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全
环境微生物复习资料
环境微生物复习资料环境微生物复习资料一、引言环境微生物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中,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功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复习资料的整理。
二、环境微生物的分类1. 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环境微生物之一,其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弧菌等。
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化学合成和腐解等不同代谢途径获取能量。
在环境中,细菌参与了物质循环过程,如氮循环、硫循环等,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真菌真菌是一类以菌丝体为主要形态的环境微生物,包括了霉菌、酵母菌等。
真菌对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具有重要作用,其分泌的酶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纤维素等复杂有机物,促进有机物质的循环。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性的微生物,其寄生于细胞内进行复制。
环境中的病毒种类繁多,包括了细菌噬菌体、动物病毒等。
病毒可以通过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来调控它们的数量和代谢活动,对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三、环境微生物的功能1. 生物降解环境微生物具有丰富的降解能力,能够降解有机物质,如石油、农药等。
它们分泌的酶能够将复杂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促进有机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生物固氮某些细菌具有固氮能力,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氨态氮。
这些细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3. 污染物清除环境微生物能够降解和清除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它们利用降解代谢途径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减轻环境污染的影响。
四、环境微生物的应用1. 生物能源环境微生物可以用于生物能源的生产,如生物乙醇、生物氢等。
通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将有机物转化为可再生的能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生物修复环境微生物可以用于土壤和水体的生物修复。
通过引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加速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修复受污染的环境。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那么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ð内毒素〕。
L型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左右〕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是一个在进化途径上特别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要紧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革兰氏染色机制: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乙醇脱色: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且不含类脂,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维持紫色;G-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使细胞退成无色。
复染: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那么仍维持最初的紫色。
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
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子实体:是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外形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2菌物界: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外表汲取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3二级菌丝:又称气生菌丝,由基内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
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Microbial Ecology绪论1. 名词解释: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
生物+非生物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
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
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和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③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⑤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5.什么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什么?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和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和联系。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微生物,这个微小却又充满神秘和力量的世界,对于我们的生活、健康、环境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生物学的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多个类群。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其形态多样,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则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等。
酵母菌常用于发酵工业,而霉菌可以产生多种有用的代谢产物,如青霉素。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非细胞生物,它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多样的运动方式。
藻类则是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微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二、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等特点。
由于体积微小,微生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它们能够快速吸收营养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而且,微生物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高压、高盐等,同时也容易发生变异,这为微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强大的能力。
三、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碳源是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碳架来源,如糖类、脂肪和有机酸等。
氮源则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有机氮源如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氮源如铵盐、硝酸盐等。
能源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能和化学能是常见的能源形式。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如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必要的矿物质元素,调节细胞渗透压和pH 值。
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
四、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通过测定细胞数量或细胞重量来衡量。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崔战利老师:绪论●微生物有哪些共性?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在哪些方面有所应用?(10分)●论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简述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
●试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有何影响?●微生物学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你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学发展史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或者科学家,他们有什么重要贡献?●简要阐述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发展史)。
原核名词:菌落、芽孢、鞭毛伴孢晶体菌毛、LPS、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糖被、异形胞、磁小体、原生质体、L型细菌、性菌毛贮藏物内含物古生菌抗酸染色原核生物异染粒PHB 周质空间菌丝羧酶体生物膜荚膜菌胶团菌株肽聚糖古菌F因子质粒菌苔简答题●G+、G-细菌的细胞壁化学成分、结构及相关的特点有何区别?●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细菌主要贮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是什么?●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类? 其中球菌按分裂后排列不同分哪几种?●典型细菌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蓝细菌及其特点?●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是什么?●比较链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异同。
●细菌的糖被化学组成是什么?对细菌本身有什么作用?与人类有哪些关系?细菌糖被依据其存在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简述其特点。
●细菌芽孢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使之具有这种作用?简述芽孢的耐热机制及研究芽孢的意义。
根据芽孢的特点,你认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应该如何利用和控制具有芽孢的细菌?芽孢为什么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什么叫古生菌?请说明其细胞结构有哪些特点。
●简述细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
●是分析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细菌的荚膜和黏液层有什么区别?荚膜的成分和作用(糖被对细菌本身有什么作用?与人类有哪些关系?)是什么?●如果不利用显微镜,你将怎样鉴定一个细胞是原核的还是真核的?假设该生物体能方便地在实验室培养?●简述肽聚糖的组成和结构?举一例说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大学第十章微生物生态学题库汇总
------------------------------------------------------------精品文档-------------------------------------------------------- 第十章微生物生态学单项选择题1.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地球被科学家划分为4个圈,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选项A)土壤圈选项B)大气圈选项C)水圈选项D)岩石圈答案:A2.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生态圈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选项A)大气圈选项B)生物圈选项C)水圈选项D)岩石圈答案:B3.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识记生物循环的特点是( )。
选项A)运转较缓慢选项B)可循环性选项C)运转迅速)以上均是D选项.答案:C11.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理解( ) 。
生态系统结构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方面选项A)外源能选项B)生物关系选项C)营养循环选项D)能量代谢答案:D12.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适中认知度:认知( ) 。
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不包括选项A)生产者选项B)消费者选项C)分解者选项D)固定者答案:D13. 知识点:1(生态系统) 难易度:较难认知度:认知( ) 。
微生物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不包括选项A)微环境选项B)稳定性选项C)协调性选项D)适应性答案:C认知度:理解难易度:较难) 生态系统1(知识点:14.( ) 。
成熟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特点是选项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比例相同选项B)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协调畅通选项C)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在比例上合理选项D)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大致相等答案:B15.知识点: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
)土壤中三大类群体微生物以数量排序为(选项A)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真菌>放线菌B选项C选项)放线菌>细菌>真菌选项D)真菌>细菌>放线菌A答案:难易度:容易认知度:理解2(16.知识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微生物复习整理材料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4.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7.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8.核区: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9.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体物质。
10.荚膜:是糖被的一种,包裹在细菌细胞壁外,有固定层次的胶黏物,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肽的复合物。
11.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
具有运动功能。
12.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
13.孢囊:是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B.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C.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D.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A. 显微镜观察B. 分子生物学技术C. 化学分析D. 植物栽培答案:D3.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寄生者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蓝细菌答案:C5. 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环境条件B. 微生物种类C. 微生物数量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物质不是微生物分解的主要物质?A. 纤维素B. 木质素C. 蛋白质D. 塑料答案:D7.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哪种技术常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A. 显微镜计数B. 培养基分离C. 16S rRNA基因测序D. 化学分析答案:C8.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在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A. 蓝细菌B. 绿藻C. 酵母菌D. 红细菌答案:C10. 微生物生态学中,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产生能量?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菌D. 蓝细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环境净化D. 生物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2.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A. 温度B. pH值C. 营养物质的可用性D.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ABCD3. 微生物生态学中,以下哪些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酵母菌B. 放线菌C. 原生动物D. 蓝细菌答案:AC4.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微生物的鉴定?A. 形态学观察B. 生化试验C. 16S rRNA基因测序D. 免疫学方法答案:ABCD5.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作为病原体B. 作为生物指示器C. 作为生物修复剂D. 作为生物肥料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微生物生态学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微生物生态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微生物生态学概述
- 微生物生态学的定义
-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生态功能
-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
-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
-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功能
- 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演替过程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pH、氧气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其他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4. 微生物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微生物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微生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修复中的前景和挑战
5.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微生物与人体的共生关系
- 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 微生物在医疗和健康保健中的应用
以上仅为微生物生态学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了解,请参考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材料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1.生境:发现有某一生物的物理区域。
2.生态位:生物生长的空间范围、生物在这一生境内的活动、功能作用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3.土著微生物:在一个给定的生境中那些能生存、生长和进行活跃代谢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能与来自其他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
4.外来微生物: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不能在这一生境中长期生活下去。
5.微生物区系:一个给定区域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参与的物质循环。
6.生理群:按生理特性将微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7.优势种:在一定条件下或在一个生理群中常只有少数种类占优势,即在最高稀释度平皿中出现较多菌落数的菌种,该菌种称优势种。
8.水体富营养化:当水体中N、P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量增加至远超正常指标,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破坏,藻类或某些细菌数量猛增,其他生物种类减少,水质变坏的现象。
9.极端微生物:最适合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10.嗜冷微生物:最低生长温度0℃以下,最适生长温度≦15℃,最高生长温度20℃左右的微生物。
11.群体密度: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个体数目。
12.共代谢:在某种特殊底物A上生长的一个微生物群体A能顺便氧化底物B,而底物B不能作为群体A的碳源和能源,但是底物B被群体A氧化过的产物却能被另一种微生物群体B利用。
13.拮抗:在一个环境中,一个群体产生的代谢产物使共处的另一群体生长受抑制,而本身不受影响的种间关系。
14.竞争作用:两个或多个群体共同依赖同一个生长基质或环境条件,结果使一方或双方群体大小或生长率受限制的现象。
15.根际效应:在根系分泌物选择下促进一类群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16.连作障碍:长期种植同一作物造成根际有毒物质积累,虽然每年施肥充足和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但作物产量仍每年下降的现象。
17.菌根:某些真菌和植物根系的互惠共生联合体。
18.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菌根时菌丝直接入侵根表皮细胞内和细胞外,不形成哈氏网的真菌。
微生物复习笔记整理(生态、环境专业)
微⽣物复习笔记整理(⽣态、环境专业)绪论1、微⽣物:是对所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个体微⼩、构造简单的低等⽣物的总称。
2、⾮细胞⽣物——病毒(包括分⼦⽣物:类病毒、朊粒等)⽣物原核⽣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细胞⽣物⾼等动植物真核⽣物藻类:低等藻类、⾼等藻类低等⽣物真菌类原⽣动物除了⾼等动植物、⾼等藻类,其它都属微⽣物。
4、微⽣物的应⽤:微⽣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类的进步,在医药卫⽣、⼯业、农业、环保、⽣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有重⼤贡献。
5、微⽣物的五⼤共性①体积⼩,⽐表⾯积⼤②吸收多,转化快③⽣长旺,繁殖快④适应性强,易变异⑤分布⼴,种类多6、微⽣物学是在细胞、分⼦或群体⽔平上研究微⽣物的形态构造、⽣理代谢、遗传变异、⽣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于⼯业发酵、医药卫⽣、⽣物⼯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
第⼀章原核微⽣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原核(微)⽣物:即⼴义的细菌, 指⼀⼤类细胞核⽆核膜包裹, 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物, 包括真细菌和古细菌两⼤类, 其中除少数属古细菌外,多数属真细菌。
2、细菌⼜称真细菌,包括普通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体、⽴克次⽒体和⾐原体等。
3、菌落: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经过培养形成⾁眼可见的,有⼀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细胞集团。
菌台:⼤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接种,长出的⼤量菌落相互连接成⽚。
4、原核微⽣物的形态构造图(以细菌为例),见书15页。
【重点】5、细菌⼀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内含物、原核。
特殊构造:糖被、鞭⽑、菌⽑、性⽑、芽孢、伴孢晶体。
【重点,具体了解下即可,见笔记4-6】6、由于细菌细胞微⼩⼜透明,⼀般先要经过染⾊才能作显微观察,其中⾰兰⽒染⾊法最重要。
7、⾰兰⽒染⾊法:C. Gram(⾰兰)于1884年发明⼀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法,通过⾰兰⽒染⾊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兰⽒阳性(G+)和⾰兰⽒阴性(G-)。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题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题第1章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意义?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食品、医药和环境保护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②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③为提高生产效率、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开发利用保护微生物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第2章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生境:是指发现有生物的物理区域。
这一区域的物理化学特征可以影响在这一区域中生活的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力、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存。
2.生态位:生态位不仅指生物生长的空间范围,而且包括生物在这一生境内的活动、它们的功能作用及其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3.土著微生物:指在一个给定的生境中那些能生存、生长和进行活跃代谢的微生物,并且这些微生物能与来自其他群落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竞争。
4.外来微生物:指来自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微生物,所以这些微生物不能在这一生境中长期生活下去。
5.微生物区系:在一块土壤碎片内或植物根的表面有可能有很多环境因素不同的微环境。
而每一微环境只适宜于某种或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适合其他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形成复杂的微生物区系(microflora)。
6.群落演替: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内,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序出现或被相继取代,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结构的发展过程。
第3章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1.生理群:指按生理特性将微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2.优势种:在一定条件下或在一个生理群中常只有少数种类占优势,即在最高稀释度平皿中出现较多菌落数的菌种,该菌种称优势种。
3.水体富营养化:当水体中N、P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量增加,远远超出正常指标,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破坏,藻类或某些细菌数量猛增,其他生物种类减少,水质变坏的现象。
4.为什么说土壤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土壤是固体无机物(岩石和矿物质)、有机物、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复合物,是微生物的合适生境。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大全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绪论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其特点有:小(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下抱起、病毒)简(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三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因此微生物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吸收多,转化快:这个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能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小型“活的化工厂”。
生长旺,繁殖快:在发酵工业中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上。
同时对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带来极大的优越性,使科学研究周期大为缩短、空间减少、经费降低、效率提高。
也有些病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适应强,易变异:有益的变异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产青霉素的菌种的变异,使产量大大提升)。
有害的变异则是人类的公敌(如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可怕)。
分布广,种类多:主要体现有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其功能。
了解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状况,及当代微生物学的应用方向。
了解微生物学与那些学科有联系和交叉。
思考:1、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利和弊?2、你对当代微生物学有那些憧憬?3、你对目前那些微生物感兴趣,在哪方面,说说理由?4、你认为当什么样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细菌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囊,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过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总结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总结微生物生态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未培养微生物、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学、平板菌落计数法(CFU)、最大或然值法(MPN)、COD、BOD、TN、TP、活性污泥、生物转盘法、膜生物反应器、生物强化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水华/赤潮、蓝藻水华、湖泛、生物被摸、群感效应(QS)、多聚体菌细胞附属物、共生、内共生、表共生、基因水平转移、转导、转化、接合、整合子、泛基因组、生物放大(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处理、生物修复(生物整治)1.未培养微生物:生理、生态功能未知,没有相应培养技术,或者生理、生态功能已知,具有培养技术,但尚未获得培养的一类微生物。
2.平板菌落计数法(CFU):将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取合适的稀释度,以涂布法接种于平板上,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直接统计平平板上的菌落数,再根据相应公式计算。
3.可培养微生物:可重复的在受控的条件下以一个确定的方式生长。
4.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之间及其与其周围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的学科。
5.最大或然值法(MPN):将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系列稀释,取3种或5种不同的稀释度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各稀释度的生长管数以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量。
6.COD:1L污水中所含有机物再用强氧化剂将它氧化后,所消耗氧的毫克数。
7.BOD:在1L污水中所含的一部分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氧毫克数。
8.TN:样品中所含全部氮素量。
9.TP:样品中所含全部磷素量。
10.活性污泥:一种由活细菌、原生动物及其他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有机物和毒素的能力。
11.生物转盘法:12.膜生物反应器: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作用集于一体的生物化学反应系统。
它以超滤或微滤膜业件替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
13.生物强化技术:在生物处理系统中,通过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营养物或基质类似物,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手段和方法。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
绪论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2、巴斯德:微生物奠基人3、科赫:细菌学奠基人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1、细菌的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3、溶菌酶:广泛分布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它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裂解而死亡。
4、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苷醇磷酸。
主要生理功能: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 、Ca2+ 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5、外膜:G-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实验室中形成彻底除尽:原生质体6、缺壁细菌人工方法去壁部分去除: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7、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 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 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11、E.coli细菌的细胞膜: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还含少量磷脂酰甘油和罕见的二磷脂酰甘油成分。
而非极性尾则由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在甘油分子的C1和C2位上组成,其链长与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通常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种,其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低。
微生物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科学。
A. 自然界B. 实验室C. 工业生产D. 人类社会答案:A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
A. 分解者B. 消费者C. 捕食者D. 光合作用者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B.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D. 微生物的地理分布答案:C4. 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的生物量通常不包括()。
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植物答案:D5.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环境净化D. 制造塑料答案:D6.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中,不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分子生物学技术C. 培养技术D. 化学分析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的内容?()A. 物种多样性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物种之间的竞争答案:D8. 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不包括()。
A. 自养B. 异养C. 光能合成D. 化学合成答案:D9.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
A. 促进物质循环B.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C. 影响土壤肥力D. 制造电子设备答案:D10.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不涉及的领域是()。
A. 农业B. 环境科学C. 医学D. 机械工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分子生物学技术C. 培养技术D. 统计分析答案:ABCD12.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
A. 促进物质循环B.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C. 影响土壤肥力D. 制造电子设备答案:ABC13. 微生物生态学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包括()。
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植物答案:ABC14. 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大学微生物复习--第8章微生物生态系共45页文档
2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23.03.2020
3
一、土 壤 中 的 微 生 物
1、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基地
– 丰富的碳源和氮源 – 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 – 适宜的含水量 – 不同的通气状况 – 适宜的温度范围,变幅小而缓慢 – 适宜的pH
23.03.2020
4
2、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分布
•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分布,由于土壤不
– 发育量一般不大
23.03.2020
20
2、腐生型水生微生物
– 利用进入水体的废物废水为作为营养的微 生物。
– 化能有机营养型,利用腐败的有机残体、 动物和人类排泄物,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 废物废水
– 发育量大
23.03.2020
21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空气不具备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
物质和生活条件,因此空气并不是微生物
• 数量大、个体小,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
大,是土壤中最大的生命活动面,最活跃 的生物因素.
• 有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生理群,进行不同的
代谢,是自然界氮、碳和硫元素转化的参 与者。
23.03.2020
6
土壤中细菌生理类群和作用
• 固氮菌——好氧,能转化氮气成氨
• 根瘤菌——好氧,与植物共生,转化氮
气成氨
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
但空气仍存在有细菌、病毒、放线菌、真 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各类微生物。
它们来源于被风吹起的地面尘土和水面小 水滴以及人、动物体表的干燥脱落物、 呼吸道分泌物和排泄物等等。
23.03.2020
22
空气中微生物的地域分布
地
区
畜
舍
• 数量 每g有几十至几十万个。在富含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crobial Ecology绪论1. 名词解释: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
生物+非生物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围的物理环境。
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
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和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③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⑤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容有哪些?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5.什么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什么?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和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和联系。
主要有三层含义: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或系统之间格局和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加和空缺的反应等。
8.简述物种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物种的增加和去除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成员和数量;入侵物种通过资源利用改变生态过程;物种丧失、空缺所造成分解作用及其速率的影响;间接影响——外来种侵入后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机制,从而改变了生态过程。
9.简述食物链的含义及其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按食性关系而形成的锁链式的相互制约的形式。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的过程。
特点:生物富集——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捕食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不间断,不出现非生物物质及分解者即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单方向: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
10.简述信息流的特点。
信息量与日俱增——基因组学的发展。
多样性。
物理信息(光、声、接触等)、化学信息(激素等)、行为信息(求偶炫耀、打斗等)复杂性。
信息多样性决定了通信方式的多样性。
信息储存量大:如基因和蛋白数据库。
未知性:11.简述能量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能量通过生态系统从一种生物传递给另一种生物的现象。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变化的。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光能——生物能、热能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过程中是不断递减的。
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质量不断提高。
第一章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组成及其变化规律1. 名词解释:外来微生物、随雨水、动植物残体、堆肥或受污染的水体进入土壤,在土壤中持续一定时间并作短期的生长繁殖,但由于适应性差,一般不能持续发展。
贫(寡)营养细菌、有机碳含量1-15mg/L---自养型富营养细菌、营养物质浓度10g/L---异养型贫营养指数(O.I.)、某水样中贫营养细菌占总菌数的百分比特定腐败菌(SSO)只有部分微生物参与腐败过程2. 为什么说土壤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土壤的固相成分:95%矿物质+5%有机质无机盐:磷、硫、钾、钠、铁、镁、钙、锌、锰有机质: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等提供碳、氮、氧土壤的水分:土壤的酸碱度:一般呈中性或弱碱性;土壤的空气:土壤的温度:一定保温性。
3. 简述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分布广:各种类型土壤,不同土壤类型、肥力水平,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有很大差异。
阶梯分布:表土层微生物数量最多,随深度,数量减少。
数量大:1g 土壤(干重)108个细菌种类多:4. 什么是土壤微生物的“土著”类群?包括哪几种类型?“土著”类群:长期生活土壤中,对土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土壤环境变劣时一般以休眠状态存活下来;土生性微生物:G-无芽孢杆菌、放线菌为主,土壤腐殖质为养料,数量稳定,作用持久、生长慢。
发酵性微生物:假单胞菌、芽孢杆菌、青霉、曲霉、毛霉等,动植物分泌物、排泄物、残体为养料,代活动和数量表现为大起大落的间歇性。
5. 简述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1)参与生物地球化学物质循环;(2)在土壤修复和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3)分解者;(4)土壤微生物几乎参与土壤中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能够灵敏地反映土壤污染状况及土壤质量健康变化,因此可以用微生物学指标作为对土壤肥力、生态功能、土壤污染及环境质量评价的生物标志物;(5)土壤在接纳和自然净化环境污染物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在疾病传播中起一定作用6. 影响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1)土壤颗粒的性质:营养成分不同、贫瘠等。
(2)土壤的水分:含水量大多于干燥(3)氧气:真菌、大部分原生动物好氧,细菌好氧或厌氧。
(4)pH:真菌较低,喜酸性土壤。
也有一部分抗酸细菌(5)温度:低温微生物一般存在于南极、北极和一些终年积雪的高山地区;高温微生物一般存在于热带土壤。
其它:年度变化、人类活动等都可以改变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7. 简述淡水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1)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2)垂直分带分布;3)多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4)多能运动,有些具有很异常的形态(例如柄细菌);5)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且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细菌,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8. 简述海水微生物分布特点。
1)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生长的;2)低温生长,热带海水表面外,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3)大多数海洋细菌为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4)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5)更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透光区、无光区、深海区、超深渊海区)。
9.简述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
无原生微生物区系,主要以气溶胶形式存在;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传播动、植物疾病,造成食品及发酵生产中的污染。
10. 简述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分布特点。
微生物引起的工业产品的霉腐: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食品、农副产品不能再食用或使用;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传染性疾病;很多微生物在食品、农产品上生长后会产生对人有害的毒素;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制备风味食品,如酱制品、米酒、腌酸菜等11. 简述鲜肉中微生物的类群及其作用。
鲜肉中的微生物类群来源广泛,种类多,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可分为致病性微生物、致腐性微生物及食物中毒性微生物三大类群。
致腐性微生物:自然界里广泛存在的一类营死物寄生的,能产生蛋白分解酶,使动植物组织发生腐败分解的微生物。
细菌数量最多,是造成鲜肉腐败的主要微生物;真菌数量少,分解蛋白质能力弱,生长慢,在鲜肉变质中起一定作用。
致病性微生物:病原菌,包括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和只感染畜禽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病毒。
只感染畜禽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最多,造成畜禽传染病传播及流行。
中毒性微生物:有些致病性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可通过污染食品或细菌污染后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引起以急性过程为主要特征的食物中毒。
12. 简述微生物引起工业材料及其制品的劣化的种类。
霉变:由霉菌引起的劣化腐朽: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酶解有机质使其劣化的现象,如由担子菌引起的木材或木制品的腐朽现象腐烂(腐败):由细菌或酵母菌引起的使物体变软、发臭性的劣化腐蚀:由硫酸盐还原细菌、铁细菌或硫细菌引起的金属材料的侵蚀、破坏性劣化变质:指由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工农业产品质量下降的现象13. 海洋微生物与陆地微生物相比有哪些特征?嗜盐性、嗜压性、嗜冷性、耐贫瘠广食性、增殖很慢代时很长。
14 .简述地球上最大的两大生命域及其特征。
地球上最大的两大生命域指陆地生命域和海洋生命域。
陆地生命域分布于地表及地下一定深度围;海洋生命域存在于海洋水体的一定深度。
共同特征:借助于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光合作用,以太或与太直接有关的地表营养物质为生命能的源泉。
15. 简述地球上第三大生命域及其特征和研究意义。
第三大生命域即大洋深处的热泉喷口生命域,全部为微生物。
特征:不需要和所有地表能源,依靠海洋洋底裂隙中不断上升的热液携带的化学能维持生命,构成了海洋深处又一巨大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一直可延伸到大洋的最深部位。
意义:不仅推动了对海洋生命和洋底生物一地质作用过程(包括洋底成矿作用等)的研究,而且说明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更新关于生命及其能量来源的一般知识。
16. 简述地球上第四大生命域及生态学意义。
第四大生命域指广泛存在于陆地深处数百米至数千米深度的一些喜温厌氧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理特征与表生生命有显著的差异,构成了地下深部一个自成系统的高温生物圈。
不依赖于太和地表能源,主要靠深部流体携带的化学能生活。
地下深部高温生物圈的发现和证实对生物学和地质学都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不仅要求重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地球生物圈的底界和分布围,而且必须认真考虑有可能由这一地下深部高温生物圈造成的化学活动的累积总量,以及它们可能对地壳、海洋和大气圈的化学演化和对地表生物演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1. 什么是嗜热微生物?简述嗜热微生物的嗜热机理。
嗜热微生物是一类能高温环境下生存,最适生长温度在45℃以上的微生物。
大部分嗜热微生物生长温度在45℃~60℃,少数最适生长温度在80℃以上。
嗜热菌对高温的适应机制:1) 细胞膜上脂肪酸的成分变化:细胞膜上长链饱和脂肪酸比例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减少,有利于提高膜对高温的稳定性。
2) 具耐高温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90℃还是稳定的,糖酵解酶类和其他酶类也是这样,其耐热机制是受蛋白质一级结构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