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找次品》反思

合集下载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教学反思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次品》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次品》教学反思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大。

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

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

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

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2018-07-02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找次品》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次品》教学反思1《找次品》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

我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新闻片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次品造成的危害,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明白检验产品排除次品的重要性。

同时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利用课件中的“天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操作,验证,推理等学习活动。

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即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次品》教学反思2新教材中的“数学广角”一直是教师感叹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内容,这次“找次品”也不例外。

为了让学生低起点,拾级而上,我将例1单独作为一课时来教学。

反思本课教学,有成功也有困惑:一、两处成功1. 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想快捷准确地解决此类型问题,教师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灌输结论性的解题方法,即每次尽量将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不能平均分时,也应使每份的相差数不大于1),然后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强化这种方法。

这样的教学虽然短时高效,但却只重结论,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6课“找次品问题的基本解决策略和方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新授1、解决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有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2)自主探索。

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4)全班汇报。

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6)小结:把9 个零件分成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 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

如果有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 份,即4 , 4 , 4 。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学生汇报:3 次。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一)这节课,我连试教合在一起,一共上了3次,但是每一节的教学任务都没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针对各位老师对我的评课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对这节《找次品》进行如下的教学反思:这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课前谈话环节,我用分过的一瓶七彩糖和没分过的七彩糖进行对比,从而引出“次品”这一概念,让学生从这两瓶中找出次品,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用天平称。

这一环节,我感觉上还好。

但是在学生示范了从3个物品中,只要称1次就可以找出次品这个环节后,我不应该重复学生的示范过程,而是应该呼应此环节的开始部分,让学生思考从2个物品中只要称一次就可以找出1个次品,为什么从3个物品中也只要称一次?这个道理不应该由我来说,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想明白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接下来的从4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环节,此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示找次品的教学过程。

我采用学生边说找次品的过程,我随机板书。

由于多媒体的黑板离学生比较远,而这节课要板书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写的字相对很小,这些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对我在黑板上写的数学方式,并不是十分理解,虽然对着黑板又引导学生把找次品的过程又说了一次,但亡羊补牢的效果已经不明显了。

在学生说方法时,我不应该随机板书,而应该跟学生点明,由于随着物品数目的增多,找次品的过程就更加地繁琐,所以要采用一种新的表现方式,从而引出用数学方式来表示找的过程,边回想刚才学生找次品的方法,教师边随机板书,也边介绍怎么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现。

由于用数学方式来表示找次品的过程这一环节落实地很不到位,导致下面的环节的瘫痪,所以学生从8或9个物品找出次品,在小组内探索花的时间很多,集体反馈时花的时间也很多,但学生都只是还停留在口头表达层次上,并不能用数学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2023年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

2023年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

2023年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2023年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1新课程数学五下教材在数学广角中安排了“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其目的是通过“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基于以上认识在进行“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以求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精选研究数量,逐步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放弃的了教材中以3个物品、5个物品再到9个物品的研究顺序,将其改为3个物品、4个物品、8个物品、9个物品进而扩展到10个、27个物品中找次品的研究。

操作过程简述如下:1.探究3个物品中如何寻找轻的一个,利用学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和思维能力,在体验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样性后,以用天平称作为实践操作,第一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学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称最方便。

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完成数字化的分析方法:平衡1次3(1、1、1)不平衡1次2.利用不同的分法探究出4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在学生实践操作和数字化的分析过程后,质疑利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将物品分成几分?两份还是三份?引出用较大数量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随机引导学生用数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个物品中的次品应如何找。

当学生得出方法后,将学生的所有方法罗列在学生面前,利用观察让学生发现数据大时分两份的方法次数不是最少,第二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学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分成三份,两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

但同时有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同样分三份,有些称的次数少,有些却反而更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3.以9个物品为例继续研究,第三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

在关注学生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分析问题的同时,反馈出学生的解题方法,几关注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方法的优化提供可做分析的蓝本。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课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课课后反思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课【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

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在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教师可集中解决,如有的学生在称的次数少于至少能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时,就找出了次品,这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汇报结果,并在黑板或屏幕上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问题却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后面寻求最优的解决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础。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

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

实际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各种解决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在此基础上,就可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量更大时是否也成立呢从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进行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

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教材内容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次品”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外观与合格品不同,有的是所用质量不合格等。

这节课的学习中要找的次品就是外观完全相同,但是质量有所差异,并且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天平测次品的过程,体验实验探究、发现运用的学习方法。

《找次品》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找次品》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教学反思(精选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找次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找次品》教学反思篇1《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缩小待测物品范围的优化策略。

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传统设计思想的分析传统设计一般是首先找5个零件中的次品(目标:在认识平衡与不平衡两种可能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画框图,经历逻辑推理的过程);再找9个零件(目标:找到最优称法,形成猜想);然后称8个,27个,探索规律;最后称100个、243个零件(目标:继续学习化归方法,找到零件个数与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这种设计从过程来看体现了操作----猜测----验证----归纳----应用的教学思路,它的重点放在学生优化方案的比较上。

这样设计有两个弊端。

问题一:按这种单刀直入式进行研究,因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储备不够、跨度过大,思维难以突然从方法多样性提升到最优化策略上来,学生的思维容易断层,探究会屡屡受挫,从而造成对此类问题的探究兴趣不足,影响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问题二:在9个物品中找次品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猜想最佳策略:分三堆,每堆尽量同样多的规律,学生不容易找出来,再让学生举例验证更难。

学生探究的多样化一方面暴露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对最佳策略的关注。

如何通过优化策略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高老师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探索适合学情的实践尝试1、巧:游戏互动做铺垫--巧妙渗透优化思想在学生的猜数过程中,高老师总让学生处于最不利的处境,除非他选择了最佳策略,否则猜的次数总是最多。

《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

《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

《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次品》优秀教学反思1“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它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辩析、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提升数学素养。

上完这节内容,我自认为这节课上得还算成功。

一、利用信息资源,激发探究欲望。

新课的引入,选用美国“挑战者”号火箭升空到火箭突然空中爆炸的视频,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想探究找次品的欲望。

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二、开放学习空间,提供探究平台。

整节课教师只是提供素材,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方案,展示各种独特的想法,在观察->实践->对比->讨论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如:学生从中发现,把待检的产品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若不能平均分3份,每一份的数量只能相差1,保证找到的次数是最少的,这个结论得出的不是教师给的,而学生从众多的方案中,经过比较,自悟出来的,这样不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情感态度与经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个性化学习。

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个名为《找次品》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分辨正品与次品的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我准备了一些物品,一些是正品,一些是次品,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比较这些物品的差异,以便找出次品。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希望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判断力和辨别能力。

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次品,以及为什么要分辨正品和次品的重要性。

我告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次品,而这些次品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分辨正品和次品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给学生展示了几个例子,让他们观察并找出次品。

然后,我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观察细节、比较差异来分辨正品和次品。

我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给予他们一些提示,如观察物品的外观、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物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观察细节和比较差异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经常只看表面,很少深入思考。

因此,在给出提示的同时,我也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感受物品,触摸、闻味、试用甚至拆解物品,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

此外,我还设置了小组合作的环节,鼓励学生合作观察和讨论,互相分享思考的结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能够相互启发,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我感受到学生们对于分辨正品和次品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他们能够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物品的差异,并提出自己的判断。

然而,我也意识到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我可能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比较,有些学生可能受到时间限制而匆忙作出判断。

其次,我可能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个别辅导,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找次品》的活动,我认识到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并注重个别化的指导。

《找次品》教学反思15篇

《找次品》教学反思15篇

《找次品》教学反思15篇《找次品》教学反思1本单元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同时,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优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并学习如何用直观的方式清晰、简洁、有条理地表示逻辑推理过程。

成功之处:1.重视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优化思想。

在例题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动脑思考怎样从3瓶钙片才能找出次品,并能用简单的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

然后再从8个零件中找出次品,并让学生思考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独立探索,并将自己探索的情况填入课本中的表格里。

探索情况如下:8(1,1,1,1,1,1,1,1)分成8份至少称4次8(4,4)分成2份至少称3次8(2,2,2,2)分成4份至少称3次8(3,3,2)分成3份至少称2次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当平均分成3份时,称的次数最少,这3份应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1。

根据这一规律再让学生找出9、10、11个零件中的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并感受到把待测物品要尽可能的均分成3份,进一步明确找次品的最优方法,从而体会到优化思想的重要性。

2.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找次品中的“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意义,然后教师明确“能保证”就是在运气最差的情况下也能找到才叫保证,而“至少”就是指在所有各种方法中,称量次数最少的那种方案。

不足之处:1.在探索多种方法的过程中,用时较多,导致时间分配不均匀,练习时间少。

2.对于运气好的情况明确的不是很清楚,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待测物品无论是多少个,称一次是有可能称出来的。

3.对于不知道次品是轻或重,还需要再称一次才能得出答案也没有明确。

再教设计:可以改用分组探索,每组探索一种,集体交流时共同总结归纳找次品的最优方案。

《找次品》教学反思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案例《找次品》【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交流、总结“找次品”方法的过程。

2.了解“找次品”的一般方法,能解答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3.对“找次品”的问题充满好奇心,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优化思想,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试验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重量达不到合格品的标准,这样的样品叫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作为小小质检员,一起想办法找出这些次品。

二、导入新课体现推理、优化师:有6个大小、图案都完全一样的健身球,其中有一个轻一点,用手掂不出来。

你能用哪种方法找出这个轻一点的球呢生:可以用天平找出。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师:那么利用天平我们可以怎样找出呢现在小组合作。

(每个小组老师提供一个天平)此环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小组谈论交流,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汇报并上台演示方法。

6(2,2,2)平2(1,1)2次6(3,3)不平3(1,1,1) 2次【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分析等手段,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找出最优方案。

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在6个健身球中找出那个轻一点的来,那如果数量更多的物品,你们是不是也能找出那个与众不同的物品呢?课件出示教材92页例2。

在9个同样的零件中,工人不小心混进了一个次品(次品重一些)。

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让学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一定。

指名学生说说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师:好,刚才我们在9个零件里找次品,方法就有4种了,如果待测物品再多些,那方法也会更多,如果每次都这样找的话比较麻烦,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呢?同学们观察刚才我们分的方法,总结一下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快捷?生:分成三份,平均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通用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通用4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通用4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通用4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反思1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教师的个性创造、目标落实有效、学生持续发展。

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反思发现不足,从而改进教学设计。

最近教研室开展了“一课同上,同课异构”活动,作为青年教师的我经历了两周的精心准备,并进行了多次的的课堂实践之后,感慨颇多,收获颇多,并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美好的预设≠理想的课堂找次品这节课属于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先从3个零件中找一个偏重的次品,再从5瓶口香糖中找一个轻一点的次品,让学生初步掌握找次品的基本方法,接着再来分析9筐松果中找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用12个零件进行验证,最后设计的巩固练习是:有15箱饼干,其中有一箱是次品,轻一点。

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把它找出来?该怎么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做一做(称的过程),然后同桌说一说(怎样称的)。

看着学生们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我也禁不住加入其中。

精心预设后的课堂显得更加活跃,更加生机勃勃。

在这时问题出现了,学生在验证时发现12个零件不用平均分成3份,平均分成4份,3个3个的也可以只用3次就找到次品。

我随即问道:“有没有比平均分成3份更少的分法?”学生:“没有。

”“一般情况下我们就平均分成3份去称,次数一定是最少的。

”我仓促的进行了小结。

40分钟的课堂就这样结束了,带着遗憾,带着疑问下了课。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一、尽量体现教材意图。

《找次品》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优化时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主要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的方法运用优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尽量体现“数学味”。

数学味或者说数学化是现在数学课堂提倡的理念,是我们所追求的。

那么,怎样体现出数学味呢?怎样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与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呢?教师在本节课作了一些努力,例如:出示5件物品,找出其中的一件次品。

让学生经历多次观察、比较、分析,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中,加强横向与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找次品的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

三、尽量体现方法渗透。

本节课中教者还力图渗透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观察、比较、分析、猜测等方法贯穿整节课。

我觉得,如果单单让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找次品的'知识似乎意义不大,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也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一一认识,只有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乐于探索的心,才能更多更好的学会找次。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教学反思(精选23篇)《找次品》教学反思篇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进行《找次品》的教学时,我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凸显数学建模和优化思想。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从5瓶钙片中找一瓶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10、11个零件怎么分?有效地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我通过从3瓶木糖醇中找一瓶次品——5瓶木糖醇中找一瓶次品——9瓶木糖醇中找一瓶次品——8个玻璃球中找一个次品这样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在3瓶中建立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根,在5瓶中对找次品的方法进行建模,在9瓶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及时进行优化:这种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所称次数最少,最后在8个玻璃球中进一步优化方法:在利用天平找次品时,首先要把物品分成3份,能平均分时就平均分,不能平均分时就尽量平均分,这样,所称次数最少。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具的直观演示,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用天平实物进行试验,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学生看不太清楚,实验效果不明显;每一次称时,都需要对天平进行调节与处理,麻烦且费时。

但在本节课中,又必须要借助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建模和推理。

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天平模型来直观演示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又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面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简洁准确的叙述推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简洁、准确的叙述操作和推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以“找次品”这一学习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如果零件是10个,11个,12个……应该怎样称?通过多次试验数据,学生观察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总结出最佳分份方法和最佳画图方法。

“找次品”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因此我认真地阅读了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在认真思考以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案。

反思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一开始,我利用信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寻找“找次品”的方法,学生说出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电子秤,用天平称等方法。

这样设计既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创造自主探索氛围,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课程改革之后,数学教学强调自主探索,让学生在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自主学习,在探索中学习知识、熟练技能,培养能力。

“找次品”这一内容的教学,操作性和思考性都很强。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生活化的情境中亲自动手试一试,找一找,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动手操作、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用天平找次品的最佳方法,初步感知到方法的多样化。

三、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教学本节课通过模拟实验操作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零件中的次品。

先分析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在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中,了解如何全面考虑称物的不同情况,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如果零件是10个,11个,12个……应该怎样称?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用天平分辨物体轻重的心得,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且逐渐地过渡到树形图。

【新编】《找次品》教学反思

【新编】《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教学反思1想快捷准确解决此类型问题,教师可以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灌输结论性的解题方法,即每次尽量将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不能平均分时,也应使每份的相差数不大于1),然后用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强化这种方法。

这样的教学虽然短时高效,但却只重结论,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少了发现后的欣喜与快乐,缺乏比较、综合等思维能力的.锻炼。

为此,我今天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尽量地显现他们的不同称法,最后通过对比发现了结论。

这样的教学显然费时较多,练习二十六第4、6、7题都没能在单元时间内完成,必须再增加一个课时练习课,但学生们学得开心,思维十分活跃。

在教学例2时,学生们发现9个物品不可能按教材所说分成4份(2,2,2,3)放在天平上称。

因为将其中两个2放在天平上称过以后,剩下的2与3是不同能可时放在天平两边的,所以这种分法应该改为分成5份,即(2,2,2,2,1)。

而这种方法实质与9分成4,4,1是一致的。

因此,学生认为教材这种分法不合理。

不知大家怎么认为?因为9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因此学生们普遍选择了分3份。

个性化解法丰富多彩,除了教材中提到的4,4,1;3,3,3外,还有2,2,5和1,1,7两种不同分法。

这些分法中除平均分成3份以外的分法外,其它都至少需要称3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所以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 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 。

最后总结规律:“只要记住物品总数在2——3之间,需要称1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在4——9之间,需要称2次;在10——27之间,需要称3次……。

”我引导学生独立阅读137页的“你知道吗”。

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方法好,如果是填空题可以根据表格快速填写,节省时间;如果是解决问题,可以根据表格核对自己的结果。

但记不住数据怎么办?“从上表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对照数据寻记忆窍门。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

《找次品》教学反思《找次品》教学反思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利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利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这样几点做得比较好:一.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

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此,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尽量地显现他们的不同称法,最后通过对比发现结论。

如我首先安排了从5个中找次品,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猜想探究的方式教学。

要求学生说出各种找次品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其次安排了8个,继续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继续发现多种方式找出其中的1个次品。

最后安排了9个找出次品,这次提升难度要通过写一写的方式找出次品。

总结以上三种情况要求学生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如分几份最好?每份几个最好?引导学生发现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在数学广角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学学科的特色。

我在教学时渗透了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

本课的开始我就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在学生众多的策略中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

这过程中,就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优化策略、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五年级《找次品》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浓。

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

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

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

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
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
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

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在研究从9个和12个中找次品时,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汇报时有些方法,没有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