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心理批评

文学心理批评
文学心理批评

文学心理批评纲要

心理批评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文学艺术现象都毕竟是人类精神活动、心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体现广人生和人性的丰富内涵,而这些恰恰又是心理学始终关汀的对象。正因为这样,从心地学的意义上探讨文学艺术的奥秘,从来都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课题。早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和西方的古希腊时代.文学艺术的心理解群就已经闪露蝴最初的光辉519世纪以来,现代心助学学科空前的繁荣兴盛,为义学艺术的心理学批评提供广坚文的理论依据,提供f丰富的研究方法,促进广不同形态的心理批评的诞牛与成熟。ST代理目前.面对人类社会的贡大转折,面对人类精神生活个遭遇到的重重困境,历史悠久的心理批评依然保留有相当宽阔的发展空间。

心理批评概述

心理批评作为—种独特的批评方式,注定拥有白己的理论视野与关注的对象。追溯当代人类文明的源头,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在最初的些哲人、思想家那见都曾经留下了对于文艺心理现象的思考。在现代社会里,文学的心型批评曾经以它新奇的观念、深邃的理论、灵活的方法影响丁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批评家,在一段时间见甚至成丁文学批评的主流。(一)心理批评的对象及视图

美国当代文学理论家J·刘若愚在改造阿布拉姆斯的艺术活动整体说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文学活动体系图”。这个体系有点保一个环形的“跑道“,跑道的四个角分别是“宇宙”、“作家”、“作品”、“读者”,这就是文学活动天地中的相互作用的四要素c⑦在我们看来,出于文学批评者在这条“跑道”上选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同,在他们面前肢现的文视阅也就木同。不同的文学批评方式、批评流派正是这样形成的。

心理批评选取的立足点是这条跑道上的“人”,主要是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还有作为文学接受主体的“读者”c而出发点则是作家、读者的心理结构以及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和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从心理批评的视野看,文学活动小反映的“宇宙”(即自然与社会),已经个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经过作家心理投射、性情浸润、心灵再造的世界:至于”作品”,不过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产物、心灵的结晶,决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的文本。文学的阅读活动,则是“读者”的心理再创造过程。

就理论上的可能性来说,心理批评可以把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切文学现象和人类文学活动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全都纳人自己的视野之中。具体说来,文学的心理批评的对象则包括“作家的个性、风格”,“创作曲心理过程”、“作品的心理分析”、“文学的精神价值%、“文学阅读的社会心理效应”等方面。

[二)心理批评的滥筋

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无论是古代希腊还是中国的先呈时至’空至至至交笋般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解释,至今还在影响着现代人的思考与现代社会的走向。在关于文学艺术的心理解释方面,也是这样。

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集中表现在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时期的——些思想家的言论巾,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模仿说:这是关于文学艺术本体论的学说。倡导者为柏拉团(P1at。p前427一前347)与亚里士多德(Ari咖tIes.前384—前322),但::人的观点又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模仿,而现实生活是对于存在于“天国”里的“理念’’与“图式’’的模仿,艺术是对于模仿的再模仿,因而是虑妄的,绝对真实的是那些先验的“理式”。亚里土多德则倾向于肯定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模仿”近乎是人类的本能,艺术刘自然与人生的模仿不只是比附的,还应是创造性的。

迷狂说:这是关于文艺创作论的学说。在柏拉田看来,心灵的迷狂状态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状态,是一种“灵感来临”的状态。“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两,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话。”①若是没有这种诗神的迷狂,无论谁去敲诗歌的门.他和他的作品都永远站在诗歌的门外。

净化说:集中体现了亚坦士多德对于文学艺术价值论的归纳,文学艺术鉴赏可以发挥近乎“心理治疗“的作用。他认为“悲剧”的功用在于借助语言、音乐、动作等手段,使人们的感情在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某种宜泄、淘洗、降化、平衡,有效地清除掉心灵在R 常牛活中淤积的那些有吉的东西,从W实现身心的健康与枚会的安定。

体验说:是贺拉斯(H。rM小,前65一公元8)对文学创作沦做出的贡献。他认定作家在创作时只有仿佛身临其境、清晰地“看到”他所要描绘的对象时,才能够写出令人信服的文向来。“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高已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道理虽然简单,但确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

想象说:古代罗哈思想家菲罗斯屈拉特(『I)bil。straNs,170一245)在继承亚至上多德的创造性模仿说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广“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用心来创造形象”.想象是“比模仿更为巧妙的一位艺术家”。“模仿只能造出它已约见过的东西,想象却能造出他所没见过的东西……模仿有惊慌失措的时候,想象却不会如此,它会泰然升到肖己理想的高度。”。

话语构成说;朗吉努斯(caslus L,mginus,213—273)认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崇高”,而文学创作实现崇高的途径,就内存闹言决定于作家“心灵的伟大”,就形式W言则取决于作品“话语的整体结构”,亦即作家言语操作的水平。在他看来,文学的话语不仅是声有的、意义的,同时也是情绪的、心灵的。“就是这样通过由文词建立起来的巨构.作者能把我们的心灵完全控制住,使我们心瞬种迷地受到文章中所写出的那种崇高、庄严、雄伟以及其他一切品质的潜移默化。”“朗占努斯的这段话.对于文学旨话心理的研究是极富有启发意义的。

西方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在希腊、罗马时期是丰富多彩的,但此后似乎就停滞下来。用当代心理学史家墨顿·亨特(M。MM Hu则)的话说:在占代罗马之后,西方的心理学就进入了——个漫长的“冬眠期”,这—‘睡就是一千多年,直到17世纪后.西方的心理学研究才又一次活跃起来o

古代的心理批评,可以从老子、庄子、孔于的哲学思想中探寻到最初的源头‘

虚静说:在以往的小国古代文论讲述11,虚静说常常被划归创作论的范畴。但从虚静说的源头看,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为“虚静”赋予的涵义,则更适宜用来解释文学艺术的本体届性。stm32典型的例证就是“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希形为“虚”.希声为“静”,对于文学艺术来说,其最高的审美属性是一种“形而亡”、“声(言)之外’’的东西,是”精”和“神”是“无和“寂”。但“元”可以“生化万物”,“寂”则可以”用行而小殆”,“静故厂群动,空放纳万境”(苏东坡语),艺术的境界、审美的天地由于其“虏静”的同性而成为—个“绵延的无限”,这和老子“大尸万物生于罚,而有少于无“的祟无轻有的“宁方本体论论”是完全一致的c至于虚静说被运用到创作过程中,已经是后来人们的发挥了。

言意说:《周易》中讲的“书不尽言,自不尽彦”、“圣人大象以尽意”是艾于语言、文字与其所澳达的对象的心理内涵之间复杂关系的一个个因式的命题,对于文学的艺术表现来讲,这几乎可以看作一个核心问题:庄子在继承《周易》与《道德经》思想传统的基础广,对“言意”关系进行厂精彩的论述。他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怠象”较之“语言”,焚能把握指妙的事物c宗白华先生在对《庄子》一书中“去珠之遗,象阁得之”的故事的分析中认为,“象冈”指的就是“意象”、这是一种“不啦不昧…‘非有非无”的东西,较之“知解”、“理念“、“感觉”、“经验”、“言语”、“概念”,市英意象是人的

精神领域小“种更精致、更复杂微妙的东西,是人们把握“道的运行”和“心的节律”相互感应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但文学毕竟是要借助语言文字来把据世事人生的,诗人、作家的艰难之处即“必须用语言表达语言不能农达的东西”,这是—个悖论。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之一就是:把通用的日常语言变成个性化的心灵意象。

教化记:《论语》中记载.孔子在指导他的学生们学习诗歌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之事父,远之字君;多识于电台草木之名。””这可以看作教化说的最初的较为系统的说法。到了汉代,《毛待序》中义进一·步阐发为6‘3:得失,动大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光工以是经大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o教化说重视文学艺水社会功能的重视,属文学艺术的价值论。而文学艺水实施“教化”的心理基础是“情感”。在孔子的儒家文艺思想看来,文学艺术的心理内涵是人心中的“情”,是”侍动于中而形诸:FAL,1的结果,文学艺术通过影响人的情结、情感,通过An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沟通交流,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准,改善人勺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服务干政治、服务干社会、服务于民众。因而,教化说文质上也是一种“服务论”,为历代的统治阶级所倡导n 以上,我们从文学的“本体论”、“创作论”、“价值论”二个方面发掘了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滥筋。与西力不向的足,中因古代的文艺心理思想不但“源远”,而且“流氏”c从先秦到近代,在漫长的两千余年的历史岁月中始终没省间断,其中,还曾掀起过两次文学批评的岗潮。

一次高潮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好还、陆机、钟雌这样的文论大家,分别把文学的主体论、创作论、鉴赏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AT89S52同时还卢:生了刘船这样的集大成的人物,诞生了《文心雕龙》这样的鸿篇巨制——仅从这部书的标题上,我们也能感觉到它浓郁的心理批评的气息c,

另一次高潮发牛在南宋、明清期间,在“陆工心学”的哲学氛田,r光后酿成广严羽的“妙佰说”,李蛰的“童心说”,亥以道的“性灵说”,半址帧的“神韵说”,翁方纲的“肌现说”淬,充分显示了小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心理光辉c

遗憾的是,到了19世纪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帝围的袁败,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也井始失去同合的生机与活力。而此时的w方,心理学华:科却迅速走向全盛的发展阶段。wxq$#

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报告1000字范文

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报告1000字范文 个人的成长是一种幸福,是酸甜的,酸酸的味道新鲜而刺激,甜甜的味道温暖而美味。管理资源吧小编在此整理了个人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参考报告,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自我成长的心理分析报告1000字范文1自2004年7月,踏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开始,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这三年里,通过自身的努力钻研,通过前辈的指导和引领,我不再是曾经充满学生气息的新老师,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以下是我的成长分析报告 一、心中有“爱”:教师成长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二、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形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调

100本重要的心理学电子书.txt

100本重要的心理学电子书.txt

100本重要的心理学电子书Literatures 《泰戈尔文集》 《卡夫卡文集》 《书与你》(毛姆) 诗疗馆丛书: 《古诗我的能量补给》 《宋词我的忧郁抗体》 《元曲我的压力解药》 《植物我的精神导师》 Novels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 《心理分析派小说集》part1 part2 Chinese Philosophy 《庄子》 《星云禅话》 《佛教经典》 《西藏生死书》 《禅--心的效能训练》 《禅与中国》 West Philosophy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忏悔录》(奥古斯丁) 卢梭: 《爱弥儿》 《忏悔录》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文集》 叔本华: 《悲观论文集》 尼采: 《悲剧的诞生》 《偶像的黄昏》 《尼采作品集》 克尔凯郭尔: 《百合·飞鸟·女演员》 《非此即彼》 《勾引家日记》 《基督徒的激情》《克尔恺郭尔哲学寓言集》《恐惧与颤栗》 《论怀疑者哲学片断》 《十八训导书》

《致死的疾病》 《重复》 《或此或彼》(上,下) 克尔凯郭尔镜像: 《孤独人格——克尔凯郭尔》林和生《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信仰》《克尔恺郭尔爱的伦理学:神的命令和道德义务》 《不幸与幸福》 黑格尔: 《纯粹人格》 《小逻辑》 《精神现象学》 《美学》 《哲学讲演录》 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 《现象学的方法》 《现象学的观念》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真理与方法》part1 part2 part3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part1 part2 part3 part4 萨特: 《存在与虚无》part1 part2 part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文集》(1-8卷) 福柯: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性史》 《福柯集》part1 part2 《哲学问题》(罗素) 《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 《德里达》 《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part1 part2 《我的大学》(池田大作) 《人类幸福论》(约翰·格雷) 《人类学》(爱德华·泰勒) 《享受安宁》(贺伦) 《分裂的自我》莱恩 存在主义: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史记的创作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史记》的创作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具规模,记言为《尚书》,记事为《春秋》,其后又有编年体的《左传》和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却是司马迁的首创。《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呕心沥血写出了历史著作《史记》,也使得司马迁这个名字流传千古。《史记》这部著作融入了司马迁太多的感情,这部著作在忠实记录历史的同时,也将司马迁的悲欢感情融入作品中,在他的人生历史舞台上吟唱着自己的灵魂之歌。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是存在潜在的欲望或者说是追求。从某个角度来说,《史记》是司马迁的一部心史,是司马迁对现实的描写,对社会的映射。弗洛伊德就认为,“艺术乃是人类为了忍受生活的困苦而提供的缓冲措施之一。人类的生活太艰难了,其中的痛苦极多而欢愉甚少,为了是人能够生活下去,就不能没有缓冲措施,而艺术就是这种措施之一。”司马迁就是在社会的压抑之下发奋著书,将自己的无数情感倾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是大汉帝国的繁荣时期,国力空前强盛,全国经济繁荣,在文学上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的政策,兴建文学立博士,在政治上粉碎王国叛乱,强干弱枝,实行“推恩令”解决同姓国的问题,击败匈奴,筑朔方城,派遣大使远赴异域。大汉的声势发展到空前强大的地步,然而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使得朝廷上的能人忠臣都不敢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士为知己者死”是司马迁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司马迁特意所记载豫让的话语:“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君主应当对臣子能容其过,从大局考虑,而不能只依据自己的喜好。司马迁本人,就因为为李陵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遭到汉武帝的厌弃及酷刑的镇压。司马迁为战败的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认为李陵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以李家世代名将,必然是要寻机报国的。然而武帝却认为司马迁别有用心,是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匈奴,只是为了给他封侯找机会,现在司马迁称颂李陵战功,为他辩解,岂不显示了李广利的无能。而显示李广利的无能不就是讽刺皇帝任人不当,讽刺了皇帝本人的无能。武帝顷刻勃然大怒,把司马迁关进大牢。司马迁为李陵说公道话,却得到了“污蔑皇帝”的罪名,这本身就是极其荒谬的。武帝的高压政治,大用酷吏,以一言好坏定人生死,全体朝臣都昧着良心无一人敢为司马迁辩说。这可以说是汉武帝的一大败笔,任人唯自己的喜好。司马迁不能够直接描写这一现象,就在史记中写到了智伯之能得豫让,严仲子之能得聂政,他们正是因为懂得倾听,才获得贤士的倾力辅助。也是因为李陵之祸,使得司马迁身心遭受双重打击。“李陵之祸”是司马迁命运转折的重大事件,也是他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催化剂,“李陵之祸”让他更清楚的了解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看清了统治阶级的本质,让他更能客观地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看待历史,也正因为“李陵之祸”,他受到了摧残肉体和精神的宫刑。“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點耳”,“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仆以口语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戮笑”。受宫刑后,他在《报任安书》中,用“见笑”、“为天下观笑”、“重为乡党所戮笑”来比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为天下观笑”,流露出司马迁作为一个有“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的史官,却沦为“刑余之人”,被天下人耻笑的悲愤;“重为乡党戮笑”更显示出司马迁在乡党之中沦为笑料,没有丝毫地位、尊严的凄怆。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官场中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身为朝廷重臣,一心为国,却遭受此祸,情何以堪!人生的重大变故并没有改变司马迁编写史书的初衷,逆境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政治上的受挫也让他能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史记》的创作当中。 文艺心理学中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既复杂又多样,当归根到底是由生

从心理批评角度分析

从心理批评角度分析《呼啸山庄》 摘要:《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篇巨著,是英国天才女作家唯一一部小说。本文从心理批评的角度分析作者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的心理内涵,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的多样性和矛盾性,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深刻。 关键词:心理批评人性三我复仇回归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写的一部爱情悲剧,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极其复杂,有时兼具几个矛盾甚至对立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主角人性的扭曲和回归的历程,所以从心理层面来分析小说就成了最适宜的途径。所谓心理批评就是从作家、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角度分析作品意义和价值,是现代新的、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一、小说中的作者的心理内涵 艾米莉常年离群索居又内向孤僻,再加上她从小就生长在荒原上,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过外部世界,所以《呼啸山庄》可以说是她分裂的自我在内心情感世界里的种种冲突的宣泄和心灵孤独的投射。她把写作当作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绝望以及对爱的渴求的唯一途径。她把爱情的痛苦、欢乐和残酷无情表现得如此强有力,这也是她的爱情观,浓烈而绝望的爱,弄够给人希望,也能够给人绝望,能够使人毁灭也能让人新生。《呼啸山庄》有很大的缺陷,但这些缺陷是无关紧要的,正如横倒的树杆、滚落的石块、飘拂的雪花,可以阻碍,但不能堵塞高山激流一泻千里的流势一般。你无法把《呼啸山庄》同任何一本别的书相比,你只能把它同埃尔-格莱科的一幅伟大绘画相比。那幅画里,在晦暗、荒凉的景色里,蕴育着雷霆风暴的阴云笼罩下,细长、消瘦的人形表现出各种扭曲的姿态,他们正屏住呼吸,被一种非人间的情绪镇住了,一道电光穿过铅色的天穹,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恐怖感。《呼啸山庄》中的人物从小生长的广寂的荒原、如狂风暴雨般的爱情和仇恨,无疑是艾米莉所生活的场景的投射,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最熟悉的环境就是荒原,所以小说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的荒原场景。艾米莉读过许多的书但是生性孤僻,她的内心中有一个宽广、孤寂的荒原,她虽然孤僻、内向,但是却渴望如暴风骤雨的爱情,她的内心是孤寂的就如同那寂寥的荒原,但是她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浓烈的。 二、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分析人物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可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的一部分, 其中充斥着人类被压抑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它以快乐为惟一的行为准则, 追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是显意识的一部分, 源自于“本我”。而“超我”亦是意识的一部分, 是理想化的自我, 它总是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行事。“自我”位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它奉行的是“现实原则”, 趋利避害, 将那些不能被社会接纳的东西压抑和储存到无意识中去, 为“本我”寻找一个达到目的的最佳方式, 既防止过度压抑造成精神伤害, 又避免与社会道德公开冲突, 因而“自我”总是试图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在小说中希斯克里夫暴躁、野性是“本我”的代表,凯瑟琳则是“自我”,而林顿则是“超我”。“自我”源自“本我”,大多数时间总会倾向于”本我”。在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身上都洋溢着一种原始的野性美, 他们粗野、狂暴, 如同荒原上恶劣的气候。“超我”在社会道德规范下形成, 比原始野蛮的“本我”看起来似乎更文明、更高尚。所以当凯瑟琳第一次来到画眉山庄时, 就被这里安详、文雅、富足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住了, 而在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映照下,

人际关系与心理学(作业)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无论是在校园抑或将来步入社会,我们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同样,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 对于一名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我们大学生的社会圈子虽然不能与社会的大圈子来比,但是在这样的小社会的环境中我们就应该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且要发展这方面的能力。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例如: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会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在上课中老师给我们提到的一个宿舍的A、B、C、D、E、F六个人,在这六个人中,A去找老师诉说自己的不开心,要求老师给她调换宿舍,原因是A觉得她们宿舍的其他五个人都对其又不好的影响,于是就在老师那里对宿舍的其他五位同学一个个的列举影响她的理由,例如:她说:她让B用她的东西,但是B 这次并没有让她使用B的东西、C睡觉之前总是要说话……………,说完之后必须要老师给其调换宿舍。听完了这个故事吧,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这是这位同学与同学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而造成的! 经查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重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

心理自我成长分析报告_New

心理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自我分析报告 班级:计应1245 学号:1439124547 姓名:任杰任课教师:盛素华 一、前言: 1.时光与微风一样一而吹过,它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却只留下风吹过后的平静,那一股温度。时间亦是如此,它没有留下什么,却只留下生活的丝丝变动。此时此刻它是如此,下一秒它是那样。留下的是上一秒的回忆,和这一秒的点点滴滴,有人曾经计算过我们现在所生活了7000多个日子,倘若用秒计时,那么我们现在存活的时间将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每一秒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们学会的什么,我们又放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而不是留下自己的悔恨。 2.当我打开我的记忆大门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从童年开始便不知不觉地受到家人的影响,开始有了自己的性格,但一切我都不知道,直到一天才猛然发现,不过又是那么自然。父母从我出生开始,便一直陪伴我,看着我成长,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我的成长,结果我成了一个不易发怒,小心谨慎的人,这都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时间飞逝,我开始渐渐长大,踏进校园,结交同学,开始学习的生涯,学会应付压力,我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3.人们在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除了性别之分,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及某些重大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幼年、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

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成长历史及他人的影响 1.年幼时,父亲时常出差跑业务,照顾我的任务就落在了我母亲一个人身上。听妈妈讲故事成为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醒来后的白天是要到幼儿园的,那时候幼儿园流行击鼓传花的游戏,被点中女孩常常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男孩子则背“锄禾日当午”的诗。大一些的时候,母亲因白天的过度的体力劳动,晚上讲故事经常给我讲一大半就骗我“讲完了”而要求我睡觉,所以当击鼓传花再到我手里时,我就不得不开动小脑筋思考编造着各种故事的结局。此时我也明白母亲残缺的故事和父亲的书,向幼年的我潜意识里致入大量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在想象力方面某种优势帮助了我更加轻松的从事这项事业,在心海边上的灯塔燃烧自己光和电,去指引一颗颗无助漂泊的心灵。 2.一直以来,我都是看不透我自己的,也看不懂生活。因此,我总是像无头的苍蝇,在生活的面前是那么地渺小,也是那么地不知所措与无助。然而,每当我决定这样去做时,却总是不能落实。我不是感觉到自己太懒惰,就是感觉自己没有勇气,甚至很胆小怕事。于是,时间长了,我变得很迷惘,我也变得很偏激。甚至,我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创造价值。这种怀疑,是由于对社会,对生活以及对教育的怀疑引起的。在我的思想中,此时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也是没有意义的。

122部心理学电子书下载

122部心理学电子书下载 一.阿德勒 1.《超越自卑》阿德勒: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300a-8d85-8d8a-81ea-5351-300b-963f-5fb7-52d2.rar/.page 2.《理解人性》阿德勒: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7406-89e3-4eba-6027-963f-5fb7-5 2d2.txt/.page 3.阿德勒《西方的智慧+-+伟大书籍.pdf: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ff08-7f8e-ff09-963f-5fb7-52d2-300 a-897f-65b9-7684-667a-6167-002b-002d-002b-4f1f-5927-4e66-7c4d.pdf/.pag e 4.理解人性阿德勒.PDF: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005b-5965-005d-963f-5fb7-52d2-3 00a-7406-89e3-4eba-6027-300b-9648-521a-8bd11991.pdf/.page 5.阿德勒疗法.doc: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963f-5fb7-52d2-7597-6cd5.doc/.pa ge 6.生活的科学.pdf: 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751f-6d3b-7684-79d1-5b66.pdf/.pa ge 7.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女人生活故事的观照与审视阿德勒.txt:https://www.360docs.net/doc/4c10497939.html,/space/file/romell/-751f-547d-5bf9-4f60-610f-5473-77 40-4ec0-4e48-5bf9-4e00-4e2a-5973-4eba-751f-6d3b-6545-4e8b-5fb7-89c2-7 167-4e0e-5ba1-89c6-0020-0020-963f-5fb7-52d2.txt/.page

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心理批评的主要方法 方法,是在某种目的支配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的某种行为,它是实现人的日的的手段c 方法——方面受到作为客体的研究对象属性的规定、同时又要受到作为主体的研究者的观念的指导和制约c 文学心理批评的方法,一方面要受到文学心理活动特性的规范,一方面又要受到批评者文学观念、心理观念的制约,在具体的操作上它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研究中某些常用的方法,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已经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厂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 1 个案分析的方法:“个案研究法”与“法则研究法”分别属于心理学中两条刘立的研究路线c法则研究法日的在于建立起有关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和原理,以求普遍地适用一切心理活动现象。ST代理它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大丛的受试者,将他们看作是最接近于“人类平均数”的代表物,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学处理.求取一个普适性的“标准值”来n这样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人的个性的存在,显然不适合对于作家、作品的研究‘,而个案研究方法则强调对某一具体的、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剖析了解,以个体存在着的人为核心。在它看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存灰的个体,有他自己的一套法则,不应当将他削足适履地强纳入人为的“共同法则”中c在文学的领域,每一个优秀的作家、路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每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都是—‘个绝大仅有、不可重复的典型,因此个案分析的方法便成厂文学心理批评的基本方法。个案研究通过对个别作家的访问、交谈、问卷、调查,以及对于他的档案、传记的审理,乃至对其某些具体的心理功能指数的测试,来得出他“这一个”人的心理结构或心理活动的特征。作家的作品更应当是肘个案进行心理分析的重要内容,因为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总是包含着主体意识中或潜意识中丰富的心理因素,如气质、个性、动机、欲望、懂惯,以及知觉、直觉、冲功、情绪等。通过对于这些精神产品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往可以清理出创作主体心灵活动的历史轨迹,进而洞察到其文学心理活动的深层奥秘; 2.心理发休学方法:任何一种具体存在着的现象和事物都有着它的起始和发展过程,复杂的文学心理现象也是这样。有一种相当有影响的说法:了解到一件事物最初是如何发生的、也就差不多厂解了它的基本属性。皮亚杰的心理学被称作“发生认识沦”,即因为他的理论征许多方圆部是求助于发生学方法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p也带有明显的发生学的件质。他认为人格中各种心理素质的模式,在该人“成人”之前,即6岁左右就已经基本成型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6岁左右就已经fT好了自己的“人的初稿”c一个文学家的艺术个性,往往需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甚至是婴幼儿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于省些文学作品的创造来说,某些题材早在作家被世人所知之前就已经开始积累了。因此诗人、作家的早期经验往往会成为心理批评得以展开的契机。 心理发生学的方法也常常被运用到刘文学作品中具体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中,比如,弗洛伊德及尺弟十L·琼斯(EmeM J‘mes)对哈姆雷特性格特征的分析,即求助于心理发生学。在他们看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杀死他的仇敌克劳狄斯时表现出的迟疑不决,正是冈为在他的心灵深处、在他幼年时隐秘的潜意识中,也曾萌动过与克劳狄斯所犯罪行类似的”猫父娶母”的欲念,即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杀死克劳狄斯就等于在心班1:杀死了他自己:W在另一些批评流派小,如在“原型批评”的实践小,这种发生学的追踪甚至超越了个人心理进入文化人类学的领域,发少的源头被迫溯到人类的童年,被拓展到作家所在种族、地域的集体无意识的层面。 3.话语报告的方法:届心理学中的“内省法”,即要求被研究的对象自己讲出自己心理活动的状态、过程和结果,可以rJ头讲,也可以书面答c批评家往往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一些问题,有日的、有计划地向作家或读者征答,然后根据获得的答案再加以统计“、整理、分析、解释、综合、论述,从而得出某些结论——这样的方法又叫做“问卷法”。在文学批评中实施话语报告法并不困难,这是因为作家、诗人们总是乐意或多或少发表一点

心理学简答题排(汉语言文学)

1.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2.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3.创造性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及时复习。(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3)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3.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攻击的理论: (1)习性学观点。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代表人物是康拉德.洛伦兹。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

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 (2)挫折-攻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休整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 8.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哪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相似性。(2)熟悉与临近。(3)外貌。(4)人格品质。 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布瑞姆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4.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 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__ ,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在此了20xx 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

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 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 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 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 学习儒学,懂得入世; 学习道学,懂得超脱; 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

100本重要的心理学电子书.txt

100本重要的心理学电子书Literatures 《泰戈尔文集》 《卡夫卡文集》 《书与你》(毛姆) 诗疗馆丛书: 《古诗我的能量补给》 《宋词我的忧郁抗体》 《元曲我的压力解药》 《植物我的精神导师》 Novels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痴》 《罪与罚》 《卡拉马佐夫兄弟》 《心理分析派小说集》part1 part2 Chinese Philosophy 《庄子》 《星云禅话》 《佛教经典》 《西藏生死书》 《禅--心的效能训练》 《禅与中国》 West Philosophy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忏悔录》(奥古斯丁) 卢梭: 《爱弥儿》 《忏悔录》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文集》 叔本华: 《悲观论文集》 尼采: 《悲剧的诞生》 《偶像的黄昏》 《尼采作品集》 克尔凯郭尔: 《百合·飞鸟·女演员》 《非此即彼》 《勾引家日记》 《基督徒的激情》 《克尔恺郭尔哲学寓言集》 《恐惧与颤栗》 《论怀疑者哲学片断》

《十八训导书》 《致死的疾病》 《重复》 《或此或彼》(上,下) 克尔凯郭尔镜像: 《孤独人格——克尔凯郭尔》林和生《克尔凯郭尔、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信仰》《克尔恺郭尔爱的伦理学:神的命令和道德义务》 《不幸与幸福》 黑格尔: 《纯粹人格》 《小逻辑》 《精神现象学》 《美学》 《哲学讲演录》 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 《现象学的方法》 《现象学的观念》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 《真理与方法》part1 part2 part3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part1 part2 part3 part4 萨特: 《存在与虚无》part1 part2 part3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萨特文集》(1-8卷) 福柯: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性史》 《福柯集》part1 part2 《哲学问题》(罗素) 《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 《德里达》 《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part1 part2 《我的大学》(池田大作) 《人类幸福论》(约翰·格雷) 《人类学》(爱德华·泰勒) 《享受安宁》(贺伦) 《分裂的自我》莱恩 存在主义: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Existent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Humanism-Existential Psychology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张爱玲作品创作和她成长经历间的内在关系 文秘班0801402024 摘要:本文认为,张爱玲早期的个人成长经历与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她的作品很大一方面反映了她独特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形成又与她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来分析张爱玲的恋父,自恋等情结的形成,以及这种情结在她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张爱玲;自恋;恋父情结;心理自疗; 引言: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个独特的女子,她的才华,她的人生经历都让人觉得她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有人说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也有人说张爱玲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是什么让一个平凡的女子又如此诸多的不平凡,通过这篇文章,我想从心理学角度结合张爱玲的早期人生经历对这一问题做一个浅显的解读。 一、自恋情结的形成 很多人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女子,认为她的孤傲源自于她的自恋。但是自恋的根源是什么呢?张爱玲在她的《天才梦》中也大胆地写出了自己所自恋的东西——才华和家世。她是这么写的“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张爱玲是官宦家族的后裔,她的祖父张佩纶,同治进士,之妻是李鸿章之女李菊耦。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即张佩纶之子,娶的是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的女儿,也就是张爱玲的母亲。显赫的家世使得张爱玲拥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体现到生活中,便是她对衣服夸张地爱恋。她要求衣服要极度的突出个性,并且要雍容华丽,这都是在展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贵族气。她是十分爱恋自己的,因此爱穿上短衣长裤,古典的绣花装束,走到大街上去,无视行人的注目,只使自个儿陶醉、倾倒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魅力。甚至去参加亲友的婚宴,在当时上海流行西式婚礼,女佩白纱男佩西装的结婚进行曲中,她却是穿了一套前清老样子的绣花袄裤前去道喜,自然是一片哗然,十分抢眼。 这种优越感导致的自恋不仅是表现在生活中,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例如《小团圆》中的邵之雍,这个人物是直接以“情种”的形象出场的,他有才情、有事业、擅长言辞与表达、更懂得如何与女人相处。他的“自恋”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自恋”而极度自信,从他带着轻蔑的眼神对九莉说出:“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时,我们便能非常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面对众人的鄙斥、奚落依然自我欣赏着,她不顾一切的去寻范柳原,但在他和他的朋友面前却依旧保持着一幅孤芳自赏的姿态。除此以外,《金锁记》

心理批评的形态

心理批评的形态 长期以来,将心理学的观念、方法运州到文学批评实践中,经过众多批评家坚持不懈的努人,已经形成一些不同的心理批评模式或形态。其中较为突出的,主要打以下三种:1.传记批评 “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学是作家心贞的表现”,这些古老而又富有须强生命力的文学观念,是传记批评孕育、生长的丰厚土壤‘,因此,传记批评实际广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学批评形态。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出现,为传记批评提供了逻辑严谨的理论文撑,正如德国当代心理批评家N·格罗本(NtM比dr,roben)指出的: 精神分析法学者坚持认为,在分析作品时,联系作者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象征等艺术手法的具体意义是作者的前意识或下意识所决定的。把作者的自由联想做解释作品的基础,这种自由联想能对解释作品的表象起积极作用,也能对阐释象征的意义有帮助作用。①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被压抑的欲望的替代性的满足,是其身体中生物能坦的提升转化,是其潜意识心理的象征性表达,甚至是其某些郁积己久的病态心理的变相表达。这实际上是说,文学作品个过是作家个体心灵的衍生物,甚至是作家某些精神病此农现出来的“症候”。stm32因此,要真正揭示一部文学作品的含义和底蕴,就必须密切关注作家的传记,考据出这一作家个人的身世、阅历、命运、人格、品德、性情,乃至其习惯、嗜好、体征、病症等。反之,要清查一个作家的生平与行状,他的作品就是最有效的索引与证言。弗洛伊德本人就曾在对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达·芬奇、歌德的研究中贯彻落实厂达一心理批评的原则。弗洛伊德的忠实弟子玛丽·波拿巴(Ma4c Bnn。pane)对于小说家爱伦·坡生平与创作的研究,巫是把这些批评原则推L了极致。在她看来,爱伦·坡([dBer A11Bn P。e,1809一1849)的短篇小说《黑猫》集中表现的是作家本人在潜意识中对于自己母亲的爱和恨,甚至猫的胸部的一片白色斑块,也成了作家母亲奶水的象征。 文学的传记批评在20世纪曾呈现一派兴感景象。 在俄国,传记批评曾广泛地被运用于对果戈里、居格tg大、契河夫、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作品分析。如俄围著名心理批评家真·H·奥夫相尼克一库里科大斯基(1853—1920)就曾断定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内,都与托尔斯泰本人的心路历程息息相关,或者就是他的“凹忆录”和“家庭纪事”;或者是“以其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为材料基础而创造的形象”。 在中国,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始[楼梦》研究,把这部文学巨著看作作者曹雪芹的“自诉状”,加以细致入微的考订、求证,可谓个P4式的“传记批评”的典范。郭沫若在中囚古典诗耿《胡筋十八拍》、古典戏曲《凹厢记》进行分析评论时,更是精心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它们分别看作是蔡文姬特殊身世、王实甫变态心理的象征件表现oo 新时期里、对——些著名的现当代作家进行深层心理分析,从而揭示其作品斗隐秘的内涵,儿乎酿成一股批评的风潮。些牛活经历坎坷曲折的当代作家,如十蒙北贤亮、史铁生都成了心理批评热衷的刘象。其中,做得较好的是文学评论家蓝核之,他在共《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对鲁迅、茅盾、沈从文、曹禺、巴金、老舍等现代作家作品中的“显/隐二九对立结构”进行厂分析与解构,精彩地“描绘出中国现代心灵的图像”,出于传记批评总是把作家看作时代的人、社会生活小的人,因此,传记批评差不多总足会涉及到对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的批评。对作家的心理批评也就很自然地扩展到对时代的心IR批许与村社会的心5B批评。如在20世纪20年代曾经在小国义坛产生重大影响的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肋年代H·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一书,无不如此c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结构主义批评思潮与接受美学批评思潮的兴起,从文学批评的

心理学名词解释(汉语言文学)

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人是以个体为单位而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2.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3.观察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年里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5.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6.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7.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8.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就是感觉。 9.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挖补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 10.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11.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12.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13.三色论:三色论认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对立过程理论认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根据对立过程理论,随着系统的恢复,由一种反应引起的疲劳将产生对立颜色的后像,即一种刺激移开后视觉的持续。15.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6.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17.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18.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9.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20.系列位置效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21.思维与想象: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2.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23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24.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25.词频与语境: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2020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成长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你得接受这个世界带给你的所有伤害,然后无所畏惧的长大。在此整理了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20xx年心理学自我成长分析报告篇1 一、个人成长感言: 做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天真无暇的孩子,始终在思索着,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追求是什么?做为社会的人,不断探索着事物的真谛,对于我来说,更是不断探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生的求证。在每一个人生的阶段,都力求完美,可总是有令自己遗憾的地方,也正是这些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才构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一生。 一个人至于最终能够成为怎样一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成长的经历,社会环境,生活事件所决定。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感到自己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氛围影响及情感体验对铸成今天的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个人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时刻把握自己的情绪波动,时刻关注别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对于心理调控对人际交往很有帮助。在成长过程中,我体味到了心理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进步,也感受到了自己心理调节能力的欠缺,同时我还面临着一个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多少,该如何解决?渐渐地,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了心理学知识的缺乏,急需获得接受一次心理学专业辅导的机会,而这次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恰恰提供了这一平台。 在培训中我尽量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各位心理专家及心理专任教师的成长经历为我的学习增加了动

力,也促成我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地向老师们取经,并查阅相关资料,从中学到了不少极为宝贵的心理学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历史与发展,例如:西方最早研究心理学的著作是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心理学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系统性……也不乏一些科学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挑战人生极限的拓展训练,既有通过“马加爵事件”举出了当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贯穿了“如何实现角色转化适应新环境”等解决方法。还提供了十几条经典建议:比如说:不管什么事情,要勇敢地讲出来;情绪中不要与别人沟通等,要学会等待转机等等。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这些知识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没有宗教信仰,学习佛学,懂得生命;学习儒学,懂得入世;学习道学,懂得超脱;学习技术,掌握生存。接纳一个人做朋友,不以个性张扬和个性内敛为标准,真诚为要,孝道为先。认同别人不是委屈自己,是被别人接纳,并非没有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乃生存处世之道。对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不以否为怒,不以肯为张,善纳人言,多自反省。我认为这样可以说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看事微观,做事宏观,处事达观,生活乐观。可以说是我的人生观,我也在努力的践行着。三、自我改变与成长 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都是今天的财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理解,深刻地体会生活,才知道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多么需要真诚的心灵抚慰他们。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如果说能用三个词形容自己的话,那就是:豁达,接纳,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