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4-15分解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人文地理学_初一政史地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人文地理学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一、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P1)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P4)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P5)四、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6)五、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P15)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P18)七、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P21)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一、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作用(P1)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球表层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一般说来,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通常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分成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

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技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P4)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扩散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门近代科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的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1、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外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差距,并预测其开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研究人地关系、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形成、开展、变化与分布规律的科学.2、地理学的开展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央内容二是近代地理学,德国最早在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二战后,地理学形成了人地关系学派、区域学派、景观学派等.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地理学进入“革命〞时期,先后出现了计量革命、理论革命、行为革命等思潮, 学术空前繁荣,学科流派纷呈,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较多,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等.3、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人类活动在地球外表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并不研究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文现象的所有方面,例如人文现象的时间序列、社会关系、组织机构等.从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外表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开展规律和演变趋向.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1)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开展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根本的因素.(2)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根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性的差异性和相似性.〔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的形成开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释矛盾的设想.第2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开展过程1、不同国家学者对人文地理的观点1〕德国:拉采尔,?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区位理论学派: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理论〕、廖什〔市场区位理论〕2〕法国:白兰士, “人地相关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吕纳,?人地学原理?3〕英国:麦金德,?历史地理枢纽?是政治地理的代表作,阐述了“大陆腹地说〞这一全球战略的概念.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主张适应论4〕美国:森普尔,?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国历史及其地理条件?亨丁顿,?气候与文明?,强调与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巴多斯,将人文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索尔,主张地理学者应致力于探讨人类文化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文化景观学派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5〕俄国:地理学派: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学派: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第二章第1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一一文化区文化区大体可分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文化区: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边界的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央地区、二是外围区、三是边缘区功能文化区: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二〕文化的时间现象一一文化的扩散文化扩散可分为两类: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可分为三种: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到的传递,其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迁移扩散: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①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②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三〕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一一文化生态学1〕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a、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在这一研究方法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b、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与环境决定论不同,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的是人的选择水平,在重视自然对人的影响的同时,也重视人的作用,把二者看成是双向影响c、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注重于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其目的的是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d、和谐文化生态关系: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2〕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a、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根底条件b〔环境条件对文化开展的影响一一加速或延缓作用c、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d、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地貌,形成文化景观. .〔四〕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一一文化整合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文化整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条件的烙印.〔五〕文化现象综合体一一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居住在该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根底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第2节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1、人文地理学的根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行为论: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开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一行为地理学. 文化景观论: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它去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人地关系论: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论或者是人文地理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和学说,(二)人地关系论1)环境决定论: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德国黑格尔,拉采尔美国森普尔2)可能论:法国维达尔白兰士 ,白吕纳3)适应论:英国罗克斯比4)生态论:美国巴罗斯,目的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响.5)环境感知论6 )文化决定论7 )和谐论第3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课分为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三类.根据课题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国家方案科研工程、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工程.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2)制定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3)收集、整理资料(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5)分析研究这个阶段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通常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调查资料等研究资料和技术归档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2、人文的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现象-一般规律-验证〔特殊事件〕人本主义方法论:以人为主体、重人类行为,重非经济成分结构主义方法论:要素〔现象〕—结构〔功能〕—解释事物现象3、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答案一传统的根本研究方法〔1〕描述法〔文字表达、数据表示、图表显现、野外考察〕;〔2〕比拟法〔时间比拟、空间比拟〕;〔3〕解释法:经验归纳法〔经验-一般理论-推论未来〕、理论演绎法〔现象-一般规律-验证、解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1).科学理论〔哲学方法〕:老三论〔系统论、限制论、信息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2).空间模型方法:定性-定量-综合集成方法、计量方法〔数理统计〕(3).现代技术:RS GIS、GPS实践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抽样调查、专家系统调查科技文献资料:地理科技文献、因特网〔2〕、社会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现象-总结-结论〕时间地理学方法〔时空分析人的行为-决策〕社会生态学方法〔社会要素-引入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决策〕答案二〔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①地理社会调查、②科技文献资料法、③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拟和归纳.〔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1〕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的数学模型:①统计分析模型、②规划与治理模型、③系统分析模型2〕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①分布型分析、②相互关系分析、③类型研究、④网格分析、⑤趋势面分析、⑥空间相互作用分析、⑦系统仿真研究过程模型与预测研究〔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①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②时间地理学方法、③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④人文地理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第四章第1节人口与开展人口转变理论1〕法国兰迪,?人口革命?,“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原始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二序列,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第三序列,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2〕美国诺特斯坦,第一次提出“人口转变〞的概念.“上下高〞阶段,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英国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到达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低,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5〕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出负增长人口转变模式① 北欧模式②日本模式③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④印度模式第2节人口分布与转移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上90%勺人口居住在仅占陆地面积10%勺土地上.世界上人口分布的不平衡除了表现在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之间.世界人口多数集中在北半球.从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也极不平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地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河岸、海岸〕第3节人种人种的概念: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制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的划分: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外表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第4节民族民族的概念: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民族的特征:①共同语言②共同的地域③共同的经济生活④共同心理素质第七章第1节聚落起源与开展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城市的开展特点聚落特征:人口、生产要素经济高度集聚产业特征:非农产业为主规模特征:人口聚居景观特征:人工景观〔物质环境和建筑密度〕物质特征:市政、公共设施集中完善职能特征: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第2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开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开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开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开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兴旺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第3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第十三章第1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的定义可持续开展的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水平构成危害.1、可持续开展突出强调的是开展2、可持续开展以为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开展是一种时机、利益均等的开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开展,即一个地区的开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开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开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开展水平.该原那么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开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开展权.持续性原那么: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开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水平.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开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开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水平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一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那么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开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水平,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共同性原那么:各国可持续开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那么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人类的出现是地球表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重要转折。人类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劳动,通过社 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地球表面施加影响, 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层圈— —人类圈。

地球表层的特征

上述各层圈所组成的地球表面这个综合体,这是 自然历史发展的结果,各层圈的形成在实践上亦 有一定的顺序: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全是无机的 物质,首先出现;有机的生物圈及其相关的土壤, 是在无机圈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则是生物 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 于地球内部和外部力量——地球内能和太阳能。
多样性特点
地球表面的复杂性决定地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地理研究主要采用野外考察与室内实验、 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 的属性和特征的资料主要来自于野外考察,随 着航空遥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航天 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提高了野 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 地理数据的处理、各种地理现象的实验室模拟 等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工 作效率,还促进了地理学的快速发展。
1.3.宏观研究上升到全球变化领域,微观机理过 程研究深入发展
地理学宏观综合研究正由区域为主上升到全球 变化领域,即整个地球表层的动态变化过程, 包括自然环境的演变、生物量的变化、人类活 动对全球变化的干预以及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地球表层演变的规律。地 理过程微观研究也在深入,如径流形成、植被 演替、气候变化、城镇化、工业区位建立、乡 镇结构演变等物理、化学、生物和人文活动过 程及其能量变换、物质迁移、信息交流等过程 的微观机理分析不断深化。
近代地理学时期
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 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说为土壤 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 学。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重点概念总结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重点概念总结

初三地理人文地理重点概念总结一、人文地理的概念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类社会及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文地理关注的问题是人类在地球表面的活动、分布、迁徙、文化、经济、政治等,以及这些问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1.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采取了不同的适应措施,如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

2.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人类通过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的面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三、聚落与城市化1.聚落的形成:聚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因素有关。

2.城市化: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带来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

四、农业的发展1.农业的起源:农业是人类为了获取食物而进行的一种生产活动,它的起源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有关。

2.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阶段,现代农业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五、工业的布局与分类1.工业布局:工业布局是指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它受到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2.工业分类:工业可以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

六、交通与通信1.交通:交通是连接不同地区、促进人员、物资、信息流动的手段,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2.通信:通信是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包括邮政、电话、无线电、网络等。

七、人口与民族1.人口: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体。

2.民族:民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的人群。

八、文化与旅游1.文化: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文地理学第1章绪论

人文地理学第1章绪论

经济与地理的关系
地域分工
01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形成了地域间的分工和专业化
生产。
区位优势
02
企业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
资源等。
经济发展水平
03
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
异。
社会与地理的关系
01
社会结构
地理环境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存在 差异。
播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宗教教义在不同地
区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探索。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人类社会和 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城市化、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方 面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人文地理学研究。
现代方法
综合方法
人文地理学还注重综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以及实证和规范方法 ,以全面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引入了遥 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使得对 地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更加精确和深入。
PART 02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REPORTING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问题 。这一研究领域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环境人文地理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人文地理学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领 域的研究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415分解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415分解

(4)世界系统分析:沃勒斯坦(1991)杜撰了 “时空”(TimeSpace)一词来形容时间与空间 两个永久性概念的特殊综合。他的这种唯物主义 解释把空间尺度添加到了布劳德尔(1980)的三 个社会时间(短、中、长期)的时间跨度上,以
增加其地理成分,从而创造了地缘政治时空(第
一个跨度,如事件事变)、周期性意识形态时空
第1讲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空间、时间、地方、尺度和景观
一、空间
空间是一系列问题丛生的临时性安排,它将事物分隔 开又连接起来成为各种各样的集体,这些集体因缓慢得到 各种手段的供给而得以持续与持久。
地理学家们辩称,如果没有空间,这就有点儿像没有 性一样,我们就不能存在——爱德华·霍尔曾经把空间和 性相比拟:“他就在那里,但我们不谈论它。如果我们要 谈论,当然就别指望从专业上严肃谈论。”
物流
(2)地理学家倾向于寻找能更好地了解开敞 空间、了解世界的方法。例如,有一种关于 商品链的研究,试图在地图上绘出商品如何 沿着跨越世界的路径而汇聚到一起。许多地 理学家如今都在开展一些空间试验,以研究 各种分异的新空间的问题,直到试图建立一 个新型地球。迄今,谁也不太清楚他们在做 什么。
全球商品链
大型舞会
5、联合起来的空间
目前地理学家还在试图把四类空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起 来,而所有这些思考空间的方法,都是试图重新 思考“权力是什么组成的”。通过修正我们研究 空间的技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的空间被想象 为存在物,并且很清楚,这些想象的行动都是意 义深远的政治行动。
二、时间
1、除了物理维度的“时间维”外,人文地理学家对时间的 第二种看法是社会时间,即“有内容的时间”,研究方法 侧重于社会过程。如对工业化产物的某个聚落格局的发育 研究。地理学家不能离开空间单独地研究时间。同样的, 空间有物理空间(几何学),也有“社会的”空间(即含 有内容的空间,如地方)。因此,人文地理关注“时间现 象”,地理学家通过对时间问题的关切,去对局部到全球 的区位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社会时间”中有一种卓 越的“现代性”观念(人们定义的一种现代性状态),成 为用以界定无休止快速变化社会的标准。以下为五种时间 模型与概念:

人文地理学讲义[1].第1-4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1].第1-4章

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参考书目:[1] 张文奎编著. 人文地理学概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 人文地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赫维人,潘玉君. 新人文地理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翟有龙,李传永主编. 人文地理学新论.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 陈慧琳主编. 人文地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张善余著. 人口地理学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城市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 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述(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王恩涌,王正毅,娄耀亮等编著. 政治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孙文昌,陈元泰. 应用旅游地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 James People & Grarrick bailey. Humanity. West Public Company。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

本教材的定义:“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第1页)在地理学中,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而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社会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人文地理学,而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主要指社会文化地理学,重点是研究文化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影响。

人文地理学讲义

人文地理学讲义

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区系统为中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散布演变和流传及其空间构造的形成过程、特点并展望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地区性——地理科学的灵魂社会性——由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综合性——由学科属性所决定复杂性——学科系统建立的基本特点人地关系理论,认识理论和它们的代表人物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拉采尔可能论(或然论),重申人利用环境过程中的可能性和创建性,白兰士、白吕纳适应论,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英国麦金德的大陆要地说生态论,巴罗斯,4,名词解说:文化景观论,文化景观论重申人类居住的大地,不只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的过程,这类“塑造”不单追求功能上的效益,也表现人类的审雅观给予其文化上的价值。

文化景观就是人类的自我表现,研究文化景观就是研究文化怎样烙印在大地之上,索尔文化决定论与环境决定文化景观的差异。

(这个自己写吧)东方人的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观以为人和自然处在一个整体之中,天人关系是由自然规律联系的,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峙而是一致的,要求人们依照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可以违反天,要能与天交融为一体。

协调论认识一下重申人应当主动适应自然,反响人对自然的踊跃作用。

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美和科学,它表示在人与自然的和睦关系问题上,人类的认识已经从被动上涨为主动。

一,人对地有依靠,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区特点,限制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速度,甚至影响社会发展。

二,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协调互为条件,人类的合作是协调停决人地矛盾的必需条件。

三,协调是一种全世界的、动向的、综合的协调。

协调论与可只要发展的关系协调的看法和可连续发展所追求的的目标一致,可连续发展的实质要求要求就是实现人地互惠共生,这与和睦论追求的人地之间的协调是一致的。

可连续发展在协调人地关系中强调人的踊跃作用,这与和睦论重申人在人地关系中的踊跃作用的一边完好一致。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概述(新)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学概述(新)

3、人文地理学全面 复兴阶段(1978年- 现在)
人文地理学开始全面 复兴,出版了各种论著 和杂志,翻译出版了一 些国外代表性专著。主 要分支学科基本建立, 理论和实践很大提高。
作业
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 2.简述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 3.列举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五大 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早期人地关系研究 一些学者开始探讨人 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 关系。
德漠克里特用唯物主 义观点解释宇宙的无穷 性、天空和大气现象的 原因,以及地理环境与 人类社会的关系。这种 思想为希腊人文地理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 唯心论的观点对人地关 系作了新的解释。 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实体 和感觉两部分。
李特尔的著作《地 理学通论》,提倡用 区域地理的观点来论 证人地关系。
洪堡、李特尔创立 近代地理学的科学原 则和研究方法,标志 着人文地理学作为一 门独立分支学科,开 始迅速发展。
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 五大流派/学派: 1)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 境学派; 2)以白兰士、白吕纳为 代表的人地相关学派;
理论 廖什——市场区位理论
(二)法国 白兰士极力反对环 境决定论,提出或 然论/可能论/人地 相关论。
白吕纳把心理因素作 为人地关系的决定因 素,人类对自然环境 有自由选择和自由活 动的余地。
(三)英国
麦金德创立陆权学派, 主张统一地理学,主要 研究政治地理学,提出 了“大陆心脏学说”。
(四)美国 戴维斯主张地理学 的统一论,倡导了美 国地理学会,开创了 美国专业地理教育。
地理学的四个传统: 地球科学传统、人地 关系传统、区域研究 传统和空间传统。
2、人地关系研究不 仅是地理学古老传统 的一部分,还是地理 学人文化发展的重要 方面。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现代人文地理学网络课程第一章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的关系的学科
《现代人文地理学》网络课程
第一章 §1.1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 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的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说,根 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 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 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为此,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不 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广义的是包括经济地理 学在内的人文地理学。本书――《现代人文地理学》采 用的是广义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1.3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概述 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论: 1.哲学方法论: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 人本主义、结构主义 2.传统方法 2.传统方法 3.新方法和新技术 3.新方法和新技术 二、经验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模式
存在不足:局限性、片面性 存在不足:局限性、片面性
二、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建立了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1.建立了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2.新的研究方法 2.新的研究方法 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三、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人文地理学 1.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人文地理学 2.新中国成立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极其广泛,构成了一 个疏松的综合体,但其研究对象具有其特定的内核: 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的主线和人地关系的传统。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1.社会性 2.区域性 3.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白兰士:主要特色是人地关系理论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关系论”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麦金德: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人文地理.pptx

人文地理.pptx

THANKS.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响应
关注全球环境变化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推动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和 方法。
科技创新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关注科技创新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数据获取和分析等方面的影响,推动人文地理学的 创新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演 变中,需要注重区域协调 发展,避免区域发展不平 衡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及影响
1 2 3
交通运输网络构建
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 度和效率,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通达性等 。
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聚落发展
0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会不断扩大规模,增
加数量,同时也会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聚落演变规律
03
聚落的演变往往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策导向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聚落类型与特点
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集中分布的地区,具有人口密集 、建筑密集、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等特点。
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差异表现
民族构成
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在人口 比例、地域分布等方面存在差 异。
宗教信仰差异
不同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宗 教信仰和习俗,形成独特的文 化景观。
社会影响
民族和宗教信仰差异对社会稳 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 面产生深远影响。

人文地理第一章第一讲

人文地理第一章第一讲
实现可持续发展。
PART 03
人口与人口问题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人口的数量、分布与迁移
01
02
03
人口数量
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 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受到经济、政治、 社会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包括城市化、工业 化、气候变化等。
人口问题的类型、原因与影响
人口问题的类型
01
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因
02
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如贫困、教
育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差、资源短缺等。
人口问题的影响
03
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如经济增
长放缓、社会不稳定、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包括文献综述、田野调查、数学建模、GIS 空间分析等多种方法。
研究意义
人文地理学对于认识人类活动的地域规律,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地关 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文地理学也为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政 治学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03
文化的特点
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
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各具特色。
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与类型
文化景观的形成
文化景观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 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
文化景观的发展
文化景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文化景观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人地关系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一、人地关系中的“人”和 “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 人 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即社会的人。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双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双重身份:生产者、 双重身份:生产者、消费者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 人类只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没有任何理由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使自己的活动凌驾于整个人地系统上。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人地矛盾表现在两方面: 1.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空间上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 2.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 人是生物圈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群体,在自身进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 化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历史上人类创造了多种 文明模式, 文明模式,而这些模式都是从对自然的某种适应为基 础的。 础的。所谓适应就是人类为谋求在自然中生存发展采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改造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 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人类开始使用工具一直到今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天,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采集狩猎社会、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p22。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
Tuesday, January 03, 2012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说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散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互相关系所形成的现象散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对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别(包含不一样国家、不一样地(区、不一样社会制度、不一样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地区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剖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的学科特点:社会性、地区性、综合性。

(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以为是人文地理学的首创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供应了指道路线。

另一方面,他被以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地区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侧重于空间散布的研究,地区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中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区应是人类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全部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互相影响的全部因素,与自然环境互相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地区的特点。

(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首创人,他以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能够经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类感觉—景观的整体。

(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以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余因素在起作用,重申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究人及其自然环境的互相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要地说”。

麦金德第一个将全世界作为整体来商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创始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点:(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停改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势。

人文地理讲义

人文地理讲义

人文地理讲义人文地理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第四章人口与发展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第八章语言地理第九章宗教与宗教地理第十章聚落地理第十一章旅游地理第十二章行为地理第十三章政治地理第十四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概念: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研究主要内容1. 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分布的合理化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化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基意义。

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

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传统方法1. 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2. 利用和编制地图3. 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1. 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 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1. 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2. 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概念:(1)泰勒: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人文地理第一章

人文地理第一章

第一章文化的结构、价值观与区划第一节文化的结构一、文化的概念1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版)“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2克罗伯(A.Kroebter)和克鲁克洪(C.K.M.Kluckhohn)《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对该定义的分析:首先,该定义把文化当作行为的模型,而这种行为模型,既有外在的显型,又有内在的隐型。

显型有人工制的形态和艺术的形象,隐型有人的价值观念和艺术的思想内涵。

其次,该定义说明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播是靠符号而实现的,为了获得与传播就创造了这种文化载体的符号,通过它来传达文化的内含,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再有,该定义是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来解说文化。

它指出,文化所表现得传统思想史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而其中的价值思想则是文化的核心。

3庞朴:“如果把文化整体视为立体的系统,那么它的外层便是物质的部分-一不是任何未经人力作用的自然物,而是…第二自然‟(马克思语),或对象化了的劳动。

文化的中层,则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机器的原理、雕像的意蕴类;和不曾或不需体现为外层物质的人的精神产品,如科学猜想、数学构造、社会理论、宗教神话之类;以及,人类精神产品之非物质形式的对象化,如教育制度、政治组织之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空收敛
(3)时空压缩:哈维(1990)认为为了“占领空 间”就必须产生新的空间(缩小的世界减小了“空 间屏障”),这些新的空间造成了一种世界“加速 感”,现代化运动以及后现代运动,均被解释为对 这种时间“加速”在文化上的反作用。因此,时空 压缩是一种连接经济与文化的强有力的组织概念。
后现代主义建筑
第1讲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空间、时间、地方、尺度和景观
一、空间
空间是一系列问题丛生的临时性安排,它将事物分隔 开又连接起来成为各种各样的集体,这些集体因缓慢得到 各种手段的供给而得以持续与持久。 地理学家们辩称,如果没有空间,这就有点儿像没有 性一样,我们就不能存在——爱德华· 霍尔曾经把空间和 性相比拟:“他就在那里,但我们不谈论它。如果我们要 谈论,当然就别指望从专业上严肃谈论。” 通过有组织(或多或少)的循环中相遇事物的力量, 空间经历着不断的构建。这是一种空间相关观(relational view of space),即不把空间视为承载世界进展的容器, 而看成是那些进展的副产品。
(3)地方涉及具体化。设想在一个大型空间舞会, 身体、事物和其它部分都是其中一环,它们不断 对碰撞做出反应,从中演化出来的是“地方观念” 这个大型舞会特别是由爱与恨、同情与厌恶、妒 忌与绝望、希望与失望等“感情”游戏结合到一 起的。在产生感情的过程中,地方(被理解为复 杂的具体化过程的一部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 与者。
(4)世界系统分析:沃勒斯坦(1991)杜撰了 “时空”(TimeSpace)一词来形容时间与空间 两个永久性概念的特殊综合。他的这种唯物主义 解释把空间尺度添加到了布劳德尔(1980)的三 个社会时间(短、中、长期)的时间跨度上,以 增加其地理成分,从而创造了地缘政治时空(第 一个跨度,如事件事变)、周期性意识形态时空 (第二个跨度,如东西方冷战)、与结构时空 (第三个跨度,如帝国兴亡)。
大型舞会
5、联合起来的空间 目前地理学家还在试图把四类空间联合起 来,而所有这些思考空间的方法都是试图重新 思考“权力是什么组成的”。通过修正我们研究 空间的技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的空间被想象 为存在物,并且很清楚,这些想象的行动都是意 义深远的政治行动。
二、时间
1、除了物理维度的“时间维”外,人文地理学家对时间的 第二种看法是社会时间,即“有内容的时间”,研究方法 侧重于社会过程。如对工业化产物的某个聚落格局的发育 研究。地理学家不能离开空间单独地研究时间。同样的, 空间有物理空间(几何学),也有“社会的”空间(即含 有内容的空间,如地方)。因此,人文地理关注“时间现 象”,地理学家通过对时间问题的关切,去对局部到全球 的区位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社会时间”中有一种卓 越的“现代性”观念(人们定义的一种现代性状态),成 为用以界定无休止快速变化社会的标准。以下为五种时间 模型与概念:
3、图像空间(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由可称为图画或图像的东西组成,图像 呈现各种形状和大小(从图画到动画片,从宗教偶像 到草原景观……),可能比事物本身更加重要,或者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事物的组成部分(例如商标或 媒体名人)。今天,到处是各种屏幕,连续不断地生 产着图像大餐,产生了一个格外豪华的图像王国,改 变着我们对空间的看法。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的发 展也为新的移动图像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并对空间产 生新的理解。
电梯广告
4、地方空间(第四空间) (1)地方空间是指这样的过程,借助于这种过程, 空间被处理为表露感情潜力与其他具体潜力的 方式。无论是云南的泸沽湖寂静的壮丽,还是 城市飞地喧闹文化的真切,地方都在某种程度 上比空间更加“真实”。
云南的泸沽湖
(2)设想一次城市中的散步,地方不仅是由两 眼所见的其他人或广告牌或楼宇所组成,而且还 有交通与谈话的噪音,同售票机与扶手的接触, 以及废气与烹调的气味。一旦我们开始以这种方 式想到地方,我们也就开始注意到我们先前未曾 见到的事物。声音、触觉与嗅觉等其它感觉引起 了我们对地方的遐想。
2、开敞空间(第二空间)
(1)把空间作为一系列细心建立的联系,这些联系 由一些通道组成,这些通道通常在常规的、巡回 的基础上把一些通常看来不甚相干的事物联系到 一起,从办公室一直延伸到贸易、旅行,甚至军 队的运动。这些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货币流将 世界牢固地交织到一起(这是一种有时被成为全 球化的倾向)。简言之,开敞空间是指借以建立 相互作用的常规通道的过程,环绕此类空间常可 划出边界,这种区划保持了这个世界的特色。如 资本主义空间、帝国主义空间、一个市领空间或 社区空间。
物流
(2)地理学家倾向于寻找能更好地了解开敞 空间、了解世界的方法。例如,有一种关于 商品链的研究,试图在地图上绘出商品如何 沿着跨越世界的路径而汇聚到一起。许多地 理学家如今都在开展一些空间试验,以研究 各种分异的新空间的问题,直到试图建立一 个新型地球。迄今,谁也不太清楚他们在做 什么。
全球商品链
9.11事件
东欧剧变之柏林墙倒塌
(5)对社会变化的地理展望:道奇肖恩(1998) 提供了对不同空间社会变化的评述。当以时间看 待社会变化时,他同许多地理学家认为在社会变 化程度“加速”的地方都会出现根本性的破坏, 工业革命就是经典案例。两种社会关系格局(如 前工业化社会和工业化社会)之间存在着破坏性 的时间分野。
(1)时空收敛:贾内尔(1969)提出的“缩小 着的世界”。他测量了爱丁堡和伦敦之间的旅 行时间如何从几个星期减少到几小时。 (2)时间地理学:哈格斯特朗(1973)利用一 个二维空间作为底图,加上时间作为空间维, 通过此三维图追踪个人执行每天任务时“向上” 和横向的时空路径。框架表明空间和时间如何 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规使用的资源。
房屋爆破
房屋建筑空间
1、经验空间(第一空间)
(1)经验空间是指借以建造日常生活结构的过程。举例 而言:测量的空间,从米制的建立到GPS、GIS等。 (2)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不间断地联系着的世界,将有可 能连续地跟踪和追溯大多数目标和活动,产生现在所 谓基本信息沟通和高级感情沟通的普遍情况。如我们 用手机连续发送图文信息来调整与友人的会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