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
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05756b2558fb770bf78a5538.png)
日本企业人本管理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是直接从中国移植过去的。
儒家、释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伦理文化,至今是日本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要素。
它形成了日本企业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西方个人至上,它强调群体意识,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华和最富有特色的内容之一,这一经验,不仅对日本的经济腾飞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管理以人为本的内容及其所回答的3个问题日本的管理类书籍把人事管理列为企业管理分类之首,它们从“企业即人”出发,认定“人事管理是极为重要的项目”。
在日本企业管理学家看来,以人为本管理就是一种依靠互相交心的方法,使每个人正确认识他在组织中应完成的任务和担负的责任,同时必须使他们能最大地发挥其能力,使在企业组织中劳动的个人感到满意,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发挥所有人的干劲。
管理者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引导企业组织中所有的人都鼓起干劲,被管理者不觉得自己是被人管理,每人向自己喜爱的方面奋斗,这时自然就能达到集体或企业组织的目标。
以人为本管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世界各国重视,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在3个基本问题上做出明确的回答,即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的发展靠什么?1.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无“人”则“止”。
因此,管理应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位置,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
人的潜力极大,关键在于开发。
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人类的潜能是巨大的。
人的大脑所储存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只用其大脑能量的很小一部分。
我们如果能用大脑一半的能量工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大百科全书背得滚瓜烂熟。
这种对人的潜能的推断,现在已为人们所接受。
怎样才能挖掘这一巨大的潜能?这是一个牵涉甚广的复杂问题。
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e9cd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7.png)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是指在日本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深深根植于日本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对于日本企业的运作和员工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日本企业文化的详细描述。
1. 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日本企业文化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的价值观。
在日本企业中,个人主义和个人的成就往往被弱化,而团队的利益被放在首位。
员工被鼓励以集体为单位工作,共同追求企业的目标。
这种价值观在日本企业中体现为强调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
2. 垂直组织结构和尊重权威日本企业通常采用严格的垂直组织结构,强调上下级之间的明确权力关系。
员工被要求尊重上级的决策和指示,并且忠诚于企业的利益。
这种文化中,上级的意见和决策往往被视为正确和值得遵循的。
3. 终身雇佣制和忠诚度日本企业文化中,终身雇佣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征。
员工通常会在一家公司工作整个职业生涯,并且企业也会提供一系列福利和培训计划来回报员工的忠诚度。
员工被期望对公司忠诚,并且在公司遇到难点时,员工会竭力匡助企业度过难关。
4. 高度的纪律和努力日本企业文化中,纪律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员工被要求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且努力工作以达到公司设定的目标。
加班和超时工作在日本企业中很常见,员工通常会为了完成工作而牺牲个人时间和歇息。
5. 高度的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文化非常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员工被鼓励追求卓越,并且不断改进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
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概念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最大化。
6. 面子和谦逊在日本企业文化中,面子和谦逊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员工被要求保持谦虚和谦逊的态度,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
面子的概念在日本文化中非常重要,员工会努力保持公司和个人的面子,并且避免浮现冲突和争执的情况。
7. 长期规划和稳定性日本企业文化中,长期规划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公司通常会制定长期目标和计划,并且员工被要求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努力。
以人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分析
![以人为本的日本企业文化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1f35074a7302768e9939f7.png)
化中, 推崇“ 和为贵” 强调集团共 同意识 , 与员工坦诚相待 , 互相 信任。例如松下公 司自创立 以来 , 坚持“ 玻璃式经营”一直保持 , 着随时将经营状况通报给员工的习惯 , 定期对员工公开盈亏、 阐 明规划 , 有效 激励 士气 , 上下 一心 。 从而 保证 …
15 注重 企 业 的社 会 责 任 感 .
让; 顺应 同化 ; 感恩报 德。 … 将产业 报 国放 在首 位。松下 幸 ”
之 助 认 为 企 业 的 真 正 使 命 在 于 实 现 社 会 繁 荣 , 非 赚 取 利 而
3 1本把 家 的概 念 扩 大 到 企 业 组 织 , 调 企 业 是 一 个 大 家 强
庭 , 员 和管 理 人 员之 间 强 调 亲 情 式 的 团 结 , 雇 以保 证 群 体 的 亲
第 1 第 3期 0卷
21 0 0年 9月
南 京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a o aj gIstt o d s yT c nlg o r l f ni tue f n ut eh o y n N n ni I r o
Vo . O. . 1 1 No 3
1 日本 企 业 文 化 的主 要 特 征
欧 美 企 业 管 理 是 以 目标 、 工 作 为 中心 , 调 竞 争 , 性 以 强 理
思 维 , 亲 不认 , 此 相 比 , 六 与 日本 企 业 突 出 的 是 以 人 为 本 , 群
体 作 用 , 和 为 贵 , 会 责 任 。 1 企 业 文 化 继 承 和 发 扬 了 以 社 3本 东 方 以人 为 本 的 传 统 文 化 , 思 想 渊 源 上 受 中 国儒 教 思 想 影 在 响 较 深 , 承 了东 方 文 化 的 集 体 意 识 以 及 “ … 忍 …‘ ” 继 和 信 的 观 念 。其 主要 特 征 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日本企业文化内涵简介
![日本企业文化内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8bb5e0190c69ec3d5bb750e.png)
二、日本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一词,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最早的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二战中,日本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世人都以为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但不久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当日本产品相继敲开世界各国国门,特别是电视、汽车等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时,美国研究起日本发展的奥秘。
最后得出结论,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一、什么叫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二、日本企业文化在日本流行着一句格言: “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
”日本人认真地学习世界各国的管理经验 , 结合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企业的经济活动, 熔炼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集体利益至上(二)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三)注重员工个人发展,人人平等(四)团队精神,家的文化(五)精神文化作为座右铭(六)民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日本企业文化在日本流行着一句格言: “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
”日本人认真地学习世界各国的管理经验 , 结合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企业的经济活动, 熔炼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集体利益至上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 包括企业哲学理念、经营观念、企业目标等 , 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
日本企业价值观突出表现为“致富经国” , 就是紧密地把国家利益与企业效益联系在一起。
松下幸之助为公司规定的基本经营原则是: “认清我们应尽的职责是鼓励进步 , 增进社会福利 , 并致力于世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企业注重构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 , 明确公司的基本信念和方向 , 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 强调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目标 , 往往用社训、社歌、社徽等形式来表现社会经营的理念具有“产业报国”的理念 , 企业和国家在利益上往往是一致的 , 在影响日本国家利益的关头 , 不同企业之间能够密切合作。
浅谈丰田的企业文化
![浅谈丰田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52721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9.png)
浅谈丰田的企业文化
丰田汽车公司是日本一家知名的汽车创造商,成立于1937年。
丰田的企业文化向来以来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丰田的价值观、管理理念和员工培养等方面来浅谈丰田的企业文化。
一、价值观
丰田的核心价值观是“敬业、诚信、创新、合作”。
敬业意味着员工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不断追求卓越。
诚信是丰田的基本原则,要求员工保持诚实、朴重的行为。
创新是丰田的生命力,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和改进,推动公司不断发展。
合作是丰田文化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强调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
二、管理理念
丰田的管理理念是“人本主义管理”。
丰田相信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通过关注员工的发展和福利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丰田采用的“丰田生产方式”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调精益生产和持续改进,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三、员工培养
丰田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丰田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会,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跨部门交流等。
丰田还鼓励员工参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提供机会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丰田的企业文化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丰田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使得公司能够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丰田的员工培养机制也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材支持。
总结起来,丰田的企业文化以敬业、诚信、创新和合作为核心价值观,以人本主义管理为管理理念,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这种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坚持使得丰田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论日本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模式
![论日本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511a3c1a1c7aa00b52acb78.png)
论日本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模式【摘要】“人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体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灵魂。
日本的企业文化源于日本的传统文化。
“人本主义”的企业管理体制有利于集团意识的形成,也有利于员工忠诚于企业。
尽管“人本主义企业论”有些缺陷,但由于它是“和”文化这一核心文化模式的体现,因此,坚持这一管理模式是日本企业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日本企业;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真正的人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般来说,日本的企业文化被概括为超强的社会责任感、重视团队合作精神、重视创新精神、“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等。
其中,“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从内心深处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将每一位员工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以人为本的经济管理模式源自“人本主义”。
1 人本主义管理和日本的企业文化1.1 人本主义管理人本主义发源于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哲学,认为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关注个人的存在,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强调个人选择在人生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出现于十九世纪晚期,强调理解人在工作场所的行为、需要和态度。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有三个分支,即人际关系理论、人力资源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强调把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人力资源理论强调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潜能。
行为科学理论是根据科学方法和有关研究成果发展关于人的行为理论。
1.2 日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企业管理新潮,它是美国学者从总结日本企业管理经验中得出来的。
由于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跃进,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研究日本企业文化的浪潮。
研究人员发现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企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特殊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艺术的成功。
稻盛和夫经营学详解
![稻盛和夫经营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b9b5b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8.png)
稻盛和夫经营学详解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他的经营理念和方法被誉为“稻盛经营学”。
稻盛经营学的核心是“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解析稻盛经营学。
一、以人为本稻盛经营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稻盛和夫经营理念的灵魂。
他认为,企业的最大财富是人,只有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的绩效。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了“人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即以人为中心,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温暖。
二、追求卓越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卓越,而不是追求利润。
他认为,企业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了“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即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创新和改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稻盛和夫认为,员工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只有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的绩效。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了“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的经营理念,即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让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强调企业文化稻盛和夫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是员工共同遵循的规范和信仰。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了“强调企业文化”的经营理念,即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共同遵循,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重视社会责任稻盛和夫认为,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认为,企业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稻盛和夫提出了“重视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即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总之,稻盛和夫经营学是一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强调企业文化、重视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和方法。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3078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2.png)
日本企业文化特点日本企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文化,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对日本企业文化特点的详细描述。
1. 集体主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个人主义不如集体主义被重视,员工被期望为公司的成功而努力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的体现包括共同工作和决策,以及对团队目标的共同努力。
2. 等级制度: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明确的等级制度。
员工根据职位和资历被分配不同的权力和责任。
上级对下级有严格的指导和控制,而下级则对上级表示尊敬和服从。
这种等级制度有助于维持组织的秩序和稳定。
3. 终身雇佣制: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终身雇佣的传统。
员工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时间往往很长,公司也会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这种终身雇佣制有助于建立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和承诺感。
4. 努力和奉献: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努力工作和奉献精神。
员工被期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来完成任务。
加班和长时间工作是常见的现象,员工通常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休息和家庭时间。
5. 保守和谨慎: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稳定性和风险规避。
公司通常会采取保守的经营策略,避免冒险和不确定性。
决策过程往往是谨慎和审慎的,需要经过多次讨论和考虑。
6. 社会责任感: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
公司被期望为社会做出贡献,并积极参与慈善和社区活动。
这种社会责任感是日本企业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7. 高度专业化: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高度专业化的趋势。
员工通常会在自己的领域中专注于特定的技能和知识。
这种专业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8. 持续改进:日本企业文化强调持续改进和学习。
公司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并积极参与培训和发展项目。
持续改进是日本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总结起来,日本企业文化具有集体主义、等级制度、终身雇佣制、努力和奉献、保守和谨慎、社会责任感、高度专业化和持续改进等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塑造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也是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单位与个人的关系(共5篇)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单位与个人的关系(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b4434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b.png)
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单位与个人的关系(共5篇)第一篇: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从日本的企业文化看单位与个人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中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1968年日本是第二世界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是什么使日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是日本的企业文化较好的协调了单位与个人的关系。
第一、在日本公司之中,尽管有着较为完善的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个人利益仍然被视为集体利益的附属品,当两者发生冲突之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这就是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大局意识。
当个人利益影响到集体利益时,我们要坚决牺牲个人利益,大局为重,没有国,哪有家,同样,没有单位的繁荣昌盛,你个人什么都不是,没有一高这个品牌,就没有学生家长对我们的认可。
第二、在日本公司中,员工的忠诚与否以及忠诚程度是公司绩效评价的首要标准。
同时,日本公司也实行或明或暗的终身雇佣制度,宁降薪,不裁员……公司与个人的关系是双向的,员工对公司终身忠诚,爱公司如家,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公司对员工终身雇佣,让员工有安全感,企业“以人为本”,解除员工后顾之忧,所以员工才绝对效忠单位。
我们要树立“一高是我家,光荣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
第三、日本在学习欧美国家公司制度的同时,也将认真与勤奋深刻地渗透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之中,将“认真”的思维习惯带入公司管理当中,由此催生出了质量管理的“日本模式”。
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对待,什么事都可以化难为易,把我们的工作搞好,我们要认真对待来之不易的良好工作环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一高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优良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发挥个人潜能的舞台,让我们有机会演绎充实的、精彩的人生。
第四、日本企业文化还注重“和”的观念。
其内涵是指爱人、仁慈、和谐、互助、团结、合作、忍让,它是日本高效能团队精神的基础。
“和”的观念其实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但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借鉴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19279e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3.png)
中日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借鉴对于企业文化我们要发展,要懂得汲取优秀的成分,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比较中日企业文化及借鉴它的优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影响(一)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在“以人为本”。
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工会制。
这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使企业处于一种高度的和谐状态,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二)日本企业文化奉行“共同价值观”和团队精神。
企业的价值目标具有双重性,不但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追求社会效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二者融合在一起。
比如松下著名的“七精神”中第一条便是“产业报国精神”。
(三)日本企业文化倡导“西学东用”,强调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重视积极设备的运用,提倡产品质量、技术含量、精度,十分关注世界最新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讲求遵守法制和社会秩序,讲求信息的透明化,追求开放的企业文化体系。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点缀。
许多有关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流于形式,企业文化形式化、文体化、外来化比较普遍。
有些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文化本身就没有一个准确定位,照搬西方企业文化的一些内容便以为掌握了企业文化的全部方略。
(二)企业文化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把企业文化理解为简单的文体活动。
只看到了员工外在的参与积极性没有理解员工的真正心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有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状况、企业的特点建立起来,体现自己的个性。
(三)片面的将企业文化理解为口号、标语、规章制度等。
企业领导人没有意到企业文化背后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更没有领悟到文化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的作用。
仅仅局限于企业的标语、口号,没有将这些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和激励机制相结合,使文化的推动力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一是企业文化理念有差异。
我国国有企业和日本大中型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制,但中国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却远远不如日本员工对企业具有“忠诚心”和归属感。
论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
![论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dd61199f7ec4afe04a1dfed.png)
论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企业管理思想曾使得日本企业辉煌一时,日本企业管理思想也成为各界关注和推崇的法宝。
其中,以员工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在管理学界掀起一股日式管理风潮。
时至今日,仍得到人们的肯定。
从日本企业管理的五大特色入手,剖析其本质究竟是不是如其宣称的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
标签:日本;企业管理;人本主义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全盛时期,其自动技术与全方位质量管理技术遥遥领先,使得欧美国家在工业机械、半导体、汽车、光学、电子方面与之相比都显得黯然失色,全世界人民开始对这个东方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刮目先看,各国管理学者们不得不开始关注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思想。
1 日本企业管理的文化渊源日本企业管理思想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日本文化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本民族产生的一种自然崇拜和民族社会信仰的特别混合物--神道;二是经中国传播过去的佛教;三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学。
其中,儒学对日本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深深的影响着管理思想。
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现代文明和日本传统文化交融。
不论是东方的传统还是西方的现代,只要是有利于我的就“拿来”。
在日本的企业文化中,体现了集团意识和思想上的“和”“忍”“信”等观念。
第二、企业的家族化。
日本把家的概念推广为企业和组织,强调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雇员和管理人员之间是有一种亲属式的团结,以保证群体的亲和感。
第三、重视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感。
企业除了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方面的培训外,还十分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方面的培养,使员工牢牢地树立集体共荣、献身企业的观念,把企业置于自己行为的最高位置。
第四、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采用各种制度来加强员工的集体观念,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
2 对日本企业管理思想的剖析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思想的过程中,发现被称之为日本企业管理特色的,诸如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是日本的企业竞争力量的源泉,是日本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1123cccc7931b764ce1540.png)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摘要]企业文化是美国人最早提出来的,但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主要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以“家”为理念、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已成为东方企业文化的成功代表。
我们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同时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企业文化内涵与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企业文化命运共同体人本主义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出现了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松下、索尼、本田、丰田等,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故乡。
在当今世界的商业竞争中,日本企业是世界大多数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各国学者经过认真研究,公认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不少日本企业选择了中国。
因此有必要对日本的企业文化作一个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共同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情感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有本末之分、不同层次、丰富多样表现的文化复合体。
企业文化包括三层内涵:居于核心位置的是各种经营理念、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精神意识,中间层是制度及企业人员的行为,最外层是产品、技术、物质。
最外层只不过是企业的理念精神等意识形态经过制度下企业人员的行为外化的表现形式。
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核心部分――理念精神等意识形态。
一、影响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一)日本民族传统心理对其企业文化的影响2务实心理。
基于传统的生存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恩辨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
现代的日本人,在经济上有总体规划,又尊重经济规律。
他们务实求真,不尚空谈,不玩花架子,老老实实以辛劳和智慧来培植理想之花,因而能创造奇迹。
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82fd1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c.png)
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是指在日本国内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体系。
它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员工行为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
日本企业文化以其独特性和高度的组织性而闻名于世。
一、价值观念1. 顾及集体利益: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而非个人主义。
员工被鼓励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下,追求团队的共同目标。
2. 尊重传统与尊敬长辈: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传统和尊敬长辈。
员工被要求遵循传统的行为准则和礼仪,并对长辈表达敬意。
3. 追求卓越与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文化倡导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员工被鼓励不断改进和创新,追求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 保持谦虚和谨慎:日本企业文化强调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员工被要求保持低调、不张扬,尽量避免冒险和过度自信。
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1. 等级制度:日本企业普遍采用严格的等级制度,员工按照职位和资历划分不同的等级。
上级对下级有较大的权威和决策权。
2. 长期就业和终身雇佣制度:日本企业文化倡导长期就业和终身雇佣制度,员工通常会在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并享受相应的福利和保障。
3. 决策过程: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共识和团队决策,重视集体讨论和达成共识的过程。
决策往往需要经过多轮讨论和协商,以确保各方的意见得到充分考虑。
4. 女性在职场:虽然日本企业文化在过去较为男性主导,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重视女性在职场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性别平等。
三、员工行为和价值观1. 勤奋和努力: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勤奋和努力的价值观。
员工被鼓励加班和付出额外努力,以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忠诚和忍耐: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忠诚和忍耐的品质。
员工被要求对公司忠诚,并能够在困难和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耐心。
3. 精确和细致:日本企业文化注重精确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员工被要求做到一丝不苟,追求工作的精确性和完美性。
4. 与他人和谐相处: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与他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丰田企业
![企业文化——丰田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019c11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c.png)
企业文化——丰田企业丰田企业文化概述丰田企业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创造公司,总部位于日本。
丰田企业文化是该公司长期以来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丰田企业文化以“持续改善”和“人本主义”为核心,旨在建立一个积极、创新和高效的工作环境,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
丰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客户至上:丰田企业始终将客户需求置于首位,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2. 持续改善:丰田企业鼓励员工积极参预持续改善的活动,不断追求卓越。
公司提倡员工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来实现不断进步。
3. 尊重人本主义:丰田企业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并致力于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公司鼓励员工相互尊重、互相合作,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4. 团队合作:丰田企业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认为团队的力量可以实现更大的成就。
公司鼓励员工分享知识和经验,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丰田企业文化的实践和影响1. 丰田生产方式(TPS):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企业文化的核心实践之一,旨在通过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的原则,实现高效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TPS强调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并通过员工参预和持续改善来实现。
2. 丰田道德准则:丰田企业制定了道德准则,要求员工遵守诚实、朴重、公正和透明的原则。
公司鼓励员工以道德和职业操守为基础,进行商业决策和行为。
3. 员工培训和发展:丰田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供广泛的培训计划和机会,以匡助员工提升技能和知识。
公司鼓励员工通过学习和成长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4. 社会责任:丰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预慈悲活动、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等方式,回馈社会。
公司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丰田企业文化的优势和影响1. 高效生产:丰田企业文化注重持续改善和团队合作,使得公司能够实现高效的生产和运营。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3b13682dde80d4d8d15a4f76.png)
日本企业中的人本主义[摘要]:文章从员工管理的角度,通过研究日本企业对员工的价值观统一,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员工感情交流,员工的培养深造和制度保障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精神价值文化。
文章认为日本企业的管理与与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是密切相关的,企业管理层“以人为本”经营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促进了造企业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关键词: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团队协作,员工培育,感情培养,福利保障儒家思想认为:人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人的生存和需要应该得到保障;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
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
儒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对国家的管理从神本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理论。
公元1世纪,儒学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发展了儒学,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管理理论。
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上长期盛行单一的种植经济,这种劳作方式需要整个家庭及邻人的相互协作,因而倾向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加之日本是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岛国,因而这种重视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的思想就更浓厚。
企业的“以人为本”经营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同时,重视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信念,树立团队精神,使员工能和企业荣辱与共、相依相存,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培养共同的价值理念日本把企业称为“株式会社”,意思是指企业是一个大家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84260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4.png)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的六大特点:继承性、整体性、创新性、独特性、相融性、人文性。
企业文化还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个异性、规范性、综合性、时代性以及民族性等特点。
1、继承性: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2、整体性:企业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鼓励企业员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会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中,崇尚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同时实现。
3、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
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4、独特性:企业文化具备独特的个性和特色,具备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存有其独有的文化淀积,这就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相同所同意的。
5、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
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6、人本性: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特别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特别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认知人、认同人、关心人。
著重人的全面发展,用愿景振奋人,用精神汇聚人,用机制鞭策人,用环境培育人。
(一)人文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也是企业文化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根本区别。
工业文明是诞生于西方的,企业管理的传统思想带有浓厚的西方科学主义色彩。
这样的管理把企业看做单纯的经济组织,把生产过程看作单纯的物的运作过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物,人被看作物(机器、产品)的附属品。
这其中的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阻碍企业进步的桎梏,而企业文化理论这一充满东方人文色彩的管理哲学应运而生,有效地弥合了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先天不足。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e9c8f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6.png)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希望对你有帮助。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第一,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
从西方经济学里面的“经济人”的假设和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终极目标的假设中可以看出西方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
在一些企业家的心中,员工也和一些生产工具一样,是为企业赚取利润的工具。
然而与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中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企业以“人”为中心,他们强调的是重视人、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他们讲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精神健康、温情友和能力的培养。
日本企业家们认为,首先人是富有感情的,企业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首先应该给予员工十分的关怀,同时,企业的目标不仅仅是产生利润,更多的是为员工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
所以企业无论在时候都不会把员工丢在一边,而是时时刻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考虑和关心员工的利益,让员工从心里喜爱这个公司,这样一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提高,而且也能激发员工们的斗志,更加努力的工作,这样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的同时企业也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
日本企业所实行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式的逐步提升制度、非化的人才培养制度、管理过程理性化和人性化相结合、企业内集体承担权责利制度等正是日本企业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特征的具体表现。
第二,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
有人认为“忧患意识”是“创新”的根本之源。
正是因为有了“忧患意识”,才会在工作中拥有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的“忧患意识”来源于日本长期的自然条件所形成的国民性格。
由于日本自身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同时又经常发生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于是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经常向民众们提出日本存在的危机,以此来激励日本民众们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的“忧患意识”。
于是这也形成了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忧患意识”这一特点。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体制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755212a10029bd64783e2c86.png)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体制伊丹敬之1.序现代日本的企业界全体(或称企业体制)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呢?要理解日本的企业,有必要对围绕企业的各种现象逐一进行实证方面以及理论方面的分析,也就是对个体现象的分析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
从企业界整体的市场观点出发,对逐个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工作,也是说,全体性、综合性的分析努力是同等重要的。
对“个体方面的理解”及“整体方面的理解”,以怎样的顺序、通过何种程序进行安排,才是最有效的聪明行为,对这一问题,我们还不太清楚。
但如果说,通过积累“个体方面的理解”便能看透全体的话,那未免太天真。
或者,“出发点就必须从全体着手”,那也是言过其实。
存这两极之间如何学握平衡,这是摆在一个研究者面前的、决定其有关方法论立场的重要课题。
我的立场是:现在对个别现象我自认为已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对全体方面的分析进行大胆的尝试。
鉴于应该有更多的人在近期就“个体与全体的平衡”发表议论、我在此就“日本企业的根本特征”从全体的立场,提出我本人认为可以信赖的观点。
当然,我并不认为本章所采取的立场是理解日本企业界的唯一立场。
也可以有与本章立场相同的、从其他角度出发对“整体看法”的分析研究。
如果有与本章观点不同、有争议的分析研究,那更好。
如果本章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的话,可以说这个分析有其一定的意义。
2.企业体制的三个要素企业行为有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加。
股东或银行提供资金,工作的人提供技术、知识以及能量。
这些人的集合构成企业组织。
此外,各个企业在市场上分工协作彼此影响,构成企业界全体。
在理解企业界全体是以什么样的原理构成的这一问题上,以下三个概念是基本的、重要的。
(1)企业的概念:企业归谁所有?(2)分摊概念:什么人承担什么?在分配上获取什么?(3)市场概念:企业与企业之间怎样相互联系?企业归谁所有?为谁而运营?这大概是有关企业体制的最基本的问题,其答案就是企业的概念。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679bd02bed5b9f3f90f1c60.png)
什么是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
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
另外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
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
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
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
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
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外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
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每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企业中的人本主义[摘要]:文章从员工管理的角度,通过研究日本企业对员工的价值观统一,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员工感情交流,员工的培养深造和制度保障论述了日本企业的精神价值文化。
文章认为日本企业的管理与与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是密切相关的,企业管理层“以人为本”经营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促进了造企业的发展,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关键词: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团队协作,员工培育,感情培养,福利保障儒家思想认为:人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以人的生存和需要应该得到保障;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应该得到尊重。
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学最显著的、最基本的特征。
儒学在两千多年前就把对国家的管理从神本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国家管理理论。
公元1世纪,儒学传到日本以后,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日本民族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发展了儒学,形成了有其自身特色管理理论。
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上长期盛行单一的种植经济,这种劳作方式需要整个家庭及邻人的相互协作,因而倾向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加之日本是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岛国,因而这种重视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的思想就更浓厚。
企业的“以人为本”经营原则,努力做到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利用感召力让员工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同时,重视培养职工忠于企业的信念,树立团队精神,使员工能和企业荣辱与共、相依相存,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培养共同的价值理念日本把企业称为“株式会社”,意思是指企业是一个大家族,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日本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社歌”、“社训”;“社是”、“微章”、“标记”等代表一个大家族的象征。
日本松下公司是全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和价值准则的企业。
每天早晨8点钟,松下公司87000人共同朗诵松下价值难则,高唱“松下之歌”。
它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员说,每当我们共同诵念松下价值准则,高唱公司歌曲时,好像我们已经融为一体了。
也就是说,松下员工和老板融为一体了,松下人和松下产品及松下价值理念全部融为一体了。
在日本,有很多企业都腾出一个最好最大的房间作为荣誉室,里面陈列企业历史,有各类奖状、奖旗、奖杯、荣誉证书,还有国内外大人物来企业视察访问的大照片、题词、企业主要产品形象和科技成果、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标识系统等。
这种展室不仅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向本企业员工开放。
新员工人厂来这里参观,厂庆纪念日、年度经营理念宣讲会、企业嘉奖会、人员升迁会、聚会等均在展室举行,以增强员工的集体感和团队归属认同感。
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激励力,使日本企业成为生机勃勃的活力整体。
因此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就是企业每个成员的天职。
在员工的心中,企业不只是企业主的,企业是属于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员工的。
这种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亲合力、凝聚力及其创新精神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创造经济奇迹的深层原因之一。
在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创造力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建立全员的团结协作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说:“责任感强烈的人越多,公司就越有发展可能,我希望本公司的员工,都是有责任感的人。
无论你有多高的才能,多大的智识,如果缺乏热忱,那就等于是纸上调兵,一事无成;可是如果智识稍差,才能平庸,但是却认真奋斗,满腹热忱,所谓‘勤能补拙’,一定能产生很好的绩效。
纵使没有绩效,也能推动大家,群起合作,把任务完成。
我相信各位同仁,都能够坚守岗位,努力奋发做得比我更好。
我虽然不说,大家心里都明白,不过我不厌其烦地说这些话,是希望大家能互相激励,以便加强分层负责的绩效,希望大家协作一致,共同努力,促进公司更蓬勃的发展。
”在日企决策中,日本文化作出决定的方式是集思厂益,公司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参予公司的决策。
其中最方便的决策方式是每个人将自己的工作决议用书面文件形式记录下来,并由其他成员轮流传阅,同意者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印章,但也有歪盖例盖表示实际上不同意的情况。
上下级之间除进行正式沟通外,还像“兄弟”一样进行各种非正式沟通,经过反复酝酿,直到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后才拍板定案。
尽管有时也影响办事效率,但在客观上却能起到群策群力、增强下属参与感、强化团队意识和协调感情的作用。
另一种集思广益的普遍形式是用意见箱。
以松下公司为例,公司内6500名职工一年内投入意见箱85000条建议,平均每人每月一条多。
专门委员会再对这些建议分类研究,可能时同提建议者交谈,然后再决定实行。
与此相联系,在执行中强调合作互助,有意模糊个人的权限和责任,不突出个人,但个人却把集体看得高于一切,体现着较强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工作献身精神。
例如在生产方面,日本企业不是只鼓励某个员工提高效率,而是注重整个集体提高效率。
如一条生产线出了一件废品,不光直接责任人脸上无光,而且整条生产线上的人都垂头丧气。
这种集体主义成了日本企业中个人与团体、个人与个人间行为的基本规范。
它要求员工把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下,做到团体利益第一,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例如日本企业开展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据统计1986年全日本企业参加人员的普及率达到64.8%,实现率达94%。
日本企业员工热衷于这项活动,主要并不是在于能从中得到多少物质奖励,每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奖金不过几百、几千日元,高的也只不过几万、十几万日元。
员工实际想通过这类活动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得到集体的承认和集体给予的荣誉。
三、重视情感作用日本企业认为,人是最富于感情的。
若企业给职工一分关心,职工便以十分的于劲报效企业。
因此,日本经理很重视和员工建立亲如一家的感情。
日本索尼公司原总经理盛田昭夫讲;“日本经理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与员工的健全关系,在公司内建立一种人员亲如一家的感情,一个员工与经理共命运的感情。
”有很多企业,上班时企业的领导早就站在门口迎候职工,主动地向每一位上班的职工招呼问候:“您比昨天来得还早。
”即使对迟到的职工也不是声色俱厉的批评或训斥,而是说,“今天的早晨一定是家里有紧要的事吧?没关系,有什么不方便尽管说出来好啦!”简单的一声寒喧,使职工感到了企业的温暖。
索尼公司工头在早—卜集合同事开会时,就仔细观察每个员工的脸,如发现有人不高兴,工头散会后就去了解,此人是生病了还是精神不愉快,并设法帮助他。
当职工生日、结婚、生孩子或有丧事时,也总是能够得到公司的一份礼物和主要领导的签名的慰问信;当职工做出成绩时,除在企业对个人进行表扬外,还要向家人表示祝贺、致谢。
日本企业还普遍注重员工福利保健事业,以增加他们对企业感激之情。
松下电器1966年1月提出了“35岁能够有自己的房子”的口号,实行低利息的住宅贷款。
从1976年起,还颁布了抚恤遗族子女制度,延长退休年限(从55岁延长到60岁),增加退职金额,还有养老金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等各种福利制度。
设立“松下董事长颂德福会”和实行支付给员工死亡家属年金的“遗族育英制度”等。
万事得汽车公司1992年在广岛新落成的单身“智慧型”宿舍,设有游泳池、影音室、波祸式浴池和酒吧。
员工对此津津乐道,流露出对企业的感恩之情。
丰田公司对小团体集体活动提供了场地的保证,修建了体育中心、集会厅、会议室、小包间等,增加了员工间的交流;为员工的保健而设立的教养部会、女子部会、运动部会、车间修养会,愉快的社交活动消除了员工精神上的空虚感和自我本位思想,增加了工作上的干劲。
三洋电机则在1988年开办了第一届“三洋全明星职业棒球锦标赛决赛”,在1999年,建成了老人疗养院,为退休员工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及身体健康方面的保障。
以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
劳动者一进企业,便把一生交给了企业。
企业不仅是求生场所,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地。
企业经营者教育员工要以社为家,爱社如家,献身企业。
日本企业这种以人为本的群体意识和爱他人、重视人的做法使员工在企业中找到了归属感,他们明白进了企业也就是有了生活的保障。
并且企业的付出让员工觉得企业重视他们,关心他们,自然也就更加尽心尽力的工作了。
四、提升员工素质,加强员工培育企业主对生产者实行终身或长期雇佣制消除了雇佣者的失业危机。
青年人经过激烈的竞争,一旦进入一家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便下定决心,要在这个企业好好干一辈子,而且当员工觉得自己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觉得自己在成长,自己的能力和设想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时,也会更有干劲。
因此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把人放在企业组成要素的第一位往往不惜花费重金培训员工,人就是财产,培养优秀的人就是增加企业的资产。
并且下大力开设培训中心、建立资料馆,努力创造文化氛围,从内部提高员工自身素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为企业带来了不小的效益与活力。
松下电器当初就提出了“松下电器,制造人才,兼而制造电气器具”、“制造产品之前先制造人”的理念。
为此,公司努力培养人才,加强职工的教育训练。
公司根据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各种综合性的系统的研修、教育讲座。
总公司设有“教育训练中心”,下属八个研修所和一个高等职业学校。
丰田汽车公司建立了工作现场教育、业余教育和自我启发教育制度,兴起了“造人”运动。
1981年4月,丰田工业大学开学,这所大学只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培养有开拓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工厂实习被列为该大学的正式课程。
本田非常关心员工的成长,对于在公司服务满3年的新工人,努力使他们的工作环境有所改变,以免在同一岗位上重复同一操作而引起的厌倦情绪。
为了造就独创型的人才,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
面向员工建立“新设想工作室”,室内有机械设备。
员工一旦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到“工作室”进行实验。
1978年落成的三洋电机教育训练中心为三洋电机培养和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专门人才。
三菱创始人弥太郎信奉“人才第一主义”,从它创业之初起就非常注重人才的培育。
1878年,为了培养年轻人,创办了三菱商业学校,(发展为后来的日本中学和中央大学)。
在得力助手丰川良平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为三菱培植了一代代的优秀干部、优秀员工,为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活力与生产力。
另外,三菱还不断的将人才输送到海外求学,为三菱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1970年成立的综合性的经济技术研究机构——三菱综合研究所,培育了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研究队伍。
《商魂八十年》中又说:“事业在于人。
人要陆续地培养教育,一代一代地接续下去。
任何工作、任何事业,要想大发展,给它打下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一条是‘造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