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发酵食品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2. 掌握乳酸菌发酵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鲜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本实验通过将乳酸菌接种到新鲜牛奶中,观察其发酵过程,了解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新鲜袋装牛奶、酸奶、无菌玻璃杯、酸奶机、温度计、计时器、无菌棉签、酒精灯、镊子等。
2. 实验试剂:乳酸菌、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水、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室温;消毒玻璃杯、酸奶机等实验器材。
2. 接种乳酸菌:用无菌棉签取适量酸奶,涂抹于无菌玻璃棒上,然后将玻璃棒插入冷却至室温的牛奶中,均匀搅拌。
3. 调整发酵温度:将混合后的牛奶倒入酸奶机中,设定发酵温度(一般为40-42℃),启动酸奶机。
4. 观察发酵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如2小时)观察酸奶的变化,记录温度、酸度、口感等数据。
5. 终止发酵:当酸奶的酸度达到一定值(如pH4.5-4.8)时,停止发酵。
6. 冷藏保存: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以便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在发酵过程中,酸奶机的温度会逐渐上升,达到设定的发酵温度后保持稳定。
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2. 发酵过程中酸度的变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奶的酸度逐渐增加。
实验结果表明,酸度达到一定值时,酸奶的口感最佳。
3. 发酵过程中口感的变化:发酵初期,酸奶口感较为酸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口感逐渐变佳,酸甜适中。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作了酸奶,并观察到发酵过程中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2. 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适宜的发酵温度为40-42℃。
酸奶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习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等相关知识,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更易于消化吸收。
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是一种健康美味的食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鲜牛奶:1000ml(2)酸奶发酵剂:10g(3)白糖:适量(4)玻璃瓶:5个2. 实验仪器:(1)恒温培养箱(2)电子天平(3)温度计(4)无菌操作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鲜牛奶加热至75℃,保持5分钟进行巴氏杀菌,然后冷却至45℃。
(2)将白糖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将酸奶发酵剂用少量温水溶解,搅拌均匀。
2. 发酵(1)将处理好的牛奶倒入无菌操作台上的玻璃瓶中,每瓶约200ml。
(2)将溶解好的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将玻璃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43℃左右,发酵8-10小时。
3. 冷藏(1)发酵完成后,将酸奶从恒温培养箱中取出。
(2)将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温度控制在4℃左右,冷藏12小时以上。
4. 成品检验(1)观察酸奶的外观,应为均匀的乳白色。
(2)品尝酸奶的味道,应为酸甜适中,口感细腻。
(3)检查酸奶的口感,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酸奶外观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符合酸奶的标准。
2. 结果分析(1)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
(2)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有利于酸奶品质的提高。
(3)通过本实验,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达到了实验目的。
2. 通过实验,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
发酵型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并掌握发酵型酸奶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发酵型酸奶是以鲜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添加有益菌(发酵剂)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同时,酸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部分分解,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材料:- 新鲜牛奶:1000毫升- 酸奶发酵剂:10克- 白砂糖:50克- 水浴锅- 温度计- 玻璃瓶- 研钵- 研杵- 酸奶包装袋2. 设备:- 灭菌器- 高压锅-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将新鲜牛奶倒入锅中,加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2. 灭菌: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高压锅中,加热至85℃,保持15分钟进行灭菌。
3. 冷却:将灭菌后的牛奶自然冷却至45℃左右。
4. 添加发酵剂: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酸奶发酵剂,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发酵: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玻璃瓶中,封口,放入水浴锅中,保持45℃恒温发酵。
6. 成品检验:发酵时间为8-12小时,每隔2小时观察一次酸奶的状态。
当酸奶表面出现细小气泡,口感酸甜适中时,发酵完成。
7. 冷却:将发酵好的酸奶从水浴锅中取出,放入冰箱中冷却至室温。
8. 包装:将冷却后的酸奶装入酸奶包装袋中,密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较酸,乳酸菌数量不足,营养价值较低。
- 发酵时间过长:酸奶口感过酸,乳酸菌数量过多,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2. 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乳酸菌活性低,酸奶口感较差。
- 温度过高:发酵速度快,乳酸菌活性高,但可能导致蛋白质凝固。
3. 糖分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糖分过高:酸奶口感过甜,营养价值降低。
- 糖分过低:酸奶口感较酸,营养价值较高。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发酵型酸奶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技能。
发酵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酸奶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提高食品发酵工艺水平,为今后的食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乳液pH降低,导致酪蛋白凝固,形成凝胶状酸奶。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还能赋予酸奶独特的风味。
三、实验材料1. 原料:纯牛奶、白糖、发酵剂(乳酸菌粉)2. 仪器:发酵瓶、温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天平、计时器、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工具等四、实验步骤1. 配制发酵剂:将乳酸菌粉按照说明书的比例加入适量白糖,用无菌水溶解,搅拌均匀。
2. 牛奶预热:将纯牛奶加热至40-45℃,保持温度恒定。
3. 添加发酵剂:将溶解好的发酵剂均匀地加入到预热后的牛奶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到发酵瓶中,每个发酵瓶装满,封口。
5. 发酵:将发酵瓶放入恒温箱中,保持40-45℃的温度,发酵4-6小时。
6. 冷藏: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
7. 品尝与鉴定:取出冷藏好的酸奶,品尝其口感、酸度、香气等,对酸奶的品质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发酵过程中,酸奶呈现半凝固状,酸度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菌香气。
2.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酸度不足,口感不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3. 发酵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乳酸菌死亡,发酵效果不佳;温度过低,发酵速度慢,酸奶品质不稳定。
4. 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发酵剂添加量对酸奶的品质有直接影响。
添加量过少,发酵效果不佳;添加量过多,会导致酸奶酸度过高,口感过酸。
六、实验结论1. 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添加量等因素对酸奶品质有显著影响。
小学做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实验器材1. 牛奶 500毫升2. 酸奶发酵剂 1包3. 热水壶 1个4. 玻璃杯 5个5. 温度计 1个6. 纱布或保鲜膜 1卷7. 筷子 1根8. 记录本 1本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酸奶发酵剂、玻璃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准备好。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倒入锅中,用热水壶加热至40-45℃,期间不断搅拌,以防止牛奶结块。
3. 检测温度: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之间。
4. 加入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分装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分别倒入5个玻璃杯中,每个玻璃杯倒入100毫升。
6. 密封杯子:用纱布或保鲜膜将玻璃杯口封好,确保密封性。
7. 酸奶发酵:将封好的玻璃杯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保持温度在40-45℃之间,发酵8-10小时。
8. 观察变化: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牛奶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9. 成功制作酸奶:当牛奶发酵至呈凝固状,表面有气泡产生时,酸奶制作成功。
10. 记录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发酵过程中,牛奶表面产生气泡,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呈凝固状。
2. 实验结果:经过8-10小时的发酵,牛奶成功变成酸奶。
3. 分析: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牛奶中的乳糖,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凝固。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将牛奶加热至40-45℃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酸奶,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六、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牛奶的温度,确保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2. 在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牛奶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家里制作酸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学习家庭自制酸奶的方法。
3. 探究不同因素对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牛奶: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500ml2. 蜂蜜或白糖:适量3. 酸奶发酵剂:1-2包(含活性菌)4. 玻璃杯:若干5. 搅拌棒:1根6. 温度计:1个7. 纱布或干净的布:1块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搅拌均匀。
注意不要使用金属器具搅拌,以免影响酸奶口感。
2. 加热牛奶:将搅拌好的牛奶放入锅中,用中火加热至沸腾。
沸腾后,转小火继续煮5分钟,以杀死牛奶中的有害菌。
3. 冷却牛奶:将煮沸的牛奶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使其降至40-45℃。
此时牛奶的温度应接近人体温度,有利于活性菌的生长。
4. 添加发酵剂:将1-2包酸奶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5. 密封发酵: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将玻璃杯密封,放入恒温箱或保温袋中,保持温度在40-45℃,发酵8-12小时。
6. 检查酸奶状态:发酵完成后,轻轻摇晃玻璃杯,观察酸奶的状态。
若酸奶已经凝固,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已成功制作。
7. 储存酸奶:将酸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储存时间为3-5天。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口感:家庭自制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口感细腻,与市售酸奶相近。
2. 酸奶质量:通过观察酸奶的状态,发现酸奶凝固良好,表面有少量水分,说明酸奶质量较好。
3. 影响酸奶口感和质量的因素:(1)牛奶品质:选择优质的纯牛奶或酸奶(含活性菌)是制作酸奶的关键。
高品质的牛奶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有利于酸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发酵剂:发酵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口感和发酵速度。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酸奶发酵剂,确保其活性。
(3)温度:酸奶发酵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因素。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质量。
保持恒温40-45℃,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酸奶的实验报告结果(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及过程。
2. 掌握酸奶发酵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 分析酸奶口感、品质与发酵条件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牛奶:全脂牛奶,500ml。
2. 酵母:酸奶发酵剂,1g。
3. 玻璃杯:5个。
4. 温度计:1个。
5. 研钵、研杵:1套。
6. 纱布:1块。
7. 计时器:1个。
三、实验方法1. 将500ml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确保在40℃-45℃之间。
2. 将1g酸奶发酵剂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牛奶,用研杵搅拌均匀。
3. 将混合好的发酵剂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4. 将搅拌好的牛奶装入玻璃杯中,用纱布封口,防止细菌侵入。
5. 将玻璃杯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40℃-45℃,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
6. 发酵完成后,取出玻璃杯,用温度计测量酸奶温度,确保在室温范围内。
7. 将酸奶倒入容器中,置于冰箱冷藏,使其口感更加细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口感: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乳糖被酵母分解为乳酸,使得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2. 酸奶品质:发酵过程中,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得到保留,同时产生有益菌,有利于人体健康。
3. 发酵条件对酸奶口感及品质的影响:(1)温度:发酵过程中,温度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活性降低,发酵时间延长;温度过低,则会影响酸奶口感,发酵时间缩短。
本实验中,将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发酵效果较好。
(2)发酵时间:发酵时间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直接影响。
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酸味不足;发酵时间过长,酸奶口感过酸,影响口感。
本实验中,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酸奶口感适中。
(3)酸奶发酵剂:发酵剂的选择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重要影响。
优质发酵剂能提高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本实验中,使用酸奶发酵剂,发酵效果较好。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口感适中、品质优良的酸奶。
2. 发酵过程中,温度、发酵时间、发酵剂等因素对酸奶口感及品质有显著影响。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确定酸奶制作原理1.2 探究酸奶的营养成分2. 实验材料2.1 酸奶菌2.2 牛奶2.3 温度计2.4 容器3. 实验步骤3.1 加热牛奶3.2 添加酸奶菌3.3 发酵3.4 冷藏4. 实验结果4.1 酸奶成品4.2 酸奶的味道5. 结论6. 实验意义7. 参考文献1. 实验目的1.1 确定酸奶制作原理实验旨在通过制作酸奶的过程,来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及发酵过程。
1.2 探究酸奶的营养成分通过制作酸奶并分析其营养成分,了解酸奶对健康的益处。
2. 实验材料2.1 酸奶菌酸奶菌为发酵酸奶必备的微生物,含有丰富的乳酸菌。
2.2 牛奶酸奶的主要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
2.3 温度计用于监测牛奶加热和发酵过程的温度。
2.4 容器用来储存和发酵酸奶的容器。
3. 实验步骤3.1 加热牛奶将牛奶加热至一定温度,以杀死有害菌,使酸奶菌更容易繁殖。
3.2 添加酸奶菌在加热后的牛奶中加入适量的酸奶菌,作为酸奶的发酵菌种。
3.3 发酵将加入酸奶菌的牛奶放置于恒温环境下,进行发酵过程,使牛奶逐渐转变为酸奶。
3.4 冷藏待酸奶发酵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使酸奶口感更加醇厚。
4. 实验结果4.1 酸奶成品制作完成的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味和细腻的质地。
4.2 酸奶的味道经过发酵后的酸奶,味道酸甜适口,受到人们喜爱。
5. 结论通过实验得知,酸奶是通过牛奶发酵而成,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蛋白质,对健康有益。
6. 实验意义本实验有助于增进对酸奶制作原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饮食健康意识的提高。
7. 参考文献- 《酸奶的制作与营养》- 《乳制品营养学研究》。
制造酸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发酵过程及原理。
2. 掌握酸奶的制备方法。
3. 提高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通过乳酸菌发酵牛奶而制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酸奶的制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繁殖。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代谢,产生乳酸。
2. 乳酸的生成: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将乳糖分解为乳酸,使牛奶的pH值降低,从而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牛奶、酸奶发酵剂、无菌试管、无菌棉塞、酒精灯、温度计、计时器等。
2. 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显微镜、培养皿、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新鲜牛奶加热至80℃,持续5分钟,杀死牛奶中的细菌,然后冷却至室温。
2. 加入发酵剂:取一定量的酸奶发酵剂,加入冷却后的牛奶中,搅拌均匀。
3. 分装: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至无菌试管中,每支试管约10ml。
4. 密封:用无菌棉塞密封试管口,防止氧气进入。
5. 发酵:将试管放入电热恒温水浴锅中,设定温度为42℃,恒温发酵。
6. 记录:每隔一定时间(如2小时、4小时、6小时等)观察酸奶的发酵情况,记录发酵过程中的变化。
7. 结束发酵:发酵至酸奶具有酸味和凝固状态时,取出试管。
8. 观察与比较:将发酵后的酸奶与未发酵的牛奶进行外观、口感、pH值等方面的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发酵后的酸奶呈凝固状,颜色呈淡黄色,与未发酵的牛奶相比,酸奶的色泽较浅。
2. 口感:发酵后的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酸奶特有的风味。
3. pH值:发酵后的酸奶pH值降低,一般在4.5-4.8之间,表明乳酸菌已将乳糖分解为乳酸。
4. 微生物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发酵后的酸奶,可见大量乳酸菌存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酸奶。
生物实验报告制作酸奶(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
3. 学习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保健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牛奶:500ml(全脂或低脂均可)- 酸奶发酵剂:1包(含乳酸菌)- 白砂糖: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玻璃杯:5个- 筷子:1根- 温度计:1个- 热水袋:1个- 计时器:1个2. 仪器:- 灭菌锅:1个- 灭菌器:1个- 电子天平:1个四、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 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用电子天平称量,确保每杯牛奶的量一致。
- 在每杯牛奶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搅拌均匀。
2. 灭菌处理:- 将玻璃杯放入灭菌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至100℃,保持5分钟进行灭菌。
3. 发酵剂活化:- 将酸奶发酵剂取出,放入温水中浸泡5分钟,使其活化。
4. 混合发酵剂:- 将活化后的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5. 发酵:- 将混合好的牛奶杯放入热水袋中,保持温度在42℃左右,发酵8小时。
6. 成品检验:- 发酵完成后,取出酸奶,观察其色泽、口感和气味,确认是否达到酸奶的标准。
7. 冷藏保存:- 将发酵好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时间为3-5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品色泽:酸奶呈乳白色,均匀一致。
2. 成品口感: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
3. 成品气味:酸奶具有独特的酸奶香味。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符合酸奶标准的自制酸奶。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
2.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本实验,提高了对微生物发酵技术的认识。
3.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灭菌处理要彻底,避免杂菌污染。
- 发酵温度要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发酵效果。
制酸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
3. 体验家庭烘焙的乐趣。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酸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此外,酸奶中还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三、实验材料1. 牛奶:500ml(全脂或低脂均可)2. 糖:50g3. 酸奶发酵剂:1袋(约10g)4. 烧杯:1个5. 研钵:1个6. 筛网:1个7. 搅拌棒:1根8. 食用塑料薄膜:1张9. 烤箱或电饭煲:1台10. 温度计: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糖、酸奶发酵剂准备好。
2. 加热牛奶: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火加热至40-45℃(用温度计测量),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牛奶煮焦。
3. 溶解糖:待牛奶加热至适宜温度后,加入糖,用搅拌棒搅拌均匀,使糖完全溶解。
4. 冷却牛奶:将溶解了糖的牛奶放置在室温下冷却至室温(约20-25℃)。
5. 添加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倒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使发酵剂充分溶解。
6. 混合牛奶与发酵剂:将溶解了发酵剂的牛奶倒入冷却后的牛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7. 装入容器: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烧杯中,用食用塑料薄膜封口,防止空气进入。
8. 发酵:将封口后的烧杯放入烤箱或电饭煲中,设置温度为40-45℃,发酵8-10小时。
9. 冷藏:发酵完成后,将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3小时,使酸奶口感更佳。
10. 享用:冷藏后的酸奶即可食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制作酸奶:按照实验步骤,成功制作出美味的酸奶。
2. 酸奶口感:自制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一定的粘稠度,与市售酸奶相比,口感更佳。
3. 酸奶营养:自制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人体健康。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掌握了自制酸奶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家庭烘焙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酸奶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酸奶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
3. 学会酸奶的感官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鲜牛奶为原料,添加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呈现出特有的酸味和口感,同时还能产生多种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鲜牛奶:1000ml- 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粉- 白砂糖:50g- 消毒剂:75%酒精、碘伏2. 实验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电子天平- 磁力搅拌器- 培养箱- 温度计- 试管- 灭菌棉塞四、实验步骤1. 菌种活化- 将菌种从冷冻保存的条件下取出,在37℃的培养箱中活化12小时。
2. 牛奶消毒- 将鲜牛奶倒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在121℃下灭菌15分钟,取出后冷却至40℃。
3. 添加菌种- 将活化好的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适宜浓度,加入冷却至40℃的牛奶中。
4. 加糖- 将白砂糖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5. 装瓶- 将混合好的牛奶分装到无菌试管中,每管10ml,用灭菌棉塞封口。
6. 发酵- 将装有牛奶的试管放入37℃的培养箱中,发酵6小时。
7. 冷却- 发酵完成后,将酸奶从培养箱中取出,放入4℃的冰箱中冷却。
8. 感官评价- 观察酸奶的色泽、香气、口感、组织状态等感官指标,进行评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泽:酸奶呈乳白色,色泽均匀。
2. 香气:酸奶具有浓郁的乳酸香气,无异味。
3. 口感: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无苦涩感。
4. 组织状态:酸奶质地均匀,无沉淀物,无分层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制备的酸奶色泽、香气、口感、组织状态等感官指标均符合酸奶的质量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酸奶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2. 了解乳酸菌在酸奶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发酵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3. 学会了酸奶的感官评价方法,提高了对酸奶品质的判断能力。
制作酸奶完整实践报告

制作酸奶完整实践报告酸奶制作完整实践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学习和掌握酸奶的制作过程,并了解酸奶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
二、实验原理和步骤1. 原理:酸奶是通过将乳品发酵而得到的一种食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成乳酸,使牛奶变酸。
乳酸的形成提高了酸奶的质地和口感,并且乳酸还有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和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实验步骤:2.1 准备材料:牛奶、酸奶菌种。
2.2 对牛奶进行巴氏杀菌:将牛奶加热至85℃,保持10分钟杀灭其中的细菌。
2.3 快速降温:将巴氏杀菌后的牛奶迅速降温至43-46℃。
2.4 加入酸奶菌种:将酸奶菌种加入降温后的牛奶中,搅拌均匀。
2.5 发酵:将添加酸奶菌种的牛奶倒入酸奶机或容器中,覆盖保温,温度保持在43-46℃,发酵6-8小时。
2.6 冷藏:将发酵完成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
三、实验结果1. 成功制作出了酸奶,外观乳白色,质地细腻。
2. 酸奶的味道酸甜适中,口感滑爽。
四、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1. 酸奶中的乳酸菌具有益生菌的作用,对人体肠道有益。
2. 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人体的健康。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实践,成功制作了酸奶。
酸奶不仅具有良好的食用口感,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有益。
制作酸奶的过程简单易行,是一种健康并且经济实惠的食品制作方法。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践操作中,我学会了制作酸奶的基本步骤,并对酸奶的原理和营养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对自己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参考资料1.《食品工程实验指导教材》2.相关网络资料。
酸乳制作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酸奶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体验自制酸奶的乐趣,提高食品加工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发酵乳制品,以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成。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呈现出特有的酸味和口感。
酸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如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牛奶:500ml(全脂或低脂均可)- 糖:50g- 酸奶发酵剂:1包(含乳酸菌)2. 仪器:- 烧杯:1个- 玻璃棒:1根- 温度计:1个- 电子秤:1个- 电热壶:1个- 食品保鲜膜:1卷- 保温箱或保温袋:1个四、实验步骤1. 准备牛奶:将牛奶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的温度,确保温度在40℃左右。
2. 加入糖:将糖倒入牛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糖完全溶解。
3. 加入发酵剂:将酸奶发酵剂打开,倒入牛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加盖密封:用保鲜膜将烧杯口密封,防止外界细菌侵入。
5. 发酵:将烧杯放入保温箱或保温袋中,保持温度在40℃左右,发酵8-12小时。
6. 检查酸奶状态:发酵完成后,轻轻摇晃烧杯,观察酸奶的粘稠度和酸味。
若酸奶呈粘稠状,酸味适中,则表示发酵成功。
7. 装瓶:将发酵好的酸奶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8. 冷藏:将装好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以延长保质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成功制作出了酸奶,口感酸甜适中,具有浓郁的乳酸菌香味。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掌握了酸奶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六、实验讨论1. 牛奶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牛奶温度控制在40℃左右,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若温度过高或过低,将影响发酵效果。
2. 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中发酵时间为8-12小时,此时间段内酸奶口感最佳。
发酵时间过长,酸奶酸味过重;发酵时间过短,酸奶口感不浓郁。
3. 酸奶发酵剂的选择:市场上酸奶发酵剂种类繁多,选择时要注意产品的品质和口碑。
制造酸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酸奶的制造原理,掌握酸奶的简易制作方法,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并学会对酸奶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鲜奶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的pH值降低,酸度增加。
当酸度达到蛋白质等电点时,酪蛋白会凝固形成凝胶状物质,即酸奶。
三、实验材料1. 原料:鲜牛奶、白糖、酸奶发酵剂。
2. 器具:发酵瓶、量筒、温度计、消毒锅、微波炉、保鲜膜、筷子、滤网、无菌操作台、无菌操作工具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鲜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2)将白糖溶解于少量温水中,加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将牛奶倒入发酵瓶中,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
2. 消毒(1)将发酵瓶、量筒、温度计、消毒锅、微波炉等器具放入消毒锅中,用沸水消毒10分钟。
(2)将消毒好的器具取出,晾干备用。
3. 发酵(1)将发酵瓶放入无菌操作台,用无菌操作工具将牛奶倒入发酵瓶中。
(2)将发酵瓶密封,放入微波炉中,用高火加热至40℃左右。
(3)将发酵瓶取出,待温度降至35℃左右时,加入酸奶发酵剂。
(4)将发酵瓶放入恒温箱中,设置温度为40-45℃,发酵4小时。
4. 冷藏将发酵好的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以上,使酸奶充分成熟。
5. 质量评估(1)观察酸奶的凝块状态,应呈均匀、细腻的凝胶状。
(2)品尝酸奶的口感,应酸甜适中,无异味。
(3)观察酸奶的表面光洁度,应光滑无杂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酸奶呈均匀、细腻的凝胶状,口感酸甜适中,无异味,表面光滑无杂质。
2. 实验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酸奶发酵充分。
(2)在制作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3)酸奶的口感和品质与原料、发酵剂、操作等因素有关。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制造原理,掌握了酸奶的简易制作方法,学会了无菌操作,并对酸奶的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
酸奶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酸奶制作的操作方法。
3. 体验酸奶制作的过程,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进行发酵而制成的一种乳制品。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更加易于消化吸收。
同时,酸奶具有丰富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牛奶、酸奶发酵剂、白糖、消毒器具等。
2. 仪器:无菌操作台、恒温培养箱、电子秤、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牛奶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2)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白糖充分溶解。
(3)将烧杯置于无菌操作台,用酒精棉球擦拭烧杯内壁,确保烧杯干净。
2. 加热牛奶(1)将烧杯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加热至40-42℃,保持恒温30分钟。
(2)加热过程中,用温度计监测牛奶温度,确保牛奶温度稳定。
3. 添加发酵剂(1)将酸奶发酵剂从包装中取出,用无菌操作台上的酒精棉球擦拭包装袋外表面。
(2)用无菌操作工具打开包装袋,取出发酵剂。
(3)将发酵剂加入加热后的牛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密封发酵(1)将混合好的牛奶倒入消毒过的容器中,密封好。
(2)将密封好的容器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发酵。
(3)发酵时间根据发酵剂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为6-8小时。
5. 冷藏酸奶(1)发酵完成后,将酸奶取出,放入冰箱中冷藏。
(2)冷藏时间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为12-24小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制作酸奶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酸奶,酸奶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一定的发酵香味。
2. 发酵剂选择与发酵时间的影响发酵剂的选择和发酵时间对酸奶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本次实验使用的发酵剂发酵效果良好,发酵时间适中,制作出的酸奶口感较好。
3. 发酵温度的影响发酵温度对酸奶的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实验中,牛奶加热至40-42℃进行发酵,温度适中,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工厂制作酸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工厂制作酸奶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酸奶的制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工厂实验室实验器材:牛奶、酸奶发酵剂、恒温培养箱、温度计、玻璃杯、搅拌棒、量筒、滤网、消毒剂等。
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通过发酵牛奶制成的乳制品,其主要原料为牛奶和酸奶发酵剂。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酸奶发酵剂中的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使牛奶变酸,从而形成酸奶。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牛奶加热至45℃左右,保持恒温。
(2)将酸奶发酵剂用温水溶解,待温度降至45℃左右。
(3)将消毒剂喷洒在实验器材上,确保无菌操作。
2. 混合(1)将加热至45℃的牛奶倒入玻璃杯中。
(2)将溶解好的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 培养发酵(1)将混合好的牛奶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在45℃左右。
(2)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酸奶的发酵情况,记录温度、酸度等数据。
4. 成熟(1)待酸奶发酵至酸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取出玻璃杯。
(2)将酸奶放入冷藏箱中,使其进一步成熟。
5. 检验(1)取出成熟后的酸奶,用滤网过滤掉杂质。
(2)将过滤后的酸奶进行品尝,检查其口感和酸度。
实验结果:1. 发酵过程中,牛奶的酸度逐渐增加,从最初的pH值7.0左右升高至发酵结束时的pH值4.5左右。
2. 酸奶的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浓郁的酸奶香味。
3. 成熟后的酸奶无杂质,口感纯净。
实验分析:1. 酸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使牛奶变酸。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乳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发酵效果更好。
2.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温是保证酸奶发酵质量的关键。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效果。
3. 恒温培养箱为乳酸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酸奶的发酵。
4. 在酸奶制作过程中,无菌操作至关重要。
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酸奶的品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方法。
私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家庭自制酸奶实验实验目的:探索家庭自制酸奶的方法,比较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果,以及探究不同原料对酸奶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3年4月10日至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家庭厨房实验材料:- 牛奶:全脂牛奶500ml- 酸奶发酵剂:市售活性酸奶50ml- 白砂糖:10g- 新鲜水果:草莓、蓝莓、苹果(各50g)- 玻璃瓶:500ml- 温度计- 计时器- 筛网- 纱布- 胶带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牛奶倒入玻璃瓶中,加入白砂糖,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2. 加热牛奶:将玻璃瓶放入热水锅中,加热至40-45℃,期间不断搅拌,防止牛奶溢出。
3. 冷却牛奶:将加热后的牛奶取出,放置在室温下冷却至35-38℃。
4. 加入发酵剂:待牛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打开酸奶发酵剂,取出约50ml,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5. 密封发酵:用纱布封住瓶口,用胶带固定,放置在室温下发酵。
6. 观察发酵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酸奶的发酵情况,记录发酵时间。
7. 加入新鲜水果:发酵完成后,将新鲜水果洗净,切成小块,用筛网过滤出果汁,然后将果汁加入酸奶中,搅拌均匀。
8. 再次密封发酵:用纱布封住瓶口,用胶带固定,放置在室温下再次发酵。
9. 品尝与记录:发酵完成后,品尝酸奶的口感,记录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1. 发酵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市售活性酸奶作为发酵剂,酸奶发酵效果较好,发酵时间约为8-10小时。
2. 口感变化:加入新鲜水果的酸奶口感更加丰富,草莓酸奶酸甜可口,蓝莓酸奶口感清新,苹果酸奶则带有淡淡的果香。
3. 营养价值:自制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加入新鲜水果后,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进一步提高。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家庭自制酸奶的方法,并比较了不同发酵剂的发酵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市售活性酸奶作为发酵剂,发酵效果较好。
同时,加入新鲜水果的酸奶口感更加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酸奶实验报告饮料工艺(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加工原理和工艺流程。
2. 学习酸奶的简易制作方法。
3. 掌握酸奶饮料的调配技术。
4. 体验食品加工的实际操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一种以鲜奶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乳糖含量降低,同时产生特有的酸味和香气。
酸奶中的乳酸菌对肠道健康有益,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
三、实验材料1. 原料:鲜牛奶、白砂糖、乳酸菌发酵剂、果汁(可选)。
2. 仪器:恒温箱、发酵瓶、量筒、电子秤、搅拌器、消毒剂等。
四、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将鲜牛奶、白砂糖、乳酸菌发酵剂准备好,果汁(可选)根据个人口味添加。
2. 消毒:将发酵瓶、搅拌器等实验用具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3. 混合:将鲜牛奶和白砂糖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乳酸菌发酵剂。
4. 发酵:将混合好的牛奶放入恒温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根据乳酸菌种类和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为4-6小时。
5. 冷却:发酵完成后,将酸奶从恒温箱中取出,冷却至室温。
6. 调配:根据个人口味,可添加果汁等调味品进行调配。
7. 灌装:将调配好的酸奶倒入无菌容器中,封口。
8. 冷藏:将灌装好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以便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酸奶质量:经过发酵,牛奶成功转化为酸奶,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有的酸香味。
2. 酸奶饮料:根据个人口味调配的酸奶饮料口感丰富,酸甜适中,营养丰富。
3.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加工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酸奶饮料的调配技术。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发酵温度和时间:发酵温度和时间对酸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
(2)消毒:实验过程中,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以确保酸奶的卫生安全。
(3)调配:根据个人口味调配酸奶饮料,可以丰富口感,提高营养价值。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酸奶的加工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酸奶饮料的调配技术。
制作酸奶步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家庭制作酸奶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一种乳制品。
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更加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赋予酸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三、实验材料1. 牛奶:全脂或低脂均可,尽量选择新鲜牛奶。
2. 酸奶发酵剂:市售酸奶发酵剂或自制酸奶发酵剂。
3. 玻璃杯:用于盛装牛奶和发酵剂。
4. 密封容器:用于发酵酸奶。
5. 温度计:用于测量发酵温度。
6. 热水袋或保温毯:用于保持发酵温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牛奶:将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确保温度在40-45℃之间。
2. 加入发酵剂:按照说明书或个人喜好,将适量的酸奶发酵剂倒入牛奶中。
3. 搅拌均匀:用筷子或勺子轻轻搅拌,使发酵剂均匀分布在牛奶中。
4. 装入密封容器:将搅拌好的牛奶倒入密封容器中,确保容器内壁干净无油污。
5. 保持发酵温度:将密封容器放入热水袋或保温毯中,保持温度在40-45℃之间,发酵时间约为6-8小时。
6. 发酵完成:发酵时间到达后,打开密封容器,观察酸奶的质地和酸味。
若酸奶质地细腻、酸味适中,则发酵成功。
7. 冷藏保存:将发酵成功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可延长保存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成功:经过6-8小时的发酵,酸奶质地细腻、酸味适中,符合预期效果。
2. 发酵温度:实验过程中,发酵温度保持在40-45℃之间,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
3. 发酵剂用量:根据说明书或个人喜好,适量添加发酵剂,确保发酵效果。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家庭制作酸奶的基本方法,了解了酸奶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 牛奶温度要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2. 发酵剂用量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酸奶的品质。
3. 保持发酵温度,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发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对酸奶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在生产现场将科学的原理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
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
酸奶是以乳为原料(或加入蔗糖),杀菌后经乳酸发酵而制成,且具有细腻的凝块和特别芳香风味的乳制品,也叫酸凝乳或酸牛奶,是发酵乳制品。
酸奶可以是牛乳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也可以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后,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
现在生产中采用将原料乳灭菌后加入乳酸菌的方法生产酸奶。
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酵会有杂菌污染,造成酸奶出现异味或发酵失败。
酸奶发酵过程中,原料乳中的乳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随着乳酸的形成,溶液的pH逐渐达到酪蛋白的等电点(酪蛋白是乳中的一种蛋白质,等电点时pH为4.64.7),使酪蛋白聚集沉降,从而形成半固体状态的凝胶体物质。
三、实验材料
纯牛奶、盒装酸奶、白糖、勺子、一次性杯子、保鲜膜、筷子、恒温箱、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
①消毒。
将容器、搅拌的工具(勺或筷子)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紫外线对其进行杀菌消毒。
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可直接放在40℃的水浴锅中预热。
若是鲜奶一定要先煮沸消毒,待温度降到40℃左右以不烫手为宜。
②接种。
将温牛奶从水浴锅中拿出,在超净工作台接种。
准备工作完成后,先将100毫升纯牛奶倒入一次性杯子中,再在往其中加入酸奶,最后加入6克白糖。
原料加完后用筷子搅拌均匀,用保鲜膜将杯子全面封紧。
③前发酵。
放恒温箱中(40℃左右)。
一般发酵8一10小时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越长酸度越大。
④后发酵。
刚做好的酸奶酸味比较淡,口感不够好,应将其放入冰箱冷藏。
8一12 h以后即可食用,口感较好,酸甜适中。
品尝时还可酌情加入蜂蜜或糖、各种水果。
五、实验结果
牛奶中有乳糖,生物的无氧呼吸可以把糖类分解成乳酸;酸奶制作需要的菌种主要是乳酸菌,由于操作不是在无菌条件下,所以实验前要将器具消毒,保证乳酸菌为优势种;带盖子的瓶子或盒子要拧紧、盖严目的是创造无氧环境。
学生制作的酸奶感觉酸度够,甜度不够,因是加糖比较少。
生加糖量以中等大小勺子为单位调节用糖
量,因为学生不愿意用天平称蔗糖,觉得那是在做实验而不是食
物。
③发酵剂添加量为2%-3%,用市售酸奶作发酵剂添加比例为1:5(市售酸奶:原料乳),添加量不宜过大,过大则会出现产酸过快,凝乳中蛋白质脱水收缩,致使乳清析出过多,产品组织状态粗糙,成品中有发酵剂味。
选用市售酸奶作发酵剂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酸奶制作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