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哮喘的治疗不同,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慢性持续期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镇咳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
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
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三、治疗药物(一)溴己新祛痰药。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禁忌证: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用法和用量:(1)成人:8~16mg/次、3次/d,餐后口服。
(2)儿童:(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二)氨溴索祛痰药。
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是目前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关研究表明,该疾病高发于2岁左右儿童。
而小儿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也被称为小叶性肺炎,在冬春季,以及气温骤变的时,发病患儿较多,但在华南地区,反而夏天发病的患儿较多[1-2]。
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霉菌、肺炎支原体等原因造成的,而且细菌性肺炎通常为肺实质损害,而病毒性肺炎通常为间质受累,肺组织的炎症导致患儿体通气与换气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气促、咳嗽、发热体温可高达40℃;还伴随呼吸增快、肺部中、细湿啰音等症状与体征,部分患儿手与脚趾以及口周有明显发绀。
如果在发病时没有及时救治,容易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3-4]。
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以及头孢菌素等,但是传统的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多,而且易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临床效果。
实践证实,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
因此,本研究采用头孢唑亏钠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3月- 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3个月,平均5.43±1.02岁;病程最长6d,最短1d,平均3.27±0.98d;体重最重60.00kg,最轻6.00kg,平均31.83±7.30kg。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2个月,平均5.53±1.11岁;病程最长7d,最短1d,平均3.31±0.99d;体重最重58.50kg,最轻6.50kg,平均31.31±7.23kg。
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患儿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02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简称上感,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以病毒多见,占70%~80%,细菌感染占20%~30%[1],细菌可直接引起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上感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流程见图1。
图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流程上感需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
二、药物治疗原则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病因,治疗原则以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等措施为主,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和使用抗菌药物[2];如判定为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病原学特点及患者个体因素,推断可能的致病菌,经验性选择目标性抗菌药物。
见表1。
表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一)对症治疗1.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
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均为复方非处方药(OTC)制剂。
这类药物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避免使用。
3.镇咳: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
(二)病因治疗1.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
2.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
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020年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三、治疗药物
➢ (二)头孢曲松 • 6.用法和用量: • (1)肌内和静脉给药:每24小时1.0~2.0g或每12小时0.5-1.0g。每日最大剂量4.0g。 • (2)特殊人群用药: • ①老年患者:除非老年患者有重度肾功能和肝功能损害,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
调整剂量。②肾功能损伤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药物中毒的风险增加。肾功能 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每日使用剂量少于2.0g时,不需做剂量调整。 血液透析清除头孢曲松的量不多,透析后无需增补剂量。 • ③肝功能损伤患者:慢性肝病患者使用头孢曲松时无需调整剂量。严重肝损害或 肝硬化患者应调整剂量。 • ④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使用需权衡利弊。
一、疾病概述
➢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 2.鉴别诊断:应排除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
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血栓栓塞症、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 炎等其他肺部疾病。
一、疾病概述
➢ (三)重症CAP
• 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
• 1.主要标准:
期妇女禁用左氧氟沙星全身制剂。特殊疾病状态,有重症肌无力史者避免使用; 肾衰竭、有肌腱疾史或肾脏、心脏或肺移植患者慎用。有QT间期延长、未纠正 的低钾血症患者避免使用。
三、治疗药物
➢ (四)左氧氟沙星 • 4.不良反应及处理: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
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如主动脉瘤或 夹层、心脏骤停、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皮肤不良反应如多形性红斑、 Stevens-Johnson综合征,肝脏不良反应如肝炎、肝衰竭,肾脏不良反应如急性 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如Guillain-Barre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癫痫发作。左 氧氟沙星可能导致血糖紊乱,注意监测血糖。出现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 并予对症治疗。若出现肌腱炎、肌腱断裂、周围神经病症状,应避免再次使用 氟喹诺酮类。
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一、概述(一)定义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不论是在呼吸专科门诊还是在社区门诊,咳嗽均是最常见的就诊症状。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咳嗽并不是一个疾病,可根据病史、症状(如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咳嗽的分类及其发病原因。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
临床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
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关键在于病因治疗。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可引起急性咳嗽,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
首先,镇咳药使用须谨慎,在必要时可用于咳嗽剧烈者。
其次,对于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
第三,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5],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二)亚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6]感染后咳嗽(PIC)、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7]等可引起亚急性咳嗽。
PIC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
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少部分细菌感染导致亚急性咳嗽,感染因素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CVA、EB、UACS的药物治疗可参考慢性咳嗽部分。
(三)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可引起慢性咳嗽。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支气管哮喘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概述(一)定义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了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同时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
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哮喘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提示可变气流受限的一些辅助检查等, 综合分析确定。
根据以下一些临床特征, 并排除其他疾病时可诊断为哮喘。
1. 临床表现:(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 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 夜间及晨间多发, 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 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 辅助检查:(1)支气管舒张试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 且其绝对值增加>200 ml。
(2)呼气流量峰值(PEF)及其变异率测定:连续2周或以上监测PEF, 平均每日昼夜PEF变异率>10%。
(3)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 鉴别诊断:哮喘应与左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上气道阻塞性病变、支气管扩张、嗜酸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哮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急性发作期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度4级;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属于非急性发作期, 其严重度评估采用哮喘控制水平分级, 分为良好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3个等级。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哮喘治疗的重点。
二、药物治疗原则不同的分期、分级, 哮喘的治疗不同, 最终目标是既要达到当前控制, 又要降低未来风险。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的治疗目标不同: 急性发作期治疗目标主要为尽快缓解症状、解除气流受限和改善低氧血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合理用药指南解读PPT课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能增加肾 毒性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遵循用药原则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病情、病原体种类和药物特性等因素综合 确定,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应症和禁忌症
06 辅助治疗药物应用指南解读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规范
药物种类选择
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作为解热镇痛 药。
使用剂量及时机
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嘱规 范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注意事项
对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同时注意药物相互作 用及不良反应。
止咳化痰药物选择依据
1 2
咳嗽类型判断
深入。
用药经验不足
02
年轻医生或新入职医生可能缺乏实际用药经验。
更新药物知识不及时
03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药不断问世,部分基层医生未能
及时更新药物知识。
患者自行购药行为普遍
缺乏专业指导
患者在缺乏专业医生指导 的情况下自行购买和使用 药物。
用药不规范
患者可能存在用药剂量、 用药时间等方面的不规范 行为。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还应考虑患 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性别 和免疫状态等因素。如对于重症 感染患者,应选择抗菌作用强、 不良反应小的抗菌药物。
05 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解读
抗病毒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通过抑制病毒DNA或RNA的合成,达到抗病毒效果,如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等。
重要。
02 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现状与挑战
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条件限制
最新急性支气管炎诊疗规范.pdf
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
是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
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病因】1.感染,引起本病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病毒和细菌可以直接感染气管-支气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继而引起本病。
近年来由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逐渐增多。
2.物理、化学刺激,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3.变态反应,引起气管和支气管变态反应的常见变应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细菌蛋白质、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内移行的钩虫、蛔虫的幼虫。
【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不适、寒战、低热、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
剧烈咳嗽的出现是支气管炎出现的信号。
开始时干咳无痰,但几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少量黏痰,稍后出现较多的黏液或黏液脓性痰。
明显的脓痰提示多重细菌感染。
有些患者有烧灼样胸骨后痛,咳嗽时加重。
在无并发症的严重病例,发热38.3~38.8℃可持续3~5天。
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尽管咳嗽可继续数周)。
持续发热提示合并肺炎。
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的呼吸困难。
无合并症的急性支气管炎几乎无肺部体征。
可能闻及散在的高音调或低音调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
尤其在咳嗽后,常可闻及哮鸣音,持续存在的胸部局部体征提示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严重并发症通常仅见于有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这些患者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致严重的血气异常(急性呼吸衰竭)。
【检查】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或正常,偶有肺门阴影增浓。
2.血液生化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由细菌引起或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迁延,有指征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
急性慢性支气管炎
是吸烟者)
病因和发病机理
• 感染 呼吸道病毒 细菌
• 理化因素 • 气侯 • 过敏因素
病理
• 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浆液渗出,纤毛柱状上皮损 伤,偶有纤毛柱状上皮细胞脱落
• 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黏液腺肥大,分泌物增多
• 病变严重者可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引起微血管 坏死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
• 概述 • 定义 • 多由感染、理化刺激因素或过敏因素引起
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 临床特点 • 咳嗽、咳痰
简介
• 老年人及婴幼儿发病率高 • 常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生 • 多于冬春季节或气侯突变时诱发 • 且为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 严重者可发展为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肺炎或加重原有
• 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 止咳祛痰 • 喷托维林:25mg/次,口服, 3次/d • 溴已新:8mg/次,口服,3次/d;2mg/次,气雾,
3次/d • 解痉平喘 • 氨茶碱:0.1/次,口服,3次/d • 沙丁胺醇:2~4mg/次,口服,3次/d
慢性支气管炎
• 概述 • 定义 •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
• 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一般能恢复正 常
临床表现
症状
咳、痰 明显的脓痰提示细菌感染。
体征
无异常 干、湿罗音
辅助检查
• 血象 • 病毒感染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 细菌感染 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 细胞比例升高和核左移 • 病原学检查
痰液—优势菌
X线
肺纹理增粗、紊乱
•削弱呼吸道防御功能
最新《咳嗽基层诊合理用药南(2020年版)》
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年版)一、疾病概述[1-4](一)定义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不论是在呼吸专科门诊还是在社区门诊,咳嗽均是最常见的就诊症状。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咳嗽并不是一个疾病,可根据病史、症状(如咳嗽的持续时间、时相、性质、音色以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咳嗽的分类及其发病原因。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ml 作为湿咳的标准。
临床常根据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
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治疗关键在于病因治疗。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可引起急性咳嗽,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
首先,镇咳药使用须谨慎,在必要时可用于咳嗽剧烈者。
其次,对于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
第三,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5, 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二)亚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6]感染后咳嗽(PIC)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7] 等可引起亚急性咳嗽。
PIC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
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少部分细菌感染导致亚急性咳嗽,感染因素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
CVA、EB、UACS的药物治疗可参考慢性咳嗽部分。
(三)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 可引起慢性咳嗽。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合理用药
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合理用药作者:张微王宇王晓丹李慧庆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4期【摘要】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造成的气管-支气管炎黏膜的急性炎症。
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时出现咳嗽和咳痰。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咳嗽、咳痰、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若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冠心病。
【关键词】支气管炎急性慢性用药【中图分类号】 R5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279-011 分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由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病毒和细菌蔓延引起,常见的致病细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亦可由于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对气管-支气管的急性刺激引起;吸入花粉、真菌孢子或对细菌蛋白质过敏等使气管-支气管产生过敏性炎症。
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若迁延不愈,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在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吸烟、感染、刺激性烟雾或粉尘,大气污染,引起过敏的抗原性物质,寒冷气候等发病因素中,若其中某些因素长期反复相互作用,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可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
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咳嗽、咳痰外,还有喘息并伴有哮鸣音。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和临床缓解期。
2 预防和治疗2.1 预防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到刺激性气体、烟雾、粉尘等诱发因素和吸入过敏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必须戒烟。
2.2 治疗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应适当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对咳嗽、咳痰、喘等症状,采用镇咳、祛痰、平喘药物对症治疗。
对这三者的治疗,相互间有着密切关联,咳嗽是呼吸道收到刺激,如炎症或异物等,而引起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痰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也可阻塞呼吸道引起喘息,还易导致继发性感染;支气管痉挛和粘膜水肿主要引起喘息,使排痰更加困难,并可增加呼吸道阻力刺激肺牵张感受器而引起咳嗽。
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疾病概述(―)定义15 性阻塞,性月市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 on ary disease ,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2,3,4]慢阻肺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任何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病史的患者,临床上需要考虑慢阻肺的诊断。
1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
可有气促或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
晚期常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脓痰。
后期出现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
慢阻肺的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舂疾病进展,可出现呼吸浅快、缩唇呼吸、桶状胸、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纟日、双下肢水肿等体征。
2. 危险因素接触史:长期吸烟或"二手烟"接触史,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全属颗粒等工作,居住在空气污染严重或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等。
3. 辅助检查:(1 )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0.7 ,可以确定为持续存在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肺气肿的特征。
4 .鉴别诊断:慢阻肺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和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相鉴别。
(三)疾病严重程度分层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慢阻肺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AECOPD )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稳定期的长期规范管理是慢阻肺治疗的重点。
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
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完整版)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就诊原因。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限于诊疗技术和条件,对儿童咳嗽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认知普遍不全相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等联合制订“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基层版)”,通过前期调研,充分征询基层医生的意见,针对儿童咳嗽评估、诊断、用药、转诊和健康教育等方面9个迫切关注的重要问题,形成17条循证推荐意见和建议,旨在指导基层医务工作者规范、科学地诊治儿童咳嗽,同步提升对儿童咳嗽的管理水平。
二、术语解释1. 咳嗽病程:按照咳嗽持续时间,儿童咳嗽分为急性咳嗽(<2周)、迁延性咳嗽(2~4周)和慢性咳嗽(>4周)。
2. 咳嗽性质分类:根据无痰或有痰,将咳嗽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
3. 特异性慢性咳嗽:指可归因于潜在疾病(通常是肺部来源)的慢性咳嗽。
通过检查与评估,大部分慢性咳嗽可以识别出潜在病因。
4. 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指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经适当检查与评估后,仍然没有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
三、指南重要临床问题及管理策略临床问题1:咳嗽患儿如何合理使用祛痰药和镇咳药?推荐意见1:不推荐咳嗽患儿常规使用祛痰药和镇咳药(1A)。
推荐意见2:建议对湿性咳嗽、痰液阻塞、咳痰费力、影响生活和学习时,可在权衡疗效与安全性后酌情选择适宜的祛痰药;对剧烈或频繁的干性咳嗽、影响生活和学习时,首要是明确病因,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短期使用镇咳药缓解症状(GPS)。
祛痰药和镇咳药在儿童咳嗽的治疗中使用普遍,基层临床实践中,祛痰药和镇咳药的广泛使用乃出自患儿家长的担忧以及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咳嗽治疗中祛痰药和镇咳药的有效性缺乏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祛痰药可分为黏液溶解剂、黏液动力促进剂、黏液调节剂、痰液清除剂,其机制包括降低黏液黏度、改善黏液清除动力学、减少气道分泌物产生、增加黏液量使痰液易于咳出。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 )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病因学和病理(―)病因1 .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是病毒和细菌直接感染所致,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少见[3]。
本病多数发生于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导致机体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受损时,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2 .物理、化学刺激: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
3•过敏反应: 多种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常见者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泡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及细菌蛋白质也可引起机体的过敏[1]。
(—)病理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増生、肥大,分泌物增加。
炎症消退后,气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临床表现1 .症状: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咽痛,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4]。
不能根据痰的性状判断病毒或细菌引起。
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 周才消失,通常<30 d[5];但有硏究显示z约1/4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30 d。
如果伴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胸闷、气喘。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轻到中度发热,多在3~5 d后降至正常。
两肺呼吸音多粗糙,伴或不伴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常常不固定,部分患者亦无明显体征。
(二)辅助检查1 .血常规:多数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 . X线胸片:部分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少数病例无异常表现。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2020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通常在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发生[1,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镇咳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研究、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3,4]。
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
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4,5]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6,7,8,9]。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表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三、治疗药物一)溴己新1.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偶有恶心、胃部不适、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等,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就医。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
2020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镇咳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3,4]。
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
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4,5]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6,7,8,9]。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表1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三、治疗药物(一)溴己新1.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偶有恶心、胃部不适、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等,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就医。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注意事项一.生脉1.静脉注射:一次20-6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2.注意事项:本品不宜与其他药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
如需联合用药应间隔一段时间或者在两种药物之间输入适量液体为宜。
本品偶见寒战,发热,皮肤红斑,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二.痰热清1.成人一般一次20毫升,重症患者一次可用40毫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毫升,静脉注射,滴数每分钟不超过60滴,一日一次。
2.注意事项:不得和其他药液混合滴注。
如合并用药,在换药时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毫升以上)冲洗输液管。
本品偶见过敏反应,可见头晕,恶心,呕吐,全身发红,瘙痒或者皮疹。
三.银杏达莫1.静脉滴注。
成人一次10-25毫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500毫升中,一日两次。
2.注意事项: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过敏反应发生。
罕见心绞痛加重,一旦停药,症状立即消失。
四.舒血宁1.静脉注射,每日20毫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或者500毫升后使用,或遵医嘱。
2.注意事项:本品偶见过敏性皮炎,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恶心,血管神经性水肿,便秘,腹胀,心率加快,轻度头痛,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
过敏性休克罕见。
五.水溶性维生素1.静脉滴注:本品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注,应注意避光。
2.注意事项:某些高危病人可发生过敏反应。
六.头孢噻乌钠1.成人一日2-6克,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注意事项:对头孢菌素和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用药前皮试,不良反应有皮疹,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七.清开灵注射液1.静脉滴注:一日20-40毫升,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或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稀释后使用。
也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2注意事项:偶见皮疹,面红,局部疼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过敏性哮喘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病因学和病理(一)病因1.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是病毒和细菌直接感染所致,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少见[3]。
本病多数发生于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导致机体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受损时,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2.物理、化学刺激: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
3.过敏反应:多种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常见者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及细菌蛋白质也可引起机体的过敏[1]。
(二)病理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加。
炎症消退后,气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一)临床表现1.症状: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咽痛,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4]。
不能根据痰的性状判断病毒或细菌引起。
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通常<30 d[5];但有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30 d。
如果伴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胸闷、气喘。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轻到中度发热,多在3~5 d后降至正常。
2.体征:两肺呼吸音多粗糙,伴或不伴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常常不固定,部分患者亦无明显体征。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多数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X线胸片:部分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少数病例无异常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急性气管•支宅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完整版)—、疾病概述(―)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镇咳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 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星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3,4]o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
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滨己新、氨漠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全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 如氨茶碱、沙丁胺醇[4,5]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6,7,8,9]。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具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表1急性气営支器炎的药物治疗首选药物备选鞠漫芳;聽素:乙弗哦鬆:歸泉;斛謔援沙芬倔帥;苯丙瞰≡≡咳就皴、誅、璧元沙丁曙翻;球膨丁瞬技≡≡弱隧苯關元注:昔匪却三昌按治疗、卫良舞匡庭劳毎或充血性心力软科-兔卑烦魏.薛,菇存硕妲驾265探1巻表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药物治疗三、治疗药物(―);臭己新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对盐酸澡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偶有恶心、胃部不适、氨基转移酶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有皮疹等,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就医。
5•剂型和规格:片剂f8 mg∕片。
6•用法和用量:(1 )成人:8~16 mg∕次、3次/d ,餐后口服。
(2)儿童:①口服:4~8 mg∕次、2~3 次/d。
②肌内注射:2~4 mg∕次、1 ~2次/d。
(3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自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口服后约Ih起效,4~5 h作用达高峰。
绝大多数代谢产物随尿排出,另外少许经粪便排出。
8.药物相互作用:与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合用,可增加抗菌作用;与阿莫西林合用可增加后者在肺的分布浓度。
(二)氨澡索1 •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良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对盐酸氨澡索及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微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胃部灼热、消化不良。
如果发生,一般无需停药,给予对症处理。
5.剂型和规格:片剂、胶囊、分散片,每片或每粒30 mg ; 口服溶液剂,100 ml:lmI : 7.5 mg、2 ml : 15 mg、4 ml : 30 mg ;0.3 g ;氨漠索注射液Z冻干粉针,30 mg o6∙用法和用量:(1 )成人:①口服:急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的初始治疗,30~60 mg∕次、2~3 次/d ,餐后服。
如需长期服用,14 d后剂量可减半。
②静脉滴注:15 mg∕次、2~3次/d ;严重病例可以増至每次30 mg o(2)儿童:①口服:1.2~1.6 mg∙kg-1∙d-1 ,分3 次。
②慢速静脉滴注:(a)注射液:>6 岁,15 mg∕次、2~3 次/d ; ≤6 岁,7.5 mg∕次、2~3 次∕d°(b)冻干粉:>6 岁,15 mg∕次、2~3 次/d ;2~6 岁,7.5 mg∕次、3 次Cl ; <2 岁,5 mg∕次、2 次/d。
(3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患者可按推荐剂量服用;肝肾功能受损者应咨询医生后才可使用;妊娠期(3个月后)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肺组织浓度高,血清半衰期约为7 h。
主要通过结合反应在肝脏代谢,约90%经肾脏清除。
8.药物相互作用:氨漠索与某些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头抱咲辛、红霉素、多西环素)合用可升高抗菌药物在肺组织的浓度分布。
(三)乙酰半胱氨酸1 -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改善痰液黏稠引起的呼吸困难、咳痰困难。
3.禁忌证:对乙酰半胱氨酸过敏者禁用;本品含有阿司帕坦,患有苯丙酮酸尿症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口服偶尔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减量或停药即缓解。
罕见皮疹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反应。
5•剂型和规格:颗粒剂,0.1 g/包、0.2 g/包;泡腾片,0.6 g/片;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每支3 ml : 0.3 g。
6.用法和用量:(1 )成人:口服,0.2 g/次、2~3次/d。
泡腾片0.6 g/次、1 ~2 次/d ,用半杯温开水溶解Z最好在晚上服用。
(2 )儿童:口服。
0.1 g/次、2~4 次/d。
(3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只有在非常必要时,权衡利弊后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吸收良好,2~3 H血药浓度达峰,肺组织可达有效浓度。
8.药物相互作用:乙酰半胱氨酸能增加全制剂的排泄;应避免与抗菌药物在同一溶液内混合服用;不可与酸性药物同服,否则可降低其作用。
雾化吸入溶液与橡胶、铁、铜等可发生反应,雾化吸入时应采用塑料和玻璃容器。
(四)按柠菠1 .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适用于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者的祛痰治疗。
3.禁忌证:对枝柠范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及处理:不良反应轻微,偶有胃肠道不适及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如发生面部浮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应立即停药就医。
5•剂型和规格:肠溶软胶囊,0.12 g/粒、0.3 g/粒。
6.用法和用量:口服。
按柠范宜于餐前半小时,凉开水送服,禁用热开水;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
(1 )成人:急性患者,0.3 g/次、3~4次/d ;慢性患者0.3 g/ 次、2次/d。
I(2 )4~ 10岁儿童:急性患者,0.12 g/次、3~4次/d ;慢性患者, 0.12 g/次、2 次/d。
(3 )特殊人群用药:尚不明确。
7.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给药,按柠范油中的单祜成分吸收迅速且完全。
8.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同服强力镇咳药;其他尚不明确。
(五)竣甲司坦1 .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稠厚、咳嗽困难。
3.禁忌证:对竣甲司坦或者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消化道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
4.不良反应:偶有恶心、胃部不适、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
5•剂型和规格:片剂,0.1 g/片、0.25 g/片;口服溶液剂,10 ml : 0.2g、IOml :0.5 g。
6.用法和用量:(1 )成人:片剂,0.25~0.75 g/次、3次/d ;口服溶液剂,0.2~0.5 g(10ml)/次、3 次∕d°(2 )儿童:口服,30 mg∙kg-1∙d-1 ,分3 次。
(3 )特殊人群用药:消化道溃疡者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起效快,服用后4 H可见明显疗效。
8.药物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
(六)标准桃金娘油1 .药品分类:祛痰药。
2.用药目的: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痰。
3.禁忌证:对标准桃金娘油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罕见胃肠道不适、原有的肾结石和胆结石的移动。
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疹、面部红肿、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
5.剂型和规格:标准桃全娘油胶囊:成人装,每粒含300 mg ;儿童装,每粒含120 mgo6•用法和用量:口服,宜在餐前30 min用较多的凉开水送服。
勿将胶囊掰开或咀嚼服用。
1粒/次、(1 )成人:服用成人装。
急性患者,1粒/次、3~4次/d ;慢性患者z2次/d。
(2 )4~10岁儿童:服用儿童装。
急性患者J粒/次、3~4次/d ;慢性患者f 1粒/次、2次/d。
(3)特殊人群用药:哺乳期妇女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口服给药后,标准桃全娘油的单祜成分吸收迅速且完全。
8.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七)右美沙芬1 -药品分类:镇咳药。
2•用药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3.禁忌证:对氢澡酸右美沙芬及其辅料成分过敏者;妊娠3个月内妇女;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病史、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未满2周的患者。
4.不良反应:偶有头晕,轻度嗜睡,口干、便秘及恶心等。
5•剂型和规格:(1 )氢漠酸右美沙芬片:15mg∕片。
(2 )氢漠酸右美沙芬缓释片:15 mg∕片、30 mg∕片。
(3 )氢滨酸右美沙芬颗粒(按右美沙芬计):7.5 mg∕包、15 mg∕ 包。
(4 )氢漠酸右美沙芬糖浆:100 ml : 150 mgo6.用法和用量:(1 )成人:片剂、糖浆剂、颗粒剂,15~30 mg∕次、3~4次/d ; 缓释片剂,30 mg∕次、2次/d ,不可掰碎服用。
(2)2岁以上儿童:宜选用儿童剂型,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不同剂型的用法用量有差异,建议参照具体说明书给药。
一般推荐剂量为:2~6岁儿童2.5~5 mg∕次,6-12岁儿童5~10 mg∕ 次,3~4次/d。
2岁以下小儿不宜使用。
(3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3个月内和哺乳期间的妇女禁用;哮喘患者、多痰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7.药物代谢动力学:服药后30 min起效,作用持续6 H O经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
8.药物相互作用: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抗抑郁药并用;不宜与乙醇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并用,因可増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A)喷托维林1 •药品分类:镇咳药。
2.用药目的: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干咳。
3.禁忌证:对喷托维林或其制剂辅料过敏者禁用。
4.不良反应:偶有便秘、轻度头痛、头星、嗜睡、口干、恶心、腹泻等。
5.剂型和规格:片剂z25 mg∕片。
6.用法和用量:(1 )成人:口服,25 mg∕次、3~4 次/d。
(2)5岁以上儿童:口服,12.5 mg∕次、2~3次/d。
(3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经验不足,必须使用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