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关于妻子的诗

合集下载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

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小编赏析: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笔,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然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

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月夜·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月夜·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月夜·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月夜》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

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

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

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

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月夜》作者: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解】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

3.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鬓发。

5.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指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芬芳。

云,形容鬟的稠密蓬松。

因为云鬟在夜雾笼罩之下,所以把雾说成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清辉:指月光。

6.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注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今天晚上。

鄜州:妻子和儿女暂住之地。

月:月亮。

全句意思是:此时此刻在鄜州的月光之下。

闺中:指妻子。

“闺中人”的省称。

只:副词,用于谓语或全句之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可译为“只有”。

独看:一个人看。

全句意思是只有妻子一个人望月怀人。

○对面写起: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

“独”字为下二旬张本。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远。

从长安至廊州相去甚远。

怜:怜悯。

小儿女:小孩子。

未解:不懂得。

忆长安:怀念长安。

意思是怀念身在长安的父亲(诗人自己)。

杜甫的《佳人》古诗原文

杜甫的《佳人》古诗原文

杜甫的《佳人》古诗原文杜甫的《佳人》古诗原文《佳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讴歌的就是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二句深寓生活哲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的《佳人》古诗原文,一i起来看看吧。

《佳人》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词句注释⑴绝代:冠绝当代,举世无双。

佳人:貌美的女子。

⑵幽居:静处闺室,恬淡自守。

⑶良家子:出身高贵人家的子女。

此处偏指女儿。

⑷零落:飘零沦落。

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⑸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这里指长安。

丧乱:死亡和祸乱,指遭逢安史之乱。

⑹官高:指娘家官阶高。

⑺骨肉:指遭难的兄弟。

⑻转烛:烛火随风转动,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⑼夫婿:丈夫。

⑽新人:指丈夫新娶的妻子。

⑾合昏:夜合花,叶子朝开夜合。

⑿鸳鸯:水鸟,雌雄成对,日夜形影不离。

⒀旧人:佳人自称。

⒁卖珠:因生活穷困而卖珠宝。

⒂牵萝:拾取树藤类枝条。

也是写佳人的清贫。

⒃采柏:采摘柏树叶。

动:往往。

⒄修竹:高高的竹子。

比喻佳人高尚的节操。

白话译文一位容貌绝伦美丽女人,孤独地住在幽深的山谷。

自称出身名门清白女子,飘零沦落在荒山野林中。

当年关中一带战火连天,自己的兄弟也惨遭杀戮。

官高禄厚又有什么用处,连骸骨都没能收进坟墓。

世间万事险恶变化无常,万事就像那摇曳的烛光。

薄情寡义的丈夫厌弃我,爱上貌美如玉美丽新妇。

夜合花尚知道花开百合,鸳鸯鸟双栖不只身独宿。

丈夫眼里只有新人笑容,哪听得到我的悲伤啼哭。

大山里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后泉水就染上污浊。

等待侍女变卖珍珠回来,牵起藤萝修补破漏茅屋。

不去采摘鲜花装饰鬓发,喜爱翠柏坚贞尽情摘采。

杜甫写给妻子的诗

杜甫写给妻子的诗

杜甫写给妻子的诗杜甫写给妻子的诗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首:一、《赠卫八处士》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忆昔霄汉清且佳,惟我独兮难为家。

苍梧江上几回照,不觉泪下沾衣襟。

乱离今古多悲恨,此意吾庐岂足论。

愿得如君终老志,不辞明月共流光。

这首诗中,杜甫写到自己思乡的心情,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牵挂。

最后一句“不辞明月共流光”是对妻子的美好祝愿。

二、《绝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杯淡酒话离肠,一曲高歌思故乡。

月明千里送相思,行人一夜梦中忙。

这首诗是杜甫在离开家乡后写给妻子的,表达了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行人一夜梦中忙”更是表现出了杜甫对妻子的深深思念。

三、《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中没有明确的写给妻子,但是其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和“潦倒新停浊酒杯”等词语都是表达杜甫深深的苦闷和不得志的心情,可以想象,这些心情也会影响到杜甫的婚姻生活。

四、《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世事如棋,牢落一枰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菊花残满地,香冷笼秋雨。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

谁知道,两人独酌,独酌相思苦。

这首诗是杜甫在妻子去世后写的,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其中的“两人独酌,独酌相思苦”更是表现出了杜甫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难以割舍的感情。

总的来说,杜甫在他的诗歌中多次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虽然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算十分幸福,但是他对妻子的感情依然是真挚的,这也是他诗歌中常常出现妻子的原因之一。

月夜杜甫题目

月夜杜甫题目

月夜杜甫题目一、杜甫简介杜甫呢,那可是唐代超有名的大诗人,被大家称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一生坎坷,到处漂泊。

他的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状况,有战争的残酷,百姓的苦难,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月夜原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三、注释1.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2. 闺中:内室。

这里指妻子。

3. 遥怜:远远的想念。

4. 未解:尚不懂得。

5. 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6. 云鬟(huán):指高耸的环形发髻。

7. 清辉:指月光。

8. 虚幌:透明的窗帷。

四、翻译今夜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五、赏析这首诗写的特别感人。

从妻子的角度切入,明明是自己思念妻子,却写妻子在思念自己。

首联就点明妻子独自看月,一个“独”字就透出那种孤独感。

颔联写儿女还小,不懂母亲思念父亲的痛苦,更突出妻子的孤独。

颈联描写妻子在月下的模样,“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把妻子的美丽和孤独的状态描绘得特别细腻,就好像我们能看到那个在月下思念丈夫的女子一样。

尾联则是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望,什么时候才能两个人一起靠着帷帐,让月光照着不再流泪呢。

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让家人分离。

杜甫的这首月夜真的是很有韵味,每次读都能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他就像在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家庭、关于思念、关于战争带来分离的故事。

在唐代那么多诗人中,杜甫的诗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真实的人间百态。

他用简单的字词组合,就营造出了这么深情的意境,真的是很了不起。

关于妻子的98个诗句

关于妻子的98个诗句

关于妻子的98个诗句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诗经》3.富贵家人重,贫贱妻子欺。

——白居易《读史五首》4.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5.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杜甫《北征》6.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李白《秋浦歌·秋浦田舍翁》7.妻子亦何故辜,焚之买虚名。

——李白《东海有勇妇》8.从此万缘都摆落,欲携妻子买山居。

——白居易《端居咏怀》9.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杜牧《郡斋独酌》10.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

——韩愈《寄卢仝》11.大义弃妻子,至淳易生死。

——戴叔伦《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12.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

——宋之问《早发大庾岭》13.所嗟无产业,妻子嫌不调。

——岑参《衙郡守还》14.许国轻妻子,防边重战耕。

——陆龟蒙《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15.顾谓汝妻子,速具煎炮烹。

——韩维《奉和象之夜饮之什》16.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

——韩愈《落齿》17.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18.退营私家,育长妻子。

——阮籍《大人先生传》19.李牧功而身死,伯宗忠而世绝,进求利而丧身,营爵赏而家灭,汝又焉得挟金玉万亿,只奉君上,而全妻子乎?——阮籍《大人先生传》20.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21.因知行雨偏,妻子五刑备。

——元稹《出门行》22.老母妻子一挥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卢仝《冬行三首》23.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寒山《诗三百三首》24.唝唝买鱼肉,担归喂妻子。

——寒山《诗三百三首》25.君身招罪累,妻子成快活。

——寒山《诗三百三首》26.道傍别妻子,泣下如迸珠。

——陈秀民《送强彦栗归吴》27.妻子团圆过一程,再不去离乡背井。

——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28.处妻子贫寒共守,结朋友义气相投。

杜甫《月夜》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文解释: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

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

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

词语解释: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

未解:尚不懂得。

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得寒凉。

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4.虚幌:透明的窗帷。

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诗文赏析: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第二年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

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

回到住处以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首名作。

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

这无尽的思念与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

这首诗描写形象,情深意切。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方面落笔,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然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这已经透过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

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

杜甫鄜州月的典故

杜甫鄜州月的典故

杜甫鄜州月的典故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深情的诗,表达了他在鄜州对家人的思念。

此诗开头独特,诗人欲写思念妻子的心情,却不从长安这边说起,而是借助想象,先说妻子在明月之下思念自己。

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的孤单、寂寞和忧愁。

颔联上承首联,写年幼的儿女陪着母亲看月亮,却不解大人的思念之情。

试想,诗人的心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时,该是多么思念自己的儿女啊!“遥怜小儿女”一句,从表面上看,与首联中的“独看”似乎有些矛盾,其实不然。

妻子在明月之下思念夫君,而儿女尚小,不能理解大人的心事和苦衷。

儿女的“不解忆”正反衬出妻子的“忆”。

此外,以前诗人尚能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妻子有了悲苦自己也可为她分忧,但如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天真的小儿女除了增加她的负担外,又对她有何帮助呢?颈联写的也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妻子思念丈夫,夜不能寐。

雾气沾湿了云鬟,月光浸凉了玉臂。

至于鄜州月的典故,可能要追溯到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叛军攻进潼关,长安危急。

杜甫只好带着妻小逃离他居住了十年之久的长安,到鄜州羌村亲戚
家避难。

国难当头,当他安顿好家人后,便寻求报国之道。

当他得知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继位后,便欲赶往灵武,为平判贼乱效力。

然而,当时叛军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鄜州以北,杜甫刚启程不久,就被判军抓住,送到了沦陷后的长安。

由于官小,杜甫并没有受到关押,但是也被困在了长安。

在被困的这段日子里,杜甫最担心的就是妻子儿女的安全。

在一个思念妻子的月夜里,杜甫给妻子写下了一首无限深情的情诗《月夜》。

月夜中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句子

月夜中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句子

月夜中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句子《月夜》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就是“何时倚虚晃,双照泪痕干”。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月夜》原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创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关于月亮思念亲人的诗句有哪些1. 关于月亮思念亲人的诗句关于月亮思念亲人的诗句1.关于月亮思念人的诗句1,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出自宋代:晏殊《中秋月》白话文释义: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白话文释义: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之阳早格格创做《月夜》彻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瞅.遥怜小后代,已解忆少安.香雾云环干,浑辉玉臂热.何时倚真幌,单照泪痕搞.一、背景:天宝十五载(756)秋,安禄山由洛阳攻潼闭.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闭以北黑火(今陕西黑火县)的舅女处.六月,少安陷降,玄宗遁蜀,叛军进黑火,杜甫携家遁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正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背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少安.那尾诗即是困居少安时所做,虽然少安战鄜州距离不近,但是相遇无期,表黑了对于离治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二、真质及情感:那尾诗是做家为仄安史之治叛军,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少安时所做.诗的启头便充谦了浓情薄意,用明月下挂,推近少安与鄜州距离,牵动伉俪二颗心,相互相互揣念,相互思念.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领悟齐诗,采与借景抒情、表示脚法视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于妻子的思念,反映了治离时代群众的痛苦,表黑了对于战仄死计的背往.杜甫推己爱人,心忧天下的胸怀战地步倍受后裔景俯.而他闭爱妻女,不离不弃的无公粗神共样感人至深.正在《月夜》的诗里,他置自己的沦降辛酸于掉臂,而去惦记家人,设念妻女情形,脚睹其下尚、伟大.该诗以明月为线索,把对于家人的怀念融进月夜中,从几圆里特写伉俪的挚爱之情.杜表示对于妻子的感情,不像李黑那样从自尔的角度去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视月战自己一般视月.其内心之感触怎么样,并不一字直交表述.只用“独瞅”二个字表示.独瞅,便是孤单,对于月之时,不是二人共瞅.独瞅,一为自己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近圆之妇.三为,表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道,回忆共瞅,而道,小后代本去不睬解母亲正在“忆少安”.那里的“忆少安”,有面蹊跷.小孩子陌死得回忆家正在少安的情景,有什么佳“怜”的.之所以值得“怜”,一下,(也便是隐得可“爱”----怜便是爱).母亲正在何处是回忆少安十年的死计吗?母亲的回忆是无声的,而小孩子却一面陌死得母亲正在何处念爸爸,那才隐得天真绚丽.杜甫正在那里,拐了三个直,一个直是自己正在视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正在视月,思念自己.第二个拐直是,太太正在吊唁家正在少安之时二个共瞅明月,却道孩子不知讲母亲正在回忆少安.第三个直,不道是太太正在回忆伉俪二人共瞅情景,却道小孩子家陌死得母亲正在的的回忆的内涵.第四,那种回忆该当是比较苦蜜的.正是往日的苦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忧.那种忧忧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那种忧忧天然是苦的,也是苦蜜的忧忧.诗人尾联面明时间、天面:“彻夜”,真指彻夜,也期视惟有“彻夜”;“鄜州”,妻室天圆的场合;“闺中”,指代妻子.明显是诗人正在少安视月,思念妻子,却从对于圆着笔,设念近正在鄜州的妻子独自视月,思念少安的丈妇.构思特殊,直合深婉.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降寞的凄楚情状,既隐现了伉俪之间往日相守的深情,又鼓含诗人对于妻子独居同天的痛惜之情,而且还与下联的“已解忆少安”、尾联的“单照”呼应.所以,“独瞅”是齐诗的诗眼天圆.颔联偶像“小后代”的情状:孩子还小,既陌死女亲正在少安处境的危恶,更陌死母亲是何如朝思暮想天思念他们近正在少安的女亲.小后代的“不解”衬托妻子的“独瞅”,并面明“独瞅”正在于“忆少安”.不但是忆身正在少安的夫君,更忆往常齐家正在少安团散的好佳时光、盼视沉回少安完散.进而加沉了瞅月时的孤独,使“忆”越收悲切降寞.“遥怜”,相隔遥近,纵然怜爱也无济于事,更超过了孤单凄恻的情怀.那些皆是对于“独瞅”的进一步蔓延.颈联进一步描画妻子瞅月忆少安的情状:“香雾”战“浑辉”写环境的浑丽;“云鬟”战“玉臂”写妻子的秀好;“干”战“热”皆是正在月下呆得太暂了的截止.深夜不寐,暂暂正在月下徘徊凝视,秋夜的雾气沾干了秀收,浑热的月光洒谦净黑如玉的单臂,思念的泪火正充盈眼眶……优好博情的妻子局里跃然纸上,偶像中渗透着诗人对于妻子无限闭爱的深情,“语丽情悲”.尾联正里抒写自己的离忧战对于妻子的思念:“何时”对于应“彻夜”;“真幌”,薄而透明的窗帘,呼应“闺中”;“单照”对于应“独瞅”.什么时间才搞共倚窗帷、共赏明月、共诉离情?那一问,既是诗人与家人团散的殷切期盼,伉俪情深、相思如渴,尽正在其中;又是诗人渴视故土支复、战治止息、天下人皆能阖家团散的好佳希视,感时忧国、闭怀百姓,暗含其里.尾尾闭合,章法稀切,地步少近.齐诗构思新颖,用语粗工,结构巧妙,笔法婉直.它先做反道,再止旁村,复设设念,越收呼应,尾尾相联,浑通一气,正在艺术上已真足达到了炉火杂青的地步.附:思索与商量1、诗中视月之人是谁?那是一种什么写做脚法?有什么表黑效验?粗确:闺中的妻子.那种脚法喊对于写法,也即从对于里写去,也喊对于里降笔,属于直笔的一种.不直交写自己怎么样思念对于圆,而是写对于圆怎么样思念自己,通过那种脚法含蓄天表黑诗人的思念之情,比起普遍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做,一启篇意义便深了一层.只提被忆的一圆,抒写角度的变换,使得辞旨婉切,更隐出诗人对于妻子的一往情深.2、从诗歌不妨瞅到,正在家里的不但是有妻子,另有后代.为什么做家却道是闺中“独”瞅呢?粗确:妻子瞅月,本去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少安”,而小后代已谙世事,还陌死得“忆少安”啊!用小后代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超过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3、“香雾云鬟干,浑辉玉臂热“有人道那一联中有二个字用得格中局里死动,含蓄凝练,您认为是哪二个字,并简要证明缘由.粗确:是“干”战“热”.一“干”一“热”可触可感,局里死动,表示了妻子视月之暂,忆妇之深.“干”战“热的表象是诗人的设念战偶像,本去是写诗人瞅月之暂,忆妻之深的痛苦现真.明写妻子思妇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4、诗歌之中有二个相互呼应的一诗之眼的词汇语,请找出去并分解其中蕴涵的感情?粗确:“独瞅”:写现真.却从对于里着念,只写妻子“独瞅”鄜州之月而“忆少安”,而自己“独瞅”少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罗其中.“单照”兼包回忆与期视.感慨“彻夜”的“独瞅”,回忆往日的共瞅,而把并倚“真幌”、对于月舒忧的期视拜托正在不知“何时”的已去.“单照”泪痕才搞,表黑诗人期视尽早中断那种二天思念的痛苦死计,“独瞅”泪痕不搞也便包罗其中了.“独瞅”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治离的哀思,“单照”的浑辉中闪耀着四海降仄的理念,渴视战仄的死计,包罗战治之中广大群众的共共心声.“独瞅”战“单照”是那尾诗的诗眼,是最能体现主旨的闭键词汇. 5、原诗只写部分的遭遇与亲人的失集之痛,对于吗?粗确:诗中所写的部分于亲人失集的痛苦深刻天反映了安史之治中群众的悲苦死计.其中写妇妇、女子之爱已与忧国忧民、悯时伤治之情融为一体,那便是文教的典型性.。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

杜甫《月夜》赏析《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瞧。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背景: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这首诗即就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虽然长安与鄜州距离不远,但相逢无期,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二、内容及情感:这首诗就是作者为平安史之乱叛军,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长安时所作。

诗的开头便充满了浓情厚意,用明月高挂,拉近长安与鄜州距离,牵动夫妻两颗心,彼此相互揣想,相互思念。

此诗艺术构思巧妙,以“月”为线索,贯通全诗,采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怀人,通过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表达了对与平生活的向往。

杜甫推己爱人,心忧天下的胸怀与境界倍受后人景仰。

而她关爱妻儿,不离不弃的无私精神同样感人至深。

在《月夜》的诗里,她置自己的沦落辛酸于不顾,而去惦记家人,设想妻儿情形,足见其高尚、伟大。

该诗以明月为线索,把对家人的眷念融入月夜中,从几方面特写夫妻的挚爱之情。

杜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就是写妻子望月与自己一样望月。

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

只用“独瞧”两个字暗示。

独瞧,就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就是两人共瞧。

独瞧,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

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

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瞧,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

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

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

之所以值得“怜”,一下,(也就就是显得可“爱”----怜就就是爱)、母亲在那里就是回忆长安十年的生活不?母亲的回忆就是无声的,而小孩子却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鉴赏及译文参考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鉴赏及译文参考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鉴赏及译文参考《一百五日夜对月》是由杜甫所创作的,全诗通过神话故事和浪漫想象,运用巧点题、偷春格等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在寒食之夜思念亲人的悲伤之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百五日夜对月》唐代:杜甫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一百五日夜对月》译文没有家人一起过这寒食节,此时的眼泪也像金波一样涌动不止。

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亮的光辉会更加清澈皎洁吧?月亮偏在离别时散播光泽,想必思念故人会使得妻子为之蹙眉吧。

牛郎织女愁思漫漫,每年秋天七夕尚能团聚,而我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一百五日夜对月》注释一百五日:即寒食日。

无家:没有房舍,没有家庭。

此处说的是没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百五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即指月光。

斫(zhuó)却:砍掉。

一作“折尽”。

月中桂:指的是传说中月宫所植的桂树,此处暗用了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清光:清亮的光辉。

此指月光。

仳(pǐ)离:别离。

旧指妇女被遗弃二离去。

红蕊:红花。

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样子。

嚬(pín):同“颦”,皱眉,蹙眉,使动用法,使……蹙眉的意思。

青蛾:旧时女子用青黛画的眉。

南朝宋刘铄《白纻曲》:“佳人举袖辉青蛾,掺掺擢手映鲜罗。

”牛女:即牛郎与织女。

这里写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秋期:指七夕。

牛郎织女约会之期。

《一百五日夜对月》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寒食节,当时正值安史之乱,诗人身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诗人不说寒食,是由于冬至离妻出门,近计算其日,足见离家之久与思妻之久。

《一百五日夜对月》赏析此诗作于诗人困居长安时期,它同《月夜》一样抒发了夫妻二人分隔两地的离情,同时也透露了天下乱离才会造成家人分离的社会现实。

文学_杜甫经典的七夕古诗精选

文学_杜甫经典的七夕古诗精选

杜甫经典的七夕古诗精选杜甫的七夕古诗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的古诗精选七夕二首·其一明代:德容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他乡七夕唐代:孟浩然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唐代:毛文锡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折桂令·七夕赠歌者元代:乔吉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

杜甫描写妻子的诗

杜甫描写妻子的诗

杜甫描写妻子的诗
嘿,你知道杜甫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诗圣啊!他写了好多好多的诗,其中有一些就是描写他妻子的呢。

杜甫的妻子叫杨氏,他对妻子的感情那叫一个深啊!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始终在他心里闪耀着。

你想想,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杜甫四处漂泊,而他的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不离不弃,这是多么深厚的感情啊!
比如说在这首诗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身在他乡,却想着妻子在闺中独自望着月亮思念着他,这画面,是不是一下子就出现在你眼前啦?这就好比你在远方,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家里的那个人。

杜甫通过诗句,把他对妻子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里,“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这里虽然不是直接描写妻子,但从他对母亲的悲痛中,也能看出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那对妻子的感情肯定也不会差呀!就好像你看到一个人对他的父母特别孝顺,那你肯定也会觉得这个人在其他感情方面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杜甫对妻子的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更是一种深深的情感寄托。

他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那个时代夫妻感情的理解之门。

他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爱情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我觉得杜甫描写妻子的诗,真的是太感人了!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爱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杜甫用他的笔,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情感财富,让我们在千百年后,依然能感受到他对妻子的那份深情。

新婚别(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新婚别(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新婚别唐代: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标签离别、妇女、叙事、战争译文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大麻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

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

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

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注释菟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

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结发:这里作结婚解。

君妻:一作“妻子”。

无乃:岂不是。

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

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

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杜甫的月夜古诗

杜甫的月夜古诗

杜甫的月夜古诗
好嘞,以下是一篇关于杜甫古诗的文章:
嘿,你可知道杜甫那首有多绝吗?就像在漆黑的夜晚,突然点亮了
一盏温暖的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你想想,杜甫在远方思
念着妻子,而妻子也在鄜州独自望着那月亮,这画面,多让人心酸啊!就好比你和你最爱的人分隔两地,只能望着同一片天空,那种思念简
直要把心都给揉碎了呀!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哎呀呀,他的孩子们还小呢,哪里懂
得大人的思念呀!这就像小时候的我们,哪里知道大人们心里的那些
愁绪呢!杜甫心里该有多无奈呀!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他想象着妻子在月光下的模样,那被
雾气打湿的头发,那在月光下显得有些寒冷的手臂,哇,这描写得多
细腻呀!就好像你能亲眼看到那个场景一样。

杜甫这诗写得,简直太神了!他用这么简单的词句,就把那深深的
思念给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天才吗?他的情感就像那源源不
断的江水,流淌在字里行间,让我们这些后人读了都忍不住感叹!
我就觉得吧,杜甫的诗真的是太有魅力了!他能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平凡又深刻的情感都写出来,让我们感同身受。

他的不只是
一首诗,更是一幅画,一幅充满了思念和爱的画!你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我的观点就是:杜甫的绝对是古诗中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杜甫《月夜》赏析: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道出自己对妻子的深情想念

杜甫《月夜》赏析: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道出自己对妻子的深情想念

杜甫《月夜》赏析: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道出自己对妻子的深情想念《月夜》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月夜杜甫〔唐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远在他方怜想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2、注释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女子所住的地方。

这里指作者的妻子。

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两句: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

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

’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

’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

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虚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双照:共照两人。

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泪痕:眼泪留下的痕迹。

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三、创作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杜甫用来纪念妻子的词

杜甫用来纪念妻子的词

杜甫用来纪念妻子的词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今天夜里,当团圆的明月照临鄜州时,闺房之内,恐怕只有妻子一个人在默默仰望吧?远隔一方的儿女们,可怜他们是那样幼小,必定还不懂得想念——想念我这个失陷在长安的父亲。

长久地徘徊月下,浓重的雾水想必已打湿了妻的鬓发;她那雪白的胳臂暴露在月色里,该会变得一片冰凉。

啊,什么时候,才能同她一道靠在卷起的帐幔上,让圆满的月色双双映照着我们,不再有分离的泪水流淌。

杜甫的月夜分析咏咏月诗词的那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

杜甫的月夜分析咏咏月诗词的那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

杜甫的月夜分析咏咏月诗词的那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的情感;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诗人首联点明时间、地点:“今夜”,实指今夜,也希望只有“今夜”;“鄜州”,妻室所在的地方;“闺中”,指代妻子。

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却从对方着笔,想象远在鄜州的妻子独自望月,思念长安的丈夫。

构思独特,曲折深婉。

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既显示了夫妻之间往日相守的深情,又饱含诗人对妻子独居异地的怜惜之情,而且还与下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

所以,“独看”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颔联联想“小儿女”的情状:孩子还小,既不懂父亲在长安处境的危恶,更不懂母亲是怎样牵肠挂肚地思念他们远在长安的父亲。

小儿女的“不解”衬托妻子的“独看”,并点明“独看”在于“忆长安”。

不仅忆身在长安的夫君,更忆以往全家在长安团聚的美好时光,盼望重回长安完聚,从而加重了看月时的孤独,使“忆”更加悲切落寞。

“遥怜”,相隔遥远,即使爱怜也无济于事,更突出了孤单凄恻的情怀。

这些都是对“独看”的进一步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写关于妻子的诗
梁启超说杜甫是古今一代情圣,杜甫极富热心肠,有同情心,对一般人都很多情,对于自己的妻子更是情深。

杜甫妻子杨氏,跟着老杜日子苦是苦点,但是有杜甫这样的好男人死心塌地相伴一生,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近日整理出杜甫写关于妻子的诗有: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夫妻分居两地,在这月色中,不说自己想念妻子,却说妻子想念自己,看来老杜对自己的魅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谁叫后人爱把杜甫叫作老杜,他爱把自己的妻子叫老妻,这能怪谁呢?都老夫老妻了还是这么调皮,穷也有穷的玩法,在纸上画棋盘下下棋,敲根针作钓钩去钓鱼。

不打仗的时候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啊!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
打仗了!杀人了!一家十口都没有消息……
羌村三首(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兵荒马乱,打场仗下来有平民百姓四分之三的机会见阎王,没想到夫妻在战乱后都还活着,劫后相见,眼泪汪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好不容易打了场胜仗,愁了一辈子的老杜这回总算高兴了一下,叫上妻子开瓶香槟庆祝一下。

进艇
南京久客耕南亩,北望伤神坐北窗。

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回不了家,只好带着老妻郊游消消愁,让我们荡起双桨,小兔崽子激起波浪……
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想当年我也是官三代,有钱就是任性,猴儿一样窜来窜去,除了李白大哥我服过谁。

如今老了走不动了,家里穷得叮当,和老妻牛衣对泣,小兔崽子还吵着要吃饭……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其二)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安定不下来,一直带着老妻四处漂泊,想起来真实惭愧。

飞仙阁
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

栈云阑干峻,梯石结构牢。

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

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

歇鞍在地底,始觉所历高。

往来杂坐卧,人马同疲劳。

浮生有定分,饥饱岂可逃。

叹息谓妻子,我何随汝曹。

路上饥一顿饱一顿,路途艰险随时都可能要人命,虽然说你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辈子跟着我这苦是尝够了!
雨过苏端
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

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

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

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

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

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

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

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

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

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到老朋友那里蹭饭吃,喝酒都喝嗨了还能想到妻子,这么有情有义的男人哪里去找。

徒步归行
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国家需要人才,天下大乱需要你去平定,不仅我家拙荆天天痛哭,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在痛哭。

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女儿生病了,妻子忧愁不解,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们?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
……
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

平地专欹倒,分曹失异同。

……
人生有数不清的苦难,老妻脚湿冷,幼女偏头痛,疾病缠身又没钱买药。

我可怜的爱人和女儿,为父对不住你们。

北征
……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
被贼军捉去,九死一生,活着逃回来看到妻子的境地比我还惨,什么也不说了,先让我哭一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