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共17页文档
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高层住区外环境设计特点【摘要】:高层住区外部空间是指高层住区中除了主体建筑以外的一切开敞空间及有自然和人工要素构成的物质实体。
它是室内空间的有机延续,是居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不仅能提供活动空间,还能为室内提供景观,使室内室外联系更加紧密。
由于人类在城市中大半以上时间都在住区内度过,因此,良好的住区空间会对居民的生理、心理、行为等产生有益的影响。
此文章立足于兰州的高层住区,对其外部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为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层住区环境设计人性化【正文】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社会更加明显,公共空间日益减少。
人们对于功能主义、新城区和分散发展的城市郊区的批评,都主要是针对公共空间受到忽视和破坏,以致最终消失这一状况的。
而人居住在居住区内,公共空间对其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人性化的外部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需要。
住区和居住环境是构成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虽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的制度会产生不同的居住环境,但是如果当我们将所有的居住环境都视为人的居住场所时,就会发现人的聚居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特征,同时这些特征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聚居生活。
伴随着中国住房改革的全面展开,为了解决住房难的问题,住房开始向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结束了在中国沿袭了约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人们开始可以自由的选择购买自己的住房了。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环境设计也越来越重要。
1.概述1.1住区建筑外部空间及环境设计的概念什么是建筑外部空间呢?首先,它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
所以,外部空间设计,也就是创造这种有意义的空间的技术。
由于被框框所包围,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在该框框中创造出满足人的意图和功能的积极空间。
相对地,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可以把它认为是消极空间。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
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析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
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来谈谈住宅区的环境空间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住区的建筑空间有其空间序列,而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也有其秩序性,并与建筑空间序列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根据平面构成原理,平面构成中的要素是——点、线、面。
点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点与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
通常由视觉决定点的视觉效果可以适用空间,同样空间的视觉效果也可适用于点。
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居住区的绿化特殊性、用地环境秩序、平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中心空间、过渡空间。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景观视觉焦点。
视觉焦点的选择应注意其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运用对景作用、引导作用、吸引作用、影壁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2.主体景观空间。
应为环境空间的功能中心与审美中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特征进行重点设计,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不同特性,成为小区的主体景观。
3.过渡景观带。
过渡景观带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同样重要,它既要和视觉焦点相呼应,又要起到与主体景观空间过渡的作用。
设计中可充分利用植物因素,注意乔、灌木在树种、颜色、树型、体量上的动感特征,以取得与主体景观空间的呼应。
4.路径。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内既要有“节点”,又要有“路径”,才能形成“场所感”。
现有的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经常是组团绿地加上中心绿地,这种做法往往过份概念化,结果形成了一块块“邮票”式的方块绿地,景观不成系统,使用效益低。
因此我们还应重视步行景观路线的设置。
这种设置应着眼于“路径”的设计,它强调了人流路线和景观的结合,使得原有的自我中心式的绿地和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
复习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ppt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5)空间领域:
住宅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就是易于形成 与居民活动范围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 根据不同领域的使用性质,一般分为:(图8-12) 私有空间:住宅私有庭园、阳台或露台。 半私有空间:住宅入口单元周围的场地。 半公共空间: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的空间。 公共空间:小区级集中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 (掌握外部空间领域和层次划分示意图)
量的公共建筑。 3)街坊道路间距:200~300m,交叉口较多,儿童上学、
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图8-3)
2. 居住区分级
1)居住区分级: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2)概念: 居住区 (P301) 居住小区 (P301) 住宅组团 (P301)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见下表)
居住区
小区
户数(户) 10000~16000 3000~5000 人口(人) 30000~50000 10000~15000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4.居住小区规划理论新发展
淡化组团级结构,强化院落式的单元组合,突出地方特 色和环境特征。
居住区划分为若干个居住小区,居住小区再划分为若干 居住组团。生活服务设施的重点放在居住区一级。居住 区一住宅组团二级规划结构采用少。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三)住宅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
1.群体空间构成 空间构成要素
空间围合类型 空间尺度比例 空间构图手法 空间领域
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
(掌握概念,特点,形式,适用住宅类型) 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院落式,混合式。
外部空间设计(环境设计参考资料)
建筑学扫盲读物之三(外部空间设计)第一章: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 外部空间的形成:作为建筑空间,空间的形成既与视觉有关,也与嗅觉,听觉,触觉有关.同时也与风雨曰照等有关。
一般来说,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种要素所限定的。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
因此外部空间是向心的积极的空间,自然是无限延伸的消极空间。
建筑家所设想的外部空间是建筑的一部分,可以说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即把整个建筑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
在外部空间中,由于没有了空间限定三要素中的天花板要素,地面与墙壁就成了极其重要的设计决定要素,所以应进行仔细地推敲!如材料,高差,材质,D/H,视线,照明,光照等等。
例子:锡耶纳的坎波广场。
(意大利的广场不单单是一块空地,它是生活的方式,是对生活的观点。
它就是市民们的起居室,会客厅。
它们的广场不种一棵树,地面施以美丽图案的铺装,室内外的看不到有一点的区别,而且窗子很小的厚厚的墙壁明显地划分了内外空间,空间没有丝毫地通透性。
这就形成了“逆空间”,内外空间的颠倒。
)把整个用地作为一个建筑来考虑设计时,可以说这才是外部空间设计的开始。
2 积极空间(Positive-space)与消极空间(Negative-space):建筑空间大抵可以分为从周围边框向内收敛的空间和以中央为核心向外扩散的空间。
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
或者说有计划性。
所谓计划,就是首先确定外围边框并向内侧去整顿秩序的观点。
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
因此前者是收敛的,后者是扩散的。
(N空间,P空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PN空间。
)第二章: 外部空间的要素: 1.尺度: 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为1度的圆锥。
人看前方时,如果以2:1比例既以40度仰角,要看到建筑全体,那么D(与建筑物的距离)/H(高度)=2,仰角约27度;如果要从单幢建筑进而为看一群建筑的时候,一般认为D/H=3,仰角约18度。
住宅小区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海蓝·阳光”住宅小区外部空间解析
2016年10月下【产业论坛】住宅与房地产 3 住宅小区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海蓝•阳光”住宅小区外部空间解析李艳淑(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摘 要:文章以“海蓝•阳光”住宅小区为例,从建筑形态组合、公建配套、交通绿化等方面来解析住宅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关键词:外部空间;尺度比例;交往空间;归属感;空间层次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10-0003-02时代变迁,经济发展,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就一个住宅小区而言,人们在逐步追求一个良好的综合居住环境。
即在拥有优越的地段和合理的户型同时,住宅小区的外部空间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
从空间角度来讲,外部空间是指由建筑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的一切活动领域。
外部空间的主体是居住者,因此,设计师要以居住者的实际空间感受为出发点,营建一个层次丰富并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性化外部空间。
生活在这个空间环境的居住者,无论是简单的居住,还是交往、休闲、娱乐、购物等,都是一种愉悦的感知体验。
1 工程概述“海蓝•阳光”住宅小区基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滨海新区,滨海大道南侧。
滨海新区由北向南分为四大组团,本项目位于第二组团,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总用地面积139992.5㎡(约合210亩)。
“海蓝•阳光”住宅小区总体平面布局呈“两轴、一心、三环”的空间布局,两轴:交通轴、景观轴形成贯穿小区南北的中轴线;一心:以会所、办公、物业、广场、游泳池等公共中心空间为主的中心区;三环:环中心区、观海区、外围商业区,形成丰富而有序的空间层次(见图1、图2)。
2 从建筑形态组合来解析外部空间设计滨海大道北侧为海岸,滨海大道南图1 规划总平面图2 鸟瞰图侧基地内的住宅单体多为14~18层的板式高层住宅,以一梯两户南北通透的大户型住宅(120~150㎡)为主体,辅以少数的一梯四户(80~90㎡)的中小户型。
每2~3幢住宅组合为一个单元,以正南-正北朝向为主,少数非正南-正北向住宅沿东侧的滨纬路和南侧的规划道路布置,整体属于略有交错变化的行列式建筑形态布局。
浅析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浅析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作者:陈丽佳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12期摘要:人类每天的生活、工作、娱乐、作息等等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建筑的存在,建筑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提高,所以人民对建筑和居住的内部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住宅的内外邢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开发商业开始逐渐重视这些问题的出现。
虽然我国住宅外邢空间的环境水准提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和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在论文中我们就按照住宅外邢空间环境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分析和总结,最后得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住宅;外邢空间;环境设计我国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有着对建筑空间设计的传承,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保持着较高的建造艺术和造诣,从明清时代开始,我国就开始率先对庭院的外部空间设计展开了研究,经过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国对于建筑空间外部环境的设计形成了系统的体系,也逐渐成为了一门专业学科。
优秀的外部空间设计不只是可以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性,也一并可以提升城市的空间魅力,不管是对于人民的居住还是城市的发展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发展在我国古代明清时代起,我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造型都形成了一定基础样式。
那个时代的建筑不论从建筑本身还是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感都超越了那个时代应有的技术和水平。
其中含括了非常多精湛技术,比如:雕梁画栋,一草一术、一砖一瓦、匕檐翘角都充满了唯美的设计感,可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精心的设计美感,到现在留存下来的大量名胜古迹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我国出名的建筑有:北京四合院,苏州园林等等。
随着时代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在建筑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的开始吸收和学习西方的设计理念,设计观念从古代的唯美设计和符合房屋主人的身份设计,开始向西方先进方便简洁的设计理念。
跟随者设计思路和理念的改变,建筑物的设计更多的开始舍弃了平房这种结构,居住小区模式也开始成熟,以前的四合院或者合同的居住类型开始被时代所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功能体系完善的设计美感的住宅开始呈现。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规划设计
.
1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空间:外部空间环境指的是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 的一切活动领域。
地 ㈥社会环境 ㈦心理环境等。
.
4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置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
5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通风、日照、安静、便捷、安全、舒适、交往。 2.经济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
.
2
二、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 (二)使用需求的综合性 (三)环境艺术的多重性 (四)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
3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按基本属性划分:物质环境因素和非物质环境因素 按功能特征划分: ㈠生理环境:阳光、通风、防噪等。 ㈡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 ㈢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教育、游憩场所。 ㈣交通环境 ㈤空间环境:居住区用地:居住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
.
19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
a.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山地城市不小于15m,车 行道9—14m,一块板、三块板。人行道2.5—5m.
居住区外部空间规划与设计
!!!!!!!!!!!!!!!!!!!!!!!!!!!!!!!!!!!
第三篇! 居住区外部空间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 ! 居住区外部空间
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需求和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居住区内形成了不同大小、形 状、特征、色彩的空间。由建筑物本身内部所构成的空间为内部空间,由建筑物和它周 围的物体所构成的空间为外部空间。居住区空间设计主要侧重于外部空间— — —包括居住 区内公共的开放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 随着对居住环境研究的深入,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不仅包含 有土木工程的内容,同时涉及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环境艺术以及行为心理等内容。
第三篇’ 居住区外部空间规划与设计
造一个活泼的空间。 !" 空间感受符合功能需求 有各种不同性质与用途的空间,要根据需要设计特定的空间,使空间感受符合功能 需求。例如,儿童游戏场,应运用色彩鲜明的、形态有趣的造型与图案,塑造具有强烈 对比的场地— — —阳光与阴影、平滑与粗糙、光亮与暗淡、开阔与封闭、高大与矮小等, 唤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兴趣。 #" 场地布置符合心理需求 空间内场地布置应充分考虑人在其中活动的心理感受。小区住宅楼前围出一块草 地,四周为道路,并配以低栏杆,种些树木,却无人问津。这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场地布 置,草地又置于周围住宅窗口视线监视之下,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感,故人们避而远之。
二、空间类型
建筑群与实体环境要素构成的居住区外部空间,其空间类型与形式随环境条件而变 化( 图 $ ’ " ) 。
图 $ ’ "! 开敞空间类型
( " ) 按空间的开敞指向区分,基本空间类型有: 开敞空间— — —建筑物围集在周围形成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内向性,是人们聚集和 — #"! —
复习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ppt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舒适:室外环境设施的数量与质量,居民与场地的联系。 交往:活动及交往场所;归属感和认同感。
2.经济要求
1)主要用地指标: 容积率:是指用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是反
映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容量控制) 建筑密度:是指用地上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用地面积之
2)建国初期( 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 采用居住街坊的布置方式。
3)现在规划结构(主要形式) 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两级规划结构) 居住区一居住小区一住宅组团(三级规划结构)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1.成街、成坊的布置
1)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 2)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
量的公共建筑。 3)街坊道路间距:200~300m,交叉口较多,儿童上学、
居民购物一般需穿越街坊道路。 (图8-3)
2. 居住区分级
1)居住区分级: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2)概念: 居住区 (P301) 居住小区 (P301) 住宅组团 (P301)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a. 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均匀分布,以形成良好的交通组 织系统,并有利于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
b.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2个出口(可同一方向)。 c.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2个方向出口与外围道路相
连系。
3)各级道路作用,道路断面形式和基本尺寸(P311)
a. 机动车道(间距150m) 双向:一般7m宽 单向:一般4m宽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演示课件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二、外部空间的要素
1. 尺度 (3)“十分之一理论”
•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 • 这个十分之一理论,实际上也不是完全适用,只要把内
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这样一个关系放在心上,作为外 部空间设计的参考。 (4)“外部模数理论” • 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m的模数 • 每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 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那么,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 破其单调
屋顶部分作为外部空间。 建筑空间根据常识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要素组成 外部空间就是由人创造的有一定功能的外部环境,是没有
“天花板”的空间。
二、外部空间的要素
1. 尺度 (1)一般认为,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
范围,熟视时成为1 °的圆锥
二、外部空间的要素
1. 尺度 (2)人的视点与建筑、建筑与建筑、人与人之间距离与
阿尔托的建筑因为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十分注意从内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单元本身有居住性,也有发展可能,不管是后来扩建的 还是原建的,都可以适应内部功能的变更 公共的—半公共的—私用的 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 界于18°到45°之间是理想的观感区域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 三、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公共的—半公共的—私用的 三、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120cm高:身体大部分逐渐看不到,产生出一种安心感,但是,视觉上仍有充分的连续性 减法创造的空间是把重点放在从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筑上 D/H=1,成45°仰角 ,观赏任何建筑细部的最佳形象位置
• 150cm高:产生了相当的封闭性 • 180cm高:人完全看不到了,产生封闭性
三、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2. 空间的封闭 空间的封闭性与墙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外部空间环境认知和设计
03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要素
地面设计
01
02
03
地面铺装
选择合适的地面铺装材料, 如石材、砖、混凝土等, 以增加空间的美观度和实 用性。
地面标高
通过调整地面的标高,创 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同 时满足排水需求。
地面纹理
利用不同的纹理效果,增 强空间的视觉效果和触感 体验。
植物配置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 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 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 灌木、花卉等。
人文性原则
总结词
人文性原则强调关注人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和心理感受,使空间环境更具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感受的空间。 同时,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文化元素融入空间设计中,提升空间的文化内
涵。
生态性原则
总结词
生态性原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使空间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注重人性和生态,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外 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
02
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总结词
功能性原则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核心,强调空间的使用价值和功能需求。
详细描述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满足人们的 日常活动需求。同时,要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理。
人文关怀的加强
人文关怀的加强
未来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将更加注重人文关 怀,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将更加关 注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通 过人性化的设计,营造出舒适、安全、温馨 的空间环境。
第六章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2)共享性与领域性相兼容的原则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以住区的边界为界, 主要为住区内部居民提供服务,满足住区内部 居民不同层次、内容的共同活动需求。因此,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具有共享性要求,住区 内的所有居民都具有使用的平等条件与权利; 同时又具有领域性的要求,服务于不同对象和 范围的空间场所(如邻里空间与组团空间,或住 宅周边空间与住区中心之间等)之间应具有相应 的空间划分,保持一定的独立性,避免不相容
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通过各种文教设施、商业 服务设施、道路广场、交通状况来反映,满足人们赖以生活的 基本需求的环境,包括住房、广场、绿地、交通空间、商业、 服务、文化设施等建筑设施和工程设备。
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应具有很好的空气质量、水环境和植被绿 地,充足的日照,以及完善便利的公用设施,能满足人们的生 理需求和行为需求。
(3)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要 素
7.3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设计原则
(1)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2)共享性与领域性相兼容的原则 (3)非均质性与公平性相兼顾的原则 (4)休闲性与生态性原则 (5)功能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
(1)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自然、人工与人文 要素有机复合与交织的结果,由各个局部按 照制定的功能关系和活动要求与空间序列整 合而成。
6.1.2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基 本特征
生活性、 领域性、 动态性、 综合性、 艺术性、
(1)生活性
与工业区、商业区等城市空间相比,居 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城市居民的居住 地,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外部 空间载体,具有显著的生活性特征。
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空间设计探究
现代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空间设计探究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环境包括街道、道路、公园、广场、街区、园林、公共设施等,在空间设计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人性化的交通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作为人们的生活空间,需要满足良好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得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同时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在交通设计上需要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考虑,加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设置候车亭,遮阳设施,供残疾人士通过的无障碍道路等,使得步行和骑行成为主流交通方式。
同时,要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和服务质量,使用公共交通的市民通勤更加便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建设在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集会交流的场所,也是促进居民之间交流互动的有力手段。
在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着重考虑被设计公共空间中的通行能力、使用率、舒适度、灵活性和安全性。
丰富公众活动、文化活动,增进社会联系,也是社交、文化、逛街消费和公共交通交通中转的重要场所。
包括美化道路绿化、花园、广场、招牌等意念空间,增强城市冲击力。
只有开放公共空间才能让市民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人性化和宜居化。
可以通过加强理顺各类空间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3.多功能公共设施的布置城市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设计要注重公共设施的多样性、便利性和完善性,例如健身设施、自行车服务设施、汇款机、ATM机、智能快递柜等。
公共设施设置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点,更好的配合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公共设施的布置中,注重细致化和周到化,设置一些细小的公共设施点,满足市民需求。
4.环保节能的空间设计现代城市的发展中,环保节能成为设计的重要方向。
城市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空间设计也需要注重节能环保。
在植树造林方面,可以采用生态绿化,让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互相呼应,减少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同时,可以配置太阳能路灯、空气净化器、垃圾分类和回收设施、智能照明系统等智能设备,更好的给市民提供便利和舒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5)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和基本要求 ① 设计要点 整体性:作为规划,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对用地有统一的安排, 包括建筑的位置、数量、总的面积,也包括整体环境的空间轮廓、 群体组合、单体造型、色彩以及具体的环境设计。整体性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也是区分于单体的主要部分。
(3)居住区的组成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包括: 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周围必要留出的空地,包括 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公共建 筑、公用设施建筑物的用地,包括基地占地及其所属的道路、 绿化、场地等。 道路用地——指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和组团道路以及停车场 等。 公共绿地——指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 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块绿 地等。
经济性:用地要经济;合理的布局能很好的组织通风、采光,节约能源; 土方要经济。 科学性:包括设计思想、住宅产业化建设等。 生态性:生态的思想贯穿于居住区规划的全部过程。 地方性和时代性 超前性和灵活性:规划本身具有计划的概念,既要兼顾现实情况,又要 有超前性和灵活性,要有弹性,留有余地。 ② 基本要求 使用要求:这是人类活动的最根本需要,也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 求,这种要求是多方面的,如适合住户的整体人群特点、住户的人口构 成、适合居住的气候、用地等条件、住宅的实用性、外部环境的实用性 等等。 卫生要求:要有良好的日照、通风,要满足噪声的干扰和空气的污染。 安全要求:防火—建筑之间要符合满足防火要求的间距。防震灾—包括 用地选择在地质条件好的地块,要有合理的疏散宽度和疏散场地,合适 的建筑密度,建筑物满足一定的抗震设防要求。防空-- 设置一定面积的 防空地下室,满足战时需要。 经济要求:居住区规划要与一定的经济条件相符合。 美观要求:居住区对城市的空间面貌、形象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居 住区规划设计也要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要体现明朗、大方、整洁、优美,并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审美情趣相符 合,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体现时代性。
住宅设计中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
住宅设计中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简介: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住宅商品化的不断推进,在住宅设计中如何整体提升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于居住舒适度的要求。
这个问题给设计师们带来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关键字:住宅设计,建筑艺术1强调外部环境整体设计1.1尊重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从城市空间设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建筑设计是设计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尤其要注意新的建筑不应对周边环境带来日照、噪音、污染、交通及城市轮廓线等诸方面的不利影响。
1.2崇尚生态型、环保型的环境设计理念。
在总体规划满足住宅日照、朝向和安全的基本要求下,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地形、景观优势等,并创造条件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得到沟通和互动。
应指出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包括空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和声环境等多方面。
设计师要注意对小区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如厨房油烟排放、汽车库废气、垃圾房等)进行控制和处理;要重视节地、节能、节水的措施和生活污水的再生利用;要发挥植物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并建立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绿化系统。
1.3注重住宅的居住文化体现。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地域的特色文化是经久不衰、永不过时的,住宅设计就应该努力顺循这种原有的城市肌理,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
设计师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要重视、尊重、发掘和延伸这种本地化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并注入以环境、空间、设施的时代内容。
2强调内部空间合理利用住宅室内环境在建筑设计时只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条件,如面积大小、平面关系、厨房、浴厕等位置,还需要设计室在这一特定的室内空间中,进行再创造、再探讨更深、更广的空间内涵。
室内环境所涉及的功能构想有基本功能与平面布局两方面的内容,基本功能包括睡眠、休息、饮食、会客、娱乐以及学习等,这些功能因素又形成环境的静、闹、群体、私密、外向、内敛等不同特点的分区;平面布局包括各功能区域之间的关系,各房室之间的组合关系,各平面功能所需家具及设施、交通流线、面积分配、平面与立面用材的关系、风格与造型特征的定位、色彩与照明的运用等。
宜居外环境设计
案例三:某公园外环境设计
总结词
自然和谐、景观优美、游憩舒适。
VS
详细描述
该公园的外环境设计遵循自然和谐的原则 ,通过借景、对景、造景等手法,将自然 元素和人工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时 ,该设计注重景观优美,营造出独具特色 的景点和景观小品。此外,该设计还为游 客提供舒适的游憩空间和设施,让游客在 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到轻松愉快的休闲时 光。
人性化设计
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合 理安排休息区、观赏区和 活动区等,以满足居民的 不同需求。
设施配置
便民设施
配备便民设施,如超市、 银行、邮局等,方便居民 生活。
儿童和老年人友好
注重儿童和老年人的需求 ,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和老 年人健身器材。
室外家具
合理配置室外家具,如座 椅、垃圾桶等,提升居民 的生活品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经过对现有宜居外环境设计的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宜居外环境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建筑设计等多个因素,以 创造出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宜居外环境设计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和归属感,同时倡导 绿色生态理念,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宜居外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宜居外环境设计能够提供舒适 、安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从
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区发展
良好的外环境设计能够增强社区 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 展。
推动城市规划建设
宜居外环境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 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城市向更 加绿色、智能和宜居的方向发展。
宜居外环境设计应关注城市热岛效应、绿地空间分布、生态廊道建设、雨水花园等议题, 将生态环保理念贯彻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和居住环境品质。
住宅建筑的内外环境设计
住宅建筑的内外环境设计摘要:城市住宅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功能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套型面积指标增加,功能更加齐全,动静、洁污等使用要求更加重视,内环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建筑外装饰也摆脱了沉闷的灰色及光板墙,而祟尚明快、雅致及线型,居住小区的外环境注重人性化,社会性要求。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在住宅内外环境设计中有了较大的体现,然而限于开发商及公众对住宅内外环境认识的角度不同或对其内在联系的认识偏差,现实生活并不都尽如人意,本文从户内环境和户外环境设计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以下几点意见。
一、户内环境1.内环境应注重各使用功能的满足住宅按照使用顺序依次为人口、门厅,分别进人餐厅和客厅两条路线,其中餐厅,可进人厨房和服务阳台,客厅可进人生活阳台,卧室、书房、卫生间。
门厅又称玄关,作为内环境的人口处,是进门后放下手中的包、钥匙、雨具,脱掉外套、换上拖鞋的空间,因此,不应少于二平方米,是进人客厅的前奏,应有简单的装修,体现主人的生活情趣,以不使内外有一目了然的感觉,门厅面积稍大时,可置一对高脚椅,供邻居说几句话时小坐,地面应采用石材或瓷砖,耐磨、易湿洗,经过门厅可进人客厅。
客厅是家庭的公共场所,是动区,是家庭团聚、视听娱乐及接待客人的地方,因此应有窗对外直接采光和通风。
客厅面积不应少于十二平方米,且应有三米长的能安排一组沙发的实墙面,在设计中尤其应避免客厅面积较大却没有多少实墙或死角以供布置家具,一周都是门的情况。
客厅是家庭的噪声源,较合理的设计应为客厅南向,与北向的餐厅相向布.,而与卧室相邻布置,这样不仅噪声解决得好,通风也会迎刃而解。
当客厅变为起居室时,更有利于噪声的控制。
在满足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可设不封闭的挑阳台,远眺、凉晒衣物、栽花植草,颐养生活情趣,生活阳台是内外空间的过渡,是灰空间,可丰富客厅的空间层次。
客厅应朝向美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