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篇: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目的对中心医学工作者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中心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2.设施规范管理到位3.主动监测反应及时4.依法处理措施果断5.机制通畅遏制危害(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中心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四)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五)预案启动当出现(三)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一)组织机构CDC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 XXX XXX XX XXX XXXCDC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组长:XX成员:XXX XX XXX XXX XXX(二)职能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中心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应急处理工作组:制定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建立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中心各类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样本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 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 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 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 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特制定本预案, 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 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它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 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 科主任任组长,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 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 决策指挥, 调动人员, 全面部署。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 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 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 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 加强安全保卫, 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 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 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 影响社会稳定。
微生物科室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背景微生物实验室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科室,承担着病原微生物的检测、诊断、治疗等工作。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生物安全事件等情况下,微生物实验室的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为确保微生物实验室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微生物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2. 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减少突发事件对医院工作的影响。
3.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微生物实验室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处理、物资调配、人员疏散等工作。
(2)医疗救治小组: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隔离观察等工作。
(3)消毒防疫小组:负责实验室及周围环境的消毒、防疫工作。
(4)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上级部门、医院其他科室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事件报告(1)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
2. 现场处理(1)应急处理小组迅速到达现场,了解事件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医疗救治小组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消毒防疫小组对实验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防疫,防止疫情扩散。
3. 物资调配(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调配所需物资。
(2)物资调配小组负责将物资运送至现场,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4. 人员疏散(1)应急处理小组根据情况,组织人员疏散。
(2)信息联络小组及时向上级部门、医院其他科室及相关部门报告疏散情况。
5. 信息报告(1)应急指挥部向上级部门、医院其他科室及相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2)信息联络小组负责与外界保持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6. 事件善后(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一、背景与目的在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微生物实验是常见的工作内容。
然而,这些实验涉及到许多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包括实验中的病原体泄漏、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感染等。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制定了本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
二、应急预案内容2.1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在实验室中开展实验前,必须进行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实验项目涉及的病原体种类及危害程度 - 实验操作涉及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 实验操作所需的生物安全措施与装备2.2 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以下内容: - 病原体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 - 实验操作中的生物安全措施与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 发生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报告流程2.3 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措施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物安全风险,以下措施必须得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遵守:-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口罩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实验室及实验设备 - 分离实验台和操作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 实验操作结束后,正确处理和处置使用过的实验材料、培养物等2.4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在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停止实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 通知相关领导和安全专班,并迅速向其报告事故详情 - 隔离事故现场,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进行消毒、清洁等 -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2.5 生物安全演习与训练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演习与训练,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并发现潜在问题,不断完善预案。
三、应急预案执行与监督3.1 决策与执行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的决策和执行由专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负责人负责。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他们负责指挥、组织和协调相关工作。
3.2 监督与评估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的监督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验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情况 - 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装备和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 回顾和分析生物安全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和改进应急预案四、应急通信与协调4.1 应急通信系统建立健全的应急通信系统,以确保在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信息,包括: - 建立紧急事件报告流程 - 保持与相关部门的通信渠道畅通 -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与交流4.2 应急演练与协调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应急演练与协调,以提高团队的紧急响应能力。
微生物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微生物泄漏和扩散,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微生物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措施和责任,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微生物实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转基因微生物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微生物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 成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安全员、生物安全负责人等。
2. 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 成员包括生物安全员、实验技术人员、消毒人员等。
3. 监测与评估小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
- 成员包括环境监测员、生物安全专家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故报告- 任何微生物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等。
2. 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小组进行处置。
- 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处置措施- 隔离措施: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微生物扩散。
- 消毒措施:对事故现场和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 人员防护:确保事故现场人员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 信息发布: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事故情况。
4.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发生后,组织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 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5. 后续处置- 事故得到控制后,进行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
- 评估结果符合安全标准后,方可解除隔离。
五、预防措施1.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培训: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完善实验室设施:确保实验室设施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如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等。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所有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失误。
4. 加强废弃物管理:规范废弃物处理流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引言:生物安全事件是指因生物技术、生物制品和生物材料的制备、存储、使用、运输及废弃过程中可能造成人体、动物、植物、环境等因素的事件。
生物安全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周围环境污染,对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科微生物实验室制定了本应急救援预案,以便能够及时、有序地采取措施应对事件,避免事态扩大化,确保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
一、预案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建立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在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紧急处置,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二、预案组织体系1.预案指挥部:由科微生物实验室主任及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领导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实际需要组建,由能够熟悉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流程的人员组成,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落实工作。
三、预案流程1.发现生物安全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在第一时间通知预案指挥部。
2.预案指挥部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向外部机构求助,并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处置工作包括:迅速隔离事发区域、评估事故影响范围、组织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提供紧急医疗救助等。
5.预案指挥部根据战果评估情况,决定是否解除应急状态,并组织事后处理工作,包括清理现场、核实事件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等。
四、应急救援资源为了有效执行应急救援工作,科微生物实验室应储备以下资源和设备:1.应急救援装备:包括疏散器材、防护服、呼吸器、急救箱等。
2.应急救援车辆:用于快速转运受伤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车辆。
3.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急救药品、应急食品和饮用水等。
五、培训和演练为了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科微生物实验室将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包括模拟灾难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应急救援小组的快速组建和应急处置装备的使用等。
并结合演练结果,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升全体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维护实验室生物安全
应急预案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及时发现、控制和消除生物 安全事件,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促进实验室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声誉和竞争 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物危害。
2024/1/30
消毒用品
包括消毒液、酒精、紫外线灯等, 用于对实验室环境、设备、物品等 进行消毒。
应急处理用品
包括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一 次性注射器、采样管等,用于处理 生物安全事件中的样品和废弃物。
22
专业技术支持
2024/1/30
生物安全专家
提供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专业咨询和 技术指导。
2024/1/30
定期开展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实 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8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30
29
04
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和 评估。
11
2024/1/30
03
预防措施与日常管理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 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有 效进行。
2024/1/30
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或指 定专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 全工作,对实验室生物安 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5
预案启动条件
生物安全事件发生
当微生物实验室内发生病 原体泄漏、实验动物逃逸 等生物安全事件时,应立
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2024/1/30
威胁公众安全
当生物安全事件可能对公 众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时 ,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并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物资资源保障
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 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消杀用品、检测试剂等,确保在发生 生物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提供所需的 物资。
物资调配机制
建立应急物资调配机制,确保在发生 生物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将储备的应 急物资调配到事发现场,满足应急处 置的需求。
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预案体系构成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 事件报告、初步处置、现场调查 、风险评估、处置措施、后续处 理等环节。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 实验室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响应程序 资源保障措施
培训与演练计划
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协 调、执行等各级组织的职责和人 员构成。
确保应急所需的人员、物资、装 备、资金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到位 。
采用问卷调查、实操考核、专家评审 等方式进行评估。
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应急预案和实验 室生物安全管理的依据,针对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整改和完善。同 时,将评估结果纳入实验室人员的绩 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中,激励员工积极 参与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生物安全 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组织架构与职责
Chapter
应急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
由实验室主任担任总指挥,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副总指挥
由实验室副主任担任,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
成员
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医疗救治部门等相关人 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防止疫情扩散
维护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பைடு நூலகம்设施、设备和菌(毒)种 的安全,防止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对 实验室造成损害。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2篇)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一、前言生物安全事故是医院实验室中的一种常见危险事件,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对人员生命安全、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事故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预案旨在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公共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二、应急响应级别和内容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我们将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应急处置措施。
具体划分如下:1. 一级应急响应(特别重大生物安全事故)一级应急响应适用于特别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1)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及时组织调集各类应急力量;(2)全面封控事故现场,做好场地隔离和限制进出措施;(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确保事故迅速受控;(4)启动事故信息发布机制,做好对内对外的沟通和信息发布工作;(5)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评估,防止事态扩大。
2. 二级应急响应(重大生物安全事故)二级应急响应适用于重大生物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1)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调集必要的应急力量;(2)设立事故现场控制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出入;(3)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处理和封堵,采取措施遏制事故扩散;(4)及时组织对人员进行救援和送医,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5)启动事故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情况;(6)开展事故调查和评估,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3. 三级应急响应(较大生物安全事故)三级应急响应适用于较大生物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一定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具体措施如下:(1)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调集必要的应急力量;(2)划定事故现场控制区域,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出;(3)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和封堵,防止事故扩散;(4)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援,做好送医工作;(5)启动事故信息发布机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众发布事故情况;(6)开展事故调查和评估,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精心整理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1234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4567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1.综合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1.1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1.3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
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现场控制措施,预防2.7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
3.追踪监测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上报与部门协调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
对于病原微生物丢失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
对于受到感染侵害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本着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反应机制灵敏,处置操作规范,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公众健康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微生物实验室(BSL-2)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4、由于火灾、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成立微生物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工作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小组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医疗救护组、应急处置组。
其成员组织如下: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质量负责人应急小组成员: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操作人员、后勤人员组成。
1.总指挥职责1)负责应急预案的审批、发布,领导应急工作。
2)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对外上报工作。
3)负责对外部政府及上级部门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
4)当总指挥不在时,应授权副总指挥负责。
2.副总指挥职责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拟定应急救援方案,审核应急预案。
2)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根据应急总指挥授权,代行应急总指挥权力。
3.医疗救护组职责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简单的现场急救和转送医院治疗,并及时报告救治伤员以及需要增援的急救医药、器材及资源情况。
4.应急处置组职责1)对事故现场有效进行隔离、疏散、现场警戒;2)重要物资和设施的管护工作,维护公司生产秩序;3)处置完毕后,现场环境的清扫清理工作;4)负责日常应急及事故现场救援处置,并定期进行演练。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版(五篇)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模版一、前言生物实验室是医院科研、诊断、教学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和预案,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本预案针对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制定,旨在规范操作流程,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健康。
二、应急知识概述1.生物安全:保护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安全,防止生物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生物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2.生物安全事故:指在实验室或生产单位内,由于生物试剂的泄漏、溅入、飞播、传染途径等原因,造成人员感染、疾病传播、污染环境等意外事件。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强调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迅速、果断、有序地组织应急救援和处理。
3.科学、合理地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散和蔓延。
4.完善监测、报告、交流机制,及时汇报事故发生情况。
四、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医院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2.院内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内部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包括组织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培训人员等。
3.院内各科室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组织实施预案,做好本科室人员的培训和救援工作。
五、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工作流程、装备和设备、危险区域的划分等。
2.明确医院内不同科室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小组长及成员。
3.购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如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消毒液等。
4.开展定期培训,提高人员对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认知和技能。
六、生物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处理措施1.实验室内生物试剂泄漏事故类型:一般事故、重要事故处理措施:- 确保实验室内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并封闭实验室,禁止他人进入。
- 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并报告院内负责人。
- 应急小组成员佩戴防护装备进入实验室,进行事故原因的查明和处理。
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确保检验医学部内各项临床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全院临床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广大病员群众的利益,促进我院医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中山大学《关于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编写。
1.3分类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其可能造成事故或者影响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危及患者及时、正确诊治,以及院内感染流行、环境污染等紧急事件。
本预案主要针对以下突发事件:(1)高致病原、危险品泄漏事件。
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病原体微生物的泄漏、意外接触或可能感染、爆发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毒物、高危害性化学物质、致癌物污染环境等。
(2)院内感染流行事件。
主要包括某高致病原(或耐药株)在医院内特定区域发生传播、院内感染等。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检验医学部涉及影响临床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1.5工作原则(1)以病人为本,减少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医院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6)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2组织体系2.1领导架构在医院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部门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2.2办事架构检验医学部将组织由科主任、科副主任、以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
3运行机制3.1预测与预警检验医学部各工作人员、各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2信息报告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医学部工作人员要立即向所在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汇报,检验医学部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不能解决后,要立即报告医务科。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由于存在仪器设备或设施出现意外故障或操作人员出现疏忽和错误的可能性,生物医学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我室制订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使所有工作人员熟知。
一、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及处理原则(一)地震若发生地震,应根据实验事被破坏的程度进行处理。
1、房屋倒塌实验室首先是设立适当范围的封锁区,其次是进行适当范围的消毒,边消毒边清理,最后由专业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边消毒边清理,清理到菌(毒)种保存室。
如果菌(毒)种的容器没有破坏,可安全转移到其他安全的实验室存放。
如果菌(毒)种的容器已有破坏和外溢应立即用可靠的方法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处理现场的人要进行适当的医学观察。
2、实验室轻微损坏可由专业人员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二)水灾万一发生水灾报警时应停止工作,转移菌(毒)种和相关材料,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消毒。
对仪器设备消毒转移并做有关防水处理。
水灾过后对实验室进行消毒清理维修和试运转、安全参数检测验证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火灾实验室平时应加强防火。
万一发生火灾,首先要考虑实验室人员安全撤离,其次是工作人员在判断火势不会迅速蔓延时,可力所能及地扑灭或控制火情,消防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不得用水灭火。
消防部门只管控制火情,以便火灾不会殃及邻居。
(四)停电要迅速启动双路电源或备用电源或自备发电机,电源转换期间应保护好呼吸道;如时间较短,应屏住呼吸,待正常后恢复呼吸;如时间较长,应加强个人防护,如佩带专用头盔。
(五)生物安全柜出现正压使用生物安全柜时应体现三个原则:保护人、保护环境、保护标本。
若生物安全柜出现正压,应被视为房间有试验因子污染并对实验人员危害较大,应立即关闭安全柜电源,停止工作,迅速将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带有污染危险的实验器皿、试管等关盖,放置平稳,实验人员缓慢撤出双手离开操作位置,避开从安全柜出来的气流。
在保持房间负压和加强个人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措施,撤离实验室,具体措施见二(二)。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及涉恐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及涉恐事件应急预案
一、为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生物安全及涉恐事件,降低各类事件的危害及影响,根据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依据我院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检验医学的特点,为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凡符合我科突发事件紧急预案要求的事件,均按照本预案要求执行。
二、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导,统一指挥下,成立本科生物安全事件及涉恐事件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由科主任、副主任、各专业组长组成,负责全科人员参与突发事件医学检验工作的领导和指挥。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三、应急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组长、副组长负责全科工作安排及与其它科室、部门及院领导的沟通、协调;各专业
组长负责保障涉及本组检验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遇有突发事件,根据事故紧急程度,当事人应采取一定的紧急处置措施,
并尽快上报。
事件应急小组在2小时内必须报告院应急事件领导小组。
五、人员召集:科里记录每一位职工的联系电话,以便应急时取得联系,职工应保证登记电话有效,如有更改,需及时告知;各专业组应记录本组人员、科主任、副主任、有效联系电话,存放于醒目位置,以便及时相互联系,如有更改,及时告知。
各专业组长负责应急事件具体工作人员的召集。
急诊值班室要公示检验科所有人员电话。
六、储备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物品,如隔离衣、防护口罩、眼罩等,必要时应用。
七、实验室内部须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每年进行生物安全事件和涉恐事析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一、概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研究、检测和教学的重要场所,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具有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传播,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预案旨在明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对流程、责任分工、应急措施和资源保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物安全事件对人员和环境的影响,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二、生物安全事件分级1.一般事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小,且易于控制和消除。
2.较大事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大,控制和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
3.重大事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极大,控制和消除难度较大,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
4.特别重大事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极大,控制和消除难度极大,可能引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1.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
2.应急办公室:设在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应急工作。
3.技术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协助应急指挥部制定应对措施。
4.应急队伍:由实验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现场处置、消毒和防护工作。
四、应急响应流程1.发现与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现生物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初步控制措施。
2.应急启动: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技术专家组和应急队伍。
3.现场处置:应急队伍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评估,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
4.信息发布: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等级,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信息,做好舆论引导。
5.资源保障:应急指挥部协调相关部门,保障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需求。
6.后续处理: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生物安全事件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事件应急预案(ISO45001-2018)一、潜在危害性物质的意外食入的紧急处理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送到急救室。
告诉医生食入的物质并按照其建议进行处理。
应当保留完整适宜的医疗记录。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食入以及皮肤和眼睛的接触: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并避免触摸口、眼及面部;不能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储存食品;不应在实验室化妆;在所有可能产生潜在感染性物质喷溅的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将面部、口和眼遮住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二、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的紧急处理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
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应当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为使气溶胶排出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30分钟内严禁人员入内。
在此期间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
在消除污染工作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防护用具。
三、意外注射、切割伤或擦伤的紧急处理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洁手部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应的皮肤消毒剂,到急救室进行处理,并通知负责人员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
应当保留完整适宜的医疗记录。
避免感染性物质的注入:尽可能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注射时特别小心,减少使用注射器和针头,许多操作可用带有钝头导管的注射器替代;不要重新给用过的针头戴护套;应当用塑料吸管代替玻璃吸管。
四、培养物等感染性物质的破碎及溢出的紧急处理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破碎物品及溢出的感染性物质(包括培养物)。
然后在上面倒上消毒剂,至少30分钟后将布、纸巾以及不破碎物品消毒掉,玻璃碎片用镊子清理。
然后再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
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应当放在感染污染性废物的容器内。
所有这些操作要戴口罩及手套。
五、盛有潜在危害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的紧急处理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桶至少30分钟,使气溶胶沉积;机器停止后发破裂,应立即盖上盖子,并关闭至少30分钟。
戴口罩及结实手套,用镊子取出碎片,用棉签清洁污物,再用无腐蚀性且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剂处理破碎的离心管、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
检验科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前言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实验室工
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制定此应急预案。
二、事件类型及应急响应
1. 病原微生物泄漏事故
病原微生物泄漏事故会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传播疾病等,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 首先关闭实验室内所有系统,停止活动。
- 通知实验室安全主管和相关领导,并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进出人员和设备。
- 对受污染区域进行隔离消毒,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2. 实验室事故引发的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实验室事故引发的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可能会对实验室和周
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应急响应措施如下:
- 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关注初期火势的控制。
- 通知实验室安全主管和相关领导,并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进出人员和设备,封闭燃气、水、电管道。
-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三、预案制定和演练
为确保预案有效性和实用性,定期进行演练。
预案实施后,应
当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应急预案。
同时,定期对
整个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末尾
预案制定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提高实验室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应急预案,
确保实验室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检验科的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检验科工作人员及患者安全,防止生物性危害事件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风险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性疾病、生物性恐怖袭击、实验室安全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响应工作。
2. 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成员:(1)主任:全面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应对生物安全事件;(2)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信息报送等工作;(3)应急小组成员:负责现场处置、物资保障、信息收集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件报告(1)发现生物安全风险事件时,立即向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响应。
2. 事件调查(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调查,明确事件原因、影响范围等;(2)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 事件处置(1)根据事件性质,采取隔离、消毒、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2)对事件现场进行封闭,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4)对事件进行跟踪调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 信息发布(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进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2)加强媒体沟通,正确引导舆论。
5. 事件总结(1)事件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2)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应急物资储备1. 检验科应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防护服、隔离服、口罩、手套、消毒液、防护眼镜等;2. 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完好、可用。
六、应急培训1. 定期对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2. 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技能。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预案由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指挥部另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
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
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
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
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中心应急机制。
在中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关部门进入应急状态,对突发事件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危害的蔓延。
1. 综合评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1.1 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引起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 对污染的物品、区域、感染的人员进行采样和检测,对可疑生物进行样本检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以确定事件的性质与危害。
1.3对污染区及其周围的地区进行卫生监测。
对于病原微生物的丢失或被盗事件,应监测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现场调查和取证人员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2. 现场控制措施
2.1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规模、危害的程度,可能波及的范围,封闭或封锁相关实验室和实验区。
2.2 对于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影响的病人实行就地报告,通过“绿色通道”,送至实验室人员感染救治点。
对于疑似病人和接触者进行入院观察。
对于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或隔离。
在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2.3 对于查明的微生物病原,要对其进行封存和销毁,紧急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等公众共用设施。
2.4 对受到污染实验室等所有场所、物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
2.5 保护易感人群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紧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
2.6 卫生知识宣教针对事件性质,开展特异性卫生知识宣教。
2.7 出现大量或毒性极大的病原微生物丢失、并有迹象出现严重危害公众健康事件时,立即上报医院相关部门,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
3. 追踪监测
追踪事件可能波及的地区的高暴露人群,开展主动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上报与部门协调
及时上报,报告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
对于病原微生物丢失事件,立即上报公安部门,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查明下落。
对于受到感染侵害的实验室人员,积极与医疗部门协调,提供有关资料,尽早确诊,尽早治疗,把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应急处理程序
1. 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敏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1.1.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
1.2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1.3 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或实验室桌面、地面,立即用10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进行消毒。
2. 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
2.1 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
2.2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
2.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
2.5 进行现场消毒;
2.6 其他需要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3. 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应急管理小组。
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应立即实行急救。
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
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I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IV抗病毒药。
六、保障措施
1.技术保障: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强化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2.人员培训:加强对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测与预警、疫情分析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实验室业务人员在法制化管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培训。
3.监督检查:建立实验室检查制度,定期自查。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工作每两年不少于1次。
演练工作应根据性质的不同分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