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的故事是怎样
丝绸之路十大历史人物故事
![丝绸之路十大历史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cf9213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5.png)
丝绸之路十大历史人物故事一、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那可是个超级勇敢的家伙。
汉武帝的时候啊,想和西域各国建立联系,就派张骞出使西域。
这一路可不容易啊,张骞带着他的使团刚出玉门关,就被匈奴人给抓住了。
匈奴人把他们扣押了好多年,还想让张骞投降,给他娶老婆啥的。
但张骞心里一直想着自己的使命呢。
后来他找机会逃跑了,继续向西走,到了大宛、康居,最后到了大月氏。
虽然大月氏不想和汉朝一起打匈奴了,但张骞这一路可是把西域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他回来的时候又被匈奴抓住,不过最后还是成功回到了汉朝。
他带回来的关于西域的消息,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二、班超:投笔从戎的西域英雄。
班超这人可牛了。
本来他是个文人,天天抄抄写写的。
有一天他突然就烦了,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边疆立功,哪能老在这抄书呢!”然后就投笔从戎了。
他到了西域,只带着很少的人。
有一次在鄯善国,匈奴使者也来了,鄯善王就有点摇摆不定了。
班超当机立断,带着手下的三十六个人,趁着夜色直接冲进匈奴使者的营地,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这一下就把鄯善王给镇住了,让鄯善国归附了汉朝。
班超在西域经营了好多年,他用智慧和勇气,让西域好多国家都和汉朝交好,让丝绸之路更加稳定繁荣。
三、甘英:西行探险的勇者。
甘英啊,他也是个有胆量的人。
那时候东汉和西域各国交往密切,甘英就受命出使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
他一路往西走,经过了好多地方。
走到安息(今伊朗)的时候,安息人不想让汉朝和罗马直接联系,就吓唬甘英说:“大海啊,大得很呢,要渡过去得好几个月,而且海上还有妖怪,会把船弄翻的。
”甘英一听,心里有点害怕,就没再往前走了。
虽然他没到达罗马,但他走得也够远的了,让汉朝对西边更远的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也算是为丝绸之路的延伸做了探索。
四、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僧。
五、法显:东晋的取经先驱。
六、汉武帝:丝绸之路的背后推动者。
汉武帝那可是个有大志向的皇帝。
他在位的时候,汉朝国力强盛。
经典传说故事:张骞出使西域
![经典传说故事:张骞出使西域](https://img.taocdn.com/s3/m/be8eef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1.png)
经典传说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经典传说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导语:在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骞出使西域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张骞出使西域传说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的故事
![张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bcf35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8.png)
张骞的故事张骞,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梦想和勇往直前。
他的勇敢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本文将为您讲述张骞的故事,展示他的勇气和智慧。
一、背景介绍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的性格。
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冒险的渴望使他决心成为一名探险家。
二、西域使者公元前138年,张骞被任命为西域使者,负责与西域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西域地区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恶劣,而且当时西域各国与中国的联系非常有限。
张骞带着一支由几十名勇敢的士兵组成的队伍,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他们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跋涉,穿越了沙漠和高山,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危险。
最终,他们成功地到达了西域地区,并与当地的君主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三、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的探险之旅不仅仅是一次外交使命,更是一次商业考察。
他发现了西域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商品,特别是丝绸。
这激发了他开辟一条连接中国和西域的贸易路线的想法。
张骞回到中国后,他向皇帝汇报了他的发现,并提出了开辟丝绸之路的建议。
皇帝非常赞赏他的勇气和智慧,并同意了他的建议。
于是,丝绸之路正式开辟,成为中国与西域地区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四、对中国的影响张骞的探险和开辟丝绸之路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使中国的丝绸和其他商品远销西域,也带来了西域的商品和文化。
其次,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丝绸和其他商品的贸易使中国的经济繁荣起来,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张骞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追求梦想和勇往直前。
他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也被广泛传颂。
五、结语张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他的探险和开辟丝绸之路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84ac5c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2.png)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3年),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
要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也是中国最早的西域探险家之一。
他曾经率领一支中国使团,首次成功地穿越了塔兰泰山脉,到达了今天的中亚地区。
公元前139年,张骞被汉武帝选派为使者,他的主要任务是与战争频仍的匈奴人建立友好关系,并探索通往西域地区的道路。
张骞率领的使团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漫长旅程,在经历了艰苦的跋涉和数次外交危机后,终于于公元前126年到达了匈奴的首都。
然而,在与匈奴人的谈判中,张骞并没有达到与匈奴人建立友好关系的目标,相反,他面临着被俘虏和杀害的危险。
在此危急关头,张骞聪明机智地利用了匈奴人内部的分裂和争斗,成功地逃脱了匈奴人的追杀。
随后,张骞决定改变原定的计划,放弃与匈奴人建立友好关系的目标,转而前往西域地区。
他穿越了塔兰泰山脉,途中遇到了数次困难和危险,但最终成功地抵达了西域,并与当地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张骞在西域地区停留了一段时间,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
回到中国后,他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张骞的探险成果对于后来的西域往来和丝绸之路的开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外交和探险精神的崇高品质,也展示了中国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对于后世的探险家和外交官们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e60444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6.png)
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经典传说丝绸之路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丝绸之路故事传说:出使西域的张骞汉中城固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
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
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被拘留和软禁。
张骞在此被迫娶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但他“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至公元前129年,敌人的监视渐渐有所松弛,张骞趁匈奴人的不备,果断地离开妻儿,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这种逃亡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
幸运的是,在匈奴的十年留居,使张骞等人详细了解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他们穿上胡服,很难被匈奴人查获。
因而他们较顺利地穿过了匈奴人的控制区。
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
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
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8757808c77da26924c5b06c.png)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
张骞的故事
![张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a5aed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4.png)
张骞的故事张骞,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梦想和勇往直前。
他的勇敢和智慧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本文将为您讲述张骞的故事,带您一起领略他的伟大和勇气。
一、背景介绍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在那个时代,中国的西北地区被称为西域,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地方。
张骞从小就对西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渴望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二、西域使者公元前138年,张骞被任命为西域使者,负责与西域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危险的任务,但张骞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张骞带领着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队伍,穿越了漫长而艰苦的沙漠和高山。
他们面临着饥饿、口渴和袭击的威胁,但张骞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三、突破西域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张骞终于突破了西域的封锁,成功地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带回了大量的贡品和珍宝,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耀。
张骞的成功不仅仅是外交上的胜利,更是对人类勇气和智慧的伟大展示。
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梦想和勇往直前。
四、对中国的贡献张骞的探险和外交活动不仅带来了财富和荣耀,还为中国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
他的努力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中国学到了许多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和经济。
同时,中国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也通过张骞的努力传播到了西域和其他国家。
五、张骞的精神张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
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张骞的故事是我们的榜样,他的勇气和智慧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六、结语张骞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勇气和智慧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探险和外交活动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耀,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张骞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张骞的故事有哪些
![张骞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808e1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8.png)
张骞的故事有哪些张骞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与旅行家。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闻名遐迩。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张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骞的故事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一共出使西域两次。
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带着胡人堂邑父等一百多号人出使大月氏,堂邑父在途中刚好做张骞的翻译。
但是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发现,随后被掳去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进行了各种诱惑,还给张骞娶妻生子,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张骞出使大月氏之心,他不改汉节,坚定忠臣之心,就这样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
终有一日,张骞趁敌人监视有所松懈,便趁其不备逃离匈奴的魔爪。
但是没有带上妻儿便离开了,这里就说明大汉之命在张骞心中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
逃亡的道路十分艰难,但是张骞等人毕竟在匈奴的地盘生活了十余年,这为他的逃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而他们非常顺利的避开了匈奴的监视。
他们一直向西逃难,路上饥寒交迫,物资缺乏,人烟稀少,困难重重,就这样张骞等人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的国君听闻张骞的经历后,派人将他们送到康居,康居王又派人将其送到大月氏。
事后,张骞动身回汉。
在回去的途中不巧有遇到了匈奴,匈奴再次将他们带了回去,就这样又被扣留了一年多。
在匈奴内乱的时候,张骞趁乱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地盘,回到了汉,这便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一一九年,这次出使西域带了三百多人,带了丝织品以及牛羊等牲畜,这一次出使乌孙王国很是顺利,因为匈奴那时候已经投降汉朝,所以路上已没有了障碍。
张骞的精神有哪些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一直沿袭到今天。
他不怕苦,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赞颂。
当时汉武帝招募人员出使西域之时,张骞便勇敢报名,出使西域的道路困难重重,可想而知,没有超乎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是不可能主动报名的。
因为没有人走过西域的道路,张骞的出使西域的事迹使他成为第一人。
这条连接同西方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张骞的故事
![张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84308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b.png)
张骞的故事张骞,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丝绸之路开拓者和外交使者,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
张骞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勇气和开拓精神,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与西域各国交往的重要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张骞的传奇经历。
张骞,字长史,生于汉武帝时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
他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读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在那个时代,汉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武帝采取开疆拓土的政策,希望能够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方的贸易往来。
于是,武帝决定派遣使者前往西域,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开展贸易往来。
张骞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外交才能和胆识。
他深知西域地势险恶,沙漠荒凉,各种未知的挑战等待着他。
然而,这并没有让他退缩,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希望能够为国家开辟一条通往西域的贸易之路。
于是,张骞主动请缨,请求皇帝派遣自己前往西域,开展外交使命。
汉武帝对张骞的勇气和才华赞赏有加,决定让他率领一支使节团前往西域。
张骞接受了这一重任,带着使节团踏上了艰辛的征途。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西域地区。
在西域各国的国王面前,张骞展现出了中国的文明和强大,成功地与他们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了贸易往来。
张骞在西域地区的外交使命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汉朝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
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
张骞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智慧和开拓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勇敢面对,坚定信念,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只有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张骞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外交使者,传承他的精神,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向张骞学习,勇敢前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
丝绸之路上的人物故事
![丝绸之路上的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f809e1f8c75fbfc77db2f1.png)
丝绸之路上的人物故事出使西域的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张骞才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国王热情地接见了张骞,并帮助他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
于13年后回到长安。
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
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
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投笔从戎的班超“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汉书·班超传》)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善骑射,骠悍骁勇,进如鸟飞,顷刻毕至,退如烟云,须臾消逝,每当秋高马肥,即四下掳掠,中原一带不堪其扰。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6c2fa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6.png)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发生在汉朝汉武帝时期。
当时,汉武帝为了削弱匈奴的势力,决定联合西域的月氏国对抗匈奴。
他征集了一百名勇士,任命年轻的郎中张骞为首领,出使西域寻找月氏国。
张骞带领队伍出发后,不幸在匈奴境内被俘。
他们在匈奴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期间张骞与堂邑父相互支持,保持着汉朝特使的符节。
尽管匈奴人试图让他们融入当地生活,但张骞始终坚定地想要完成使命。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张骞和堂邑父成功逃脱了匈奴的囚禁。
他们历经艰辛,穿越葱岭,抵达了大宛国。
在大宛国的帮助下,他们继续前行,经过康居国,最终抵达了大夏国。
在大夏国,张骞终于找到了月氏国。
然而,月氏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过去的游牧民族,而是定居在阿姆河流域,过上了农耕生活。
他们对于与汉朝联合抗击匈奴的提议并不感兴趣。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未能达成目标,只好返回长安。
回国途中,张骞再次被匈奴拘禁了一年多。
公元
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此次出使,张骞经历了十三年,虽然未能达到原来的目的,但他带回了许多关于西域的珍贵信息,为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关于张骞的故事
![关于张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91517f3a1c7aa00b52acba2.png)
关于张骞的故事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
下面是YJBYS 小编整理的关于张骞的故事,欢迎阅读。
早年经历
张骞生年及早期经历不详,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
据史书记载,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
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
西汉初年,匈奴冒顿单于征服西域,设僮仆都尉,向各国征收繁重的赋税。
匈奴还以西域作为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经常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
西汉王朝的统治者在同匈奴斗争的
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汉武帝即位后,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迁的大月氏有报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无人相助后,便决定沟通与西域的联系,想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断匈右臂”。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典故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
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
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
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1。
关于张骞的简短小故事
![关于张骞的简短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5aafa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6.png)
张骞,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也是最早开通西域的功臣。
在汉武帝时期,张骞被任命为出使西域的使者,他成功地引导了汉朝的军队和商人前往西域,开启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张骞的首次西域之旅,是在公元前138年。
他带领了一支300人的队伍,历经千辛万苦前往西域,目的是寻找联盟,以共同抵抗匈奴。
但是,在途中,他们遭遇了匈奴人的袭击,被俘虏并被带到了匈奴王庭。
尽管如此,张骞并没有放弃,他成功说服了匈奴王,让他放他们返回汉朝。
在回到汉朝后,张骞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又一次被任命为使者,带领一支300人的队伍前往西域。
这次的任务是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抵抗匈奴。
他们成功地到达了西域,与当地的部落首领进行了谈判,最终达成了联盟协议。
张骞的第三次西域之旅是在公元前119年。
这次他带领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包括300名使者、800名骑兵和数千名步兵。
他们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联盟,并打击匈奴。
在这次旅程中,他们成功地与多个部落建立了联盟,并成功地打击了匈奴。
张骞的西域之旅不仅开拓了汉朝的视野,也开启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
贸易和文化交流。
他的探险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人们。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精选5篇)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478b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a.png)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巳家喻户晓,并带上了某些神话色彩。
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篇1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
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
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
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
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
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
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
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
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
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
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
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
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
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
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丝绸之路张骞的故事
![丝绸之路张骞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7e37a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b.png)
丝绸之路张骞的故事故事一:张骞的奇遇公元前138年,张骞年轻而勇敢。
他听说西方有一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于是决定踏上征程,寻找丝绸之路。
他带上了一些贵重的礼物,准备在西方人面前展示中国的文化和财富。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张骞终于抵达了西方。
他见到了当地的统治者,并向他们献上了自己所带来的礼物。
西方人被他们从未见过的中国丝绸和其他奇珍异宝所吸引,对中国的文化和财富充满了好奇。
张骞也不负众望地展示了中国的武术和书法等文化艺术。
西方人被他的武艺和书法技巧所震撼,纷纷向他请教。
张骞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中,张骞也得到了一些有关西方地理和文化的信息。
他了解到西方有许多珍贵的物产,如黄金、香料和奇异的动植物。
他决心带回这些宝贵的资源,为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荣耀。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准备,张骞携带着许多贵重物品回到了中国。
他的归来引起了轰动,人们对他的探险和带回的礼物惊叹不已。
中国的繁荣也因为张骞的探险和丝绸之路的开拓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
故事二:张骞的艰辛张骞自幼喜欢冒险和探索未知的世界。
他听说西方有许多奇珍异宝,于是决定踏上丝绸之路,寻找那片梦寐以求的土地。
经过多次艰辛的旅程,张骞终于到达了西方。
他遭受了沙漠的酷热和寒冷的高山,但他毫不退缩,一直坚持前行。
他不畏艰险的精神鼓舞着他的同行者,使他们始终奋勇向前。
然而,张骞的旅途并不顺利。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危险的情况,如被盗贼袭击、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但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目标,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找到丝绸之路。
终于有一天,张骞看到了一片很有希望的土地,他知道自己即将达到目的地。
他充满激动和兴奋,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当他终于抵达所寻找的土地时,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满足。
张骞的奋斗精神和勇敢的品质让他成为了丝绸之路的探险英雄,他的故事激励着许多后来的探险家和冒险家。
故事三:张骞的贡献张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探险家和外交家。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d10fe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a.png)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西域派遣使者的重要事件。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端,也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张骞是汉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生在一个世家,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勇气。
在他年轻的时候,汉武帝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西域,但都未能取得成功。
直到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能够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并不顺利,他经历了艰难的跋涉和险象环生的考验。
在西域的沙漠中,他和同伴们饱受饥渴和疲惫的折磨,但他始终坚定地前行着。
最终,他成功地抵达了西域的都城大夏。
在大夏,张骞见到了西域国王,并向他呈上了汉武帝的国书。
国王对张骞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与他展开了友好的交流。
在西域的都城,张骞了解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貌,也带回了许多有关西域的珍贵情报。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为后世的中西文化交流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他的壮举开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交往,也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
他的勇气和智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珍惜中西文化交流的友好传统,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00c49d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5.png)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
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探险家,他的探险故事精彩纷呈。
在公元前2世纪,张骞率领使者团队,踏上了前往西域的探险之路。
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跋涉和困难重重的考验,他成功地打通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的探险故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探险过程和成果回报三个部分进行概括。
首先,在准备阶段,张骞充分意识到开辟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详细的出发计划。
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装备齐全,准备充分。
他还积极调查研究西域各族的情况,对将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其次,探险过程中,张骞和他的队伍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历险。
他们穿越了茫茫沙漠,跋山涉水,跨越了险峻的山脉,克服了自然环境的艰苦。
在与西域各族的交往中,张骞展现出非凡的外交智慧和胆识。
他善于借助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稳定了局势,为后续的贸易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最后,张骞的探险成果回报丰富多样。
他不仅带回了丝绸、珍宝等贵重商品,还带回了西域各族的文化、宗教和艺术。
这些成果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为后世的贸易繁荣和文化繁盛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张骞的探险故事充满传奇色彩,他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方的交流与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为实现更多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15e940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1.png)
张骞探险故事概括如下:
在汉武帝时期,张骞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他有着不凡的胆识和求知欲,对西域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好奇,希望为国家开辟新的贸易通道。
他向汉武帝提出了出使西域的请求,最终获得了汉武帝的准许。
张骞的探险旅程从重庆出发,经由陕西到巴音布鲁克朝鲜,然后沿坎克夏河进入现在的古巴。
他穿越撒哈拉沙漠,抵达现在伊拉克的猎鹰城,沿着红海到黑海,穿行欧洲大陆联系东西文化,最后返回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张骞和他的同伴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和危险,如沙漠的烈日和饥渴、草原和河流的阻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等。
他们与各个部落展开了艰难的交流,克服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最终,他们到达了西域的首府大宛,成功开启了汉朝与西域的贸易通道,为两地的人民带来了繁荣和交流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张骞和他的队伍穿越了崇山峻岭和茫茫戈壁,来到了更加神秘的地方。
他们发现了古老的城市和繁荣的贸易集市,见识到了西域的多样文化和壮丽景色。
张骞对于这些发现充满了好奇心,他记录了一切,希望将这些宝贵的信息带回中国。
最终,张骞和他的队伍成功返回了中国。
他们带回了大量的贵重商品和文化交流的宝藏。
张骞的壮举震动了整个国家,人们为他的勇气和智慧而赞叹不已。
张骞的出使西域不仅开辟了汉朝的贸易通道,也为中国和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
他的冒险精神和胆识成为后世的楷模,激励了无数的探险家和冒险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骞的故事是怎样
张骞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与旅行家。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闻名遐迩。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张骞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武帝时期,张骞奉命一共出使西域两次。
第一次出使西域,张骞带着胡人堂邑父等一百多号人出使大月氏,堂邑父在途中刚好做张骞的翻译。
但是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发现,随后被掳去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进行了各种诱惑,还给张骞娶妻生子,但是依然没有动摇张骞出使大月氏之心,他不改汉节,坚定忠臣之心,就这样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
终有一日,张骞趁敌人监视有所松懈,便趁其不备逃离匈奴的魔爪。
但是没有带上妻儿便离开了,这里就说明大汉之命在张骞心中的地位是不能撼动的。
逃亡的道路十分艰难,但是张骞等人毕竟在匈奴的地盘生活了十余年,这为他的逃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而他们非常顺利的避开了匈奴的监视。
他们一直向西逃难,路上饥寒交迫,物资缺乏,人烟稀少,困难重重,就这样张骞等人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的国君听闻张骞的经历后,派人将他们送到康居,康居王又派人将其送到大月氏。
事后,张骞动身回汉。
在回去的途中不巧有遇到了匈奴,匈奴再次将他们带了回去,就这样又被扣留了一年多。
在匈奴内乱的时候,
张骞趁乱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地盘,回到了汉,这便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一一九年,这次出使西域带了三百多人,带了丝织品以及牛羊等牲畜,这一次出使乌孙王国很是顺利,因为匈奴那时候已经投降汉朝,所以路上已没有了障碍。
张骞乘槎的故事乘槎的意思就是乘坐竹筏或木船,后来特指出使。
张骞作为汉代著名的外交官,两次出使西域,为中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出使大月氏的时候,更是被匈奴抓去做俘虏长达十年之久,最后逃脱出来,找到了大月氏。
虽然他最终没有劝服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但是回汉后的张骞仍旧被汉武帝赞赏。
于是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为人讲求信义,心胸宽广,为人和善,于是深受西域人民的喜欢。
那么这下有就人问了,西域大部分都是陆地,应该乘坐马车,为什么称张骞是坐着竹筏去的呢?
传说在西汉时期,刘彻派掌权乘坐着槎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于是张骞乘槎逆流而上,到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地方,那里男耕女织犹如世外桃源。
他走进一户人家询问这是什么地方,男主人说是天河。
后来女主人吧一块石头送给张骞,张骞带回来之后便被东方朔认出,说是天河织女的仙石。
更有人说他乘坐的是通往天河之间的神槎。
当然一定会有人将这个说法否定了。
仍为乘槎是出使的意思,表面意思是乘坐竹筏,实际上就是指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情本身。
也有人自然而然的将张骞乘槎与郑和下西洋结合在一起。
说郑和
才是历史上真的有乘槎的历史人物。
郑和下西洋时带着多名水手,乘船下海。
这些船都是木质船做改制的,也可称作槎,所以有人说张骞乘槎实际是暗喻郑和,这个说法似乎也行得通。
张骞的精神两千多年来,张骞的精神一直沿袭到今天。
他不怕苦,勇敢无畏的冒险精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赞颂。
当时汉武帝招募人员出使西域之时,张骞便勇敢报名,出使西域的道路困难重重,可想而知,没有超乎于常人的勇气与毅力是不可能主动报名的。
因为没有人走过西域的道路,张骞的出使西域的事迹使他成为第一人。
这条连接同西方发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细数张骞的精神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张骞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出使西域,不仅道路困难重重,路上还会遇到残暴的匈奴,丧命的几率真的很大。
但是胸怀大志的张骞毅然决然的前去大月氏。
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第二。
张骞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在张骞出使大月氏期间,他被匈奴抓取当了十年的俘虏。
匈奴为了拉拢张骞为他娶妻生子,即使是这样,张骞心中仍旧不忘大汉的使命,十年之久仍未改变张骞的大汉之节,他也在处处寻找可以逃出去的机会。
果然在一次匈奴松懈之时,他与甘父等人逃了出去,继续前往十年前心中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大月氏。
如果换了他人,也许会在匈奴的地盘同妻子孩子安然的度过一生,然而张骞却不是这样。
这样的爱国之情也是无人能比的。
第三,张骞还是个重信义的人,他对各国使者的礼仪之风赢得了西夷各国的爱戴,张骞的名声在那时
可谓是响彻一时。
张骞的故事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