、家具摆设、铺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艺术。
在音乐家眼里园林是“凝固的音乐”在诗人眼里园林是“无声的诗”;在画家眼里园林是“立体的画”。
“植物是园林之容。
山石是园林之骨。
水是园林的灵魂。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
”园林建筑具有可居、可游、点景与观景的基本功能。
只有在设计者对园林植物个体或群体与山、水、建筑等组织景观的艺术内涵和实践具有浓厚的感悟和功底时,才能灵活的运用设计软件,设计各具特色的高水准的现代园林。
2、园林造景艺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丰富、灵活、优美的园林景观的综合创作设计,而园林的创作设计如同文学、绘画创作一样,在应用设计软件之前必须先立意,立意是造园家在设计构思之前,对自然和造园的具体条件进行仔细的观察、体验、揣摩,然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主题思想和各种景观的艺术形象,让所建的园林达到预想的“风景如画”般的艺术境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才为上品之作,否则就是一般的工程技术了。
立意不是凭空乱想,随心所欲,而是根据人们的审美情趣、自然条件、使用功能等进行构思,并通过园林空间景观艺术形象组织,典型环境的利用,叠山理水,经营建筑绿化。
依山取山景,而得山林意境;傍水得水景,而得看水意境;意因境存,境因意活,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出美好的园林艺术形象。
3、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般园林空间总是有限的(皇家以狩猎为主的园林和现代园林中的自然山水景区除外),尤其是在“壶中天地”中模拟自然山水,创作“咫尺山林”和天然图画的园境,园林景观师在构思和设计时就要运用各种手段,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整的图画。
因此,也就需要精细安排亭、台、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园林植物的映衬。
精确安排近、中、远景的层次,布局幽深曲折、步移景异的游览路线。
在构思设计不允许有丝毫的浮躁、敷衍的心态而导致的欠美或伤美的败笔。
第一章园林景区和空间、园说、相地景区和空间及观赏点和游览路线前言:园林设计的最大基础和背景是满足不同时期我国新园林的内涵要求(如:当前我国是以营建“生态城市园林”为主题)及继承优秀传统。
就特定某一园林设计而言,都有特定的时空限制、特定的山水、植被及地形地貌、特定的区域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为我们设计出各具风格和个性的园林提供了可能的要素。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就要进行思路清晰的景区和空间及游览路线和观赏点的布局,而且要运用对比、衬托、尺度和层次(对、借、藏、露、障、漏、夹、合)景、因地制宜、变化和统一等园林艺术布局手法,使景观有起景、转景、高潮、结景等跌宕起伏的韵律。
1、景区划分为了在有限的时空中规划设计出风景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风景,通常要采取划分景区和空间的办法,这一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创造丰富园景和扩大空间感的基本手法。
规模较大的园林在规划设计之前的构思时,首先考虑把整个园划分为若干区,各区都有独自的风景主题和特色。
但景区的划分宜主次分明,曲折开朗配合,使其富有变化和对比,既丰富又不琐碎。
主景区一般置于整个景区的相对中心或重要位置,再在周围安排设计风景与主景既有联系但又个性鲜明的若干次要景区,就基本达到风景既统一而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园林的规划最怕“有山不见其高,有水不见其广有林不见其幽深”的散漫而无中心的拼凑起来的景观。
在景区和空间的划分和风景内容的定位时,必须特别注意“主题突出”与“多样化的统一”否则规划设计出的景观要么“单调”要么“杂乱无章”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名园的主景区通常以山水为主题,但其他较小的景区则有多样的题材有以园林植物为主的,如牡丹,荷花,玉兰等有以水景为主的,如揖峰轩、拜石轩、揖峰指柏轩等有以峰石,园林植物水池等混合组景的不同园林中的主景区常因地制宜侧重于某一方面。
就苏州古典园林而言如:沧浪亭以箬(ruo)竹茂密、林木森郁、山景较为突出,体现水系环抱中的翠绿山林的幽深和静谧为重点;环秀山庄假山总体的体量虽不算大,但山势却气势磅礴,峰、壑、丘、涧足以乱真;网师园水面则有水面辽阔之感。
这些宛若天开的风景营造,不是园址本身的山林茂密或山池本身的高大,而是景区和空间的划分上采用了主题突出的手法,获得了“小中见大”的效果。
2空间分割和处理为了使各景区不同的景物在“起、承、转、合”上实现自然过度和衔接,在整个景区的各空间分割和处理上要有大小、开合、高低、明暗等变化。
(1)欲扬先抑的手法、障景或藏漏景一般来说,在进入一个较大的景区前,有曲折、狭窄、晦暗的小空间作为过度,以收敛人们的视觉和尺度感,然后转到较大的空间,可使人感到豁然开朗。
所以这种手法在设计上多在进入园区门以后用曲廊、假山、园林植物(如钢竹、象竹等)作为全园风景的“序幕”以衬托园内主景。
空间分割和处理的手段:墙、廊、屋宇、假山、园林树木、桥梁和水系等。
特点:假山、树木的形象较为活泼;建筑物则较为严整;小桥流水幽深曲折通常考虑采用的手段:较大面积的空间分割处理可用山林或桥梁与水系;较小面积的空间分割和处理可用风景园林乔木丛植、墙、廊,并结合洞门、空窗、漏窗等使空间形成半隔半连的半通透状态;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特别注意,在不需分割和遮蔽的空间应配置高干乔木和园林地被植物,以免阻挡视线与梗塞空间,尤其是在需要观景,借景,漏景,透景等的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这些空间的处理手段的交叉使用,会使景面有开有合,有虚有实,空间互相穿插通透,风景的层次和深度自然得到加深。
窗:白天,可隔窗观景,晚上,从中透映室内灯光,从外洒泄月光流辉,形成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窗景。
窗外,或衬山石树峰,或花木几枝,或把远山近水、亭台楼阁纳入窗框,成为步移景异的幅幅画面,充分体现了先人聪明的才智,传统园林艺术的精湛。
沧浪亭的山水之间是一条贴水的复廊,一道花窗粉墙将廊分成南北两面,北临溪水,南傍假山,曲折上下,廊壁上有许多图案各异的精美漏窗。
复廊既把园景分为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又利用漏窗通透沟通内外山水景色,园内园外,似隔非隔,似隐非隐,既藏又露,使水面池岸、廊榭山石互相衬托,融为一体。
3观赏点和游览路线对于一个风景内容和类型较为丰富的独立园林,在规划设计前的酝酿和构思过程中总是考虑用一条活几条恰当的游览路线把他们联系起来,即在布局中处理好观赏点和游览路线的关系,才能使游人游览时犹如看到连续的画卷不断展现在眼前。
观赏点观赏点的设置一般首先考虑安放在主景点的之前(主景点要营建在园林主题的框架内,根据原址的地形,地貌等特征或利用原山水或人工筑山、理水,或利用园林文化遗产,或人文文化遗址,或现代园林景观甚至古树名木等)如拙政园、留园中部、网师园是绕水而设,环秀山庄则是环山而设,具体方案要根据园林主题而定。
观赏点的布置要因地势高低和位置前后,或登山或临水,或开阔,或幽深曲折,以求形成多样变化。
如是山水主景,高视点则利于远借园外风景和俯瞰全园之景;低视点贴近水面,因水得景。
观赏路线观赏路线对园景的逐步张开起着组织作用。
有几个重要的思考点:1有利于从各个角度去观赏园景;2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展延其长度、争取更多的游览机会;3园景在游览路线上依特定的序列展开。
如,苏州园林的观赏路线的展开,或高而登山、或低而过桥越涧,或处境开朗,或较为封闭,或可远眺,或可俯瞰,或室内或室外,使游览者或观赏点所处的景色富于变化,各有特点。
以假山上的山径而言,环秀山庄假山上的路线虽然较狮子林短,但由于处理的有变化,形成了深涧绝谷、峭壁危峰等丰富的境界。
古典园林设计与营造程序相地选址;主题立意;布局谋篇;筑山理水;建筑立基;堆山叠石;花木种植;小品装饰;点景标题。
对比与衬托对比常用的对比手法:如景物的疏与密、空间的开朗与幽曲、环境的静谧与燥闹、峭拔的山林与明净的水面、工整的房屋与自然的山林、虚与实、明与暗、质感与形体。
衬托衬托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配置在一起,相互衬托,相映生辉。
景景衬托,相得益彰。
常用的衬托手法:植物风景的相互衬托,顿添生机,如用建筑物和白墙来衬托花木或石峰;用平静深碧的池水来衬托峥嵘的山石;用低浅曲折的池岸、平直简单的桥梁和透空小巧的亭榭衬托水面的开阔。
或淡深互衬、或以常绿、落叶、色彩间的互衬来显示树木间的色彩、姿态、疏密、体量。
“桃李争春”“梅竹迎雪”“古墓交柯”“柳丝掩荷”网师园的小拱桥仅一步的跨度,架在水湾之上,衬托出池面广延和源头不尽之意;留园布满灰白墙面的巨大爬山虎,早春尚未发芽时,茎枝纵横伸展,线纹沉浮如游龙。
对景借景对景:是指在景区空间布局景点时,设计师根据特定的主题,选景点的内容,考量景点的表现形式,让景点两两应对,在空间上让观赏者视线可及的组织景面的构景方式。
对景的常用手法:对景地点的选择,多选在道路走廊的前进方向或空间变换处(进门或出门处、观赏路线的转折处)或从门窗框内视线涉及到的风景优美之处。
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榭等既是赏他景的观赏点同时又是被观赏的对象(主要对景)因此,苏州园林游览路线上的重要景点往往互为对景,形成错综复杂的交叉对景。
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的组织景面,形成各种对景特殊的借景(不同于西方庭院的轴线对景方式)多是在体现“景贵有深”的园景布局基础上,随着曲折的平面,步移景异,目移景换,使诸多景点犹如山水画长卷依次展开。
借景借景主要是指巧借园外之景或景区间景色互借。
是我国古典园林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是突破园林空间局限的有效手段。
常用借景手法:处理的原则是“有景则借,无景则蔽”根据具体可借之景的位置分为:远借、近借、邻借、俯借、仰借等。
景深与层次景深:是指景区在三维空间上,或视线纵深上的深度。
层次:是指景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平面景色安排景深和层次两者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依赖常用景深和层次手法:藏、露、障、漏、夹、合是设计师处理景深和层次手法的高度概括。
园林的景讲究“景贵幽深”但“不曲不深”曲折的布局能增加园景的深度;空间互相穿插、贯通是增加园景深度、层次的重要手法;相邻空间之间形成半隔半开状态,使山房山林相互衬托,互为借景,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苏州园林山池、道路、走廊、云墙等蟠曲迂回;入口处设有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碍视线,使人隐约看到一角园景;通过门洞、窗洞看到芭蕉、竹丛、树木、湖石等都是增加景深和层次的常用手法;建筑物后,山后用高树、竹林楼阁等穿插其间作为背景,使房屋、山林向上层层推远,可以形成景外有景的效果;这些手法都是古典园林增加景深和层次的有效手法和设计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