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岳阳楼记 教案(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的哲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岳阳楼记》原文讲解。

作者简介和创作背景介绍。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表达技巧分析。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和表达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朗读和翻译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和他的生平事迹。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阅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2 讲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详细讲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对文学的贡献。

介绍《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思考。

2.3 讲解文章内容和主题思想逐段讲解《岳阳楼记》的原文,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哲理。

2.4 分析文章表达技巧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偶、排比等。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课堂练习与互动3.1 朗读和翻译练习让学生朗读《岳阳楼记》的原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选取重点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哲理和表达技巧。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分享和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1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巩固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和记忆。

强调文章中的哲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2 学生反馈与评价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给予肯定和指导。

4.3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五、课后作业与延伸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岳阳楼记》的原文,巩固学习内容。

选择一个文章中的哲理进行思考和写作,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岳阳楼记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含板书及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目标】⒈背诵全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⒉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⒋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学习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政治主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1.简介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吴国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

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2.中国四大名楼: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山西鹳雀楼。

二、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不定体文章,可以写景,可以状物,可以说明,可以叙事,可以在事、景、物的描述中抒情、议论,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叙事:《桃花源记》说明:《核舟记》写景:《小石潭记》言志:《岳阳楼记》记的开头:一般要写记的原因;记的结尾:一般要写年、月、曰表明记的时间,这是记的习惯.三、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

著有《范文正公集》。

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四、写作背景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2.掌握关键词汇及长句理解;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文本;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兴衰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

3.讲解重点词汇和长句理解:a.重点词汇:飞翔、邈远、气势恢宏、壮观、旷世、沧桑、风化等。

通过课件呈现词汇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b.长句理解:解读一些难句,并与学生共同理解句子的意思。

第二课时:1.思考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帮助进一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

b.通过阅读《岳阳楼记》,你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有何思考?你对人生价值有何思考?2.文学鉴赏:a.讨论“水面下面一万八千丈,楼下地上六十余丈”这一描写如何体现范仲淹的艺术手法。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选择《岳阳楼记》中的一段描写进行诵读,其它同学回答诵读学生的描写是通过什么手法体现了岳阳楼的气势和魅力。

第三课时:1.反思欣赏: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对岳阳楼的印象与感悟。

2.小结:归纳总结范仲淹通过描写岳阳楼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强调学生成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在导入环节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讲解关键词汇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和文学鉴赏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态度,理解作家的艺术手法。

3.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思考问题讨论的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民族兴衰的问题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

4.教学反思还需加强个案分析,发现并帮助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文学特点及历史价值。

(2)教学难点:文中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与翻译,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岳阳楼记》的价值所在。

2.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究文中的生僻词语、句式等。

2.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

(2)讲解文中重点、难点词语和句式。

2.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小结3.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岳阳楼记》的特点和价值。

3.2 强调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学习内容,做好预习工作。

四、课后作业4.1 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2 总结《岳阳楼记》的文学特点。

4.3 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5.1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

5.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5.3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翻译准确性、短文内容的合理性等。

6.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内容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附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附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附教学实录)导语: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

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以下是品才整理的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设计及反思,欢迎阅读参考!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析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并体会迁客骚人产生这两种心情的原因,培养学生赏析文言文景物描写的能力。

2.领会文中警句所表达的思想,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赏析景物描写,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咱们这节课接着来学习《岳阳楼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凭借范仲淹的这篇文章而名扬天下。

同学们提的问题当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集中,就是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说起这篇文章还有个小来历呢!范仲淹和滕子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滕子京被贬官在巴陵郡后,把巴陵郡治理的井井有条,于是他重修岳阳楼。

在古代,修造亭台楼阁,往往会请名人写篇文章来记述一下,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来写。

好朋友相邀,岂有不答应的道理?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

但他和滕子京的性格有很大差异。

滕子京很有才华,但是他的脾气很大,也不够洒脱,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被贬始终耿耿于怀,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

这次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所以他欣然答应,于是有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岳阳楼记》。

二、探究文章内容从课文中咱们知道岳阳楼上刻了许多诗词歌赋,期中有一幅对联的上联中有这么一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

这里边提到了范仲淹的文、滕子京的政绩。

那么“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你认为是文中哪两个字?提示:这两个字提领全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九年级统编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九年级统编版《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和远大抱负。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境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通过介绍岳阳楼的历史文化地位和与之相关的名人轶事,引发学生对这篇千古名文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意。

教师强调字音、节奏等朗读要点。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停顿和语调变化。

之后请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背景和目的。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1.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明确文章可分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三部分。

并让学生找出每部分的关键语句,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解读写景部分详细分析文中描写洞庭湖阴天和晴天景色的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不同天气下洞庭湖的景色特点,如“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出了洞庭湖雨天的阴沉、恐怖;“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则展现出晴天的明媚、开阔。

3.剖析抒情议论部分重点讲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和高尚情怀。

让学生思考这些语句在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像范仲淹这样具有担当精神的人?请举例说明,并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向他们学习。

2.让学生思考: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去面对?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提供学习资源
提供相关古文资料和翻译版本 ,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
助学生直观理解。
互动教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形式,增强课堂互 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模拟
模拟岳阳楼的场景,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
情感和描绘的景色。
在线教学工具
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 行实时互动、测试和反
家长反馈
总结词
家庭教育协同
详细描述
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 学习状况和表现,同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 庭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教师共同协作, 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详细描述: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 理解并掌握《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基本实 现。 总结词:内容深度适中,广度略显不足
馈,提高教学效果。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自评
总结词:自我反思
详细描述: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 评价,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
教师评价
总结词:专业指导
详细描述: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指出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 用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详细描述: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能够准 确回答问题,对文章的理解较为深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缺乏对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应考虑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理解《岳阳楼记》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典故。

(2)分析《岳阳楼记》的论证方法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及历史地位。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析《岳阳楼记》的论证方法和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进行文本解析练习,提高分析能力。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 分析《岳阳楼记》中的一个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岳阳楼记》的理解程度和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学生对《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的认识是否有所加深。

2. 教学方法改进:(1)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内容拓展:(1)介绍与《岳阳楼记》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背景。

第11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1课《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课题10 岳阳楼记备课组成员主备课人备课组长审核人上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品读法、联想想像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教科书、教辅资料,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记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积累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新课导入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

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岳阳楼记教案(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岳阳楼记教案(详案)

10.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教学【教材分析】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

【教学设想】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

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

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

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

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

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成为天下人的楷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

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家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

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又主张兴修水利。

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初中语文课岳阳楼记课教案含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课岳阳楼记课教案含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课《岳阳楼记》优质课教案含板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理解《岳阳楼记》的文风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深入理解《岳阳楼记》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岳阳楼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岳阳楼记》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岳阳楼记》中的豪情壮志。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岳阳楼记》的价值观念。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岳阳楼记》。

2. 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心得体会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1. 《岳阳楼记》2. 作者:范仲淹3. 背景:岳阳楼、忧乐观4. 文风:骈散结合、议论抒情5. 主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岳阳楼记》的熟读和背诵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的质量。

七、教学反思:1.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2 教学重点(1)理解《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3)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1.3 教学难点(1)文言文句式的理解与翻译。

(2)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1)简介《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决字词句的理解问题。

2.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文章主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2.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2)分析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2.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举例说明文言文句式特点。

2.6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2)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反思3.1 教学效果(1)学生对《岳阳楼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中的重要字词和句式结构。

(3)学生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2 教学改进(1)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的时间。

(2)在合作探讨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

(3)在情感升华环节,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将作者的情怀融入现实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4.1 翻译课文剩余部分,并做好笔记。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对《岳阳楼记》的掌握程度。

5.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5.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5.4 学生对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理解和体会。

范仲淹《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仲淹《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范仲淹《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范仲淹《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范仲淹《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本文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思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千载传诵,令人慨然。

是记文中的“常青树”。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疏通文意;培养学生自由有创意的朗读、理解和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人生态度;激发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美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教学难点]1、文章中记叙描写和议论之间的关系2、“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设想]通过美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美文的兴趣,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励个性化的阅读。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收集作者资料。

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感受作者范仲淹的博大胸襟和忧患意识,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1)熟读并理解《岳阳楼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探讨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分析文章结构、解读重点句子。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意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岳阳楼记》全文。

(2)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探讨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领会。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熟读《岳阳楼记》,掌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作者思想。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文章时代背景。

(3)准备PPT、图片、音乐等教学辅助材料。

3.2 学生准备:(1)预习《岳阳楼记》,了解文章大意。

(2)查阅工具书,提前掌握文中生僻词语。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展示岳阳楼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和《岳阳楼记》的创作背景。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岳阳楼记》,感受文章节奏和韵味。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3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岳阳楼记”的含义。

(2)分析文章结构,解读重点句子。

(3)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探讨文章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感情。

4.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5.1 作业布置:(1)熟读《岳阳楼记》,巩固课堂所学。

5.2 作业反馈:(1)检查学生熟读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意,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岳阳楼记》全文。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1.4 教学步骤:Step1:导入新课,简介《岳阳楼记》的背景及作者。

Step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Step3:教师讲解生僻词语和难句,帮助学生领会文意。

Step4:分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Step5: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文章中的思想启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岳阳楼记》的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生僻词语的解释,难句的翻译。

三、教学资源3.1 教材:《岳阳楼记》。

3.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小组讨论情况。

4.2 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练习题。

4.3 知识掌握程度:课文理解、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5.2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5.3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六、教学过程详细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简要介绍岳阳楼的历史背景,引出《岳阳楼记》这篇文章。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你站在岳阳楼上,你会想到什么?”6.2 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岳阳楼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僻词语和难句可以做好标记,待会儿一起讨论。

6.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标记的生僻词语和难句,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共7篇)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共7篇)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共7篇)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朝晖夕阴(huī)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潜形(qián)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hào)心旷神怡(yí)宠辱偕忘(xié)浩浩汤汤(shāng)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

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

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

死后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做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案(精选10篇)《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体会对偶手法的修辞作用,并能迅速辨认对偶句。

3、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2、师共同疏通课文大义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层。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及文章背景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主张“与民同乐”。

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家_________家,谥号_________,著有《_________》。

二、范读课文,注意句读三、正音,完成预习二、三谪(zhé)属(zhǔ)浩浩汤汤(shāng) 霪(yín)霏(fēi) 樯(qiáng) 薄暮(bó)谗(chán)顷(qīng) 芷(zhǐ)汀(tīng)四、齐读课文,注意句读五、学生自读课文,力争读熟,体会作者的感情六、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一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谪越具增属予。

(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板书)4、齐读课文第一段。

七、师生共同分析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指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重点词语:胜状汤汤大观备然则迁客骚人得无(板书)3、教师纠正,归纳总结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胜景,并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为下文铺垫。

(板书)4、齐读课文第二段。

八、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一部分属于叙事,第二部分属于写景。

九、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背诵课文。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精选10篇)《岳阳楼记》教学反思1《岳阳楼记》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当我讲完课文后,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学,基本上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教学环节,我的设计本着语文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朗读感悟,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我仍然觉得有一些遗憾在其中我对这节课反思如下:一、赏景悟情对于__三四自然段的处理纠结中的不断变换,最初的计划是让学生在赏析了巴陵胜状,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学生体会到了这段景物的特点“壮美“。

继而自读领略三四自然段的美景,有一个词语概括其特点?(凄美,优美)再让学生赏析从哪个语句中品味到的,进行景物的赏析、但是后期发现学生赏析不到位,效果不佳。

变改为了读文绘图,正所谓:美景配美词,美词绘美图,让学生展现自己头脑中出现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去体会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本打算要重点指导“登斯楼也……”的情感处理,更加突出后文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但在课堂实施中却发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做这样的处理,自己觉得悟情的力量略显单薄。

二、拓展延伸对于拓展延伸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近作者内心世界我设计了“面对范仲淹如此的感叹和期盼,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学生的感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应该给予更多的时间。

三、人物材料补充自幼苦读立志天下青年入仕直言强谏政治革新屡遭贬责几起几落百折不挠军中一范西贼破胆捐资购田兴学育才一生济人无银丧葬先忧后乐心系天下我比较喜欢这样的范仲淹一生的总结,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范仲淹,进而更好的理解他的胸襟与抱负,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更加用心的去挖掘教材,让我的课堂更加有效。

《岳阳楼记》教学反思2《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一篇文言文。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岳阳楼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岳阳楼记》的文章背景、作者简介、文章结构及主旨,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岳阳楼记》的文章结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对比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范仲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进行初步理解。

2.3 课堂讲解2.3.1 讲解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岳阳楼记》的引子、和结尾三个部分。

2.3.2 分析文章内容:详细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3.3 解读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

2.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对《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3.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3.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岳阳楼记》的读后感,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岳阳楼记》原文及注释。

5.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六、教学活动与互动6.1 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回答问题。

6.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岳阳楼记》板书教案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

[《岳阳楼记》板书教案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

[《岳阳楼记》板书教案设计] 岳阳楼记教案板书《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写的,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教案是必备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的板书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岳阳楼记》教案一教学目的:一、积累词语。

二、理解句意。

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指导自读)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

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

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

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二、指导自学。

1.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见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2.思考:(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三、课外作业。

1.把小黑板上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抄在练习本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岳阳楼记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实词。

2.学习文章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本文语言的特点。

2.揣摩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重点学习文章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朗读磁带、岳阳楼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镌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也因此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

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

庆历元年(1041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两贼闻之惊破胆”的话。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任知州。

他在六十三年的人生旅程中,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

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

有《范文正文集》传世。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流放邓州(今河南邓州市)。

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遭诬陷被贬官至岳州(今湖南岳阳)。

庆历五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函请范仲淹作记。

范仲淹趁作记之机 ,借题发挥,一方面申述自己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也含有劝慰滕子京与自己共勉的意思。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1.通假字(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2.一词多义和⎩⎪⎨⎪⎧政通人和.(形容词,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形容词,和暖,和煦) 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 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动词,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 或⎩⎪⎨⎪⎧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或.异二者之为(副词,或许,也许) 3.词类活用(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 (2)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语,荒废了的事业)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都是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或异二者之为.(动词作名词,指心理活动)4.重要句子的翻译。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3)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如果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提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7.“谪守”与哪个词对应?“谪守”与“迁客”对应。

8.第1自然段的叙述交代了什么内容?属详写还是略写?写作缘由,包括时间、滕子京的遭遇与政绩、重修盛况。

由于不是重点,写得异常简洁,如写滕子京的政绩就只用了八个字:“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9.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壮观的景象,哪两个词能表现这层意思?胜状、大观。

10.这一自然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

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种效果的?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

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有动态和活力。

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

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

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11.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前人之述备矣”怎样理解?与第1自然段哪里照应?“前人之述备矣”是说很多著名诗人已经写过许多咏岳阳楼的名篇佳作。

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照应。

13.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14.第2自然段中起过渡作用的是哪一句?其中哪个词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过渡句引出了哪些文段?用设问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过渡,引出了第3、4自然段,其中“异”字可以作为理解本文的切入点。

15.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字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作者以宏大的手笔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然后作者妙笔一转,由写景开始转向抒情,作者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宏伟的岳阳楼,将抒发内心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感受范文正公的心情。

1.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2.第3、4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情况下洞庭湖的景色?由这不同的景色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情?这两段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第3自然段由“淫雨霏霏”天气状况下萧条凄凉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悲;第4自然段由“春和景明”天气状况下明媚怡人的景色道出迁客骚人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之喜;两段都是先写景,后抒情。

3.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

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4.第5自然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什么?“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是什么?“二者”指因“阴”而“悲”和因“晴”而“喜”这两种心情。

而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6.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忧”,又以什么为“乐”呢?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8.“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进”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即不在朝廷上做官。

9.“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

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

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10.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

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旷达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

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