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熟稔.(rěn)央浼.(měi)付梓.(zǐ)怏怏.不乐(yāng)
B.糍.粑(chí)逋.慢(bū)岑.寂(chén)不落言筌.(quán)
C.窸窣.(sū)诨.名(hún)蕴藉.(jiè)逸兴遄.飞(chuán)
D.优渥.(wò)氽.水(tǔn) 簪笏.(hù)门衰祚.薄(z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疏朗洗炼玩索轻鸢剪掠B.怂恿寒砧赉发穷边涯际
C.蓬蒿尺牍殒首套语滥调D.箭镞啰嗦希冀淄铢必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木叶”之与“树叶”,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

A.虽然旗鼓相当判若鸿沟
B.不过相去无几一字千里
C.虽然相去无几判若鸿沟
D.不过旗鼓相当一字千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B.即便车子是在保修期内,但是很多车主在碰到问题之后,还是不敢轻易把车开到4S店进行维修。

究其原因,是有小毛病也要大维修、乱开“处方单”等原因。

C.从致力于满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方面看,应该说“公共自行车”项目是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但由于这项本应充满浓厚公益色彩的民生工程,却由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紊乱,而导致“瘫痪”:站点疏于管理、租车系统无法使用、自行车也是“缺胳膊少腿”。

D.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卫报》根据“监控门”事件揭秘者斯诺登提供的大量机密文件所做的监控事件报道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美国社会引发了激烈讨论,并促使美国总统奥巴马做出限制政府监听权限。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头。

其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雅”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

B.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诗》等,后人称他为“隐逸诗人”或“田园诗人”。

他还写过以《饮酒》《杂诗》《读山海经》为代表的咏怀诗,抒发出仕与归隐的矛盾、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C.“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一句是后人对一代枭雄吕布之死的感叹。

在陷入曹军的围困后,他听从妻子严氏和貂蝉的话,未采纳陈宫主动出击、截断曹军粮道的建议,最后被曹军破城生擒。

白门楼上,曹操拒绝了刘备免吕布一死的请求,下令处死吕布。

吕布临死都未领会刘备一片好意,大骂刘备“大耳儿”忘恩负义。

D.《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凄美的爱情小说。

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天保归,“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了,也许明天回”!全书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
李军
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度,总体而言,古代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次数呈逐渐增加趋势。

在以小农经济为生产基础的古代社会,灾害的破坏显而易见。

如何救济灾荒,迅速恢复生产是历朝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救灾制度体系。

救灾制度的形成历史久远,早在农业起之时业已出现。

《周礼•地官》中明确地将其划分为散利、薄征、缓刑、弛力、舍禁、除盗贼等十二种类型,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后世荒政的格局,历朝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逐渐建立了诸如钱粮赈济、赋税蠲免、移民就食等救灾减灾制度,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民间自救形式。

这些制度随着历史进步而发生变化,并呈现出具体的演变特点。

政府对社会力量的倚重愈愈强。

古代社会的民间救灾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是血缘性组织的互助活动,比如宗族,自北宋范仲淹创办范氏义庄以,这一模式已成为后世家族救济的一个典范,各地的宗族组织一般都建有义庄、族田、社仓等,平时救济贫困,灾时用于族内的自救。

唐宋以后,随着乡村社会力量的发展,以富民为代表的民间救济开始发挥越越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个人的捐赠。

部分官僚缙绅、富户巨商在灾害发生时,捐出部分救灾物资。

政府为鼓励民间富户捐献,往往通过赠匾额、授顶戴等措施进行表彰性奖励。

宋代富民就已在灾荒救济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补充甚至部分取代了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救灾条文愈加具体细化。

随着灾害的频繁、国家财政压力的增大以及制度的愈发规范,政府的救灾规定越越具体。

例如,蠲免税赋是古代重要的减灾措施,唐以前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颁布诏令。

唐以后规定趋于详细。

明朝弘治三年(1490年)制定了固定的蠲免比例,受灾10分,免7分税粮,依此类推至4免1为止;清朝大体沿用这一规定,但保持了一定的弹性。

顺治十年(1653年)规定州县受灾8—10分,免30%;5—7分,免20%;4分,免10%。

在制度上规定得更加具体,并赋予适当的弹性区间。

断代王朝前后期,救灾措施重心呈现显著差异。

从王朝的发展看,救灾制度伴随着朝代的盛衰而呈现出具体的变化特征。

每个王朝的中前期,各种救灾制度一般能顺利运行;但到晚期,赈济措施多沦为虚文。

如唐代比较重要的救济旱灾活动共132次。

从时段上看,除了减膳、撤乐、避正殿等象征性的措施外,减免赋税、罢役赈恤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救灾措施在穆宗之后,变得越越少,即使有,也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经济实力强盛是救灾制度运行与创新的基石。

从历史发展看,经济实力强盛的统一王朝是救灾制度创新的频繁期。

例如汉代创建了常平仓制度,隋唐出现了义仓制度,宋代出现了社仓制度。

清代由于人口增多,粮食极度匮乏,于是制定了保护农产品的粮食安全制度。

从历朝水利工程的兴建分析,前四位的分别是唐、宋、明、清,分别占 3.0%、13.1%、26.7%、38.1%,这几个朝代都是经济实力
较强的王朝。

历代为了保证国家的经济,对税赋的主要贡献地区都十分重视,在救灾时也投入更多的关注。

例如,唐代的救济区域多在政治中心京师、河南及经济发达的江淮、河北、山东,而对于偏远的边疆地区,尤其是岭南一带所占比例甚少。

清代对江苏、安徽、浙江、直隶、河南、湖北、山东、东北等重点地区也投入较多的救灾力量。

多数救灾制度长期不变。

各种基本救灾制度在历史时期长期保持一种不变的稳定状态,只是在种类与数量上略有变化。

当然有时也会受到一些挑战,但这样的挑战,改变不了救灾制度的总体格局。

从实施效果看,古代社会的众多救灾制度成效相对比较显著。

它的转变发生在清代道光年间之后,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及其引发的科技发展,西方社会的救荒济贫思想与中国传统救荒理论相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救灾制度。

比如对于逃荒者,以往的做法是将其遣返回原地,但清末却将其视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予以挽留,机构上也相应产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光明日报》2014年4月2日,有删节)6. 下列说法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灾害频发,灾害的破坏严重,历朝历代都面临着救济灾荒、迅速恢复生产的课题。

这些因素使我国古代得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救灾制度体系。

B. 早在农业起之时,救灾制度即已出现,《周礼·地官》将这些制度划分为十二种类型,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后世荒政的格局。

C.古代社会的民间救灾主要有两个途径,其一是血缘性组织的互助活动,其二是部分官僚缙绅、富户巨商在灾害发生时的个人捐赠。

D. 政府对民间救灾的倚重愈愈强,这是我国古代救灾制度的演变特征之一。

政府鼓励民间富户捐献。

宋代富民在灾荒救济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补充甚至取代了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与地位。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A.随着朝代的盛衰,救灾制度呈现出具体的变化特征。

每个王朝的中前期,各种救灾制度能够顺利运行;但到晚期,赈济措施便成为一纸空文。

B..唐代比较重要的救济旱灾活动共132次。

穆宗之前的救灾,主要采取减免赋税、罢役赈恤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而在穆宗之后,则只有减膳、撤乐、避正殿等象征性的措施。

C.蠲免税赋是古代重要的减灾措施,明朝制定了固定的蠲免比例,清朝大体沿用明代的规定,但规定得更加具体,而且弹性区间比明朝大。

D. 从历史发展看,经济实力强盛的统一王朝是救灾制度创新的频繁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盛时期,在历朝水利工程的兴建中,其所占比例最大。

8. 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
A. 唐代的救济区域多在政治中心京师、河南及经济发达地区,清代对江苏、安徽、浙江、直隶、河南、湖北、山东、东北等重点地区也投入较多的救灾力量,因为这些地区是国家的主要赋税贡献地,对这些地区的优先救济能够保证国家的经济。

B. 常平仓制度、义仓制度、社仓制度、粮食安全制度等新的救灾制度分别诞生于汉、隋唐、宋、清,可见这几个经济实力强盛的统一王朝是救灾制度创新最为频繁的时期。

C. 古代社会的众多救灾制度成效相对比较显著,如果不是道光年间之后西方思想的传入及其引发的科技发展,古代社会救灾制度的总体格局还会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稳定性。

D.清末改变将逃荒者遣返回原地的做法,将其视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这一重大改变是西方社会的救荒济贫思想与中国传统救荒理论相融合的产物。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木偶对【元】贝琼
岸海有古祠,奉捍沙神者,余暇日过之。

循其垣,则恶木枓然①而乌鸢噪其颠;入其户,则毒草茀然②而蛇虺③蟠然乎中。

有屋焉,仆而不支;有像焉,剥而不完。

老巫揖而进曰:“是祠阅五百春秋矣。

尝能以祸福恐乎人。

有疾必祷,水旱必祷,海贾溯涛往者必祷,神皆答之如响。

百谷岁登.,无蜚蝗、霜雹、大疫之灾。

人既乐业,至者如归。

由是剪荆棘而宫室之。

或光怪夜见,仿佛金支翠旗自天而降。

而日有事于是者麏至④。

及其废也,咸玩而侮之,神亦不能祸福于人。

岂盛衰关于造物者乎?”
余曰:“嘻!是土木而衣冠也。

昔非神也,而神之者人也;今非弗神也,而人弗之神也。

若何怪焉?”
是夕宿于祠之旁,有介而弁者⑤见于梦曰:“吾辱子,子何毁.之过邪?子见吾土木而衣冠也,独不见衣冠而土木乎?小而为邑,邑有令;大而为郡,郡有守,其为祸福甚于神也。

罢软者苟禄,贪纵者败法,非守令而土木欤?内附百姓,外柔四夷,生杀系其喜怒,黜陟由其向背,执天子之柄,而位百僚之首,不啻神之魁然而贵者也。

出则陈兵而驱,入则复壁而居,目瞽而黑白相混,耳塞而淫雅不殊,非宰相而土木欤?吾假丹青之饰而托乎太阴,使玩者有时而惧。

彼肖天像地,握珠玉,披锦绣,且伥伥然尸居而鬼躁,未知见德于人,子奚不以诮.吾者诮彼欤?万金虽积,不救燃脐⑥之祸;三窟虽营,岂免排墙之厄?吾恐栋焚而及巢燕,基圮而殃穴蚁,其不为吾祠之毁者,几希!”
余应之曰:“汝之所斥者似矣,而非其实也。

昭昭者或愚,皎皎者或污,安知其才足有为而时不可为乎?”介者又曰:“胡广⑦历六帝而不称于时,一卢怀慎耳;张华、裴頠⑧祸至而不图,一.曹爽⑨兄弟耳。

人物不同,而同为土木已!”
余无以诘,觉而识其语。

将献诸上,惧执政者之不悦也,故厄。

(《清江贝先生文集》)【注】①枓然:弯曲而又枝桠纵横交错。

②茀然:丛生的样子。

③虺:毒蛇。

④麏:鹿类动物。

⑤介而弁者:披着铠甲、戴着头盔的人。

⑥燃脐:东汉董卓很肥胖,被吕布刺死后陈尸于市,守吏从他的肚脐点起火。

⑦胡广:字伯始,东汉人。

历任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

京师为其作谚语:“万事不理问始伯,天下中庸有胡公。

”⑧张华、裴頠:都是西晋人。

张于惠帝时拜为太子少傅,后被司马伦和孙秀所害。

裴于惠帝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后也被司马伦所害。

⑨曹爽:三国时魏人。

由于他的饮食车服自比于皇帝,被齐王芳罢免官职。

不久又将他杀死,并夷戮三族。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子何毁.之过邪毁:毁坏
B.百谷岁登.登:成熟
C. 子奚不以诮.吾者诮彼欤诮:责备
D. 吾假.丹青之饰而托乎太阴假:假借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指斥大小官吏的一项是(3分)
①罢软者苟禄,贪纵者败法②内附百姓,外柔四夷③执天子之柄,而位百僚之首
④吾假丹青之饰而托乎太阴,使玩者有时而惧⑤生杀系其喜怒,黜陟由其向背
⑥目瞽而黑白相混,耳塞而淫雅不殊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①⑤⑥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从所见海边捍沙之神“剥而不完”的偶像及其“仆而不支”的古庙说起,进而引出老巫的兴盛废替之叹。

B.作者在第三段借助神灵之口,揭露封建大小官吏们苟求利禄、贪婪放纵、作威作福、黑白不分等种种丑态,断言他们就算家财万贯,狡兔三窟,也逃不掉杀身之祸。

C.东汉胡广历事六个皇帝,虽被人们称道,但也不过像唐代卢怀慎一样,都是土木而已。

D.本文借助问答展开议论,讽刺朝政。

在前后两次对问中,木偶层层进逼,作者理屈辞穷,将封建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毫不留情地揭露出。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嘻!是土木而衣冠也。

昔非神也,而神之者人也。

(3分)
(2)内附百姓,外柔四夷,生杀系其喜怒,黜陟由其向背(3分)
(3)余无以诘,觉而识其语。

(2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恒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世说新语》)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青玉案·宿乌龙江①
(清)纳兰性德
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

料得香闺香正彻。

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

蝶梦百花花梦蝶。

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

【注】①这首词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夏随康熙出巡所作。

乌龙江,即松花江。

(1)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分析。

(4分)
(2)此词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兮辞》)
(2)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
(5),但愿长醉不愿醒。

(李白《将进酒》)
(6)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7)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8),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9)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10)共百越文身地,。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封信周海亮
牛筋老汉对春草说:妮,我说,你写。

写得漂亮些。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

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但是春妮不在。

春妮不在,村里就没有识字的人了。

秀兰、羊娃、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

大虎,村子里只剩下了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人啦……大虎,听爹一句话,如果城里不好混,你就回。

我和你娘侍弄二十多亩地,老胳膊老腿的,老是顾不过。

你娘身体还不好,这几年,风湿病好像严重了。

去年我和你娘又承包了十二亩果园,新栽的果树,疯长。

明年就能挂果,如果年头好,应该能赚不少……大虎,本我和你娘希望你能留在城里,可是前年你过年回,垂头丧气的,脸色蜡黄,就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

大虎,你到底图城里什么呢?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呢?住的不如咱农村的狗窝,吃得不如咱农村的狗食,空气比咱农村的茅坑里都难闻,又像狗一样遭城里人的白眼,图什么呢?咱农村虽然穷,但总还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再肯出把力气的话,很快就能在村里起五间大瓦房……大虎,咱村都快成空村啦。

地没有人种,房子没有人住,满山的野菜和蘑菇没人采,看着心痛啊!……大虎,你也不小了,不能再耽误了。

如果你回,老老实实守着家,守着我和你妈,娶个老婆,生个娃,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挺好?春草娘前几天给春草介绍了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虽然一般,可是有力气,能干活,家里五间大瓦房,早起了。

你说,如果你回,咱也起五间大瓦房,谁还敢小看咱?……大虎,信是我让春草写的,她向我保证,我怎么说,她怎么写,一个字都不会差……大虎,要麦收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我和你娘都挺想你……
春草对牛筋老汉说:伯,我在写呢。

你怎么说,我怎么写。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

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可是你爹不告诉我地址。

干你们那一行,风吹日晒,工作地点隔几个月一变,想给你写封信,也那么难。

你走以后,秀兰、羊娃、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

大虎,村子里只剩下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有人啦……大虎,我不想呆在村子里,我也想跟你去打工。

前几年,我爹身体不好,我得侍候他,走不开。

去年,爹走了。

爹走了,娘开始给我张罗对象。

娘看上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又矮又丑。

不过他有力气,能干活,家里起了五间大瓦房。

娘就是看上了大瓦房,才让别人给我张罗的。

可是大虎,大瓦房有什么稀罕?我不喜欢他,更不想嫁给他……大虎,我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可是没关系,你带上我,我可以帮你。

帮你做饭,洗衣服,咱两个人,生活肯定会好得多。

大虎,能和你在一起,哪怕住比狗窝还差的房子,吃比狗食还差的饭,哪怕遭城里人再多白眼,我也愿意……大虎,我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

每天一睁眼,干不完的农活。

喂猪,放羊,拔草,浇水,打柴……大虎,城里多好啊!马路那么宽,楼房那么高,街道那么干净,就算到了晚上,外面也那么亮堂。

汽车喷出的烟,真香……大虎,你爹不让我知道你的地址,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去邮局,让邮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

你爹不想让我缠着你,你爹一心一意,想让你回。

可是大虎,听我的,千万别回,否则,一辈子困在穷山沟,咱俩都完了。

大虎,你两年多不回,肯定在城里过得不如意,没关系,咱俩还年轻,我不怕吃苦……大虎,如果你还在乎我,就给我回封信,告知你的地址,我去找你。

我一个人去找你,谁也不告诉……大虎,要收麦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你爹你娘都挺想你,我更想你……大虎,我喜欢你……(选自《天池》,有删节)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

全篇以“一封信”为依托,通过父亲对儿子的再三嘱咐、殷殷召唤,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与深情,情节看似平淡,却又耐人寻味。

B. 牛筋老汉人如其名,有牛筋的韧性,相信在农村也能勤劳致富。

他对儿子在城里打工不理解,心疼农村地荒无人种,期望儿子能回乡安安稳稳过日子。

C. 尽管牛筋老汉瞧不起城里人的生活,认为城里的空气比农村的茅坑里都难闻,春草却觉得“城里多好啊!……汽车喷出的烟,真香”,这表现出春草单纯幼稚,并不了解城里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对城市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美化与幻想。

D. “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让邮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既反映了牛筋老汉对春草与儿子的感情持反对态度,也从侧面写出了老汉的牛脾气。

E.小说采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出。

17.试分析春草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

(4分)
18.小说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分)
19.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其主题可作多种解读,请结合文本,对小说主题进行探究(不少于两种)。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8分,共2小题)
20.高二(8)班同学准备将《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改编成课本剧《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记》。

假如由你担任课本剧的编剧,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用现代汉语为乡民甲写一段面见刘邦的台词,要求:①符合乡民身份;②尽量尊重原著;③ 170字以内。

(4分)
[二煞] 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

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①扶锄。

[一煞] 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

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②,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胡突处。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注】①拽坝:拉犁耙耕。

②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第一个“秤”字作动词用。

第二个“秤”是名词,作量词用。

古时乡间十斤为一秤。

(在仪仗队过后,刘邦出场,众人行礼。

乡民甲被带到刘邦面前。


刘邦:(威严地)者何人?你可识得朕?
乡民甲:(从容地
刘邦:(尴尬地)这个……呵呵,过去的事休再提。

既是朕的贫贱之交,朕自当厚待于你。

朕做人一向光明磊落,如今这整个江山都是朕的,朕岂会赖你这些芝麻大的陈年老账?……
21.请为下面这幅漫画配一首押韵的小诗。

要求:①能描述画面的内容;②能传达漫画的寓意(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他哀求道:“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给乞丐端一碗热腾腾的饭菜。

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不知道的。

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生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