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想
不得不先赞扬一下这本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当我在读这本名著小说的过程中,我认为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描写的栩栩如生,每每读到一个人物时,我的脑海里总会立刻浮现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包括他或她的面貌特征,身材怎样,身高如何等等。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真真切切地看到小说中的每一个人,比如我正在看视频中的人;有时候,我又感觉自己也置身其中。说实话,我这个人就是一个一读小说就完全进入到入迷状态的人,会把自己当成小说故事的旁观者,正在了解研究着每一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更何况这是一本闻名世界已久的小说,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我不得不承认。
那么,既然这是一本如此优秀的小说,它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以下是我认为最好的也是我最想写的这本小说所体现的意义。
首先,我必须要说《傲慢与偏见》这本小说让我最欣赏最热爱这本书的优点之一就是它很明显地体现出女性主义。这本小说的作者是简·奥斯丁。简·奥斯丁是女性文学写作的历史中具有开拓性贡献的一位女作家。
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从女性的视角审视以伊丽莎白为主的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展示出女性自我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为中心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高扬了一向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性主义文学。《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把她们放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中,用女性的视角审视以伊丽莎白为主的一系列人物的境况、心态、命运,展示出女性主义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思考。以下几点是我对女性主义在这本小说里的具体体现的总结:
一、将女性形象放在文学创作的中心地位
《傲慢与偏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奥斯丁塑造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奥斯丁曾说:“我承认,她是出现在文学中的最可爱的人物,谁要是不喜欢她,我可不答应。”的确,伊丽莎白生性活泼,机智聪明,有胆识,有主见,善于分析问题。她是父亲眼中最引以为豪的女儿,对傲慢高贵的达西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在她身上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与个人反抗精神。在她所处的那个充满愚人的世界里,她是唯一有理性的人,其他人物的滑稽可笑都是通过她去耳闻目睹。无论对可笑的柯林斯牧师还是对可恶的宾利小姐,读者的情绪都是随着她的感受而起伏变化。柯林斯是个集自负和谦卑为一身的蠢汉,他一方面对德布尔夫人一家及达西等贵族自卑自贱,另一方面又对贝内特及夏洛特家族的那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自命不凡,经常生活在妄自尊大的幻觉之中。他到朗伯恩准备施恩式地娶贝内特家的一个女儿为妻,借以“弥补”将来继承财产对其一家造成的损失。贝内特太太一听大喜,于是两位愚人导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笑剧。宾利小姐是一个自私势利,虚伪愚蠢的贵族妇女形象,她对简虚情假意,为赢得达西的垂青,处处对伊丽莎白进行讥讽嘲笑,结果却只能让自己显得更加卑劣与令人鄙夷。贝内特太太和她的小女儿则经常因为莽撞不羁的行为及粗俗无知的言语使伊丽莎白为她们感到羞愧。上述那些人物的言行在特定情况下违反常理而显得愚蠢可笑。相比之下,伊丽莎白言行优雅得体,处事机智理性,就显得聪明可爱。她比简观察敏锐,早就看出了势利眼宾利姐妹对简表面的殷勤亲热,背地里的阴险嫉妒。她也能准确判断出柯林斯的虚伪浮夸,趋炎附势。正如她对与她纠缠不休的柯林斯说:“我不是故意捉弄你的文雅女性,我是一个理性的人。”难怪贝内特先生在第一章里,伊丽莎白还没露面时就说过,别的女儿都糊涂,只有伊丽莎白聪明。
伊丽莎白身上还具有其他女主人公所没有的个人反抗精神,她处处与瞧不
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并不断取得胜利。她为了探望因病住在宾利家中的简,孤身走过三英里的泥泞田野,头发蓬乱,满身泥污,但精神焕发,目光明亮。被资产阶级妇女宾利姐妹恶毒嘲笑,却受到达西的称赞。对宾利小姐的暗箭,她反唇相讥;对德布尔夫人的无礼,她胆敢顶撞;她违背母亲的意旨,拒绝了原可以改变她的家庭窘境的柯林斯的求婚。奥斯丁在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上寄托了自身的女性人格理想和崭新的妇女观。
或许有人认为伊丽莎白自身的偏见影响了她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实她身上并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偏见,是达西的傲慢才招致她的偏见。她不是仙人仙子,她作为作品中心人物存在,仍需扎根于现实,所以不可能像上帝一样窥视到达西外在傲慢下的真诚和威克姆巧言令色下的卑伪。这样,就使伊丽莎白这一形象本身更具有深度和复杂性,更贴近真实生活。从审美的角度来分析也更富有审美意蕴和审美价值。总之,伊丽莎白是小说中一位成功的主人公形象,她不再是男性的陪衬和附庸,她是故事的中心和焦点,奥斯丁将自身的某种价值判断、理想追求都寄予在她身上。但在传统文学作品里,女性都是处于边缘和失势地位的,她们不是“天使”便是“恶魔”。将女性神圣化是由于她们为男性奉献或牺牲,把女性妖魔化是源于对她们不肯顺从的厌恶与恐惧。妇女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的双重角色反映了男人对女人的矛盾态度,她们既是男人的梦想,又是男人的梦魇;既给男人带来满足,又使男人厌恶。梦想的角色与梦魇的角色都是一种被动、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体,渗透着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是对妇女人性的否定,是以不同方式对女性进行着歪曲和贬抑。伊丽莎白这一理想女性形象的塑造,改变了女性作为男性欲望的客体对象而存在,相反女性在智性和精神上表现了高度的自信和独立不羁。《傲慢与偏见》将女性推向前台,这就意味着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及对女性主义的张扬。
二、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奥斯丁认为妇女天生和男人一样智力发达,应与男人一样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男女之间应呈现相互教育的关系,妇女和男人一样能扮演导师的角色。
首先,奥斯丁认为知识能力对于女性和男性是一样需要的,这种观念,显示在作品中几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身上。简和宾利小姐都具有在当时堪称妇女美德的一些品格,但这一时代是劝告妇女要隐瞒任何精神上的造诣的。当时的观念认为妇女在智力上比男性低劣,格里高利博士非常赞同这种看法,对于任何一个可能因培养自己的智力而违反了大自然的安排的妇女,他都要严肃警告她们隐藏起这个事实:“如果你们碰巧具有某种学识,那就务必要把它作为秘密深藏起来,特别是要对男人们保密,因为男性通常都是以不怀好意的嫉妒的眼光看待有才华的、理解能力受过培养训练的妇女。”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要将妇女排除在社会生产之外,以便她们更好的扮演母亲、妻子、女儿等角色。特殊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教育产生了限囿,而奥斯丁作品中的几位女性形象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说明她对女性被教育权利的重视。简对世界的态度是仁爱的,她的气质性情是温和柔顺的;宾利小姐则多才多艺,体态迷人。可她们二人谁也无法与伊丽莎白抗衡,因为她们缺乏她那种建立在真才实学基础上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个美德标准由达西阐述得很清楚,他认为一个女人除了要精通音乐、唱歌、图画、舞蹈及现代语言外,还应该“有点真才实学,多读些书,增长聪明才智”。奥斯丁认为“增长聪明才智”非常重要,以致在考虑少女教育时,她把才艺放到其次,不象达西那么重视才艺。而当时少女们通常受到的教育都主要是弹钢琴、绘画、跳舞等,“她们装饰自己是为了更能吸引可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