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故事小猪找月亮

合集下载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月亮的变化。

2. 能够独立、连贯地讲述故事情节。

3. 学会观察夜空,体验寻找月亮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找月亮》2. 月亮图片若干3. 手工材料:彩纸、胶水、画笔等4. 户外活动场地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问题:故事里的小猴子做了什么?它为什么要找月亮?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找月亮》,引导幼儿关注月亮的变化。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月亮的变化原因,帮助幼儿了解月亮的运行规律。

4.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月亮手工作品。

四、活动延伸1. 户外观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月亮,让幼儿亲身体验寻找月亮的乐趣。

2. 家园共育:教师提醒家长关注幼儿讲述月亮变化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活动。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2. 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3. 户外活动时,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于月亮变化的理解。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3. 关注幼儿在户外观察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月亮的认真程度、与同伴的交流互动等。

七、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了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是否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参与机会。

2. 教师在手工制作环节是否给予了幼儿足够的指导,是否鼓励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教师在户外观察活动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是否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八、教学建议1.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简化故事情节,使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月亮的变化。

2. 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制作材料和模板。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中班语言活动,以《找月亮》为主题,教材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包括儿歌《找月亮》和故事《月亮不见了》。

儿歌内容为:“夜夜夜,夜空中,月亮悄悄爬上屋顶。

左左右,右左右,我们一起来找月亮。

”故事内容为:一个小男孩晚上找不到月亮,他四处寻找,发现月亮躲在云后面。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熟练地演唱儿歌《找月亮》,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学会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图片、云朵图片、儿歌音频、故事课件。

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月亮什么时候出来吗?它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

2. 儿歌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儿歌《找月亮》,引导幼儿跟唱,并解释儿歌中的词语,如“夜空”、“月亮”、“左右”。

3. 故事讲解(5分钟)教师讲述故事《月亮不见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并提问:“为什么小男孩找不到月亮?月亮去哪儿了?”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4.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月亮和云朵,并鼓励幼儿用儿歌中的词语描述制作过程。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作品中的月亮和云朵,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儿歌《找月亮》歌词、故事《月亮不见了》情节概括。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语言描述。

2. 请幼儿根据儿歌《找月亮》的内容,画出月亮和云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月亮、学习儿歌和故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实践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制作月亮和云朵,展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语文》第四章《有趣的观察》,具体内容为“找月亮”。

通过描述月亮的不同形态和出现的位置,引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描述月亮的形状和位置,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月亮的形状和位置。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状的卡片、图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月亮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的形状。

同时,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忆月亮出现的位置和时间。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图片为例,讲解月亮的形状变化,如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月亮形状,并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 语言表达(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月亮的形状和位置,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合作交流(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月亮”的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月亮形状的卡片,并说出卡片上的月亮形状和位置。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月亮的位置:东、西、南、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月亮形状,并描述它的位置。

2. 答案示例:我喜欢满月,它出现在天空的南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月亮的形状和位置。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月亮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对诗歌和故事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月亮图片、故事课件、月亮的变化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歌曲《月亮姐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

2. 故事讲解:通过课件讲述《找月亮》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变化。

3. 观察练习: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

4. 诗歌欣赏:教幼儿朗诵诗歌《静夜思》,培养幼儿的语感和对诗歌的喜爱。

5. 活动总结: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故事和诗歌的主题,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表达。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3. 选择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让幼儿回家后朗诵给家长听,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评价幼儿对故事和诗歌的兴趣。

2. 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练习环节,评价幼儿对月亮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诵和活动总结环节,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在观察练习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指导,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

在诗歌朗诵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演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月亮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描绘出月亮的形状和变化。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月亮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学习描述月亮的词语,通过故事《找月亮》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以及简单的天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词语描述月亮的形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

2. 教学重点:学会用词语描述月亮的形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态图、故事课件、月亮挂图。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态的月亮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月亮的形状,分享自己看到的月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找月亮》讲解月亮的圆缺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学会用词语描述月亮的形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月亮形态图,用词语描述月亮的形状,并进行小组交流。

4. 巩固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月亮挂图,引导学生按照圆缺变化顺序进行排列,加深对月亮变化规律的理解。

5. 创作展示(10分钟)学生用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月亮作品,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描述月亮的词语:弯弯的、圆圆的、亮亮的、缺缺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月亮形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月亮是满月,它圆圆的、亮亮的,像一个大玉盘。

2. 拓展作业:观察夜晚的月亮,和家人分享月亮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自然现象,如太阳、星星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天空》中的第三节《找月亮》。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探索和讲述,让幼儿感知月亮的不同形态和出现时间,以及与月亮相关的简单诗歌和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和出现时间。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不同形态和出现时间。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形状的卡片、图片、故事书、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天空,引导幼儿发现月亮,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月亮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

教师讲述与月亮相关的简单诗歌和故事,引导幼儿感知月亮的美丽和神奇。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月亮的出现时间和形状。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月亮现象。

4. 工作坊(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彩色笔、剪刀和胶水创作月亮主题的画作。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月亮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圆形、弯弯的、半圆形等。

2. 月亮的颜色:白色、黄色等。

3. 月亮的出现时间:晚上、夜空中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本周内月亮的出现时间和形态。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月亮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讲述与月亮相关的民间故事,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不同形态和出现时间。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作业设计。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讲述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法、观察法、讨论法、情境表演法等。

四、教学准备:1. 挂图:《找月亮》2. 月亮变化的图片3. 幼儿用书《找月亮》4. 录音机、录音带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让幼儿观察天空,找月亮,并提问:“月亮在哪里?”(2)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找月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月亮的变化。

(2)让幼儿观察月亮变化的图片,引导他们讲述月亮的变化过程。

(3)讨论:月亮为什么会有变化?它是怎么变化的?(4)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巩固部分:(1)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观察天空,找月亮,并讲述月亮的变化。

4. 结束部分: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讲述给家长听。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观察、思考和表达。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课时安排:本教案共1课时。

十、教学内容:1. 故事《找月亮》2. 月亮的变化3. 观察天空,找月亮4. 情境表演5. 观察月亮变化,讲述给家长听六、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月亮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月亮的变化。

2. 开展“月亮诗歌朗诵”活动,让幼儿欣赏并朗诵关于月亮的诗歌。

3. 进行“月亮知识问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月亮的相关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故事优质教案《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故事优质教案《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故事优质教案《找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故事教材第四章《月亮的变化》,详细内容为通过故事《找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的不同形态,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亮的不同形态,知道月亮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月亮变化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月亮的形态变化。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月亮变化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月亮变化图、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夜晚的月亮,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

回到教室,教师讲述故事《找月亮》,让幼儿跟随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寻找月亮。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月亮变化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月亮的形态。

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答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用放大镜观察月亮变化图,描述月亮的形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描述月亮的形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月亮形态,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找月亮》2. 月亮的变化图3. 观察月亮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观察到的月亮,并描述它的形态。

答案:幼儿需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观察夜晚的月亮,说说月亮的变化。

答案:幼儿需与家长共同观察,并用语言表达月亮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观察实践,让幼儿了解了月亮的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月亮观察日记活动,让幼儿连续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观察月亮,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文档: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一、教学内容本活动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找月亮》。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简单描述月亮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简单描述月亮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表达出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月亮图片、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文文本、文具盒、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变化,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找月亮》。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卡片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 课文阅读(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4.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月亮的变化,学生听讲,理解课文内容。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的理解,提醒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生字词:月亮、变化、自然现象课文内容:描述月亮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短文,描述月亮的变化。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文档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月亮”的主题,具体为第二章第一节《找月亮》。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月亮,了解月亮的运行规律,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形状、运行规律等。

3. 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生能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形状、运行规律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月亮图片、月亮运行图、月亮形状卡片等。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大小等特征,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找月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如: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要找月亮?他们找到了月亮吗?3. 知识讲解与实践(10分钟)教师利用月亮运行图和月亮形状卡片,讲解月亮的运行规律和形状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

同时,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绘制一个月亮的运行图。

4. 口语表达与互动(5分钟)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如:“月亮有时候像圆盘,有时候像小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

教师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月亮》。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月亮的运行图。

(3)以“我眼中的月亮”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找月亮形状:圆盘、小船运行规律:阴晴圆缺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找月亮》。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月亮的运行图。

3. 以“我眼中的月亮”为主题,写一篇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1)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1)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月亮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月亮的不同形态,了解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规律;学习月亮相关的词汇及句子表达;通过故事《找月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月亮的基本形态,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月亮。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月亮阴晴圆缺变化规律的理解。

教学重点:月亮形态的认识,相关词汇及句子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月亮故事课件,月亮挂图,月亮模具。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夜晚的月亮,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形态,引导幼儿讲述月亮的故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挂图和模具,讲解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规律,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月亮形态。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模具拼出不同的月亮形态,并在画纸上用水彩笔描绘出来。

4. 语言表达(10分钟):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画的月亮,如:“我的月亮是圆的,像一个大玉盘。

”5. 故事分享(5分钟):讲述故事《找月亮》,让幼儿跟随故事中的角色一起寻找月亮。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态: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2. 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规律。

3. 描述月亮的简单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月亮,并用一句话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画的月亮是满月,像一个大大的圆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关注他们在语言表达和绘画方面的表现,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实地观察月亮的变化,增强他们对月亮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分享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和歌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找月亮》2. 月亮图片若干3. 歌曲《月亮姐姐》音乐4. 手工材料:彩纸、胶棒、画笔等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月亮姐姐》,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找月亮》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月亮的圆缺规律。

3. 观察月亮: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特点。

4.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月亮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手工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共同欣赏,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手工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营造美的氛围。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发现和欣赏美的事物。

4.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要关注幼儿对月亮变化的认识,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环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他们对月亮变化的描述能力。

2. 评价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兴趣。

3. 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环节的自信表现和沟通能力。

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参与度和对月亮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内容:2. 月亮变化歌:《月亮姐姐》歌曲,歌词包括月亮的形状变化和月亮与星星的互动。

八、教学方法:1. 故事讲授: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2. 歌曲教学:采用示范演唱、分组唱、接龙唱等形式,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并学会歌曲。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

中班语言教案-找月亮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并能够讲述故事内容,了解月亮的变化。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月亮图片、月亮变化图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歌曲《月亮姐姐》引起幼儿对月亮的兴趣,导入本次活动。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展示故事《找月亮》,让幼儿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 图片观察:展示月亮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4. 月亮变化:展示月亮变化图,让幼儿观察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变化过程。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月亮的变化,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变化。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语言描述给家长听。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个月内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观察与描述:评估幼儿在观察月亮变化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月亮的特征和变化。

七、教学拓展:1. 科学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月亮的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月亮的变化。

2. 艺术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月亮的变化。

八、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在活动结束后,向幼儿询问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月亮情况,收集家长的建议。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

2024年中班语言活动找月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月亮的故事》,详细内容包括《找月亮》的故事讲解、月亮的相关知识介绍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使学生掌握与月亮相关的词汇,并能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掌握与月亮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月亮图片、卡片、磁性板等。

学生准备:彩笔、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找月亮》的故事,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和词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与月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并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互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找月亮》2. 重点词汇:月亮、形状、颜色、晚上、天空等。

3. 重点句子:月亮是什么形状的?月亮是什么颜色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月亮,并用所学词汇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月亮是圆圆的,像一个大大的银盘,它发出淡淡的黄色光芒,照亮了整个夜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故事内涵的理解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用所学词汇创作关于月亮的诗歌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月亮》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月亮》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01
教具准备:月亮模型、手电筒、星空 图等。
02
多媒体资源:与月亮相关的图片、视 频、音频等。
03
本次公开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 《找月亮》这首诗歌,并达到了预期 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环节的组 织不够紧凑、个别幼儿的参与度不高 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 完善。
教学内容难度偏大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理解月亮变化的自然现象具有一定难度,需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针对性改进措施提
优化时间安排
在下次教学中,将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充分 理解月亮变化的过程。
提高幼儿参与度
将设计更加有趣的互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 与度。
降低教学内容难度
Part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故事情境导入
创设夜晚情境
通过描述夜晚的美丽和神秘,引起幼 儿对月亮的兴趣。
讲述《找月亮》故事
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引导幼 儿进入故事情境。
词汇和句型学习
学习月亮相关词汇
如“月光”、“月影”、“月圆 ”等,丰富幼儿词汇库。
掌握基本句型
通过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引导 幼儿学习并掌握基本句型,如“ 月亮在哪里?”、“我找到了月 亮”等。
Part
03
教学过程实施
热身活动及导入环节
儿歌导入
播放一首与月亮相关的儿歌,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引发对月亮的 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谈话导入
与孩子们谈论月亮的话题,如“你们见过月亮吗?”、“月亮是什么形状的?”、“月 亮有什么特点?”,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表达。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设计:找月亮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学习新词汇“月亮”及其特征。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步骤1. 学习新词汇“月亮”1.老师向学生介绍新词汇“月亮”,并用卡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月亮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请学生成为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自己想办法描绘出月亮的外观特征,并一起汇报给全班同学分享。

3.老师在小组发言后再给予补充和纠正,让学生逐步熟悉并掌握新词汇的意思和用法。

2. 游戏环节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起,面向教室中心点。

2.老师随机选择若干名学生为“月亮”,并让“月亮”转圈,每次停留后,其他学生要用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向“月亮”发问,如:“你是谁?”“你在哪里?”“你是怎样的?”等等。

3.“月亮”不说话,由一旁学生担任明白人,通过与“月亮”的交流,向其他同学解释“月亮”的特征。

4.当所有小组的学生都交流完成后,整个教室的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

3. 总结与输出1.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新学习的词汇及游戏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和体验。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习到的新词汇,加强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注意事项1.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学生受伤。

2.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游戏结束后,要与学生一起回顾和总结游戏过程及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在游戏环节中,老师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向“月亮”发问,以及明白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情况,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同时,在总结和输出环节中,老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新词汇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教案:找月亮

幼儿园中班教案:发现月亮活动目标1.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2.了解水中的反思现象。

3,丰富的词汇:“反思”。

活动准备1,大盆,盆中装有淡水。

2,猪纸情侣活动程序首先,看一下“反思”,引起人们对活动的兴趣。

1.展示几个大盆,用清水洗净。

老师:孩子们,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那么我们在水面上看什么呢?2.儿童零散的活动着眼于“反思”。

让孩子们看一下水中的倒影,看看水中,看看水中是否有同伴,看看水中倒影的物体。

3.谈话:您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让孩子知道这是水的倒影。

第二,展示助教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老师: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候出来?月亮会出来反思吗?反思在哪里?请听故事寻找“月亮”。

2,老师讲故事在第一节课之后,提醒孩子:在听故事时,还记得小猪在地面上看见月亮的地方吗?3,给小猪纸夫妇看,老师操纵了纸第二遍讲故事。

4,一边提问,一边教孩子学习故事在故事中的作用。

(1)一开始,养猪老板对养猪的第二个孩子说了什么?(2)发现月亮的第一只猪怎么说?(3)发现月球的第二只猪是什么?(4)月亮的小猪后来发现了什么?第三,考虑一下,您在哪里可以找到地面上的月亮?1.将幼儿的生活经历传播出去。

2.老师操纵纸娃娃,然后用猪的语气对孩子说:你喜欢听我的故事吗?老师会再次告诉你,告诉我我的故事,并告诉我父母。

带领孩子们讲故事。

3.老师:我是一头猪,我喜欢动脑子。

你喜欢找到它吗?今晚,您还可以去地面找到月亮,看看在地面上可以找到多少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寻找月亮,第二天让他们听。

故事的附属:寻找月亮一天晚上,猪老板和猪公鸡在一起,猪老板说:“听说月亮不仅在天空,而且在地面!”第二个孩子说:“真的吗?然后我们和朋友一起去寻找它。

老板说'好!他们邀请了一群猪去四处寻找它们。

到了春天,一头猪高兴地尖叫:“哇,春天有月亮!”另一头猪说:“哇,露珠里有月亮!”另一只小猪喊道:“哇,玻璃窗上还有月亮!他们还看到水桶里的月亮,镜子里的月亮,游泳池里的月亮,望远镜里的月亮,以及大小不一的月亮,无数的月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故事
小猪找月亮
2020-12-12
【关键字】地方、公开、发现、办法、丰富、鼓励、指导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准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准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与指导:
1.分散活动“看倒影”。

准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
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3.讲故事进行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组织谈话:
“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办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讲述各自的探索与发现。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准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准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与指导:
1.分散活动“看倒影”。

准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
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3.讲故事进行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组织谈话:“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办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讲述各自的探索与发现。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准备:
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准备一些小猪纸偶。

活动与指导:
1.分散活动“看倒影”。

准备一些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让幼儿看水中的倒影:“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让幼儿分散活动,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幼儿拿着物品)。

活动后进行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2.出示一个纸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请听故事‘找月亮”’。

教师讲故事,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再听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3.讲故事进行提问,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让幼儿互相看一看眼睛中的映像。

4.谈话:“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5.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我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组织谈话:“我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我用什么办法映出了月亮?”
让幼儿讲述各自的探索与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