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钢筋识图大全,钢筋算量
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PPT课件
梁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梁的平法识图
梁的平法图集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 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信息,原 位标注表达梁的详细信息。
梁的钢筋算量
根据平法图集,计算梁的钢筋用量, 包括底筋、面筋、箍筋等,需要考虑 到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板的平法识与钢筋算量板的平法识图
板的平法图集包括板的标准图和板带 图,标准图表达板的通用信息,板带 图表达板的详细信息。
钢筋平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标准化的符号和图例,将复杂的结构构件进行拆分, 并标注出各部分所需的钢筋规格、数量、排布方式等信息。
钢筋平法的历史与发展
钢筋平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满足大 规模建筑工程的需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国内主要设计 机构共同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
• 未来,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增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因此, 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THANKS.
钢筋平法的基本知识
02
钢筋的种类与规格
热轧光圆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通常用于非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直径 在6-12mm之间。
用于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直径在 4-14mm之间。
热轧带肋钢筋
分为HRB335、HRB400和HRB500三 个级别,直径在6-50mm之间,广泛 用于建筑和桥梁工程。
钢筋的符号与表示方法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是提高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能力的关 键。
案例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建议
提高对规范和标准的理解 和掌握,确保工作的准确 性和合规性。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多参与实际项目以积累经 验。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柱构件平法识图
柱表
柱表内容包含以下六部分:
(1)柱编号 (2)各段柱的起止标高
(3)柱截面尺寸b×h及与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
(4)柱纵筋 (5)箍筋种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6)柱箍筋
柱内钢筋分为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箍筋)两种。
柱子的纵筋和箍筋示意
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种: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连接。设计图纸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大多均已注明。
(b1、b2、h1、h2),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至标高、
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 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一般情况下, 一张图纸便可以将本工程所有柱的设计内容(构造要求除外) 一次性表达清楚。
1.列表注写内容
如上图所示,列表注写方式绘制的柱平法施工图包括 以下三部分具体内容:
钢筋混凝土柱是房屋结构中重要的承重构件,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并把所受荷载传递给基础
常见的钢筋混凝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
1.纵向钢筋
柱内纵向钢筋主要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减小构件 尺寸。柱内纵筋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角部 纵向钢筋、b边一侧中部纵向钢筋、h边一侧中部纵 向钢筋。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柱平面整体配筋图截面注写方式
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对柱进行
编号,然后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各选择一个(当柱截面 与轴线关系不同时,需选几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
均应按小于等于5d(d为柱纵筋较小直径)及小于等于
100mm的间距加密。
柱的截面注写法
表示框架柱,编号为1
表示柱截面尺寸(纵向×横向)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
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4Φ25 □———————————□———————□———————————□4Φ252Φ25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钢筋识图大全完整
钢筋识图大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 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表示箍筋为φ 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表2)示箍筋为φ 8 ,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 Φ 22 ,3Φ 2表0示上部钢筋为3Φ 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 φ 12 ,3Φ表18示上部钢筋为2φ 12下, 部钢筋为3Φ18。
⑶ 4 Φ 25 ,4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4Φ 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 Φ 25 ,5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3Φ 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 Φ20 表示两根Φ 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 Φ 22+ (4Φ 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架12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 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 Φ22+ 2 Φ表22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 φ 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 。
⑵ G4 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 14 。
⑶ N2 Φ 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 22⑷ N4 Φ 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 18 。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 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全2部5 伸入支座内。
⑵ 6 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下排筋4Φ 25。
⑶ 6 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 在柱图中,要注明各结构 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 及相应结构层号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列表注写方式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1 柱的编号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例2] 解读下图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2 柱表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3 箍筋的表示方法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例3]计算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工程量
❖ 纵向受力筋单根的长度 =3.07+0.5+0.8
+6.25 × 2 × 22=4.645m
总长=4.645 × 4=18.58m
箍筋根数=0.8/0.1+1+(3.070.8+0.5)/0.2=23根
单根长度=350 ×4-200+24+ (1.9 ×6 +75) ×2=1396.8mm
(三)板筋的计算
❖ 双向布置形成钢筋网片 ❖ 双层布置 ❖ 底层钢筋网片满布,上层支座处有网片 ❖ 双向板两个方向均为受力筋;单向板短向为
受力筋,长向为构造筋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 例如3 Ф22;3 Ф20表示梁上部是3根22的通长 筋,下部是3根20的通长筋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例4:P219,8轴,JKL4
❖ 单跨 ❖ 截面250*600 ❖ 双肢箍,直径10mm,间距200mm ❖ 上部通长钢筋2Ф22,支座处3Ф22 ❖ 下部通长钢筋5Ф20
❖?还缺什么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平面表示法识图及钢筋算量
2 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
❖ 计算公式如下
房建工程钢筋识图大全,钢筋算量
钢筋识图大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
41
3.1.3 钢筋计算-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 接区Hn/6+max(Hn/6,hc,500)+ 搭接长度LlE
42
3.1.3 钢筋计算-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 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1/6Hn、500、 Hc)
47
3.1.3-柱箍筋加密区
注: 1、除具体工程设计标注有箍筋全 高加密的柱外,柱箍筋加密区应按本 图所示。 2、当柱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区范围 内箍筋需加密。 3、当柱在某楼层各向均无梁连接时, 计算箍筋加密范围采用Hn按该跃层柱 的总净高取用。
1、底层柱根加密区长度为Hn/3,其余 柱加密区长度为max{柱长边尺寸 ,Hn/6,500}。 2、每层柱加密范围为:柱上部、下部 加密区,梁高范围,纵筋搭接范围。
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承载上部所受的荷载 。
29
柱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 小结
❖ 当基础高度〈 锚固长度: ❖ 柱基础插筋长度=15d+(基础高度-基础底筋直径-50-保护层)+Hn/3 ❖ 当基础高度 〉锚固长度:
柱基础插筋长度=max(150,6d) +(基础高度-基础底筋直径-50-保护层 )+Hn/3 ❖ Hn=层高-梁高 ❖ d =插筋直径
钢筋工程(算量与计价)
课 程内容
1
钢筋工程概述
2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3
平法介绍与钢筋算量
4
定额应用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专用图例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专用图例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 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 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 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 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2,下部钢筋为 3Φ 20。
⑵ 2φ12, 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 2φ12,下部钢筋为 3Φ 18。
⑶ 4Φ25, 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 4Φ25,下部钢筋为 4Φ 25。
⑷ 3Φ25, 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 3Φ25,下部钢筋为 5Φ 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 20 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 4Φ 12)表示 2Φ22为通长, 4φ 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 25,下排为 2Φ 25。
⑷ 2Φ22+ 2 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 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 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 Φ22(-3 )/ 5 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 根。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入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钢筋平法识图和算量(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计算公式:外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钢筋长度=(5000+2×150-2×15)+(3000+
过程
2×150-2×15)+2×15×14 = 8960
4-2-18
3.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计算
基础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mm且不小于两道水平
总结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 筋计算——以转角 处遇暗柱墙为例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数量计算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以转角处遇暗柱墙为例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1.转角墙水平分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
计算公式:内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1号筋长度=5000+2×150-2×15+2×15×14=5690 过程 2号筋长度=3000+2×150-2×15+2×15×14=3690
分布筋与拉筋间距。
各楼层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 = (层高-2*0.05)/间距+1
起步距离
4-2-22
计算 过程
基础底-3.4
基础内水平分布筋根数 = 2根 -1至3层水平分布筋根数=[(3000-2*50)/200+1]+[
(3600-2*50)/200+1]*3 = 73根
钢筋识图(手把手教你)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8
(4)设计图纸已注明的钢筋接头,按图纸规定 计算。设计图纸未注明的通长钢筋接头,按施 工组织设计规定或按预算定额规定计算接头个 数,接头长度按规范计算。
精选PPT课件
39
钢筋的锚固
精选PPT课件
40
钢筋的锚固长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 互相锚固的长度。
设计图有 明确规定的, 钢筋的锚固
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表达式为: 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
(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 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精选PPT课件
11
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7.8 5130 d21 0 610.00d 62(1 kg /7m )
(1)方形或矩形断面 配置的封闭双肢箍, 如右图所示。
精选PPT课件
45
✓ 封闭双支箍单支箍长度,计算时应扣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增加两个135°弯钩的长度。表达式(按外皮计算)为:
L=(B+H )×2 -8bhc + 8d +11.9d ×2 或L=(B+H )×2-8bhc+(2×11.9+8)d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将钢筋弯曲部分的外包长度与钢筋中心线 的弧长相减,所得的数值称为钢筋的量度差,亦称为钢筋的弯曲 调整值。
在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中,可先按钢筋的外包尺寸计算,再减去量 度差,即可还原为钢筋的中心线长度。
精选PPT课件
30
2、钢筋量度差的计算——Ⅰ级钢筋90°量度差示例
外包尺寸= (1.25d d) 2=4.5d 中心线长= (1.25d 0.5d)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剪力墙柱识图与钢筋算量
剪力墙柱识图与钢筋算量
1.剪力墙柱列表标注写内容 2.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3. 剪力墙截面尺寸、配筋信息,如表1.
表1 剪力墙柱表
墙柱编号
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应符合表2 的规定。
墙柱类型 约束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 非边缘暗柱
第一部分
剪力墙柱识图与钢筋算量
1.剪力墙柱列表标注写内容 2.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3. 剪力墙柱钢筋计算
约束型柱以“Y”开头,主要用于一、二级抗震结构底部加
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柱旁边增加一个区域进行钢筋加强。
2. 剪力墙柱钢筋构造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箍筋和拉筋设置(以暗柱为例)
3. 剪力墙柱钢筋计算
1)剪力墙边缘构件箍筋和拉筋计算
剪力墙边缘构件箍筋和拉筋计算与框架柱箍筋计算类似,在此不再 重复。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和拉筋一般是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 别,在每层都是一种间距。
2)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计算
剪力墙端柱纵筋计算与框架柱相同。
剪力墙暗柱纵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纵筋计算与剪力墙竖 向分布钢筋计算完全相同;采用搭接连接时,非连接区长度和搭接长度 与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不同,其他相同。低位筋非连接区长度为0.5m, 高位筋非连接区长度为(0.5+1.3llE)m。
扶壁柱
表2 墙柱编号
代号 YBZ GBZ AZ FBZ
序号 XX XX XX XX
墙柱分类
角度1:端柱和暗柱
暗柱外形一般同墙身相平,墙柱编号中含有“AZ”,钢筋计算
同剪力墙身竖向钢筋(基础内插筋略有不同)
端柱外形一般凸出墙身,墙柱编号中含有“DZ”,类似于框架柱,
钢筋计算同框架柱。
角度2:约束型柱和构造型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识图大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φ10@100/200(2) 2Φ25N4Φ18(-0.100)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300×700N4φ10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构造筋的意思!7没有标注N 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钢筋算量基本方法钢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类似首跨钢筋计算四、悬臂跨钢筋计算1、主筋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2、箍筋(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第一节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暗拄与墙身相平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端拄突出墙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