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疲劳测定方法归纳.ppt

合集下载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ppt课件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ppt课件

试验方法与简单试验基本相同,只要注意说 明删除条件。
ppt课件
7
1.2 剂量作业测定结果评价
阅字速度(个/分)=阅字数/2
错漏率=(错删数+漏删数)/阅字数×100%
脑力工作能力指数 (IMC)=阅字数/2 ×(应删数-
错漏删数)/应删数
ppt课件
8
类型 良好 不变 早期疲劳 显著疲劳
作为理想的评价学习疲劳的方法,应 该具备哪些条件?
ppt课件
22
14
方法:
打开电源开关。 受试者靠近观察口,观察红灯是否闪动。 从仪器的侧面推动旋钮,直到受试者诉说
红灯的闪光开始融合为止,观察并记录液 晶显示的频率值,前后测试两次,观察差 值。
ppt课件
15
评价
动态观察如频率值减小,提示有疲劳倾向。
ppt课件
16
四、明视持久度测定
原理:当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时,视觉分 析功能下降,眨眼次数增加,表现为明视 的时间减少。
ppt课件
12
短时记忆测定1
豆京笔鸭雁剪 兵林州阳石匙 板饭糖鼠瓜旗
露柜
ppt课件
13
三、临界闪光融合频率测定
原理 当光的闪烁频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便会
感觉为融合光。
从闪光感觉到融合感觉的闪烁频率,即为闪烁 光融合临界频率。
大脑工作能力较低时,视觉分析功能较差,临 界频率值减小。
ppt课件
2
二、常用实验方法
1)剂量作业试验: 在限定时间内(如2分钟),让受试者
完成指定作业,根据完成作业的数量和产 生的错误判断皮层的功能状态。
ppt课件
3
一、剂量作业试验
原理:

人因工程疲劳测定实验报告ppt课件

人因工程疲劳测定实验报告ppt课件
主讲人:涂冲
气质测定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
主讲人:涂冲
实验目 的
NO.1 学习利用气质测定表对同窗进展气质测定,分析不同的气质类型与 职业选择的关系。
NO.2 学习与不同类型的人进展交流和沟通。
人因工程
实验原 理
气质类型是指每一类人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 规律的结合。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 、抑郁质四种类型。气质贯穿在心思活动和行为方式 中,对人的各种实际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人因工程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实验数据处置举例 实验结果分析
人因工程
实验目 的
NO.1 掌握丈量人的疲劳程度的常用方法
NO.2 经过测定被测者在作业前后的心率、血压, 分析影响任务疲劳的要素
人因工程
实验原 理
人体活动到一定时候时,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任务 才干暂时降低的景象叫疲劳。疲劳代表着中枢神经系 统任务才干的降低。注重对疲劳的认识和采取措施消 除疲劳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人因工程
THANKS
人因工程
人因工的、友好的、健谈的、易受刺激的、 平易进人的、活泼的、无忧虑的、领袖的。
粘液质:〔内倾、稳定型〕被动的、仔细的、富于思想的、温暖的、抑 制的、可信的、 一团和气的、镇定的。
胆汁质:〔外倾、神经过敏型〕易怒的、不安定的、好斗的、易兴奋的 、易变的、激动的、 乐观的、自动的。
人因工程
实验结果分析
人因工程
实验结果分析
1、运动后男性的心率添加率大于女性。 2、间隔与耗费力的添加都会导致疲劳程度的增大。 3、疲劳程度越大所需的恢复时间越长。 4、心率变化越大作业劳动等级越高,疲劳程度越大。
人因工程
实验结果分析

疲劳分析简介PPT课件

疲劳分析简介PPT课件
• E-N (Strain-Life方法)
局部应变与裂纹萌生寿命的关系
• LEFM (裂纹扩展方法)
• 应力强度与裂纹扩展速率的关系
所有的方法均都基于相似性原理
S-N 方法
• 也称为应力-寿命和全寿命方法 • 评估产生严重失效的总疲劳寿命 • 疲劳寿命由对数应力-循环(S-N)曲线计算 • 该方法适合于长寿命疲劳失效问题,因为该方法是基于名义弹性应
• 由裂纹萌生和随后的裂纹扩展组成,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是塑性变形不断循 环的结果。
疲劳的物理基础
• 疲劳失效通常开始于样品或部件的表面
• 疲劳失效开始于小的微观裂纹,因此对微小的应力增加都非常 敏感
• 疲劳的过程包含从持续的滑移带上微小裂纹的生成到持续弹塑 性变形下长裂纹的扩展整个过程
疲劳的物理基础(续)
E-N方法- 相似理论
e
e
nitiation life here . . . . . is the same as it i if both experience the same local strains
应变-寿命 (E-N)曲线
● 也称作“低周期疲劳” 或“局部应变方法”
● 局部应变可以是弹性或塑性,因此它适于低周期疲劳。
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STAGE I AND II (续)
~1mm
Persistent Slip Band Formation
Stage I Crack Growth
Stage II Crack Growth
疲劳寿命计算方法概述
疲劳寿命方法
• S-N (Stress-Life方法)
名义或局部弹性应力与总寿命的关系
耐久性和疲劳分析概述
什么是耐久性?

儿少实验—学习疲劳的检测

儿少实验—学习疲劳的检测
教育过程卫生检测评价方法
学习疲劳的检测
学习疲劳 脑力工作能力↓ 某些生理功能↓ 记忆 反应时间 处理速度 工作效果
2
实验内容
1. 短时记忆测定 2.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3. 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 4. 剂量作业测定(校字法)
3
一、短时记忆测定
记忆:大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提取
按时间流程
记忆
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方法: 校字法、校数字法、校图形法和心算法等 安菲莫夫校字表 A、B、C、E、H、K、N、X 各随机出现150 次 在规定时间内(2分钟)删除指定的字母 简单试验法:删除某个字母,如“H” 带抑制条件试验法: 删除特定条件下指定字母:“A”后面的“H” 难度较大,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少年 计算阅字速度、错误率、脑力工作能力(IMC)
42
43
44
45
用脑40分钟后再次测定
46
胶囊
47
铃声
48
沙发
49
跑步
50
苦恼
51
粘贴
52
规划
53
商场
54
文件
55
运动
56
帽子
57
默认
58
内部
59
桃园
60
忌讳
61
香皂
62
严苛
63
建议
64
关系
65
留学
66
一分钟倒计时开始
时间到
68
胶囊 铃声 沙发 跑步 苦恼 粘贴 规划 商场 文件 运动 帽子 默认 内部 桃园 忌讳 香皂 严苛 建议 关系 留学
13
安菲莫夫校字表
14
校字法测试步骤

疲劳试验及几种试验方法的比较ppt课件

疲劳试验及几种试验方法的比较ppt课件

214,900
20℃ 34,500
245,600 108,100
几种疲劳试验的比较
试验 方法
优点
四点 弯曲
①试验结果可直接用于设计 ②基本技术可用于其他方面 ③可选择加载方法 ④敏感程度相对较好
缺点
①耗时 ②成本高 ③需专用设备
模拟现 简便 综合 场状况 性 排序
接近
较简 便
1
梯形 悬臂

①试验结果可直接用于设计 ②基本技术可用于其他方面 ③可选择加载方法
四点弯 曲
51 0 11 33 84 8 56 50 67 85 99 88
梯形悬 臂梁
29 0 5 24 44 4 58 0 49 80 98 80
间接拉 伸
43 0 27 18 67 0 53 0 45 67 99 76
不同试验方法影响敏感性分析结果
四点弯曲 间接拉伸
梯形悬臂梁弯曲
四点弯曲
梯形悬臂梁弯曲
◦ 2、控温精度为0.1℃,控温范围为-20℃~+60℃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方法
加载方式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方法
试件尺寸
◦ 直径100mm ◦ 高63.5mm
环境条件:
◦ 1、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均在环境温控箱内在试验温度 下养护4小时以上
◦ 2、保温室控温范围为2℃-20℃,精度至少为±1℃。
三种试验方法的评价
2路面结构在模拟汽车荷载作用下的疲劳试验研究4试验室小型试件的疲劳试验研究12ppt课件疲劳试验方式汇总试验方法加载形式应力分布加载波形加载频率间歇时间次应力状态四点弯曲带间隙的半正1167单轴向中点弯曲同上带间隙的正弦三角或方波最大1100单轴向梯形悬臂带间隙的正弦三角波形25或1100单轴向旋转悬臂101667单轴向833250单轴向间接拉伸10双轴向支承梁弯曲半正弦075单轴向13ppt课件加载方式14ppt课件采用振动轮碾成型设备进行碾压成型置于高精度金刚石双面剧内采用双面同步切割技术300mm50mm50mm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均在试验温度下环境温控箱内养护4小时以上控温精度为01控温范围为2060成型方法试件尺寸环境条件15ppt课件16ppt课件加载方式17ppt课件1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均在环境温控箱内在试验温度下养护4小时以上2控温精度为01控温范围为206018ppt课件加载方式19ppt课件1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均在环境温控箱内在试验温度下养护4小时以上2保温室控温范围为220精度至少为120ppt课件影响因素敏感性试验可靠性合理性美国shrp研究计划对这三种试验方法进行详细的评价从三个角度方法评价21ppt课件评价指标影响因劲度模量变化百分表沥青种类512943沥青含量集料类型1127空隙率332418844467应力水平疲劳寿命变化百分表沥青种类565853沥青含量50集料类型674945空隙率858067999899应力水平88807622ppt课件四点弯曲间接拉伸梯形悬臂梁弯曲四点弯曲梯形悬臂梁弯曲间接拉伸23ppt课件评价指标弯曲梯形悬臂梁间接拉伸劲度模量变化系数123114197采样方差inpsi00100140015疲劳寿命变化系数9871718655采样方差innf028216960213试验可靠性分析主要用于评价试验方法在重复条件下的可靠程度即反映各试验方法的离散程度

学习疲劳测定课件

学习疲劳测定课件
學習疲勞測定
實驗目的
掌握學習疲勞的定義 掌握常用學習疲勞的評價方法 掌握學習疲勞測定的選用原則
現在我們先來進行一次學習前的疲勞測定吧(●’◡’●)
學習負荷的評價:疲勞
定義:在過強、過猛的刺激,或刺激強度雖不大但持續長時間的作用 下,使大腦皮層細胞的功能消耗超過限度,所產生的保護性抑制。
早期疲 勞
學習疲勞的評價方法
1.體征和行為觀察法(直接觀察疲勞的客觀表現、間接觀 察法和調查健康狀況) 2.教育心理學方法(短時記憶測定) 3.生理學方法(明視持久度測試、閃光融合臨界頻率測定 ) 4.生理-教育心理結合法(劑量作業試驗) 選用原則*: ①直接/間接反映皮質功能狀況;②評定疲勞的不同階 段,早期發現疲勞;③簡便易行,方便現場測試,不增 加受試者腦力負擔。
當閃爍光的閃爍頻率逐漸增大到一定程度時,人的眼睛便會感覺到融合光,從閃光感 覺到融合感覺(或相反)變化瞬間的閃爍頻率即閃光融合臨界頻率值;該值可反映視 覺分析功能,與機體的大腦工作能力密切相關。
評價:工作前後施測,比較結果,臨界頻率值減少,提示出現疲勞。
生理-教育心理結合法: 劑量作業試驗
原理:在限定時間內讓被試完成指定作業,根據其完成作業的數量和產生的錯誤,判斷高級神
下降,出現疲勞。(前後兩次結果相差10%以上有意義)
明視時間(秒)
明視持久度=
x100%
注視總時間(秒)
注:在明亮的地方,視細胞中只有視錐細胞起作用,用這種狀態看物體時稱為明視。
生理學測定:
針對疲勞出現時皮質功能的抑制狀態和生理功能變化進行測量
閃光融合臨界頻率測定
原理:腦工作能力降低,視覺分析功能下降。
短時記憶測定
原理:通過測量記憶反映大腦疲勞與否。 腦工作能力下降,大腦皮質對資訊的編碼 、貯存能力將下降,表現為短時記憶量減 少、記憶時間縮短。

疲劳试验PPT课件

疲劳试验PPT课件

.
8
受弯构件的疲劳破坏标志(根据规范)例如: 正截面疲劳破坏标志:纵向主筋疲劳断裂,这是
当配筋率正常或较低时可能发生的;受压区混凝 土疲劳破坏,这是当配筋率过高或倒T形截面时可 能发生的。
钢筋与混凝土锚固疲劳破坏:这种情况常发生在 采用热处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钢绞线配筋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2019/11/27
.
3
(二)疲劳试验荷载速度 荷载频率不应使构件和荷载架发生共振,同时
应使构件在试验时与实际工作时的受力状态一致, 为此荷载频率与构件固有频率应满足一定条件:
0.5或1.3
(三)疲劳试验的控制次数 中级工作制吊车梁:200万次疲劳 高级工作制吊车梁:400万次疲劳
2019/11/27
2019/11/27
.
11
【思 考 题】
1.列举几个建筑工程中需要考虑振动问题的方面? 2.结构动载试验主要包括哪三类情况? 3.测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仪器组成框图,
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什么是压电效应? 4.动载试验中产生动荷载的方法有哪几种? 5.何为结构的动力反应与动力特性?它们有何区别? 6.结构动力特性试验测定方法有哪三种?简述共振
2019/11/27

.
6
(一)疲劳试验前预加静载试验 (二)正式疲劳试验 (三)破坏试验
2019/11/27
.
7
四、疲劳试验的观测
(1)疲劳强度 疲劳荷载作用次数n取决于最大应力值及应力
变化幅度。 疲劳极限荷载:构件达到疲劳破坏时的荷载上限值。 疲劳极限强度:构件达到疲劳破坏时的应力最大值。
2019/11/27
2019/11/27
.
9

疲劳试验 ppt课件

疲劳试验  ppt课件
一疲劳曲线1对称循环疲劳曲线n曲线p96图531有水平段的疲劳曲线钢2无水平段的疲劳曲线有色金属不锈钢等三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二疲劳极限1对称疲劳极限97循环载荷r1
第四章 疲劳试验
引言
材料构件在变动应力和应变的长期作用下, 由于累积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的现象——疲劳。
疲劳属低应力循环延时断裂。 不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呈现突然的脆断。 ∴疲劳断裂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断裂。 ∴工程中研究疲劳的规律、机理、力学性能指 标、影响因素等,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疲劳极限
1、对称疲劳极限 97 循环载荷,r=-1。 σ-1,τ-1,σ-1p(对称拉压)Leabharlann 2、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σr)
利用已知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用工程作图法求得各 种不对称循环疲劳极限。
或者采用回归的公式求得。 (1)应力幅σa~平均应力σm图
y轴上的边界点为0和σ-1 x轴上的边界点为0和σb
铜及轻合金:τ-1=0.55σ-1,铸铁τ-1=0.8σ-1 σ-1>σ-1p>τ-1
三、疲劳极限与静强度之间的关系
钢:σ-1p=0.23(σs+σb) σ-1=0.27(σs+σb)
铸铁:σ-1p=0.4σb σ-1=0.45σb
铝合金:σ-1p=σb/6 +7.5(MPa) σ-1p=σb/6 -7.5(MPa)
第二节 疲劳抗力指标及其测定
一、疲劳极限的测定
第一步 采用升降法测定条件疲劳极限, 第二步 用成组法测定σ一N曲线有限寿命段上各 点的数据, 第三步 绘制σ一N曲线。
二、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疲劳极限 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弯曲与拉压、扭转疲劳
极限之间的关系: 钢:σ-1p=0.85σ-1,铸铁σ-1p=0.65σ-1

《实验疲劳实验》课件

《实验疲劳实验》课件

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 步探讨疲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机 制,了解疲劳产生的根源和影响
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研究如何更好 地控制疲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实验疲劳实 验应用到其他领域,如心理学、 医学等,以更好地了解疲劳对人
类行为和健康的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
《实验疲劳实验》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实验疲劳实验介绍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实验疲劳实验介绍
实验目的
01
02
03
04
探究疲劳产生的原因和 机制
分析不同因素对疲劳的 影响
评估疲劳对个体生理和 心理状态的影响
为制定有效的疲劳缓解 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总结
实验疲劳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疲劳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发 现疲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显著
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 方法来控制疲劳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包括合理安排实验时间、采
用适当的休息方式等。
实验结果表明,疲劳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反应速度变慢、准确性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等。
结果解读
报告撰写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 和讨论。
将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和分析结果整理成 报告,以便后续研究和讨论。
04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展示
0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03
实验数据表格
展示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 各项数据,包括实验对象 、实验条件、实验指标等 。

疲劳查房PPT课件

疲劳查房PPT课件

02
症状:体重下降、 肌肉萎缩、疲劳 无力等
03
护理措施:调整 饮食、增加营养 摄入、补充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
04
预防措施: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 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等
护理措施
疼痛护理
01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 分量表,如视觉模拟量表 (VAS)
02
制定疼痛管理计划:根据评 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 管理计划
06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和 支持,共同维护家庭健康
就医指导与建议
01
及时就医:出现疲劳症状时,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03
配合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选择医院:选择正规医院,确 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02
健康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 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体检发现:医生对患者的 体格检查结果
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的 症状改善和恢复情况
诊断:根据病史、体检和 辅助检查结果做出的诊断
患者当前状况及问题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 性别、职业等
主诉:患者自述的症 状和问题
现病史:患者近期的 病情变化和就诊经历
既往史:患者过去的 疾病和治疗情况
体格检查:患者的生 命体征、神经系统检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 和辅助检查做出的诊断
患者病史及治疗经过
主诉:患者自述的症状和 感受
既往史:患者过去的疾病 和治疗情况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结果
治疗方案:针对诊断制定 的治疗计划和措施
出院指导:出院后患者的 注意事项和随访要求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 龄、性别、职业等
现病史:发病时间、持续 时间、病情发展等

预防和降低疲劳的方法和途径PPT学习教案

预防和降低疲劳的方法和途径PPT学习教案
(1)工作开始阶段。人体的工作能力没有完 全被激发出来,处于克服人体惰性的状态。这 时不会产生疲劳。
(2)工作高效阶段。经过短暂的第一阶段后, 人体逐渐适应工作条件,人体活动效率达到最 佳状态并能持续较长时间。只要工作强度不太 高,这一阶段不会产生明显疲劳。
(3)疲劳产生阶段。持续较长时间工作,伴 随疲劳感增强,导致个体工作效率下降,出现 了工作兴奋性降低等特征。进入这一阶段的时 间依据劳动强度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别。劳 动强度大、环境差时,人体保持最佳工作时间 就短。反之,维持在上一阶段的时间就会延长。
化适时安排工间休息时间;不能在作业能力已 经下降时才安排休息。休息开始时间,最好在 进入疲劳期之前。因为当劳动时间按等差级数 递增时,恢复体力的时间按等比级数增加。延 长劳动时间不利于消除疲劳。要科学界定休息 时间。
(2)休息方式: ①积极休息:
亦叫交替休息。生理学认为, 积极休息比消极休息使工作效 率恢复快约60%~70%。如脑 力劳动疲劳后第20,页/共3可2页 以做些轻便 的体力活动或劳动,可使过度
以补充,人体就产生了疲劳。 (3)中枢系统变化理论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将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功 能,即保护性抑制,使肌肉组织不致过度 消耗而受损,保护神经细胞免于过分疲劳。 疲劳是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一种“信号”。
第5页/共32页
(4)生化变化理论
作业及环境引起体内平衡紊乱状态而产生了疲劳。 肌肉活动和收缩-淀粉减少-乳酸-热能-不足 -疲劳 休整后,肝脏-提供动物淀粉,乳酸恢复为淀粉, 另一部分送回肝脏重新合成.使得劳动状态继续进 行下去。
(2)单调作业引起疲劳的原因
重复刺激,使人的兴奋始终集中于局部区域,周 围很快会产生抑制状态,并在大脑皮质中扩散,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疲劳现象,产生心理疲 劳。其主要表现为感觉体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迟缓、懒散、寂寞和欲睡等。

学习疲劳检测

学习疲劳检测
或错误率增加; ④显著疲劳——工作后阅字速度减少
和错误率增加
采用脑力工作能力指数为指标,则下降为疲劳。
对群体的评价,可统计分析每次群体中出现疲劳学
生的人数并算出疲劳率;也可统计每次测定的阅字 速度、错误率、脑力工作指数的均值。
分析各次测定的疲劳率采用定基比,平均值采用环
比 ,就可以看出学习过程中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 属哪种类型。
校数字法的测验,结果计算、统计分析和评价方
法同上。
▼环比发展速度,一般指是指报告期水平与 前一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 速度。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 和年环比。
▼定基比发展速度,也简称总速度,一般指 是指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 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
剂量作业试验(校数法) (负荷前)
数字记忆广度法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法 再现记忆法等
短时记忆的测量有:
图形再认 图片回忆 视觉记忆 词汇记忆等。
词汇记忆测量的测试内容是20个受试者认识且相互间
在概念上无关联,部首不同且笔划数相近的单词。以 两秒钟一个单词的速度连续地用幻灯机或其他装置显 示出来,然后要求受试者立即在1分钟内默写出所记 住的词(不要求顺序)。
(默对率下降)时可确定为疲劳。
❖计算出全班受试者中的疲劳发生率或人平均记忆字数
或默对率作为集体评价的指标。
短时记忆效果评价
• 默写准确率(默对率)
默对率(%)
默写正确的字数 显示总字数
100%
21
短时记忆效果评价
个体评价:
负荷后默对率 – 负荷前默对率
<0,疲劳出现 =0,无变化 >0,良好
应准备数套单词,各套单词的难易程度应基本一致。

疲劳分析介绍PPT学习教案

疲劳分析介绍PPT学习教案
疲劳分析介绍
会计学
1
内容提要
1.概述 2.交变应力 3.S-N曲线 4.影响因素 5.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6.SN方法介绍
第1页/共42页
1.概述-疲劳失效危害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铁路车辆轮轴在轴 肩处多次发生破坏;
1954年, 英国慧星号喷气客机坠入地中海 (机身舱门拐角处开裂);
Kt
max 0
σmax为最大应力,σ0为载荷除以缺口处 净截面积所的得平均应力(名义应力)

第23页/共42页
4.3缺口形状效应-疲劳缺口系数
除非是高强度材料,零件的疲劳极限 并非随 Kt降低 想象中 那样大 ,即应 力集中 使零件 疲劳强 度降低 的倍数 和它使 零件应 力提高 的倍数 并不相 同。此 时应力 集中系 数就无 法真实 地反映 缺口对 疲劳强 度的影 响。因 此常用 疲劳缺 口系数Kf(fatigue notch factor,又被称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来更直 接地反 映疲劳 强度的 真实的 降低程 度。
4.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
Factors Influencing Fatigue Life 平均应力
Mean stress
尺寸效应
Component size
缺口与不连续形状
Notches and discontinuities
表面处理及粗糙度
Surface treatment & finish
电镜照片-铝合金疲劳辉纹图
第7页/共42页
1.概述-疲劳研究发展简史
19世纪40年代,铁路机车车轴的疲劳破坏问 题。德国A.沃勒通过旋转弯曲试验获得车轴 疲劳结果,把疲劳和应力联系起来,提出 疲劳极限的概念,奠定了常规疲劳分析的 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短时记忆测定2
班杏旅舌杯棍 春盘象杖武各试验的优缺点有哪些?应用时,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作为理想的评价学习疲劳是正“品”字的累计总时间。
3.注视过程中,当看到方块为倒“品”字时,立 即按表暂停计时,再看到呈正“品”字时,又 立即开启秒表计时,如此反度=注明视视总时时间间 ×100%
一般认为明视持久度降低可以说明学习 能力下降及视觉疲劳的程度,但前后两次 相差必需超过10%才有比较意义。
儿少卫生学实验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精品1一、实验目的及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短时记忆、剂量作业试验的原理、方法和 结果评估。 2)熟悉明视持久度、明视持久度测定的原理、方 法和结果评估。 常用实验方法:
1)剂量作业试验 2) 短时记忆测定 3)闪光融合临界量作业试验
校字法:
常用修订的安菲莫夫表,该表由8个字 母(A、B、C、E、H、K、N、X)随机编 成30行,每行40个,每个字母出现频率150 次,共有1200个字母,适用试验:
要求受试者在规定的字数 默对率(%)= 显示总字数 ×100%
为研究学习过程中脑力工作能力动态和 疲劳程度,可在学习前后进行测定。
默对率下降时,可确定为疲劳。集体评 价的指标可用默对下降率。精品12短时记忆测定1
豆京笔鸭雁剪 兵林州阳石测定
受试者听到“开始”口令后,立刻从 第一行起,从左至右,逐个逐行查看,遇到 规定的字母就划掉。如果发现删除错误,在 该字母下划横线,以示改正。
2分钟停止,在刚查
要求受试者在特定条件下删除指定字母。 如要求删除H后面的B,H为抑制条件。
对象:适应较大学生,更灵敏地反映大脑皮 层的功能状态。
原理 当光的闪烁频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人眼便会
感觉为融合光。
从闪光感觉到融合感觉的闪烁频率,即为闪烁 光融合临界频率。
大脑工作能力较低时,视觉分析源开关。 受试者靠近观察口,观察红灯是否闪动。 从仪器的侧面推动旋钮,直到受试者诉说
红灯的闪光开始融合为止,观察并记录液 晶显示的频率值 同时增加
9
二、短时记忆测定: 原理:脑力疲劳时,大脑皮层对信息的编码和 贮存能力下降。
几个概念:瞬时记忆:不超过2秒。 短时记忆:1分钟之内。 长时记忆:1分钟至终生。精品10二、短时记忆测定:
方法:采用词汇记忆量测试 内容是20个受试者认识且概念上无关
联,部首不同且笔划数相似的单词。以两 秒钟一个单词的速度,连续用幻灯机显示 出来,然后要求受试者立即在一分钟内默 写出所记的词(不要求顺序)。
2
二、常用实验方法
1)剂量作业试验: 在限定时间内(如2分钟),让受试者
完成指定作业,根据完成作业的数量和产 生的错误判断皮层的功能状态。精品3一、剂量作业试验
原理:
1)工作速度指标反应皮层兴奋过程; 2)产生的错误率反应皮层内抑制过程。 3)疲劳时高级神经活动出现障碍,完成 速度减慢、错误增加。
试验方法与简单试验基本相果评价
阅字速度(个/分)=阅字数/2
错漏率=(错删数+漏删数)/阅字数×100%
脑力工作能力指数 (IMC)=阅字数/2 ×(应删数疲劳 显著疲劳
阅如频率值减小,提示有疲劳倾向。精品16四、明视持久度测定
原理:当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时,视觉分 析功能下降,眨眼次数增加,表现为明视 的时间减少。
明视时间对注视总时
பைடு நூலகம்
操作方法
1.将立体方块图放置于与受试者眼睛高度齐平前 方30~4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