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十个核心词解析(曹培英)

合集下载

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

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
一 巧妙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 数学材料 建立空间感和符号意识
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中小学生 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 是数学活动 的载体' 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
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小学生 获得知识的多少( 激发兴趣的大小 及开发智力的深度- 选择现实中的
自然物品作为数学材料更能让小学
生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 来' 直接动手操作' 让孩子很直观 地发现-
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他们可能也还是 模糊的) 在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 导$ 对比后! 小学生会逐步发现和 感知其中的规律! 这样他们即使不 去费劲的记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也能很好地理解几何空间关系*
三 把数学教学融入到游戏与 活动中 培养数感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 的成长过程!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 积累经验的最有效 途径是游戏和活动* 游戏和活动可 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增加 教学趣味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其能够积极 地参与到教学中*
巧 算 % 点 & 是 一 种 数 学 游 戏! 正如象棋+ 扑克一样是孩子们 喜爱的娱乐活动" 这项游戏方法简 单易学! 能健脑益智! 是一项极为 有益的智力活动" 小学生在二年级 学习了 %加减乘除& 四则运算后! 就可以开展这项游戏活动了"
其是教师首先要理解活动中要传递 的数学概念是什么' 防止在教学过
程中为了联系生活而增加许多不必 要的生活情景' 反倒忽略了数学的 概念' 冲淡数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 %长度, 面积, 体积, 容 积的区别& 歌谣是这样唱的) %长 度一条线' 面积一大片. 体积占空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后的感受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后的感受

——听曹培英教授讲座后的感受正月十七,我校全体数学老师有幸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曹培英的课程标准解读——“十个核心词”的实践研究,感慨颇多。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最大改变之一是由“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双基”扩展为“四基”,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曹老师强调了新增的两基在目标上要实现:一要懂什么,会什么;二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三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感目标了。

也就是说把“四基”的含义在原“两基”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基础知识重在掌握,起到奠基的作用;基本技能重在训练,它是初步的;基本思想重在领悟,它是关键,是核心的内容;基本活动经验要从实物、形象、表象入手,是直接的接触,让孩子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改变之二就是原来课程标准的六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变为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而且曹老师不仅用一句句生动的话语,对“十大核心词”进行了充分的阐述,还用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为我们讲解如何发展学生的“十大核心词”和一些在发展学生的“十大核心词”时容易存在的误区,让我知道了今后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学生和指导教学。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曹培英老师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十大核心词”的实践研究》。

我没有参与学习,都是在网上找的资料,所以可能有讲的不对的地方和理解不透侧的地方,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的意义.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如用正方体表示:个、十、百、千。

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Opportunity has a special affinity for prepared mind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农村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一、把握新课标理念,充实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数学素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老师为我们解读了20__修订版的《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对新旧课标的对比,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新课标的变化。

接着,曹教授又去除繁枝末节,提出了十大核心词,聚焦新课标的核心,并将这些深刻的理论融合于具体的案例中,深入浅出,通过形象的解读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的精髓。

听了曹教授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有了新的深度,对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把握课标中的核心理念有了更强的信心。

紧接着曹教授为我们做了《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与对策》的专题讲座,让学员们有着深深的触动,为什么现在的教师学历层次提高了,本体性知识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呢?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后效、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教师加强学段之间的衔接研究。

现在的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中,这也暴露了教师知识的盲点。

面对当前的“缺失”状况,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更要引起重视,及时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自身的学习,曹教授建议我们都应学习《数学史》,充分认识本体性知识对于驾驭教学内容的潜在作用。

“水至清则无鱼”是啊,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大气”,但也需要教学评价的“宽容”。

二、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提升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这个标题其实也是我们本次学习的一个主题,是由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潘小福主任给我们做的专题讲座,这个讲座潘主任在结合大量实例和理论的基础上,生动有趣的展开。

如求证1元=1分的过程,让大家领略到了他的幽默和睿智,特别是他提到的数学教学的高境界是:让考不好的学生也能喜欢数学。

扪心自问我还离这个境界很远很远,还要更多的钻研此道。

《课程标准》十个核心词的解读

《课程标准》十个核心词的解读

关于《课程标准(2011版)》十个核心词的解读第一个改变是“双基”变“四基”。

原来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现在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这样的改变意味着什么?第一意味着: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得到肯定。

双基就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中国数学教育确实是有许多值得夸耀、值得向全人类推荐、推广的经验。

第二意味着:回归“结果”与“过程”并重的理念。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隐含着结果,而基本思想需要在过程中渗透,基本活动经验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去积累,所以新增的这两点暗含着过程的意味。

第二个改变是六个核心词变为十个核心词。

核心词之一——数感一、对数感的认识什么是数感?11版课标是这样阐述的:数感主要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将数感表述为感悟,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两重属性:既有“感”,如感知,又有“悟”,如悟性、领悟。

曹培英老师的解释更通俗易懂,他说就如同球员的球感,篮球运动员有篮球感,足球运动员有足球感,歌手有乐感等一样,简单地说就是对数的理解和感觉。

11版课标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二、怎样培养数感?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

1.“数”出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第一学段是重点,也就是一至三年级。

学龄儿童通过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数数活动,知道了用数可以表示多少,在数数的过程中,他们就积累了这样的经验:数数的顺序不会改变数的结果;数的过程中下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一;数数中的最后一个数不但代表这个数,也代表了这组物体的总数。

这些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2.“读”出数感不仅是整数,分数也能读出数感。

如32,读作三分之二;读出数感,我的理解就是在读数的过程中理解数的意义。

追寻数学本质,发展关键能力

追寻数学本质,发展关键能力

追寻数学本质,发展关键能力【关键词】数学本质;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生长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理解关于数学核心素养,史宁中教授解读为:“一个人学习数学之后,即便這个人未来从事的工作和数学无关,也应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马云鹏教授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10个核心词即可认为是10个核心素养。

”曹培英教授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凸显学科本质、承载独特、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的素养。

”受专家们的启发,作为一线小学数学老师,我所理解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具有基本数学认知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够通过“数学的加工方式”观察、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

其中,“数学的加工方式”可以理解为在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之外,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那个“无形力量”。

它蕴含于数学学科本质中,生成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中,是随着数学学科发展长期积淀并不断生长的。

以下,笔者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究促使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地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一)核心素养在探寻数学本质中落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数学本质出发,创设适切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等过程,探寻数学本质,逐渐学会数学的认知、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表达,数学核心素养正是在这样不断探寻数学本质中落地的。

1.创设情境,直观体验,逐层抽象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头戏,好的情境可以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激活已有经验,引发认知冲突,在教学互动中更利于小学生发现数学本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苏教版《认识面积》一课为例:(1)出示手掌画,猜猜哪边的手掌印是老师的?哪边的手掌印是我女儿的?谁想和老师比一比手掌面?再和你的同桌比一比。

(2)出示薯片桶,你能摸出它的一个面吗?还能找到一个不同的面吗?再摸一摸数学书的这个侧面。

新课标十个核心词解析(曹培英)

新课标十个核心词解析(曹培英)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此次课标的最大改变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断层,正由于断层所以实践中存在某些缺失和误区,我的体会:课标最大的改变是:“3句”变“两句”、“双基”变“四基”、“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一、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和理解。

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数序与数的大小比较……都在不同程度发展培养数感。

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误区之一:数感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养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挖地洞;猫生猫、狗生狗、小偷儿子三只手的思想)不可否认,某些数学家天生就有很强烈的数感,10岁的高斯毫不费劲地完成了等差数列(比如由1到100的自然数)求和,得益于他对计算方法的直接把握;12岁的帕斯加独立完成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我国南北朝祖氏父子,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数感的形成固然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影响的作用,而更多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牛顿出身在英国农民家庭,还是遗腹子,全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他的数学素养全靠后天养成。

更何况数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数学家,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误区之二:先估后算如:100以内的认识——数豆子1000的认识——估A4纸多厚整万的数——给一辆毫车估价,100万元,出一营业员手捧一摞,有吗?一捆一捆数后是70捆再加30捆才是100万。

这叫数感吗?这是量感,是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技能,豆有豆的量感,钱有钱的量感,站到数学的角度即是数感与量感不分,特别是以特殊的量为载体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数离不开量,如何处理更好呢?千字文素材……练习除课本外,还是千字文,找“学”字在哪?第996个是什么字?(去最后一句)192个?(去第二段最后两句)这里的量成了区分不同智力水平的工具,华罗刚说:数感是数出来的,在数中建立了数感。

抓住核心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抓住核心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知识文库 第15期237抓住核心问题,渗透核心素养洪 松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10个核心词,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曾研读过不少专家解读这10个核心词就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一次区数学学科专题培训会上,来自上海的曹培英老师做了有关小学“核心素养”解读的讲座,曹老师将核心素养分为两个不同层面共六项核心素养,第一层面是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第二层面是抽象、推理、模型。

对此,我也比较认同,进而思考并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这些核心素养呢?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好一堂课的核心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教学,才能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小学数学核心问题有哪些主要类型?1.1 引领型——让教学更有指向性,就是提出的核心问题能够起到引出、统领教学重点及难点的作用。

引领型核心问题可以观照其他的问题揭示一节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它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知识的本质,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

例如“生活中的比”教学中,引入时教师一般会提出问题:“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比?”学生有可能回答:“盐水中的盐和水的比”,也有可能回答:“足球比赛中的比”。

这时可以提出问题“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这就是一种引领型的核心问题。

学生接下来通过交流可以得出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比多少比大小,而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更注重盐和水之间的关系。

从而抓住本节课的比的知识本质,突破难点。

由此可见,引领型问题可以指引教学方向,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1.2 衍生型——让教学更有序,就是提出的核心问题可以衍生出很多子问题,而衍生出的子问题也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而设计的,核心问题随着子问题逐一解决而解决,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核心问题,从而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小数的认识”例问中,首先提出核心问题:“你能用正方形表示1、0.5、0.05这几个数吗?”接下来衍生出不同的子问题,子问题1:“这个正方形表示1,,可以吗?”子问题2:“你为什么认为这个正方形表示的就是0.5?(你确认一份就是0.1?再增加一个0.1,现在是多少?用涂色部分表示0.9,怎么办?再增加一个 0.1,是多少?)”子问题 3: “你怎么知道这个正方形表示的是0.05?(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每份表示多少?再增加1份,是多少?增加到 14份,现在呢?再增加多少就是1?)” 子问题4:“三位小数表示什么?计数单位是多少?(0.001表示什么?在正方形上该怎么表示?0.045应该涂几份?0.999有几个0.001?)”。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思考: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思考: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思考: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相适应的学科核心素养。

制定时,我们要遵循站位高,各学科要勇于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和目标的原则,让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富有内涵、有担当的高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引言]说起核心素养,我们不得不回到1987年的时间节点上,当时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提出来。

接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及美国等国家着手开始研究核心核心素养,其目的就是告知我们教育要以为人本,转变以往的与生产和生活不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为此,在我国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努力,在党的领导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课堂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从2014年起,由林崇德领衔的“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历时三年的时间研究,“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终于出炉,人们把它总结为“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

”即“以中国学生发展为核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点。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该成果于2016年9月13日发布,相继各学段、各学科依据其指导意见开始研究与之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素养的缘起数学素养的提出其实早就出现过,据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人提出了数学素养的概念,到了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首次使用了“数学素养”一词,最具代表性的是康世刚给出了数学素养的定义:“数学素养指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对数学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特征,广义地讲它是一种综合性特征,狭义地讲是指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理性地处理问题的行为特征。

数学课程标准“十个核心词”的实践研究(曹培英

数学课程标准“十个核心词”的实践研究(曹培英
跨 越 断 层 走 出 误 区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十个核心词”的实践研究 曹培英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大的改变: 1.“双基”→“四基”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 意味着: 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得到肯定 理解+记忆;铺垫+变式„„ 回归“结果”与“过程”并重的理念 “但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大的改变: 2.“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词) 即便是小学数学的知识也并非都能实际应用 例如:量角 实乃“屠龙之技”„„ 又如:人的一生中 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可能性<0.5% 患上各种程度糖尿病的可能性>50% 所以,联系日常生活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建构知 识的意义,促进理解;还必须为进一步学习着想
首先,数感是数出来的!
一、数感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对于数的感觉与理解。 有没有不依赖量的数感? 请看读数的例子: 2 3000006000 三十亿零六千 30600, 30060, 30006 3 三万零六百 三万零六十 三万零六 6789读作( 6 )千 ( 7 ) 百 ( 8 ) 十 ( 9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6789=( )×1000+( )×100+( )×10+( ) 分数也能读出数感,如“2/3什么意思?” “2/3的意思就是三分之二”
加强“画图”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有时间铺垫,却少有作为;
初中阶段,内容多,时间紧,凡作公理处理的几何 命题,只能一带而过。
能力强的学生,能自己在短时间内填补认知空隙;
学习困难学生,认识不能一次完成,常常似懂非懂。

十大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

十大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

十大核心素养运算能力解读一、什么是运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问题。

”这两句话,实际上刻画了运算能力的三个主要表现特征:正确运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运算能力的形成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正确运算,称为运算技能。

运算技能的特征是正确、熟练。

第二阶段:不仅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而且能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来解决问题,这个阶段方称之为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能力的有机整合,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二、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四则运算在我国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种十分重要的计算方法——筹算。

后来,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了算盘,算盘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发明。

小学数学从它的前身“小学堂算术”诞生之日起,就将计算列为首要的学习任务。

清末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以学习整数四则计算为主,兼及小数,并授以珠算。

然后高等小学堂学制四年,学完“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

辛亥革命后,学堂改称学校,学制也有变动,但“算术要旨,在使儿童熟习日常之计算”始终没变。

1912年颁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中明确提出“算术宜用笔算及珠算,尤宜令熟习心算”,即出现“三算”:口算、笔算和珠算。

1932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算术》中首次出现了“培养儿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计算能力”和“养成儿童计算敏捷和准确的习惯”这两条课程目标。

计算与应用在目标中是捆绑在一起的,计算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颁发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提到关于计算的两项目标:一、儿童应获得“整数四则运算……口算和笔算的熟练技巧” 二、“解各种整数应用题的技能”,从这个时候开始,计算与解决问题“分道扬镳”。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数据分析观念
2.基于三维目标的建构 价 值 观 层面的内涵 思想观点层面的内涵
求实精神 整体观、随机观、相对观
知识技能层面的内涵 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判断 (统计过程) “相对观”:存在例外,只有“好”和“不好”(按需选 择) “整体观”:更多归纳,总体观察、把握 “求实精神”: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
四、几何直观
怎样培养几何直观
1.加强空间观念的建立 2.加强数形结合的运用 3.加强构造直观的训练
如:示意图→线段图→韦恩图→面积图→„„
4.重视数学的直观理解 5.重视数学的直观洞察
四、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具有局限性: 案例5:垂直与平行 “直线的位置关系” “关系”: 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 数量关系,如“8是4的2倍” “先行组织者”, 具有更高包容性的概念

引言
2.“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小学数学(算术)课程教学核心词的演变: 小学算术(清末):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词)
100多年过去了,难道还要回归油盐柴米的计算?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知识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吗? 例如:量角,实乃“屠龙之技” „„ 又如:使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人<0.5% 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50% 但是,三角形面积计算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基础。 联系生活更主要目的是帮助建构知识意义,促进理解和 培养应用意识;同时还必须为进一步学习着想!
其次,读数可以也应该读出数感!
一、数感
回溯以往相关教学策略: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 如:借助几何直观引入计数单位 千 个 十 百 „„ 2.在计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口算;笔算;估算;„„
一、数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活数感
一个典型案例:

曹培英讲座心得体会

曹培英讲座心得体会

曹培英讲座心得体会曹培英讲座心得体会2月16日,我参加了2015年运城市教师教学改革交流活动,聆听了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曹培英教授的讲座。

曹教授以“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为题,主要解读了课程标准的四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曹教授先回溯了核心词的演变历程,从清末的熟习日用计算(两个核心词),到小学数学(1978年)4个核心词,到义务教育教学(2001年)的6个核心词,最后到2011年的10个核心词。

让我们了解了10个核心词的大致发展脉络。

接着曹教授解读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观念四个核心词。

在每一个核心词的解读中,曹老师都是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概念的理解,二是现实教学存在的实践误区或认知偏差,三是如何在教学中落实。

在理论讲解中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既有深度又有高度,既精辟又透彻,给人引领与提升,让人豁然与思考。

下面就这次并结合市教育局领导的发言谈几点体会:一、正确认识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

曹教授在阐明课程标准中数感的定义后,先后举了“估豆子”、“估纸”、“估人民币”“张北贵一抓准”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一些教师对数感的认知偏差和实践误区,最后举了一位老师“数千字文”的教学成功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

曹教授还简单介绍了几个如何培养数感的策略,如: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在计算中培养数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数感等。

“数学源于,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

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

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核心词解读二,符号意识

核心词解读二,符号意识

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二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讨新版课标中的第二个核心词“符号意识”。

一、符号与数学符号1. 符号的世界所谓符号,通常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记号、标识。

它源于规定或约定俗成。

比如,路口的红绿灯并不具备“灯”的照明功能,而是交通规则的标识;北京故宫、京剧等,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

符号具有两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它承载着意义、精神;另一方面它有着能被感知的特定表现形式,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可以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

举例来说,红色的“十”,原本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现在已具有医疗卫生、救死扶伤的公认意义,并象征着人道主义精神。

如今,全社会都在使用符号。

先看生活世界,从交通标志到店铺招牌,再到各种商标,符号随处可见。

生活在符号的世界里,儿童从小就在不断地感知符号背后的现实意义,逐步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例如,城市里的孩子,看到红底黄色的“m”,就会自动联想到麦当劳。

再看数学世界,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

可以说,没有符号,就没有近代数学、现代数学。

因此,符号感、符号意识理所当然受到数学教育的重视。

但是,至少在幼儿园,就已开始培养儿童的符号意识,如让孩子选择一个小动物或其他什么,作为个人的记号、标志,贴在自己的储物箱上。

无疑,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停留在此水平,敢问,脚下的路迈向何方?2. 数学符号的特殊性毫无疑问,儿童在生活中获得了关于符号的认知经验,以及相应的符号意识,对于认知数学符号,会有帮助。

但是,相关的生活经验,是否就能自动地迁移到数学学习中来,进而形成数学的符号意识呢?有经验的小学数学老师都会回答: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因为数学符号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关于数学符号的特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的抽象性、简洁性、普遍性。

然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生活中的符号,同样具有这些特性。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篇六篇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篇六篇

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精篇六篇202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2022版新课标的出现,给小学数学教学改善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曹培英教师就小学数学教学改善谈了自己的研究,他认为教学改善的基础工作就是两个吃透,应该在教学改善中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创新实践。

曹教授在介绍教学改善的过程中,既有理论上的引领,又有课堂的实例支撑,在学习之后笔者有了一些感悟。

吃透教材,活用教材小学数学教材是经过反复实践与修订的,其中单元和课时内容的安排都自有深意。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先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编写和分布的用意。

数学学习是螺旋式的,每一册学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中单元的安排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曹教授提到的表内除法(一)和表内除法(二)之间就隔了一个图形的运动(一)单元,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倦效应,同时可以插入巩固时间,让学生学习表内除法更扎实有效。

那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数学的知识结构巧妙灵活的利用教材。

吃透学生,讲明道理数学是讲道理的,当我们面对小学生时,需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方式去讲清数学的道理。

例如曹教授在介绍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课中,学生理解算理才是关键,以“计算100-78,是把100分成()个十和()个一”为课后测试,发现答对的学生认识不到一半,也就是学生对借位的理解还不到位。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算理把1个百分成9个十和10个一,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后续学习中也能把知识利用到小数减法中,如计算1-0。

78,通常是把1分成()个0。

1和()个0。

01,学生的正确率就很高。

教学改善的主要策略曹教授在讲座中谈到6点有关教学改善的主要测量,包含: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基于单元,着眼整体;专题研究,上挂下联;发璞归真,用活教材;转变教学形态,提升课堂效能;关注评价,循证改善。

在教学中坚持小学数学的“本色”,在具体课例中考虑知识安排的合理性,知识的学习内容安排是否符合学生学情。

读“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词之一-应用意识”的体会

读“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词之一-应用意识”的体会

读“数学课程标准十大核心词之一-应用意识”的体会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始”。

在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小学数学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对于学生们来讲,掌握良好的数学能力、培养自觉的应用意识,不应只是为了追求漂亮的分数。

养成理性求真的态度,适应广阔的社会需求,同样是数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逐渐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举例来说,每到“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满减、打折等活动。

要想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就不得不好好开动一番计算的头脑了。

数学应用,真可谓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说。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应当探索并思考的,就是如何把抽象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助力他们成为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一话题,曹培英先生在书中进行了严谨的论述,他指出数学应用包括内部应用和外部应用,数学内部应用是运用数学解决本理论体系或自身某一领域的问题;数学的外部应用是应用数学解决生活、生产、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通常我们所讨论的“数学应用”是指它的外部应用。

在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中,曹老师一共谈到了5点。

我不妨在这里粗略概括一下——即在小学生认识问题较为简单直观的前提下,加强课本知识与实际情景的联系,让孩子们领略和感悟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比较生动的案例来作为课本知识的引子。

比如十分经典的“17年蝉”,就是通过自然界的质数现象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同时,也可以先让学生发现、表达数学规律后,自己寻找生活实例。

反其道而行之,倒也能够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随着学生们年龄的增长,对数学应用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这时,我们应及时转变思路,适当减少老师的直接举例,启发学生自己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引导培养他们的推理、探究能力。

并且,课堂引例也应该从小动物、菜市场等简单情境脱离,适时转向真实的社会生活。

学习心得2018.8

学习心得2018.8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大家上午好!今天接受学校王建生校长的安排,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点儿我的学习心得,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在此先表示我的歉意。

8月21号到23号,我参加了《盐城市中青年数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班》的学习。

听了五个讲座和看了一节录像课并参与了现场的互动评课活动。

有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柏德华主任的讲座《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三天的学习确实很有收获,但是因为学习时没有想到要回来贩卖,所以笔记记得少,记的也大多是自己现场的一些随想,讲座的精华记得不多。

开学准备资料的事儿又比较繁琐,占去了我大多数的精力,所以准备很不充分,只能漫谈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我的第一个感悟是:一、课程改革,我们一直都在。

我是1996年参加工作的,那时我们教学的准绳叫《大纲》,记得我们头发花白的老教导主任总是扶着老花眼镜,举着个薄薄的小白本子,反复强调要“依纲扣本”。

后来还印发了修改说明,让我们学习,繁分数就是那时候被删减掉的。

2000年左右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会标中往住都有“新课程”“新课标”字样。

“我与新课程同行”是个搞了很多年的系列活动。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底层的这些看似平稳的按部就班的课改进程,在学术界、教育大伽界其实是风起云涌、百家争鸣的。

新课改是从1999年开始的,1999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新世纪新课标改革的序幕。

从此有了“素质教育”这个词,为了区别,对应的就有人把课改之前的称为“应试教育”,其实在正规的教育文件文献中都没有这个词。

然后,2001年,出台了《课程标准》(试行版)(实验版)。

也就是有了新课标。

接下来的几年里就是学术界的不断争论,有不少反对声,比如姜伯驹的发问:“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再比如郑毓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当时他出版了一本书叫《国际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放眼世界,立足本土”的观点。

听《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讲座

听《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讲座
2011年版)》关于数感的描述是:“数感主要是指有关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标准》明确地把它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而且在十个核心中被摆在了首位,可见新课标对“数感”的强调和重视性。
听《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讲座有感
开张中心小学——刘桂芳
我有幸去运城参加为期半天的学习,听了曹培英老师关于《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的讲座,他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从核心词展开,风趣生动的向我们诠释了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变改性实践,听后,收获颇多。
一、数出数感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是从数数开始的,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学生可以说出:1本书、1 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捆小棒、一个萝卜、一筐萝卜……随后引导学生数出几根小棒是一捆?数出几个萝卜是一筐?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就体会了数的含义,就数出数感来了。
三、估出数感来
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曹培英老师在《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中指出“培养数感,不宜过于依赖量,尤其是不能选择特殊的量。”比如,估一估抓一把有多少粒豆,估一估一叠纸有几张,小小的豆,薄薄的纸都是特殊的量。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但不过分依赖,并为学生提供机会,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备课中要考虑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方法,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发展数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此次课标的最大改变是:“双基”变“四基”。

四基: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六个核心词”变“十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其中: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是新加上去的。

下面我们一一对十个核心词进行讲解:一、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姚明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他在NBA赛场上,大家都看到他一个个漂亮的投球、一个个漂亮的动作,这都是跟他的球感分不开的;还有歌手,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音乐细胞,具有较强的音乐感分不开的,如果一个人,五音不全,也就是说他缺少音乐感,你想说他要成为一个歌手那就是做白日梦一样,就是让他唱一首普通的歌曲都很难的。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数序与数的大小比较……都有助于形成数感。

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误区之一:数感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养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挖地洞;猫生猫、狗生狗、小偷儿子三只手的思想)不可否认,某些数学家天生就有很强烈的数感,10岁的高斯毫不费劲地完成了等差数列(比如由1到100的自然数)求和,得益于他对计算方法的直接把握;12岁的帕斯加独立完成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瑞士著名的伯努利家族在三代人中产生了八位数学家,我国南北朝祖氏父子、清朝梅文鼎祖孙的数学成就闻名于世,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数感的形成固然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影响的作用,而更多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儿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父亲是政府雇员;牛顿出身在英国农民家庭,还是遗腹子,全靠自己努力取得成功;概率论奠基者拉普拉斯的父母是法国农民;费马则是法国皮革商的儿子。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杨辉、朱世杰、秦九韶,直到近代的程大位、徐光启、李善兰,他们家族中没有一人是数学家,他们的数学素养全靠后天养成。

更何况数学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数学家,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误区之二:数感的培养必须通过数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本身无可厚非。

问题是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为了培养数感,今天是去商店“买东西”,明天要旅游点“买门票”,后天又是计算“存款利息”,或者呢今天喜洋洋、明天灰太狼、后天黑猫警长,一派糊涂,刚开始的新鲜劲一过,学生们渐渐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异性,根本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误区之三:脱离学生实际的“自编题”为了贴近生活,老师常常“挖空心思”编造一些题目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由于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基础往往显得不伦不类。

比如:“100张新版的100元人民币捆在一起有多厚?1亿张100元人民币有多厚?”想想一下,有多少个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有测量100张100元人民币的机会。

同样的理由,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下面这道题也有点不切实际:“请你测量一张新版100元人民币的长、宽及厚度是多少?假如这种人民币有100万元,请你为银行设计一种长方体铁箱来装这100万元,长方体铁箱的长、宽、高最少是多少?你有哪几种方案?”难道我们的小学生当场都能摸出100元钱?其实,用学生身边的东西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量一量你的数学课本,每页纸的厚度大约是多少?这本书有多厚?100本这样的书摞在一起有多高?1亿本呢?”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下面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利用千字文这个例子来让学生认识数感是一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子。

(A学生有可能会一个一个地数;B可以一行一行地数,每行有20个,共有50行;C 可以一列一列地数,每列有50个,共有20列;D两列共100个,两列两列地数,有这样的10组;E一行20个,5行就是100个,这样每5行就是100,做个记号,最后一数共有10个100,就是1000。

)将千字文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绝非牵强附会、哗众取宠,用千字文远非教材中立方块所能比拟,而且不但能激发兴趣,更能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受到文学熏陶,让课堂弥漫着别样的人文气息。

(学科渗透)3000006000 三十亿零六千(我们平时在教学学生读数的时候,都是要求学生按照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每一级开头的0或中间有0都要读出来,但不管有多少个0只读一个就行。

)在这里这个“零”能不能去掉30600, 30060, 30006三万零六百三万零六十三万零六接下来的这些“零”能不能去掉,去掉后会有什么变化?6789读作( )千 ( ) 百 ( ) 十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6789=( )×1000+( )×100+( )×10+( )这三道练习是让学生通过读数、数的组等来让学生读出数感来。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1)图形的展示让学生从数的概念的认识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先从一到十到百到千到几千的认识,让学生感知到数形成和大小。

(2)看图写数这个练习(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是让学生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增强数感(3)第2到练习是(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是把数概念渗透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感悟10000有多大,同时大家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所以在这,教师注意选材,让学生能真正的体会出10000大概会有多大。

(4)前面的读一读、填一填的练习(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多样化”旨在“各取所需”,适应不同学生!这里的“多样化”是指在取材方面要适合学生的需求、适应不同的学生。

2.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表,让学生先知道0.15×3可以看成是有3个0.15,也可以看做先有3个0.1,再加上3个0.05。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推导是结合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感知6除以三分之二,其实就是把1小时的路程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3份中的2份是6 ,那1份就是6÷2,3份就是6÷2×3,从而有根据前面学过的分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换成乘倒数,再结合结合律,计算法则自然就会推导出来。

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自发”走向了“自觉”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72×15=1080(米)1080稍大于1000;就应该在少年宫的东面。

1080超过2000的一半多一点,从而就容易标出相应的点。

都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二、符号意识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对于儿童来说,在幼儿园或一年级老师常常教幼儿读儿歌:1像铅笔,会写字。

2像鸭子,水中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称钩,来买菜。

6像哨子,吹声音。

7像镰刀,来割草。

8像麻花,拧一道9像蝌蚪,尾巴摇。

10像铅笔加鸡蛋(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数字也是一种数学符号。

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这也是一种符号意识。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先认识运算符号“+”从演示过程看,加号更直观的表示合并;“-”从演示过程看,减号更直观的表示去掉一部分;“×”从演示过程看,乘号是加号的特殊形式,因而乘法就是加法的特殊(简便)的运算;“÷”从演示过程看,除号表示平均分,非常平均。

(上下一样)关系符号“=”处处平衡(“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符号了”——列科尔德)“>”向左张开,不平衡,伸出右手两指张开就形成一个“>”。

“<”向右张开,不平衡,伸出左手两指张开就形成一个“<”。

“≈”处处变弯,但间隔接近。

“≠”在等于号上打了一撇,表示不相等。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可见:数学符号如同“象形文字”,简洁、生动、形象、传神。

符号本身就具有促进理解,帮助记忆的教学功能。

任何教学艺术、任何语言描绘,都相形见绌!(chu)其次是让学生感悟符号表达的优势与作用。

乘法分配律中,两个数与它们、一个数与这个数是对应的,但是数字符号至局限于本道题,而用字母表示它就可以随意了。

(数学魔术)你想一个整数,把它乘2加7,再把结果乘3减21。

告诉我计算结果,我立即能判断出你想的整数是多少?设:所想的数为x,则(2x+7 )×3-21=6x+21-21=6x其实这里的密密就是6的倍数,(也就是说你要说出的整数必定是6的倍数才符合题意)就直接把这个数除以6就可以得到该数。

三、空间观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实际物体几何图形特征描述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编排意图,一般情况都是先于实际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从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然后再次根据实物和形体进行特征描述。

空间观念发展规律例如:指认圆柱高空间知觉(表象的基础)实物指认↓空间观念(表象的形成)图形指认↓空间想象(表象的改造)剖面指认三种水平既递进发展,又交错共存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1)从感知强成分到感知弱成分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分;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分。

(第一个图的展示)在人的错觉中,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第一个图的展示是通过平移后,两个角刚好完全重合,让学生更加加深角大小不是由边的长短有关,而是与角的张开的大小有关。

(第二个图的展示)初看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但是通过直观的演示后知道上下两条边不一样长,它应该是一个梯形。

(2)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间关系A第一个图展示就是从单一变多样,第一次显示就是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单纯表示垂直这个要素;(单一的要素)第二次演示又加了两条斜线,形成了不同的角,既有直角的表示、又有锐角、钝角、平角的要素;同时也很好地让学生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之间的关系。

(要素间关系)B第二道题是关于能不能装下的问题,如果单从体积比较来说,盒子的体积比物体的体积大,就会出现能装下的可能;(单一的要素)但是真正能装得下,就是实物的每一条表都要比盒子的边要小,这就是要求高的问题,这道题其实就是涉及到学生都对题目思路的要求的要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