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地层描述
工程地质野外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工程地质课件第3章地层构造详解
中生代( 2.5-0.7亿年前)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 纪三个时期,三叶虫、腕足、笔石、 四射珊瑚等大量无脊椎动物都灭绝, 产生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 并繁盛直到衰亡。陆生植物苏铁、银 杏、松柏等棵子植物占了统治地位。 大陆面积进一步增大,各大陆的雏形
K
T T
三、地质年代表
▪ (一)地质年代的划分 ▪ 1、地质历史时期的时间单位划分:
宙、代、纪、世、期
▪ 2、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单位划分: 宇、界、系、统、阶
▪ (二)地质年代表
各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前寒武纪(42-6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 从出现最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岩层倾角小于50的岩层称为水平 岩层,又称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原始产出状态 大多数是水平或近于水平。如果经受 地壳运动的影响,改变了原始形成时 的位置,但仍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水 平岩层组成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
水平岩层形成的地貌-平顶山
(二)倾斜岩层
岩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的岩层。 它是构造挤压或大范围内均匀抬升、下 降使岩层向某个方向倾斜而成的。
角度不整合 不整合面
(2)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穿插接触。 脉体被切割者比切割者老。
由老到新:1、2、3
(3)沉积岩与岩浆岩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又称热接触,是由炽热的 岩浆侵入围岩后,冷凝成岩浆体而形 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O
2)沉积接触又称冷接触,是岩浆在地下冷 凝成岩,经地壳上升,并遭受风化剥蚀而出 露地表后,其上在地壳下降时又沉积了新的 岩层所形成的一种接触关系 。
地 球 生 物 的 演 化
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 生物遗体或遗迹。 化石化作用是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地质勘测报告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1. 引言地质勘测报告是对勘测区域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关键文件。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地质勘测中的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
2. 地层分析地层分析是指对地层的划分和分类,以及地层的时代和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2.1 地层划分根据勘测区域的岩层特征,将地质剖面绘制成区分明确的地层单元。
地层单元的划分依据包括岩性、颜色、化石组合以及地球物理特征等因素。
2.2 地层分类根据地层的岩性、形成环境、年代等特点,将地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层群、地层系、地层组和地层段,以更好地理解地层演化的过程。
3. 岩性描述岩性描述是对勘测区域中不同地层的岩石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和分类的过程。
3.1 岩性分类根据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质,将不同的岩石划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主要类别。
每个类别下还包括不同的亚类和具体的岩石类型。
3.2 岩性特征描述针对每个岩石类型,描述其颜色、质地、结构、矿物组成等特征,并结合有关的图例和剖面图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还应描述岩石的风化特征、断裂和节理等地质构造特征。
4. 结论通过地层分析和岩性描述,我们对地质勘测区域的地质情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5. 参考文献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下文献资料:1) 张三, 李四. 地质勘测与矿产地质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 王五, 赵六. 地质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2015.3)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Report on Geotechnical Survey[M]. China Geological Press, 2018.感谢您阅读本报告,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地质描述
序号
项
目
1
自然地理概 况
2 3 4 5 6
岩层岩性 地质构造 地震动参数 水文地质 不良地质和 特种岩层
பைடு நூலகம்
金宝顶
属中低山地貌,植被发育,自然坡度10~45度。隧道围岩内上覆0~2m粉质粘土,洞身 穿过(Fbr)断层角砾,震旦系老堡组(Z2l)硅质岩夹灰质岩,陡山沱组(Z2n)含 砾砂质泥岩、含砾泥质砂岩、含砾砂质泥岩砂岩,福绿组(Z2f)砂岩夹页岩,长安组 (Z1c)含砾砂岩、泥质岩、页岩互层。远古界上板溪群拱洞组上段(Pt2g3)板岩夹 变质岩。隧道洞身穿越两条断层,金宝顶推测逆断层:与线路相交与DK345+490,唯 一性质不明断层,两盘均为震旦系长安组(Z1c)地层。福禄山逆断层:与线路相交 DK347+800,为一区域性逆断层,上盘为震旦系长安组(Z1c)地层,下盘为震旦系上 统老堡组(Z2l)地层。另外隧道洞身发育金宝顶背斜。核部与线路平面相交在 DK347+080,核部为远古界上板溪群拱洞组上段(Pt3g2)地层,两翼依次为震旦系长 安组(Z1c).背斜轴部走向大体呈N20~30度E,轴面略有弯曲。(NW),(SE)翼代 表性岩层产状:N25度/63度SE。背斜核部岩体完整性差,对隧道洞身无特殊岩体,进 出口未见不良地质现象。洞身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断层破碎带成角砾,隧道局部浅 埋,存在塌顶可能,洞身陡山沱组(Z2d)岩层中含灰质,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地下 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质对砼具酸性侵蚀,作用等级为H1,Qmax=4.46*104m3/d。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围岩以砂岩,千枚岩为主,薄厚不等,软硬不均。岩体节理发育,裂隙发育,完整性 、稳定性差。 剥蚀中低山地貌,绝对高程350~700m,自然坡度一般10~45°, 局部形成陡崖。下 伏基岩为远古界拱洞组下段变质砂岩、千枚岩。 雨量充沛,水量较丰富,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呈酸性,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 。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层产状与地质年代
地层产状
地层产状:描述地层产出空间方位状态。 产状具体描述的是地层面空间方位状态。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走向线,AB。 走向,A B或B A。 倾斜线,OD。 倾向线,OD’。 倾向,O D’。 倾角,α。
地层产状记录方法 像限角法:走向+倾角+倾向,N300E , 450SE。 方位角法:倾向+倾角,1200∠450。
冰川广布 土的形成 人类出现 现代地壳
地质年代
新生代 Kz
地壳初具现代 轮廓 哺乳动物类与 鸟类急速发展 且开始分化
生物演化历程
中生代 Mz
广大地区上升 为陆地(西藏 等地除外) 恐龙极盛 鸟类出现
地
晚古生代 Pz2
质 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北为陆地
代
华南为浅海
火山活动 古生代 Pz 陆生植物与
两栖类动物
发育
鱼类极盛
早古生代 Pz1
浅海与陆地相见出现 藻类繁盛
海水广布 三叶虫类、腕 足类、笔石类 极盛
海水广布 构造运动 与岩浆活 动强烈 开始出现 原始生命 现象
晚元古代 Pt2
元古代 Pt
太古代 Ar
早元古代 Pt1
地球初期演化阶段
第四纪 Q 喜山运动 2Ma-3Ma
晚第三纪 N
第三纪 R
25Ma
早第三纪 E
燕山运动 70Ma 白垩纪 K
谢谢!
The End
在工程地质图上,地层产状表示方法
300
W/2700
N/00 300 A
水平面
O
E/900
α=450
D’ 1200 B
S/1800
地质年代
地质资料
2.2地层描述根据钻探揭露, 在勘探深度50.00m范围内, 拟建场地内的地层可分为九层,层号用①~⑨表示。
自上而下依次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2ml)、上更新统风积(Q32eol)黄土、残积(Q31el)古土壤及中更新统风积(Q2eol)黄土、残积(Q2el)古土壤及冲击(Q2al)粉土和粘性土构成。
将各地层的野外特征分别描述如下:1)①层素填土(Q42ml):黄褐色,主要由黄土组成,含少量砖瓦碎块、煤灰碴等,可见植物根须。
局部为杂填土。
土质不均匀且松散。
该层土分布连续,厚度为0.50~4.50m,层底埋深为0.50~4.50m, 层底标高介于414.36~419.06m之间。
2)②层黄土(Q32eol):褐黄色,具大孔、虫孔和植物根孔。
含零星蜗牛壳碎片及白色网状钙质条纹。
土质较均匀。
可塑,局部坚硬~硬塑。
该层土分布基本连续,仅3号孔缺失该层。
其它孔揭露厚度为1.40~4.70m, 层底埋深为 3.80~5.90m, 层底标高介于413.64~414.72m之间。
3)③层黄土(Q32eol):褐黄色, 可见虫孔及针状孔,含蜗牛壳碎片,底部可见白色钙质薄膜,零星可见钙质结核。
土质较均匀。
流塑,局部软塑。
该层土分布连续,厚度为 4.60~7.70m, 层底埋深为10.20~11.50m, 层底标高介于406.77~410.12m之间。
4)④层古土壤(Q31el):褐红色, 可见虫孔及针状孔,含钙质条纹及钙质结核。
底部钙质结核含量较多。
土质较均匀。
可塑,局部软塑。
该层土分布连续。
厚度为 3.20~4.30m, 层底埋深为14.10~15.00m, 层底标高介于403.44~406.12m之间。
5)⑤层黄土(Q2eol):褐黄色,具虫孔及针状孔,含蜗牛壳碎片,零星可见钙质结核。
土质较均匀。
可塑,局部软塑~流塑。
该层土分布连续,厚度为9.20~11.00m, 层底埋深为23.80~25.70m,层底标高介于393.01~396.31m之间。
地层描述必备
H.4 碎石土H.4.1 碎石土指粒径大于2mm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H.4.2 碎石土的定名可根据目测或量测颗粒直径,估计重量百分比,按颗粒级配及形状确定。
其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3.3.2执行。
H.4.3 碎石土应描述的项目及描述顺序是:名称、主要成分、磨圆度、球度、一般粒径、最大粒径、坚固性、充填物的名称和性质及其含量的重量百分数、胶结性、密实度等。
H.4.4 碎石土的名称应按H.4.2条确定。
当颗粒分选有渐变情况时,应在记录中以箭头表示碎石土间的相互关系。
如卵石渐变为圆砾或角砾渐变为碎石,表示为卵石→圆砾或角砾→碎石。
H.4.5 对碎石土的成分,应描述碎块的岩石名称。
当不易鉴别时,可描述为是由结晶岩碎块组成还是由沉积岩碎块组成。
H.4.6 碎块的坚固性应分为坚固的(锤击不易碎)、较坚固的(锤击易碎)、不坚固的(原生矿物大部分已风化,多为次生矿物,手能掰开)。
H.4.7 当碎石土的充填物为砂土时,应描述其粒组及密实度;当充填物为粘性土时,应描述其状态,并均应按充填物的重量估计其百分比。
如无充填物时,则应描述颗粒排列、孔隙的大小及颗粒的接触关系等。
H.4.8 对碎石土的胶结性,应描述颗粒之间的胶结物名称及胶结程度.碎石土的胶结程度可按坚固性分为三级:轻微胶结、中等胶结、强胶结。
划分标准可按第H.5.8条的规定确定。
H.4.9 碎石土密实度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
H.5 砂土H.5.1 砂土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
H.5.2紧实度、湿度等。
H 5.3 砂土的分类定名应按颗粒级配或野外鉴别的方法确定。
分类标准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H 5.4 砂土的成分,应描述其主要矿物名称,如石英质的或石英—长石质的等。
H5.5 对砂土的结构,主要应描述其均匀度和磨圆度。
均匀度可分为均粒的和混粒的;磨圆度可分为圆形、亚圆形、亚角形和棱角形。
工程地质 第2章 地层与地质构造
246-56
3.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 (2)沉积接触
246-57
侵入接触
246-58
沉积接触
246-59
四、地质年代表
度为1cm/年,近几年加快,达到平均移动速度为8.9cm/年。
246-7
海水侵蚀部分
那 不 勒 斯 海 岸 的 三 根 石 柱
246-8
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石柱的历史变 迁。1750年,在这里从火山沉积物中发掘出一座建筑废墟 。据考证,该建筑修建于公元前105年的罗马帝国时代, 现在仅保存下三根高约12m的大理石柱,每根柱子上都保 留有同样的地质遗迹。
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246-47
不整合面
平行不整合
特征:
①上下岩层的产状 基本平行一致;
②在两套地层之间 缺失了一些时代的地 层,存在沉积间断。
这一地史时期地壳曾经 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
246-48
不整合面
常见底砾岩
246-49
平行不整合接触的形成过程
246-50
角度不整合
特征: ①上下岩层的产状不
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用来表示地史时 期的相对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称 为地质年代表。
246-60
246-61
国际通用:
地质年代单位
地层单位
宙……………………………宇
代……………………………界
纪……………………………系
期……………………………阶
时……………………………带
主要工程地质特点
主要工程地质特点一、地质背景地质背景是指特定区域的地质历史、构造形成、岩石类型和分布等情况。
不同地质背景下的地质特点差异很大,需要在工程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
1.1地质历史:包括地层堆积过程、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历史记录。
地质历史对地层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地质勘察和岩土工程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1.2构造形成:不同构造形成的地质地貌特点差异很大。
例如,断层带地区存在断层、剪切带等构造破坏,对工程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1.3岩石类型和分布:不同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
例如,变质岩比沉积岩更具有坚硬性,需要在岩土工程设计中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地基状况地基状况是指工程地点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特性。
不同地基状况下的地质特点会对工程的稳定性、承载力、变形特性等产生重要影响。
2.1地层分布:不同地层的分布情况会影响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例如,软弱地层会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需要针对性地采取加固措施。
2.2地层厚度与均质性:地层厚度和均质性对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厚度和均质性的地层需要在工程设计中进行合理评估和处理。
2.3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地基稳定性和土体力学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高地下水位会导致地基松弛和渗流问题,需要进行合理处理。
三、岩土特性岩土特性是指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水文地质特性等。
不同岩土特性对工程的稳定性、承载力、变形特性等都有重要影响。
3.1土壤力学特性:土壤力学特性包括黏聚力、内摩擦角、孔隙比、压缩性等。
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壤参数会对工程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产生明显影响。
3.2岩石力学特性:岩石力学特性包括岩石强度、岩石断裂韧性、岩石变形特性等。
岩石力学特性对于坚硬岩体和岩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
3.3水文地质特性:水文地质特性包括地下水位、渗流性能等。
水文地质特性对工程的渗流和水土保持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在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充分了解地质背景、地基状况和岩土特性等工程地质特点,以便进行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1. 项目背景信息:
- 项目名称:
- 项目地点:
- 项目类型:
- 项目规模:
- 项目起止时间:
2. 地质概况:
- 地质地貌单位:
- 地质构造特征:
- 地质岩性:
- 地质地层:
- 地下水情况:
- 地震烈度等级:
3. 建筑物情况:
- 建筑物类型:
- 建筑物结构:
- 建筑物基础:
- 建筑物地下室情况:
- 建筑物主要荷载情况:
4. 岩土勘察信息:
- 勘察任务:
- 勘察范围:
- 勘察要点:
- 勘察方法:
- 勘察结果:
- 地质岩性分布图
- 地下水位图
- 荷载试验数据
- 地震试验结果
5. 土壤和地下水的工程性质: - 土壤物理性质:
- 土壤工程性质:
- 地下水位及饱和度:
- 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6. 地质灾害情况:
- 地质灾害类型:
- 已发生地质灾害情况:
- 潜在地质灾害情况:
- 防灾措施建议:
7. 建议工程方案:
- 建议基础处理方法:
- 建议地下室防水方法:
- 建议抗震措施:
- 建议地质灾害防护措施:
8. 总结和建议:
- 本次勘察结果总结:
- 工程施工建议:
- 后续研究和监测建议:
备注:以上仅提供一个基本的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实际的编录描述内容应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地勘报告主要描述内容有
地勘报告主要描述内容有1. 引言地勘报告是地质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详细勘探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环境信息和工程地质参数。
本报告旨在全面描述地质工程项目的相关地质情况,以便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能够准确评估工程难度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2. 勘探范围与方法2.1 勘探范围本次地勘报告针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指定区域进行勘探,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层情况、地下水情况、地面表土性质和地质构造特征等。
2.2 勘探方法本次地勘采用了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地质地貌观察、钻孔取样、地下水位监测和地震勘探等,实验室测试则主要包括土壤和岩石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和颗粒分析等。
3. 地质情况分析3.1 地层情况根据钻孔取样和地震勘探结果,分析了本次地质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层情况。
主要地层包括表土层、夹砂层、粘土层和岩石层等。
通过岩芯分析和实验室测试,得出了各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等重要参数。
3.2 地下水情况通过实地观测和地下水位监测,分析了本次地质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情况。
包括地下水的深度、流向和水质等。
此外,对地下水的补给途径和排水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3.3 地面表土性质通过对表土层样品的实验室测试,分析了本次地质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地面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颗粒分析和化学成分等。
重点关注土壤的承载力、剪切强度和水分含量等参数,以提供合理的基础设计选择。
3.4 地质构造特征根据地震勘探和地质地貌观察结果,分析了本次地质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主要包括断层、裂缝、岩层倾向和岩层间断面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预测了可能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
4. 工程地质参数和建议根据对地质情况的全面分析,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工程地质参数和建议。
包括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开挖和支护方案等。
这些参数和建议将有助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降低工程风险和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地质地层描述
工程地质地层描述1、杂填土(Q4 ml)①:该层主要分布于富屯溪两岸护坡处,整个场地表层,揭露厚度0.50~9.60m。
褐黄、灰黄色为主,湿~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填料主要为卵石,粗砂、建筑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硬杂质含量约70%,卵石的一般粒径为2~6cm,个别最大粒径为18cm,母岩为花岗岩及砂岩,中等风化。
河中部分未经系统分层压实处理,回填时间较短(大于5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土质成分与结构疏密不均。
该层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最小值N63.5=10.2击,最大值N63.5=47.7击。
但该层护岸部分地段经过处理,处理过的杂填土密实度较好。
护岸部分相对于河中部分较好,但总体偏差。
2、卵石(Q4al-pl)②: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1~AZK4-1、AZK9~AZK19、DZK1~DZK6、QK1~QK26、QK84~QK99、ZK1~ZK19钻孔有揭露。
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70~9.20m,顶板埋深0.00~9.60m,层顶高程109.66~11.796m。
灰黄、灰色等色,中密为主,局部为稍密,卵石原岩主要为片岩,中等风化程度,直径2~5cm,亚圆形,级配一般,可选性较好,磨圆度一般,填充物主要为中粗砂,局部含泥,胶结度一般。
其中>20mm颗粒>50%,<20约占45%。
该层在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63.5=13.87击,修正值N63.5=13.69击。
土质结构较均匀,工程性能较好。
3、全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③: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9~AZK19、DZK1~DZK6、QK1~QK5、QK20~QK27、QK86~QK99、SZK1~SZK6、ZK1~ZK12、ZK17~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0.50~13.10m,顶板埋深1.10~13.40m,层顶高程102.31~124.66m。
工程地质编录描述模板
工程地质辑录模板本卷须知1、在钻探前一定明确本工点能否出露〔或隐伏〕断层、破裂带!在钻探过程中发现破裂带一定认真描绘,并实时反应到地质组!2、对斜坡钻孔必定要注意察看四周地形地貌,看能否有滑坡发育,一旦发现脆弱层实时向地质组反应!3、初始水位和稳固水位一定按要求量测!4、钻探过程中发现溶洞,对其深度、大小、特色等一定严格正确掌握和描述!5、在土类颜色变化显然时、基岩换层处一定要分层,并详尽描绘。
一、土类描绘黏性土〔粘土、粉质粘土〕描绘应包含容:××色,湿润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夹层状况,能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光彩反应等。
注:光彩反应就是切面对光芒的反应,一般状况下描绘为“圆滑〞、“稍有圆滑〞、“粗拙〞。
比如:粘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以下为坚硬,切面圆滑,夹杂少许碎石,碎石成份为强风化灰岩,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土质均匀,手可搓成细于的长条。
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坚硬、软塑、流塑〕,夹杂少许碎石,碎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2~20mm,最大粒径为25mm。
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和以下为坚硬,局部夹少许铁锰氧化物,此中~、~夹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棱角状,一般粒径为3~20mm,最大粒径为50mm。
粉土××色,密实程度,湿润程度,夹杂物及其主要成份是××,层理及夹层状况,能否含砾、卵石及百分比含量等比如:粉土:黄褐色,~为灰白色,密实,稍湿,手捏有砂感,不可以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粘土、杂砾石,砾石成份以灰岩为主,浑圆状,一般粒径为5~20mm,最大粒径为80mm。
砂土〔粉、细、中、粗、砾〕××色,密实程度,湿润程度,主要成份是××,级配优秀〔或差〕,有无黏粒〔或预计黏粒含量〕等比如: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懈/稍密/中密/密实〔依据标贯试验确立〕,稍湿/湿润〔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固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此中~夹粉质粘土。
工程地质学——地层与地质构造-知识归纳整理
第二章 地层与地质构造第一节 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一、地壳运动的概念→指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
⎩⎨⎧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基本运动形式1⎪⎪⎩⎪⎪⎨⎧板块构造说地球自转说均衡说对流说、运动成因理论2二、地质作用的概念 →指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又叫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1⎪⎪⎪⎩⎪⎪⎪⎨⎧重力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2知识归纳整理第二节 岩层及岩层产状⎪⎩⎪⎨⎧断裂褶皱倾斜岩层后被保留下来的形态。
引起地壳岩层变形变位地质构造:指构造运动⎪⎪⎪⎩⎪⎪⎪⎨⎧︒=⎪⎩⎪⎨⎧︒>︒︒=︒<︒=906060~30300ααααα:)()(::::直立岩层顶面朝下倒转岩层顶面朝上正常岩层陡立岩层陡倾岩层缓倾岩层倾斜岩层水平岩层一、岩层二、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
⎪⎩⎪⎨⎧)(倾角:岩层的倾斜程度)(OD 倾向:岩层的倾斜方向(OA或OB)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产状要素α'1 真倾角(α):岩层在野外的倾角。
视倾角(β):岩层在剖面上的倾角。
θαβsin ⋅=tg tg (θ为剖面线与岩层走向线所夹锐角)2、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1)测量: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方位角法相限角法)记录(2 (3)图示:正常岩层: 30º ; 倒转岩层: 30ºN 135º30º E NW S 45º30ºN45ºE ∠30º s E走向 倾角 倾向135º ∠30º倾向 倾角倾斜岩层褶皱 断层倾角倾向 ααA O BDD’ π走向倾向 走向倾向 走向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第三节 地层概念一、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确定构造形态:如:单斜岩层 背斜 向斜 断层 断层 挑选和评价建造场地:阅读地质图: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阶段形成的岩层,称为该时代的地层。
土木工程地质知识点
土木工程地质知识点1.土壤和岩石的分类和性质:-土壤:根据颗粒大小和颗粒组成的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粉砂、粉土、粘土等不同类型。
土壤的性质包括颗粒分布、含水量、孔隙度、密实度、压缩性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土壤的工程行为。
-岩石:岩石根据成因和结构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石的性质包括密度、强度、溶解性、破碎性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岩石的工程行为。
2.地层和地质构造:-地层:地层是指地壳中不同年龄和性质的岩石和土壤层。
根据地质历史,地层可分为不同的层序,如砾石层、沙层、泥层等。
地层的特征对土木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评估非常重要。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中的断裂、褶皱、隆起和下陷等变形现象。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断层、褶皱、岩浆活动等。
地质构造的研究对地理勘察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3.土壤和岩石力学特性:-孔隙水压力:土壤和岩石中的孔隙水会影响力学特性,特别是承载力和压缩性。
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和变化会导致土壤和岩石的变形和破坏。
-滑动面和剪切强度:土壤和岩石的滑动面是导致坡面崩塌、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土壤和岩石的剪切强度是决定滑动面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岩土抗剪强度:土壤和岩石的抗剪强度是土木工程设计、边坡稳定性和基础设计的重要指标。
抗剪强度与土壤和岩石的物理特性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4.地质灾害和地质工程:-边坡稳定性:地质构造、地层和水文条件是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地质勘察和数值模拟,可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
-岩石和土壤的涌水问题:地下水的涌入会导致地下结构和基础的损坏。
通过地质勘测和防水措施,可以减少涌水带来的影响。
-地震作用:地震会对土木工程结构造成破坏。
通过地震勘测和地震设计,可以降低地震作用对工程的危害。
总之,土木工程地质知识点包括土壤和岩石的分类和性质、地层和构造、土壤和岩石力学特性,以及地质灾害和地质工程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Q4地层描述
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1)、崩坡积层(Q4col+del)、残坡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和泥石流堆积层(Q4sef),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以及二叠系大关山组(P1dg)和石炭系岷河组(C2mh)岩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灰、灰黄、深灰、灰黑色,表层约0.20~0.50m为耕土,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较多粘粒和大量植物根茎,结构疏松,局部含少量角砾、碎石(粒径一般为2.00~4.00mm),上部灰黄,稍湿~湿,松散;下部深灰、灰黑色,湿,松散~稍密为主,含有机质和生物碎块。
该层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地表和砂卵石层上,层厚0.40~2.00m。
2、冲洪积层(Q4al+p1)(1)粉质粘土灰、灰黄、深灰~灰黑色,可塑,稍湿。
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的云母,含较多粘粒,沉积韵律明显,质地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质粘土或粉砂,呈透镜状,松散~稍密,厚约为0.1~3.5m。
(2)含角砾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稍湿。
含角砾碎屑,粒径一般为2.00~4.00mm,含量约15~20%。
主要呈透镜体分布于角砾层中,层厚0.30~3.00m。
(3)角砾褐灰~褐黑色,松散,稍湿。
含约15~25%的细粒土。
砾石母岩为变质岩,呈强风化状(用手折易断或易捏成粉末状),磨圆度差,呈棱角状,层厚0.40~4.70m。
(4)碎石土浅灰~褐灰色,稍湿,碎石母岩主要成分为变质岩,棱角~次棱角状,中等~微风化,碎石粒径多为2~4cm,含少量块石,个别块石达10cm以上,碎石含量50~70%,充填15~25%的粉质粘土。
(5)细砂灰、灰黄色,松散,稍湿,含粘粒较多,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铁锰质氧化物及云母片,呈透镜体状,层厚为1.4~1.5m 。
(6)含卵石粉土灰黄、深灰色,稍湿-湿,卵石一般粒径0.5~2.0cm,个别大于3cm,多呈次棱角-次圆状,成分主要为灰岩、白云岩。
硅质页岩工程地质描述
硅质页岩工程地质描述
硅质页岩是一种具有高含量的硅质矿物的沉积岩石,具有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
在进行工程地质描述时,需要对其岩性、结构、物理性质、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等进行分析和描述。
硅质页岩的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灰色或黑色,呈片状或层状,质硬且具有一定的韧性。
在切割时会出现明显的层理面,且有时会出现褶皱和断裂。
物理性质方面,硅质页岩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但其含水量较高,易于吸湿膨胀。
硅质页岩的地层分布主要分布在寒武纪晚期至古近纪时期,是中生代和古生代的重要沉积岩石。
在地质构造方面,硅质页岩主要分布在板块活动带、褶皱带和隆起带等地质构造单元。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硅质页岩的特性和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工程地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硅质页岩的开采和利用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设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自然资源。
- 1 -。
河道卵砾石层地质描述
河道卵砾石层地质描述
地质勘探中卵砾石地层是工程地质钻探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其基本特征是结构松散、胶结差或无胶结,呈大小不等的颗粒状。
钻进时钻进效率低、钻头钻具损耗大、孔壁不稳定、钻孔容易出卡、埋钻事故,成孔困难,且发生事故后处理十分困难;二是取芯困难,岩芯采取率达不到地质要求。
因此,确保工程地质勘探钻孔成孔和取芯率成为卵石地层钻探的关键。
对该种地层的钻进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做到预防为主,及时消除隐患,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杂填土(Q4 ml)①:
该层主要分布于富屯溪两岸护坡处,整个场地表层,揭露厚度0.50~9.60m。
褐黄、灰黄色为主,湿~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填料主要为卵石,粗砂、建筑垃圾及少量粘性土,硬杂质含量约70%,卵石的一般粒径为2~6cm,个别最大粒径为18cm,母岩为花岗岩及砂岩,中等风化。
河中部分未经系统分层压实处理,回填时间较短(大于5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土质成分与结构疏密不均。
该层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最小值N63.5=10.2击,最大值N63.5=47.7击。
但该层护岸部分地段经过处理,处理过的杂填土密实度较好。
护岸部分相对于河中部分较好,但总体偏差。
2、卵石(Q4al-pl)②: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1~AZK4-1、AZK9~AZK19、DZK1~DZK6、QK1~QK26、QK84~QK99、ZK1~ZK19钻孔有揭露。
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70~9.20m,顶板埋深0.00~9.60m,层顶高程109.66~11.796m。
灰黄、灰色等色,中密为主,局部为稍密,卵石原岩主要为片岩,中等风化程度,直径2~5cm,亚圆形,级配一般,可选性较好,磨圆度一般,填充物主要为中粗砂,局部含泥,胶结度一般。
其中>20mm颗粒>50%,<20约占45%。
该层在89孔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63.5=13.87击,修正值N63.5=13.69击。
土质结构较均匀,工程性能较好。
3、全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③: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广,仅AZK9~AZK19、DZK1~DZK6、QK1~QK5、QK20~QK27、QK86~QK99、SZK1~SZK6、ZK1~ZK12、ZK17~ZK19钻孔有揭露,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0.50~13.10m,顶板埋深1.10~13.40m,层顶高程102.31~124.66m。
灰黄
色,主要由剧烈风化的石英片岩,岩芯呈土状,RQD=0,手捏即散,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94次,杆长校正后锤击数平均值N=32.31击,标准值N=31.86击。
该层力学强度较高,压缩性中~低,工程地质性能好。
勘探过程,该层未发现有洞穴、临空面和软弱夹层。
4、强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④:
该层层位稳定,在场地所有钻孔均有揭示,层面有一定起伏变化,由于受勘探技术要求及深度限制,该层部分钻孔未揭穿。
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50~17.70m,顶板埋深0.00~17.20m,层顶高程99.540~117.15m。
灰黑色、灰色等色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黑云母、长石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部分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部分碎屑状,RQD=0,属极软岩。
点荷载换算后的抗压强度为10.83~20.38Mp a,平均值为15.47Mp a,岩石坚硬程度属软~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类。
工程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勘探过程,该层未发现有洞穴、破碎带、临空面和软弱夹层。
5、中风化石英片岩(Pt2-3x)⑤:
该层为场地内揭露的最底层,仅在DZK1、DZK5、DZK6、ZK1~ZK3、ZK5~ZK7、ZK9~ZK12及ZK19勘探未揭示,埋深变化较大。
钻探深度内揭露厚度一般为1.90~16.20m,顶板埋深6.30~20.70m,层顶高程92.01~110.01m。
灰黑色、灰色等色其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黑云母、长石及少量其它矿物组成,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部分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部分短柱状,RQD=20~30%,属
较硬岩石。
该层做饱和单轴抗压试验51组,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1.40~62.53Mpa,平均值=43.36Mpa,标准值=41.32 Mpa。
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类。
工程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勘探过程,该层未发现有洞穴、破碎带、临空面和软弱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