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潜

合集下载

潜的文言文意思

潜的文言文意思

“潜”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 “潜”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基本字义1. 隐在水面下活动:~水。

~泳。

~坝。

~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

2. 隐藏的,秘密地:~藏。

~伏。

~遁。

~逃。

~力。

~心。

~师。

~在。

~台词。

~移默化。

3. 姓。

详细字义〈动〉1. (形声。

本义:没入水中,而且在水下活动)2. 同本义[go under water;move under water]潜,涉水也。

——《说文》。

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

潜龙。

——《易·乾龙》潜虽伏矣。

——《诗·小雅·正月》游鱼潜绿水。

——曹植《情诗》沈潜相克。

——《书·洪范》潜龙腾渊。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3. 又如:潜水4. 隐藏[hidden;latent]潜服贼器不入宫。

——《周礼·阍人》潜醢以食夏后。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范仲淹《岳阳楼记》胆寒潜踪。

——《广东军务记》又潜避两炮台中。

5. 又如:潜晦(潜藏养晦。

又指隐藏才能);潜德(韬养隐藏的内涵、美德);潜逸(隐逸);潜户(隐藏的洞穴);潜包,潜苞(包藏);潜光(隐藏光彩);潜名(隐姓埋名)6. 深隐;隐居[hermit]。

如:潜居草野(隐居在民间);潜而不用(小人当道,圣人只宜潜藏,不可有为);潜夫(隐者);潜升(谓或隐或显);潜户(深隐的门户)7. 专心[make a concentrated effort]。

如:潜志(专心致志);潜研(专心钻研);潜修(专心修养);潜神(犹专心)8. 潜入水中[dive]。

如:一只大水鼠从此岸潜下9. 埋葬[bury]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

——《山海经》10. 暗流[underflow]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

——《山海经》11. 又如:潜演(水在地下流动);潜源(潜伏着的水源)12. 测量;探测[measure;survey2. 潜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动〉(形声。

由《诗经.周颂.潜》中“以鱼祭祖”探析鱼意象的文化传承

由《诗经.周颂.潜》中“以鱼祭祖”探析鱼意象的文化传承

文由《诗经•周颂•潜》中“以鱼祭祖”探析鱼意象的文化传承○杨静宇摘 要:《诗经•周颂•潜》是一首鱼祭诗,“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

周人以鱼祭祀公刘,表达了他们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美好愿望。

“鱼”从一种自然存在的动物这一本体形象到被古人发现并赋予其意象经后人传承构成其特有的文化意象,这一文化传承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关键词:鱼 鱼意象 生殖信仰 富足和乐 文化传承《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先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思想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法等一直被无数专家学者研究借鉴。

《诗经》善“以物起兴”,伟大的古人运用自己的头脑将自然存在的客观物象一步步抽象为极富文化内涵的意象,这不仅给后来的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意象素材,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滥觞。

从鱼的种类看,《诗经》中记载了大约14种鱼;从出现次数看,“鱼”字在诗中出现了26次。

鱼是人类所钟爱的动物,在漫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它既是艺术家画笔下的宠物,又是文人作品中的“常客”,更是民俗中吉庆的象征。

千百年来,人们对“鱼”的偏爱之情始终不变。

原始人在陶器上画鱼;孟子有“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叹;刘备的“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在民俗中,年画有鱼,待客用鱼,过年吃鱼,以图“年年有鱼(余)”。

以“鱼水情深”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养鱼、食鱼、赏鱼、写鱼、画鱼赋予了“鱼”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鱼”文化并不断传承。

祭祀诗《诗经•周颂•潜》仅48个字,从造字法看,鳣鲔鲦鲿鰋鲤等指鱼的不同种类。

水中各种鱼儿数不胜数,周人用鱼儿来恭敬地祭祀祖先,表达了他们对福祀绵延不断的渴求和美好希冀。

一、从繁衍之象到生殖信仰上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森林里常有猛兽出没,人们泽水而居,他们发现鱼有极强的繁衍能力,鱼成为他们容易得到的食物。

古人在宴请时也经常出现“鱼”这一美味,《诗经•小雅•鱼丽》就有很好的体现。

后来人类对鱼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发现鱼的形状与女性生殖器官的轮廓相似,人类渴望自己也能像鱼一样生生不息。

潜诗经原文翻译和赏析

潜诗经原文翻译和赏析

潜诗经原文翻译和赏析一、引言潜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经典之一。

它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许多珍贵的古代诗歌作品。

本文将对潜诗经中的原文进行翻译,并对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赏析。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二、潜诗经简介潜诗经,又称《詩經》或《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共收录了305篇不同的诗歌作品,涵盖了多个时期和不同的主题。

这些诗歌作品主要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出现,但也包括了其他形式的诗歌。

潜诗经的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西周至春秋时期。

潜诗经的诗歌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颂、周颂、周南、召南、国风等多种类型。

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国家的政治风貌。

潜诗经的诗歌凝练而深刻,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潜诗经原文翻译以下是潜诗经中部分诗歌的原文翻译: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东南之美》有美一人,清揽秀发。

眸中星月,笑靥如花。

低吟浪漫,婉约且娇。

袅袅婉娩,舞觞歌楚。

其容若玉,貌美如梨。

歌舞豪放,履止如驷。

青丝黑发,罗裙纱衣。

丰满娇好,美不胜收。

3.《青青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四、诗歌赏析1.《关雎》《关雎》是《周南》中的一篇古典爱情诗。

诗中以雌雄鸟雎鸠的形象,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

诗歌中使用了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出了淑女的美丽和君子的欣赏。

通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这样的描写,诗歌表达了男女之间相互追求的情感,展示了诗人高尚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

《诗经》里的鱼意象

《诗经》里的鱼意象

《诗经》里的鱼意象一、富裕丰收的象征在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生存环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临水而居。

相较于打猎,捕鱼危险性较低,且鱼的繁殖能力强大,数量总类众多。

并且有鱼就暗示有水,对于农业文明来说,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不难理解古人把鱼的丰富等同于食物的充足,把它当成富裕丰收的象征。

《小雅•鱼丽》一诗,盛赞宴享时的酒肴,表现了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

在这样喜气洋洋的场景中,菜肴之丰富可想而知,可诗中除了酒外,极写鱼的丰富。

前三章不厌其详地提到鲿、鲨、鲂、鳢、鰋、鲤六种鱼,令人感受到食物的丰盛。

陈子展先生曾说:“远在旧石器下期,中石器初期,人类已知摩擦取火,而以渔猎为生,直至发生宗教,相信死后生活,可有专用鱼类献祭之原始仪式,进入奴隶社会,此尚作为一种正式祭典,不过可视为原始氏族社会旧俗之残余而已。

《潜》诗不妨视为摄取此一历史之小影也。

” [1]《周颂•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从鱼的数量之多、品种之繁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发展状况。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 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行动。

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会损害祭祀的意蕴,而富裕丰收的意味也便荡然无存。

二、婚姻或配偶的象征鱼作为一种寻常可见的动物,由于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太密切,不自觉地被染上了人类生活印记,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

对于鱼的研究,闻一多先生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在《神话与诗•说鱼》中指出:“鱼是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

” [2]他更一步探源:“为什么要用鱼来象征配偶呢?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的观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传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这在我国古代的礼俗中表现得非常清楚,不必赘述。

种族的繁殖既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一意义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间,若称其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3]孙作云先生的说法类似闻一多先生,《<诗经>恋歌发微》以民俗学的视角来分析鱼意象的隐意:“因为古代男女在春天聚会、在水边祓禊唱歌,即景生情,因物见志,所以在诗中往往用钓鱼、食鱼来象征恋爱,寻致成为一种专门性的隐语。

诗经及注释

诗经及注释

许多喜欢《诗经》的朋友都感到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毕竟《诗经》的创作年代久远,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不常用的,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专栏收集整理了各大名家对《诗经》的讲解和注释,希望在大家欣赏《诗经》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

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

如《魏风》中的《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领主们作了愤怒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硕鼠》更痛斥那些剥削者为大老鼠。

《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如《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

《魏风·陟岵》写一行役者望乡思家﹐回忆起父母兄长的嘱咐﹐叫他自己当心﹐不要死在异乡﹐《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

伴随着徭役﹑兵役的苛重﹐因而出现离人思妇之作﹐士兵们厌战思家﹐妻子们怀念征人。

这一类作品有《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等。

《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已久﹐役满还乡时心情。

他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着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

国学宝典诗经:《潜》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潜》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潜》是专⽤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宝典诗经:《潜》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潜》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⑴猗与:赞美之词。

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槮(sēn)”,放在⽔中供鱼栖⽌的柴堆。

⑶鳣(zhān):⼤鲤鱼。

鲔(wěi):鲟鱼。

⑷鲦(tiáo):⽩条鱼。

鲿(cháng):黄颊鱼。

鰋(yǎn):鲇鱼。

⑸介:助。

景:⼤。

【译⽂】 漆⽔和沮⽔景⾊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赏析】 漆、沮⼆⽔是周王朝发展⼀个重要的印记。

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漆、沮渡渭,取材⽤,⾏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

百姓怀之,多徙⽽保归矣。

周道之兴⾃此始。

”周颂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体地名,⽽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有关,如《天作》⾔“天作⾼⼭”,⾼⼭即岐⼭,是⼤王(即古公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王之诗”(⼤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为标志)。

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王荒之”。

《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兴的关键⼈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熟知的典故,《潜》的祭祀对象必然是公刘,⽆须点出⽽⾃明。

由此亦可知,周⼈赞美漆沮,不仅是基于⼆⽔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豪的主观⾊彩。

《潜》是专⽤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春献鲔也。

”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已,故特⾔鲔。

”从字⾯看似乎可通,但经不起仔细推敲。

⽐如,“总称鱼”的鱼是否包括鲔,就字⾯即颇难断定。

其实,“春献鲔”是因为鲔在春夏间从海溯河⽽上产卵,其时⽅可捕得,冬天⽆法以“鲔”为荐,“总称鱼”的鱼⾃然不能包括了。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全文讲解

《诗经》全文讲解许多喜欢《诗经》的朋友都感到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毕竟《诗经》的创作年代久远,很多词汇是我们现代不常用的,的诗经赏析专栏收集整理了各大名家对《诗经》的讲解和注释,希望在大家欣赏《诗经》的时候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子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目录:国风:第一节周南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第二节召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第三节邶风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第四节鄘风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第五节卫风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第六节王风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第七节郑风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第八节齐风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第九节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第一〇节唐风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第一一节秦风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第一二节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第一三节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第一四节曹风蜉蝣、候人、鸤鸠、下泉;第一五节豳风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小雅:第一节鹿鸣之什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第二节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第三节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第四节节南山之什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第五节谷风之什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第六节甫田之什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第七节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緜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大雅:第一节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第二节生民之什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第三节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颂:第一节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第二节周颂臣工之什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第三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第四节鲁颂駉之什駉、有駜、泮水、閟宫;第五节商颂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经典诗句】“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的意思: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这两句“潜”,在水底深游,表现游鱼畅游的神态;“薄”,迫近,表现翔鸟高飞蓝天。

两个字表现天地高远,万物自由。

出自曹植《情诗·微阴翳阳景》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⑴微阴:浓黑的云。

翳:遮蔽。

阳景:太阳光。

⑵渌水:清澈的水。

⑶薄:靠近。

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

徭役:在远地服役。

⑸?:晒干。

⑹游者:指征夫。

黍离:《诗经》篇名,中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进迟缓,忧心不安貌)”等句。

这里借《黍离》来寓出门在外,心怀忧怨之意。

《式微》寓家人盼其早归之意。

⑺慷慨句:谓“游者”思归不得,“处者”劝归却不能使之归,都只好各自面对嘉宾感慨伤悲。

⑻内:心中。

参考译文微微的阴霾遮蔽了天空的日影,身侧的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渺远的客行之士,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启程之日,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

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2.“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运用了“以乐景写衷情”的手法,下列诗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B.“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简析《诗经》中的动物意象及其作用

简析《诗经》中的动物意象及其作用

简析《诗经》中的动物意象及其作用《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分为十五国风(160篇)、二雅(105篇)、三颂(40篇)三大部分。

“风”的意义就是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是正的意思,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颂”是用于祖宗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动物意象,这些动物所包含的意蕴已经远远超过这些动物本身,对研究《诗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因为有一些在后来颇有争议,所以这里所提到的只是我们现在还比较常见的动物,便于大家理解和参考。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风雅颂中分布的具体情况列表。

马在风中具体分布篇目有:《周南?卷耳》《郑风?大叔于田》《秦风?驷?》《秦风?小戎》《墉风?载驰》《卫风?硕人》《秦风?车邻》《秦风?渭阳》《小雅??薇》《陈风?株林》《秦风?晨风》《豳风?东山》《周南?汉广》《邶风?击鼓》《墉风?干旄》《郑风?叔于田》《唐风?山有枢》《?{风?定之方中》《齐风?载驱》;在雅中的具体分布篇目为:《小雅?皇皇者华》《小雅?六月》《小雅?四牡》《小雅?车攻》《小雅?白驹》《小雅?节南山》《小雅?十月之交》《小雅?裳裳者华》《小雅?采菽》《小雅?角弓》《小雅??芑》《大雅?大明》《大雅?绵》《大雅?崧高》《大雅??A民》《大雅?抑》《小雅?吉日》《大雅?桑柔》《大雅?韩奕》《小雅?采薇》《小雅?信南山》《小雅?鸳鸯》《大雅?云汉》《大雅?旱麓》;在颂中的具体分布篇目为:《周颂?清庙》《周颂?维天之命》《周颂?噫嘻》《周颂?有客》《鲁颂??》《鲁颂?有?》《鲁颂?泮水》《周颂?有客》《鲁颂??s宫》。

羊在风中的具体分布篇目为:《召南?羔羊》《唐风,羔裘》《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七月》;在雅的具体分布篇目为:《小雅?无羊》《大雅?生民》《大雅?行苇》《小雅?苕之华》《小雅?伐木》《小雅?宾之初筵》《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在颂中的具体分布篇目为:《周颂?我将》《周颂?丝衣》。

古诗潜·猗与漆沮翻译赏析

古诗潜·猗与漆沮翻译赏析

古诗潜·猗与漆沮翻译赏析《潜·猗与漆沮》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前言】《潜》,《诗经·周颂·臣工之什》的一篇。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一章,共六句。

周天子以各种嘉鱼献祭于宗庙的乐歌。

这首诗说在那漆水、沮水的深处,藏有各种各样肥美的鱼,把它们打上来祭祀祖。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注释】⑴猗与:赞美之词。

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椮”,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⑶鳣:大鲤鱼。

鲔(ěi):鲟鱼。

⑷鲦:白条鱼。

鲿(cháng):黄颊鱼。

鰋(yǎn):鲇鱼。

⑸介:助。

景:大。

【翻译】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赏析】漆、沮二水是周王朝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印记。

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

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

周道之兴自此始。

”周颂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有关,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山为标志)。

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大王荒之”。

《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熟知的典故,《潜》的祭祀对象必然是公刘,无须点出而自明。

由此亦可知,周人赞美漆沮,不仅是基于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自豪的主观色彩。

《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毛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春献鲔也。

”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经_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

轻叩诗歌的大门之诗海拾贝之诗经_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_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

(2)以哀情写乐景。清人王夫之 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 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 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春风 杨柳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 风雪交加严酷寒冬衬凯旋之乐。
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 ──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 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四句诗,看似 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用柳代春,用雪代冬,含蓄内敛又有分量。 春之柳,冬之雪,一个温柔地婀娜,一个飞扬 着冰冷。 同一个“我”,但已有“今、昔”之分, 同一条路,却已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 ”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 人生变化中生成……
王事靡盬(gǔ ),王室差事没个罢, 不遑(huáng )启用。想要休息没闲暇。
忧心孔疚,满怀忧愁太痛苦, 我行不来!生怕从此不回家。
彼尔(ěr)维何?什么花儿开得盛? 维常之华。棠棣花开密层层。
彼路斯何?什么车儿高又大? 君子之车。高大战车将军乘。
戎(róng )车既驾,驾起兵车要出战, 四牡(mǔ )业业。四匹壮马齐奔腾。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 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 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 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 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 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 野豌豆苗。
背景介绍——
《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 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 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 《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 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 ,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 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 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潜字文言文翻译

潜字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学者好古,好古之甚也。

一日,得潜字,奇之,欲究其义。

于是,遍览群书,搜罗典故,终不得其解。

学者遂自疑,恐非己之才疏,实潜字之深奥也。

学者思之,终日不得其解,遂夜以继日,苦心孤诣,研读不辍。

一日,梦一老者,须眉皆白,长髯及腹,手持竹简,对学者曰:“潜字之意,非寻常所能解也。

潜者,隐也,深也,藏也。

隐于无形,深不可测,藏于幽暗,非一日之功可窥其全貌。

”学者醒来,心有所悟,遂寻得《说文解字》一册,细读之。

果见潜字,解释曰:“潜,水之下也。

从水,咸声。

”学者心中一动,遂恍然大悟。

潜字之本义,乃水之下也。

引申之,则有隐、深、藏之意。

学者又读《诗经》,见有“潜龙勿用”之句,心知潜字之用,非止一端。

潜龙勿用,谓龙藏于深渊,不可见也。

龙者,君象也,潜龙勿用,即君隐而不出,不可见也。

学者又读《庄子》,见有“潜龙之渊,深不可测”之句,心知潜字之深奥,非一日可穷。

学者复读《史记》,见有“潜夫之论,隐而显”之句,心知潜字之用,又有隐而显之意。

潜夫,隐士也,隐士之论,隐而显,即隐士之言,虽隐而不失其显。

学者又读《汉书》,见有“潜夫之才,深不可测”之句,心知潜字之深,非浅尝辄止。

学者于是总结,潜字之意,有三:一曰水之下,二曰隐、深、藏,三曰隐而显。

学者复读《易经》,见有“潜龙勿用,宜其居也”之句,心知潜字之用,又有宜其居之意。

潜龙勿用,宜其居也,即龙虽隐而不失其宜,居其位也。

学者感慨万分,遂作诗一首,以记潜字之妙:潜龙藏深渊,深不可测度。

隐士不言谈,隐而显其德。

水之下无声,深藏不露头。

潜字意无穷,学者心所悟。

学者自得潜字之解,欣喜若狂,遂广传于世。

自此,潜字之妙,传颂一时,学者亦因此名噪一时。

夫潜字者,非一日之功,非一地之得,乃学者用心之深,研读之苦,终得其所矣。

夫潜字之意,广矣大矣,非一日可尽也。

学者之心,亦广矣大矣,非一日可尽也。

是故,潜字之妙,学者之心,皆可传颂于世,永垂不朽也。

击鼓《诗经》-古诗-赏析

击鼓《诗经》-古诗-赏析

击鼓《诗经》-古诗-赏析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镗(tāng同嘡):鼓声。

其镗,即镗镗。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或者说在国内修筑土城.漕:地名。

孙子仲: 邶国将军.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有忡:忡忡。

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成说(shuō):成言也犹言誓约,“说”不通“悦”。

于(xū)嗟(jiē):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xún):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

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

叫我何处去寻找? 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

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

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赏析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

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

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鉴赏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

六年级的下册语文古诗(全部)

六年级的下册语文古诗(全部)

六年级的下册语文古诗(全部)原文:《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衍生注释:“昔”指从前。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指句末语气词。

“霏霏”指雪花纷纷飘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二、赏析:这首诗以出征士兵的口吻,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他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感。

昔日出征时,杨柳依依,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如今归来,却是雨雪纷飞,道路泥泞难行,又饥又渴。

这种强烈的反差,深刻地表达了士兵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诗中的情景交融,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士兵的哀愁。

三、作者介绍:此诗出自《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但其作者大多已不可考。

四、运用片段: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独自一人走在街头,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想起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忧伤,就如同那归乡的战士,满心疲惫与哀伤。

原文:《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衍生注释:“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湿润。

“客舍”旅馆。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

二、赏析:前两句描绘了雨后清新明朗的景色,为送别营造了一种轻快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而后两句直抒胸臆,劝朋友再饮一杯酒,因为出了阳关就难以再遇到故人了。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他的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四、运用片段:毕业的那天,同学们即将各奔东西,我望着大家的脸庞,想起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忍不住泪湿眼眶,真希望时光能停留在这一刻,让我们永不分离。

原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潜》原文赏析

《潜》原文赏析

《潜》原文赏析《潜》原文赏析《潜》原文赏析1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

无情莫问江水。

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坠泪。

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

岂无人、高卧闾里。

试问安危谁寄。

定相将、有诏催公起。

须信前书言犹未。

鉴赏曹豳因敢于在皇帝面前直言劝谏而与同时代的王万、郭磊卿、徐清叟被称为“嘉熙四谏”。

王潜斋,即是王埜,曹豳与王埜(号潜斋)同为浙江人,同在宁宗朝先后中进士第,在政治上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国进步主张。

王埜的《西河》,一开篇就责问苍天,曹词则直率地直指到人,责问“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这是不言自明的。

王词引理宗端平元年献陵图一事以泄内心的忧国结愁,曹词则化用曹操《蒿里行》诗名“百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入词,对人民横遭屠戮的惨状满怀同情,深感悲愤,对南宋当权者昏庸腐败、丧权辱国的行径含恨不已,语带讥刺。

王词叹老抱恨,感慨“千古恨,吾老矣。

”曹词宽慰他不必空自悲伤:“谩哀痛,无及矣!”王词吊淮水、望江水,扼腕泪,悲愤难已。

曹词用新亭对泣事,感叹并讥刺南宋当权者无意恢复中原,优柔寡断,丧权误国,隐含王导语:“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激励友人共同寻求抗战救国的良策,来匡正天下。

王埜当时被劾下台,不在其位,词中慨叹纵有雄心,无所寄托。

曹豳则感叹如今有才能的人被埋没于草野之间,扶危安邦的大任由谁来担负。

其实,曹词有着弦外之音:“高卧闾里”隐居不仕的王埜,正是可以负起国家安危之责的人材。

因此,两首词的结韵表现出了作者的各自情怀:王埜在沉痛中虚幻地呼唤着历史人物张骞,曹豳却能冷静地着眼于客观现实,将目光真诚地投向自己的老友:“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犹未?”积极唤起处于绝望中的王埜,坚信他不久将东山再起,能够象张骞一样扶危安邦,收复中原。

将曹豳和词与王埜原词两相比照,不难看出,曹、王两人是志同道合的斗士,也是文学领域的知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赏析:潜
《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
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

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
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
行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

有鳣有鲔,鲦鲿鰋鲤。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⑴猗与:赞美之词。

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⑶鳣(zhān):大鲤鱼。

鲔(wěi):鲟鱼。

⑷鲦(tiáo):白条鱼。

鲿(cháng):黄颊鱼。

鰋(yǎn):鲇鱼。

⑸介:助。

景:大。

译文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鉴赏
漆、沮二水是周王朝发展一个重要的印记。

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

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

周道之兴自此始。

”周颂中的作品很
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相关,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山为标志)。

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大
王荒之”。

《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
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熟知的典故,《潜》的祭祀对象必然
是公刘,无须点出而自明。

由此亦可知,周人赞美漆沮,不但是基于
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自豪的主观色彩。

《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毛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春
献鲔也。

”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
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

”从字面看似乎可通,但经不起仔
细推敲。

比如,“总称鱼”的鱼是否包括鲔,就字面即颇难断定。

其实,“春献鲔”是因为鲔在春夏间从海溯河而上产卵,其时方可捕得,冬天无法以“鲔”为荐,“总称鱼”的鱼自然不能包括了。

从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
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能够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

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
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

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
刘时代,《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
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

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
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
祭祀行动。

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
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

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
到底的。

最后_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有.因为“鱼”与“余”谐音,《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使读者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
(余)”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

《潜》理应被视为民俗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