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探索_黄昌顺
七年级地理上海陆变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上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了影响。例如,河流改道、 填海造地等人类活动导致了上海陆地的变化。
上海陆地变化的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上海陆地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全球气候 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上海陆地的形态。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上海陆地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上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发生了 巨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陆地的形态变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上海陆地的历史变迁
上海早期的陆地形成
古生代
上海地区在古生代时期处于海相 沉积环境,形成了厚实的碳酸盐 岩和泥质岩地层。
中生代
中生代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和板 块构造的影响,上海地区逐渐隆 起,成为陆地。
上海陆地的变化过程
第四纪
在第四纪时期,由于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上海地区经历了多次海陆 变迁。其中,距今约6000年前,上海地区再次被海水淹没,成为一片浅海。
上海陆地变迁的重要性
上海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其陆地变迁对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有 着重要的影响。了解上海的陆地变迁历史,有助于更好地规 划和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同时,海陆变迁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深 入了解地球的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 习海陆变迁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也具有重要 意义。
学习本主题的意义和价值
了解地理环境变化
学习上海地区海陆变迁的主题,有助于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演化过程,理解自然力量 对地球表面的塑造作用。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了解海陆变迁的影响和挑战,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与 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
上海版初中地理新教材培训讲稿:从"教材"走向"学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202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⑴上海自1988年起独立开展课程改革试验,历经30余年,实施了"两期课改〃,相关成果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
在此背景下,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自2021年起,启动教材编修工作,历经多轮修改、审读试教,预计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编写组围绕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对当前地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广泛调研,系统分析了国家与上海基础教育课程与地理课程的改革状况,广泛研究了国际地理课程教材改革进程。
在此基础上,编写组继承发扬上海“两期课改"教材建设成果,结合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最新趋势,力求编写具有"国家标准、上海特色、国际水平〃的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新型复合型教材体系。
一、编写理念作为立足上海的首套国家课程标准非统编地理学科新教材,上海版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以服务上海地区基本定位,顺应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形势,紧紧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组织体系、活化课程内容、注重跨学科主题学习、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法指导、精心选择内容素材、强化地理审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等,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地球家园观念、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其爱国之情并增强家乡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积极关心世界的态度,建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具有责任与担当,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具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在培养核心素养中的价值和功能。
1.立德树人,落实课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本套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为依据。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自主学习认识区域——京杭运河地区》说课稿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2《自主学习认识区域——京杭运河地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区域——京杭运河地区》是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京杭运河地区这个实例,让学生了解区域的特征,掌握区域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材以京杭运河为线索,介绍了运河的地理特点、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一地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京杭运河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等方面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京杭运河地区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京杭运河地区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京杭运河地区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对京杭运河地区地理特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分析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等,直观展示京杭运河地区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京杭运河的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京杭运河地区的地理特征、历史背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京杭运河地区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京杭运河地区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区域的特征。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调研(二)——专访上海市闵行中学何美龙特级教师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修订调研(二)——专访上海市闵行中学何美龙特级教师侯璐;何美龙【期刊名称】《地理教学》【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3页(P4-5,11)【作者】侯璐;何美龙【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上海市闵行中学,上海200240【正文语种】中文专访时间:2016年11月23日专访地点:上海市闵行中学专访对象:何美龙(校长、地理特级教师、中华地图学社版高中地理教材编写者)本刊记者:郭锋涛侯璐记者:感谢何校长接受本刊专访。
首先,请您谈谈对核心素养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何校长(以下简称“何”):谢谢《地理教学》杂志的邀请。
核心素养是当下基础教育领域谈论的热点问题。
我以为,不同时代有关公民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就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珠算、对数表、计算机入门技术一样,今天看来这些当时“必备”的数学素养或计算机基础,已经不是必备或者早已被更具时代意义的要素取代。
再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才也是多元和多样的,核心素养也并非是每一个公民必备和必须达到同样高度的素养。
或者说,我更多地把核心素养看成是某一时代社会精英群体必备的共同素养。
我们可能不会要求未来所有的普通从业者时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关注全球的地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核心素养。
由此看来,有关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为进一步从事地理相关领域工作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打下必备的地理思想、技能、方法素养;为非地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更美好生活、更有效工作的地理基础素养——如旅行之美的地理视角、美好饮食生活的地理视角、基于地图促进个体更有效工作和生活的地理方法视角等。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的地理学科,其核心素养应该更多地理解为基础的必备素养,不具备这方面的地理素养会影响个体今后的生活、工作,因此特别关注的是地理思想、地理方法层面的素养,而非具体地理学科内容、学科分类等学科研究方面的素养。
沪教版(上海)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1.3.1 黄土高原地区 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区域篇(下)1.3黄土高原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选取了课标当中运用地图评价某区域位置、描述区域地形特征,运用气候统计图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分析某区域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等内容,并把重点放在了研究黄土高原的自然因素及人为对水土流失这一环境问题的影响上。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黄土高原区域的内容分为自然环境及人文社会两个方面。
不同版本教材的侧重点不同,沪教版教材侧重于黄土高原区域的坏境问题即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
教材中本节位于最后一章中国区域篇的第三节,在此之前已经涉及到了水土流失的有关内容,学生对于什么是水土流失,中国那些地方发生了水土流失已有所了解。
学生在接近两年的地理学习中,已学习了新疆、青藏高原、北京等不同尺度的区域,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能够运用地图、图像等自主学习区域的位置范围基本状况等内容。
另外学生在生物等其他课程中也学到了一些探究实验的方法,因此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与能力。
作为初中生的他们学习热情高,有探索精神但考虑问题还欠妥当,不够全面,部分学生学习上还存在惰性,因此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督促。
本节主干内容从探究实验下手,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观察图片描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并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
3.通过“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探究实验,找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减少水土流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3.观看视频,了解黄土高原的区域环境,并结合之前的探究实验总结出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4.结合探究实验中想出的减少模具水土流失的方法,并针对不同成因提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培养学生的人地和谐观。
5.通过收集废旧材料制作实验模具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合作等能力,形成变废为宝的意识。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下3.3《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下3.3《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下3.3《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交通线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
2.让学生能够分析各种运输方式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的理解和记忆。
2.分析各种运输方式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PPT和案例材料。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教学板书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交通线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的运输场景,判断哪种运输方式最为合适。
例如,分析我国进口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让学生了解海运和空运的应用场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PPT和教材,总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优缺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讨论各种运输方式在未来的发展和优化的可能性。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析并思考哪种运输方式最为合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七节“东方明珠”——上海市 学案
(阅读)44页“浦西与浦东”
(读图)45页图2—20
材料3:浦东新区于1989年正式成立,我国政府在此实行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它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开发开放,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使上海市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的腾飞中发挥“龙头”作用。
(读图)45页图2—21,结合材料完成45页活动1
材料4:南浦大桥于1991年底通车,是一座斜拉桥,全长8346米,桥面有6个车道,大桥周围地区成为一个集绿化、商业、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区。
杨浦大桥于1993年9月建成,全长7658米,是世界上跨经最大的斜位索桥,桥塔两侧设有全透明式观光电梯,两桥上都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桥名。
学生读下面材料,了解上海的环境保护。(10分钟)
五、上海的环境保护
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读图)图2—21,在图中找到苏州河
材料5: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自太湖,1843年上海开埠后引来外国客商,19世纪后半叶,外国侨民乘船从吴淞江溯流而上,可直达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苏州河曾经鱼虾成群,被誉为上海的“母亲河”。1920年苏州河水被污染,到了20世纪50年代河中便难觅活鱼,70年代河水黑臭,成为“生命禁区”,偶尔从太湖游出几条鱼,也是“活蹦乱跳游进来,翻着白肚流出去”。1990年起上海市政府将“彻底整治苏州河”列为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并在大力治理苏州河水质的同时,加强两岸绿化和(景观建设,至2000年,苏州河干流的黑臭基本消失,河里出现浮萍、水鱼等水生动植物。2002年,上海有史以来首次在苏州河上举办了龙舟比赛。根据治理计划到2010年,苏州河水将变清,水中有鱼群,苏州河将成为上海美丽的生态之河。
从乡土地理到地方课程开发
从乡土教育到地方课程的开发——兼谈《上海市乡土地理》教材的改革华东师大二附中陈胜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深入到课程核心领域,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笔者自上海市第一轮课改担任《上海乡土地理》教材和地图册的编写任务自今已有十来年。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本文从地方课程的概念出发,对地方教材的改革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乡土教育与地方课程的联系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设计的,体现了国家对各地区、各学校的学生素质的共同的基本的要求,它在三级课程中起主导作用。
而所谓地方课程是指国家规定的课程目标指导下,由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社会的特殊条件与要求,为学生的发展而开发编制的课程,现规定课时约占全部课时的5%---10%。
它在三级课程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地位,使三级课程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管理权限上分别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如确立课程门类、制订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建设以及对课程评价等。
三级课程的概念,并不完全是根据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提出的,同时也是我国近20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长期探索改革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需求的。
众所周知,我国从五、六十年代起曾全盘学习苏联经验,采取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材。
长期以来,学校和老师只能执行国家课程的教学计划,而教材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应考的一成不变的“蓝本”。
由于我国是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很大,课程与教材的高度统一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很早就呼吁课程和教材要有地方性特色。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就指出:“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是否合适?······教材要有地方性,应当增加一些地方乡土教材”。
初中地理学习工具探索范文
初中地理学习工具探索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地理规律有初步的认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探讨几种适合初中地理学习的工具和方法。
学习工具和方法1. 地图和地球仪地图和地球仪是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在使用地图和地球仪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标题、比例尺、坐标系等基本要素,以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2. 教科书和辅导资料教科书和辅导资料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学生应认真阅读教科书,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选择合适的辅导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地理素养。
3. 网络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源为地理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观看地理教学视频、阅读地理科普文章、参与在线地理论坛等,以拓宽视野,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4.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等,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等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并将其与课堂所学知识相结合。
5. 地理实验地理实验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通过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规律。
6.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研究,共同完成地理课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提高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学习工具和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工具,以提高地理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示范的教学方法例题简介例题:请分析上海市的城市特点及其发展优势。
人教2022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优秀教案(5页)
人教2022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优秀教案(5页)一、教学背景分析1.设计理念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要求简单,学生只要了解差不多内容事实和观点即可。
同时课本图文并茂,但因其理论性强,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假如照本宣科,他们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爱好,收不到好的学习成效。
因此,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进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对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2.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六年级地理上海版教材全球篇的第二章陆地与海洋中的第三节——海陆的变迁。
本节从地球上存在海陆变迁的事实入手,上升到全球尺度,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的。
其内在逻辑严密,涉及内容广且理论性强,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非智力教育因素,专门是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爱好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具有专门高的价值。
3.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表现欲极强,便于开展活动。
此前,学生差不多学习了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地幔和软流层等内容,为海陆变迁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因此本课的教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项活动:拼图、海底扩张模型的制作和海绵在热水中的实验。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借助形象的东西来进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能说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差不多要点;(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差不多观点,说出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一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及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把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
2.教学难点:明白得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沪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祖国篇(下) 3.3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 教案
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内河运输航线及沿海;(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我国在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2.过程和方法:(1)学会在我国交通运输图上查阅;(2)在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判断、处理运用过程中。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交通运输与。
【教学重难点】1.我国发展水路运输的优越条件,主要水运航线及重要港口。
2.根据五种运输的特点,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含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及管道运输三大组成部分。
教材以材料阅读形式呈现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以水路运输为重点,指出我国有充分发展内河运输及海洋运输的优越条件;以读图、思考、讨论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运航道、重要河港海港城市。
关于航空运输,教材以图代文,通过“我国航空港航空线分布图”、“我国主要国际航空线图”呈现我国空运现状,指出空运水平是衡量运输现代化的标志。
关于管道运输,教材联系“西气东输”实例,进一步说明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我国的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说出评价运输方式优缺点的主要依据。
(运输距离,运载量,运速,运价,受自然条件限制。
)二、新课教学:(一)“议一议”,我国各类运输方式特点比较。
阅读教材中的“水路运输特点”,“航空运输优缺点”,“管道运输的优点”资料,结合生活实践,小组讨论完成表格:现代运输方式排行榜。
(二)我国的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
1.我国的第一大港——上海港。
【课件显示:上海港景观图,上海港位置示意图】读图: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上海港的双重职能?上海港位于我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中部,背靠6300公里的长江,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
学生资料交流:“我知道的上海港”。
介绍上海港优越的自然条件,在我国和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4.3《长江》说课稿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4.3《长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祖国篇(上)4.3《长江》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地理特征、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数据和实例,生动地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象和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长江作为一条跨越我国东西的巨大河流,其地理意义、水文特征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探讨长江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长江的图片和数据,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地理特征、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长江的水文特征、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保护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的相关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长江的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长江的图片或歌曲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长江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讲解长江的地理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长江的流域范围、流经省份等地理特征。
3.分析长江的水文特征:引导学生观察长江的水文数据,分析其季节性、流量等特点。
4.探讨长江的经济价值:结合实例,讲解长江在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现行上海市初中地理教材二次开发研究--以中国地理《黄河》为例
把平 凡做 成 了 “ 不平 凡” 才孕育 出伟 大和 成功 。爱迪 生 、袁隆平 、
的 向前迈 进时 ,我们 的生 活也就 掀开 了新 的一页 。
坝行上海市{ ; 刀 【 l 】 地理敦栅二次开发研夯
— —
社会上 表面 看起 来伟大 的人 只有 少数 ,大多数 是平 凡人 、平 平 奉 献社会 ,回报 国家 。 你不 能控 制生命 的长度 ,但你 可 以控制 它的 宽度 。对 于大 学生 脚 踏 实 环境 的 “ 竞争 ”等 因素外 ,主要 还是 自己 内在 的因素 。而且 每个 人 而 言 ,既要有 心怀 天下 的远 大理 想 ,同时 更加需 要践 行 的 “ 的 因素都 不一样 。而 另外一 方面 ,脱 颖而 出的成 功者却 有一 个共 同 地 ”。伟 大源 于平 凡 ,每个人 都要 踏踏 实实 在 自己 的工作 岗位 上 , 的 “ 普通 ”因素 ,既就 是 :坚持 而不放 弃 。伟大 寓于平 凡 ,只有 在 认真 工作 ;在 长期 的实 践工作 中坚持 而不放 弃 。这样 的宽 度 自然就 伟 大 ”。 当我 们 在心 中为 自己设 下 目标并 持之 以恒 平凡 的 岗位 上默 默的奉 献 ,日 复 一 日, 遭 遇挫 折不放 弃 , 不 断做好 ; 超 脱 出人生 的 “
致 力于 消除 黑人歧 视 ,正是 由于 他们 的长期 努力 ,才 有 了后 面的 第 想 ,更在 于能否 坚持 自己的理 想 。 位黑人 州长 罗尔 斯 、随后 出现 的第一 位黑 人 国务卿 、直 到现 在 的 相对 而言 ,理想 的实现 体现 了一 定的 “ 超越 ” ,在 努力 过程 中 肯定 有挫折 、艰 辛甚 至是苦 难相 伴随 ;没有 人能 够随 随便便 成功 。 美 国黑人 总统奥 巴马 。 徐虎 的故 事可 谓是 家喻户 晓 。他在 水 电修理 工的 平凡 岗位 上 , 因此 ,在人 生道 路上 ,有 了 目标 ,更 需要一 种坚 持不 懈的动 力 ,不
上海两期课程改革中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研究
摘要:教科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上海两期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和课程设置及其教科书的出版情况、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介绍近三十年上海地理教科书的变化,发现其在内容组织形式、编写形式以及对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上的要求发生了显著变革。
关键词:地理教科书;课程改革;上海教材改革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一样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1]。
1988年上海获得教科书自主编制权,上海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本文以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为依据,将上海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变革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期课程改革(1988至1997年)和第二期课程改革(1998年至今)。
一、上海第一期课程改革时期的地理教科书(1988-1997年)1.本阶段的社会背景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范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双基’”和“提高全民素质”成为时代主旋律。
“一纲一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已不适合我国国情,于是我国开始探索“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道路。
在这种背景下,1988年5月,受国家教委的委托,上海承担了适应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试验的任务,并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
由此,上海启动了第一期课程改革,简称“一期课改”[2]。
“一期课改”确定了“两个改变”: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改变以必修课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3]。
1989年,上海市制订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总体方案,包括普通教育培养目标及小学、初中、高中分阶段培养目标,中小学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等内容。
1990年,上海市编订九年教育各科课程标准。
1991年9月,开始在全市部分中小学的起始年级进行试验。
1993年,在全市小学一年级全面推行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4]。
2.地理课程设置情况根据1991年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订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草案)》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课程结构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的周课时安排如下:六年级1课时,七年级2课时,八年级2课时。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模板
上海和香港初中地理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初探(金守郡陈昌文地理系)〔摘要〕本文将上海地区的初中地理新教材与香港的中学《新地理》教材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香港教材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主要启示是:(1)中学地理课程应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更新地理课程内容;(2)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应敢于跳出“地理八股”的学科体系;(3)中学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是实现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
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是优化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前言课程和教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历来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理论家、实践家们所普遍关注,因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大都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先导。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现了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学地理教育也与其他学科一样进行了重大改革,这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上加强了人文地理知识,贯穿人地关系主线,使自然与人文融合统一;课程编排力图突破传统模式,且不拘一格;表述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学练结合。
伴随着世界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浪潮,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也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
“一纲一本一统天下”的状况已经宣告结束。
“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成为确立地理课程的基本原则,现代地理教学论的思想、观点和原则融进每一套教材中。
在改革中已出版的六套教材,在外观、内容、栏目编排、图文配置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并较原统编教材有较大的突破。
这将对我国今后的地理教育乃至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于1988年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草案及以后陆续出版的初中地理教材,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3年颁布的《地理科课程纲要(中一至中三)》及文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中一至中三学生用的《新地理》教材为蓝本,着重在初中地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结构、教材的编排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汲取我们进一步改革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养分,择其善而从之,促进中学地理课程、教材的改革,使其向着既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体现国际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潮流的方向发展,进而完善我国跨世纪的接班人的地理素养。
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创新的几点想法
作者: 赵才欣
作者机构: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出版物刊名: 地理教学
页码: 14-15页
主题词: 地理课程;地理思维;发展速率;地理知识;学习模式;区域地理;社会生活;网络技术;经济发展;内容结构
摘要:一中学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创新,要基于对其外因变化和内因问题的检讨。
90年代中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率明显加快,推动社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力度始料不及,知识经济似乎提前到来,知识创新成为对教育的迫切要求;同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科技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打乱了人们原有的学习模式和思维。
新版初中地理教材的课程模式分析
新版初中地理教材的课程模式分析
申秀英
【期刊名称】《湖南教育:上旬》
【年(卷),期】1995(000)003
【摘要】课程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程式。
什么样的课程模式是适合我国初中地理教育的最佳模式,教育学家特别是地理教育学家长期来一直在努力探索,教材几经变更,目前新版初中地理教材(1993年秋季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模式运用上有较大突破,现从教材设计的角度对新教材的课程模式作些简要分析,以便在领会课程设计总体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搞好新教材的教学。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申秀英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浅议课程资源观视野中的初中地理教材观 [J], 许秀春
2.课程资源视野下的初中地理教材观及开发策略 [J], 徐炜栋;
3.课程资源视野下的初中地理教材观及开发策略 [J], 徐炜栋
4.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后初中地理教材变化浅析 [J], 姜君轶;段玉山
5.探索“四个自信”在初中地理课程中的实践路径——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J], 张若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