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科建设

合集下载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也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目前该学科在教育体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首先,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的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于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该学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应该加强对该学科师资的培养与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其次,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和实用。

目前,一些教材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案例和行业经验的引入,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引入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亟需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的结合。

同时,评价体系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非仅仅依靠考试成绩。

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另外,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的国际化程度也需要提高。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因此,应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引进国际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最后,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参与。

政府应该加大对该学科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研究资金。

同时,旅游企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机会,与高校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学科建设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够实用、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需要改进、国际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师资培养与引进,丰富教材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高国际化程度,并加强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与参与。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仅针对 高校旅游教育 的学 科建设 如何造成 旅游这一应用型学 科 旅游活动 项目类型不断更新、旅游消费领域 不断拓展 、旅游 空 在培养产业 生力军方面与行业需求发生 脱节这一问题谈谈 自己的 间范围不 断延伸, 不但传统的满足人们基 本的旅游 “ 住、行、 吃、
看法,并通过对 实施教改学校的经验总结探索 解决 问题 的途径。
维普资讯
孽 中国电力教育
20 年 9 I 总 第 1O 08 F上 2期
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陈 伟 朱 峰
摘要 :中国旅 游高等教育存在与实践脱节、 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针对高校旅 游教育学科建设从专业设置、旅游学术研 究、学生 培养导向及教 师考核体 系四方面阐述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解决措施,推动旅游教育事业的良}发展。 生 关键词 :旅游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解决措施
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都根据工商管理的课程体系开设基础 色化的专业设置思 路,专业设置 新颖 ,方 向适合行业需 求。譬
课, 然后再加上几个有关旅游 主要组成行业 的课程 , 如旅行社 业、 如 2 0 0 4年成 立的 中山大学旅 游学 院,下设 宾馆及旅 游住 宿业 饭店业 、景 区景点业 的经营管理 ,这样的课程 设计既不能满足 管理、会展经营与管理、旅游规 划与景区管理 、休 闲与俱乐 部 饭店业 、旅行社 业等对人才的专业性 要求,也不能适应旅游业 管理、国际旅 游五个专业方 向 ( ,这是广东省乃至全 国旅游 系)
的专业而改 造成 的,因此具有 较强 的 “ ”学 科背景,譬如早 些专业,譬如青岛大学 ,除了保 持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 外,又从 母 期的旅游学 科分别 曾被打上了历史、地 理、经济、外语、管理 、 中分 出了饭 店管理、 国际旅行两个细 分专业,这是 立足原有专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总结精简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总结精简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总结精简版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是为了培养具备旅游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进行总结。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和教学手段。

首先,在学科建设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服务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学科建设要紧密贴合行业需求,以满足社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同时,学科建设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科建设中还应该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应该涵盖旅游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景区开发管理等。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课程设置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情况。

再次,在实践环节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应该包括实习、实训和实地考察等形式。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还应该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后,在师资队伍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应该由旅游行业的专业人士和学术研究者组成,可以为学生提供行业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师资队伍还应该注重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更新,以应对行业变化和技术更新的需求。

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应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手段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实际案例和项目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

综上所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应该注重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和教学手段的完善,以培养出具备旅游行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

智慧旅游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旅游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旅游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及人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休闲方式。

智慧旅游已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已深入到旅游业的各个领域。

智能化的技术和服务方式正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智能、方便、快捷、安全的保障,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旅游的品质和内涵。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应积极推进建设智慧旅游专业。

二、建设目标1. 引领旅游产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创新和竞争力,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建立全面、系统、深入的智慧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3. 加强与旅游业企业和组织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贴合和融合。

4. 推进智慧旅游专业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培养具备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建设内容1. 建设创新型智慧旅游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兴旅游业态的培养,增设智慧旅游法律、国际旅游发展战略、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智慧导览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实现全面、系统、深入的智慧旅游专业课程设置。

同时,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推进旅游领域跨学科创新和协同发展。

2. 建设科技教学环境将新技术如VR/AR、AI、云计算等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的科技含量和趣味性,构建智慧旅游教育的人机交互式教学环境,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3. 深耕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智慧旅游专业教育的重头戏,通过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推进学生做实际问题、解实际难题的能力培养。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学术合作加强与国内外优秀旅游院校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智慧旅游专业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通过联合开设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组织国际学生交流等方式,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建设措施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培训、激励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论西部民族地区理工类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

论西部民族地区理工类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

了与旅游 管理相关新 专业 申报 及建设 努
力 , 后 申报 获 得 了 酒 店 管 理 、 观 设 计 先 景
( 原景观学 ) 个本科专业 。酒店是旅游业 3
最 重 要 的 中 间联 结 点 , 店 管 理 专 业 培 养 酒
专门型人才 , 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 的深化 ; 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 需要 , 侧重 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 的培养 。到 目前为止 , 形成 了以民族旅游
为 核 心 , 游 景 观设 计 和生 态 旅 游 为 拓 展 旅
和优质专业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 、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 团队、 广西 高等 学校 特色专业及 课程一体化建设项 目、 广 西旅 游管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教育改革试
点 等平 台 , 游 市 场 学 教 学 团 队 被 评 为 自 旅 治 区 教学 团 队 , 游 市 场 学 、 游 规 划 学 、 旅 旅
学科 与专 业的建设 目标 、 主要内容有所区 别; 协作集 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 建设 提供有效 支撑 , 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 平提 升。因此 , 加强专业建设是 提升 学科 建设水平 的重要 内容。桂林理 工大学 自 18 9 5年 进 行 旅游 管 理专 业 首 届 招 生 以
的长 期 建 设 , 旅游 管理 获 得 了 国 家特 色 专 业建设 点 、 西重 点学科 、 西 特色专业 广 广
有一个专业独 自发展 , 旅游 管理学科 发展 和建 设 水 平 受 到 了 限制 。 了拓 展 发 展 空 为
间 , 升学 科 建 设 水 平 。 方 面 , 院 进行 提 一 学
成果进行划分 的结果 , 专业 是高等教 育根
在旅 游管理专业 全 国排名 中处在较 前 的 位置处 。2o o 9年桂林理工 大学在 申报博

旅游地理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地理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地理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可编辑)早上起来,一杯咖啡,打开电脑,开始构思这个旅游地理学应用型课程建设方案。

得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让学生们一眼就爱上这门课。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1.定位这门课,咱们要打造一个既实用又有趣的旅游地理学应用型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实战演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目标(1)让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培养学生具备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置1.旅游地理学概述这一部分,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它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这部分内容,我们要教学生如何识别、评价和开发旅游资源,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挖掘和利用旅游资源。

3.旅游规划与设计这是课程的重点,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编制旅游规划方案,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旅游市场营销这一部分,我们要教学生如何进行旅游市场调研、制定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进行旅游宣传推广。

5.旅游项目管理让学生了解旅游项目的策划、实施和运营过程,培养他们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素质。

6.旅游产业分析与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旅游产业的政策法规,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提供指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的旅游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实际应用。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让他们亲身体验旅游地理学的魅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四、课程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占总成绩的60%。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计划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计划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计划一、建设背景随着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倍受欢迎。

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我们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知识门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具有更高的服务技能。

二、建设思路依据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人才发展规划,汲取先进教育理念,调整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育管理,提升学校在旅游教育的影响力。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与专业建设要以"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和第三次全教会精神为指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现状,坚持“精品加特色”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整体办学水平,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按照旅游管理专业突出“国际化”、“应用型”与“适应性”人才培养方案,以旅游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构建符合旅游职业培养要求的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争取把我系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较先进、办学条件较优良、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社会服务能力较强、专业品牌鲜明、社会竞争力较强、创建在同类学科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

(二)具体目标1.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构建以思想、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旅游企业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3个教学模块。

旅游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旅游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思路及措施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一)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专业建设是学校一切建设的核心。

在专业建设中,职业实力训练是目标,课程改革是重点,实践性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教学管理和质量限制是手段,产学研结合是根本途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形成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比较优势,提升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美誉度是专业改革的终极目标。

我们要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探究面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育的教学体系,在目标定位、素养要求、学问实力结构、课程教学体系、人才培育过程、途径、方法、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课内外创新实力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创新创优,培育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市场须要、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实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特地人才,使本专业跻身全国高职教化的示范性专业行列。

(二)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对”,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和有关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化的文件精神,探讨旅游业的发展动态,探讨高职人才的培育规律,努力构建适应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人才培育模式,开拓创新,主动实践,不断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在教学改革探讨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1.要敢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育是最近几年涌现的新型高等教化,专业指向、课程体系、培育模式等诸多问题须要探讨和实践。

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更应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对”为指导,主动探究、主动适应外贸领域发展对外贸技术人才培育的需求。

2.要擅长借鉴和吸取成熟阅历教学改革要分析、学习国内高职院校的阅历,要大胆学习、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应用性人才培育方面的阅历,并结合国情、校情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状况,在实践中进行新的创建,形成特色显明的旅游管理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育模式。

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学科归属、学科认同与旅游学科建设

CATALOGUE 目录•学科归属•学科认同•旅游学科建设•旅游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成果展示01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

旅游学科的定义与定位旅游学科的定位旅游学科的定义旅游学科的起源旅游学科的发展阶段旅游学科的历史发展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多个分支。

旅游学科的课程体系旅游学科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部分。

理论课程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等,实践课程则包括旅游规划、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等。

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02旅游学科的价值旅游学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旅游学科的意义旅游学科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弘扬优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学科的特色旅游学科的优势旅游学科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旅游学科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旅游学科的社会影响03课程体系的多样性强化基础课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引进优秀教师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完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加强实践教学030201041 2 3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教育的逐步完善学科归属不明确学科认同度不高研究成果转化难明确学科归属和发展方向提高学科认同度和影响力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旅游学科发展的策略与建议050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02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03创造就业机会研究成果一:旅游学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旅游学科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民族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旅游学科鼓励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推动文化创新旅游学科鼓励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文化的与时俱进。

研究成果二:旅游学科对文化传承的作用030201旅游学科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一、专业建设的背景和依据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与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旅游业在近5年内人才的需求会十分旺盛。

有关专家论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和出境旅游业将会越来越兴旺,旅游业在我国已进入大发展阶段,这样中文旅游服务人才十分紧缺,我院旅游专业的就业前景将十分乐观。

旅游专业开办于2003年,旅游专业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招收两个班,学生70名左右,目前旅游专业在校生三届,150余人。

依托广厦集团旅游业的大背景,将本专业建设成为服务于浙江旅游行业,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科专业,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优势。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办专业特色,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熟悉旅游服务与管理的高职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1、根据我省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状况,设计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体现教学改革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知识要求掌握高职层次的旅游管理与服务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旅游活动中的基本礼仪知识;掌握旅行社服务、导游服务中的英语常用语;掌握旅行社、旅游风景区的基本管理与经营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导游员的基础知识及相应的实务知识。

(2)专业能力要求具备导游员的讲解与带团能力;具备旅行社、旅游风景区基层岗位员工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具备较好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具备导游服务工作中常用英语的表达能力等。

(3)专业素质要求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1)规范教材征订,多使用高职高专类教材;(2)专业核心课程制作电子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

3、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创建相对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立与理论教育体系相互连接,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

4、师资建设:全面贯彻教育部对高校师资建设的要求,在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的同时,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高职旅游专业是培养旅游从业人才的重要学科,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关乎学生素质培养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课程体系构建的需求、基于核心素养的意义和具体实施的路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需求1. 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我国重要的服务业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国内外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业的发展之势愈发迫切。

而作为培养旅游从业人才的高职教育,急需构建与行业实际需求相符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旅游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而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养提升,这与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3.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更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使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跨学科的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职人才。

2. 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旅游从业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

而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更具竞争优势,更易于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容易获得就业和职业发展机会。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引入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和实践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开设学期543。

0二旅游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导游实务tour guide practice362o 0―.旅游市场营销学Tourism Marketing362o 0二旅游经济学Tourism Economics36 2.0旅游商务英语Tourism Business English72 4.0五旅行社经营管理Travel agency management54 3.0五休闲农业Leisure Agriculture362o 0五八会展经济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543。

0-X-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36 2.054 3.0七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Planning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4o 1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业务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服务
客户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我们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下:
(1) 培养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2) 建立旅游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平台,并围绕这个平台开展立
足实际、面向市场、接轨国际的专业课程体系;
(3)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领域能力的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领
域的拔尖人才;
(4) 具有旅游领域工作经验,创新思维能力强,良好的学术素
质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

2.建设内容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内容包括:
(1) 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围绕服务经济、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
的课程体系。

在旅游管理理论课程、旅游管理与创新设计课程、旅
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课程、市场营销课程等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2) 研究平台建设:建立旅游业发展与创新研究平台,开展立
足实际、面向市场、接轨国际的研究工作,提升学院的学术水平和
业务能力。

高职高专湖南旅游教育学科建设初探

高职高专湖南旅游教育学科建设初探

市 场需 求 决 定 生 产 方 向 ,这 是 市 场 经 济 的基 本 原
育 模式 呆板 ,非 开 放性 和适 应 性 教育 模式 占主 导定 位 。
理 。高 职 高专 旅 游 院 校 就 是人 才 培 养 基地 ,就 是 旅 游
更 好 的 旅游 从 业 人 员 ,为湖 南 旅 游 业 的 发展 贡献 一 份 力量。

决 本 科 教 育 的不 足 ,弥 补 职业 中专 教 育 的 缺憾 ,培 养 出具 有 较 好 职业 教 育 ,工 作 安 心 ,脚 踏 实 地 ,就 业 期
望 与市 场需 求 相吻合 的旅游 人才 。

学科 建设 的思 想导 向
1明确 办学 思想 ,找 准培 养 目标 .
2 坚 持 市 场 导 向 原 则 ,根 据 社 会 实践 需要 决 定课 .
程安排
当前 湖 南旅 游 高职 高 专教 育 主要 表 现 出两个 特征 :

是 旅 游 教 育重 规 模 增 长 ,轻 水 平 提 高 ;二 是 旅 游 教 良好 互 动 、开 放 动 态 的 旅游 教 育 方 式 应 当有 正 确 的办
体 验 ,理论 联 系实 际 ,从 旅 游 学 科 的 思想 导 向 、学 科
的教 学 体 系建 设 和 学 科 的社 会 实 践 评 价 等方 面 分 析 和 研 究 湖 南 高职 高 专 的旅 游 学 科 的 建 设 问题 ,一 方 面 希
出 了旅 游 高 职高 专 人 才 是 既有 熟 练 劳 动技 能 ,又 有 一
学 思想 作 为 指 导 ,教 育 部 《 于 以 就业 为 导 向 ,深化 关 高 等职 业 教 育 改 革 的若 干 意 见》 就 明确 指 出 ,高 等职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摘要:一、旅游管理专业简介1.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义2.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二、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2.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3.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设置2.专业课程设置3.实践课程设置4.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四、教学质量保障1.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教学质量监控措施3.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五、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趋势1.行业需求变化2.技术创新的影响3.专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正文: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以旅游产业为对象,研究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分析与策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领域的学科。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们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方法包括:充分调研行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课程设置方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学科;专业课程涵盖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等;实践课程则以实习、实训、实践项目等形式开展。

在教学内容上,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典型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旅游管理专业需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控。

同时,通过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教学改革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面对行业需求变化和技术创新,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紧密关注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旅游管理人才。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将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充满机遇。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展示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018年,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为5.97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9.94,占我国GDP总量的IL04%,近年来这三个数字仍然在不断攀升。

区域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素质的旅游产业服务人员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游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旅游业规模的扩大,造成该行业从业人员需求的激增,导致旅游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

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旅游产业应用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发展和行业长远规划的必然选择,也是中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通过对我市及周边区域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用人需求情况分析显示:目前旅游行业市场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是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从业水平普遍偏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熟悉旅游服务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高从业意识、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备受青睐。

旅游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专业概况(一)专业定位面向现代旅游专业市场,培养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情况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是河北省骨干专业遵化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骨干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学生276人,近三年招生情况良好,生源稳中有升。

理工科院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SWOT分析——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理工科院校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SWOT分析——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G D P为 5 4 1 4美元 ,山西 省人均 G D P为 5 0 2 2 . 6 0美
元 。山西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 。旅游热 点不断升 温,红色旅游 、休 闲旅游 、度假旅游成为十二五主
导 的旅 游 类 型 。旅 游业 已被 列 为 山西省 新 的四大 产 业 之 一 ,将 成 为 山西 省 旅 游 产 业 发 展 的 内在 动 力 。 旅 游人 才 需求 与旅 游 安全 保 障 是各 大 高等 院校旅 游
研 究 势 必 会 优 先 获 益 和服 务 地 方 旅游 产业 的发 展 。
为旅游学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 的主要议题 。按照 国际惯例 ,一个 国家人均 G D P超过 1 0 0 0 美元时 .
开 始产 生 出境 游动 机 :在 人均 G D P超过 3 0 0 0美 元
时,出境游将呈现出井喷行情。2 0 1 1 年 ,中国人均
博 士 、一 系列 旅 游相 关 的科 研启 动 费 、一 批 旅 游安
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 中原经 济区规划 ( 2 0 1 2 -2 0 2 0 年) 》等专题规划稿对旅游
产业 积极 发 展与 安 全保 障提 出要求 。太 原理 工 大学 应该 积极 寻 找促 进地 方 旅游 产 业 与经 济 发展 的切 入 点 ,旅游 安 全与 应 急管 理研 究 是 国 内外 陆续 关 注 的
2 . 1 优 势 因素
伐缓慢 ,旅游学科建设 和旅游科研 基础较差 。 目 前 ,尚未拥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硕士授权点 ,从
事 旅游 相关 学科 研 究 的教 职 工人 数较 少 ,获批 的相
关项 目和经费有限,缺乏- - ̄ t t , 科研思想活跃 、技术
素 质过 硬 的青 年学 者 ,缺 少一 个 文理 交 叉 思维 的挖 掘 平 台。 2 . 3 机会 因素 大 众旅 游 时代 与旅 游 “ 朝 阳产业 ” 已经成 为 我 国旅游 发 展 的基本 特 征 [ 1 O l 。旅游 管 理 与旅 游 安 全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旅游业发展变迁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建设关系 从而梳理出旅游课程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 旅游学科 学生培养 商务模式 课程建设1 引论中国的旅游高等教育经历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最初几年的快速发展后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日益成熟和壮大却反而停滞不前了 甚至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旅游专业似乎也比较尴尬 本科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 但行业内就业率并不高。

另一方面 国内的旅游行业管理者对旅游业的自身认识也有待提高 他们在用人方面存有一定偏见 甚至提出宁要旅游大专、中专、高职毕业的学生 也不要旅游本科生 更不需要研究生。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 旅游行业只需要懂得基本待人接物礼仪、会干粗活的农民工就行 而似乎只有导游和厨师才需要一些专业技能。

随着旅游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的教育部实施学科目录管理 旅游学科被划入工商管理学科门类之后 不少学校按照工商管理大类招生 在厚基础 宽口径的要求下 按照管理学的要求设计课程内容 此时的旅游学科则又出现了边缘化迹象。

对于旅游学科的学科属性问题 南开大学王健认为 旅游学要建立起独立的旅游学科 而要证明具有这种学科资格 就必须能够提出具有方法论内涵的旅游学基础理论体系。

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3个层级构成。

谢彦君把旅游学科归属于交叉学科 但他认为 当前的旅游研究对旅游的理解被局限为一种企业和行业活动 旅游学术积累所形成的知识框架的主体是管理学知识。

吴必虎、邢珏珏在研究旅游学学科体系分类的基础上绘制了旅游学学科树 希望构筑起旅游学科的知识和研究体系 但其学科树的构成也与众多学科相交。

由于未能在学科属性上达成共识 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在课程设计、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方面 争议也较多 基本的观点在于 要从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来设计培养方案 但由于各地旅游业发展背景和方式有所不同 旅游高等教育因此也应有自己的特点。

保继刚认为 抓好就业才能提升旅游学科地位。

何建民阐述了美国大学为主 二是侧重于实务的研究与教学 以欧洲大学为主。

吴旭云等分析了上海旅游人才需求状况后指出 上海旅游行业急需旅游高端人才 一线应用技能型人才 新兴旅游业态专业人才等3类人才。

上海各旅游高校专业设置单一 对新兴旅游业态关注不够。

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两极化现象 旅游本科生主要向管理干部培养方式靠拢 旅游大专类则向技校看齐。

素质教育挂钩 认为 旅游专业教育和技术手段 教育则是开拓人类环境的知识领域 并适应这种环境。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中国旅游业的职能在不到30年的发展进程中 已经经历了从创汇到产业的根本性转变。

因此 总结30多年来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经验 从源头上梳理中外旅游业发展的路径 分析旅游的构成 探讨旅游学科的核心知体系 是建立旅游学科基本理论与教育模式、完善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

2 从旅游业发展的起点分析旅游2.1托马斯库克的旅行商务模式今天我们研究的旅游业 起源于工业革命的时代 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命 更重要的是人类市场经济时代 从农业生产方式进入工业(商业)生产方式 从乡村生活进入城市生活。

对于乡村生活方式而言 人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相接近 区域间人员鲜有往来。

而城市生活方式则不同 人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相隔离 人们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物质的充分流动(即市场的存在) 这也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必然出现大规模的跨区域移动。

也正是因为有大规模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广泛移动 才会使得旅游具有一个产业的规模。

因此 旅游业是伴随着人类从乡村时代进入城市时代而出现的 也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成长而成长。

城市经济越发达 物质转移越充分 人员移动也越频繁 旅游业的规模就越大。

因此可以说 工业革命为旅游业的诞生从市场上和技术上奠定了基础。

一是市场基础 它是由城市化的信息交流技术的持续改善 也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托马斯库克是19世纪英国的妇女。

为让妇女们参加各种禁酒集会 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大批妇女从一个城市前往另一个城市的旅行 因而使得托马斯库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旅游业。

托马斯库克所从事的工作有3项比较典型 一是组织禁酒大会的旅行 二是开创参与伦敦和巴黎世博会的服务 三是为英国政府组织军队的后勤保障。

这3项活动说明 出门旅行的目的并没有成为限定旅游的构成要件。

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最大贡献并不是创立了旅行社 而是开创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可以把这种经营模式称之为旅行商务模式(Tourism Business Model) 其属性是 ①以旅行为边界的产业组织方法 ②以人际服务为核心 ③旅行目的是产品类别 旅途服务是产品基础。

今天旅游业态变化较大 经营手法有了重大改进 服务的技术也有了空前的提高 但是托马斯库克开创的旅游经营模式的基本属性并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有实质性的改变。

因此 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实际上还是旅行商务模式。

2.2中国的旅游业特指观光旅游中国之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是使用旅游而不是旅行这个词 主要因为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左的思潮禁锢 人们还一直把旅游当成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但为了满足经济建设急需外汇 而采取了大力发展国际入境旅游的对策。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落后 入境商务(公务)客人很少 观光旅游几乎成了中国旅游业唯一的产品 而观光业也很大程度上成为旅游业的代名词。

因此 习惯上我国通常将基于观光目的的旅行来涵盖旅游。

于是在中文语境中 无论是在业界、学界或者是在管理层 对于旅游的理解通常有了约定俗成的含义 那就是特指以观光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游业的三大业态 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景区。

学界一般以景观开发和再造作为设置旅游学科的起点 旅游学科也是为此设计 形成了景点(景区)开发加旅游接待的旅游学科知识体系。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很明显,如果单纯从观光的角度理解旅游业 恐怕将难以承担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任。

因此只能回到托马斯库克所创立的旅行商务模式的起点上 重新认识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

3 旅游职业特点变迁3.1传统旅游就业状况到2006年末 旅游行业就业人数为271.34万人。

其中 旅行社28.59万人 占10.5 星级饭店158.04万人 占58.2 旅游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84.71万人 占31.2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口径显示 国内对旅游业的认识还是集中在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传统领域。

旅游行业就业显示了以下特点 旅行社行业吸引的就业人数保持稳定 但在整个旅游行业中所占比重较低 就业岗位仍以导游为主。

饭店依然是旅游就业的主要去向 而饭店就业岗位以一线服务员为主 社会地位不高 且平均薪酬不及社会平均薪酬。

旅游区(点)容纳较多的就业人员 但也以一线服务人员为主 行业薪酬略高于社会平均薪酬。

酒店行业的管理岗位薪酬高于其他管理岗位的社会平均薪酬水平 而一线服务岗位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 国内旅游专业本科生在旅游传统行业内就业的意愿较低。

3.2旅游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旅游就业的现状体现了旅游行业的特点 旅游业也就是传统的观光旅游趋于式微 因此 按照观光旅游需要培养的导游、酒店管理、景点管理等人才必然存在局限性。

虽然传统旅游行业的就业已处于停滞状态 旅游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较低 但也大可不必对此过于担忧。

根据我们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 毕业生们虽然不在传统的旅游行业工作 但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却是与旅游服务高度相关。

大多数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包括客户服务、商务策划、商务运作、商务控制、旅行业务策划和管理、事件营销、俱乐部管理等。

这种就业趋势其实正体现了旅游行业的悄然变化 旅游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光业 新的旅游业正在成为一个规模空前的以旅行服务为基础的服务产业集群。

学生的就业趋势也体现出与这个产业集群相关的知识体系特点 ①以跨文化沟通为基础的服务 ②基于旅行目的产品和项目开发(如公务 商务旅行 文化、娱乐、健康以及无特定目的的休闲旅行) ③旅行服务的职业要求从单纯的旅游行业向社会所有行业渗透。

4 旅行商务模式规定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逻辑如果我们对托马斯库克所创立的旅行商务模式进行解剖 就可以发现 这种商务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旅途管理+旅行目的服务 是以旅行活动为边界、以人际沟通和服务为基础、旅行目的开发构成产品类别。

因此 从旅行商务模式来理解旅游学科 可以发现 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需要包括3个知识模块 ①基于人性需要的服务 人际沟通 ②基于旅途保障的管理 旅行业务 ③基于旅行目的的开发 娱乐与商务。

4.1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 服务学旅游行业的工作 甚至大多数商务工作 更多的是人际服务 这种服务又是以跨文化沟通和营造客户尊严为基础的。

传统的工商管理学科是培养资源控制或决策型人才 即我国文化中的干部人才。

但实际上 社会更多地则是需要职员式的服务型人才 或者说更多地是执行式和资源经营型的服务人才 而非决策型的管理人才。

由于中国高校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 那时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属于国家干部 也就是今天的管理人才 这种培养干部的思路一直左右着高校甚至是社会 使得各个高校在管理学科培养目标方面具有高度的趋同性。

特别是对于厚基础 宽口径的片面理解 导致管理学是个筐 干部培养往里装 学管理 当干部成为管理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预期 从而导致管理专业人才严重过剩 而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城市社会 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以及城市集约化生存需要 人们越来越追求细节的完美 这将主导对人才需求的方向。

社会需要的人才主要是能够做事 就是能够熟练从事事务性工作的服务专业人才 而不是对人、对资源进行管控的干部型(管理型)人才。

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经营的过程可以看出 有关企业管理的内容较少 而与旅行业务相关的计划和服务则较多。

因此 旅游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应该是服务学为基础。

但作为本科层次培养的服务型人才 不同于专科层次的服务人员 专科以下学校培养的服务人员主要侧重于对服务工具的操作 本科生则重点在于提供事务型管理服务。

同时 本科层次的服务与通常的管理学科培养目的也不同 这种管理学应该属于MBA 或者研究生层次。

本科层次的服务 主要是指为客户提升附加值的过程 要求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思想形成方案的能力 ②具有将纸面的方案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③具有营造顾客尊严、设计商务礼仪、擅长服务沟通的能力 ④具有服务产品开发、服务运行管理、服务营销的能力。

西方国家的旅游学科中有专门的Hospitality Management Hospitality中文直译是友好的意思 国内普遍翻译为接待管理 但事实上 接待管理很难真正符合Hospitality 的意思 因为它确实包含了友好的意思 而友好的意思可能包含在中国的服务这个词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