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2cafafd763231126edb11ff.png)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人教版语文下册10课杨氏之子课文及其翻译、课后题讲解你家的水果。
〞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孩子的答复很妙,这答复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认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成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篇二:杨氏之子译文?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答复:“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答复:“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答复:“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答复:“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杨氏之子》阅读以及答案
![《杨氏之子》阅读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db6a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b.png)
《杨氏之子》阅读以及答案《杨氏之子》阅读以及答案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的,该书是一部记载____的小说。
2、《杨氏之子》全文意思:(译文)3、理解句子: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是全文的句,起到了的作用。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4、《晏子使楚》根据改写,讲述了时期,晏子,楚王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的故事。
文章按事情的来写,开头写,这是故事的;接着写,这是事情的经过;结尾写了,这是故事的。
晏子是一个__的人。
5、《半截蜡烛》的体裁是,故事发生在期间,国的某个城市。
女主人伯诺得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得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
在蜡烛被例行亲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了抱住蜡烛里的秘密,、、三人用自己的和和敌人展开了的斗争。
6、相声是一种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
《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的年轻人,不强,说话,。
7、《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年,最后一批官兵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写作方法的共同点:。
8、《再见了,亲人》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方式,抒发了,表达了。
9、句子理解: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用反复呼唤的`方式来表达。
“再见了”说明,“亲人”表现;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
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展示和朝鲜人民的感情。
2〉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列车已经开动,志愿军战士请求“列车慢一点儿开”,以延长在朝鲜土地上的停留时间,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
抒发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撒过热血的这片土地的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5cefac77da26925c5b0cd.png)
类文阅读-21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354f5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5.png)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说教法:篇一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杨氏之子》评课稿篇二《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杨氏之子》一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九岁男孩机智聪慧地应对别人的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篇文章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精练,全文只有53个字。
但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李老师通过短短40分钟的教学,激起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并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和《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理念。
李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过程自然,流畅。
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激发和培养兴趣课始从老师的导语中,捕捉古文开始,到揭题理解“杨氏之子”,继而引导学生学习课题的命名方法,给自己命名,如“李氏之子”、“王氏之子”等,学生立刻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先从简易的入手,拉近了遥远的古文距离。
再如课末的延伸:请你也当一回机智、聪慧的“杨氏之子”,如是姓“柳”、姓“李”的人来拜访,该如何应答呢?学生答曰: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虽是简单的一个练习,学生容易上手,但其实其中包含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一个综合考查,既要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又要掌握文言文的遣词用句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的教学理想。
二、以朗读为主线在教学中,李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范读,师生合作读。
放手让学生充分朗读之后,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首先是读音的问题,“为设果”wèi“应声答曰”yìng ,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在文中究竟该怎么读,让学生根据上下问的理解,根据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小学文言文阅读】课文《杨氏之子》的原文意思翻译解析
![【小学文言文阅读】课文《杨氏之子》的原文意思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5c142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3.png)
【小学文言文阅读】课文《杨氏之子》的原文意思翻译解析课文《杨氏之子》的原文意思翻译解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天资聪颖。
孔君平旨其父,父无此,实乃呼儿出来。
为设果,果存有杨梅。
孔指当众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逆市请问曰:“未闻孔雀就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存有一户姓氏杨的人家,家里存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精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谒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做了出。
孩子给孔君平端的去了水果,其中就存有杨梅。
孔君平对着杨梅给孩子看看,说道:“这就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提问:“我可以没听说过孔雀就是先生您家的鸟。
”词句与词语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天资聪颖。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②孔君平旨其父,父无此,实乃呼儿出来。
从孔君平来拜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
可见,孔与孩子很熟。
③为设果,果存有杨梅。
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④孔指当众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逆市请问曰:“未闻孔雀就是夫子家禽。
”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
(2)对词语的认知。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doc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8f8459e2cc58bd63186bde8.png)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篇一: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试-10《杨氏之子》-人教版(含答案)(1) 】com10 杨氏之子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5) 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 ) .句子模块“√。
”1.(1) 梁国/杨氏子/( )(2)梁国杨氏//( )2.(1) 未闻//家禽。
( )(2)未闻/禽。
(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写模块五、课外阅读。
趣答难题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同时,在外交领域,周恩来总理也是亨誉世界的外交大师。
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中外记者召待会。
总理介绍完中国经济和建设方面的成就后,记者们纷纷提问。
有的西方记者对中国抱有扁见,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
一个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存款?”它实质是嘲笑中国人穷。
周总理不慌不忙,幽默地说:“”全场都愕然了,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e662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7.png)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氏之子文言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文言文注释】1.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3.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4.设:摆放,摆设。
5.甚:非常。
6.诣:拜见。
7.未闻:没有听说过。
8.示:给……看。
9.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10.乃:就;于是。
11.曰:说。
12.未:没有【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作者介绍】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
刘义庆曾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著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典籍。
17岁升任尚书左仆射,位极人臣,但其堂弟宋文帝和刘义康的“主相之争”日益激烈,因此刘义庆也惧遭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仆射一职。
曾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课外阅读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课外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f26fd227916888586d79e.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课外阅读及答案《世说新语》故事一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④。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这则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事件是——-------------。
2.个加点的字注音。
欣然..可拟.柳絮.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原文中的句子。
(1)这纷纷扬扬飘落的白雪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如用柳絮乘风飞舞来比方。
4.选一选。
(1)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是( )A.谢太傅之女 B.胡儿 C.谢太傅哥哥的女儿(2)兄子胡儿把白雪比作( ),兄女把白雪比作( )。
A.白糖 B.盐 C.柳絮5.你认为他们谁比得更贴切?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寒雪日家里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2、略3、(1)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1)C(2)B C5、兄女把白雪比作柳絮更贴切。
因为把空中飞舞的白雪比作柳絮飘舞比用撒盐来比方要好得多,既形似,又神似,表现了雪花的白而轻,也表现了其飞舞的动态美。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68d2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c.png)
《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译文: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
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
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
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家果。
”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2、《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译文《杨氏之子》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译文:梁国杨家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有智慧。
孔坦去拜访他父亲,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来。
孩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
孔坦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道:“这是你们家的家果。
”孩子随声答道:“我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3、《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译文《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作者EMAIL:*****************《阳子之宋》原文及翻译:【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译文】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
旅店主人有两个妾,其中一个美丽,一个丑陋。
但是主人却看中丑陋的,轻视美丽的。
阳朱问他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那个丑的自认为丑陋而恭顺,所以我不认为她丑。
2023最新-《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5篇】
![2023最新-《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cf59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2.png)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壶知道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篇一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二实小来了许多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你们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师: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师: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
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
板书:杨氏之子2、解释课题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味道1、课件出示故事,激发兴趣2、通读课文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3、检查通读情况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字音都读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棒,是不是?(指名读后,正音)师:你们都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情不自禁也想读一读,好不好?(师范读)师:老师读得好吗?觉得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师:(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
4、交流学习古文方法师: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引导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汇总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优秀7篇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汇总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6fc6e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1.png)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汇总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汇总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优秀7篇杨氏之子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杨氏之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杨氏之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6f3df75a8102d276a22fc8.png)
杨氏之子体裁:文言文题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作者:名字:刘义庆年代:南北朝描述: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翻译: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原文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译文: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原文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译文: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原文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赏析一:思想内容《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赞美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赏析二:写作技巧本文虽行文简洁,不足百字,但通过九岁孩子的回答,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回答的委婉和机智。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
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不是我家的果,所以请您知道这个道理”这个意思,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ee666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3.png)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吴郡守令遣人通书,门下问:“为谁?”答曰:“为君家伋。
”问其年多少,答曰:“九岁。
”问:“末伏中何所亲?”答曰:“亲为家君。
”问:“此何时也?”答曰:“未若亲家翁。
”问:“曩者亲家翁来,不吾吾家?”答曰:“亲家翁来,不吾吾家,吾吾亲家翁。
”杨氏之子,梁国之人也。
年方九岁,聪明异常。
一日,吴郡守令派人送信至其家,门下之人询问:“送信的是谁?”杨氏之子回答说:“是吴郡守令家的人。
”又问:“他今年多大了?”回答说:“九岁。
”再问:“现在是末伏时节,他家里有什么亲人?”回答说:“他家里有我父亲。
”又问:“这是什么时节?”回答说:“还没到亲家翁来的时候。
”再问:“先前亲家翁来的时候,有没有问起我们家?”回答说:“亲家翁来的时候,没有问起我们家,而是问起了亲家翁。
”这段文言文讲述了一个九岁的孩子,面对来访的使者,巧妙地应对了对方的问题。
以下是对这段文言文的翻译和解析:1.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梁国杨家的孩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
2. 吴郡守令遣人通书,门下问:“为谁?”吴郡的太守派人送信来,门下的人问:“送信的是谁?”3. 答曰:“为君家伋。
”他回答说:“是吴郡守令家的人。
”4. 问其年多少,答曰:“九岁。
”又问:“他今年多大了?”回答说:“九岁。
”5. 问:“末伏中何所亲?”答曰:“亲为家君。
”再问:“现在是末伏时节,他家里有什么亲人?”回答说:“他家里有我父亲。
”6. 问:“此何时也?”答曰:“未若亲家翁。
”又问:“这是什么时节?”回答说:“还没到亲家翁来的时候。
”7. 问:“曩者亲家翁来,不吾吾家?”答曰:“亲家翁来,不吾吾家,吾吾亲家翁。
”再问:“先前亲家翁来的时候,有没有问起我们家?”回答说:“亲家翁来的时候,没有问起我们家,而是问起了亲家翁。
”通过这段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杨氏之子在面对陌生人时,既表现出了聪明才智,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局面。
他机智地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使对方无法再追问下去。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536c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d.png)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篇1始终以来,现代文阅读都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内容,占分高、难度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同时也是考生失分的瓶颈。
这篇杨氏之子阅读答案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盼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关心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力量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文言文杨氏之子翻译_杨氏之子阅读答案。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3)为设果,果有杨梅(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氏之子》阅读训练答案:1、(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闻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https://img.taocdn.com/s3/m/24f00a1984868762cbaed51f.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
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1、解释下列词语。
(1)氏:(2)甚:(3)惠:
(4)诣:(5)乃:(6)设:(7)曰:
(8)未:(9)闻: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这句话告诉我们这篇古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人物
的特点是__________。
(2)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3、解释句子的意思。
为设果,果有杨梅。
参考答案:
1、(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
(6)设:摆放,摆设。
(7)曰:说。
(8)未:没有。
(9)
闻:听说。
2、(1)杨氏子聪慧(2) B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10.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10.杨氏之子-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645963a0242a8956aece429.png)
五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10.杨氏之子徐孺子赏月梁国杨氏(sì shì)之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wéi wèi )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yīng 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
”1. 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 )(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 )( )(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3.杨氏之子的语言妙在哪里?4.想象一下,当孔君平听到杨氏之子的话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自己试着写一写。
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一)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①月下戏②,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③?”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
③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
④瞳子:瞳仁。
(二)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呢?”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
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本文描写了徐孺子的机智风趣,把一个问题巧妙地回答到极致: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他不是正面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借助了某样东西来告诉提问者他的回答。
文章语言简练,叙事清楚,把徐孺子的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
1.文段(一)是文言文,对照文段(二)读懂它的意思。
2.根据文言文注释,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尝:②戏:③邪:④瞳子:3.与文段(一)中“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在文段(二)中用“”画出。
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杨氏之子翻译、解析
![杨氏之子翻译、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3e8e0a0b1c59eef8c7b478.png)
杨氏之子南北朝:刘义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设:摆放,摆设。
甚:非常。
诣:拜见。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乃:就;于是。
曰:说。
未:没有。
创作背景《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引》,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解读《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人家里面九岁的小男孩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水果来招待孔君平,水果里面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
学习本文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
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举例如下: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e90b8647d27284b7351e3.png)
《杨氏之子》课内外类文阅读练习一、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新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894dac7375a417876f8f44.png)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杨氏子文言文翻译答案
![杨氏子文言文翻译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de2f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9.png)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中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十分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便叫出了这个孩子。
孩子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立刻回答说:“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短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杨氏之子聪明机智的一面。
以下是对原文的详细翻译及解析:1.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解析:梁国,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杨氏子,指的是姓杨的人家中的孩子。
九岁,表示孩子的年龄。
甚聪惠,意为非常聪明。
2.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解析:孔君平,指的是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正直,有名望。
诣,拜访。
父不在,表示孩子的父亲不在家。
乃呼儿出,表示孔君平叫出了孩子。
3. 为设果,果有杨梅。
解析:为设果,表示孩子为孔君平摆上了水果。
果有杨梅,说明水果中包括杨梅。
4.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解析:孔指以示儿,表示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曰,说。
此是君家果,表示这是你家的水果。
5.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儿应声答曰,表示孩子立刻回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表示孩子回答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通过对原文的翻译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杨氏之子在这篇文言文中展现出了聪明机智的一面。
他不仅能够机智地应对孔君平的提问,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使得孔君平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与聪明并不仅仅体现在学识上,更体现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
: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课杨氏之子课文及其翻译、课后题讲解
你家的水果。
”孩子不假思索地答道:“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
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孩子的回答很妙,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是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篇二:杨氏之子译文
?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
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小孩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新鲜的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
”孩子听了以后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啊。
”
?
? 《杨氏之子》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人家的儿子才9岁,很聪明。
孔君平去拜见他
的父亲,父亲不在家,于是就叫了他家儿子出来。
小孩为孔君平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