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程与方法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

(3)在学生掌握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实践性。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治、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6. 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位——课;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过程与方法怎么写

过程与方法怎么写

过程与方法怎么写过程与方法写作是一种学术写作的方式,用于描述科学研究、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提供足够的细节,以确保读者明白我们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写作过程与方法的关键要点,以及一些建议来帮助你写出一篇1500字以上的详细的过程与方法描述。

首先,在写作过程与方法时,应该明确目标并提供一个简洁明了的引言部分。

这部分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的明确陈述以及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简要说明。

在这一部分中,应该让读者了解到你的研究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并阐明你的研究工作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接下来,详细描述你的研究过程。

这部分应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方法、样本选择、实验步骤、工具和设备使用等详细信息。

关键是要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读者能够复制你的研究,并验证你的结果。

你应该解释你的研究方法为什么适用于回答你的研究问题,为什么你选择了这些方法,以及你如何控制实验中的偏差和误差。

在描述研究过程时,你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要点:1. 实验设计:描述实验设计的步骤,包括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定义,控制条件和处理组的设置,以及实验的重复次数。

解释为什么这个设计适用于你的研究问题。

2. 数据采集方法:说明你采集数据的方法,包括使用的工具、仪器和设备。

解释如何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并提供有关收集过程的详细信息。

3. 样本选择:描述你选择样本的依据,包括样本的大小和特征。

解释你的样本是如何代表整个总体的,并讨论可能的偏差和限制。

4. 实验步骤:提供实验的详细步骤,包括测量和处理数据的过程。

确保读者能够按照你的描述进行实验,并达到相似的结果。

5. 工具和设备:描述你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并解释为什么选择了这些工具和设备。

如果可能的话,提供这些工具和设备的详细规格和参数。

除了描述研究过程,你还应该详细描述数据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这部分应包括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统计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解释和结果的验证。

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与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中重要的概念,它们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的控制质量,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一、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将一个大系统分解成一个个小部分进行管理和控制,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工作流程,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更好地控制质量。

过程方法包括设定目标、分解过程、分析并改进过程、量化性能和改进措施等几个关键环节。

1、设定目标在质量管理中,企业需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例如时间、成本、质量等,以此为基准来衡量过程的性能。

2、分解过程将一个大的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过程,然后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能够更加精细地把握质量,更好地控制质量。

3、分析并改进过程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期提高过程的性能。

4、量化性能对过程的性能进行量化,可以采用目标-实际差异、六西格玛图、流程能力指数等方法,及时发现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过程。

5、改进措施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过程,提高质量水平。

二、PDCA循环PDCA循环是过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四个英文字母: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行动),它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质量。

1、Plan(计划)首先,企业需要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设定控制质量的标准,为质量管理制定计划,明确责任人、控制措施和时间安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实施。

2、Do(实施)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对现场进行实施,把控制质量的措施落实到位,逐步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3、Check(检查)对实施的结果进行检查,查看是否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如果不达标,说明存在问题,需要采取行动进行改进。

4、Action(行动)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必要的行动,改进质量管理,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

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并实施实验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它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教学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的详细解释。

首先,教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目标设定: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标,明确希望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什么知识和技能。

目标设定应该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

2. 实验内容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定,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实验应该贴近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 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

实验步骤应该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逐步进行实验,并能收集到准确的数据。

4. 材料准备:根据实验设计,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

材料选择应该符合实验要求,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 实施实验: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流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6.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记录和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实验数据。

7.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完成实验后,应该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和评价。

以上是教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教学实验设计方法:1. 开放式实验设计:学生根据一定的实验主题或问题,自主选择实验目标、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导引式实验设计: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

3. 探究式实验设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过程与方法是指在实现某项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时所采用的步骤和方法。

在工作生活中,过程与方法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任务的完成度、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进行工作或生活中的各项任务时,需要对过程与方法进行规划、制定和执行,从而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目标的生成是过程与方法的重要部分。

目标的生成包括明确任务目标、分析需求和任务前提条件、制定任务方案,以及规划实施步骤和过程等,是任务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明确任务目标是任务开展的第一步。

在明确任务目标时,需要明确任务的具体内容、目的和意义。

例如,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在计划旅游行程时,需要明确旅游目的地、行程路线和旅游方式等。

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可以确立任务的方向和重点,为后续制定方案和执行过程奠定基础。

分析需求和任务前提条件是确定任务开展前提的一部分。

在分析需求时,需要了解任务的主要需求和要求,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在任务前提条件方面,需要了解任务执行的环境、条件和限制,例如,时间、地点、资源和人员等。

通过分析需求和任务前提条件,可以确定任务的基本规划原则和组织条件。

制定任务方案是任务实施的关键部分。

在制定任务方案时,需要考虑任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可以根据任务目标、任务前提条件、分析需求和任务执行步骤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并进行修改和调整。

通过制定任务方案,可以明确任务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措施,为任务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规划实施步骤和过程是任务进展的重要环节。

在规划实施步骤和过程时,需要考虑任务的完成时间、任务的完成质量和任务进程的监督等。

可以将任务分成不同的步骤和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和时间进度,并安排好人员和资源的调配。

通过规划实施步骤和过程,可以提高任务的完成效率、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任务的实现。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生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具体步骤和方法:1. 审核计划:在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后,需要对计划进行审核和评估,审查计划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实现性,若必要,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请用尝试教学法设计”两步应用题”这节 课: 课本例题: 有4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3倍,一共有 多少朵花?
三、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分析
第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与发挥教师的 主导作用相结合为基本特 征,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 合。 第二,通过生动、有趣的 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启发学生动脑、 动口、动手,引导学生探 索发现。 第三,流利照顾学生的个 别差异,鼓励学习方法和 解题策略多样化。 第四,着重研究学生,特别 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 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逐 步达到学会。 第五,在使学生获得适应未 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 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 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 应用技能外,更加重视培养 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第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 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重视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演示法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学生特点, 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具。 2.教具的设计要合理。 3.教师要注意把自己的言语讲解、演示和 板书同学生的观察安排妥当。 4.在演示过程中,要面向全体。 5.演示时还要配合适当的讲解和谈话。
(四)启发式谈话法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 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 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 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 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 么了。
(一) 讲解法 什么叫讲解法? 讲解法有什么特点?有何局限性? 讲解法包括哪些步骤?
采用讲解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2.注意新旧联系,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 3.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 逻辑方法 4.语言要简练易懂,生动有趣 5.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论文写作中如何更好地阐述研究方法和过程

论文写作中如何更好地阐述研究方法和过程

论文写作中如何更好地阐述研究方法和过程在论文写作中,清晰准确地阐述研究方法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让读者了解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为他人评估和重复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阐述研究方法和过程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定义。

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者为了回答研究问题、实现研究目标所采用的策略、技术和程序。

而研究过程则是对研究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步骤的详细描述。

在阐述研究方法时,要先说明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

比如,如果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就要解释为什么这种方法适合研究你的课题,是因为能够快速收集大量数据,还是因为可以获取到特定群体的观点?同时,要详细描述如何设计问卷,包括问题的类型(是选择题、简答题还是量表题)、问题的内容和顺序等。

对于样本的选择也要有清晰的交代,比如样本的大小、抽样的方法(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还是便利抽样)以及选择这些样本的依据。

如果使用了实验研究法,那么需要介绍实验的环境、设备和材料,以及如何控制实验变量和无关变量。

还要说明实验的流程,包括实验的分组、每个阶段的操作步骤以及数据的采集方式。

除了上述常见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也常常被运用。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让读者明白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阐述研究过程时,要按照时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进行描述。

比如,如果是一个长期的跟踪研究,那么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阶段来叙述研究的进展。

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多个相互关联的步骤,那么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说明每个步骤的目的、操作和结果。

在描述过程中,要注重细节。

比如,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在数据分析阶段,使用了什么软件或工具,为什么选择它们?对于一些关键的决策点,要解释做出决策的依据和思考过程。

此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方法和过程,可以使用图表、流程图或者示意图来辅助说明。

比如,绘制一个研究流程的框架图,或者用表格展示不同样本的特征和数据。

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

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

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是指在进行任何活动或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五个重要因素。

这五个要素包括目标、输入、过程、输出和评价。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大要素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一、目标是活动或问题解决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确定目标时,需要明确清晰的目标描述,包括目标的内容、范围和时间要求等。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导整个活动的进行,并使最终的结果符合预期。

二、输入是为实现目标而需要的资源。

输入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各种资源。

在确定输入时,需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合理性,以保证活动或问题解决的顺利进行。

三、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具体操作过程,关键是根据目标设定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在确定过程时,需要根据目标和输入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步骤,并确保每一步的操作都能顺利进行。

四、输出是活动或问题解决的结果。

输出是对目标的实现程度的反映,它可以是物质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等。

在确定输出时,需要根据目标设定明确的结果要求,并确保结果符合要求。

五、评价是对整个活动或问题解决过程的反思和检查。

评价是为了提高活动或问题解决的效果和效率,需要对目标、输入、过程和输出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根据目标设定评价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调整。

以上就是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的详细介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五大要素,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案,从而提高活动和问题解决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总之,过程与方法5大要素在活动和问题解决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在考虑了这五大要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执行和评价活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

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怎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

怎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

怎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指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这个概念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教育培训等。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效率: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和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工作和生产的效率。

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低效率的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生产线,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在项目管理中,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分配任务和资源、进行时间和进度的控制等方式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2.确保质量: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和应用可以帮助确保工作和产品的质量。

通过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可以规范工作的执行和产品的生产,减少错误和不良品的出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度。

举例来说,在科学研究中,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可以帮助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减少实验误差的出现。

在软件开发中,过程与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确保软件的功能和稳定性,减少漏洞和错误的出现。

3.降低风险: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和应用可以降低工作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通过制定规范和标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可以减少不确定性,提高工作和项目的可控性。

举例来说,在教育培训中,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可以帮助课程的有序进行,降低教师控制和学生学习方面的风险。

在工程设计中,过程与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减少安全和环境问题的出现,降低工程的风险。

总的来说,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和降低风险。

通过合理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指导和推动工作和项目的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教案过程与方法怎么写

教案过程与方法怎么写

教案过程与方法怎么写【篇一:怎么写教案】1.教学目的。

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

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

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

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巧妙得当。

教学过程也称教学步骤或教学程序,即用于指导和规范教师课堂活动的步骤。

只有安排好教学过程,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圆满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5.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为备课的其他环节都是为它服务的。

写教案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分步骤分层次地写清楚,必要时还应在每一部分内容后注明所需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所讲授的内容按预计时间稳步进行,不至于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局面。

6.训练内容。

练习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纽带,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更是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因此无论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是何性质,都应在课堂上安排练习时间,而不应满堂灌。

7.小结和作业。

一个好的教案应有始有终。

小结既是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又是强化教学重点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好的总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业则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所布置的课后习题,以便于学生复习、理解、消化授课内容,为学好下一节课的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教师教案怎么写》文章《教师教案怎么写》正文开始-一、课前系统部分(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模板

过程与方法目标模板

过程与方法目标模板
过程与方法目标模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目标描述: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

可以使用SMART 原则,即目标要具备以下特点: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

2. 过程与方法概述:简要介绍过程与方法的内容和流程,包括主要步骤、关键环节等。

3. 过程与方法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执行方法。

可以使用步骤序号、图表或者流程图等方式进行展示。

4. 预期效果与输出:描述每个步骤完成后预期的效果和输出物。

包括具体的数据、报告、决策等。

5. 责任与约定:明确参与过程与方法的各方的责任和约定。

包括项目组成员、执行人员、参与人员等。

6. 时间计划:制定过程与方法的时间计划,包括每个步骤的起止时间、关键里程碑等。

7. 风险评估与控制:分析过程与方法执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

8. 监控与评估:明确过程与方法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包括执行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汇报等。

9. 优化改进:根据实际执行情况,持续优化和改进过程与方法,提高效率和效果。

以上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模板的主要内容,根据具体的项目和领域,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教与考的和谐统一福建师大附中 江泽 连信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课程目标三个方面的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实践推进过程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引起了教与学方式的巨大转变。

在高中数学命题考试评价中,能否体现、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引起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关注,也激发了广大命题研究者的思考,本文就“过程与方法”相关问题做些初探,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过程与方法”的内涵与实质的探究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涉及的行为动词有:“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查阅、借助、模仿、收集、回顾、复习、参与、尝试”,“设计、梳理、整理、分析、发现、交流、研究、探索、探究、探求、解决、寻求”。

过程实质是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规律、特点,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关注探索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掌握学习策略,体会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心得”,对所体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学会实现变式迁移,即在后续学习中能借鉴已有的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储备”,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探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可操作性探究“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等,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所对应的行为动词,能否命制适当的试题并以此为依托,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呢? 案例1:(2009 福建 省质检 理18)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与四个侧面的 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Ⅰ)写出四棱锥P ABCD -中四对线面垂直关系(不要求证明); (Ⅱ)在四棱锥P ABCD -中,若E 为PA 中点,求证:BE PCD 平面;(Ⅲ)在四棱锥P ABCD -中,设面PAB 与面PCD 所成角为090θθ<≤︒(),求c os θ的值.评析:《课标》中“立体几何”突出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的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各自的内涵和特性,它们又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它通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过程而最终实现;过程与方法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它渗透在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中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和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伴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而实现。

三维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体育与健康课程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制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这样一个三维体系目标,其中课程目标被分解为五个领域目标,每个水平级别,都定义了该水平在五个领域的水平目标,每个水平级别的五个领域都有各自的领域水平目标。

领悟了这样一个三维体系目标,也就明确了教学思路,教学的设计、内容的选择与教法的运用也就会更加合理。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呢?一、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握所教学生学龄段的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根据目标体系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地区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来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目标统领内容。

学生在课中能认真学习教学内容,也就能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就是要学生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即掌握经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经历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来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还要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并能及时调整教学并加以引导。

中观教学设计

中观教学设计

1.中观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从课程设计的范畴来看,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

微观设计是指对单节课层面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宏观设计是指针对某一学科课程或整本教材进行的教学设计;中观设计,是指介于课程与课时之间所展开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对课程单元或主题模块的设计。

中观教学设计能使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往下可以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往上可以较好地兼顾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

然而,中观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各个微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只有每个微观的设计都达到目标要求,才能最终实现中观层面的目标达成。

(说得好)2.单元目标设计的描述方法?(1)知识与技能。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

这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

这方面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这方面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其逻辑起点是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在教学设计方案中具体描述教学目标时,目前在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BCD法",其具体含义是:A——对象(audience):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应注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C——条件(condition):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D——标准(degree):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序)。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

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区别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为了深刻理解2000版ISO9001标准,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本文主要对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的概念、应用及相互关系和区别进行初探。

一.过程方法的概念1.过程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由上可知:过程是活动,是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其目的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

对任何一项影响质量的、相对独立的要素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采用过程的方法进行管理。

过程可以组成一个网络,一个过程的输出往往是另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的输入,例如:设计过程的输出就是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检验过程的输入。

过程还应该是增殖的,也就是说输出应大于输入活动。

2.过程的特点(1)有输入和输出。

输入是实施该过程的基础、依据或要求,包括资源、条件和方法;输出是该过程完成后的结果,即中间产品或最终结果;(2)实施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使用与所开展的活动相适应的资源,包括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金等;(3)为了确保过程的质量,应针对该过程的活动规定实施方法,即制定程序。

并且认真执行程序开展活动,控制过程的质量;(4)应对输入、输出在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必要的测量,以证实他们的正确性、适宜性和符合性。

3.过程方法的含义所谓过程方法是指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内容包括:(1)站在系统和总体角度,识别有哪些过程;(2)确定的每个过程,识别与其他过程的关系;(3)管理过程和过程之间的关系,如何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

4.过程方法的作用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得到期望的结果,包括节约资源、缩短周期、防止失误、降低成本和提高过程结果(输出)的有效性等,具体的作用是:(1)在方针和战略形成方面,在组织内利用规定的过程,可导致更可预测的结果、更好利用资源、更短的周期和更低的成本;(2)在目标制定方面,由于掌握了过程能力,可制定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指标;(3)在运作管理方面,采用过程方法可减低成本、预防差错、控制变异、缩短周期、得到更可预测的结果;(4)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建立更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如采用聘用、教育和培训等方法,使这些过程更符合组织的需要,建立一支更能干的员工队伍。

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有哪些1.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思维过程,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等步骤,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原理。

科学方法包括问题提出、假设设定、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论等步骤,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2.问题解决方法:问题解决方法是一种针对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行动方式,旨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分析法、综合法、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通过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3.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方法是一种用于规划、组织和控制项目活动的工具和技术方法。

项目管理方法包括项目目标确定、项目范围明确、资源分配、进度控制等步骤,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4.经营管理方法:经营管理方法是一种用于组织企业资源、指导运营和决策的方法。

常见的经营管理方法包括管理层级制度、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团队管理、决策分析等,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5.沟通与协作方法:沟通与协作方法是一种用于促进有效沟通和协作的方法。

常见的沟通与协作方法包括有效倾听、表达清晰要求、激发团队合作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6.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用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常见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思维导图、问题解答、实践训练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7.决策方法:决策方法是一种用于做出决策的思维过程和方式。

常见的决策方法包括SWOT分析、决策树、多因素评估、模拟决策等,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8.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一种用于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方法。

常见的创新方法包括思维导图、头脑风暴、逆向思维、六顶思考帽等,通过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的灵感和能力。

总结起来,过程与方法是人们在实践中采用的一种行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包括科学方法、问题解决方法、项目管理方法、经营管理方法、沟通与协作方法、学习方法、决策方法和创新方法等。

过程和方法目标

过程和方法目标

在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 而“过程与方法”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抓住“过程与方法”,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的落实.把“过程”列为教育目标, 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等因素, 做到在过程中落实“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中孕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理念中,方法目标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能力,获得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

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会学" 的目的。

注重过程与方法, 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课件演示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的特点,折纸,剪纸,认识折线就是对称轴,通过指导画对称轴、画对称轴的另一半图形加深理解对称的特点,发现普通的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活动中观察、思考,理解对称现象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三位目标的统一。

音乐过程与方法

音乐过程与方法

音乐过程与方法
音乐课教学过程与方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音乐欣赏法
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

(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3)参观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亲身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1)练习法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

(2)律动教学法
是人体随着音乐做各种有规律的协调的动作。

(3)创作教学法
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包括即兴创作、表演创作等。

在“感受音乐意境”环节上,信息技术的作用非常大。

信息技术的有效介入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必须运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习的动机。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

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课程目标。

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

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动的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没有主动性的教学,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传授形式,也就没有了交往,没有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合作,自然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产生的工具,更谈不上做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而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

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方法中完成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 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

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

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

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

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

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

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

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