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1、什么是⼈⼒资源?⼈⼒资源是存在于⼈的体能、知识、技能、能⼒、个性⾏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
⼈⼒资源与其他资源⼀样也具有物质性、可能性、有限性。
2、⼈⼒资源有哪些特征?⼈⼒资源具有如下特征:(1)⼈⼒资源是“活”的资源,它具有能动性、周期性、磨损性;(2)⼈⼒资源是创造利润的主要源泉;(3)⼈⼒资源是⼀种战略性资源;(4)⼈⼒资源是可以⽆限开发的资源。
3、什么是⼈⼒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现代化的科学⽅法,对与⼀定物⼒相结合的⼈⼒进⾏合理培训、组织和调配,使⼈⼒、物⼒经常保持⽐例,同时对⼈的思想、⼼理和⾏为进⾏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使⼈尽其才,事得其⼈,⼈事相宜,以实现组织⽬标。
现代⼈⼒资源管理就是⼀个⼈⼒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
4、简述⼈⼒资源管理的10项内容。
⼈⼒资源管理的10项内容包括:(1)制定⼈⼒资源计划;(2)⼈⼒资源费⽤核算;(3)⼯作分析和设计;(4)⼈⼒资源的招聘与配置;(5)雇⽤管理与劳资管理;(6)⼊⼚教育、培训与发展;(7)绩效考评;(8)帮助员⼯的职业⽣涯发展;(9)员⼯⼯资报酬与福利保障;(10)建⽴员⼯档案。
5、传统的⼈事管理⼯作与现代⼈⼒资源管理的区别在哪⾥?传统的⼈事管理⼯作与现代⼈⼒资源管理有很⼤的区别。
其区别如下:(1)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事管理的主要⼯作就是管理档案、⼈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资调整等具体的事务性⼯作;⽽现代⼈⼒资源管理则以⼈为中⼼,将⼈作为⼀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和管理。
(2)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现代⼈⼒资源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
(3)在管理⽅式上,传统的⼈事管理 主要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段;现代⼈⼒资源管理采取⼈性化管理。
(4)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事⼯作,属于战术性管理;现代⼈⼒资源管理更注重⼈⼒资源的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
管理学(第2版)习题答案(1-11章全)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概念习题解答复习题1、管理的含义是什么?试列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定义。
答:定义1(泰勒)管理就是确切地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它。
定义2(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定义3(孔茨与奥唐纳)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这个定义需要展开为:作为管理人员,需完成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管理适合于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管理适用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人员;…。
定义4(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定义5(许国华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定义6(乔忠等)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有哪些主要的职能?简述其含义。
答: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激励、协调,就有六个管理职能。
具体含义如下:1)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在收集大量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组织的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和组织拥有的资源建立组织目标,然后制定出各种实施目标的方案、措施和具体步骤,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完整的谋划。
2)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实施计划而进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如成立某些机构或对现有机构进行调整;二是为达成计划目标所进行的必要的组织过程,如进行人员、设备、技术、物资等的调配,并组织、监督计划的实施等。
3)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所起的作用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4)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5)激励职能。
激励职能就是创造职工所需要的各种满意的条件,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
资源的概念
第一章:资源的概念广义: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自然物质(人需要,加以利用)-----有价值(经济技术能力)----开发利用其价值-----资源物质的:土地、水、生物、大气等,自然资源;非物质的: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及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
要深刻理解非物质性资源的重要性。
因为资源能否为人类所用取决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人的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资源利用随社会而不断发展。
洪水--拦坝----防洪、发电、灌溉;石林、土林、险峰--开发为旅游景观;沙漠、裸岩、孤岛、深海--贮藏着大量现不能开发或未开发的资源;废水、废渣--循环再利用,资源化开发利用;狭义:仅指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自然资源的一般特征:(1)资源在空间上的共生性与整体性自然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各类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同等重要性。
决定了对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的综合性(不能用一损百)。
常出现资源整体性与资源管理立法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⑵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地域性;社会经济资源也有地域性;⑶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绝对无限性自然资源是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的辩证统一⑷多宜性资源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多效益的特征资源所有的多宜性功能不具有同等重要性!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在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时,需全面权衡!⑸全球性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后果往往会超过其主权范围而波及其它地区b.全球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导致了资源区域上的优势互补。
c. 有些资源是全球共享的。
资源开发利用需国际合作⑹利用的层次性1.1 人地关系演变与资源科学的产生1.1.1 人地关系的发展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精品教案大全
2
人力资源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 一特点是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人力资源的生产,基于人口再生产这种生命过程, 其接受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智力自然前提;人力资源的使用,更受到人的自然生命特征 的限制,如身体疲劳程度、人身安全、劳动卫生、工作时间等。 2.社会性 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从一般意义上说,人口、人的劳动能力和“人力”这种资 源,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又都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从社会经济运行的角 度看,人类劳动是群体性劳动,不同的个人分别处于各个劳动组织之中,这构成了人 力资源社会性的微观基础。从宏观上看,人力资源是处于一定社会范围的,它的形成 要依赖社会,它的配置要通过社会,它的使用要处于社会的劳动分工体系之中。 (2)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 1. 智能性
8
妇女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取决于许多因素, 诸如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总量、 社会需要的具体劳动岗位、女性的生理特点、妇女的受教育程度与技能状况、家庭的 收入与消费状况、家务劳动及其社会化程度、男性人力资源的供给量,以及社会风俗 习惯、政治考虑等。教育在扩大妇女就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的社会结构 1.人力资源的教育结构 从总体上看,人力资源在体质方面的差异不会过大,因此,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 主要就在于智力方面,这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特别是经济活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上。一 般来说,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是以文化程度划分的文盲、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 程度、中专程度、大学以及大学以上程度各个等级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此外,社会劳动者不同职业技能等级的比例构的一个方面。也是人力资源质量结 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的生产发展水平,需要有不同的人力资源质量相适应。一 般来说,经济越发达,需要的高质量人力资源数量越多、比例越大。但是,我们又不 能脱离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简单地认为高质量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越好、比例越大越好。 因为超越了社会经济客观需要的过多的高质量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其中 的一部分不得不从事质量要求较低的社会劳动,这就会降低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效用, 浪费一部分高质量人力资源,并浪费社会与个人的教育投资,这显然是违反经济原则 的。例如,经济发达国家的“博士失业”现象就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出于高质量人力资源类别之间的替代性较差,合理的人力资源质量结构就不仅要 求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处于一种适宜的比例,而且要求各个等级人力资源内部从事不 同类型职业劳动的人力资源比例也比较协调。否则,此长被短,就可能造成人力资源 结构性失业的浪费。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资料.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目录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第四节就业与失业第二章劳动法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笫二节劳动法律关系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第二节企业计划于决策笫三节市场营销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一节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第二节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第三节领导行为及其理论笫四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第三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有限性称为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为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耍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一定时期,社会可支恥的劳动资源无论其绝对虽冇多大,但总是一定既定的虽。
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为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即具有稀缺性。
•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乂具有绝对的属性。
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乂会产牛新的需要。
因此,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
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
消费资料的形成是劳动的结果,是消费各种资源的产物。
若消费各种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是无限的,那么,消费资料也就是无限的。
而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支付能力。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够拥有的劳动量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由于消费各种资源以生产或形成经济物品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即牛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
第一章资源与资源管理学
第一章资源与资源管理学第一节资源的概念(一)资源1.资源:一切人以外的物质和精神存在。
(动态角度)在一定主客观世界的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作用的物质和精神存在。
(静态角度)2.对资源概念认识的三个方面:财富视角,有用性视角,福利视角3.理解资源的概念的两个维度:无限性和有限性4.资源的无限性:资源管理学的理论起点。
5.理解资源的无限性:世界是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人的需要时不断增加和升级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需要、能力、价值和资源是相互促进的。
6.理解需要、能力、价值与资源的关系:能力是需要实现的前提,需要是能力的指引;需要和能力的发展具有价值性;资源是实现需要、能力和价值的手段;价值本身是一种资源形态。
7.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管理学的逻辑进路.8.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世界发展的时空是有限的;人类需要的时空是有限的;人的能力的时空有限性;资源的有限性是分析资源管理问题的现实根据。
9.产权的清晰界定是资源定价的前提。
10.市场经济中凡是稀缺的资源必定具有较高的价格。
第二节资源管理学1.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凭借,资源的有限性是资源管理必要性的基础,资源管理是规避资源利用和开发中负外部性的有效手段。
可能性:人类的价值观的演化和发展为资源管理准备了观念基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资源管理提供了物质基础;当代世界和区域合作的加强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管理提供了可能。
2.新时代的资源管理学应具有的新视角:多学科的系统视角;前瞻性的发展视角;国家层面的战略视角;区域层面的国际视角;个人层面的修养视角。
第二章资源的性质与分类第一节资源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原理:自然界中碳、氢、氮、磷、硫等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形成有规律的还原系列。
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是指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地域分异规律:地球表层大小不等的、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地段之间的相互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
资源管理的原理及应用
资源管理的原理及应用1. 背景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资源管理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资源管理涉及到对各类资源的规划、分配、监控和优化,以确保资源能够被高效地利用,从而提升整体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介绍资源管理的原理和应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场景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2. 资源管理的原理资源管理的原理是基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任何组织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会面临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挑战。
资源管理的原则包括合理规划、平衡配置、有效协调和持续改进。
2.1 合理规划合理规划是指在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需求预测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和使用策略。
合理规划需要考虑到资源的不同特性和优先级,以确保资源能够更有效地被利用。
2.2 平衡配置平衡配置是指在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优先级,将资源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或项目。
平衡配置要考虑到资源的利用率、效益和风险等因素,以达到最优化的资源利用效果。
2.3 有效协调有效协调是指在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各个部门或项目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
有效协调可以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品质。
2.4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在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监控和评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改进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持续改进可以使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资源管理的应用资源管理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和满意度,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员工关系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利用。
3.2 财务资源管理财务资源是组织中的核心资源之一,合理的财务资源管理可以确保资金的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
财务资源管理包括预算、投资、资金流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财务资源的最优配置。
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
手段:通过分工,充分发挥各人特长;
通过协作,形成集团力量。
组织成员能力互补
组织成员志同道合
机制:组织成员双向选择、自由组合
49
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目标是一个人 之所以愿意留在一个组织中的根本原因。 个人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通过群体努力 而得到的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 管理场理论
行为 认同共同理念,遵守群体 规范——同路人。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勇于 承担相应责任____体现自 己价值。 主动配合他人,分工不分 家;能够从全局角度出发 考虑问题和采取行动____ 成为群体一员。
52
管理者的诞生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的差异性; 组织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53
一、管理的概念与属性
分配和利用人们的努
力和自然资源来实现 既定目标
经济、社会和政 治组织
有组织的 活动要求
47
组织的特征
由一群人组成(≥2) ——组织成员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目标 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结构
48
为什么 要建立 组织?
组织的功能
怎样才能 发挥组织 的作用?
功能:克服个人力量的局限性, 实现靠个人力量无法实现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
50
组织的实质
组织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一个组织中,损人必损已; 人们对组织的关心,归根到底是出于对自 己在这个组织中的利益的关心
51
从自然人走向组织人
理念
组织是通过分工协作形 成群体力量,在实现共 同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每 一个组织成员个人目标 的。
一个人只有认同组织理 念、愿意遵循群体规范, 并能为组织作出自己的 贡献,才能为集体接受 并成为群体当中的一员。
基于LTE-A技术无线资源管理的跨层联合博弈
2 L . 系 统 平 台 与 基 于 I E A 技 术 的 YE A . . _ T 无 线 资 源 跨 层 的博 弈 分 析
相 比已经接近 4 G的 LE技术 .T . T LEA技术需要在
L E技术的基础上平滑演进, T 主要针对最大带宽和上行峰
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参考文献f4针对无限小区内用户 , 3] ,
优化其性能。 同时, 为实现系统整体性能最大化的目标, 利
用跨层机制, 通过在协议栈的各层之间传递特定的信息来
协调各层间的工作过程。 出于上述考虑, 本研究设计的基本思想是 : , 首先 根据
协议栈中每个层的特点, R C层、 A 层 、 在 R M C 物理层建立 相应的博弈模型 ,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要综合其他协议栈
E C属于核心网,.T A P EU R N属于接入网。 无线资源管 理过 程主要 发生 在接 入 网 ,即 EU R N .T A 。主要 研究
LEA的具体情况 ,R 层 、 A T. R C M C层 、物理层 中分别包含
多个无线资源管理模块. 各层内部需要利用博弈论的理念
EU R N中的 R C层 、 .T A R 第二层( 包含 P C D P层、 L R C层和 M C层)和物理层。其中 R C层用于处理用户与基站之 A R 间大部分控制信令1 9 1 。第二层中关于无线资源管理的功能
基于上述分析 ,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L EA网络 T.
提高系统性能, 但由于无线资源之间的相关性 , 网络整体
性能可能下降。对网络整体性能的优化问题, 由于无线资 源之间的相互影响、 制约和竞争的关系 , 采用传统方案无
法有效解决
的无线资源管理模型, 采用博弈方法对 L EA系统中无线 T. 资源的分配方法进行了研究。 该模型针对不同协议栈层无 线资源管理的特点 , 分别在 R C M C和物理层建立博弈 R 、A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企业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我们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协调.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人所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协调的主要手段是:生产、战争、道德、管理;2、管理的本质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3、不当管理者的人也需要学习管理*不学管理就不明白社会的真假美丑善恶;*人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人管理,有利于了解相互行为,增强生存能力;、*相对资源的有限性需要借助管理来实现更多的欲望;4、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就是用相同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效率与效益相比,效益是第一位的;有效的管理,即要讲求效益、也要讲求效率;5、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表现为确定目标和过到目标的步骤;*组织:目标变成现实需要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的过程;*领导:运用职权和威信,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控制:保证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检查和纠偏工作;6、管理学的特点1、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没有固定法则演算,没有精确定律;2、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数学等;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文盲也能当好管理者;4、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管理学的起源及发展,ISO的发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是学好管理的不二法门7、管理者区别于其他管理人员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直接下属管理者与操作者的区别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8、组织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1、个人之所以要加入组织就是因为自己无法独自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9、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充当着三方面共十种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形象代言人、领导者、联络员。
2、信息传递方面;组织发言人、信息监督者、信息传递者。
3、决策方面;企业家、资源分配者、矛盾排除者谈判者。
10、常见的管理者错位现象1、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
抓权、不清楚自己定位、不信任别人、职业习惯;2、中层管理者上传下达。
管理的基本原理(一).
系统原理的应用
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分析实际问题。
指导组织正确处理组织内部与外部、局部与 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
指导组织合理运用所需各种要素和资源。
系统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具有全局观念 关注医院系统结构的状况 处理好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例:马和骑师
——监控的重要性
弹性原理
一、基本概念 管理工作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以适应客观事物的各种变化,从而 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管理为什么必须保持弹性?
管理所研究的问题是综合复杂的因素。
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很大的模糊 性和不确定性。
二、管理弹性的类型
局部弹性:环节上的弹性
• 多方案弹性 例:手术方案 • 任务、时间弹性 • 人力、物力弹性
“合” ——组织综合
例:阿波罗登月舱
日本松下彩电
整分合原理的应用
科学分解是整分合原理的核心
例:嗑瓜子行为
整分合原理的应用
科学分解是整分合原理的核心
•管理职能不能分解 •管理的对象不能分解
分工单位有必要的自主权,否则失 去功能单位的活力
例:课题负责人制
例:一次独特的考试 ——整体把握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的产生
从资本主义:以“资”为本
到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位、根 本、目的)
应当把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 看作一种生产要素。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
人本原理的概念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的核心是人 , 管理 的动力是人的积极性。一切管理都应以调 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土地资源学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土地的经济价值B. 土地的法律问题C. 土地的自然属性及其合理利用D. 土地的生态保护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资源的特点?A. 位置固定性B. 面积有限性C. 可再生性D. 可移动性答案:D3.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环境友好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4. 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土地的所有权B. 评估土地的经济效益C. 判断土地的适宜性D. 计算土地的面积答案:C5. 土地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B.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C. 增加土地的面积D. 限制土地的开发利用答案:B6. 土地资源的分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耕地B. 林地C. 建设用地D. 水域答案:D7.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保护生态环境B. 节约集约利用C. 无序开发D. 科学规划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资源保护的措施?A. 退耕还林B. 防治土地污染C. 土地整理D. 随意占用耕地答案:D9.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土地资源的实时监控B. 土地资源的数据统计C. 土地资源的法律咨询D. 土地资源的买卖交易答案:B10. 土地资源法律法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规范土地市场B. 增加土地收益C. 限制土地利用D. 减少土地面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B. 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C. 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D. 土地资源的买卖交易答案:A, B, C1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 B, C13. 土地资源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A. 土地适宜性评价B. 土地生产力评价C. 土地经济价值评价D. 土地法律风险评价答案:A, B, C14. 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包括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教育手段答案:A, B, C, D15. 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哪些部分?A. 数据收集B. 数据处理C. 数据存储D. 数据输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土地资源是无限的,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
33 招聘活动的评估
• 成本效益评估
• A招聘成本 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包括招
聘费用、选拔费用、录用员工的家庭安置费用和 工作安置费用、差旅、招待等;间接成本包括内 部提升费用,工作流动费用等。 • B成本效用评估 • C收益评估
• 数量与质量评估 • 信度与效度评估
34 总结:
▪ 招聘需求分析 ▪ 招聘准备——工作分析与胜任能力分析/招聘
•
C兴趣测试
•
D案例:“画树练习”
31
员工录用事宜
--------人员录用的决策 • A多重淘汰法(一种测试淘汰一点,再测试,再
淘汰)
• B补偿式(比如招聘业务员,录用按比重来,性格30 %,经验30%,学历10%…)
• C结合式
32
-----录用决策的标准 • 以人为标准 • 以职位为标准 • 双向选择的标准
那就是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猪先生。
3 第二轮是笔试。这当然难不倒大学本科毕业的鸡和鸭;羊因为 平时勤勉,也勉强过关了;狗呢,上学的时候不太认真,碰到这些 题目是些为难,可是它在这么短短的一会儿时间内,已经给主考官 鞠了六个躬,点了九次头,所以也过关了;猫头鹰本来是不会做的, 可是它眼力好,偷看到了,所以也就抄过了关。只有猫因为坚持原 则,不会做就是不会做,所以,这一轮被淘汰的只有猫一个人。
具备大学阅读水平以上者才能够理解其各个项目,任职者和主管人员如果没有受过 10到12年以上的教育就难以使用这种问题。
尽管如此,PAQ仍是劳动心理学领域中,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职务分析问
卷之一。 FJA(Functional Job Analysis)是指功能性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分析 方法,是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U.S.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Service)的研
2015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1-7,13章)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产生:(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3、管理:指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4、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5、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6、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效率、效果。
7、管理者: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8、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9、所谓角色,就是处于组织中某一位置的人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特定的任务.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角色.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的技能有:(1)技术技能。
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
(2)人际技能。
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3)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单工制: 单工制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交替工作2.双工制: 双工制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3.SDMA:空分多址指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
4.大区制: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是早期采用的,它一般设有一个基站,负责服务区内移动通信的联络与控制.如果覆盖范围要求半径为30km~50km,则天线高度应为几十米至百余米。
发射机输出功率则应高达200W.在覆盖区内有许多车载台和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它们之间也可直接通信或通过基站转接通信。
5.小区制:将一个大区制覆盖的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Cell)中设立基站(BS),与用户移动台(MS)间建立通信.6.频率复用:在频分制的蜂窝系统中,每个小区占用一定的频道,而且各个小区占用的频道是不同的.假设每个小区分配一组载波频率,为避免相邻小区之间产生干扰,各个小区的载波频率应不相同。
因为频率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小区覆盖不断扩大,小区数目不断增加时,将出现频率资源不足的问题。
7.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于本MSC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与管理。
8.FDMA:总频段分成若干个等间隔频道(信道),不同信号被分配到不同频率的信道里,发往和来自邻近信道的干扰用带通滤波器限制,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传输一路语音信息,而在相邻频道之间无明显的串扰。
9.TDMA:指一个信道由一连串周期性的时隙构成,即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是互不重叠的),然后根据一定的时隙分配原则,使各移动台在每帧内只能按指定的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个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台的信号而不混扰。
10.CDMA:指用一组正交码区分不同用户,实现多用户共享资源。
每一个信号被分配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进行扩频,不同信号的能量被分配到不同的伪随机序列里。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和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课后题1.1解释信息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技术)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们的发展与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和趋势:数字化、小型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1.2简述信息革命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为信息革命。
1.3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1.4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1.5什么是产业?解释信息产业的内涵。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产业主要指经济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一般而言,每个部门都机制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独立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每个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
生产物质产品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一般不包括商业。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一般指以信息为资源,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以及对信息进行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活动,为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
经济知识:浅谈资源配置的方式
经济知识:浅谈资源配置的方式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经济生活主要围绕资源的有效配置来展开。
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这两种方式。
一、计划配置方式
所谓的计划配置,即计划调节,主要是指政府计划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通过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或者是设置一些经济指标来对资源进行配置。
这种计划经济鼓励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是一种事前调节。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用“看得见的手”来比喻这种调节方式。
二、市场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方式,即市场调节,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这种配置方式主要是借助价值规律来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这种调节方式就是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比如能够促进生产者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改善管理,从而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源流向效益更好的领域,大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这种调节方式也存在缺陷,比如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者自发的追逐经济利益往往不择手段,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盲目性,由于生产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因此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只看商品的价格,价格高就一哄而上,价格低就一哄而散;滞后性,由于经济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生产者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当供求不平衡导致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之后,生产者才会做出扩大或者减少商品供给的决定,这种时间差的存在使得受伤害的往往是生产者。
什么是资源-资源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资源_资源有哪些特点 资源指的是⼀切可被⼈类开发和利⽤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那么你对资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资源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资源的简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
”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然界在⼀起它才是⼀切财富的源泉,⾃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然资源的客观存在,⼜把⼈(包括劳动⼒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不可或缺的来源。
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然资源,⽽且还包括⼈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才、智⼒(信息、知识)等资源。
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切可被⼈类开发和利⽤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泛地存在于⾃然界和⼈类社会中,是⼀种⾃然存在物或能够给⼈类带来财富的财富。
或者说,资源就是指⾃然界和⼈类社会中⼀种可以⽤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油资源、⼈⼒资源、信息资源等。
资源⼀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经济资源两⼤类。
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价值,可以为⼈类开发和利⽤。
《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产过程中所使⽤的投⼊”,这⼀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产要素的代名词。
“按照常见的划分⽅法,资源被划分为⾃然资源、⼈⼒资源和加⼯资源。
”(《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资源的状况和问题 中国⽔资源总量占世界⽔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
但⼈均占有量仅有2400⽴⽅⽶,为世界⼈均⽔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国之⼀; 中国森林⾯积为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什幺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目标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
无线资源管理(RRM)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功率控制、信道分配、调度、切换、接入控制、负载控制、端到端的QoS和自适应编码调制等。
WCDMA的R99版本中RRM功能实体位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在R5版本推出HSDPA后,为提高控制响应速度,部分相关功能实体下移到基站(Node B)中。
接入控制
如果空中接口负载不受限制地增长,那幺小区的覆盖区域将缩小并小于规划范围,而且已经建立的无线链路的QoS将不能得到保证,因此在接受一个新的无线链路建立连接请求之前,接入控制功能必须检查该接入是否会导致覆盖小于规划值,或者导致已有无线链路的QoS的劣化。
接入控制是在无线接入网络中接受或拒绝建立无线接入承载的请求,当承载建立或修改时接入控制算法就被执行。
接入控制在RNC中实现,RNC可获得它控制下的各个小区的负载信息,并对上下行链路两个方向进行评估,仅当上下行链路均可接受新链路时,新链路才可被接纳,否则由于它将对网络产生过量的干扰而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