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合集下载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吊载翻转致人死事故经过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该厂厂房简易,没有什么电动起重设备,只有作为起吊用(de)手拉葫芦.发生事故(de)是一台起重量为2t、起升高度为、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de)手拉葫芦.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de)吊装钢丝绳后,甲拉动葫芦,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当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de)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甲开始拉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在接触拖车(de)瞬间发生了翻转,将毫无防备(de)乙撞倒并压在乙(de)身上,甲慌忙呼喊众人帮忙,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内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检查手拉葫芦(de)链条断裂处,发现有肉眼可见(de)微小旧裂痕,可见起升链条内在质量有缺陷,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de)断裂危险隐患.②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葫芦(de)起重能力仅2t,属于超载起吊,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③经检测发现未断裂(de)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劳变形,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5%以上(de)报废标准.另外,还有多处链环(de)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10%以上(de)报废标准.经查该葫芦使用较为频繁,使用期有7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由此可见起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也是发生这起事故(de)一个重要原因.④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操作人员距离吊载较近,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⑤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de)起重设备,忽略了对操作人员(de)安全技术培训.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②起重设备应经常检查维护,发现缺陷应及时维修,达到报废(de)部件应及时更换.③起重机械作业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站位.④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对参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de)安全培训.案例二违章操作卷扬机,卷入卷筒把命丧事故经过某钢厂原料工段2号250m3白灰竖窑丙班炉长甲到2号炉仪表操作室向开车工乙布置2号炉卷扬机(de)清扫工作.甲接着便同乙一起到2号炉二楼卷扬机处打扫卫生.甲、乙先将卷扬机东侧安全护栏搬开,然后,甲用铁锹清理卷扬机下面(de)积灰,乙则用扫帚先清扫东侧,然后清扫北侧.清扫完后,乙完全没有顾及尚有一人在机台清扫卫生,也未打任何招呼便回到操作室开车加料,当加第五斗料时,发现电流偏离经查发现,甲(de)脚被卷入卷扬机卷筒(de)钢丝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乙违章操作,开机前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人仍在清扫卫生,未与甲打招呼,擅自开机,这是造成这次事故(de)直接原因.②甲没能及时制止乙(de)违章行为,甲身为领导,平时对下属职工安全教育不够,没有注意安全生产,结果自食恶果.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这是一起违章开动卷扬机造成(de)严重伤害事故.领导者和操作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意识.②事故责任人乙严重违章作业,毫无责任心和负责(de)工作态度,工作不专心,马马虎虎,造成严重后果.③卷扬机属高速旋转(de)设备,应采取严格(de)防范措施,当有人在卷扬机附近时,不允许随便开机,卷扬机回转部位应有防护栏杆,应制定岗位责任制,以落实安全生产.④卷扬机操作工属特殊工作岗位,必须受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⑤卷扬机在检修及清扫卫生时,应设立明显(de)不准开机(de)标志,正常工作时,闲杂人员不得靠近卷筒,以防止被卷绕发生危险.案例三歪拉斜吊不应该,吊物游摆人撞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春光号起重机正在吊混凝土吊斗,由于不垂直,重心偏离起吊垂直线约2m,起吊后吊斗便缓慢向前移动.前方,起重指挥邵某正背朝吊机,两手搭在江某肩上讲话,险工小马(代替指挥)见状大叫闪开,吊车司机也立即呜号并迅速推操纵杆下降吊点,没想到电源突然跳闸,下降吊点(de)措施失效,吊斗向邵、江两人撞去.江某因听到叫声立即退一步闪开,邵某则因躲闪不及,被吊斗撞击倒在地上,终因内脏多处严重损伤而不治身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作业,歪拉斜吊,是导致这起事故(de)直接原因.②现场指挥混乱,指挥邵某玩忽职守,险工小马无证违章指挥是这起事故(de)主要原因.③所用起重机平常维修保养不好,关键时刻突然跳闸也是这起事故(de)原因之一.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指挥和起重机司机(de)职责,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要严格遵守"十不吊"(de)规定:歪拉斜挂不吊.②吊车起重作业时,必须配有一名有经验持有操作证(de)起重指挥人员指挥,不能让无证人员进行指挥,担任指挥(de)起重工必须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③吊车司机对吊车必须认真做好例保,即做好清洁、补充润滑、紧固、调整工作,关键部位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④加强岗位责任制、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de)落实.案例四重物棱角未防护,受力绳断人抽死事故经过某施工队在北京开关厂用卷扬机挪运一台10t(de)磨床时,把挂滑轮(de)钢丝绳围在一个石槽上.钢丝绳受力后,被石槽棱角处硌断,钢丝绳猛力蹦起,抽在现场指挥者刘某(de)右脚上,使其摔倒,头部受重伤,于次日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有关人员(de)安全意识淡薄,按规定不允许钢丝绳与有棱角(de)坚硬物直接接触违章操作是导致事故(de)直接原因.②对于特殊工种(de)作业现场,应加强管理.把钢丝绳围在石槽上,反映出工作中(de)麻痹思想和急于求成(de)心理状态.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应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意识(de)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de)思想.②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出现(de)问题及现场每个细微(de)变化都应注意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de)发生.案例五重物吊挂不牢靠,途中脱销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m时脱钩,将技术员路某砸伤后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重物未挂牢脱钩,是这次事故(de)直接原因.技术员路某自我保护意识差,躲避不及是这次事故(de)直接受害者.②这次事故发生(de)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de)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de)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司索工(de)安全教育,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严格遵守起重机械作业安全规程.②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de)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de)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等.案例六强令工人乘吊笼 , 人仰笼翻钢绳断事故经过1985年元月,徐某被某建材厂聘用为该厂建筑安装队队长后,在承包某市解放西街十号楼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施工之规定,不设斜道,违反起重机械(de)管理规定,命令工人爬架杆乘提升吊笼进行作业.事故前几天,徐某就发现提升吊笼(de)钢丝绳有点毛,徐某不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安排工人盲目蛮干.发生事故(de)当天,工人向副队长时某反映钢丝绳"毛得厉害",时某检查发现有一尺多长(de)毛头,便指派钟某更换钢丝绳.而钟某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决定先把7名工人送上楼干活,再换钢丝绳.当吊笼接近四楼时,钢丝绳突然中断,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de)发生,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1人轻伤(de)严重后果.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蛮干,强令冒险作业,违反安全管理规程行事.徐某作为安装队队长,强令工人爬架杆乘吊笼进行作业,当发现钢丝绳有点毛(de)问题后,疏忽大意不积极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以致酿成事故.②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忽视安全.钟某不落实副队长让其更换钢丝绳(de)正确决定,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擅自决定送工人上楼干活.这种对事故(de)结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de)过于自信(de)过失心理状态,直接导致了悲剧(de)发生.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认真执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更不得违章指挥、盲目蛮干、冒险作业,对违背者必须严肃处理.②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坚决克服轻率麻痹和侥幸心理.发现事故苗头,及时排除,确保安全施工.案例七起吊操作违了章,钢板脱钩把人伤事故经过2002年3月18日早上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谢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赵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邸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在场(de)贺某、赵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邸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贺某、赵某等人赶紧找车将邸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邸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行车操作工王某违章操作,在行车西行2m后,当她已发现钢板南北上下晃动时,应立即停车弄清原因,消除晃动因素后,再往南行.但王某违反操作规程,点打吊车往南运行,导致钢板脱离吊钩,造成邸某死亡.这是事故发生(de)一个直接原因.②贺某现场违章指挥.一是起吊前贺某未对现场进行检查;二是物体离地面高度较高,贺某未特别加强安全警戒;三是指挥失误,当行车西行发现晃动时,应立即出示停车手势,但贺某未做;四是贺某站(de)位置不符合指挥者要求,应站在吊车(de)西边,便于检查和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贺某却站在汽车东边一直未离开,因而对吊车西边邸某(de)出现不能及时发现.贺某违章指挥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de)主要原因.③邸某本应在闪蒸器南边清扫卫生,但邸某违反劳动纪律,站到闪蒸器(de)北边(危险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de)直接原因.④车间设备安全员卫某(de)错误,一是现场监督检查不到位 , 事故当班卫某已在车间 , 身为车间设备安全员即是车间安全直接管理者 , 但卫某没有在吊车区域进行监督检查 ; 二是平时对行车操作工王某是否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不清楚 , 也未要求和检查过持证上岗情况 ; 三是对本车间存在(de)隐患 ,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⑤设备存在缺陷:一是行车锈蚀严重,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二是吊钩不防滑,也未采取防滑措施;三是未采用防滑吊钩.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完善制度,健全规程,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目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从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②强化有效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对特殊工种(de)教育、对干部就职前(de)教育、对在职人员(de)日常安全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坚持严格考试,持证上岗,不能走过场.③推行定置化管理,优化现场管理.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强化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采用防滑吊钩.案例八设备缺陷入过失,吊钩冲顶砸人死事故经过某钢铁厂二炼钢车间起重机司机甲驾驶5号桥式起重机给7号电炉装完第四遍料并平完料后,炉前工乙指挥该起重机准备将掉在电炉西侧(de)一根废钢吊走,起重机司机甲在起升主钩(de)同时,降落副钩,结果主钩却超过上升极限位置后继续上升,将起升钢丝绳拉断,致使主钩坠落,将乙砸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①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因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de)触头发生粘连,使限位器失效,导致主钩继续上升冲顶坠落.②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当主钩起升到位后,司机将主钩控制手柄扳到零位,但因操作不慎,使控制器手柄从零位移动,造成主钩继续上升.③未按要求对起重机进行定期检查与保养,未对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触头进行定期更换而埋下事故隐患.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这是一起设备缺陷与人为过失共同造成(de)事故.除了操作者技术不熟练,手柄没有扳到零位外,起升机构(de)安全装置——起升高度限位器(de)设备缺陷也是造成事故(de)主要原因.②起重机司机应经常检查高度限位器是否良好,发现缺陷及时维修.③有条件(de)可采用两套起升高度限位器.④应加强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de)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案例九作业环境不注意,吊臂触电致人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用一台起重量为25t(de)汽车吊组装塔式起重机,在吊装一金属长梯(de)作业现场上方,距地面高处有一组66kV高压输电线路.现场作业人员有4名:现场负责人甲、现场吊装作业指挥人员乙、司索丙和汽车吊司机丁.当指挥作业人员乙指挥吊装司索人员丙用吊装绳捆绑锁住金属长梯中间部分,乙指挥丁开始起吊,此时长梯有些摇晃摆动,丙用手扶住长梯一端来减缓长梯(de)摆动,然后乙又指挥丁操作汽车吊着长梯向左回转以便放置到架设长梯(de)位置上,正当长梯随起重机臂回转时,丙突然倒地.此时发现起重机右前方支腿放出电火花,起重机臂顶端与高压线相触及,高压电流通过起重机臂顶端滑轮及钢丝绳传到吊钩及吊装钢丝绳直到金属长梯与丙接触,造成丙触电身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触电隐患是作业环境中有一高压输电线,没有引起作业人员(de)足够重视.②作业前没有制定出在高压输电线下(de)作业方案,特别是没有严格规定出起重机作业时与高压线(de)安全距离,没有专门安排人员负责这方面(de)监督与保护.③被害者丙等作业人员在高压线下方作业,缺乏应有(de)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丙手扶金属梯直接受害,司机未受害只是侥幸.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尽量不要在高压输电线路下作业.②有悬臂(de)起重机在高压电线下作业,要时刻注意起重机悬臂与电线(de)距离.③在高压电线下作业可在作业上方与高压电线下方设置一安全保护装置,如搭成木架以限制起重臂不要超过木栅工作.④在高压线下从事起重机械作业,为防止吊载摇摆和防止万一触电,可用尼龙绳或麻绳牵引吊载.⑤在高压线下作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监督.⑥制定出高压线下作业(de)起吊方案,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案例十超载起吊塔倾翻,砸塌屋顶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厂一车间2~6t塔式起重机司机管某,负责吊卸由运输公司拉运来(de)约100t(de)九卡车钢材.在从卡车上卸货时,由运输公司司索工负责穿钢丝绳吊索挂钩工作.卸第一辆卡车时分三次吊卸,但从第二辆车开始,为加快进度,改为分两次吊卸,在场(de)收货员乔某曾提出警告:该塔式起重机每次只能吊3t,应少吊些.但运输公司司索工却以该车标牌2~6t为由而加以拒绝,继续以每车两次吊完方式穿挂又卸了两车,当吊到第四辆卡车(de)第二钩时,起吊后起重臂在由南经西面向北方向旋转时,又恰遇一阵大风吹至,致使塔式起重机倾覆.使自重几十吨(de)起重机倒在钢筋车间(de)屋顶上,并将其压塌.当时车间内有20多人正在工作,其中一名电焊工浦某被当场压死,多人受伤.事故原因分析①该车起重力矩限制器失灵未修复,在超载倾覆前不能及时发出示警信号,以致失去了保护功能.②司机室内既无起重特性表,也无起重性能指示牌,司机无法掌握起重机在不同幅度时其相应额定负载值,以致产生超载倾覆(de)可能性.③该起重机倾翻时(de)幅度为,其相应额定载荷为,而此时却起吊.这已经存在倾翻(de)危险,又值大风吹袭,使稳定力矩大为减弱,而倾翻力矩因超载又急剧加大,这就必然导致起重机(de)倾翻.④该起重机大修后未经安全检测确认验收,便盲目投产使用.⑤起重机械作业时无专人指挥,违章操作.⑥司机管某未经培训没有合格证,属于元证违规操作.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严禁元证违规操作,各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②臂架式起重机必须安装极限力矩限制器并具有起重性能指示牌,以便有操作依据.③严禁超载起吊.案例十一拆塔方案不合理,塔倒人亡要汲取事故经过某建筑公司在工地拆卸TQ60/80塔式起重机机身.塔身自重,高.他们用汽车起重机吊钩系吊塔身顶部,又以该起重机通过导向滑轮牵引塔帽以使其倾倒,当汽车起重机向前牵引使塔帽仅偏斜2m左右时,突然灭火而不能继续牵引时,塔身自重水平分力作用下塔身回摆将汽车起重机又拉回,随后又将汽车起重机发动起来向前牵引行走左右时,牵引塔身(de)钢丝绳吊索在绳夹固定连接处被拉开导致塔身在失去牵引力后发生来回摆动,将两个铰链底座撕裂,使塔身向反方向倾倒,将距塔机40m以外正在作业(de)水电安装处(de)贾某头部砸伤,经抢救无效而亡.事故原因分析①施工方案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汽车牵引力小,制动力矩小(附着力),有灭火(de)可能性等缺陷,以致当灭火后因制动力矩小而被拉回再次启动牵引而发生事故.②司索工失职,牵引绳绳夹连接处不合安全规定,通常绳夹不少于6个,而该连接处仅3个绳夹,夹持力大减,故其极限牵引力减小,当再次启动牵引塔身时,由于惯性作用而需加大牵引力超过绳夹极限牵引力而发生滑出现象,导致事故(de)发生.③周围作业人员未能离开危险区,缺乏警觉性,存在以为塔不会倾倒(de)麻痹思想,以致悲剧发生.④未设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察视周围,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应采用卷扬机作为牵引,即可保证不会出现这种失控现象.②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按标准要求绳夹连接处不少于6个, 并在第5个与第6个绳夹间设置安全弯,以便随时观察钢丝绳滑动情况,以免发生滑脱危险.③对起重工具和器具必须予以科学选取和严格检查.④设现场安全监督员环视周围,消除隐患.案例十二规章制度不健全,臂架坠落砸死人事故经过铁道部大桥局某公司管桩车间,由代班长刘某等6人负责用塔式起重机往三节车厢内吊运管桩.司机杜某操纵起重机,刘某、黄某在车厢内负责摘钩,廖某、王某负责在养护池内挂钩. 在装完两节车厢管桩后,在往第三节车厢吊装管桩时,司索工廖某在4号养护池内挂好钩后,廖某即退到4号养护池东北角,爬上池墙顶时,起重司机即鸣铃起吊.在起升绳受力(de)一瞬间,只听"叭"(de)一声,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拉索钢丝绳破断,致使起重臂旋转坠落.在起重臂坠落过程中,其起升钢丝绳亦随之急速摆动并旋转坠落,将站在池墙顶上(de)廖某打落于4号养护池内,经抢救无效而亡.事故原因分析①该塔式起重机是从建筑工地拆除退回后放置两年之久,重新安装后未加严格检查和保养就技产使用(de),单位领导严重忽视设备维护保养与检查(de)重要性,为事故发生埋下了潜在(de)隐患.②破断(de)钢丝绳拉索当初安装时就已经是将近达到报废标准(de)旧绳,未加任何浸油润滑和必要(de)保养就继续安装使用,经四年使用后早已超过了报废标准,却继续使用,这种严重忽视安全、野蛮地使用设备(de)做法,实为罕见.③严重缺乏检查、保养和润滑.④司机在未接到指挥员指令情况下,擅自起吊,实属违规行为,若待周围人离开危险区后起吊,即使钢索断裂起重臂坠落,也不至于伤人致死.⑤周围作业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思想麻痹,未能远离危险区,以致酿成大祸.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①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健全(de)维修、保养和设备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②各级人员遵守各自安全操作规程.③加强对职工(de)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人们(de)自我保护和群体相互保护意识.④现场作业设专职安全监督员.案例十三承包吊装起重机,人亡机毁损失重事故经过某造船厂正在建造(de)600t×170m龙门起重机结构主梁分别利用由龙门起重机自身行走机构、刚性腿、主梁17分段(de)总成(高87m,重约900t,迎风面积1300m2,由4根缆风绳固定)和自制塔架作为2个液压提升装置(de)承重支架,并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de)工艺技术进行整体提升安装.2001年7月17日早7时,施工人员按张某(de)布置,通过陆侧(远离黄浦江一侧)和江侧(靠近黄浦江一侧)卷扬机先后调整刚性腿(de)两对内、外两侧缆风绳,现场测量员通过经纬仪监测刚性腿顶部(de)基准靶标志,并通过对讲机指挥两侧卷扬机操作工进行放缆作业(据陈述,调整时,控制靶位标志内外允许摆动20mm).放缆时,先放松陆侧内缆风绳,当刚性腿出现外偏时,通过调松陆侧外缆风绳减小外侧拉力进行修偏,直至恢复至原状态.通过十余次放松及调整后,陆侧内缆风绳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此后,又使用相同方法和相近(de)次数,将江侧内缆风绳放松调整为完全松弛状态,约7时充分,当地面人员正要通知上面工作人员推移江侧内缆风绳时,测量员发现基准标志逐渐外移,并逸出经纬仪观察范围,同时还有现场人员也发现刚性腿不断地在向外侧倾斜,直到刚性腿倾覆,主梁被拉动横向平移并坠落,另一端(de)塔架也随之倾倒.事故造成36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死亡人员中,电建公司4人,机器人中心9人(其中有副教授1人,博士后2人,在职博士1人), 造船厂23人.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约1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事故原因分析①刚性腿在缆风绳调整过程中受力失衡是事故(de)直接原因.在吊装主梁过程中,由于违规指挥、操作,在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情况。

起重机事故案例

起重机事故案例
案例一:上海某船厂717事故
2001年7月17日上午七时许,600吨造船门式起重机吊装工地,因吊装时擅自解开刚性腿一侧缆风绳,导致整体垮塌,36人死亡。
案例二:5.30事件
2008年5月30日凌晨,上海某船厂二台600t×170m的造船门式起重机在0点23分18秒时在联吊船体分段作业过程中突然倒塌。两台机的三名司机在事故中死亡。
二、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分析 管理因素:起重机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工艺执行不力,现场作业管理混乱,未按规定非法使用设备等管理不善事故; 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 1.管理缺失: 企业法人缺少安全责任意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失,缺少技术人员。 违规雇佣无证人员上岗,企业培训教育不足。 设备检修维护不足、缺少更新改造或非法安装、使用设备。 施工作业现场缺少明确作业方案,技术交底或执行不力等。 2.企业类型: 层层转包建设工程施工工地,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为赶工期超负荷作业。
三、起重机械事故特点 物的不安全状态:由于起重机械设计不规范,制造安装质量差,改造、检维修不到位,导致设备存在隐患,出现如钢丝绳断裂,减速机轴断裂、制动失灵,电气控制故障等事故; 主要表现: 1.质量因素:有的设计单位缺少对核心技术的理解;技术数据不足,计算深度不够;整机部件选型不当或匹配不合;材质选用不当,安全保护装置设置不当或不完整,甚至违反安全规范要求。制造过程缺少工艺控制,型式试验不完善,现场安装质量差,设备维护检修、更新改造不足。 2.部件分布:强度结构件规格不够;电气控制回路不合理,减速机、回转轴承等部件质量差;焊缝质量偏差;缺少限位、限速装置;钢丝绳、制动器、电气控制部分等失效老化。
缩进未夹紧状态
造成起重机倾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天气原因 根据对起重机倾覆的动力原理计算,得出导致起重机倾覆的最小风力应该大于8~9级平均风速,此时的风力状况下应当是禁止起重机作业的。 二.设备缺陷 起重机的大车行车制动器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调整到有效工作状态,使得起重机初始移动时无制动力; 起重机夹轨器无操作方向标识,容易使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者延误操作时间; 起重机轨道未设置轨道终端止挡装置使得起重机滑出轨道。 三.操作不当 当操作人员离开起重机时,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夹轨器夹紧作业,从事故现场分析,事故时起重机夹轨器没有夹紧导轨。

吊车事故案例法律分析(3篇)

吊车事故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建筑公司在进行一栋高层住宅的建设过程中,因吊车操作不当导致吊车倾覆,造成现场施工人员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了调查,认定该起事故为一起因吊车操作不当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这起吊车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吊车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未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导致吊车存在安全隐患。

2. 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前,对吊车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不到位,未对吊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导致吊车存在安全隐患。

3. 监理单位监管不力监理单位在事故发生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三、法律分析1. 事故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事故责任应依法认定。

本案中,吊车操作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存在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吊车操作人员:吊车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未对吊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未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应承担次要责任。

(3)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监管不力,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应承担次要责任。

2. 法律责任追究(1)吊车操作人员:吊车操作人员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2)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3)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3. 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事故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本案中,事故受害人可向吊车操作人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起重事故伤害案例

起重事故伤害案例

起重事故伤害案例起重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起重事故伤害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起重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在某建筑工地,一台塔式起重机正在吊运一批建筑材料。

起重机司机在操作时,没有仔细观察吊运路线上的情况,导致吊运的材料与建筑物外墙上的脚手架发生碰撞。

碰撞使得部分材料掉落,正好砸中了下方一名正在作业的工人,造成该工人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起重机司机操作不当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吊运作业前,司机没有对吊运路线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评估,没有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存在漏洞,没有设置有效的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未能及时提醒下方作业人员注意上方的吊运作业。

案例二:某工厂的车间内,一台桥式起重机在吊运一个大型模具时,吊钩突然断裂,模具坠落砸坏了下方的设备,并造成一名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吊钩存在严重的疲劳裂纹,这是导致吊钩断裂的直接原因。

而工厂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疏忽,没有定期对起重设备的吊钩进行检查和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吊钩的安全隐患。

此外,操作人员在吊运前也没有对吊钩进行仔细的检查,没有及时发现吊钩的异常情况。

案例三:在一个港口码头,一台门式起重机在吊运集装箱时,由于起重机的制动系统突然失灵,导致起重机失控,撞上了旁边的一艘货轮,造成起重机严重损坏,货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还有两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起重机制动系统故障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老化、磨损或者维护不当,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同时,港口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起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并排除制动系统的故障隐患。

案例四:某物流仓库内,一台电动葫芦在吊运货物时,电动葫芦的钢丝绳突然断裂,货物坠落砸坏了仓库内的货架,并引发了火灾。

事故原因分析:钢丝绳断裂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的磨损和锈蚀,超过了其承载能力。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5:蚌埠05年“10.12”事故
坚硬的钢铁也变得如此柔软
蚌埠05年“10.12”事故原因:由于拆卸人 员操作不正确,拆卸时顶升横梁的位置应 在第13节标准下部耳板上,而实际拆卸顶 升横梁的位置却在上部耳板上,顶升油缸 的行程自锁功能失效,造成冒顶发生事故。
事故结论:拆卸单位的无安拆资质,则属 于违规安拆;现场从事安装缺乏基本塔吊 安全技术常识,作业现场又无专业技术指 挥,酿成大祸。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主要结论:
A、操作失误或盲目蛮干
上述十几起事故中,经过调查发现操作人员绝大多数未 经过培训,有胆无识。但大部分却均持有安装资质证书。一 批假和尚,必然念歪经。
B、塔机本身在顶升机构部分缺少防油缸下铰点脱出的安全 装置。
目前,我国国产自升塔机中,绝大部分无此装置,留下 了事故隐患,反映了我国塔机标准规范与国际先进国家技术 方面的落后。只有少部分塔机设计单位,熟悉国际规范,在 设计中进行了有效设防。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2、此时油缸继续收缩, 由于卡爪顶在踏步处, 使套架不能下落,而油 缸顶升横梁从下一踏步 上的凹口处离开。
二)事故现场介绍及分析
3、随着油缸的继续收回, 油缸顶升横梁从踏步上 凹口处彻底脱开。同时 踏步在卡爪的挤压下开 始变形,卡爪开始向下 移动,最终导致卡爪越 过踏步。套架上部约 30—40吨的重量突然下 落2.6---3米。一起事故就 这样地发生了。
塔机重大事故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事故产生的根源
B、施工企业一味追求价格低廉,不认真考虑产品质量 和生产条件,或为了一己之私盲目采购低劣产品,为劣 质产品泛滥推波助澜。
C、政府审批多元化,检查、许可、验收者多,负责任 者寡,懂专业者少。收了费,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 企业都可以取得市场准入资质,为不合法的企业披上了 合法的外衣甚至耀眼的光环,为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开了 方便之门。同时也给某些部门和人员创造了腐败的机会 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和纵容了非法企业,是责任 企业有恃无恐。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

起重机机械部件存 在故障或缺陷,导 致失灵或失控。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不到位,缺乏有效 的安全防护措施。
事故发生时,现场 人员未能及时采取 有效的应急措施, 导致伤害扩大。
事故原因分析
起重机机械故障:如钢丝绳断裂、吊钩脱落等 操作人员失误:如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疲劳驾驶等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如未安装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失效等 管理不善:如未对起重机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
03
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的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
及时更换磨损、损坏的零部 件,避免设备带病作业。
定期检查起重机机械设备的 各项性能指标,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进行保养,确保设备得到全
面、专业的维护。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 录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方
便追踪和管理。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会导致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后,工地需要停工整顿,设备维修等,造成财产损失
社会影响: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会引起社会关注,影响企业形象 安全意识: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工人的安全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 培训
02
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的特点
财产损失:事故可能导致起重机或其他机械设备的损坏,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生产中断:事故可能影响建筑工地的正常施工,造成生产中断和工期延误
社会影响: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可能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对相关企业和行业形象造成负 面影响
事故原因多种多样
设备故障:起重机机械部件损坏或失灵 操作失误:工人操作不当或违反安全规程 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或措施 管理不善:工地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培训和检查不到位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桥式_门式)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桥式_门式)

结构件损坏事故
安装和检修中的事故
触电事故
违章作业事故
4
取物装置事故
吊钩冲顶坠落
吊钩相撞坠落事故 吊钩钢丝绳脱槽事故 龙门梁脱钩事故 吊具使用不当引起的死亡事故 吊物工具脱出砸人事故 系物索断裂引发的伤亡事故
5
吊钩冲顶坠落之一
1. 事故简介
1988年11月29日,某厂电炉加料起重机主钩冲顶,拉 断钢丝绳,吊钩坠落,砸死一人
5. 事故的预防对策
加强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技术 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修复或更换吊钩组。
19
吊钩钢丝绳脱槽事故
1.事故简介
1989年3月9日,某烧结厂用桥式起重机吊钢板,在空钩下落 的过程中,吊钩滑轮组上的一侧钢丝绳脱槽,吊钩下落,砸 死 一人。
2. 事故发生过程
某钢铁公司烧结厂机修车间对一系列2号烧结机进行16小时 的定修。架工班班长甲安排工人乙带领3名架工将零米处的钢 板吊运到距地面15.8m高的炔结机平台上。乙安排一人开起重 机,另外二人到零米处撬钢板、绑绳扣,乙则站在烧结机平 台上指挥。在乙的指挥下,在对起重机设备进行检查后,就 对准吊装孔放钩,当空钩降至离地面5~6m处时,丙来到吊 装现场,主动帮助橇钢板,乙发现后立即指挥停降吊钩,此 时,吊钩滑轮组一侧的钢丝绳突然跳槽脱出滑轮外,导致空 钩加速下降,砸中丙的肩部,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6
吊钩冲顶坠落之一
3.事故原因分析
(1)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因主钩起升高度限位 器的触头发生粘连,使限位器失效,导致主钩继续上升冲 顶坠落。 (2)在起升主钩、下降副钩作业时,当主钩起升到位后, 司机将上钩控制器手柄拉到零位,但因操作不慎,使控制 器手柄从零位移动,造成主钩继续上升。 (3)管理部门未按要求对起重机进行定期检查保养,木 未对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触头进行定期更换而埋下事故隐

案例分析丨各类吊车事故分析及经验总结

案例分析丨各类吊车事故分析及经验总结

案例分析丨各类吊车事故分析及经验总结(1)超载自行式动臂起重机的起重量是随着起重臂的倾角变化而变化的,《起重机安全管理规程》指出:“起重量和起重臂倾角应符合设计要求”,又规定“起重机械禁止超负荷运行。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所吊物品的重量估计不清,或对安全注意不够而超负荷运行,使起重机失去稳定而造成“翻车”。

(2)支腿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发生翻车这类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支腿接触的地面软硬不一,造成支腿不均匀下陷,如1973年9月18日,一辆16T轮胎汽车起重机吊装一接收器,由于地形低洼有水,前轮停在100mm*100mm的木排上,后轮停在钢轨上,四个支腿各垫在一个枕木上。

起吊一个直径为10m的接收器,起重臂在额定起重量为 2.5t 的位置上,指挥人员说重量只有1t,第一、二次试吊正常,第三次起吊,造成“翻车”事故,后来查出原因是支腿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加之超重导致的。

预防支腿下陷的主要实施如下:支腿必需支承在平坦而坚实的地面上,一般应使用垫板。

支腿不能支承在挖方地基附近,防止滑坡。

支腿不能支承在各种埋设物(地下管道,地下工程的出入口处)上,防止塌陷。

(3)回转过快起重机在起吊物品之初,一般不会翻车,翻车常发生在回转过程中。

例如某厂用轮胎吊扣楼板,构件距楼大约15~20m,吊车在楼和构件中间工作,地势北高南低,有风、雪,在吊第一块时,起重臂工作幅度为10m,倾角600,起升完毕,转臂大约450,车有些前倾、工地有人喊“危险”,司机急刹车,但发现板下有人,就又转臂,躲开人后又刹车,由于回转过急而翻车了。

这是因为回转会产生离心力,回转越快,离心力越大,同时还因转到顺风等不利于稳定的方位上,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此次翻车事故。

以此要注意回转速度不应过快。

(4)变幅,伸缩臂操作程序错误在起吊满负荷时,只能收回起重臂(由大幅度变小幅度,由长起重臂变短起重臂),不能伸臂或落臂,否则会翻车。

例如,在某施工工地,有一辆Q51型汽车起重机在回转半径为305m是,可以起吊3t。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桥式 门式)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桥式 门式)

03
门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 例
案例一:设备老化导致的事故
01
事故描述
某港口门式起重机因长期使用且缺乏维护,导致关键部件严重磨损和老
化,最终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断裂,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严重损坏。
02 03
原因分析
设备老化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关键部 件的磨损和老化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使得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出现 故障。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 例分析(桥式 门式)
目录
• 引言 • 桥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 门式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 • 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安全防范措施和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起重机械在各种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当等原因 ,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起重机械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 经验教训,对于提高起重机械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 急预案,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未来安全生产的展望
推广智能化技术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起重机械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 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
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起重机 械安全技术的发展。
06
结论
安全事故的教训和启示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起重机械操作过程中,必须严 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
操作和擅自改变安全设施。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起重机械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防止因 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

安全施工中的起重机械操作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施工中的起重机械操作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施工中的起重机械操作事故案例分析在施工现场,起重机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起重机械操作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起重机械操作事故案例,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案例一:高空坠物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上,一起高空坠物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故发生时,一个起重机械在运输物料时突然抛物,导致下方的施工人员受伤。

分析:根据事故现场调查,发现起重机械操作员没有正确安装起重装置,导致物料脱离钩爪。

另外,起重机械操作员也没有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测试。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施工方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起重机械操作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起重机械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其次,施工现场应建立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指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起重装置的正常工作。

案例二:倾覆事故在另一起事故中,一台起重机械在倾倒淤泥时突然倾覆,造成多人受伤。

分析:初始调查指出,该起重机械操作员在进行倾倒操作时没有考虑到土壤的稳定性问题。

此外,起重机械的负荷也超过了其额定限制。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施工方应在进行倾倒操作前进行详细的土壤稳定性评估,并且确保起重机械的负荷不超过其额定限制。

此外,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起重机械的使用限制和安全要求。

案例三:起重机械碰撞事故一起起重机械碰撞事故发生在狭窄的施工区域内。

两台起重机械在操作过程中相撞,导致设备严重损坏。

分析:事故调查表明,该施工区域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两台起重机械的操作。

此外,操作员在监测周围环境时存在疏忽。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施工方应在施工前评估施工区域的空间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计划。

此外,操作员应具备足够的监测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安全。

总结:起重机械操作事故在施工现场中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施工方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操作员接受专业培训,具备充分的技能和知识;建立起重机械安全操作指南,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计划,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程。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起重机械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案例一:塔式起重机坠落事故事故背景:工地上,一台塔式起重机在进行吊装作业时突然坠落,导致3名作业人员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1.不合理的起重机安装:塔式起重机安装时没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导致安装不稳定。

起重机安装时应该合理确定基础和支撑结构的尺寸和材料,确保足够强度和稳定性。

2.起重机超负荷:起重机上吊装重物时超过了其额定起重能力,导致起重机失去平衡。

作业人员应该根据起重机的额定起重能力和工作要求,合理选取和安装吊具,并确保严格按照额定负荷进行吊装作业。

3.不恰当的操作: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按照起重机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操作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起重机操作证书,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规程操作。

事故教训:1.确保起重机的安装和调试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不得懈怠。

2.根据起重机的额定起重能力和工作要求,合理选取和安装吊具,并确保严格按照额定负荷进行吊装作业。

3.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效的起重机操作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案例二:电动葫芦故障导致工人受伤事故背景:一家工厂内,一名工人在使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作业时,葫芦突然掉落,导致工人头部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维护不当:电动葫芦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导致葫芦关键部件出现故障。

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2.葫芦质量问题:电动葫芦质量不合格或存在隐患,导致葫芦出现故障。

企业选择购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合格的产品。

3.操作不当:工人在使用电动葫芦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事故教训:1.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维护计划进行维护。

2.企业选择购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合格的产品。

3.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及防范要求措施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报告及防范要求措施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学习资料)宝冶建设机动分公司安环部2006-10-26一、脱钩事故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

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

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

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1981年11月11日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原因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日益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建筑起重机械也为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

为确保设这类设备的安全使用,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对建筑起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护和使用一直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意识,以防范安全事故。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一些操作人员人为的疏忽,全国每年仍会发生多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

在此,我们挑选了2005年北京市部分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事故分析,以期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1 大臂未自由回转造成倒塔事故1.1事故概况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 2005年6月7日标准节数量: 13节(基础节7.5m)起重臂长度: 60 m设备: 1994年4月生产的H3/36B塔吊2005年6月7日,某工地上空阴云密布,大风突起,大雨夹着冰雹不期而致,塔机司机见状认为不能继续吊装作业,迅速将起重臂转向西北方向,但仅切断电源,打开风标开关,就爬下塔机,进房间避雨。

大雨过后,司机来到现场,发现塔机已经倒在基坑中。

所幸基坑内的施工人员也因躲避大雨离开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技术勘察,该塔机为H3/36B塔机,塔身高度为46.5米,起重臂长度为60米。

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以及相对尺寸见图3。

经现场检验,基础水平度符合标准,未发现基础沉降现象,配重安装数量正确,各机构、风标制动装置均已被破坏。

根据塔机产权单位向北京市气象局索取的气象证明材料表明,当时该地区的风力为6级,风向为西北。

1.2 事故分析从塔身下部折弯处可以看到,失效主要发生在东南方向的主弦杆(见图4),为典型的受压单肢失稳,显然是由塔身弯曲超载所致。

根据塔机倒在基坑内的位置,塔机向东南方向倾倒,明显由西北风载荷所致。

根据事故后塔机在基坑内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的状态,可以说明发生事故瞬间,塔机起重臂朝向西南,平衡臂朝向东北。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

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起重机械事故的案例分析着手,探讨预防这类事故的有效方法。

案例一:高空起重机倾倒某城市高楼大厦施工现场,一台高空起重机因不明原因突然倾倒,造成多名工人被埋压在废墟下。

经初步调查发现,起重机的基础固定不牢固,施工现场没有进行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浇筑以加固地基,导致起重机倾倒。

分析:这起事故虽然是因基础不牢固引起的,但是可以看出,管理者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并不严格,对于基础加固等关键环节存在疏忽。

缺乏专业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把关,最终导致了这起惨剧的发生。

预防方法:首先,要从根本上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其次,要加强对现场安全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在现场管理中的专业水平。

最后,在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材料及人员都符合安全要求。

案例二:起重机吊臂脱离在某工地,一台起重机正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装载作业时,起重机的吊臂突然脱离,造成周边设施的严重损坏,幸好无人员伤亡。

经技术人员调查发现,起重机的吊臂连接螺栓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定期维护。

分析:这起事故暴露出管理者在设备维护和检修方面存在较大漏洞,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导致连接螺栓失效,进而发生吊臂脱离事故。

预防方法:加强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螺栓的更换,确保设备连接件的完好性。

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提前预防设备损坏,而不是事故发生后再进行修复。

案例三:重型机械滑移某工地进行土地平整作业时,一台重型机械在操作过程中突然滑移,造成运输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经过事故分析,发现是因为工地未进行良好的地面处理,导致重型机械在操作中失去平衡。

分析:这起事故反映出施工现场对地面处理存在严重不足。

由于地面未经过充分的夯实和加固,导致重型机械在操作中容易发生滑移事故。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

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

INSERT YOUR LOGO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通用模板The work cont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arranged, and the process is optimiz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scheme effect than expected.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近五年起重事故案例调查及分析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文档可用在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并在执行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以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方案效果。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摘要:现代工业企业要求有各种类型的起重运输机来满足企业物流机械化需求,又要有效地运用和增加设备的利用能力,以达到最经济的效果。

在现代生产中,起重机不仅在物料运输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些起重机直接参与生产工艺过程,成为工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

起重设备还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起重设备事故也呈高发态势。

[1]本文简单介绍起重事故及其的危害性,通过近五年内的几个案例,深入发现和总结引起起重事故的根源,进而找出其中的共性,对于经常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人、物和管理等方面把会引起起重事故的主要因素逐一详解。

对于各种不安全因素,通过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和起重机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解决起重安全问题的对策,致力于解决各方面的危险因素,为起重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的环境。

起重典型事故案例

起重典型事故案例

起重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脱钩事故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砸人死亡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畦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

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

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

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1981年11月11日7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

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警示近年来,由于建筑工地塔吊的安全管理不足,导致了很多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些事故不仅严重危及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对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给社会和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塔吊的安全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

本文将通过事故调查的角度,对几起塔吊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的反思,并提高塔吊安全意识。

一、塔吊桥臂断裂事故在某大型建筑工地上,一名男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塔吊的吊重作业,突然塔吊桥臂断裂,吊着的钢筋掉落下来,砸中了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

经过送医抢救,该工人不幸死亡。

经过调查,该塔吊是在施工工期过程中,多次出现检修维护不及时、维护保养不规范、配件更换不合格等问题,而且其部分配件在使用前未进行合格检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塔吊挂板掉落事故在某高层建筑工地上,一名女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塔吊的吊运作业,突然塔吊挂板掉落,砸中正在下面通行的一名路人。

经过送医抢救,该路人不幸死亡。

经过事故调查,该塔吊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没有经过资质检测以及专业认证,这个临时塔吊被误认为可以达到高空建筑物的安全施工要求,而出现了塔吊挂板掉落的严重安全事故。

三、塔吊斜拉索绳索磨损导致断裂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上,一名工人正在进行施工,在高空操作塔吊时,突然出现了斜拉索绳索断裂的现象,最终导致工人掉落下来,从而发生了致死的塔吊安全事故。

经过调查,事故起因是由于该塔吊侧着运输,运输过程中与另外一辆车辆接触引起“绳索磨损”。

该塔吊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换被磨损的绳索,导致绳索磨损程度过高,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引发了安全事故。

以上三个案例,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塔吊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施工工人的安全。

只有高度重视塔吊安全管理,符合法律、标准要求,量身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技术检测和维护保养,才能有效避免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希望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多加关注,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共同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PPT

建筑工地起重机机械伤人事故案例及分析PPT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 好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 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 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力。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提 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共同营造安
全的工作环境。
04
类似案例研究
某工地起重机倒塌事故
事故概述
某建筑工地的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突 然倒塌,造成现场多名工人受伤,其 中两人伤势严重。
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加强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定 期进行安全检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 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专业操作技能。
现场管理混乱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在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原因是现场指挥混乱,多个施工队 伍同时作业,操作员无法准确判断起重机的移动路径,导致起重机撞到了附近 的工人。
案例二
某施工现场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事故,原因是现场交通管理混乱,车辆和 人员混杂,导致操作员无法及时发现并避让行人或车辆。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起重机伤人事故中,操作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 带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导致在起重机倾覆时受伤。
案例二
某施工现场起重机事故中,工人擅自进入起重机作业区域, 未遵守安全警示标志和规定,结果被起重机臂碰伤。
03
预防措施和建议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和考核
定期开展起重机操作培训,确保 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加强建筑工地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 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手拉葫芦链条断,吊载翻转致人死事故经过某机械修配厂修机床时,该厂厂房简易,没有什么电动起重设备,只有作为起吊用的手拉葫芦。

发生事故的是一台起重量为2t、起升高度为2.5m、两钩间最小距离为410mm、满载时手链拉力为330N、起重链行数为2的手拉葫芦。

机床已经修好,甲乙二人用三脚架支撑并悬挂手拉葫芦,将吊钩挂入机床床身的吊装钢丝绳后,甲拉动葫芦,使机床缓缓离开地面,乙将平板拖车推入到床身下面。

当乙正弯腰力求将拖车对准车床的中部而在调整拖车位置时,甲开始拉动手拉葫芦将吊载缓缓下降,突然起升链条断裂造成吊载失落,在接触拖车的瞬间发生了翻转,将毫无防备的乙撞倒并压在乙的身上,甲慌忙呼喊众人帮忙,用撬杠撬起床身将乙拖出,但因车床太重造成乙脏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检查手拉葫芦的链条断裂处,发现有肉眼可见的微小旧裂痕,可见起升链条在质量有缺陷,这是这起事故早已存在的断裂危险隐患。

②事后查明车床床身重2.2t,葫芦的起重能力仅2t,属于超载起吊,这与造成起升链条薄弱环节先破断有直接关系。

③经检测发现未断裂的其余起升环链有多处拉伸疲劳变形,其变形量已超过原始尺寸5%以上的报废标准。

另外,还有多处链环的磨损量也超过原始尺寸10%以上的报废标准。

经查该葫芦使用较为频繁,使用期有7年之久,尚未更换一次起升链条,由此可见起升链条已达到报废标准仍继续使用,也是发生这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手拉葫芦由于结构形式所限,操作人员距离吊载较近,应格外注意站位与自我保护。

⑤认为手拉葫芦是简单的起重设备,忽略了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起重设备不得随意超载起吊。

②起重设备应经常检查维护,发现缺陷应及时维修,达到报废的部件应及时更换。

③起重机械作业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注意站位。

④管理部门不能放松对参与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案例二违章操作卷扬机,卷入卷筒把命丧事故经过某钢厂原料工段2号250m3白灰竖窑丙班炉长甲到2号炉仪表操作室向开车工乙布置2号炉卷扬机的清扫工作。

甲接着便同乙一起到2号炉二楼卷扬机处打扫卫生。

甲、乙先将卷扬机东侧安全护栏搬开,然后,甲用铁锹清理卷扬机下面的积灰,乙则用扫帚先清扫东侧,然后清扫北侧。

清扫完后,乙完全没有顾及尚有一人在机台清扫卫生,也未打任何招呼便回到操作室开车加料,当加第五斗料时,发现电流偏离经查发现,甲的脚被卷入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乙违章操作,开机前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人仍在清扫卫生,未与甲打招呼,擅自开机,这是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甲没能及时制止乙的违章行为,甲身为领导,平时对下属职工安全教育不够,没有注意安全生产,结果自食恶果。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这是一起违章开动卷扬机造成的严重伤害事故。

领导者和操作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②事故责任人乙严重违章作业,毫无责任心和负责的工作态度,工作不专心,马马虎虎,造成严重后果。

③卷扬机属高速旋转的设备,应采取严格的防措施,当有人在卷扬机附近时,不允许随便开机,卷扬机回转部位应有防护栏杆,应制定岗位责任制,以落实安全生产。

④卷扬机操作工属特殊工作岗位,必须受过专门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⑤卷扬机在检修及清扫卫生时,应设立明显的不准开机的标志,正常工作时,闲杂人员不得靠近卷筒,以防止被卷绕发生危险。

案例三歪拉斜吊不应该,吊物游摆人撞翻事故经过某建筑工地,春光号起重机正在吊混凝土吊斗,由于不垂直,重心偏离起吊垂直线约2m,起吊后吊斗便缓慢向前移动。

前方,起重指挥邵某正背朝吊机,两手搭在江某肩上讲话,险工小马(代替指挥)见状大叫闪开,吊车司机也立即呜号并迅速推操纵杆下降吊点,没想到电源突然跳闸,下降吊点的措施失效,吊斗向邵、江两人撞去。

江某因听到叫声立即退一步闪开,邵某则因躲闪不及,被吊斗撞击倒在地上,终因脏多处严重损伤而不治身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作业,歪拉斜吊,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现场指挥混乱,指挥邵某玩忽职守,险工小马无证违章指挥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所用起重机平常维修保养不好,关键时刻突然跳闸也是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指挥和起重机司机的职责,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要严格遵守"十不吊"的规定:歪拉斜挂不吊。

②吊车起重作业时,必须配有一名有经验持有操作证的起重指挥人员指挥,不能让无证人员进行指挥,担任指挥的起重工必须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③吊车司机对吊车必须认真做好例保,即做好清洁、补充润滑、紧固、调整工作,关键部位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④加强岗位责任制、安全交底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案例四重物棱角未防护,受力绳断人抽死事故经过某施工队在开关厂用卷扬机挪运一台10t的磨床时,把挂滑轮的钢丝绳围在一个石槽上。

钢丝绳受力后,被石槽棱角处硌断,钢丝绳猛力蹦起,抽在现场指挥者某的右脚上,使其摔倒,头部受重伤,于次日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按规定不允许钢丝绳与有棱角的坚硬物直接接触违章操作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②对于特殊工种的作业现场,应加强管理。

把钢丝绳围在石槽上,反映出工作中的麻痹思想和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应对有关人员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②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出现的问题及现场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应注意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重物吊挂不牢靠,途中脱销把人伤事故经过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m时脱钩,将技术员路某砸伤后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重物未挂牢脱钩,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技术员路某自我保护意识差,躲避不及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②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教育,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严格遵守起重机械作业安全规程。

②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等。

案例六强令工人乘吊笼 , 人仰笼翻钢绳断事故经过1985年元月,徐某被某建材厂聘用为该厂建筑安装队队长后,在承包某市解放西街十号楼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安全施工之规定,不设斜道,违反起重机械的管理规定,命令工人爬架杆乘提升吊笼进行作业。

事故前几天,徐某就发现提升吊笼的钢丝绳有点毛,徐某不及时采取措施,继续安排工人盲目蛮干。

发生事故的当天,工人向副队长时某反映钢丝绳"毛得厉害",时某检查发现有一尺多长的毛头,便指派钟某更换钢丝绳。

而钟某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决定先把7名工人送上楼干活,再换钢丝绳。

当吊笼接近四楼时,钢丝绳突然中断,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造成1人死亡、5人重伤、1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①违章蛮干,强令冒险作业,违反安全管理规程行事。

徐某作为安装队队长,强令工人爬架杆乘吊笼进行作业,当发现钢丝绳有点毛的问题后,疏忽大意不积极采取措施排除事故隐患,以致酿成事故。

②违反操作规程,严重忽视安全。

钟某不落实副队长让其更换钢丝绳的正确决定,为了追求进度,轻信钢丝绳不可能马上断,擅自决定送工人上楼干活。

这种对事故的结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状态,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认真执行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更不得违章指挥、盲目蛮干、冒险作业,对违背者必须严肃处理。

②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坚决克服轻率麻痹和侥幸心理。

发现事故苗头,及时排除,确保安全施工。

案例七起吊操作违了章,钢板脱钩把人伤事故经过2002年3月18日早上8时,某化机厂三车间主任某召开车间会议,安排当天工作,大约8时30分会议结束。

此时,运来一车不锈钢板,汽车进入三车间后,因下货处距汽车20m,需用行车起吊。

当时,行车操作工王某操作行车,贺某负责指挥,某在汽车东边挂钩伊某在西边挂钩。

当时贺某站在汽车东边。

邸某当时在闪蒸器南边打扫卫生。

8时40分左右,第三次起吊钢板(每次起吊6块,前面已起吊过2次)。

当钢板吊起离开汽车后,距地面大约2.5m左右,横向西2m左右,起吊钢板快接近切割转台时,王某发现不锈钢板南北上下出现晃动,此时吊车未停,向南点打。

大约9时左右,贺某发现有人在闪蒸器北边站立(危险区),立即向王某打手势,并大声呼喊。

王某看见贺某用手挥动,并大声喊"唉——",按惯例,她意识到要紧急停车,于是王某立即紧急停车。

此时钢板脱离吊钩,由南向下坠落,霎时,车间尘土飞扬。

在场的贺某、某等人已意识到出事了。

当他们赶到出事地点时,发现邸某仰躺在闪蒸器南边,脚在闪蒸器下面。

贺某、某等人赶紧找车将邸某送往医院,经医院抢救,因邸某脑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于11时左右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①行车操作工王某违章操作,在行车西行2m后,当她已发现钢板南北上下晃动时,应立即停车弄清原因,消除晃动因素后,再往南行。

但王某违反操作规程,点打吊车往南运行,导致钢板脱离吊钩,造成邸某死亡。

这是事故发生的一个直接原因。

②贺某现场违章指挥。

一是起吊前贺某未对现场进行检查;二是物体离地面高度较高,贺某未特别加强安全警戒;三是指挥失误,当行车西行发现晃动时,应立即出示停车手势,但贺某未做;四是贺某站的位置不符合指挥者要求,应站在吊车的西边,便于检查和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但贺某却站在汽车东边一直未离开,因而对吊车西边邸某的出现不能及时发现。

贺某违章指挥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③邸某本应在闪蒸器南边清扫卫生,但邸某违反劳动纪律,站到闪蒸器的北边(危险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④车间设备安全员卫某的错误,一是现场监督检查不到位 , 事故当班卫某已在车间 , 身为车间设备安全员即是车间安全直接管理者 , 但卫某没有在吊车区域进行监督检查 ; 二是平时对行车操作工王某是否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不清楚 , 也未要求和检查过持证上岗情况 ; 三是对本车间存在的隐患 , 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⑤设备存在缺陷:一是行车锈蚀严重,未能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二是吊钩不防滑,也未采取防滑措施;三是未采用防滑吊钩。

事故教训与防措施①完善制度,健全规程,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目标,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从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

②强化有效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特别是对特殊工种的教育、对干部就职前的教育、对在职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要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