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丸加工影响因素
鸡肉丸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鸡肉丸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摘要:试验旨在确定鸡肉丸最优品质的配方和工艺。
以鸡胸脯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鸡脂肪、复合磷酸盐、腌制时间、加热温度对鸡肉丸品质(包括产品的色泽、味道、口感以及坚实度等)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鸡肉丸的颜色影响最大;当复合磷酸盐的添加量为0.5%时,鸡肉丸保水性最佳;鸡肉丸最优品质的配方和工艺为:鸡脂肪添加量15%,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5%,腌制时间10h,加热温度85℃,此条件下制得的鸡肉丸外表光滑,白黄色,具有良好的弹性,水煮后用手捏不会轻易破裂,且手松开后能够迅速恢复,具有鸡肉特有的风味,同时没有比较明显的香精味,速冻后切开鸡肉丸体其剖面比较平整,没有明显的冰晶状物。
关键词:鸡肉丸;加工工艺;品质《肉类工业》1980创刊,由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编辑、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肉类工业》属于技术类专业科技期刊,1992年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主要报道国内外肉类工业科技水平和发展动态;原料肉与肉制品的初级和深度加工、肉制品产品配方、工艺流程及新产品开发、肉类冷藏加工技术;副产品、油脂、血的加工、综合利用和动物饲料加工;速冻方便食品及冷冻、冷藏食品的加工技术及设备应用;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环保、节能、污水处理等技术与经验;肉类加工企业的设计、建筑、工艺、操作技术,机械设备的设计、革新、使用、维修和保养等经验及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研究;名优新特产品介绍,科普知识等。
主要为肉类加工行业科技人员、各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介绍并提供国内外肉类加工行业科研、加工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为肉类加工行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加工工艺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及优化
加工工艺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及优化林艳;余阳;张兴松;涂宝峰;钟碧疆【摘要】研究加工工艺参数对猪肉丸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优化猪肉丸的加工工艺参数.采用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法,探讨斩拌时间、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冰水添加量对猪肉丸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对猪肉丸的感官评价影响最大,其次是冰水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斩拌时间.最终确定加工条件为:斩拌时间19min,淀粉添加量6.45%,食盐添加量1.96%,冰水添加量25.81%.【期刊名称】《肉类工业》【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猪肉丸;工艺参数;质构;感官【作者】林艳;余阳;张兴松;涂宝峰;钟碧疆【作者单位】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肉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肉类加工制品。
据传最早的肉丸子起源于清朝末年广东客家,是一种民间手工加工制品,一直流传至今[1]。
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猪肉丸、牛肉丸、鸡肉丸、羊肉丸、鱼肉丸等[2]。
猪肉丸制作工艺简单,味道鲜美,爽口,具有良好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猪肉丸消费的比重持续增长,传统的猪肉丸加工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转变[3],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但在猪肉丸加工过程中,添加剂的种类及含量较多,控制不当会危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如何在无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加工出弹性好,风味独特的猪肉丸是当前食品加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验以猪肉为原料,研究加工工艺中斩拌时间、食盐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冰水添加量对猪肉丸感官品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为标准化生产猪肉丸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猪后腿瘦肉(厦门市同安潘涂菜市场);磷酸酯淀粉(厦门正芳食品有限公司);食盐(福建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不同添加成分对肉丸质量影响
肉类研究 4 8
肉类研究
1.2.2.3 淀粉糊化 将 10 克玉米淀粉倒入烧杯中 用 20ml 蒸馏水
冲稀并不断绞打 防止淀粉沉淀 准备一个搪瓷盘 并放入 130ml 蒸馏水 用煤气灶加热至沸腾 倒入 稀玉米淀粉液并不断绞打 至淀粉呈淡灰色半透 明的糊状时关闭煤气灶 待淀粉糊冷却至室温称 出 7 5 克备用 1.2.2.4 添加配料
参 考 文 献 [1] 孔保华 马丽珍.肉品科学与工艺.北京 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 2003. [2] 熊慧珊.食品添加剂.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肉类研究 5 0
表 2-3 鸡皮与瘦肉的单因素实验设计结果
表 2-5 方差分析结果
从上表的感官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随着瘦肉 添加比例的提高 肉丸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但肉 丸作为一种商品 在大型生产中还要考虑到成本 问题 因此 本次实验认为 实验二中 瘦肉与鸡 皮的添加比例在 15:35 时 既可以满足感官要求 又 可以满足价格要求 为理想的添加比例 2.2 正交实验结果
煮制熟的肉丸 经过冷风吹凉后 将肉丸表面 水分吹干 随即入沸腾的油锅里油炸 形成一层漂 亮的浅棕色或淡黄色的外壳 或者 将油用小火烧 开 用手挤压肉浆成丸并放入油锅内文火炸至肉 丸表面呈金黄色捞出 炸好的肉丸放在低温环境 中冷却 1.2.3 配方
1.2.4 设计实验 1.2.4.1 单因素实验设计
前言
肉丸子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制品在民间已经 流传了很久 人们常说 吃肉不见肉 丸子水中游 丸子脆又鲜 口感实在美 肉丸子作为传统肉制 品 食用方便 味道鲜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 富 含蛋白质 具有良好风味和适口性 并具有一定保 健作用的食品占据了人们 大部分的食品消费空 间 而肉丸刚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
影响肉丸品质的几个因素
1绞肉(预斩拌)对肉丸品质的影响在添加辅料、配料斩拌制成肉糜之前,原料肉的破碎处理是一道必须的工艺操作,其目的在于用物理方法将大块的原料肉分解成为较小的组织,便于进行下一步斩拌,避免在下一步斩拌过程中原辅料混合不均匀,斩拌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而影响制品的品质。
破碎处理工艺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控制、破碎粒度的选择,温度过高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影响后续工艺,破碎粒度太大,则导致斩拌工艺所需时间延长,同时容易导致混料不均匀,破碎粒度太小又会使肉粒之间提前形成凝胶体,阻碍下一步混料进行。
因此,温度一般控制在-2℃—2℃之间,破碎粒度一般选择在4mm为宜。
﹙直径4mm篦子﹚2斩拌对肉丸品质的影响肉丸生产工艺中斩拌的作用在于切断、打碎肌间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肌纤维,破坏肌纤维膜、肌内膜和肌纤维的完整性,﹙先加2/3的盐﹚并在盐溶液的作用下,使肌纤维膨胀、肌球蛋白解聚和溶解以及使肌原纤维从肌纤维中分离出来,暴露出它们分子内的各种极性基团,从而形成较强的持水作用。
随斩拌作业时间的延长,高速旋转的斩刀与肉粒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原料温度升高,蛋白质变性凝固,分子间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把水分子及其它成分包裹在其中,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凝胶聚集体。
斩拌时间不足会导致原料破碎程度不够,不能实现蛋白质分子结构交联后的持水效果。
斩拌时间过长又会使原料温度升高,一方面导致盐溶蛋白变性,使肌球蛋白改变空间构象,暴露出分子内的非极性基团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响肉糜凝胶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原料温度升高易引起微生物污染,导致原料肉变质,影响制品的品质。
因此斩拌过程中要添加碎冰块或冰水以控制原料温度不超过5℃。
3食盐对肉丸品质的影响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肉丸加工中的添加量一般为2%一3%,除了具有调味、防腐的功能外,食盐还可以提取原料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促进其对水和脂肪的结合能力,减少肉在加热过程中游离水的流失,增加制品的粘合作用。
肉制品加工影响因素分析
肉制品加工影响因素分析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产品质量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因为不同的通路导致了不同的产品质量,所以从保持原材料的新鲜度,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控制,再到终端消费时的检查,一系列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
提高整个生产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管控,是肉制品加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优质的原材料是生产高质量肉制品的基础和保证,优质的原材料特点是透明度高、气味天然、色泽自然、口感新鲜等。
对于标准化生产的企业来说,选择优质原材料是非常重要的,而优质原材料的标准就是完整、干净、无异味、无损伤和无病疫的新鲜肉类。
随着肉制品加工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还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肉制品加工影响因素(一)原料选择1、动物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动物的肉质和脂肪含量不同,会影响到加工后的肉制品的质量和口感。
2、原料的品质:选用质量好的原料可以制作出品质高的肉制品,而劣质的原料则会导致制品的口感和品质下降。
3、饲养方式:养殖环境和饲料种类也会对肉质和脂肪含量产生影响。
4、宰杀方式:宰杀方式对肉的质量和口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比如过度应激和不当的宰杀方法都会造成肉质变差。
(二)加工工艺和设备1、加工工艺:加工工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肉制品的形状、质地、色泽和口感等特性,同时也会影响到产品的保质期和风味。
2、加工设备:加工设备的规格、型号和品质等也会影响到肉制品的质量和门槛,包括加工速度和产品的出品率等。
3、消毒和降菌:肉制品是易腐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降菌措施十分重要,也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三)产地和环境1、气候带:不同气候的地区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周期和饲养方式,也会间接影响到肉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羊肉制品生产加工影响因素分析
羊肉制品生产加工影响因素分析羊肉制品生产加工是指将羊肉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各种不同的食品制品的过程。
这里的羊肉可以包括羊肉、羊腿肉、羊排、羊肉丸、羊肉串等。
羊肉制品生产加工通常分为冷鲜肉加工、熟食品加工和保鲜产品加工三大类。
羊肉制品的生产成本相比其他肉类制品要高一些,主要是由于采购、运输、存储、加工等环节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较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价格因素,因此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逐渐增大。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羊肉制品生产加工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生产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纵观国内外的羊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注重环保责任,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化生产。
消费者在日常饮食中的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对于羊肉制品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羊肉串、涮羊肉等烧烤类食品外,还出现了更加精致的羊肉火锅、羊肉馅饼、羊杂汤等品种化产品,这也对羊肉制品生产加工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羊肉制品生产加工影响因素(一)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对羊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添加剂、生产设备、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因此,生产加工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法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的羊肉制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生产工艺及设备羊肉制品生产加工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比如杀菌、灭菌、烘烤、腌制等。
在选择生产工艺和设备时,需要根据所生产的不同种类的羊肉制品进行选择,以便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
(三)原材料羊肉制品生产加工的原料主要是羊肉和调味料。
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十分重要,羊肉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羊肉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鸡肉丸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sui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amount of compound phosphate had the maxim um effect on the color of chicken meatbal1.W hen the addition amount of compound phosphate was 0.5% .the water retention of chicken meatball was the best.The optimum quality form ula and technology of chicken meatball were the addition amount of chicken fat 15% ,the addition amount of compound phosphate 0.5% ,curing time lOh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85 ̄C . The chicken meatball was m ade in this condition,the appearance was smooth and white—yellow,and it had good elasticity.It would not rupture easily when pinched by hand after water boiling,and after hand loose it could recover rapidly, and it had peculiar flavor of chicken m eat, meanwhile,it had no relatively obvious essence flavor. The profile of chicken meatball was level- ing after quick —frozen and cutting,and it had no obvious ice crystal expressing emot 品 质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_周杰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1一8 12 3 (2 0 0 9 )0 9 一0 0 2 8 一0 6
O
引言
肉丸 是一 种具 有 悠 久历 史 的家 常传 统 肉制 品 相
例添加到 原料 肉中 , 不 仅丰富 了肉丸的营 养价 值 ,
还 起 到 了提 高 肉丸 品 质 的 作 用 肉丸的加 工工艺也
倍时 是预 处理 的最 佳工 艺
2 .2
破碎 (预斩拌) 对 肉丸品质的影 响
在 添加 辅 料 配料 斩拌 制 成 肉糜 之前 , 原料 肉的
破 碎 处理 是一 道必 须 的工 艺操 作 , 其 目的 在于 用 物理
方 法 将大 块 的原 料 肉分 解 成 为较 小 的组 织 , 便 于 进行
2
化 氢 的大 量 积 累会 影 响 肉丸 的风 味 l ] 0
P ro e e ssi n g w a s to P re v e nt th e m iero b ial eo n ta m in atio n . T h e te x t u re , h o ld in g w a ter e aP ac ity o f th e Pr o d ue t io n an d e oo k i ng yi eld w ere im P r o ve d b y add iti o n of f t ,w a a t er , P ho sPh at e s a n d so d i um b i ca r b o n at e . F ur t h er m or e , sta r eh , soy P r o t ei n s an d e明 age en an ad de d t o P rod u cti on sign if i ca n tl y im P r o ved t h e sen so r y
影响鸡肉丸感官品质因素的研究
蛋 白等 ; 添加脂肪替代物 , 可 以减 少 脂 肪 的 添 加 量 , 如卡 拉胶 、 瓜尔豆胶 、 黄原胶 、 琼 脂 等 。本 实 验 在 参 照前 人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采 用 较 常 用 的淀 粉 和卡 拉 胶 两 种 添加剂 , 结 合 肉丸 中 的两种 主料 水 和食 盐 , 通 过 单 因素和 正交 试验 , 筛 选它 们之 间 复合 的最佳 配 比 , 为研 究鸡 肉丸和提 高鸡 肉丸 的品质 提供 实验 参考 。
品的影 响 较 大 。 同时 , 主要 配料 的 添 加 量 和 添 加 功
鸡 肉、 食盐 、 淀粉 、 优 质马 铃薯 原淀 粉 ( 市售 ) 、 卡 拉胶 ( 食 品级 ) 、 调味料 ( 优 质市 售 ) 。
1 . 2 仪 器 与设 备
能 性添 加 剂对 产 品的 品质 影 响也 较 大 。 例如 , 对水 、 食盐 、 脂肪 等 主料 添加 量 的研 究 , 可 以使 其 添 加 量 定
通信作者 : 马汉军 ( 1 9 6 5一) , 男, 教授 , 博士 , 研究 方向为农产品深加工 。
产 多 以猪 肉 丸 为 主 , 对 鸡 肉丸 的 研 究 很 少 。对 于 鸡 肉丸的研 究 , 当前 有 报 道 的 是 关 于 鸡 肉丸 的 生 产 工
艺 和不 同的配 方组 分对 鸡 肉丸 质量 的影 响 。对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 料
于 影 响和 改善 肉丸 品质 的 因 素 , 很 多 学 者 已经 进 行 了研究 。结 果显 示 , 漂洗 的温度 和用 水 量 、 擂 溃 的温度 和 时 间 、 煮 制 的 温 度 和 时 间 等 工 艺 条 件 对 产
肉丸制作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精)
肉丸制作过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制作过程肉丸制作大致分为打浆和成型两个步骤广东穗华牌肉丸打浆机采用不锈钢制造, 所加工的肉浆有效改善了肉质脂肪和纤维的结构, 使肉质更加鲜美。
同时, 用该机加工的肉浆所制成的肉丸, 细腻、低脂、口感爽脆、弹性好、韧性好,是生产肉丸的理想设备。
广东穗华牌肉丸成型机是模拟人工用匙子成型的原理,经专业研究制造而成。
用该机生产的肉丸,具有密度小、圆度好、外表光滑等特点。
适用于生产牛肉丸、猪肉丸、鱼肉丸、鸡肉丸、贡丸等,所产的肉丸有弹性、有韧性、久煮不散。
同时,该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品种和口味可自由变换等优点。
随机赠送独特配方,让投资者快速占领市场,创造滚滚财源。
二、注意事项影响猪肉丸子制作的因素很多。
比如说选料, 一般都以选猪前夹肉为佳, 这是因为前夹肉较其他部位的肉吸水性强,故用它制作出的丸子吃起来才比较嫩。
在肥瘦肉的搭配上,则以肥三(四瘦七(六的比例为好,有人喜用全瘦肉来制作丸子, 结果炸出的丸子往往干老、发柴、发硬; 而加入适量肥肉便可起到滋润柔软爽口的作用, 但如果肥肉过多, 肉馅过于油腻, 加热时脂肪便易化, 肉丸则会松散变形, 炸出的丸子就会变得不那么圆润光滑。
又比如搅拌肉茸时, 应充分搅拌, 且只能朝一个方向搅拌, 否则不仅水份吸不进去, 反而会溢出来, 造成肉茸打 ,炸出的丸子肯定不会圆润。
另外,还有加工肉茸的方法、肉茸的细碎程度、加入淀粉的多少、季节的不同、油炸温度的高低等多种因素, 这些都对制作肉丸的成败有一定关系。
不过,除考虑以上各环节的因素外,为了使猪肉丸子制作得更成功,我们可在拌制好的肉茸中, 加入拌制好的鱼茸 (数量约占肉茸的1/5 , 让两者拌和均匀后,再进行炸制,这样炸出的肉丸无论口感,还是成形,都会好许多。
肉丸加工工艺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料对其品质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肉丸的品质组成〜加工工艺以及添加剂的配料对其品质的关键词:肉丸,加工工艺,配料,品质肉丸是一种具有历史悠久的家常传统肉制品。
相传最早的肉丸子起源于清呦末年广东客家〜是一种民间手工加工制品。
人们常说“吃肉不见肉〜丸子水中游〜丸子脆乂鲜〜口感实在美” C肉丸制作工艺简单〜风味鲜美〜食用方便〜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童识的不断增强〜对食品的营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肉丸的加工配方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原料肉加调味料〜而是各种功能性添加配料按照科学的比例添加到原料肉中〜不仅丰S了肉丸的营养价值〜还起到了提高肉丸品质的作用。
肉丸的加工工艺也不再是简单的传统工艺〜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安全性高效的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工艺〜使肉丸更加优质〜食用更加方便和安全。
肉丸的原料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猪肉和牛肉〜鸡肉〜鱼肉〜羊肉等优质原料肉也S经普遍被人们用来加工成为肉丸〜极大程度满足人们对不同品种肉制品的需求。
本文综述了肉丸生产中的主要工艺条件和添加配料对肉丸品质的影响。
1.肉丸的品质组成肉丸的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出品率和营养价值等。
其中感官品质包括了肉丸的风味、色泽、质构等〜肉丸的风味通常采用感官评定来衡量,而肉丸的色泽和质构除了用感官评定来对其进行定性描述外〜还可以采用色差仪〜质构仪活嫩度仪的设备对其色泽形成和变化〜咀II爵度〜硬度〜剪切力等指标进行定性分析。
出品率则主要通过测定肉丸的保水性和蒸煮损失等指标〜根据测定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价。
肉丸制品的营养价值主要反映肉丸组成成分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和比例。
影响这些品质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原料的品质〜加工工艺条件和肉丸的组成成分。
用于加工肉丸的原料种类包括猪肉〜牛肉〜肌肉〜鱼肉〜羊肉等〜不同种类原料的组成成分不同〜对肉丸品质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差异我们很难避免〜只能根据生产中所用的具体原料的特性在工艺和配方上加以改变和调整〜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引言肉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家常传统肉制品。
相传最早的肉丸子起源于清朝末年广东客家,是一种民间手工加工制品,一直流传至今,人们常说“吃肉不见肉,丸子水中游,丸子脆又鲜,口感实在美”⋯。
肉丸制作工艺简单,风味鲜美,食用方便,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食品营养和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肉丸的加工配方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原料肉加调味料,而是各种功能性添加辅料按照科学的比1 肉丸的品质组成肉丸子的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出品率和营养价值等。
其中感官品质包括了肉丸的风味、色泽、质构等,肉丸的风味通常采用感官评定来衡量;而肉丸的色泽和质构除了用感官评定来对其进行定性描述外,还可以采用色差仪、质构仪或嫩度仪等设备对其色泽形成和变化、咀I1爵度、硬度、剪切力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出品率则主要通过测定肉丸的保水性和蒸煮损失等指标,根据测定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价。
肉丸制品的营养价值则主要反映肉丸组成成分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和比例。
影响这些品质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原辅料的品质、加工工艺条件和肉丸的组成成分。
用于加工肉丸的原料种类包括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羊肉等,不同种类原料的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对肉丸品质形成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差异我们很难避免,只能根据生产中所用的具体原料的特性在工艺和配方上加以改变和调整,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
肉丸加工中添加的辅料种类繁多,除了常用的调味料和香辛料外,主要是一些功能性成分,所用到的添加剂主要是一些品质改良剂,如:磷酸盐、淀粉、大豆蛋白和卡拉胶等。
这些辅料对肉丸品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善肉丸色泽、风味、口感、硬度、脆性,提高肉丸保水性、成品率和营养价值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肉丸子的加工工艺条件的控制也会影响到其品质的形成。
2 工艺条件对肉丸品质的影响1 原料预处理对肉丸品质的影响原料预处理主要包括原料的分割和漂洗,分割的目的便于下一步原料破碎处理。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
周杰;陈韬
【期刊名称】《肉类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肉丸的生产工艺和配方中,原料预处理、破碎和斩拌的目的是让原辅料充分混合均匀,并提取肌肉中的盐溶蛋白,使组分间形成稳定的凝胶聚集体;煮制和油炸的目的是使原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成型;冷冻是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添加脂肪、水、磷酸盐和小苏打是为了获得良好的质构,提高制品保水性获得更高的出品率;除此之外,添加淀粉、大豆蛋白和卡拉胶除了有提高制品感官品质外,还有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周杰;陈韬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昆明,650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1.5
【相关文献】
1.鸡肉丸加工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J], 冯嫣;郭芳山
2.加工工艺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及优化 [J], 林艳;余阳;张兴松;涂宝峰;钟碧疆
3.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姜母鸭感官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J], 于米华;张志刚;胡涛;刘
淑宇;李媛惠;石磊
4.不同配方对鸡肉丸品质的影响 [J], 孙京新;雷甜甜;丁翠云;栾向绣;李少林
5.青稞饼干配方加工工艺对其感官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J], 刘静宜;雷在更;韩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的品质和添加剂对肉丸质构的影响
第 2期
农
业
工
程
Vo 1 . 5 NO. 2
Ma r . 2O1 5
2 0 1 5年 3月
Ag r i c uhu r a l En g i ne e r i n g
肉 的 品 质 和 添 加 剂 对 肉 丸 质 构 的 影 响
黄 永 忠
( 漳 州 市 产 品质 量 检验 所 ,漳 州 3 6 3 0 0 0 )
Hu a n g Yo n g z h o n g
( P r o d u c t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o f Z h a n g z h o u ,Z h a n g z h o u 3 6 3 0 0 0 ,C h i n a )
中 图分 类 号 :T S 2 5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1 7 9 5 ( 2 0 1 5 ) 0 2 — 0 0 4 6 ・ 0 6
I mp a c t s o f Me a t Qu a l i t y a n d Ad d i t i v e s o n T e x t u r e o f P o r k B a l l s
Abs t r ac t: I mp a c t s o f me a t b e f o r e a nd a te f r s t i f f ne s s a n d r i g i di t y t i me o n t e xt u r e o f mea t b a l l s we r e s t u d i e d. Re s u hs s h o we d t ha t i f p o r k wa s mo r e f r e s h, t h e t e x t u r e o f p o r k ba l l s wo u l d b e b e t t e r . Be f o r e r i g i d i t y, t e x t u r e o f me a t b a l l s c ha ng e d f a s t ,b u t a f t e r
提高鸡肉丸品质的技术方案汇总
提高鸡肉丸品质的技术方案汇总01工艺条件1、漂洗:漂洗工艺的主要目的在于除去鸡肉中的阻碍鸡肉糜形成凝胶体的水溶性蛋白质及其他对鸡肉丸质量有损害的物质,如酶、血液、有色物质、脂肪、残余的骨屑、腥味物质、无机盐等,从而提高鸡肉丸的各项感官质量指标。
漂洗温度:漂洗温度过高,鸡肉中的蛋白质发生部分变性,从而使后期蛋白质凝胶不良,蛋白质网络不能很好形成,进而导致了鸡肉丸弹性下降,渣感的形成及口感的降低,漂洗水温保持在10℃以下。
漂洗水量:未经漂洗的鸡肉中含有一些水溶性的物质,对肉丸成品的风味有一定的作用,经漂洗后肉丸的味道稍有下降,漂洗水量以鸡肉质量的4倍为宜。
2、破碎(预斩拌):破碎目的:用物理方法将大块的原料肉分解成为较小的组织,便于进行下一步斩拌,避免在下一步斩拌过程中因原辅料混合不均匀,斩拌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而影响制品的品质。
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影响后续工艺,破碎粒度太大,则导致斩拌工艺所需时间延长,同时容易导致混料不均匀。
破碎粒度太小:会使肉粒之间提前形成凝胶体,阻碍下一步混料进行。
因此,温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下,破碎粒度一般选择在4-5mm为宜。
3、擂溃:擂溃主要包括研磨、搅拌和充气3个部分。
研磨作用可切断、打碎肌间结缔组织和鸡肉组织中的肌纤维,破坏肌纤维膜、肌内膜和肌纤维的完整性。
再在盐的作用下,使肌纤维膨胀,肌球蛋白解聚和溶解以及使肌原纤维从肌纤维中分离出来,暴露出它们分子内的极性基团,从而形成较强的持水作用,足够时间的擂溃能使这种作用达到最大。
搅拌能使溶出的纤维状的盐溶性蛋白相互作用形成高粘度的凝胶,然后在后续的加热工序中变性凝固,形成良好的蛋白质网状结构,把水分及其他成分包裹其中。
充气作脂可使空气混入到鸡肉糜中,使鸡肉丸含有多而细密的气泡,从而增加制品的柔软性。
擂溃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由于温度升高,造成盐溶性蛋白质的变性,影响鸡肉丸凝胶结构的形成。
温度:随擂溃温度的升高,特别是接近30℃时,造成盐溶性蛋白质的变性而改变空间构象,暴露出分子内部的非极性基团,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并相应导致其它功能特性的下降,从而影响鸡肉丸凝胶结构的形成。
商用猪肉丸加工配方
商用猪肉丸加工配方1.引言1.1 概述概述:商用猪肉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肉制品,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餐馆、超市、食品加工厂等各类场所中,猪肉丸常常成为美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制作出口感鲜嫩、口味独特的猪肉丸,制作工艺和配方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商用猪肉丸加工的配方要点,通过科学的配方和合理的加工工艺,制作出高品质的猪肉丸。
文章将从猪肉丸加工配方的要点入手,深入探讨每个要点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并提供一些可行的操作建议。
通过阐述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原料选择,希望能够帮助加工商或食品厂商生产出更加美味可口的猪肉丸产品。
在商用猪肉丸加工过程中,配方的选择十分关键。
不同的配方会对猪肉丸的质感、口感和口味产生显著影响。
一方面,配方中的每个成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增强肉香、增加咀嚼口感、改善保水性等。
另一方面,每种原料的加入比例和处理方法都会对最终产品的口感和口味产生影响。
因此,在商用猪肉丸加工过程中,精确控制配方的成分和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配方的选择外,加工过程也是保证猪肉丸质量的关键环节。
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搅拌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猪肉丸的质地和口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加工要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建议,帮助读者制作出口感鲜嫩、口感独特的猪肉丸。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商用猪肉丸加工配方的要点,掌握制作高品质猪肉丸的技巧。
同时,读者还可以对商用猪肉丸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展望,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希望本文的内容对您在商用猪肉丸加工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决定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分布,保证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构思和论述。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从整体上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首先,通过概述介绍商用猪肉丸的加工过程和重要性,强调商用猪肉丸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广泛应用。
接着,阐述文章的结构,概括说明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和逻辑顺序。
肉丸怎么做才好吃?
肉丸是一道家常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地,都备受欢迎。
要让肉丸做得好吃,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肉丸的制作技巧和口感提升方法,让大家轻松做出美味的肉丸。
一、选料要讲究肉丸的味道和口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用的肉类和配料。
肉丸的肉类可以选用猪肉、牛肉、羊肉等,其中猪肉是最常用的。
不同的肉类口感和风味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在选料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肉类要选用新鲜的,质地要细腻,不要有筋膜等杂质。
2、配料要选用新鲜的,并且要搭配合理,不要过于复杂,以免掩盖肉类的原味。
3、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如盐、胡椒粉、生姜、葱、蒜等,以增强口感和风味。
二、制作过程要讲究除了选料外,制作过程也是影响肉丸口感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制作技巧:1、肉类处理:将肉类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细腻的肉泥,这样可以使肉丸口感更加细腻。
2、配料处理:将配料洗净切碎,与肉泥混合均匀,这样可以使肉丸的口感更加丰富。
3、搅拌方式:搅拌肉泥的时候,要用力搅拌,直到肉泥变得有弹性,这样可以使肉丸更加有嚼劲。
4、烹饪方式:烹饪肉丸的时候,可以选择煮、炖、煎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烹饪方式也会影响肉丸的口感和风味。
三、口感提升要讲究除了选料和制作过程外,口感提升也是制作肉丸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口感提升的方法:1、添加淀粉:在肉泥中加入适量的淀粉,可以使肉丸更加有嚼劲。
2、加入蛋液:在肉泥中加入适量的蛋液,可以使肉丸更加细腻。
3、冷水入肉泥:在搅拌肉泥的时候,可以适量加入冷水,这样可以使肉丸更加有弹性。
4、加入面包屑:在肉泥中加入适量的面包屑,可以使肉丸更加松软。
肉丸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选料、制作过程和口感提升都是制作好肉丸的重要因素。
选用新鲜的肉类和配料,搭配合理,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制作过程要讲究,口感提升要讲究,才能做出美味的肉丸。
希望大家能够学会制作好吃的肉丸,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不同工艺条件和添加物对牛肉丸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
不同工艺条件和添加物对牛肉丸感官特性的影响研究摘要:本文在传统牛肉丸加工工艺基础上,以冷鲜牛肉为原料,通过改变加工工艺条件和添加不同辅料作为研究对象。
先对单因素的影响做平行试验,选择出好的参数。
然后对各因素做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方案。
试验产品从颜色、口感、味道、弹性和质构五方面进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牛肉丸质量好坏的标准。
关键词:牛肉丸感官特性影响前言:牛肉丸又称牛肉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历史悠久,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逐渐传入亚洲一些国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速冻食品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像牛肉丸这样具有“营养、方便、卫生、美味”等特点的食品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但长期以来牛肉丸的加工仅停留在手工或小作坊式的生产上,质量不稳定,发展缓慢[1]。
因此,改善牛肉丸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喜爱,成为了许多厂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把食品作为生命的必需之外,还作为一种高级享受。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除了卫生、营养之外,还必须有美好的风味和愉快的心理享受。
一般的消费者判别一种食品的优劣好坏,通常是根据食品的感官特性,即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来决定其取舍。
牛肉丸正是由于它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这种挑选产品的本能,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感官鉴定[2]。
这样的感官鉴定在新产品的研制、食品质量评价、市场预测、产品评优等方面都已获得了广泛应用[2]。
为了改善牛肉丸的质量和风味,使之更加得到人们的青睐,本课题以不同加工工艺条件和添加成分等对牛肉丸感官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将感官评价的方法作为判断牛肉丸质量好坏的依据,旨在寻找使牛肉丸质量及感官评价分数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原料市售冷鲜牛肉,购于家乐福超市。
1.1.2辅料淀粉、盐、味精、油炸蒜粉,均购于农贸市场。
多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卡拉胶、大豆分离蛋白、碳酸氢钠,均为食品级添加级,由试验室提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丸加工工艺及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引言肉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家常传统肉制品。
相传最早的肉丸子起源于清朝末年广东客家,是一种民间手工加工制品,一直流传至今,人们常说“吃肉不见肉,丸子水中游,丸子脆又鲜,口感实在美”⋯。
肉丸制作工艺简单,风味鲜美,食用方便,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食品营养和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肉丸的加工配方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原料肉加调味料,而是各种功能性添加辅料按照科学的比例。
1 肉丸的品质组成肉丸子的品质主要包括感官品质、出品率和营养价值等。
其中感官品质包括了肉丸的风味、色泽、质构等,肉丸的风味通常采用感官评定来衡量;而肉丸的色泽和质构除了用感官评定来对其进行定性描述外,还可以采用色差仪、质构仪或嫩度仪等设备对其色泽形成和变化、咀I1爵度、硬度、剪切力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
出品率则主要通过测定肉丸的保水性和蒸煮损失等指标,根据测定结果来进行综合评价。
肉丸制品的营养价值则主要反映肉丸组成成分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和比例。
影响这些品质形成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原辅料的品质、加工工艺条件和肉丸的组成成分。
用于加工肉丸的原料种类包括猪肉、牛肉、鸡肉、鱼肉、羊肉等,不同种类原料的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对肉丸品质形成存在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差异我们很难避免,只能根据生产中所用的具体原料的特性在工艺和配方上加以改变和调整,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水平。
肉丸加工中添加的辅料种类繁多,除了常用的调味料和香辛料外,主要是一些功能性成分,所用到的添加剂主要是一些品质改良剂,如:磷酸盐、淀粉、大豆蛋白和卡拉胶等。
这些辅料对肉丸品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善肉丸色泽、风味、口感、硬度、脆性,提高肉丸保水性、成品率和营养价值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肉丸子的加工工艺条件的控制也会影响到其品质的形成。
2 工艺条件对肉丸品质的影响1 原料预处理对肉丸品质的影响原料预处理主要包括原料的分割和漂洗,分割的目的便于下一步原料破碎处理。
而漂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原料中阻碍肉糜形成凝胶体的水溶性蛋白质及其他影响品质的物质,如内原酶、残留血液、有色物质、残留脂肪、腥味物质、无机盐和残留骨屑等,从而提高肉丸的成品的总体感官品质。
漂洗的温度和用水量是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漂洗温度过高会引起原料肉中的部分或全部蛋白质变性,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凝胶性能下降,蛋白质网状结构不能很好的形成,从而导致成品弹性下降,口感较差,感官品质总体下降。
漂洗用水量大虽然会导致成品原有风味变淡,但会使总体感官品质有所上升。
在刘峰等研究发现漂洗水温在IO~C以下,用水量为原料肉质量的4倍时是预处理的最佳工艺。
2 破碎(预斩拌)对肉丸品质的影响在添加辅料、配料斩拌制成肉糜之前,原料肉的破碎处理是一道必须的工艺操作,其目的在于用物理方法将大块的原料肉分解成为较小的组织,便于进行下一步斩拌,避免在下一步斩拌过程中原辅料混合不均匀,斩拌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而影响制品的品质。
破碎处理工艺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控制、破碎粒度的选择,温度过高导致蛋白质变性凝固,影响后续工艺,破碎粒度太大,则导致斩拌工艺所需时间延长,同时容易导致混料不均匀,破碎粒度太小又会使肉粒之间提前形成凝胶体,阻碍下一步混料进行。
因此,温度一般控制在10℃以下,破碎粒度一般选择在4-5mm为宜D,。
3 斩拌(擂溃)对肉丸品质的影响肉丸生产工艺中斩拌的作用在于切断、打碎肌间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中的肌纤维,破坏肌纤维膜、肌内膜和肌纤维的完整性,并在盐溶液的作用下,使肌纤维膨胀、肌球蛋白解聚和溶解以及使肌原纤维从肌纤维中分离出来,暴露出它们分子内的各种极性基团,从而形成较强的持水作用。
随斩拌作业时间的延长,高速旋转的斩刀与肉粒之间的作用力增大,原料温度升高,蛋白质变性凝固,分子间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把水分子及其它成分包裹在其中,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凝胶聚集体。
斩拌时间不足会导致原料破碎程度不够,不能实现蛋白质分子结构交联后的持水效果。
斩拌时间过长又会使原料温度升高,一方面导致盐溶蛋白变性,使肌球蛋白改变空间构象,暴露出分子内的非极性基团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度,影响肉糜凝胶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原料温度升高易引起微生物污染,导致原料肉变质,影响制品的品质。
因此斩拌过程中通常添加碎冰块或冰水以控制原料温度不超过1 5℃,也有文献报道斩拌温度应控制在8—10℃。
4 煮制(成型)、油炸对肉丸品质的影响肉丸子加工工艺中煮制的目的是使原料中蛋白质变性,而形成稳定的形态结构。
煮制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会导致制品物理性质、蛋白质、脂肪和风味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水分和汁液的流失,肉质软硬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脂肪溶出,挥发性物质逸散等。
其中蛋白质变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对肉丸品质的影响最为明显,肌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在45—50℃,有盐类存在的情况下,30℃即开始变性,煮制升温从60℃N75℃的过程中肌溶蛋白和肌球蛋白先后发生变性,肌肉收缩导致大量汁液和水分流失,这一阶段肉丸品质中,色泽由鲜红色变为粉红色,硬度增加,肉丸的热变性基本结束。
当肉丸中心温度达到80℃以上时开始生成硫化氢,如果长时间煮制,硫化氢的大量积累会影响肉丸的风味。
因此,为避免制品的汁液流失带来的品质和出品率下降,煮制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通常采用二次煮制法,即:60—70℃预煮3一lOmin后迅速升温至80—90℃煮制5—15min ;一次煮N85℃一90℃煮制15—20rain .。
Shun-YaoHsu等.’研究发现文火慢煮(98℃,l5min),可以促进低脂肉丸的感官品质。
尽管油炸工艺会对肉丸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但控制适当的油温和炸制时间,不仅能提高制品的色泽和风味等感官品质,在煮制前采用适当的高温炸制,使肉丸表面形成一层硬质的外壳,还可减少在煮制工艺中造成的有效成分的流失。
油温的选择根据肉丸原料和配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采用160—180℃,炸N3—5rain ;或180~200℃,炸锘I J2—3minlJ 。
5 速冻对肉丸品质的影响速冻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肉丸制品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肉九本身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在常温下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导致制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期严重下降。
因此在肉丸加工成型后,包装之前,要先进行冷却和冻结。
冷却、冻结的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到制品的感官品质和货架期,冻结温度过低、时间过长,会导致体积较大的冰晶生成,且分布不均匀,破坏了制品的组织状态;冻结温度不够低则导致不能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因此,肉丸的加工中通常采用速冻的方法,先进行预冷,将制品温度降至0—4℃,然后迅速在一25℃以下的环境中,将制品的中心温度降至一18~C。
¨’。
3 肉丸组成成分对其品质的影响 1 脂肪对肉丸品质的影响脂肪是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食用价值在于改善产品质地,增加产品风味。
肉制品中如果缺少了脂肪就会使产品变得坚硬,失去原有的饱满风味。
肉丸原料中瘦肉与脂肪的比例对其品质没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定体相中,相体积分数为0.26—0.74时,O/W或W /O型乳浊液就能形成。
国外有报道在斩拌肉制品中降低脂肪含量会提高硬度、弹力等。
我国研究者通过对不同脂肪含量肉糜乳化稳定性、色泽、质构等性质的研究,发现随脂肪含量的降低,肉糜保水性增加,粘度下降,乳化稳定性随脂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色泽随脂肪含量减少,亮度值变小,红色值增加。
Sheard等研究认为,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脂肪在其原料组织中的均匀分布决定了制品的感官品质和整体可接受性。
Meltem Serdaroglu等在脂肪含量对肉丸品质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脂肪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增加脂肪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成品率,改善产品的质地和总体可接受性,但会使产品出现组织收缩。
除此之外在肉丸制品中,脂肪有助于风味和口感的形成,尽管如此,过高的脂肪摄入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因为在饮食中摄入了过高的脂肪,因此在众多肉制品研究中,采用各种方法和替代物降低产品中的脂肪含量,从而提高肉制品的食用科学性。
国内外学者在脂肪对肉糜影响的试验中确定了最佳脂肪添加量为25%“。
2 食盐对肉丸品质的影响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肉丸加工中的添加量一般为2%一3%,除了具有调味、防腐的功能外,食盐还可以提取原料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促进其对水和脂肪的结合能力,减少肉在加热过程中游离水的流失,增加制品的粘合作用。
Sofos等的研究表明氯化钠在肉糜制品加工中的功能是提取肌原纤维蛋白,促进肉粒之间结合和脂肪乳化,提高制品的保水性,降低制品的蒸煮损失,从而改善品质。
当盐溶性蛋白从肌肉组织中提取出来时,产品中的脂肪比例会有所下降。
在肉丸生产中添加食盐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一是溶解肌肉蛋白质产生我们所期望的食品质构;二是提供肉丸制品的风味;三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s.Y.Hsu等在食盐对乳化肉丸品质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食盐不仅能提高肉丸制品的成品率,降低产品中的脂肪含量,还能提高制品的口感、风味和总体可接受性等感官指标。
但由于Na 常常和高血压联系在一起,过量摄入食盐会导致一些人患冠心病,因而患高血压的人在饮食中要减少盐的食用量,因此国内外学者对高盐食品降盐的研究如雨后春笋。
在肉丸加工中,低盐含量的制品会因盐溶蛋白的萃取量减少而使制品稳定性变差,显现出较高的脂肪和汁液的分离,产品的出品率明显降低。
3 加水量对肉丸品质的影响水在肉丸生产中,通常是以低温冰水的形式添加到原料中,一方面使辅料和配料充分混合溶解在原料中,一方面用于降低原料肉在斩拌过程中与高速旋转的斩刀摩擦产生的热,避免蛋白质变性,同时也提供淀粉、脂肪和原料肉混合所需的溶剂环境。
从加水量与肉丸品质趋势的关系研究中得出,制作肉丸时,加入水是为了使淀粉充分吸水,发挥淀粉最大的糊化能力,当加水量从25%增加至35%时,淀粉的吸水量也逐渐增大,对形成肉丸的凝胶结构影响很大,肉丸品质逐渐提高,但如果加水量继续增加,由于除了蛋白质、淀粉吸附的水以外还存在多余的游离水,这些水降低了肉糜的粘着力,使蛋白质凝胶结构的稳定性下降,导致产品的弹性下降。
s.Y.Hsu等 uJ|j 在水对低脂乳化肉丸品质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过高的水分添加量,破坏了肉乳浊液状态,使原料的保水性和蛋白质含量下降,22%的水添加量更利于肉丸优良品质的形成。
国内学者的研究则认为肉丸生产中添加水量30%最合适。
4 淀粉对肉丸品质的影响淀粉是肉制品中常用的功能性填充剂,加入淀粉对提高肉丸制品的持水性,改善其组织形态有良好的效果,这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并糊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