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 2O 。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 并还原CuO 。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 ,后加热CuO ,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 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 中CO 与CuO 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 ,防止空气污染(5)CO+CuO △Cu+CO 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 ,后加热CuO ,目的是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 的现象是①B 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 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 ,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 中CO 与CuO 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 △Cu+CO 2 考点∶考查制取CO 并还原CuO 。

2.活性氧化锌(ZnO )粒径介于1~100nm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

某科研小组利用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 和ZnO ,其余成分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回收铜,并制备活性氧化锌。

(查阅资料)()()4324422Z ZnSO +n +2NH H OOH NH SO ⋅↓;()4323424ZnSO +4NH H OZn NH SO +4H O ⎡⎣⎦⋅⎤;()22Zn OH ZnO+H O △常温下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氢氧化物 ()3Fe OH()2Fe OH()2Zn OH()2Cu OH开始沉淀时的pH1.97.06.04.7沉淀完全时的pH3.2 9.0 8.0 6.7(实验设计)设计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波尔多液的制备及组成测定波尔多液是常见的杀菌剂,为天蓝色碱性悬浊液。

以硫酸铜、生石灰及水为原料,制备波尔多液。

为测定从波尔多液中分离出的天蓝色固体[CuSO4•aCu(OH)2•bCa(OH)2•cH2O]的组成,设计如下实验:(实验)称取64.4g天蓝色固体,加入足量稀HNO3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g。

(1)判断 Ba(NO3)2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溶液,无现象。

(2)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波尔多液。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实验Ⅱ)另取64.4g天蓝色固体,用如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资料)①CuSO4、Cu(OH)2、Ca(OH)2在一定温度下能受热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分解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改变。

②天蓝色固体在11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

③Cu(OH)2在100℃时分解完全。

CuSO4和Ca(OH)2在580℃左右时开始分解,到650℃时均能分解完全。

④浓硫酸可用于吸收SO3。

(3)按图连接好装置,实验前要先______。

(4)控制温度在110℃充分加热,测得B装置增重10.8g。

再升温至650℃充分加热,B装置又增重了15.2g。

最终剩余固体中的成分是______。

(5)整个加热过程中,天蓝色固体分解生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g。

(6)天蓝色固体CuSO4•aCu(OH)2•bCa(OH)2•cH2O中,a:b:c=______。

【答案】硝酸钡 Fe+CuSO4=FeSO4+Cu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uO和CaO 18 1:4:5 【解析】【分析】【详解】(1)判断 Ba(NO3)2溶液已过量就是检验硫酸根离子无剩余,所以对应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无现象。

(2)不能在铁制容器中配波尔多液。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

最新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请写出两种).(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请写出两点).【答案】(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2)大气温度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3)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大,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图如下:.(2)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是因为大气温度降低,植物蒸发水分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3)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这是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难度不大.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

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①尾气中的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③汽车尾气中的NO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活性炭、煮沸(2)① 4P+5O22P2O5②2KClO32KCl + 3O2 ↑③ S+O2SO2④C25H32+33O2点燃16H2O+25CO2(3)① N2+O22NO② C ③ 2CO+2NO N2+2CO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红磷燃烧:4P+5O22P2O5;②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 + 3O2 ↑;③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④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25H32+33O216H2O+25CO2(3)①因为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2NO;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C错误,③经分析: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村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 2H 5O 2N )、丙氨酸(X )、丁氨酸(C 4H 9O 2N )、戊氨酸(C 5H 11O 2N )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 2CH 2COOH .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已知醋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 3H 7O 2N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解析】【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C 3H 7O 2N 。

故填:C 3H 7O 2N 。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故填: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点睛】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目前我国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项目为二氧化硫(SO 2)、二氧化氮(NO 2)、可吸入颗粒(PM 10)、细颗粒物(PM 2.5)、一氧化碳(CO )和臭氧(O 3)。

某研究小组依据2005-2016年的监测数据,研究中国部分污染物的时间分布特征,结果如下。

表1 部分污染物随季节变化的统计数据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新标准提高了对某些污物的控制标准和限值要求,衡量空气质量的“尺子”更严了。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在夏季到来之前,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综合监督执法局对全市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游泳池水质抽检工作。

根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要求,游泳池水质检测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6项指标。

其中游离性余氯指标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引起皮肤过教等症状,过低起不到杀菌消毒作用,会造成游泳池水质的恶化,导致多种介水疾病的传播。

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消春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氯气和漂白粉能消毒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

由于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破坏细菌、病毒的结构,从而可达到杀菌的目的。

同时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能使有色物质褪色。

次氯酸酸性较弱且极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极易分解产生HCl和O2ClO2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性的消毒剂,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等。

因其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故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________。

(2)常见的含氯消毒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Ca(ClO)+2HCl=X+2HClO,其(3)工业上用漂白粉消毒时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2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4)ClO2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的原因是________。

(5)在次氯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先由紫色变为红色,后逐渐变为无色。

请结合材料解释溶液最终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Cl2 CaCl2在消毒过程中无“三致效应”也不产生其它有毒物质(合理答案均可) HClO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合理答案均可)【解析】【详解】(1)游泳池水中的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于:消毒过程中使用的含氯消毒剂,(2)常见的含氯消毒剂的成分或主要成分中属于单质的是:氯气Cl2,只由氯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当前,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已成为一大亮点。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果实,一半在秸秆。

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有多种,如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等,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

一、秸秆饲料:目前,将秸秆制成饲料常用的方法是青贮。

青贮的过程一般为:秸秆粉碎→发酵液制备→发酵→饲料。

而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青贮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二、秸秆沼气:利用沼气设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厌氧发酵就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

秸秆沼气的发展不但解决了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廉价清洁能源。

三、秸秆肥料:以动植物残体(如富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发酵腐熟就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

温度是表征堆肥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接种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发酵温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一般认为,堆体温度在50℃以上保持5~7天可保证堆肥达到卫生学指标和腐熟的必要条件。

四、秸秆乙醇:燃料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目前,玉米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酒精技术已相当成熟,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生产,但随着陈化粮消耗殆尽,淀粉质原料存在“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等问题,大量利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受到严重限制。

秸秆中含有木质纤维素,利用秸秆生产酒精,不仅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食物短缺等问题,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u u u u u r u u u u u r 水解发酵秸秆葡萄糖酒精其中,在葡萄糖(C 6H 12O 6)转化为酒精过程中,需要在无氧环境中,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制得。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分析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

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

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2024年中考化学精选压轴题:科普阅读题

2024年中考化学精选压轴题:科普阅读题

2024年中考化学精选压轴题:科普阅读题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食醋是一种调味剂,除含醋酸3%-5%外,还含有少量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维生素B、钙盐、亚铁盐等营养成分。

醋酸的化学名称为乙酸(CH3COOH),纯净的乙酸又叫冰乙酸。

乙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食醋生产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为保证其所含营养成分全面,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冰乙酸为原料直接勾兑生产。

(1)乙酸的物理性质有(任答一条)。

(2)食醋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不使用冰乙酸配制食醋的原因是。

(4)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填化学式)反应。

(5)从微观角度解释香醋(一种食醋)酸香扑鼻的原因。

(6)①食盐水①食醋①纯碱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数字序号)。

2.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再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油。

在空气中,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切开后银白色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白色物质氧化钠,但该过程不会发生燃烧。

再取一大块冰,在其表面挖一个较深的抗(如图)。

用遥控车将钠放入冰坑底部,刹那间,冰火两重天的壮美奇观瞬时产生,钠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噼里啪啦看巨响,火光四射,火花飞溅。

燃烧殆尽,观察到冰块上裂纹纵横交错。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阅读材料得出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写一点即可)。

(2)钠不能保存在水中的原因是。

(3)冰坑周围裂纹纵横,说明反应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3.计时器中的化学时间对人类极为重要,它渗透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各个领域。

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用石片刻制成的“日晷”作为计时器。

到了铜器时代,又发明了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日晷”。

15世纪末出现了铁制发条,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动力,为钟的小型化及怀表、腕表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

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

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

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

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⑴黑火药是一种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⑵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⑶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⑷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答案】混合物 K、S(写全给分) 2Mg+O22MgO CuSO4(含铜化合物且化学式正确即给分)【解析】(1)由题意,“黑火药”主要是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等多种物质组成,它属于混合物;(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燃烧是与氧气反应;故爆炸时,产物中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一还含有钾、硫元素,符号为:K、S;(3)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是:;(4)含铜化合物灼烧时会发出绿色光芒;可能是硫酸铜。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

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①尾气中的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③汽车尾气中的NO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活性炭、煮沸(2)① 4P+5O22P2O5②2KClO32KCl + 3O2 ↑③ S+O2SO2④C25H32+33O2点燃16H2O+25CO2(3)① N2+O22NO② C ③ 2CO+2NO N2+2CO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红磷燃烧:4P+5O22P2O5;②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 + 3O2 ↑;③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④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25H32+33O216H2O+25CO2(3)①因为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2NO;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C错误,③经分析: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但要除去钾、钙、钠。

泽元同学很好奇,他想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进行实验一)取绿豆大的一小粒钠放入盛有饱和CuSO4溶液的锥形瓶中(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变黑色。

(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将锥形瓶塞上单孔塞,导管通入肥皂水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难溶性碱通常遇热时会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猜想与假设)剩余物质为有Cu(OH)2和_____,可能有Cu。

(验证猜想)(实验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固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二)泽元同学将饱和 CuSO4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有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

同学们加入试剂X 将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

与实验一对比,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合理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气 氧化铜 H 2SO 4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 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金属的活动性 盐溶液的浓度 【解析】 【分析】 【详解】(1)将产生的气体用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故填:氢气;[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沉淀中有Cu (OH )2和氧化铜,可能还有Cu ;故填:氧化铜; [验证猜想]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 故填:H 2SO 4;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 2O=2NaOH+H 2↑,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故填:2NaOH+CuSO 4═Cu (OH )2↓+Na 2SO 4;[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铜。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青铜古称 “吉金 ”,多为金黄色,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
, 故名青铜。
运用现代仪器分析青铜器及其锈蚀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对青铜器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
研究人员利用 X 射线能谱仪对我国西周晚期某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兵器、乐器的成分进
行了分析,其中锡含量的分布频次如图。
D 中的水时产生气泡 ; ③浓
硫酸具有吸水性,故 B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氢气、氮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氢气和氮
气) ; ④证明确实有 NH3 生成的实验方法:因为 NH3 极易溶于水 , 故反应结束后,取少量
D 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证明
反应生成了氨气 。
3. 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 析
( 含答案 ) 含解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 5 分)阅读下列科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1) 1915 年 4 月 22 日下午 5 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
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
6000 只压缩氯气 (Cl2)钢瓶。霎时间,在长约 60
含量限定为:蔬菜 4mg/kg ,肉类 3mg/kg 。( 4) ① C 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N2+3H2
2NH3; ②反应时 N2 和 H2 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比,即
28:( 2 3) =14:3; 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 D 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逸出气
泡的原因(已知 NH3 极易溶于水):未反应的氢气和氮气通过

最新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

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

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

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

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

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C.二氧化碳的温室强度大于其他温室气体(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答案】(1)C (2)甲烷(3)B (4)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解析】试题分析:(1)甲醇是由C、H、O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根据资料“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即牛、羊和鹿等动物中放出的是甲烷;(3)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比其他温室效应的气体更高;(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而海水本身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又是宝贵的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

利用海水制盐的方法在我国仍以蒸发法为主,它的原理很简单,即在太阳照射后,海水受热使水分蒸发,当各种盐分别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依次以固态形式析出。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利用其他方法从海水中制盐,如电渗析法、冷冻法等,用这两种方法不但可以制盐,同时也可以得到淡水。

食盐不仅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例如,作为基本化学工业之一的氯碱工业,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进而生产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如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都离不开由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

海水可以提取食盐,还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可以得到溴、镁等物质。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常用的技术叫做吹出法,即用氯气与溴化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使其转变为溴后,用空气将其吹出。

也可以用水蒸气,使溴和水蒸气一起蒸出。

而海水中的镁,则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方法,是将海水抽入反应槽中,加入石灰乳,将海水中的镁转变为沉淀;再加入稀盐酸转化为氯化镁溶液,过滤、烘干,然后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得到镁和氯气;氯气可以用来制取盐酸,再循环使用。

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用于电解法制碱必须经过精制。

精制食盐水常加入一些试剂,使杂质沉淀过滤出来,再加入稀盐酸调节盐水的pH。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可知,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的技术叫做_______。

(2)铝和镁一样,属于活泼金属,铝在常温下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

(3)如果加入稀盐酸后盐水的pH=7,则溶液显_______性。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保鲜剂可能的组成:①只有 Fe2O3;②Fe和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探究已使用过的保鲜剂的成份(1)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探究 2)保鲜剂中 Fe2O3含量的探究称取保鲜剂样品 1.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玻璃管和保鲜剂的总质量128.0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127.79g①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______(填标号)。

a保鲜剂中铁的质量b保鲜剂中氧化铁的质量c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任意写一条)。

(4)(反思评价)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附加题)(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实验探究)在如下图所示,保鲜袋中装有保鲜剂,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保鲜袋中(有少量空气),然后快速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再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M”、“N”、“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______。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

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①尾气中的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③汽车尾气中的NO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活性炭、煮沸(2)① 4P+5O22P2O5②2KClO32KCl + 3O2 ↑③ S+O2SO2④C25H32+33O2点燃16H2O+25CO2(3)① N2+O22NO② C ③ 2CO+2NO N2+2CO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红磷燃烧:4P+5O22P2O5;②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 + 3O2 ↑;③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④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25H32+33O216H2O+25CO2(3)①因为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2NO;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C错误,③经分析: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

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2CO+2H2【解析】【分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1)甲烷的化学式为4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4222CH+2O CO+2H O164432g x点燃1644=32g xx=88g故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88g二氧化碳。

(2)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燃料,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过多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故选B。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

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

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

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

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

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

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______________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_________。

生成NaOH的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适合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以下横线上。

①可供应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加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 _____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世界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世界约有1/5 的人患缺铁性贫血。

食品铁增强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连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式铁增强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汲取、利用率高于其余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 2 倍至 3 倍。

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味,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

其余,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存储过程中性质坚固,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

研究表示,应用铁增强酱油补铁见效明显。

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 H FeN NaO ,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坚固,不易被氧化,其101228水溶液 pH在~5.5 之间。

依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①EDTA钠铁属于 _____。

(选填“混杂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最少答一条)。

⑤若常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响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 O2CO2H2SO4NaCl有机物5:4 H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Fe+2HCl=FeCl 2 +H 2【解析】【解析】【详解】(1)①可供应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② 参加光合作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③ 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H2SO4;④ 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①EDTA 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 EDTA钠铁属于有机物;② EDTA 钠铁的化学式为 C H12FeN NaO , 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0:8=5: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为此科学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过多的二氧化碳。

具体做法有:将二氧化碳捕获并使之隔离于地下或海底;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成有价值的碳资源,研究人员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将水溶液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4O)和氧气,这项技术减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气中的排放,同时获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一些气体也可以产生温室效应。

下面是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照表。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各国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

如新西兰从2004年开始征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税”。

某研究发现,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为它的胃里有一种特别的细菌。

若把这种细菌移植到能释放大量甲烷的动物体内,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总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CH4O)属于(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2)新西兰地区收取“放屁税”,针对的温室气体是。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C.二氧化碳的温室强度大于其他温室气体(4)请你提出一条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答案】(1)C (2)甲烷(3)B (4)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解析】试题分析:(1)甲醇是由C、H、O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2)根据资料“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即牛、羊和鹿等动物中放出的是甲烷;(3)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比其他温室效应的气体更高;(4)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故要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既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考点:二氧化碳,环境保护2.阅读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最早于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

燃料的选择性非常多,包括纯氢气(H2)、甲醇(CH3OH)、乙醇(CH3CH2OH)、天然气,甚至于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汽油,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这是目前其他所有动力来源无法做到的。

而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

2017年,我国共有8个品牌的10款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产,总产量为1272辆,2018年国产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超过3000辆。

燃料电池是以特殊催化剂作电极使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因其不需推动涡轮等发电器具,也不需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再经散热变回水,所以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0%左右,足足比一般发电方法高出了约40%;优点还不只如此,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一般方法低许多,且水又是无害的生成物,所以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装置。

燃料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和外部电路4部分组成,其正极和负极分别通入燃料气和氧气(空气),负极上燃料气放出电子,外电路传导电子到正极并与氧气结合生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离子通过电解质转移到负极上再与燃料气进行反应,最后形成回路产生电能。

与此同时,因为燃料自身的反应及电池存在的内阻,燃料电池也要排出一定的热量,以保持电池恒定的工作温度。

右图是甲烷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燃料电池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热能、电能等B 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

C 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 2可电解水生成。

D 燃料电池都要排放CO 2气体(3)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甲烷燃料电池释放能量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化学 D 2CH 3OH+3O 2点燃2CO 2+4H 2O CH 4+2O 2+2KOH 催化剂K 2CO 3+3H 2O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短文:燃料电池(Fuelcell ),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可知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A 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是光能、热能、电能等,正确;B 据短文可知,燃料电池做为汽车的动力,已被公认是二十一世纪必然的趋势,燃料电池可以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正确;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燃料电池汽车所需要的H 2可电解水生成,正确;D 、氢燃料电池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

(3)甲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32222CH OH+3O 2CO +4H O 点燃; (4)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通入燃料甲烷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432CH +10OH -8e CO +7H O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22O +8e +4H O=8OH ,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两式相加得到总反应方程式为:42232CH +2O +2KOHK CO +3H O 催化剂。

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当前,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和首屈一指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能已成为一大亮点。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一半在果实,一半在秸秆。

秸秆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有多种,如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等,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

一、秸秆饲料:目前,将秸秆制成饲料常用的方法是青贮。

青贮的过程一般为:秸秆粉碎→发酵液制备→发酵→饲料。

而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青贮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二、秸秆沼气:利用沼气设备,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沼气细菌的厌氧发酵就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

秸秆沼气的发展不但解决了秸秆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廉价清洁能源。

三、秸秆肥料:以动植物残体(如富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发酵腐熟就可以制成生物有机肥。

温度是表征堆肥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接种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发酵温度的影响如图所示。

一般认为,堆体温度在50℃以上保持5~7天可保证堆肥达到卫生学指标和腐熟的必要条件。

四、秸秆乙醇:燃料酒精作为石油的替代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目前,玉米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酒精技术已相当成熟,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生产,但随着陈化粮消耗殆尽,淀粉质原料存在“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等问题,大量利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受到严重限制。

秸秆中含有木质纤维素,利用秸秆生产酒精,不仅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食物短缺等问题,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u u u u u r u u u u u r 水解发酵秸秆葡萄糖酒精其中,在葡萄糖(C 6H 12O 6)转化为酒精过程中,需要在无氧环境中,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制得。

当今,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大贡献,更成为了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新亮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的利用方式中都需要经过_________后才能得到所需的物质。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酒精作为燃料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秸秆堆肥过程中接种微生物菌剂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至少2点)。

(5)根据文章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 .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秸秆沼气属于清洁能源C .将秸秆制成饲料常用的方法是青贮D .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答案】发酵 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 能提高堆体温度、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加快堆肥腐熟进程 ABCD【解析】【详解】(1)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秸秆所有利用方式中均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发酵;故填:发酵。

(2)甲烷是有机化合物,含碳、氢两种元素,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故填:4222CH +2O CO +2H O 点燃。

(3)酒精作为燃料的优势是不仅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故填: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

(4)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秸秆堆肥的过程中加入微生物菌剂后,可以提高堆体温度,延长堆体的高温持续时间,并加快堆肥腐熟进程;故填:能提高堆体温度、延长堆体高温持续时间、加快堆肥腐熟进程。

(5)A 、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A 正确;B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B 正确;C 、结合文章原话,将秸秆制成饲料最常用的方法是青贮,故选项C 正确;D 、秸秆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制成沼气或者酒精,可以有效的改善能源结构,故选项D 正确。

故选:ABCD 。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IUPAC 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

说起硫,大家想到最多的是SO 2和酸雨,实际上生活中硫和硫的化合物应用很广泛。

单质硫是一种黄色晶体,所以又称作硫磺,难溶于水,易溶于二硫化碳。

硫磺有杀菌作用,还能杀螨和杀虫,常加工成胶悬剂,防治病虫害。

在药物中,硫元素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仅位列于碳、氢、氧、氮之后。

含硫化合物也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大蒜中的大蒜素(C 6H 10S 2O ),虽然气味不太令人愉快,但其对一些病毒和细菌有独特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含硫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用途,其中聚苯硫醚是含硫材料的杰出代表之一,它具有良好耐热性,可作烟道气过滤材料。

含硫化合物还有很多其他用途,如某些硫醇的气味极臭,可用于煤气泄露的“臭味报警”。

甲(或乙)硫醇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500亿分之一时,即可闻到臭味。

因此,煤气和液化石油气里会掺进每立方米20 mg的甲硫醇或者乙硫醇,充当报警员,防止灾害的发生。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硫化物、硫酸盐或单质形式存在,其循环如图1所示。

硫矿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世界各国硫矿资源分布不均(见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