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赏析:潜

《潜》篇幅简短,却罗列了六种鱼名;漆、沮二水具体写出,却

让祭祀对象公刘隐名;写王室的祭祀活动,却也与民间风俗息息相关。这些,都显示了作者调动艺术手法的匠心,使本来在《诗经》里相对

枯燥的颂诗中的一首能够进入形象生动、意蕴丰富、趣味盎然的作品

行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注释

⑴猗与:赞美之词。漆沮:两条河流名,均在今陕西省。

⑵潜:通“槮(sēn)”,放在水中供鱼栖止的柴堆。

⑶鳣(zhān):大鲤鱼。鲔(wěi):鲟鱼。

⑷鲦(tiáo):白条鱼。鲿(cháng):黄颊鱼。鰋(yǎn):鲇鱼。

⑸介:助。景:大。

译文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鉴赏

漆、沮二水是周王朝发展一个重要的印记。据《史记·周本纪》载,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矣。周道之兴自此始。”周颂中的作品很

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地名即与祭祀对象相关,如《天作》言“天作高山”,高山即岐山,是大王(即古公亶父)率民迁居之所,《诗集传》认为“此祭大王之诗”(大王亦曾渡漆、沮,但在公刘之后,所以以岐山为标志)。与《潜》不同的是,《天作》点明了“大

王荒之”。《潜》诗中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是周道由之而兴的关键

人物,他在漆沮的经历当是周人熟知的典故,《潜》的祭祀对象必然

是公刘,无须点出而自明。由此亦可知,周人赞美漆沮,不但是基于

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自豪的主观色彩。

《潜》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照《毛诗序》的说法,《潜》所写的祭祀按时间分有两种,供奉鱼的品种亦不同:“季冬荐鱼,春

献鲔也。”关于鱼的品种,孔疏的解释是:“冬则众鱼皆可荐,故总

称鱼;春唯献鲔而已,故特言鲔。”从字面看似乎可通,但经不起仔

细推敲。比如,“总称鱼”的鱼是否包括鲔,就字面即颇难断定。其实,“春献鲔”是因为鲔在春夏间从海溯河而上产卵,其时方可捕得,冬天无法以“鲔”为荐,“总称鱼”的鱼自然不能包括了。

从鱼的数量之多(“潜有多鱼”)、品种之繁(“有鳣有鲔,鲦

鲿鰋鲤”)以及人们对鱼类品种的熟知,能够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作用却不可小觑,正是它

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

刘时代,《周本纪》中写及公刘“行地宜”,以潜养鱼可能正是因地

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功颂德,《潜》明写了对漆、沮二水风景资源的歌颂,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于字里行间,如同

潜的设置,荡漾着透出波纹的韵味。

“以(鱼)享以(鱼)祀,以介景福”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

祭祀行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蕴就会大受损害,而

诗作一气呵成的效果也便丧失无遗。在这首诗中,鱼实在是必然贯穿

到底的。最后_一句虽然没有写出鱼,但鱼依然存有.因为“鱼”与“余”谐音,《潜》诗所写的祭祀季冬一次,隔年之春又一次,均用鱼,这使读者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

(余)”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潜》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潜》理应被视为民俗一条重要资料,它的末句所祈之福就是“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