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革命根源于
爱思考点选考政治答案选修一
爱思考点选考政治答案选修一1、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单选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2、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单选题] *A.创新B.改革C.发展(正确答案)D.开放3、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单选题] *A.革命的性质不同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正确答案)C.革命的前途不同D.革命的对象不同4、7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反映国体。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单选题]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B.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的范畴(正确答案)D.人类进行生产斗争、政治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能力的范畴6、90. 价值影响价格,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第四课1单选题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单选题] *A.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确答案)C.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建国一百周年,建设成现代化强国8、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单选题] *A.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问题B.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C.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答案)D.创造美好生活9、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行先改的,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是因为当时(? )[单选题] *A.我国必须要完成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历史重任B.“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正确答案)C.全国人民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D.我国必须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10、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单选题] *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正确答案)D.南昌起义11、18. 下列哪种制度不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
马原第三章第二、三节(附练习题)
¾
à ¼
µ Ê
¦ Á
Ð Ö
ú ¹
Õ È
¾ ±
À Ã
ú ¹
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发展教育
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
教育的功能:
培养人才、发展科技、 传承文化、服务社会
★ 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 ★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
教育的作用
★ 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
重要动力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 性,全局性作用
一七八九年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 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 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 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 社会各个领域采取革新举措。
2008年“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
鲁豫有约——对话袁隆平先生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如何发展科技?
Ð ¹ Ö ú Õ ± È ¾ À ¹ Ã ú
ó Ñ ´ §É ú Ê ý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 2008年8月,中国的粮价 油价肉价的胀势不仅得到 了控制,而且都在跌,中 国经济的头号难题找到了 答案:农业丰收得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可以没有比尔· 盖茨, 不可以没有袁隆平。
走近袁隆平
2023届浙江省嘉兴市一模政治试题
2023届浙江省嘉兴市一模政治试题1、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单选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确答案)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 )[单选题] *A.2020年2025年B.十九大二十大(正确答案)C.二十大二十一大D.2035年本世纪中叶3、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单选题] *A.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确答案)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4、10.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一下,对探索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学习马克思主义B.学习苏联模式C.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答案)D.另起炉灶,独树一帜5、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这一思想()①是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②完成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成败④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单选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正确答案)6、13. 中国要以自身的发展()。
* [单选题] *A、称雄世界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正确答案)C、称霸世界D、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7、75.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所得属于按劳分配。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大实际,反映的是()[单选题] *A.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答案)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已经改变C.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现代化强国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动力作用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单选题] *A.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正确答案)B.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改变C.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成为根本政治制度D.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强国1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社会革命的根源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正确答案
A
社会革命是指人们改变社会的巨大变化。最深远的根源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现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有必要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持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解放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阶级社会中,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体现。
基本定义
革命
革命是指事物的根本变化,是指从旧质量到新质量的跨越。
从革命的本义来看,它主要是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广义上讲,科学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等就是革命的意义。
含义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殊类别。它是指与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有关的社会活动,并促进社会形式从低到高的根本转变。革命阶级为了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个统一的斗争过程。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如果革命要改变社会和经济体系,就必须集中在争取国家政权的政治斗争中。政治斗争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列宁指出,“所有革命的根本问题都是国家权力问题”(列宁选集,第3卷,第19页)。国家权力从反动阶级到进步阶级的转移是革命的主要和基本标志。
根本原因条件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体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保持旧的经济基础,阻碍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客观和主观的条件。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引起的民族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革命形势。列宁指出:“只有当“下层阶级”不想像往常一样生活,而“上层阶级”不能像往常一样生活和统治时,革命才能胜利。主观条件包括:极大地提高了革命阶级的意识和组织能力,形成了革命领导核心,并具备了发动强大的革命力量来摧毁反动统治的能力。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的成熟主要表现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上,即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民族革命的具体实践,来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战略。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同一切其他事物发展一样,也有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社会发展中的质变称为社会革命,量变称为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是指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到统治阶级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阶级也不能再继续忍受下去时,革命就必然爆发了。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其一,社会革命本身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但它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在当前社会形态中已无法发展时,就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摧毁社会发展的一切障碍,彻底解放生产力。
其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从而为开辟社会生活的全新容扫清道路。
社会改革是指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前提下对现存的社会制度所作的某些局部性改变,从而为生产力发展开拓一定的发展空间。
改革与革命的不同不仅在于改革是社会的量变,还在于改革通常是迫于被统治阶级的反抗斗争而由统治阶级作出的、自上而下的、局部性的的调整。
社会改革在历史上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和称谓,如改良、变法、维新、新政等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政协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当社会出现变异之后,只有两种出路:一是大规模的社会改革,一是社会革命。
而唯有革命,才是解决变异的最终出路。
社会革命论可非当社会变异达到了这样的程度——1)单纯依靠调整社会机制因素已经不可能容纳当时的社会基础条件,或是2)现存的统治者已经无力改良那已经腐朽的社会机制因素以适应社会基础条件(包括社会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的新要求,或是3)统治者本身就已经腐朽,完全丧失了作为统治者的起码职能[1]——此时,社会将会产生一种来自统治者外部的、旨在摧毁旧有社会结构或旧有统治者的暴力行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1、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A.物质或精神B.物质和精神C.存在D.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D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答案】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案】A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答案】D5、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答案】C6、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答案】D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D8、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答案】D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D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否定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答案】A1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12、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答案】A1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答案】C14、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贮藏手段和价值尺度C.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D.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答案】A1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答案】A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1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答案】B18、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答案】B1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答案】B20、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答案】B21、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答案】B2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答案】D23、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答案】C2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答案】D25、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
现因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
试问,在不追加资本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BA.2000B.1000C.500D.100【答案】B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答案】B3、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4、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答案】C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C)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答案】C7、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年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答案】A8、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答案】C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A.诡辩论B.实用主义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C10、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A.物质或精神B.物质和精神C.存在D.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D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答案】B12、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答案】D13、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答案】D14、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答案】A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答案】C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答案】C3、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
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答案】B4、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A.它是构成生产关系这种物质关系的基础形式B.它是人们在生产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C.它是一种人们不能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D.它的实体就是客观自然界【答案】A5、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6、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
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
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A.20%B.50%C.200%D.100%【答案】C7、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8、社会革命根源于()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答案】D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A.诡辩论B.实用主义观点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C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答案】B11、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A.物质或精神B.物质和精神C.存在D.具体的物质形态【答案】D12、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关于人和人生问题的学说【答案】C13、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
2022年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广东警官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B.在实践中自己探索C.循序渐进D.理论联系实际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7、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0、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3、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14、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B.生产国际化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二、多项选择题16、物质是指( )A.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B.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在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D.各种具体物质形态迭加在一起的总和17、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18、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19、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0、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
2022年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4、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 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9、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0、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11、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2、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中国社会革命根源于哪里
中国社会革命根源于哪里?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社会革命的“下篇”,主题就是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0年奋斗历程,谱写了伟大社会革命的壮丽史诗。
中国革命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发生和取得胜利的,必须给予唯物主义的回答。
引起这场革命的根本原因即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封建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这就形成了中国革命发生的两个根本条件即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力量。
中国革命胜利的条件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帝国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它们制造的枪炮等是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反抗到底的精神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及运用是精神条件。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社会革命,是同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相联系的,指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先进阶级为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而进行的历史行动。
正如列宁所说:“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这就是说,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但是,旧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
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改变旧的上层建筑,最主要的是消灭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案例分析: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产物。 第二,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暴力行动。 第三,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
2.1革命的分类
革命的分类:
从革命的本义上来看,主要指政治革命和
社会革命。 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 等,则是革命的转义。
2.2社会革命的本质
+ 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
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 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 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 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它的根本问题是政 权问题。
2、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①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
和决定性环节; ② 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够发挥出创造历史 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 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和栋梁。
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1)
1. 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
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 方式、目的不同: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 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是统治者主动实 行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 的统治。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 上的的暴力方式,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 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五、社会革命与改革的区别(2)
3、 对生产力影响不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 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 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 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 社会发展的。 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 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 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 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 物力和时间。
六、案列介绍—辛亥革命
1.回溯中华历史
马克思试题3-2
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人民群众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2.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3.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D.上层建筑的发展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5.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政治权力B.社会生产力C.天才的创造力D.阶级斗争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根本动力B.惟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D.剩余产品的出现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A.人们在特定经济结构中的特定地位B.人们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政治态度C.人们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D.人们之间的政治法律关系9.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社会标准10.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11.对无产阶级革命来说,主观条件成熟的主要标志是: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和毅力B.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提高D.有一个敢于和善于领导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D 3A 4D 5D 6D 7C 8A 9A 10B 11D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有: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B.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马克思本人对于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包括: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并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B.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C.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D.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3.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A.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B.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D.生产力发展的动因4.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
马原第三章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2018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A、唯一标准B、最高标准C、普遍标准D、特殊标准3、社会革命根源于()A、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社会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和上层建筑的矛盾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5、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D、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6、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 劳动者的素质B. 科学技术C. 生产管理D. 生产工具7、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 产品的分配方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8、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 )A.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B. 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 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2022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理论斗争B.议会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3、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4、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B.锻炼逻辑思维能力C.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D.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11、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国际垄断同盟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D.殖民地和宗主国1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1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14、“人的依赖性关系”指()A.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5、“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空间性概念B.物质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时间性概念二、多项选择题16、唐代著名的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2022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9、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B.资产阶级国家C.私人垄断资本D.资本输出1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12、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1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4、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6、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D.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规律17、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D.创造出剩余价值19、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发展的新现象有()A.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B.大型企业间的联合与兼并加剧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D.跨国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2022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3、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 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7、在 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11、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含答案.1、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答案】C2、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的根本对立在于()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无产阶级专政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反作用D.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答案】D3、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A.矛盾特殊性原理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C.矛盾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D.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答案】C4、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答案】A5、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答案】D6、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
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
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
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答案】B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答案】C8、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答案】C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A.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的行动就是社会规律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答案】B10、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地理环境B.社会存在C.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答案】C1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
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当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即改变社会制度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
基本定义
革命
革命是指事物的根本性变革,是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从革命的本义上来看,主要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在广泛意义上使用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等,则是革命的转义。
含义
是历史唯物主义特有的范畴,是指同整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相联系的,促使社会形态从低到高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革命的阶级为改变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统一的斗争过程。
实质
是革命阶层推翻旧的统治阶层,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能够,它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标志
国家政权从旧阶层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层。
历史作用
社会革命是新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
革命的历史作用在于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
革命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革命热情和创造才能,鼓舞他们投身于创造历史的伟大事业。
历史上的每一次大革命,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发动和锻炼人民群众,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历史前进。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
革命要改变社会经济制度,必然集中地表现为争夺国家政权的政治斗争。
政治斗争在社会革命中具有决定意义,列宁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选集》第3卷,第19页)。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进步阶级手里,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根源条件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挠社会前进时,必然引起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社会革命的发生。
社会革命的爆发和胜利需要具备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社会革命的客观条件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导致的全国性危机,由此造成的革命形势。
列宁指出:"只有当'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主观条件包括:革命阶层的觉悟和组织程度的大大提高,形成革命的领导核心,能够发动足以摧毁反动统治的强大的革命力量。
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订出正确的革命路线和战略策略。
政治革命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政治运动同时又是社会运动,政治革命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革命即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确定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而进行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任何真正的革命都是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还表现在:
1. 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产生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与它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发生深刻矛盾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这种矛盾日趋尖锐化的结果必然导致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在旧社会内部发生了。
这种情况客观上要求政治革命与之相适应。
新的社会阶级经济力量的增长必然要求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2. 社会革命又要求政治革命为自己开辟道路,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因为旧的政治统治保护着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革命的进行,因此不进行政治革命,就不可能取得社会革命的最后胜利。
以政治革命建立新的政权,也为确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提供了政治的保证。
类型形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依据社会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革命对象、任务和动力,社会革命区分为不同类型: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新兴地主阶级的革命,包括奴隶起义和奴隶暴动;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资产阶级革命,包括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最彻底的革命。
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而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阶级差别,最终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在剥削制度已被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要不断进行改革,还会有质变,但这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革命。
社会革命的形式是多样的,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19页)。
社会革命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采取和平发展的形式。
无产阶级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具体历史条件和客观的革命形势。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社会革命的伟大作用,但并不一般地反对改良,不反对无产阶级为争取日常改良而进行的斗争,把改良作为革命的副产品和辅助方法。
在革命时机尚未成熟时,无产阶级通过改良为革命积蓄力量,利用改良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总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