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的发展之我见

随着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安然的倒下,AIG寻求美联储的保护,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浑水猛兽般的席卷全球,这时候,金融一词几乎变得家喻户晓。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不信任度大大增高,大量的套现使得股票期货市场大跌,我国的沪指也由飞速增长到的6000点狂跌至2000点以下。陈志武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对金融的定义为: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而价值是由效用来决定的而不是由劳动成本来决定的。我很认同这种说法,因为金融操作者是在关注未来价值的变化而采取一定的金融工具确保其利益最大化。

如果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国际金融就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差异化发展博弈的日益深化,金融自由化向更广的层面和更深的层次不断拓展和发展。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张和发展,国家间资金流通和信用融通的规模、速度、方式也产生了极大变化,国家间的货币兑换、汇率利率等内部及外部的变动和波动,在国家间经济往来乃至全球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金融发展的重要性。金融在现代经济中不但已成为一个发展因素,而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紧密相连的层面上,其基础作用是通过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如货币方便商品流通,信用促进资金融通等为经济运行提供便利条件;其延伸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直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进程的推进,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快速增长。对现代化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的分析,可以沿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思路来进行,即分析金融在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的作用和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作用。同时,由于金融在现代经济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产业,还应把金融业自身产值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变化包括在内。金融促进了资本流动,节约了资本和劳动投入,为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资本效率等等。应当肯定,金融在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共同起

作用的。这不但包括劳动、资本、土地这三大基本要素,而且包括技术进步、知识进展、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新生增长因素。库兹涅茨、丹尼森等人分析的新生活增长因素对经济的贡献,哪个因素也不可能离开金融而单独起作用。但对金融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作直接定量分析,其困难要比作定性分析多得多。困难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缺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统计分析资料,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思路。尚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计算公式或数量模型去准确计算它,这就使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研究没有直接的科学方法来借用。其次是对促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众多因素进行归纳和界定很难做到全面,也很难避免实质内容上的重复。第三个困难来自于对金融本身的分析,由于金融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是和众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在技术上很难从相互交错的作用机理中直接剥离出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探寻一些相近的指标去近似反映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程度。虽然下面的分析并不十分理想,但考虑到对新生增长因素贡献比率进行分析这一命题本身从出发点上就不是为了追求精确,更多的是理论象征性的,因此,不应用纯数学的严谨去要求它。

金融发展的全球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WTO,欧盟、东盟等地区经济组织的形成,金融势必更加全球化,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跨国财团的投资,稀缺资源的跨国交易,这些都会导致人们对市场的担忧和资金的变化不能在小的区域中缓冲而引发全球的变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机构的跨国上市越来越频繁,人们对金融市场的观察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进行,着更加加大了风险预测的困难度。当然全球化金融加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资金的有效流通和利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金融发展的要素关联性。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中,劳动的增长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取决于储蓄的增长。就资本来说,储蓄是投入增长唯一的来源。由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储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用发展中国家平均储蓄率的上

升率来近似地代表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中的金融贡献率基本上是可取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不但能够通过自身发展促使可能消费(或可能储蓄)转化为实际储蓄,从而提高储蓄率并以此扩大资本的投入量,而且金融还能够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在储蓄量既定的条件下,投资数量都取决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能力。在西方经济学家的分析中,对这一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凯恩斯把投资等于储蓄看成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但没有分析如何实现这个条件。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只要保证经济有一个“合意的增长率”,储蓄便能自动全部转化为投资,其中劳动一资本配置比例和资本一产出比率不变。新古典模型虽然论证了劳动一资本配置比例是可变的,从而资本一产出比例也是变的,但该模型也是建立在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这一论点上,他们认为储蓄直接了当就是投资。而在实际上,如同储蓄倾向一样,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假定是完全成立的,在储蓄与投资之间不是完全平坦的直通道,中间隔着一个复杂的“市场”。储蓄能否完全化为投资,或者说有多大比例铁储蓄能够转化为投资,取决于多种因素。要分析这些因素,比较直接的办法是分析投资的决定。利息率是决定投资者进行实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就成为决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因素。当然,在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过程中还有其他因素,但无疑利率是最主要的一个。利息率是金融活动中的一个范畴,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如果金融机构运作有效,能够通过提高自己的效率在充分吸收储蓄增加的同时,保持贷款利息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无疑就能够既实现储蓄的增长,又能够促使储蓄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投资,从而使总的资本投入量增加。金融对劳动投入的增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就业比重提高体现出来。劳动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但对经济增长作贡献的劳动是就业劳动力的劳动,因此就业劳动力的增长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不能使人口增加,也不能使劳动力增加,但可以使总劳动力中的就业人数增加。一方面,金融通过促进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

数;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金融领域直接吸纳了就业量。从就业结构来看,随着金融的发展,金融部门的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因此,我们可以用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提高来衡量金融对劳动投入量提高的贡献。

金融发展的风险性。金融发展中有很多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人们对市场预测的差异性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潜在的风险。少数人掌握了一定的信息之后,他们就利用这些最独特的信息去投资,从而是大多数不知情者由于错误的表象而造成资金集中和购买力下降等。在人们好的预测下,即是不好的金融环境也能产生好的金融发展,人们出现了对金融法市场坏的预测,那将会让所有的投资变得低迷,现金囤积,甚至更大的经济灾难。还有资本主义的贪婪会造成向次贷危机这样的经济灾难,资本家充分多次投资,最后不良资产比例过高而使很多债务无法偿还。投资必需品和固定资产的风险相对较小,而其他的稀缺资源和矿产、无形资产风险较大。

总之,金融的发展无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更加合理的配制了社会资源,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金融市场的前景非常好,我们要利用金融工具在尽量规避风险的情况下稳健的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