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自身免疫病和自身抗体检测详解演示文稿

自身免疫病和自身抗体检测详解演示文稿
现在是48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现在是49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IIF法检测ANA阳性常见荧光染色模型
细胞核 细胞浆 细胞骨架 细胞周期
均质型 核糖体型 肌动蛋白型 中心体型
•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
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致 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现在是5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
• 自身免疫病:
是指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下, 自身免疫反应过强,超过了生理性自 身免疫反应的强度且持续相当长时间, 造成对正常细胞、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的破坏,呈现与此损伤相关的临床表 现及免疫学异常。
的人群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仅为
2%,而第一级HLA--B27阳性的亲属
中,发生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性达
20%。
现在是12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家族发病率也 较高,在SLE第一代亲属中发病率达3%-5%,同胞姐妹发病率更高,特别是单卵 双胎更为常见 。在1980年的调查中35组 单卵双胎的患者中,有22组患SLE,共患 病率达62.9%,而双卵双胎8组中仅1组患 病,为12.5%。
免疫印迹法(IB):
现在是39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RA:80%贫血,活动期PLT升高。 SLE:WBC,PLT,Hb均可能降底。 免疫血管炎:WBC增高。 对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监测。
现在是40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免疫病常规实验室检查
现在是36页\一共有71页\编辑于星期二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
金标免疫斑点法

血清免疫学自身抗体检查结果解析PPT课件

血清免疫学自身抗体检查结果解析PPT课件

IgA
参考值:成人0.7~3.9克/升。IgA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 增高: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
用。主要由肠系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不能通过胎盘, 湿疹、血小板减少等疾病。
小儿只能从母乳中得到。
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见于重链病、轻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某些免疫缺陷
特异糖蛋白,是抗体发挥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包括C1~C9共9种成分(C3最多),
• 作用:补体具有溶解靶细胞、促进吞噬、参与炎症反应等功能,同时补体还在免疫调节、清除免疫复合物、稳定机体内
环境、参与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起关键性作用。
补体名称
特点
参考值
临床意义
总补体溶血活性 (CH50)
检测以红细胞50%溶血 为判定终点,测知总补 体溶血活性。
IgE。
作用及意义:测定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是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
法,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对浆细胞恶变、体液免疫 缺陷的诊断是很重要的指标。 此外,对观察疾病的疗效也有一定价值。 但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范围较大,又很少有特异性,因此,在诊断及分析其意 义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疾。
免疫学检查分析
2019-03-30
临床常用免 疫学检测
01
血清免疫球蛋白(Ig)检测
02
血清补体检测
03
细胞免疫检测
04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05
感染免疫学指标检测
06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 定义:Ig(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体样结构的球蛋白。 • 分类:应用免疫电泳与超速离心分析可将Ig分5类: IgG、IgA、IgM、 IgD、

医学课件自身免疫病及其自身抗体的检测

医学课件自身免疫病及其自身抗体的检测

表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自身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体反响性
阳性率(%)
抗原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体型 主要见于SLE. 5) 着丝点型 主要见于硬皮病及CREST综合征.
3.ID或CIE 主要用于检测抗ENA抗体.所用抗原:兔胸腺;小
牛胸腺;人脾;猪脾;组织培养细 胞等提取物.
4.同位素(Farr氏法)检测
主要用于检测抗dsDNA抗体. 5.ELISA:可用于抗dsDNA;抗ssDNA;抗组蛋白抗体;
变性IgG,RANA
干躁综合征(SS)
SSA,SSB,唾液腺管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胞核成分
(DNA,DNP,RNP,SM)
酸性糖蛋白,是SLE的标记抗体。
抗Sm抗体是
胞浆成分(线粒体,微粒体)
RBC,血小板
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
细胞核(RNP)
抗n RNP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可存在于多种AID 中.SLE;MCTD;SS;RA;PSS;DM/PM;药物性 狼疮等疾病.缺乏特异性.
• 检测方法:ELISA;血凝等.
4.抗组蛋白抗体
• 主要的组蛋白有H1;H2A;H2B;H3和H4. • 主要见于药物性狼疮,阳性率95%以上.也
可见于SLE(70%),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30%) 等. • 检测方法:ELISA;IF;血凝法等.

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抗RNP抗体 高滴度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夏普综 合征)的特异性标志(阳性率为95-100%), 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低滴度可见 于SLE(15-40%,常伴Sm抗体阳性)。 抗Sm抗体 SLE的标志性抗体(5-30%),与dsDNA 一起是SLE的诊断指标,与疾病活动性无 关,一般伴有U1-RNP抗体阳性。 抗核小体抗体 SLE标志性抗体(85%),可用于SLE的 早期诊断,与狼疮肾炎相关
免疫印迹技术(IBT)
免疫印迹技术属于膜载体酶免疫技术,其
固相载体为吸附有抗原的硝酸纤维膜。
基本原理是将从小牛或兔胸腔提取的抗原,
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 离成区带,经参照对应分子量标准物质确定每 一抗原区带的分子量。然后将各抗原区带转 印至硝酸纤维膜上制成抗原吸附载体膜。
将待测血清加在已切成细条的硝酸纤维膜上, 待测血清中存在的抗体分别与硝酸纤维膜上 的相应抗原区带结合,当再加入酶标记抗人 IgG抗体后形成抗原-抗体-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再加入酶的底物,出现显色反应。凡有抗体与 膜上抗原结合的位置,均会因酶促反应而显色。
抗PCNA 是增殖性细胞核抗原,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2-10%),与SLE弥散性肾小球肾炎相关, 对激素治疗敏感。 抗组蛋白抗体 多种结缔组织病中均可出现,在药物诱导 的SLE中较常见(阳性率为95%)不具有疾 病特异性。仅有此抗体阳性,而不伴有其 他ANA,则强烈支持DIL的诊断。与SLE活 动性及狼疮肾病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大多数体内均可查出 较高滴度的自身抗体,因此自身抗体的检 测可帮助临床诊断,评价疗效,估计预后。 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出现大量自身抗 体为特征,其中与某种疾病密切相关的自 身抗体称为该疾病的标志抗体,标志抗体 的检出有助于临床医生确诊疾病,具有重 要的价值。通过大量的研究及临床资料统 计,目前比较公认的部分标志抗体:

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抗体
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产生的抗体,如抗甲状 腺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
非器官特异性抗体
不针对特定器官或组织产生的抗体,如抗核 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
免疫复合物型抗体
与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抗体,如 类风湿因子等。
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抗体
能够与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结合的抗体,如 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
03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 通过检测自身抗体,可以协助医生诊 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 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 免疫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从而制定 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新药研发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自身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 性,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预防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
重要性
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 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 疗。
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利用抗原包被的固相载体,通过酶标标记 抗体或抗原,检测样本中与固相载体结合 的自身抗体。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或抗原,检测 样本中与标记物结合的自身抗体。
根据个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 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抗体检测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抗体检测ppt课件

表皮内或表皮下水疱形成
皮肤结构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表皮内水疱 天疱疮: 抗桥粒抗体(桥粒芯糖蛋白1和3)
细胞与细胞间粘连
表皮下水疱 类天疱疮: 抗半桥粒抗体(BP180和230)
细胞与基底膜粘连
疱疹样皮炎: 抗tTG与抗醇溶蛋白抗体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抗VII型胶原蛋白抗体
EA 1495-4801 G
EA 1496-4801 G
desmoglein 1
desmoglein 3
*能够实现定量检测,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度、严重度相关.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产生多种抗皮肤结构蛋白的自身抗体
靶抗原:介导表皮内棘细胞间的细胞-细胞连接以及表皮
和真皮层间的粘附

产生的自身抗体破坏连接
细胞间IgA 和 C3
Desmocollin1 (IgA), Dsg3
自身抗体的靶抗原是桥粒
寻常型天疱疮

最常见的表皮内形成水疱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发病率: 0.1-1.6 / 100,000 居民
常见于中年和老年人
约70%的水疱最早出现于口腔黏膜 (仅抗桥粒芯糖蛋白3抗体阳性)
蔓延至其他黏膜与皮肤 (抗桥粒芯糖蛋白3和1阳性)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的抗体检测
已经上市产品
IIFT
订货号 靶抗原
表皮基底膜、棘细胞桥粒 类天疱疮抗原 移行上皮 桥粒芯糖蛋白1 桥粒芯糖蛋白3 BP230gC VII型胶原NC1
基质
食管 盐裂皮肤 膀胱 转染细胞 转染细胞 转染细胞 转染细胞 转染对照细胞 转染对照细胞 BP180-NC16A-4X EUROPLUS

自身抗体 ppt课件

自身抗体  ppt课件

PPT课件
17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18
• ANA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活动期
非活动期 药物诱导性红斑狼疮(DLE) 混合结缔组织病 (MCTD)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DM) 干燥综合症(SS) 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溃疡性结肠炎(UC)
PPT课件
6
ANA
间接免疫荧 光法(IFA Indirect Fluorescen t Assay )
ENA
免疫印迹法 (IB)
Westernblot LIA
PPT课件
7
2、ANA的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用核质丰富的培养细胞Hp-2细胞和灵长类 肝冰冻破片作为抗原基质。
•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NA荧光着染强度和免疫 荧光图形。
PPT课件
5
ANA分类
根据细胞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 • 抗DNA(dsDNA,ssDNA) • 抗组蛋白(Histone) • 抗非组蛋白(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anti-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antibodies,ENA和抗着丝点抗体ACA) • 抗核仁(Nucleolus)
PPT课件
4
ANA分类
根据细胞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 • 抗DNA(dsDNA,ssDNA) • 抗组蛋白(Histone) • 抗非组蛋白(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anti-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antibodies,ENA和抗着丝点抗体ACA) • 抗核仁(Nucleolus)

《自身抗体的检测》课件

《自身抗体的检测》课件

常见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
1
ANA
全称抗核抗体,常见于结缔组织病和
ds-DNA
2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双股DNA抗体,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
疮等。
3
SSA/Ro
SSA或Ro抗体,常见于干燥综合征和
SSB/La
4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SSB或La抗体,常见于干燥综合征等。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诊断
治疗
可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诊断。 可以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和监测。
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和挑战
1 意义
2 挑战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提高自身免疫疾病的早 期诊断率和准确性,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
自身抗体检测的标准化、质量控制和参比 标准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结论及展望
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中的重要工具, 在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身抗体检测将越来 越趋向于高通量和个性化。希望未来的自身 抗体检测可以更好地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 供支持。
利用特殊荧光素标记的相应 抗体探测待测样本中的自身 抗体,常用于系统性自身免 疫病的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探测待测 样本中的自身抗体,常用于 自身免疫疾病的筛查。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利用电泳将不同大小的自身 抗原分离,再用特异性抗体 检测其中的自身抗体,常用 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诊断。
为什么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疾病,并指导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进展。自身抗体的定义和作用 Nhomakorabea定义

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PPT课件

AChR抗体在疾病监 测中的应用
定期监测AChR抗体滴度变化可反 映疾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有助 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
MuSK抗体检测
01
MuSK抗体检测方 法
MuSK抗体检测主要采用CBA法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
02
MuSK抗体与临床 表型关系
MuSK抗体阳性患者多表现为严 重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且常伴有 胸腺增生或胸腺瘤。
进一步深入研究重症肌无力的自身免疫机制,探 索新的自身抗体标志物,为实验室诊断提供更多 的选择。
提高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断改进和优化现有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发生。
3
加强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推动实验室诊断的标 准化建设,确保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电生理检查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检查
RNS是MG的敏感检测方法之一,通过低频和高频刺激神经,观察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递减程度,以判断神经肌 肉接头处的传导功能。
单纤维肌电图(SFEMG)检查
SFEMG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电生理检查方法,能够检测到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对于MG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具有重要价值。
自身抗体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是重症肌无力诊断的重要手段。
制定重症肌无力自身抗体实验室诊断专家共识,对于规范实验室检测流程、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重症肌无力概述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任何年龄均可 发病,女性略高于男性,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治疗可以维持正常生 活。
AChR抗体
是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最常见的自身抗体,与AChR结合后激 活补体和免疫细胞,导致AChR破坏和突触后膜损伤。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PPT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PPT课件

详细描述
新型自身抗体的发现和研究主要依赖于高通量检测技 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 清样本进行大规模筛查,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了一些 新的自身抗体,如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抗 角蛋白抗体(AKA)等。这些新型自身抗体具有较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并且与疾病的活动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地域分布
类风湿关节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 布,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
02
CATALOGUE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
自身抗体的定义和分类
自身抗体
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 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组织,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 抗体,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有助于与其他风湿性疾病进行鉴别,如骨关节炎、强直性 脊柱炎等。
评估疾病活动度和预后
活动度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可以作为 评估病情的指标。
预后判断
某些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如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 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破坏和关节畸形,预后较差。
06
CATALOGUE
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体的预防和保健建议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规律作息
控制体重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维持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保持适中的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 减轻关节负担,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的 发病风险。
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 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 类和豆类。同时,减少高脂肪、高糖 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指导治疗和监测疗效
治疗方案选择

自身抗体(网络版)PPT课件

自身抗体(网络版)PPT课件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自身抗体的 存在,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自身抗体的治疗
药物治疗
根据自身抗体的类型和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 进行治疗,如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
细胞疗法
近年来,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如调节性T细胞疗法、B细胞疗法等。
血浆置换疗法
对于某些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血浆置换疗法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去除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成 分来达到治疗目的。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辅助诊断
自身抗体检测对于某些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具有重要意义,如类风 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等。通过检测相 关抗体,有助于医生对 疾病进行确诊。
监测病情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自 身抗体检测可以用于监 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例如,定期检测类风湿 因子(RF)可以了解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来抗原,从而产生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的产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抗原递呈、淋巴 细胞活化、抗体生成等。
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
自身抗体可以与自身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其他 组织器官,发挥免疫效应。
自身抗体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某些疾病起到预防和缓解 作用。
探索新的检测技术
结合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开发出更加高效、便捷的自身抗体检测技术,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加强临床应用与转化研究
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研究
将自身抗体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开展临床试验和应用 研究,验证自身抗体检测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自身抗体的检测演示幻灯片

自身抗体的检测演示幻灯片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ANA可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常作为结缔 组织疾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 观察的指标
已证实ANA对很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有 诊断价值。ANA的靶抗原为细胞核内的不 同生化成份,包括核酸、细胞核蛋白和核 糖体蛋白。在不同疾病中,特别是风湿性 疾病,其抗体谱有一定的特意性。在炎症 性风湿病中ANA阳性率在20%-100%之间, 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中ANA阳性率最低, 为20%-40%。所以,检测ANA对于不同类 型风湿病意义重大。
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 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 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 Wengener’s肉芽肿和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 感的标志性抗体。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 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
pANCA
荧光模式:
正常的健康人
女性>男性,出现率 随年龄而增加
风湿性疾病患者亲属 ?孕妇
SLE患者使用IIF法测定ANA阴性的一些解释
技术方面
临床方面
经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终末期肾病。
隐蔽ANA:与循环中免疫复合物结合,沉积于组 织。
由于大量蛋白尿而从肾脏丢失。
ANA的荧光染色型别
根据产生的荧光模型、靶抗原的分布部位分类如下:
抗SSA/SSB抗体
自身抗原:SSA抗原是一个小核糖核蛋白,由 一个RNA分子和两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白 质的分子量为52KD和60KD。抗体直接针对蛋 白质的抗原决定簇。SSB抗原是分子量为48kD 的磷酸化蛋白。
临床意义;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SS),也见 于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偶见 于慢活肝。抗SSA抗体在新生儿红斑狼疮的发 生率几乎为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ANA阴性
(1)正常人或非结缔组织病患者,其体内应该不存在ANA。 (2)疾病初期,ANA含量不足以被检测出;临床治疗有效,病情缓解,
ANA确实转阴。 (3) 实验室误差,特别是试剂,不同厂家的试剂检测结果会有差异。
23
24
ANA阳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阳性并不能确定某种临床诊 断,反之,ANA阴性也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但是临床上如果ANA滴度≥1:1000肯定可以考虑为结缔组织病或自身 免疫性疾病,具体是哪一种疾病,要结合其他临床病史、症状体征 和实验室结果综合考虑下结论。
一般ANA滴度为1:100时,临床意义不大。
SLE、药物性狼疮
核膜型 与抗ds-DNA有关, 多见于SLE,特别是有肾炎者
12
抗核抗体(ANA)
核点型 与抗ENA有关,应进一
步查特异性抗体
核仁型 多见于系统性硬皮病
13
特异性抗体检测
检测除ANA以外其他项目。 其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和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是用
间接免疫荧光法。 而其他特异性抗体(包括抗Sm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SSA抗体等)均采
临床表现阳性,实验室检查阴性 实验室检查阳性,临床表现阴性
18
“自相矛盾”的结果
ANA (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靶抗原阴性 ANA (间接免疫荧光法)阴性,靶抗原阳性 (膜条法),占10%,为客观存在 ANCA:荧光法阴性,但靶抗原阳性(5%)
19
什么?
5
(2)免疫印记法:将经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包被在固定的位置,每一种抗原 只对应一条条带,不会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条带,结果灵敏度高、特异好, 判断实验结果简单,每个反应区均有质控带,可以显示操作是正确,阴性 与阳性的结果明显,容易判断,条带显色与抗体滴度相关 。
6
(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该法检测自身抗体快速、敏感及特异 性高,但对抗原的要求很高,必须使用高质量的纯化抗原,由于一种抗原 只能检测一种抗体,多种抗体的检测就必须多种单独的抗原,因此该法在 临床免疫实验室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
用免疫印迹法。
14
抗ENA抗体谱
是以核内可提取核抗原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的总称,它主要包括抗Sm、抗RNP、抗SSA、抗 SSB、抗Jo-1、抗Scl-70、抗组蛋白抗体、抗核 小体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着丝点抗体, 抗dsDNA。
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产生不同的抗 ENA抗体,ENA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 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0
ANA阳性
可见于多种临床情况,出了风湿病外,也可见于正常人或非风湿病。 (1)健康人: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60岁的阳性率为20%-25%),但为低滴
度。 (2)有SLE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近50%为阳性 (3)肺疾病、肝病、血液病、慢性感染等。 注意:正常人中一般ANA滴度较低。
21
ANA阳性
10
抗核抗体(ANA)
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总抗) 根据荧光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确定核型(颗粒型,均质型等),用荧光
强度判定抗体滴度(1:100,1:320,1:1000,1:3200等) 优点:敏感性高 缺点:操作复杂,对人员要求高,各实验室标准有差异
11
抗核抗体(ANA)
均质型
与AHA(抗组蛋白抗体)、抗 DNA有关,引起LE形成主要见于
3
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
4
(1) 间接免疫荧光法(IFT): 检测ANA的金标 准,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和特异性。 将稀释的血清与生物载片(反应区内固定有包被基质的生物薄片)温 育,如果样本是阳性的,特异性IgG、IgA和 IgM抗体与相应的核抗 原结合。在第二次温育时,荧光素标记的抗人抗体与结合在生物基 质上的抗体反应,形成荧光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特异性荧光模式。
15
16
欧蒙印迹法试剂盒用于体外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人抗nRNP、Sm、 SS-A(天然SS-A和Ro-52)、SS-B、Scl-70、Jo-1、CENP B、 dsDNA、核小体、组蛋白和核糖体P蛋白等14种不同抗原lgG类抗体。
17
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正确解读
检测方法局限性:假阳性,假阴性 临床意义局限性:非特异性,生理性,疾病前期
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应用
1
自身抗体
【概念】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B细胞产生针 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
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
2
自身抗体的意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疾病活动性的判断; 疗效的观察及预后; 指导临床用药等; 进行不同疾病的鉴别诊断。
7
自身抗体检测常用方法学
间接免疫荧光法:解决有与无的问题 免疫印迹法:解决有什么的问题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解决有多少的问题
8
2020/11/25
9
抗核抗体(ANA)
【定义】 ANA是抗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泛指抗各种细胞核成分的 抗体。
【分类】 (1)抗核蛋白抗体 (2)抗DNA抗体(包括抗dsDNA和抗ssDNA) (3)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