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有标志被动句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神记》有标志被动句研究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上承先秦两汉,下启唐宋元明清,晋代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对于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被动句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搜神记》有标志的被动句,本文对《搜神记》中的有标志被动句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和描写分析,归纳其中的语法特点。

[关键词]搜神记;有标志被动句;语法特点

我们知道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子,就是被动句。那么就是说句子中有助词和介词表示被动,就可以作为被动句的标志。关于被动句标志词的划分,王力认为划分五类:“于”字句、“为”字句、“为……所”句式、“见”字句、“被”字句,这种划分是比较中肯的。另外还有无标志的被动句,一般是表示被动的意义,用主动的形式来表示被动,这种无形式的被动句是否真正属于被动句,争议还比较大,因此在本文中不作讨论。

为了详细地了解《搜神记》中有标志被动句的使用情况,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一、“于”字句

“于”字句是汉语中比较古老的被动句,最早产生在西周时期,“于”字句据唐钰明统计,在先秦、西汉、东汉、六朝四个时期的被动

句中占的比例分别是58%、27%、11%、1.1% ,我们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它在先秦文献中普遍使用,到了两汉时期就逐渐下降,而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消亡,“于”字句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据笔者统计,《搜神记》中的“于”字句只有7例,例如:

(1)帝晏駕,王室毒于兵禍。(卷七第4页)

(2)陳留阮士瑀傷于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已而雙虺成於鼻中。(卷十二第2页)

(3)有一蛇夜出,經柱側,傷于刅,病不能登。(卷十九第2页)这种以“于”字为标记的被动句,谓语动词一般都是单音节的词,前后也没有什么附加的成分,而在语义上,“毒”、“伤”这类明显带有消极色彩的词,表示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在“于”字后面,都带有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如“毒于兵祸”、“伤于虺”。

二、“为”字句

“为”字句用例非常多,一般有两种用法,“为……”式和“为……所”式这两种。笔者分别加以说明。

(一)“为……”式

这种类型的被动句在先秦时期很常见,在《搜神记》中这种句式一共有8个例子,如:

(4)問所生兒何在,曰:“因條桑,為斧傷而死。”(卷九第3页)

(5)其婦上p(8)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卷十一第1页)

(9)欲明日暫住須臾,幸為相遷髙燥處。(卷十六第4页)

(10)吏曰:吾令汝三年勿出,而今出門,知復奈何吾求不見,連累爲鞭杖。(卷五第7页)

(11)趙后終無子,而爲害。(卷六第9页)

这四例则是没有施事宾语的,构成“为+V”的结构,“为”是助词,放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动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例(8)(9)中的“三百步”、“高燥处”都是补语,而例(10)(11)动词后没有补语。

总的来说,“为……”式被动句共有两种结构,一种是“为+V”,一种是“为+施事者+V”,后一种是前一种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最早在春秋时期出现,到了战国晚期,这种有施事者的被动句已经成为“为……”式的主要形式。从语义色彩上来看,这两种结构中的动词一般带有消极的色彩,表示不好的事情。

(二)“为……所”式

“为……所”式最早在战国末期出现,如“夫直議者,不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到汉代普遍被人们使用,而根据唐钰明对魏晋时期的11部典籍里面被动句统计,这种“为……所”式使用频率最高,可见这种句式非常常见。据笔者统计这种句式在《搜神记》中一共有39例,是《搜神记》中所有有标志被动句比例最高的一种,显然是符合唐先生的结论的。如:

(12)王戊不寤,遂舉兵應吳,與漢大戰,兵敗而走,至於丹徒,為越人所斬。(卷六,第6页)

(13)北征軍敗於壇丘,為徐龕所殺。(卷九第5页)

(14)會稽謝奉與永嘉太守郭伯猷善,謝忽夢郭與人于浙江上爭樗蒲錢,因為水神所責,墮水而死。(卷十,第3页)

(15)雍胸中語曰:“戰不利,為賊所傷”。(卷十一第3页)

(16)困苦不可處,知汝今爲明府所識,可爲吾陳之,乞免此役。(卷四第3页)

在这里,“为”是介词,由“为”引进施事,而且这些施事宾语都是名词性的体词。“所”是助词,充当被动句中动词的词头。“所”后的动词均是单音节词,只有一例例外:

(17)已十餘日,形體又為家人所葬埋,歸當那得自出?(卷十五第4页)

笔者认为这是出于调整音节的需要才用了“葬埋”这个双音节词。“所”后的动词像是“斩、杀、责、伤”这类消极色彩的动词出现频率很高,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消极色彩的词,只有少数是中性的词,如例(16)的“识”。

然而还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为”后面不出现施事者,《搜神记》仅见了一例:

(18)娥語曰:“伯文,我一日誤為所召,今得遣歸,既不知道,不能獨行。”(卷十五第4页)

还有一种是“所”字后面的动词带补语的情况,被动句中有补语的情况在先秦就出现,而且是处所补语,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又有了动词带结果补语的情况,在《搜神记》中也发现了一例:

(19)其猴出門,即爲犬所咋死,母病遂差。(卷三第7页)

三、“见”字句

“见”表被动的出现时间,有西周说和春秋说,“西周说”认为“见”表被动最早出现在西周,在《沈子簋》中有“呜呼,乃沈子妹克蔑见厌于公”。“春秋说”认为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如:

(20)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我们认为“春秋说”比较可靠,因为在“见厌于公”里,“见”是实义动词,表示“朝见”,“见厌于公”就是朝见公,公对他满意。所以不能算成熟的被动句标志。而在春秋时期“见”字式就表现出来被动句的萌芽,如:

(21)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篇》)由于“见”有“遭遇”、“遇到”这种意义,所以被动接受的意义在里面,动作行为的结果不是行为者的主观意愿。可以说就有了“见+V”表示被动的虚化过渡,到了战国时期,“见”字式引入了“于”字,使得动作行为发出者更加明确,“见”字式被动式才成熟起来。在两汉以后,“见”字式又逐渐消亡了,文言成分多的书中才会有这种句式,而在口语化的书中,已经消失。《搜神记》中共有13例“见”字式被动句,但是都没有用“于”引出施事,这是因为《搜神记》口语化程度比较高,“见”字式被动句在此时口语里已经逐渐消亡了。

这13例的基本结构是“见+V”,共有7例,如:

(22)將士喜悦,以爲吉必見原,並徃慶慰。(卷一第8页)

(23)邯鄲商州兵圍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焚而死。(卷十第3页)

(24)母疾既乆,至於婢使數見捶撻,婢忿恨。(卷十一第7页)(25)周靈王時,萇弘見殺,蜀人因藏其血,三年乃化而為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