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宋代黑釉盏的纹理特征

合集下载

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赏析

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赏析

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赏析作者:叶双芝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10期摘要: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了许多的优秀作品,建窑建盏当属其中优秀作品之列。

受我国当时古代文化影响,建盏出自较为出名的窑场。

建窑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的时候是皇室御用茶具,这代表了当时的历史与工艺水平先进的程度。

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形成因素还有它的美学特征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关键词:建窑建盏;美学文化;茶文化建窑是宋代民窑之一,其生产的瓷器风格大多典雅规整,线条流畅,也称“乌泥窑”“建安窑”。

建窑建盏的初始阶段是晚唐五代时期,在两宋期间建窑达到了一种繁荣盛况。

但在元代早期之后开始有了衰落的现象,直至废止,清朝留有残余,这大概是建窑建盏所经历的真实的历史阶段。

“建盏”有一定的观赏和收藏的价值,受到了很多艺术家尤其是爱好收藏家的青睐。

“建盏”的美在于它的内涵与风格,内涵深厚,风格自然大方。

“建盏”具有整体造型美、斑纹样式美等美学特点,另外也有实用美。

其次它的美学文化与茶文化是关联的,“盏饮茶而兴,茶因盏而妙”,中国是茶的故乡同样也是发源地。

两宋时期是建窑建盏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宋人更喜欢古典的“点茶”艺术,其中“建盏”等黑釉瓷茶具受到人们喜爱。

一、建窑建盏的美学文化形成因素1.1政治经济因素建窑建盏能巅峰时期是宋代,宋代结束了分裂割据,相对来说,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另外宋朝的统治者也颁发并实施了一些开明的文化政策,人民生活得以改善,为当时建窑建盏在宋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基础。

因为宋朝社会的稳定,当时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再加上瓷器的外观美就更受到了一些收藏家的青睐。

又由于人民日常生活的使用,对瓷器的需求量大大的增加。

另一方面,因为宋朝的海外贸易比较发达,许多国家对瓷器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

在地理位置上,“建窑”位于当时重要的贸易出口——泉州。

所以对于建窑产出的建盏有了非常方便的交通运输,可以增加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上的往来,增加我国文化的传播,建盏这种饮茶器具也就更加地繁荣发展。

宋代建盏黑釉的显微结构

宋代建盏黑釉的显微结构

B.34宋代建盏黑釉的显微结构术Microstructure of t he Black Glaze from the JianKiln Site in the Song Dynasty李伟东,邓泽群·徐霁明,栗建安2李家治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上海.200050,中国;2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福州,350001,中国) Li Weidon91,Deng Zequnl,X u Jimi n91,Li Jianan2,Li Jiaz hil(1 S h a n g h ai l ns t i t u t e o f Cera mics.Chine seA cad em y of S c i e nc e s.S h a n g h ai,200050,Ch i n a;2 TheMuseum ofFujian Province,Fuzhou,Fujian,350001,China)AbstractThe Jian kil ns,l oc ated i n pr es ent—day J i anyang c ounty of Fujian provinc e,mainly produc ed black—glaz ed t e a bowls.Jian tea bowl was greatly appreciated by Northem S ong emperors and us ed as a utensil for c eremonially degus tating J ian tea.T he thick and lustrous black glaze of Ji an b owl w as s ome times m ark ed with streak s o r s pots,us uall y c alled“hare。

s—fur'‟or“oil spot'‟,whi c h are the c r ys tal li ne mar ki ng s ofironoxideprec ipitatedduringruinginthedragonkiln.Jianglazesare attributed to high temper atur e ealcia-silicate glaz es,whi c h fall in the primary crystalli n e phas e r egi on of anor thite in S i02-A1203-CaO ternary s y s tem when Fe203 is omi tted.w het eas F e203 ac ts as both flux and ph as e—s eparation accelerant during firing whic h ac tually p lays a k ey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glaz emi cr os tr uc tur e.T he pres ent s tudy pr ovi des proofs by SE M images f or d if衔ent k inds of microstructuralf orming mec hanis ms,s uch as loc al phas e s ep ar ati on in glaze s ur fac e n eig hb ori ng area followed by crystalli zati on ofi r ono xi d e,or c r ys tall i z ati on ofan or thiteac c o m pa ni edb yi nter-cr ys tal ph as e s epar ati on and the s uccedent cry stallization of iron ox ide.一、日U 晶宋代建窑位于现福建省建阳县,建窑黑釉盏为北宋帝王所赏识,被用做隆重赐茶专用的茶具。

宋代黑釉瓷器的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的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的特征
1、宋代黑釉瓷器的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具有历史上自己独立的审美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以其独特的型形、多样的花纹、时尚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釉色,吸引了不少发烧友。

下面就其特征进行一些介绍。

1.1器型独特
宋代黑釉瓷器散见具有不同的形状,它大多呈做缠枝花,用祥云纹饰。

胎质坚细、色彩均匀,烧制出来的面貌犹似石漆,故被称为黑釉,它传统的正方形保汁壶也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1.2色泽鲜艳
宋代黑釉瓷器烧制后表面呈黑色,有光滑如面纱,润滑如水晶,且兆光泽,其胎体质地坚细,同釉鲜亮,釉色丰润而深厚的特点,成为宋黑釉的独特特征。

1.3饰纹精美
宋代黑釉瓷器多以缠枝花纹装饰,以及其他各种图案,多样及等分布,有的还配以龙凤图案;宋代黑釉瓷器釉色深重灰褐色为主,色泽温润,形态与装饰纹饰精致优美而古朴大方,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

宋代黑釉瓷器以其尊贵独特的色调,表现出古代百工技艺的高超,更展示出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文明。

宋代黑釉瓷器深受收藏家的喜爱,能为人们带来很多的艺术情趣,它已经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宋代珍珠斑建盏特征

宋代珍珠斑建盏特征

宋代珍珠斑建盏特征
宋代珍珠斑建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釉色和斑纹上。

建盏的釉色以黑色为主,被视为贵重的颜色,而在黑色中带有兔毫或鹧鸪斑的建盏更是被视为珍品。

兔毫是建盏中非常经典的釉色,其形成原理是析出的单质铁随着釉层沸腾所产生的气泡来到釉面,顺着融化的釉往下流动,从而形成条形花纹,这些花纹宛如兔子身上的毛发。

珍珠斑是二次施釉的白点黑底的釉色,这种釉色在阳光下更加绚丽,独具特色。

此外,建盏中还有鹧鸪斑,其形状如鹧鸪鸟的胸部,遍布白点正圆、如珠的羽毛,这种斑纹比兔毫更难烧制,因此更加名贵。

建盏的斑纹大小均匀,密布在釉层的表面,尤其是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的为上品,且斑纹的三维立体感非常强烈。

总的来说,宋代珍珠斑建盏以其独特的釉色和斑纹在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66张图详解建盏釉色(建盏鉴赏必备)

66张图详解建盏釉色(建盏鉴赏必备)

前言建窑 黑釉盏 能在点茶、斗茶盛行的宋代成为最受欢迎的茶碗,其决定性因素就是釉色。

假如建盏的釉面斑纹容易控制、模仿且千篇一律,就不会在宋代独领风骚。

正因为建盏的析晶斑纹为建窑所独创,而珍品建盏必须由工匠的智慧与自然的恩赐相结合才能烧成,并且每只珍品建盏的的析晶斑纹都表现迥异,找不出重复品,才令建盏成为黑釉瓷中的翘楚,也令建窑拥有陶瓷史上不可磨灭的杰出成就。

釉色之于建盏,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也是鉴赏的重要依据。

因此我们在第七问和大家讨论釉色的理解。

本文采用的釉色划分方式建盏 的釉色斑纹,由于变化实在太多,古今中外的学者、文人都常给予不同命名方式及分类标准,至今未曾统一。

因《十问建盏》系列旨在解决基础、实际的问题,故本篇讨论的对象为建窑成熟时期的名贵品种、典型品种和随之衍生的副产品,并以现代流行的、通俗易懂的说法来分类解析。

注:建窑早期、晚期烧制的非黑釉瓷产品以及一些有争议的概念,比如古时所称鹧鸪斑盏,文献无目前学界观点尚未统一,考据起来也颇为复杂,将另外撰文分享。

古陶瓷学家欧阳希君先生将建窑中 一次上釉、自然结晶呈色者分为“自然釉” ,自然釉之下再按结晶呈色的不同分为几大类;并将建窑中 人工二次上釉的产品,分作“装饰釉”。

我们认为这样分类,逻辑较为清楚,也易于理解,故在本文中沿用此划分方式。

以现代分类看,建盏 “自然釉” 的釉色品种,有 兔毫釉 、油滴釉、曜变、乌金釉、杂色釉 五个大类。

一、兔毫釉1.兔毫盏的地位兔毫盏是建盏最为流行的品种,它的地位如何,实物具体是什么样子,考古发现、传世实物和历史文献都已经给出确凿的证据。

兔毫盏的析晶斑纹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宋代与饮茶有关的诗词常常称颂歌咏兔毫盏,宋代多本茶书亦以建窑兔毫盏为茶盏之尊,《茶具图赞》甚至将十二种茶具之一的茶盏直接画成兔毫盏,其标志性地位毋庸置疑。

▼《茶具图赞》中的茶盏配图,为兔毫盏白描形象,文字部分明确说此图画的是兔毫盏2.兔毫釉的表现与鉴赏虽然兔毫盏产量比油滴、曜变更高,但烧出结晶的形态、色泽、清晰度、分布状况变化多端,想烧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费很大力气的。

宋元考古建窑

宋元考古建窑

两宋时期建窑的中心产地,已知在建阳市水吉镇池中 村、后井村一带。
北宋中期至南宋时期较为兴盛。元代以后衰落。
(二)建窑特色——黑釉茶盏
黑釉茶盏兴于建窑,得 益于建州茶业。五代以来, “建安茶甲于天下”。北宋时期, 建安所产腊茶成为朝廷的贡品, 不仅讲究茶饼质量,而且对烹 茶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南宋画家刘松年 《斗茶图》
兔毫 由于窑变在釉面上呈现黄褐色或银灰色筋脉状花纹,胎 中的含铁量高,高温下胎中有部分铁熔入釉里,釉层中产生 的气泡把这些铁质带到釉面,温度达到1300℃时,釉层流动, 铁质流成条纹状,当冷却时就会产生赤铁矿小晶体,形成了 所谓的兔毫。
宋徽宗《大观茶论》 盏以青绿为贵,兔毫为上。
苏轼《送南屏谦师》 道人晓出南屏山, 来试点茶三味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 打出春瓮鹅山酒。
腊茶: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期的太平兴国三年 (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 镇),监督制造皇家专用茶饼,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 就叫“龙凤团茶”。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 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斗茶喜用黑盏,因为黑盏可衬托出茶汤之白,并便于验 水痕。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 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建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窑址地点 建窑位于福建北部南平地区的建阳市,建溪上游,有
高岭土。
叶文程《建窑初探》,文物编辑委员会编《中 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4 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建 窑考古队:《福建建阳县水吉北宋建窑窑址发掘简 报》,《考古》1990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建 窑考古队:《福建建阳县水吉建窑遗址1991—1992 年度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12期。

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
双 月 刊 2 0 1 3年 5 月 出 版
宋 代 黑 釉 建 盏 的 盛 行 及 其 釉 彩 特 征
周 亚 东
( 南 通 大 学 艺 术 学 院 ,江 苏 南 通 2 2 6 0 0 7 )
摘 要 : 宋代 著 名 的 福 建 民窑 建 窑 , 运 用釉 料 中 不 同釉 石 的调 配 融 合 , 经过无数 次探 索 , 烧 成 了世 界 陶
马单 弓 , 而是庭 院深 深 、 飞红落英 。宋代 已不见 了大 者 日沫, 厚 者 日饽 , 细轻者 日花 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 漠 风尘 的生 活经历 和冲动 、 欲望 、 激情 , 而 是在浅 斟 之上 , 又如 回潭 曲渚青 萍之 始生 ; 又如 晴天爽 朗有 浮 低 酌 中寻求心灵 的安慰 ” 口 … 。审美情趣 的变化 加之 云鳞 然。 其沫者 , 如绿钱浮 于水渭 ; 又如 菊英 堕于樽俎 宋茶 文化 中的 民俗 “ 斗茶 ” 的流行 , 使得黑 釉建盏 大 行其道 , 成 为宋瓷中独具特色 的品种 。

① 据冯 先 铭 主编 《 中国 陶瓷 》 , 上海 , 上 海 古籍 出版社 , 2 0 0 1 年 版第 2 4 3页 ;李 家治主编 《 中 国科学技 术史 》
( 陶瓷卷 )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 9 9 8年 版 , 第 1 8 4页 ; 中

宋代斗茶 之 习与黑釉 建盏的 因缘际会
建盏 。 众所周知 , 宋代 是我国陶瓷技术发展 的高峰之

第二沸 出水一瓢 以竹 夹环激汤心 , 则量 末 当中心

宋瓷 以简素 淡雅 之风格 见长 , 究其原 因 , 有 宋一 而下 , 有 顷, 势若奔涛溅 沫, 以所 出水止之 , 而育其 华

建盏常见的几种斑纹

建盏常见的几种斑纹

建盏常见的几种斑纹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又呈现多种纹理。

对于这些釉面纹理的说法,陶瓷界尚有不少争议,一般比较被认同的分类有:兔毫盏、油滴盏、鹧鸪斑盏、矅变盏急其他杂色盏!1)兔毫盏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的产品之,在黑色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因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

其中“银兔毫”最为名贵,是建盏珍品。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建窑束口碗就是这样一件珍品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

2)油滴盏油滴盏的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形似油滴。

“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析出晶体所致。

在黑色釉面上呈银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zhe)黄色晶斑的称“金油滴”。

3)鹧鸪斑盏鹧鸪斑盏烧制条件要求非常高,成为极为稀少的名贵器型。

鹧鸪斑是鹧鸪鸟胸部遍布白点正圆如珠的羽毛,鹧鸪鸟的羽毛为紫赤相间的条纹,胸羽白点正圆如珠,正是鹧鸪所独具的风韵。

“鹧鸪斑”的烧成比“兔毫”难,在建阳永吉镇古窑址“兔毫”瓷片到处都是,而“鹧鸪斑”的瓷片却难见到。

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君台观左右账记》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

4)矅变盏矅变盏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其特点是,在黑釉里自然浮现着大大小小的斑点,围绕着这些斑点四周还有七彩光晕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闪耀着。

而且也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现大面积的色彩变幻。

5)其他分类后续再逐步分享,结尾介绍一款特殊的斑纹:吉州窑木叶盏在众多的吉州窑器型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就少木叶盏了。

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脉络后沾釉贴在器物上烧制而成,其朴实无华的沉稳,天然去雕饰的工艺,能够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宋代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中黑釉瓷器是宋代陶瓷中的一大特色。

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是研究宋代黑釉瓷器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文将从宋代黑釉瓷器的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底足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宋代黑釉瓷器背景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宋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时期,中国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过程中。

其中,黑釉瓷器就是宋代陶瓷中的一大亮点。

黑釉瓷器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但在宋代达到了巅峰。

宋代黑釉瓷器以其深邃典雅、质地坚硬、色泽鲜明等特点而闻名于世。

这种陶瓷制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宴会用具,并广泛出口到海外。

二、制作工艺1.瓷土的选择:宋代黑釉瓷器制作使用的瓷土质地细腻,无杂质,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

这种瓷土通常来自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龙虎山地区。

2.制作工艺:宋代黑釉瓷器的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首先,陶工将选取好的瓷土制成坯体,然后经过初次成型、整形、修整等步骤。

接下来,在坯体表面涂上黑色釉料,并进行初次烧制。

最后,再进行第二次上釉和二次烧制。

这样才能获得完整的黑釉效果。

3.釉料配方:宋代黑釉瓷器所使用的釉料主要由氧化铁和氧化钴组成。

氧化铁赋予黑色釉料深沉的色泽,而氧化钴则使其呈现出微蓝色调。

三、底足特征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是鉴别其真伪和确定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底足特征:1.底足形态: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形态多样,常见的有圈足、弧足、方足等。

其中,圈足是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其底部呈现出一个或多个凹凸的圆环。

2.底足胎质: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胎质坚硬致密,质地细腻。

底部通常没有明显的瑕疵和裂纹。

3.底釉处理:宋代黑釉瓷器的底部通常施以一层厚重均匀的黑色釉料。

这层釉料可以有效地保护底部,并增加瓷器整体的稳定性。

4.底款和铭文:有些宋代黑釉瓷器底部会刻有制作工匠的款识或官窑名称等铭文。

这些铭文可以提供重要的考古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以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鉴别宋代黑釉瓷器的真伪和确定其年代。

宋代专烧黑釉茶盏的建窑,产品以碗盏为主

宋代专烧黑釉茶盏的建窑,产品以碗盏为主

宋代专烧黑釉茶盏的建窑,产品以碗盏为主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朝代,也正是在这个大盛时期,宋代开创出了
“黑釉”的历史,诞生了著名的“建窑”。

当时宋代的茶文化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点话题,每当有人谈及中国茶文化时,“黑釉”就总是被点到。

宋代的黑釉以其独特的优点而闻名,它得益于宋朝窑匠们根据当时茶文化,针
对茶具做出的改良,经过许多次钻研,用深色炉火,使宋代的瓷器有了独特的不变性,不仅具有高耐用性,而且味道更纯净。

由此,它成为研究宋代瓷器的主要对象,并因此名家云集赞不绝口。

宋代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黑釉茶盏,它以其用精湛的陶瓷技艺而著称,窑
艺人用褐中带黑的釉料和深沉的三角形底部令宋茶盏流传至今,其器形宽大,口沿里上,足下裹饰三角形线条,其色彩明快古朴,展现出宋代对茶文化的敬与热爱。

宋代黑釉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走向了海外,开创了中国茶料的全
新独特的特征。

由于黑釉的耐用性,这一技术也已被世人所承认,被世人所珍视。

直至今日,宋朝建窑的黑釉茶盏仍然保持着其古朴的风格,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陶瓷鉴赏】闲话鹧鸪斑釉

【陶瓷鉴赏】闲话鹧鸪斑釉

【陶瓷鉴赏】闲话鹧鸪斑釉有一次,笔者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闲逛,偶见在一摊位上摆着十多只建窑黑釉玳瑁花釉盏。

卖者自称是鹧鸪斑釉盏,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也有人蹲下上手询问。

这些东西无疑是新仿的。

笔者即萌生一丝研究论证之念。

无奈自身才疏学浅,又缺乏足够实物提供研究论证,只能冠以“闲话”二字,意在抛砖引玉,更望业内专家老师及广大藏友探讨指正。

笔者认为,鹧鸪斑釉是在兔毫釉出现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晶釉。

兔毫釉始烧于宋代,其窑口以福建建窑产量最大,而最具代表性。

大家知道,在我国茶文化久已有之,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茶道则是唐代。

它通过专用工具来沏茶品茶,并与相关礼仪活动结合,进而引申为陶冶性情的饮茶技艺。

现盛行于日本。

我国近年来有兴起之势。

在宋代盛行“斗茶”之风,上至皇帝,下至贵族士大夫、文人雅士,以茶会友,使“斗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宋代“斗茶”形式是将茶叶捣碎,以沸水冲沏,形成白色泡沫以观之。

所以宋代诗人蔡襄有“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黄庭坚有“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的诗句描述。

由于宋代“斗茶”形式需要,其器皿以黑色茶盏为贵。

而宋代建窑的黑釉盏应运而生,最受欢迎,促进了建窑的大发展。

宋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催生了兔毫釉、油滴釉,以至偶然烧出鹧鸪斑曜变釉盏。

无论兔毫釉、滴油釉、曜变釉都是建窑生产烧出的黑釉结晶体。

兔毫釉的特点是在黑色釉面上呈现出细密如兔毛的银灰色或褐黄色针状结晶,俗称兔毫斑。

油滴釉则是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圆点状银灰色结晶斑。

此种结晶斑是在烧制中自然形成的,不同于山西窑口人工点制的油滴斑。

曜变釉极为罕见。

笔者认为,它才是真正的鹧鸪斑。

它在窑变中形成的结晶斑块较兔毫斑大,且盏内外窑变一致,在釉面上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结晶斑,分布不均匀,横向成片,纵向成串,酷似鹧鸪鸟胸前的羽毛花纹,非常美丽,故称鹧鸪斑釉。

至于兔毫盏、油滴盏、鹧鸪斑盏在“斗茶”过程中起多大作用不得而知。

但作为当时的斗茶人拥有这些形态的茶盏,无疑会增加斗茶人的自豪感和艺术品位,都是可想而知的。

211093491_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烧制技艺与研究

211093491_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烧制技艺与研究

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烧制技艺与研究*占福文(武夷山市崇璞堂建盏工作室 福建南平 354200)摘 要 中国陶瓷有着很长的历史,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颜色的陶瓷也在逐渐地发展㊂而黑釉建盏又是诸多釉中唯一的一种,它更是中国陶瓷的一种古老类型㊂在中国的建盏文化中,黑色的釉质是最为普遍的一类㊂它釉色的光泽度更高,而遇林亭窑黑釉盏手感更好,而且表面的装饰也很丰富㊂笔者主要通过对遇林亭窑黑釉盏烧制的十三道工序进行解析,以此基础之上去辨析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特征㊂关键词 遇林亭窑 黑釉盏 十三道工序中图分类号:T Q 17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04-0127-031 遇林亭窑黑釉盏烧制的十三道工序1.1 挑选土质遇林亭窑黑釉盏(见图1)的土质是选择铁元素含量较多的优秀土壤,因为其有着优质的土壤从而使得匠人所烧制的黑釉盏难以被模仿㊂遇林亭窑黑釉盏能够在建盏艺术中独树一帜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土壤的含铁量高㊂遇林亭窑黑釉盏选取的土壤含铁量越高,其本身的烧制难度就会大幅度增加,对温度㊁气候㊁水汽等的观测程度也与其它不是一个量级的㊂如果选择含铁量低的土壤去烧制就会使得难度下降,但同样也会影响到遇林亭窑黑釉盏的制作工艺和本身的色彩㊂遇林亭窑黑釉盏之所以被更多的人所推崇,其本身还是匠人对工艺与原料的自信和自傲㊂图1 遇林亭窑黑釉盏1.2 瓷矿粉碎将混合好的泥料㊁釉料装入石碓中进行研磨㊂为下一步加工做好铺垫㊂1.3 淘洗所谓的淘洗,就是将破碎的泥料㊁矿石倒入水中过滤㊁沉淀,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过滤掉泥料和矿石中的杂质㊂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粗坯和细坯在这里就出现差别了,如果选择60目的粗坯,会使得沿口出现爆砂的情况,导致沿口出的釉色上色难,釉水少等情况㊂这也会导致遇林亭窑黑釉盏的整体不平整,出现粗胎厚釉的现象㊂1.4 配料古代建盏所用的釉是由自然的铁釉矿石和草木灰混合而成,用普通的材料就能做出精致的遇林亭窑黑釉盏,看似神奇,实际上,遇林亭窑黑釉盏却是用最原始的材料,经过高温锻烧而成㊂按不同的泥浆和混合比例进行调配,遇林亭窑品种众多,原料种类丰富㊂谁能料到,一种颜色的琉璃,经过烧成之后,会变成各种色彩㊂这就是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的现象㊂1.5 陈腐陈腐是用来将淤泥放在通风㊁阳光充足的地方保存的,目的就是要增强淤泥的强度㊁均匀度和可塑性㊂1.6 练泥将经过加工的淤泥倒进袋子里进行脱水(采用重锤或压干机),可以采用机械方式也可以人工进行㊂机械方式则采用真空式练泥机㊂练泥的目的是除去或尽量少留在淤泥中的气体,这样才能保证淤泥的质量㊂1.7 揉泥㊃721㊃(建窑建盏)2023年04月陶瓷 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占福文(1986-),大专,国家一级高级技师,中级工艺美术师㊂把所有的粘土㊁泥料混合在一起,形成大小适当的粘土㊂既可以用人工,也可以用机器来处理,这样既能将泥土中的气体排出,又能让泥土变得更结实,更容易成形,也能避免在烘烤过程中出现裂纹㊁破碎等问题㊂1.8拉坯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遇林亭窑终于有了雏形,许多人都是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一些基本的东西㊂拉坯对工匠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而造型的好坏㊁美观与否,都离不开工匠的手艺㊂1.9修坯在拉坯后,雏形已经成形,剩下的就是让雏形更加的完善㊂当毛坯水分干燥到七分的时候,工匠们会将毛坯修剪得更加整齐㊁更加美观,毛坯的修整,就是用来装饰足墙㊁足跟㊁圈足㊁内圈足㊁口缘㊁注水线㊂1.10素烧所谓的素烧,就是把没有上过釉的坯,放入窑中进行低温烘烤,目的是提高坯的强度,同时剔除一部分变形㊁开裂的坯㊂但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变形㊁开裂等情况,所以成功率很低㊂1.11上釉施半釉 对于遇林亭窑来说很关键,由于釉液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涂完后很难粘在瓷胎里,而在外皮和内里都需要上釉,经常采用手握圈足的浸釉方式,还有一些工匠会采用刷的方式上釉㊂若采用全釉法,会导致烧制的成品率直线下降㊂施釉也有一定的要求,工匠要控制好施釉的次数,还要看釉面的厚度,如果建盏瓷面过厚,很可能会粘在底部;如果晶粒过细,晶体的生长和改变就会变得很小㊂所以,釉面的颜色要均匀一些,表面看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技术活㊂1.12装窑把坯体放入对应的窑中,然后关门,做好最后的烘焙工作㊂而且不管是电烧,还是烧木炭,都要选好一个地方,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火焰,所产生的效果,都会有不同的影响㊂1.13焙烧遇林亭窑的制作,有柴烧和电烧2种,两者都是对烧法要求非常高的㊂电烧法和柴法烧法的区别就是它的受热方法:电烧法由计算机来控温;而木炭的燃烧,则是靠着火候的㊂柴烧的制作,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受到天气㊁湿度㊁甚至是环境的限制,而且由于窑炉的面积太大,所以控制起来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比如一座大型的窑炉,要将它加热到1300ħ,就已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㊂柴烧就是如此,技术和 运气 都非常重要㊂建盏的制作,讲究的是内部的温度,时间㊁湿度㊁次数的控制,都会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㊂进入窑内,工匠大师们需要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还原的过程,不要在窑内停留太久,否则就会有好的效果㊂柴烧的釉面,多了一种古拙的美感,多了几分油滑和光泽,而且纹理多变,易于天然生成,也比较耐看,比较好摆弄㊂而电烧法则更加精细,泡沫密度更高,晶体排列整齐,做工精细,乍一看就让人叹为观止,有些釉质需要电烧法来处理㊂2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特点遇林亭窑的建盏有3种类型:青瓷㊁青白瓷和黑瓷㊂青瓷以碗为主体,而青㊁白色的陶瓷则较为完整,有碗,盘,壶,碟等㊂黑色的陶瓷主要是 建盏 ,其中以黑瓷最为典型,遇林亭窑展示的黑瓷色彩丰富,色彩多变,釉色足底,兔毫㊁油滴等都是典型的釉色㊂2.1遇林亭窑黑釉盏的外在特征宋代遇林亭窑的黑釉盏,其特点表现在:①整体形制多以上细下细的多,整体表现出较低的水平,而遇林亭窑黑釉盏与普通建盏有明显区别㊂一般的直径为11~13c m,高为3.6~7.2c m,脚底径为2.9~5.3c m,整个外部的釉层厚度为0.3~0.5c m㊂这是一种独特的形状㊂②胎体及胎质以黑色㊁灰色㊁灰白色为主,少数以灰黑色为主㊂外形质地比较粗糙,表面光滑,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将遇林亭窑的黑釉建盏拿在手中有一种很轻的感觉,而黑釉的建盏则是一种粗犷的颜色,脚是灰色的,其余的则是黑色㊂在沿口处,以白色为主㊂在黑釉的足底部位,一般采用斜切法,以达到底平㊁外高内凹的效果㊂③表面覆盖层㊂首先要在釉面上涂一层薄彩,避免釉线外泄,然后加入纯黑㊁纯蓝等釉质,这样才能在遇林亭窑的黑釉建盏上产生一种釉层状的色泽㊂沿着釉面往下流动,从浅棕变成了不规则的斑点㊂2.2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特征遇林亭窑出土的白金色彩釉茶盏,是中国瓷器发㊃82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建窑建盏)2023年04月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其问世,充分说明了宋朝瓷器技艺高超,出口国外㊂该出土证实了武夷山地区是黑釉金彩茶盏的原产地,并为世人解答了有关茶展区的问题㊂而在这款黑色的茶盏上,则画着金银两色的图案,这是现代的杰作,黑色的茶盏,造型优美,装饰着深山老林的颜色,简单而不华贵,黑色的茶盏,由柔软的器皿装饰,经过高温的烘焙,保持了传统的银色和金色,并在杯中画上了山草等图案,让它更具独特的历史和文化㊂而在茶杯中所表现出的山水画色彩,更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精美的山水赋予了它高贵的感觉,而金色的纹路则赋予了它灵动而不粗犷的感觉㊂顺应宋朝士大夫悠闲的性格,又增加了宋朝皇帝对建盏的喜爱,黑釉茶盏是他廉洁的象征,而黑釉茶盏的制作,更是倾注了工匠们的所有努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㊂2.3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精品图2遇林亭窑的黑釉茶盏 寿山福海在当今社会,能见到遇林亭窑的黑釉茶盏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别说是一套完整的了,就算是在国际上,也很难见到㊂在香港举行的一次宋瓷拍卖会上,展出了一只南宋遇林亭窑的黑釉茶盏 寿山福海 (见图2),这一重大事件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一次在香港大学举行的 宋元素瓷 博览会上,与日本一只传世的茶盏一起被列为重点艺术品㊂在日本的‘天目“中,也是极为少见的,可见其价值㊂最后,这一套遇林亭窑的黑釉茶盏,估价在20万到40万不等,在国际上的激烈竞争中,被一位收藏者以100万的高价买走,成为了全球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㊂2018年,一套完整的陶建盏武夷山地区被发现,为一款宋代的遇林亭窑的镂空孔雀纹,极为精致㊂这一件宝物,身高6.2c m,直径11.6c m,整体造型,脚上有一道黑色的花纹,上面用黑色的花纹和金银的花纹,上面用银线勾勒出一只巨大的孔雀,上面雕刻着一只巨大的孔雀,上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栩栩如生㊂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完好的一种遇林亭窑黑釉建盏㊂3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与宋瓷的审美观念的继承,使得建盏达到极致之美,而传统的建盏造型㊁釉色的审美,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陶艺的审美追求,它的造型设计方案将自然而然的㊁和谐的美感特性融合到了运用的功用之上,这也是中华传统工艺在不断演变中不断发展㊁发展的审美核心㊂重视内在的心灵素质,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美学的核心,把精神美学与外部形式相结合,形成中国的传统工艺美学系统㊂无论哪一种陶艺的艺术表达方式,其内在与外在要素的关系都是和谐的㊂但是从这一点来看,建盏的釉色㊁造型等外形和文化内涵的协调,应该在传承传统建盏文化㊁形式审美品质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是当代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的创新之路,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必将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盏作品㊂参考文献[1]卓瑶养.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美学探究[J].东方收藏, 2022(8):81-83.[2]魏勇.浅谈现代黑釉瓷的烧制[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2(6):88-89+97.[3]杨驰,王甜,王芬,等.水吉窑与遇林亭窑黑釉系瓷的化学组成及呈色研究[J].中国陶瓷,2022,58(4):60-73.[4]张有兴.茶洋窑黑釉盏的繁荣与宋朝饮茶方式的关系[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1(12):148-149.[5]张建忠.茶文化与茶洋窑建盏烧制工艺阐述[J].艺术品鉴,2021,35:96-98.[6]王道成.浅谈建盏烧制工艺的传承[J].名家名作, 2021(10):150-151.[7]柯小云.南宋遇林亭窑黑釉描金诗文盏[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1(7):150-151.[8]沈元旺.建盏釉色烧制技艺[J].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 陶瓷,2021(7):106-107.[9]卓瑶养.描金银彩绘武夷 从文化与历史中发现遇林亭窑之美[J].东方收藏,2020(8):54-56.㊃921㊃(建窑建盏)2023年04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宋黑釉底足特征

宋黑釉底足特征

宋黑釉底足特征
宋代的黑釉瓷器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和收藏家的关注,其釉色深沉、光泽独特,被誉为“瓷中墨玉”。

其中,黑釉底足更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

宋代黑釉底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釉底足厚实饱满。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的制作相对较厚,厚实的底足可以增加瓷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黑釉底足平整细腻。

宋代黑釉底足的表面平整细腻,没有明显的凸起和凹陷,手感舒适,观感美观。

3.黑釉底足釉色深沉。

宋代黑釉瓷器的黑色釉料使用量丰富,釉色深沉而均匀,令人赏心悦目。

4.黑釉底足有明显的遮掩性。

黑釉底足可以有效地遮盖瓷器原料的颜色和质感,使瓷器整体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深沉的黑色。

总之,宋代黑釉底足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其良好的制作工艺和精湛的技艺为后世瓷器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1 -。

宋人斗茶与建窑黑釉盏

宋人斗茶与建窑黑釉盏

茶 碾成 细 末 , 先注 汤 调 匀 , 然后 用 初沸 的水 点 注 , 茶
汤 表面 泛起一 层 白色 的泡 沫 。 当时社 会上饮 茶 、 斗茶
建 窑是 宋 代 南 方瓷 窑 之一 , 以烧 造 黑釉 瓷 器 著 称 , 址在 今福 建建 阳县 吉水镇 。 窑 建窑在 唐代 始烧青 瓷 , 宋代 因斗茶 盛 行 , 到 改烧 黑釉 瓷 器 , 黑釉 茶盏 其
我 国茶 文化 历 史 悠久 , 早 期 的食 用 到唐 宋 时 从
期 的饮用 , 经过 佛教 徒和 文人墨 客 的推动 , 饮茶 活动
蔚 然 成 风 , 茶 方 法 日有 创 新 , 茶 方 式 也 愈 发 讲 制 饮 究。 入宋后 期更 盛行 “ 斗茶 ” 即把一 种半发 酵 的膏饼 , 化 精 神 的陶瓷 艺术 品 。
杭 州 3 0 1 ;2南 宋官 窑 博 物 馆 103 .
中 图分 类号 : 2 2 TS 7
文献 标 识 码 : E
文 章 编 号 :5 7 9 12 0 )3 1O 2 0 7 —8 2 (0 8 0 — 9 —O
瓷器是 中国古 代 的伟大 发 明。在众 多 的品种 之
中, 黑釉 瓷器 乃 是 其 中 的一种 , 的生产 历 史 悠久 、 它
闻名遐 迩 。入宋 以后 , 釉 瓷器更 是大量 烧造 , 黑 已发
现 的宋 瓷窑 址 中有 三分 之 一 以 上都 见 到黑 瓷 , 其 尤 是其 中黑釉 茶盏 产量特 别 大 , 有不 少 瓷窑专 门烧 造 , 这种情 形在 宋 以前是少 见 的 , 究竟 是什 么原 因 呢? 这
就要 从 当时 的饮 茶风 尚谈起 。
茶 盏衬托 白色茶沫 , 那 应这 一时 代风气 而 出现 的斗茶 专 用茶具 。 黑釉 本身 并无美 观 可言 , 了满 足文 人 审美 为 的需要 , 窑工们 着 意改进 这种 黑釉 盏 的装饰工 艺 , 以

建盏釉面类型表

建盏釉面类型表

建盏釉面类型表建盏,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其独特的釉面处理技术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下是建盏釉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一、釉色类型1. 青釉:青釉色调稳定,透明度高,光泽柔和。

它赋予了建盏优雅而沉稳的气质,是最常见的建盏釉色。

2. 黑釉:黑釉色泽深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它赋予了建盏神秘而庄重的气质,尤其受到茶客们的喜爱。

3. 兔毫釉:兔毫釉以其独特的纹理和色彩变化而闻名。

在黑色基底上,它呈现出如同兔毛般的细腻纹理,为建盏增添了一丝趣味性。

4. 油滴釉:油滴釉表面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油滴状斑点。

其色彩丰富,从金色到棕色不等,为建盏增添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施釉方式1. 浸泡法:将胎体浸泡在釉料中,使釉料充分渗透并附着在胎体表面。

此法所制得的釉面均匀、光滑。

2. 浇注法:将釉料浇注在胎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此法所制得的釉面厚重、质感丰富。

3. 涂刷法:用毛刷将釉料涂刷在胎体表面。

此法对技术要求较高,但能达到灵活控制的效果。

三、釉面效果1. 光泽度:建盏釉面具有一定的光泽度,从柔和的亚光到亮滑的高光不等,反映了釉料的品质和工艺水平。

2. 纹理:建盏的釉面纹理丰富多样,如兔毫、油滴等,这些纹理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 色彩:建盏的釉色丰富多彩,包括青釉、黑釉、兔毫釉、油滴釉等,为茶客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

四、特殊效果1. 金银饰边:在建盏口沿或底部加入金银饰边,不仅增加了美观性,还起到保护胎体的作用。

2. 镶嵌工艺:在建盏表面镶嵌金属或玉石等装饰物,使其外观更加华丽高贵。

3. 刻字或绘画:在建盏表面刻字或绘画,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研究

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研究

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研究*林海超(武夷山描金天目陶瓷有限公司福建南平354200)摘要千山万水风景好,福建武夷山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风景区之一㊂福建武夷山内有宋代遇林亭窑遗址,该遗址位于武夷山风景区东侧㊂宋朝时期,帝王之家和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饮茶,钟爱点茶,点茶使用的器皿以黑瓷绝佳,使得黑釉盏在宋代发展极为兴盛㊂在近现代的考古中,国家考古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发现了宋代黑釉金彩盏的残片,为金彩天目盏找到了原产地㊂考古队所发现的正是遇林亭窑,据考证发现:遇林亭窑是目前发现最早运用釉上彩工艺的窑口㊂遇林亭窑黑釉盏烧制极为艰难,不仅需要考虑当地地理㊁环境和气候等影响之外,还需匠人具备釉上彩工艺㊂笔者主要通过分析遇林亭窑黑釉金彩盏的历史以及其特点,总结遇林亭窑的发展特征和所遗留的文化传承㊂关键词福建武夷山遇林亭窑黑釉盏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T Q17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2)12-0137-03黑釉盏在宋代时期最为出名,其中以 斗茶 为主的黑釉盏被宋徽宗所喜爱,宋朝文人墨客为之效仿㊂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外贸交易水平也逐渐提升㊂北宋时期的黑釉盏远销日本㊁朝鲜等周边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㊂北宋时期,外贸交易频繁,当时日本与北宋有着陶瓷外贸交易,由于日本对黑釉建盏的喜爱,特将遇林亭窑黑釉盏引入本土文化,研究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烧制过程,观赏遇林亭窑黑釉盏独特的造型,在长期的研究中认为日本本土国家难以烧制这种独一无二的建盏,特将北宋时期黑釉盏奉为国宝㊂其中有一盏黑釉盏被誉为金彩天目 (见图1),其烧制难度大㊁存世数量少㊁茶盏的造型精美㊂黑釉茶盏造型沿口描以金边,内有粗细不一样的条纹,足底附以釉色浅痕,茶盏内壁上有文字㊁花鸟等㊂日本著名美术馆所编撰的‘天目“一书就收录有金彩黑釉茶碗,被日本认定为重要的美术作品㊂1998年,国家开展了对 手工艺品的抢救和复兴建盏文化 的活动㊂其中,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开展 重拾旧烧制工艺 活动,开展对遇林亭窑遗址抢救工作㊂在抢救工程中,挖掘出了许多宋代遇林亭窑黑釉盏残片,通过残片与金彩天目建盏对比分析,判断出金彩天目建盏正是武夷山遇林亭窑窑址所出产的建盏㊂金彩天目建盏整体符合宋代美学特征,从胎骨到胎体等细节的展示符合宋代烧制的特点,金彩天目建盏沿口和足底符合宋代匠人的手艺㊂最终,金彩天目建盏被认定为宋代遇林亭窑烧制的建盏之一㊂遇林亭窑遗址是中国建窑历史上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在宋代建窑建盏最多的时期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其非凡之处㊂遇林亭窑独属于建盏建窑的一个分支,位于武夷山地区,分布的面积有5.7万m2㊂在宋代时期,遇林亭窑主要生产黑釉茶盏,因其工艺精良和造型独特受到达官贵人㊁文人墨客的喜爱,从而风靡大江南北㊂图1日本及国内收藏的宋代遇林亭窑金彩天目1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特点传统的遇林亭窑有青瓷㊁青白瓷㊁黑瓷三大类㊂青瓷主要以碗为主;青白瓷器覆盖较全,有碗㊁盘㊁壶㊁碟㊃731㊃(建盏艺术)2022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作者简介:林海超(1989-),大专;研究方向为建盏烧制工艺与遇林亭窑描金工艺㊂等;黑瓷器以碗为主,俗称为 建盏 ㊂黑瓷是遇林亭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遇林亭窑所展出的黑瓷色彩丰富㊁变换莫测㊁釉色足底,代表釉色作品是黑釉茶盏㊂黑釉茶盏使用描金银工艺,对匠人的手工艺和烧制技术是极大的考验,它蕴含着匠人的心血㊂其中以 九曲棹歌 为特色㊂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烧制工艺,遇林亭窑黑釉盏被后人称之为 天山绝色 ㊂因为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烧制难度大,现在我国内存量稀少㊂笔者通过对传统遇林亭窑瓷器的外在特点㊁传统装饰美感以及对黑釉建盏精品分析其内在特征㊂1.1遇林亭窑黑釉盏的外在特征宋代遇林亭窑黑釉茶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㊂(1)整体器型造型多以上小下窄口为主,总体呈现出高度偏低,但遇林亭窑黑釉茶盏与普通建盏有明显区别㊂通常口径为11~13c m,高度为3.6~7.2c m,足底径为2.9~5.3c m,外层釉色约厚0.3~0.5c m㊂有着敛口的特色造型㊂(2)胎体和胎质以黑色㊁淡灰色㊁灰白色为主,有较少的黑釉茶盏以青灰色为主㊂造型颗粒较为粗糙,滑口平整,选取的土质含氧化铁量高,将遇林亭窑黑釉茶盏整体放在手上有轻薄之感,黑釉茶盏的足底部分较为粗犷,足底呈灰白色而其他部位主要呈黑色㊂在茶盏沿口部分主要呈白金色㊂在黑釉茶盏的足底部分,通常用斜切手法,使足底平整㊁底部斜平㊁外高里低㊂图2遇林亭窑用金银在建盏上作画(3)涂釉层部分㊂在涂釉层刚开始时要将釉色涂薄一些,防止露出釉线,再烧制出黑色釉面,烧制一次完成后,使用金银进行二次绘制(见图2)㊂使遇林亭窑黑釉茶盏表面具备窑变釉面的同时也有人文手绘的文化研究价值㊂1.2遇林亭窑黑釉盏的美学特征遇林亭窑旧遗址所挖掘出来的金彩天目茶盏是我国制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笔,它的出现充分证明了宋代时期我国优秀的陶瓷工艺,并且远销于海外㊂它的发现证明了黑釉金彩茶盏产地在武夷山,解答了世界上关于茶盏产区的疑问㊂而在黑釉茶盏上所描绘的金㊁银彩色图案,更是当今少有的优秀代表作,黑釉茶盏美妙的外观,以自然之色加以点缀,金银细软搭配朴素而不奢华,烧制的黑釉茶盏使用软笔工具点缀而成,通过低温烧制之法保留了传统的金银色彩美感㊂在茶盏内壁以粗细浅痕绘制,描摹纹路之理,绘制文字于其上让茶盏更具有历史文化特色㊂在茶盏内部所描绘的纹路字色,让其更具有艺术价值,粗细浅痕精致给人以华贵之感,黄金凤纹给人以灵活生动,但又不显庸俗之感㊂代表了宋代文人墨客清闲的形象,也展露了宋代皇亲国戚清廉自爱的形象㊂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的烧制孕育着烧制匠人全部的心血,蕴含着匠人对自由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㊂1.3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精品在现代发展过程中能遇到遇林亭窑黑釉茶盏是一件稀有的事情,而能遇到传世完整的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精品更为罕见,即使是在世界级的拍卖会上也很少流通㊂2021年香港举办的宋代瓷器专场拍卖会上出现过南宋时期遇林亭窑黑釉茶盏金彩 寿山福海 (见图3)㊂而这一重要瓷器的拍卖引得了世界各方的关注,这件瓷器曾经参加过香港大学举办的 宋代单色瓷器 展览,与图3黑釉茶盏金彩 寿山福海图4遇林亭窑描银孔雀纹盏日本一盏流传至今的茶盏被共同认定为重要的美术品㊂在‘天目“中也很罕见,足可见它的珍贵程度㊂最终这件㊃83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建盏艺术)2022年12月遇林亭窑黑釉茶盏的拍卖价格预估价为20~40万元,经过各方的激烈竞拍,最终以100万的价格被收藏家收入,创下世界瓷器最高的成交记录㊂2019年在我国武夷山附近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瓷器,是宋代的遇林亭窑描银孔雀纹盏(见图4),十分精美㊂这一件展品高度达6.2 c m,口径为11.6c m,整体呈现足底斜切,通体黑釉,外壁施以黑金色银纹,以描银的手工工艺描绘孔雀纹,可以看到孔雀傲然挺立,每一片雀尾都细细可见,绘制地十分精美,是我国现阶段保留的最完整的一件遇林亭窑黑釉盏㊂2遇林亭窑黑釉盏的发展遇林亭窑黑釉茶盏在宋代社会担任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并且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放,飘洋去过日本和韩国,对日本与韩国的陶瓷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黑釉茶盏被日本视为国宝级文物㊂直到南宋时期国家局势下滑, 斗茶 文化逐渐衰弱,百姓难以而安居乐业,遇林亭窑黑釉茶盏也不再作为国宝茶盏使用,人们开始使用普通的茶具㊂社会也不再以饮茶为风尚,慢慢导致建窑火的熄灭,烧制工艺失传,造成文化的断层㊂后来随着我国实行经济体系改革,经济逐渐增强,使遇林亭窑黑釉茶盏手工艺得到恢复㊂1979年由中央美院和国家政府等部门组建专业小组,仿照古代的遇林亭窑黑釉茶盏打造样品,获得专业人士的好评㊂在未来几年不断地改进仿制工艺和挖掘出土相关文物,但最终机器检测表示不管如何仿制,在形色㊁釉色㊁胎体㊁造型等方面都难以达到古代的水平,难以再让建盏手工艺走向市场㊂3遇林亭窑黑釉盏的文化传承遇林亭窑黑釉茶盏因其独特的釉色㊁纹理和功能上的诸多优势在宋代广为流传,成为宋代斗茶文化的象征㊂历经千年之后所表现的美仍然成为现代人们的追忆㊂古人精湛的技术工艺,为现代人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体验,遇林亭窑黑釉茶盏文化的再度兴起意味着新的消费时代来临㊂遇林亭窑黑釉茶盏,不仅是一件冰冷冷的茶器,更多的是建盏文化的载体,是先辈们留给后代的文化,需要制盏人薪火相承㊂在传承中创新,在烧制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陶土和矿釉,这是对建盏文化的敬畏,在烧制技艺上遵循古代的方法,遵循自然的选择,创新出新品,让建盏手工艺可持续千年的发展㊂提升遇林亭窑黑釉茶盏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提升行业的品质,让建盏文化走得更长远㊂4结语遇林亭窑黑釉茶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㊂在宋代,因斗茶之风而闻名于世,登顶了中国陶瓷历史的最高峰㊂遇林亭窑黑釉茶盏制作工艺讲究从选泥到洗坯到入窑烧制再到最后的手绘,总共十三道工序都有极大的讲究㊂最终是否能成形还需要依靠地理㊁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每一件遇林亭窑黑釉茶盏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茶盏经历了千年时光的打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㊂在欣赏的时候就已经融入了这漫长的岁月和悠久的文化,这正是它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瞿文兴.黑釉瓷的审美与文化[J].江苏陶瓷,2022,55 (3):72-73.[2]阙梅娇,肖艳.黑釉瓷之美[J].江苏陶瓷,2022,55(3): 78-79.[3]林加余.黑釉瓷的工艺研究[J].江苏陶瓷,2022,55(3): 70-71.[4]杨驰,王甜,王芬,等.水吉窑与遇林亭窑黑釉系瓷的化学组成及呈色研究[J].中国陶瓷,2022,58(4):60-73.[5]杨洵.建窑黑釉茶盏的兴起与宋代斗茶文化[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6]贾晋妍.浅谈宋代黑釉盏[J].农业考古,2006(3):155-157.[7]张志兵.建窑之黑釉瓷分析[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 陶瓷,2021(7):112-113.[8]单超.唐代寿州窑黑釉瓷枕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1):10-12.[9]谢日万.建窑黑釉瓷创烧㊁兴盛和衰落的年代[J].东南文化,1992(5):230-234.[10]柳沛.基于历次窑址发掘报告的宋代茶洋窑与建窑黑釉盏鉴定研究[J].收藏与投资.2021(12):29.[11]于戈,金正耀,范安川,等.茶洋窑黑釉瓷器的科技分析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2):150-160.[12]张志兵.建窑之黑釉瓷分析[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 陶瓷,2021(7):112-113.㊃931㊃(建盏艺术)2022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

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特征

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特征

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特征。

你瞧那宋代建盏的釉面啊,就如同一个神秘而奇妙的世界。

有的釉面就像是深邃的夜空,星星点点的斑纹好似闪烁的繁星,让人仿佛能在其中遨游,探寻无尽的奥秘。

这可不是我夸张啊,你仔细瞅瞅就知道啦!有的建盏釉面呈现出兔毫般的纹理,一丝丝,一缕缕,就像小兔子身上那细软的毛。

哎呀,那真叫一个细腻精致,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出来的一样。

还有的呢,有着鹧鸪斑,那斑纹错落有致,就如同鹧鸪鸟身上那美丽的羽毛,真是美不胜收啊!说起来,这釉面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呢!有深沉的黑色,仿佛能吸纳一切光芒;有温润的褐色,给人一种古朴醇厚的感觉。

这就好像人生一样,有深沉的时候,也有温暖的时候。

你们知道吗,宋代建盏的釉面还特别有质感。

摸上去,有的光滑如丝,有的则略带粗糙,就像是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

这可不是瑕疵哦,这是历史的韵味,是时间的沉淀呀!想想看,这些建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宋代一直流传到现在,那釉面上承载了多少故事啊!它们曾经在谁的手中把玩?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不是很神奇呢?而且啊,每一只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

没有哪两只建盏的釉面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它们的魅力所在啊!咱再看看那釉面上的光泽,有的明亮,有的内敛,但都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这不就跟人一样嘛,有的人光芒四射,有的人低调内敛,但都有着让人欣赏的地方。

总之啊,出土宋代建盏的釉面特征真的是太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研究啦!那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大家可千万不要错过欣赏它们的机会呀,不然可真的是一大遗憾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宋代是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黑釉瓷器作为宋代瓷器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中,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是研究该时期陶瓷的重要途径之一。

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胎质细腻宋代黑釉瓷器的胎质细腻,质地坚实。

底足处常见胎质细密,均匀致密,没有明显的气孔和夹杂物。

整体上看,黑釉瓷器的胎质质地坚硬,手感细腻,显示出宋代瓷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二、胎色均匀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通常呈黑色,釉色均匀一致,没有色泽不均或斑驳的现象。

黑釉的色泽饱满深邃,散发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感,给人以沉稳端庄之感。

三、釉面平滑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釉面通常平滑细腻,没有釉面流挂、裂纹或起泡等缺陷。

釉面光洁如镜,反光柔和,不刺眼,展现出宋代瓷器釉色的独特魅力。

四、底足造型宋代黑釉瓷器的底足造型多样,有圈足、圆足、方足等形式。

圈足呈圆形或椭圆形,线条流畅,造型端庄稳重;圆足呈半球形或球形,底部略平,稳固耐用;方足呈方形或长方形,角线分明,给人以稳固感。

底足造型的设计独具匠心,体现了宋代陶瓷工匠对器物形式的精心构思。

五、底款书法宋代黑釉瓷器的底款常见有刻划或书写,一般为“宋”、“大宋”等款识。

底款书法多为楷书或隶书,字迹工整,笔画流畅,显示出当时书法艺术水平的高超。

底款的书写位置通常在底足中心或底沿,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得当,与底足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宋代黑釉瓷器底足特征在胎质细腻、胎色均匀、釉面平滑、底足造型和底款书法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展现了宋代陶瓷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通过研究黑釉瓷器的底足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宋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还可以探寻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为我们深入了解宋代陶瓷艺术提供重要依据。

愿我们能够继续探索宋代黑釉瓷器的奥秘,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髓,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世。

建窑黑釉兔毫盏简介

建窑黑釉兔毫盏简介

建窑黑釉兔毫盏简介
建窑黑釉兔毫盏,宋,高5.8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3.9厘米。

盏撇口,斜直壁,小圈足。

内壁满釉。

外施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如泪痕。

口沿处釉呈酱色,其下渐为褐黑相间,内底纯黑色,外底露胎处呈铁黑色。

釉中有丝状黑褐色兔毛般结晶,俗称“兔毫”。

宋金时期,兔毫盏在我国很多地方如江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都有烧制,其中以建阳窑所烧“建盏”最为著名。

由于宋代兔毫盏名气很大,文人对它多有赞美之辞,如蔡襄《茶录》云:“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

”。

辨别老建盏小技巧

辨别老建盏小技巧

辨别⽼建盏⼩技巧窑址出来的建盏很多都带有窑膜。

窑膜是出⼟的建盏表⾯局部覆盖的⼀层薄膜⼀样的⼟沁,⼀般是浅浅的⼟黄⾊。

形成原因⼤概是⽼瓷器在地下⽔⾥,受到酸碱物质的长期作⽤,轴⾯产⽣的⼀些变化。

建盏是⾼古瓷,⼜是⿊釉瓷,窑膜在建盏上很明显。

有的窑膜厚,有的窑膜薄,有的窑膜表⾯有细微的褶皱,⽤⼿触摸可以感觉出来。

有的窑膜有开⽚纹,裂成很多⼩⽚⼉。

⼀般带窑膜的建盏,都是⽼的,⽽且很“开门⼉”⽬前,假窑膜并不多见,刻意仿制的,也很难够以假乱真。

那窑膜⼤概是个啥样呢?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的常驻嘉宾郭鹏在他⾃⼰的节⽬《观鉴时刻》⾥有介绍过窑膜。

郭⽼师还举了⼀个很⽣动的⽐喻(截图来源《观鉴时刻》)窑膜的作⽤它的作⽤是什么?窑膜是证实建盏不能够仿制的⼀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盏都恰好有窑膜,所以利⽤窑膜来辨别新⽼建盏具有⼀定的局限性,简⽽⾔之就是只能证明某只盏确实是⽼盏。

有盏友对于怎么去除窑膜很感兴趣,因为建盏上的窑膜看起来脏脏的,不太好看,也不⽅便使⽤。

容膜要去除并不容易,⼀般的擦拭、⽔洗,是弄不掉的。

根据⼀些盏友的经验,⽤超薄的⼑⽚来刮,不过刮的时候注意不要损伤釉⾯。

去掉了之后可能经过⼀些时间⼜会⽣成窑膜。

也有⼈觉得,建盏上的窑膜,是证明⽼建盏的⼀个标志,也正是由于窑膜的公证性,就算带窑膜的⽼盏不够美观,也不会去除窑膜,这是⼀种⽼盏的⼒证,帮助解除消费者的疑惑。

当然,宋代建盏也有很多是没有窑膜的,判断建盏的新⽼还需要综合判断。

很多墓葬品、传世品或者保存环境相对洁净的出⼟建盏都是没有窑膜的,这就需要⽤其他特征来判断。

如结合窑⼝等信息去考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