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钱谦益《黄山游记》原文及翻译
黄山游记(钱谦益)原文
黄山游记(钱谦益)原文《黄游记》原文及钱谦益原文: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
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杀霜,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
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
黄山游记文言文
黄山游记文言文游黄山记原文及翻译如下:游黄山记费伯雄山以黄名,志旧迹也。
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
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
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
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
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
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
一年之内,致各不同。
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
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吾为父老幸,吾为春申悲,因为黄山之歌曰:“君未生兮山已在兮。
君既往兮,山犹存兮。
谁终谁始,君兮山兮?”又歌曰:“君得山兮,欣有托兮。
山得君兮,以成名兮。
谁显谁晦,山兮君兮?”游黄山记译文: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
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
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
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
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
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
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
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
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
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
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
《游黄山记》译文
《游黄山记》译文原文: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
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
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
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
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
立庵前,指点两峰。
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
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
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
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
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译文:九月初四这天。
(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
(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
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
(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
(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
游黄山曰记文言文翻译
游黄山曰记文言文翻译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
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黄山曰记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
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
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
越而下,平畴颇广。
二十里,为猪坑。
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
十里,至岭。
五里,越其麓。
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
又三里,为古楼坳。
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
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
下而复上,又越一重。
两岭俱峻,曰双岭。
共十五里,过江村。
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
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
五里,抵祥符寺。
汤泉即黄山温泉,又名朱砂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
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甃,上环石如桥。
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面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
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遝tà即杂乱出。
浴毕,返寺。
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
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曰丹井。
井旁有石突起,曰“药臼”,曰“药铫”diào 即小铁锅。
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
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
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
遂返寺宿。
初四日兀wù坐枯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
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
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
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
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
寺旧名珠砂庵。
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
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
”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初六日天色甚朗。
觅导者各携筇qióng手杖上山,过慈光寺。
《黄山游记》原文
《黄山游记》原文《黄山游记》原文徽州之南,有一奇山,山色如黛,古曰黔,后传帝炼丹升天,唐易黄山。
其山竞奇夸秀,蕴五奇,山川莫能胜,今古君王,歌咏称赞留佳句。
弘祖再临此山,赞曰:“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自寺门登,道皆砌石为磴,循石上,历仙人指路、天狗望月、双猫捕鼠,约十五里,至白鹅岭,途景松奇竹翠,峰险岭俊。
闻山之绝景在其高,扶栏而上,遂至始信峰。
其顶翘陡,环目千里,峭壁峥嵘,参差代雄。
历梦笔生花、清凉台、石猴观海,至西海峡谷。
西海峡谷,世皆谓之凶险,余甚往之,因困其时,余所不能至也,晚宿西海。
丑夜持戒前路,假微光以登磴,时晦,至光明顶,心慓穷崖,待日出。
天地混沌,赤墨相间,少顷,云吐桔红,绛皓驳色,等至毕出,骤然光明,游者偕采。
至鳌鱼峰,彩霞纵横,流目四瞩,八极顿阔。
仰天之无穷,俯地之广博。
嗟夫,登高,知浮萍微小,环宇浩瀚,天地乃尊。
古云:仁者乐山也。
余年有志,登泰山俯天下之微,于华山绝九州险峻,穿衡山品华夏奇秀,踏嵩山访中华古今,偶游深山穷谷,与君谈笑风生。
穿百步云梯而上,绕峰与山升降,至玉屏峰,观一松,长千岁,枝状若展臂,姿美貌雍,名曰迎客松,松出石罅,依绝壁,展云端,乃绝胜之境。
余闻黄山松景十处,奇石无数,皆以其状貌名之,松枝形容百态,石状形容鬼怪,堪称天下奇胜。
奇松怪石,乃造物者所赐世瑰宝。
游此山,山之景美无度,言观其表未有尽,寓景于意。
观其表而未知其意,徒山石矣;知其意而未详察其表,徒耳语焉;知其意而探实其表,游学尽乐也,阶尽,遇一祠,曰慈光阁,回视以目上。
噫!盖凡名世之景,或险,或奇,或秀,或俊,则以为特异与。
出此程尽,乐以永日。
然,情意未尽,云霄烟路未见,足下少云漫,岂不憾哉?。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第一篇: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游黄山记》是袁枚所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蒙蒙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游记文言文及翻译
余尝游黄山,其山之奇,其水之秀,令人叹为观止。
余乃作此记,以传后世。
【原文】黄山者,位于江南,地险而势雄。
昔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盖言其美也。
余于甲午年秋,遂兴游兴,携友数人,徒步登临。
【翻译】黄山位于江南,地势险峻而气势雄伟。
古人有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大概是在说它的美丽。
我在甲午年秋天,于是产生了游历的愿望,带着几位朋友,徒步登山。
【原文】行至山脚,仰望高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余等兴奋不已,遂冒雨登山。
途中,忽遇一溪,水清见底,鱼跃水面,令人心旷神怡。
沿溪而上,渐入佳境,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恍若世外桃源。
【翻译】走到山脚下,抬头仰望高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我们兴奋不已,于是冒着雨登山。
途中,忽然遇到一条溪流,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面跳跃,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溪流向上走,景色越来越美,草木茂盛,鸟鸣花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原文】既至黄山之巅,见群峰环绕,气象万千。
天柱峰独秀,如剑插天;莲花峰状似莲花,婷婷玉立;光明顶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余等赞叹不已,徘徊其间,留连忘返。
【翻译】到达黄山之巅,只见群峰环绕,景象千变万化。
天柱峰独树一帜,宛如利剑直插云霄;莲花峰形状像莲花,婷婷玉立;光明顶云雾缭绕,若隐若现。
我们赞叹不已,在其中徘徊,流连忘返。
【原文】下山途中,余等漫步于山间小径,欣赏沿途风景。
忽见一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声如雷鸣。
余等驻足观看,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翻译】下山的路上,我们漫步在山间小径,欣赏沿途的风景。
忽然看到一道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声音如雷鸣。
我们停下脚步观看,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原文】游黄山一日,归来心旷神怡,仿佛脱胎换骨。
余乃感慨万分,作诗一首,以记此次游历:黄山奇峰险,水秀景亦佳。
云雾绕山巅,群峰争奇姿。
归来心已远,世间烦恼皆抛之。
【翻译】游黄山一日,归来心情舒畅,仿佛脱胎换骨。
我感慨万分,作诗一首,以记录这次游历:黄山奇峰险峻,水色秀丽景色佳。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黄山记钱谦益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①四合,云气蔽翳②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③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④。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松,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又因依于悬度者;有穿罅⑤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⑥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
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囷⑦,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有删改) [注]①滃然:云气腾涌貌。
②蔽翳:遮蔽﹐隐蔽。
③汤寺:即祥符寺。
因寺与汤泉挨近,又名汤寺。
④荟蔚:形容林木繁盛的样子。
⑤罅;裂缝。
⑥幢幢:羽毛下垂貌。
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⑦槎枒:形容参差错杂。
轮囷:盘曲貌和硕大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山极高A则雷雨B在下C云之D聚而出E旅F而归G皆在腰H膂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比,与《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于”意思和用法相同。
游记_文言文翻译
黄山,天下奇山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咏其壮丽景色。
余亦慕名,遂于春日踏青,一游黄山。
是日也,晴空万里,春风拂面。
吾与友人三人,携杖背包,从歙县出发,沿徽杭古道,蜿蜒而上。
道旁青松翠柏,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行约十里,便至汤口,此处乃登山之起点。
既至汤口,吾等稍作休息,买得登山票,便开始攀登。
黄山之路,崎岖险峻,步履维艰。
然余等志在必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沿途所见,奇松怪石,异峰怪石,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行至半山腰,忽见一巨石,形似凤凰,故名“凤凰松”。
松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友人笑曰:“此松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真乃黄山一绝。
”余亦点头称赞,赞叹大自然之神奇。
又行数里,至“始信峰”。
此处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入仙境。
余等驻足观赏,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友人指着远处一座山峰,曰:“看那座山峰,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山’。
”余细观,果真如此。
此时,云雾渐散,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山峰之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继续前行,至“光明顶”。
此处为黄山最高峰,海拔1864米。
登顶后,极目远眺,群山起伏,云海茫茫,令人心旷神怡。
余等感叹:“黄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壮观。
”下山时,吾等选择了另一条路,名为“西海大峡谷”。
沿途景色宜人,山涧流水,鸟鸣声声。
行至谷底,只见一石壁,壁上刻有“西海大峡谷”五个大字,气势磅礴。
友人赞叹:“此谷之壮观,实为黄山一绝。
”游罢西海大峡谷,吾等又沿原路返回。
下山途中,余等采摘了许多野生茶叶,品尝黄山毛峰之香醇。
夜幕降临,吾等在汤口住下,一夜好梦。
次日,吾等告别黄山,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歙县。
此次黄山之行,使余等领略了黄山之美,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
余深信,黄山之美,将永远留在余等心中。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钱谦益《黄山游记》原文及翻译
钱谦益《黄山游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
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
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译文: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
游黄山记?钱谦益
游黄山记?钱谦益游黄山记序辛巳春,余与程孟阳订黄山之游,约以梅花时相寻于武林之西溪。
逾月而不至,余遂有事于白岳,黄山之兴少阑矣。
徐维翰书来劝驾,读之两腋欲举,遂挟吴去尘以行。
吴长孺为戒车马,庀糗脯。
子含、去非群从,相向怂恿,而皆不能从也。
维翰之书曰:白岳奇峭,犹画家小景耳。
崎幽石,尽为恶俗黄冠所涂点。
黄山奇峰拔地,高者几千丈,庳亦数百丈,上无所附,足无所迤,石色苍润,玲珑夭曲。
每有一罅,辄有一松径之,短须老骨,千百其状,俱以石为土。
历东南二岳,北至叭哈以外,南至落迦、匡庐、九华,都不足伯仲。
大约口摹决不能尽,悬想决不能及。
虽废时日,烦跋涉,终不可不到也。
是游也,得诗二十余首。
寒窗无事,补作记九篇。
已而悔曰:维翰之言尽矣,又多乎哉?余之援笔为此编也,客闻之,索观者相属。
余不能拒,遂撰次为一卷,先诒孟阳于长翰山中,而略举维翰之书以发其端。
壬午孟陬,虞山老民钱谦益序。
△记之一黄山耸秀峻极,作镇一方。
江南诸山,天台、天目为最,以地形准之,黄山之趾与二山齐。
浙东西、宣、歙、池、饶、江、信诸郡之山,皆黄山之枝陇也。
其水东南流入于歙,北入于宣,南入于杭于睦于衢,自衢西入于饶,西北入于贵池。
其峰曰天都,天所都也,亦曰三天子都。
东南西北皆有鄣。
数千里内之山,扈者岿者岌者亘者峄者蜀者,皆黄山之负几格也。
古之建都者,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必有大川巨浸以流其恶。
黄山之水,奔注交属,分流于诸郡者,皆自汤泉而出,其为流恶也亦远矣。
谓之天都也,不亦宜乎?余以二月初五日发商山,初七日抵汤院。
自商山至郡七十里,自郡至山口一百二十里,至汤院又八里。
其所径,寺曰杨干,台曰容成,潭曰长潭,岭曰石パ,石曰芗石,溪曰芳溪,村曰芳村。
其地势坡陀荦确,拥据壁,溪流萦折,ぞ岸相错。
其人家衣美箭,被芳草,略勺拒门,疏篱阻水,褰裳济涉,半在烟岚云气中。
繇长潭而山口,山率环谷,水率注溪,谷穷复入一谷。
山与谷如堂如防,旋相宫,又相别也。
溪水清激如矢,或沸如轮,文石错落,深浅见底。
《黄山游记》原文及译文
《黄山游记》原文及译文《黄山游记》原文及翻译原文: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
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
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译文: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谦益《游黄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
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弥望削成,不见罅缝,扪壁而往,呀然洞开,轩豁呈露,如辟门阖。
登山者盖发轫于此。
里许,憩观音崖。
崖欹立如侧盖。
迳老人峰,立石如老人伛偻,县崖多奇松[1],裂石迸出,纠枝覆盖,白云蓬冒松起。
僧曰:“云将铺海,盖少待诸[2]?”遂憩于面峰之亭[3]。
登山极望,山河大地,皆海也。
天将雨,则云族而聚山;将晴,则云解而归于山。
山河大地,其聚其归,皆所谓铺海也。
云初起如冒絮,盘旋老人腰膂间,俄而没顶及足,却迎凌乱,迫遽回合,弥漫匼匝[4],海亦云也,云亦海也,穿漏荡摩,如百千楼阁,如奔马,如风樯,奔踊却会,不可名状。
荡胸扑面,身在层云中,亦一老人峰也。
久之,云气解驳,如浪丈水势;络绎四散,又如归师班马;倏然崩溃,窅然不可复迹矣。
回望老人峰,伛偻如故,若迟而肃客者。
缘天都趾而西,至文殊院宿焉。
黄山自观音崖而上,老木搘径,寿藤冒石,青竹绿莎,蒙落摇缀,日影乍穿,飞泉忽洒,阴沉窅窱[5],非复人世。
山未及上曰翠微。
其此之谓乎?升老人峰,天宇恢廓,云物在下,三十六峰,参错涌现,怳怳[6]然又度一世矣。
吾至此而后乃知黄山也。
(节选自《游黄山记》清·钱谦益)[注]:[1] “县”,同“悬”。
[2] “盖”,同“盍”。
[3]面峰之亭:背靠着山峰的亭子。
[4]匼匝(ǎn zā)周匝,环绕。
[5] “窅窱”,同“窈窕”。
[6] “怳”同“恍”。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原文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
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
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
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
于是且步且负各半。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
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
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
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
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
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
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
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
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
天风撼人,不可立。
晚至狮林寺宿矣。
趁日未落,登始信峰。
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
僧惧挽之。
余笑谓:“坠亦无妨。
”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
”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
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食顷,有白练绕树。
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
”初蒙蒙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
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
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以肩舆相迎。
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
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
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
游黄山记译文
《游黄山记》
我去黄山游玩啦,那里可美啦!
一到黄山,我就看到了高高的山峰,直插云霄。
山上有很多的石头,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仙女,特别神奇。
我沿着山路往上走,路边有很多的松树,它们的树枝伸出来,好像在跟我打招呼。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看到了云海。
那白白的云,就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太壮观啦!
黄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我喜欢黄山!
《游黄山记》
黄山之行,让我难忘。
刚进黄山,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山峰一座连着一座,雄伟极了。
走着走着,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原来是一条小溪。
溪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
继续往上爬,我累得气喘吁吁。
但是当我看到美丽的风景时,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在黄山上,我还看到了日出。
太阳从天边慢慢升起,把天空都染成了红色,美极了!。
高中游记文言文翻译
余少好山水,尝闻黄山奇观,心向往之。
遂于壬寅年秋八月,携友数人,启程赴黄山之游。
初至黄山,但见山势巍峨,云雾缭绕,恍若仙境。
友人中有一长者,善谈山水之趣,遂引吾等登山。
沿途风景如画,奇松怪石,千姿百态。
或立于绝壁之上,或倚于危岩之旁,宛若天工巧夺,令人叹为观止。
行至半山腰,忽闻鸟鸣之声,声声清脆,如珠落玉盘。
仰望天空,白云悠悠,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形成斑驳的光影。
此时此刻,心旷神怡,不禁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
过数里,至迎客松。
此松生于危岩之上,枝繁叶茂,气势磅礴。
传说此松为黄山之灵,常有仙鹤来此栖息。
友人中有一人,欲攀此松,众人皆劝阻,然其志不屈,终攀上树顶。
余等望其如仙子凌波,心向往之。
再行数里,至光明顶。
此处为黄山最高峰,登顶俯瞰,只见群山起伏,云海茫茫。
此时,余等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下山途中,遇一古寺,名为“飞来寺”。
寺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
寺中僧人热情接待,以茶相待。
余等在寺中稍作休息,感悟人生之哲理。
游览黄山,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黄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文。
此次游历,余等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日后若有闲暇,愿再赴黄山,探寻那未知的美丽。
译文:我自幼喜欢山水,曾听说黄山奇观,心中向往已久。
于是在壬寅年秋天八月,带着几位朋友,启程前往黄山游玩。
刚到黄山,只见山势雄伟,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我的朋友中有一位长者,擅长谈论山水之趣,便引导我们登山。
沿途风景如画,奇松怪石,形态各异。
有的立于绝壁之上,有的倚于危岩之旁,宛如天工开物,令人赞叹不已。
走了几里路,到了迎客松。
这棵松树生长在危岩之上,枝繁叶茂,气势雄伟。
传说这棵松树是黄山的灵物,常有仙鹤来此栖息。
我的一个朋友,想要攀上这棵松树,大家都劝阻他,但他意志坚定,终于攀上了树顶。
我们望着他如同仙子凌波,心中羡慕不已。
再走几里路,到了光明顶。
这里是黄山的最高峰,登上山顶俯瞰,只见群山起伏,云海茫茫。
此时,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可再观而文言文翻译
余尝游黄山,览其胜景,叹为观止。
黄山者,位于江南,乃天下奇山也。
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奇松怪石,天下独绝。
余游览其中,心旷神怡,不禁感叹造物者之神奇。
是日,天朗气清,阳光明媚。
余携友数人,徒步登山。
初入山门,但见松柏掩映,鸟语花香。
行至半山,气象万千,山峦叠嶂,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友人皆叹:“此景此致,实乃人间仙境。
”既至山顶,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云海茫茫。
时有云雾飘渺,若隐若现,似仙子舞袖,飘飘欲仙。
余与友相顾而笑,叹道:“世间何处得此佳境?”遂入光明顶,观日观峰。
时值正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顶,金光闪烁。
众人争相拍照留念,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余心中暗想:“此行虽辛苦,然得见此景,实乃不虚此行。
”下山时,余独步其后。
回首望去,黄山全景尽收眼底。
只见群峰争奇斗艳,松石相映成趣。
山间流水潺潺,鸟鸣声声。
余心中感慨万分,遂吟诗一首:黄山天下奇,松石各千秋。
云海茫茫处,仙子舞袖愁。
诗罢,友人皆笑余迂腐。
余却怡然自得,心中自有一番意境。
黄山之行,余深感造物者之神奇。
此山非但景致绝佳,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意境。
余虽不能尽述,然心中所感,已足以回味无穷。
可再观而文言文翻译:余曾游历黄山,观赏其美景,叹为观止。
黄山位于江南,乃天下奇山。
山势险峻,云雾缭绕,奇松怪石,天下独绝。
余游览其间,心旷神怡,不禁感叹造物者之神奇。
当日,天空晴朗,气候清爽,阳光明媚。
余携友数人,徒步登山。
初入山门,只见松柏掩映,鸟语花香。
行至半山,气象万千,山峦起伏,宛如一幅水墨画卷。
友人们皆感叹:“此景此致,实乃人间仙境。
”既至山顶,放眼望去,群山环抱,云海茫茫。
时有云雾飘渺,若隐若现,似仙子舞袖,飘飘欲仙。
余与友相顾而笑,叹道:“世间何处得此佳境?”遂入光明顶,观日观峰。
时值正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顶,金光闪烁。
众人争相拍照留念,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余心中暗想:“此行虽辛苦,然得见此景,实乃不虚此行。
”下山时,余独步其后。
回首望去,黄山全景尽收眼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谦益《黄山游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
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
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
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
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
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
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
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
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
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
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
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有的沿着陡崖度过深谷将靠近两边的石壁,好像悬空度过的;也有穿过石头的缝隙,从石缝中伸出头来,好象从悬崖的一侧生长出来的;有高高竖起团团簇拥,好像羽毛制成的车伞的:也有昂首挺立英武不凡,好像一条游龙的;有横卧着又竖起、竖起后又横卧着的;也有连在一起又分开,分开后又连在一起的。
文殊台的左侧,百步云梯的背面,山势几乎垂直向下,却都有松树蹲踞其上,它们歪歪斜斜地相互靠拢在一起,与游人低头抬头之间亲近嬉戏,这是最为奇特的。
始信峰北侧的高崖之上,有一棵松树覆盖住南边的山崖,可以攀着它的树枝渡到南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引松。
它的西边,巨石林立像一座屏风,有一棵松树,才不过三尺来高,枝叶铺展开来,却有一亩之广,虬曲的树干撑破石崖挺身而出,又从上往下穿过石头,巨石因此而裂为两半,枝干纠缠在一起,张牙舞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
石笋矼和炼丹台,顶峰上巨石耸起,孤峰耸峙,没有支脉,也没有多余的山头,一块石头上一株松树,好比是头上有一支发笄,马车上有一把伞盖,参差错落,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则像一棵荠菜,真是奇特啊,诡怪啊,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啊!黄山松下面没有土壤,就把石头当作土壤,如此一来,它们的树身、树皮、树干都像石头一样坚硬,受到云雾与雨水的滋润,又受到霜雪严寒的肃杀,吸收宇宙的原始之气而萌发,在遥远的古代破土而出,大概也就等同于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一类的名贵之物,不同于寻常草木了。
可是有人却想将它们砍挖下来,当作盆景放在眼前赏玩,不是很浅薄吗?
登上百步云梯往东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屈曲伸展,被雷电击中,倒伏在地上,绵延有数十丈,树皮松针好比龙鳞龙鬣,傲慢地张开,路过的游人,都觉得可惜。
我笑着说:“这是造物主有意开个玩笑,违逆它,折辱它。
过上千百年之后,更无法想象它是怎样的错落盘曲,蔚为奇观呢!江浙一带卖梅花的园艺人,总是要挑拣梅树的老枝,将它们折弯、捆束,每到春天,就拿出那些造型最为奇特的瓶花来相互攀比夸耀。
这棵松树,大概也就是造物主制造的折枝吧!”千年之后,一定会有人验证我今天的说法,然后会心一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