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不能灵活运用画图策略,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准备多媒体教具,用于展示和分析问题。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展示一家超市的促销活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购买商品最划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例如,展示一家超市的促销活动,一件商品原价100元,购买两件可以优惠20元,问购买三件商品需要支付多少钱?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 教案教学案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列表法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列表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设计合适的列表。
2. 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列表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案例。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平时解决问题时,有没有遇到过困难?3. 学生分享解决问题时的经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列表法的概念:把问题中的信息用列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便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演示列表法的操作步骤:a. 确定问题关键词。
b. 根据关键词设计列表。
c. 按照列表进行问题分析。
d. 根据列表得出结论。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案例:小明的文具盒里有一些铅笔、橡皮和尺子,请帮助小明找出他的文具盒里一共有几种文具。
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3. 各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点评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列表法的概念、作用和运用方法。
2. 提问:你们还可以将列表法运用到哪些生活中解决问题?3. 学生分享生活中运用列表法的实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列表法的概念和作用,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列表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计合适的列表,避免列表过于繁琐,影响解题效率。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列表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应用(10分钟)活动设计:1. 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情境:学校图书馆即将举行一次书展,需要列出所有参加书展的作者和他们的书籍。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作者,运用列表法整理出该作者的所有书籍。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校内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校内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四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和几何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知识,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科学和有效。
因此,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分析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四个方面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以及如何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问题的分析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和执行计划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反思法: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问题解决的计划和策略,用于讲解和指导。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數學教案設計标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反思。
2. 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代数法、几何法、比较法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
然后引出今天的新课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
(二)新课讲解1.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每个步骤的具体含义和操作方法。
如理解问题是了解问题的关键信息,制定计划是根据问题确定解题的方法,执行计划是按照计划进行计算或推理,回顾反思是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2. 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讲解不同类型的解决策略。
如代数法适用于需要建立方程或不等式的问题,几何法适用于涉及图形和空间的问题,比较法适用于需要比较两个或多个量的问题。
(三)课堂练习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策略。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情况,来评价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测试或考试的方式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2》的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策略意识,解题方法单一,思路不清晰。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策略整理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3.体会转化的策略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策略的重要性,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策略。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策略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预习教材,了解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计算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两个数的乘积?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时策略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购买一件商品原价100元,如果购买两件及以上,每件商品的价格为80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依靠直觉和经验的基础上,缺乏系统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3.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一幅购物场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购买这些商品需要支付的总金额?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案例,让学生尝试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了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策略。
本单元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一种策略,缺乏灵活性。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新学的策略接受能力较强,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式计算、估算和检验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和掌握策略。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策略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策略的应用。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物品,要求学生计算物品的总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不能有效地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掌握画图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有效地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问题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3.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解答。
通过这个导入,激发学生对画图策略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策略来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指导他们如何画图,并解释画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画图策略,并解答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画图策略。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信心。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郑顺巧 2015.6.20 【问题提出】:苏教版的这套数学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学段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如四年级有用列表法整理信息、用画直观图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以及用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五年级有“一一列举”的策略和“倒多来推想”的策略等,六年级有替换法、假设法以及转化策略等。
这些策略对学生解决问题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但是,学生通过学习,能不能把这些书本上的策略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策略,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利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这些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体会策略,理解策略,感受到策略的实用价值才行。
【案例描述】:例1教学:师:小华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农场参观,他看到王大叔正在为围羊圈的事犯愁呢?(出示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同学们,如果你是小华,你愿意帮助王大叔吗?师:这里的18个1米是多少米?生:18米。
师:这个18米指的是围成羊圈的什么?生:周长。
师:要围成周长是18米的长方形,那长和宽会是多少呢?生1:先用18÷2=9米,是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长可能是8米、宽1米。
生2:长可能是7米、宽2米。
……师:那我们就用18根小棒代替18根栅栏,摆一摆,围一围,看看能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并将这些围法填在表格中。
2.动手操作3.汇报交流师:同学们都围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围的情况。
(表格展示)生1我围的长是6米、宽3米,长是8米、宽……生2我围的长是8米、宽1米,长是7米、宽……师:你们也是这四种围法吗?生:是的。
师:到底是不是只有4种围法呢?我们从上面哪一张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呢?为什么?生1:第二种,因为它按照了一定的顺序,让我们看起来一目了然。
生2:如果再往后排宽是5米,长是4米就跟前面的重复了,所以只有4种。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问题提出】:我们苏教版的这套数学教材,特别注意同学解决问题力量的培育,尤其是分学段支配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如四班级有用列表法整理信息、用画直观图解决面积计算的问题以及用画线段图解决相遇问题,五班级有"一一列举'的策略和"倒多来推想'的策略等,六班级有替换法、假设法以及转化策略等。
这些策略对同学解决问题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启发了同学的思维,拓宽了同学解决问题的思路。
但是,同学通过学习,能不能把这些书本上的策略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策略,并能在需要时准时利用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这些策略的过程中,肯定要使同学体会策略,理解策略,感受到策略的有用价值才行。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执教了五班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这一课时。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旨在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排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
假如联系生活阅历,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能比较简单地得到解决。
因此,一一列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
而且在一一列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索,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进展思维也很有价值。
首先,例1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1、结合情境,感性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认知冲突是同学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激发同学乐观思维的兴奋剂。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我向同学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索。
"假如你是王大叔,会选择哪一种围法?为什么?观看表格你有什么发觉'等富有思索性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牢牢抓住了同学,使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化。
不论同学是采纳摆小棒还是填表,其实同学的头脑中都要先想到长+宽=9,为了缓解同学思维的难度,在教学例题时,我先关心同学分析题意,避开了同学在操作过程中的盲目性,有利于同学利用形象思维进展抽象思维。
趣味互动: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游戏化教案
趣味互动: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游戏化教案游戏化教案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游戏教学的新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很多学校开始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游戏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规划解决方案的意识;2、提高孩子们的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3、引导孩子们学会合理利用知识、工具、资源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计算机、投影仪、游戏资料、PPT、作业本;2、游戏规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游戏规则。
三、游戏化教学案例1、游戏目标:提高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2、游戏规则:(1)学生自己准备好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数学问题,例如:某商场打折,一双鞋原价300元,现在打8折,多少钱?每个问题后面标注分值。
(2)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人,另外成员作为队友,物品如下:若干数学工具(磁铁、圆规等)和答题卡片。
(3)每、次比赛由教师或组长选择一个卡片,同时播放一段音乐,卡片上出现的问题便是每位选手的命题。
(4)选手在合理运用数学工具求解答案之前,必须先规划好自己的解题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上交答题卡片。
(5)答错或逾时该题则无法得到该卡片的积分,答对即可得到该题目的积分。
(6)游戏时间和题目数量以学生全程参与、趣味化等原则为准。
3、游戏效果(1)游戏化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下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2)游戏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3)游戏让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教学建议对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
但是,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让教育更好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
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策略教案二
本篇文章将介绍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策略教案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1.教师引入:教师介绍重点词汇,学生们跟读重点词汇。
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3.辅助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指导。
4.学生展示: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讲解总结:教师对学生展示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此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1.交互式授课法: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知识。
2.讲解法: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
教学步骤1.引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2.自主探究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3.辅助指导遇到问题时,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
4.学生展示让学生们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5.讲解总结教师对学生展示的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对此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1.了解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2.如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发展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更加善于解决数学问题,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
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我通过设计各种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画图、列举、假设等策略来解决问题。例如,我设计了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总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我给出一个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共同找到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我在教学中的重要策略之一。我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例如,我给出一个数字谜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尝试找出答案。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我在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策略。我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我也给予学生定期的评价和反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例如,在每节课结束时,我会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先,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其次,我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我通过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法教学案例及反思1. 引言解决问题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任务。
面对各种问题,学习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学案例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一一列举法,并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该策略的应用。
同时,对于案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2. 一一列举法的定义和特点一一列举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逐个列举可能的解决方法或答案,从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该方法的特点如下:•简单易懂:一一列举法无需复杂的计算或推理,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和应用;•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等方式将列举的方法或答案整理清晰;•可操作性强:一一列举法不仅可以用于课堂问题解决,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扰。
3. 教学案例问题描述:小红家养了5只动物,分别是1只猫、2只狗、1只兔子和1只鸟。
每只动物都有不同的特征,猫会喵喵叫,狗会汪汪叫,兔子会吱吱叫,而鸟会呱呱叫。
请问,小红家的这5只动物一共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叫声?解决步骤:使用一一列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列举猫的叫声种类:只有喵喵叫一种。
2.列举每只狗的叫声种类:每只狗都会汪汪叫,共有2种。
3.列举兔子的叫声种类:只有吱吱叫一种。
4.列举鸟的叫声种类:只有呱呱叫一种。
根据以上列举的结果可知,小红家的这5只动物一共会发出5种不同的叫声。
4. 反思与总结通过以上教学案例的介绍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一一列举法是一种简单且实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它不需要过多的推理或计算,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学生。
2.通过列举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种梳理思路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一一列举的思维习惯,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该方法解决问题。
4.案例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激发和引导作用。
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研究教学案例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课研究教学案例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下是一个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学生经历用画图的策略整理简单实际问题,能根据图意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并能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策略的价值,感受画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简单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并能够根据图意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经历一个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用画图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引出策略(一)回顾旧知,设疑引入。
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得出: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思考解答的方法,即收集信息——明确问题——解决问题。
(二)设疑引入新课。
有些实际问题虽然很复杂,但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二、自主探究,体验策略(一)理解题意,初建模型。
1. 设疑: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年有多少岁?老师的年龄可不是轻易告诉你们的哦!不过有一个信息是:老师比小明大27岁。
那老师今年是小明的几倍呢?对!是3倍。
你知道小明今年多少岁吗?为什么?对了!27÷(3-1)=(岁),因为老师和小明的年龄差是27岁,老师年龄是小明的3倍,所以小明的年龄就是27÷(3-1)。
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小明今年岁,为了证明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咱们来看看这道题是不是和我们的答案相符。
2. 出示题目:小明今年岁,老师比小明大27岁,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3. 学生读题。
4. 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想一想,再试着画一画。
5. 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结合学生的图示汇报交流。
板书:年龄差是27岁,年龄是小明的3倍。
6. 结合图示列式解答。
板书:27÷(3-1)=(岁)×3=(岁)÷=3答:老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
《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數學教案設計在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教案时,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尝试法、排除法、分类讨论法等。
2. 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策略介绍:讲解每种策略的基本概念和适用情况。
2.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的问题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小故事或真实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 新知讲解:教师逐一介绍每种策略,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 实例解析:教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示范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反馈:各小组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和感受,教师对全班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各种策略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小组活动成果展示:通过小组活动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五、家庭作业:1. 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运用解决问题策略的题目,让他们在家进行练习。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可以运用所学策略解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教案设计方案,具体的实施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童话故事中的数学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案例
童话故事中的数学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案例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在童话故事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在童话故事中提取数学题目,通过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探究、个人解题、团体分享。
教材准备:童话故事书籍或音频、白板、电脑或iPad、木制积木或玩具等。
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可通过简单的童话故事或图片,耐心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随后提出问题:“童话故事中有没有数学问题?”,带领学生思考,并记录学生的答案,逐一解答。
2. 编排故事老师将一份童话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去想象,在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
例如,在《三只小猪》中,小猪们制作房子时需要计算木头的长度、面积和数量等。
在《阿拉丁和神灯》中,阿拉丁进入洞穴拿到宝藏时,要通过计算宝石的重量和数量等来解决问题。
3. 解题策略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加减乘除”、“推理推断”、“分类思维”等,并讲解不同策略的应用场景和解题思路。
例如,在分配问题时,可以通过分类思维区分不同的数量和物品,更好地解决问题。
4. 解题实践学生分成小组或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提取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辅助教具,如木制积木或玩具来模拟情景,进一步加深理解。
5. 分享交流学生将自己的解题策略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策略和结果进行梳理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不同的解题思路。
6. 练习巩固老师布置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中,老师可以留出一定比例的童话故事,以切实贴近学生的学习场景。
7. 总结老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童话故事中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并启发学生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评价:教学结束后,老师可对学生的策略和结果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
陈艳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案例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是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
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
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选择列表整理,适宜学生运用,同时教材也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能与他人交流策略,分享同学的成果;养成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和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揭示课题
板书:策略
谁来说说策略是什么意思?
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策略就是好的办法,技巧。
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策略,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策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从日常生活中去解决问题需要策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策略的意义,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呈现例1情境。
读完图上信息,你有何体会?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问题
(1)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3)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4)梨树比桃树少多少棵?
……
师:你能把这些信息进行列表表示出来吗?
展示学生整理的条件。
对比: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
为什么?(板书:简洁)
指出:像这样用表格来整理条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列表。
(板书:列表)
2、解决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对照表格想一想: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要先算什么?
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
生:桃树的棵数:7×3=21(棵)
梨树的棵数:5×4=20(棵)
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21+20=41(棵)
你是怎样检验的?
师:列表整理信息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根据题目的问题来选择需要的条件来列表。
师:列表不仅起到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作用,而且还能直观地显示数量关系,这样就可以从中找到解题思路,甚至有时能使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师:根据整理的这张信息表,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学生先列表整理,并在小组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解答。
对比总结。
师:回忆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我们先做了什么事情?(列表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并检验)
交流总结。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
整理分析解答检验
师: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
条件问题数量关系
追问:分析数量关系时,可以从哪想起?
板书: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解题策略?对于“列表”这个新策略,你有何体会?小结:列表,可以把复杂的信息变得清晰、简洁。
但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思考:这道题适合什么策略,是画图还是列表,等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在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通过列表整理信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列表整理信息的价值,了解用表格整理信息的优势,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巩固提升
1、“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追问:你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
2、“练一练”第2题
提出问题,指名口答。
追问:你是怎样整理条件的?你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这张表格,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口答算式)
3、完成练习九第1题。
4、完成练习九第1题。
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说一说每歩求出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变式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什么收获?
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肯动脑筋、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同学们会形成越来越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我自认为有成功之处,也有很多不足,我先说说成功之处:
首先本节课我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策略,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
其次,在教学中,我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初步设想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对应地填写在表格里。
再次,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可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也可从条件出发想问题,让学生促进会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进一步体会表格是合理,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不足之处:
1、整堂课看起来每个环节设计的细腻深入,但细想,整堂课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我在处理时有失妥当,当引导用表格整理时,信息怎么处理,怎么整理,怎么书写,这样书写有什么好处,这一连串的问题,也是让学生体会表格整理信息的优越性之所在,在这里没有做很好的讲解。
2、板书不太理想。
板书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也起关键作用,它可以帮学生温习本课的内容,而我的板书比较凌乱、有些知识一笔代过,只给学生瞬间的停留,这样做也有欠妥当。
3、本节课没有足够激情,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学生地鼓励性的语言过于少。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明白了,作为教师要想上好每一堂课,时时刻刻都要学习。
要虚心向老教师,骨干教师学习,吸取其优点充实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走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