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合集下载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分类法:按照不同的成本项对成本进行分类,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

2. 功能分类法:按照成本在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功能上的归属进行分类,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

3. 管理核算法:根据管理需要对成本进行核算,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别成本法等。

4.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按照作业进行核算,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有多个不同的作业需要计算成本的情况。

5. 标准成本法:将成本按照预定的标准进行核算,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小、稳定的情况。

6. 差别成本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核算,以便分析成本控制的效果。

7.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与间接成本进行区分,只将直接成本
计入产品成本。

8. 全面成本法: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适用于产品的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

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效益。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那么,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呢?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即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不同产品或作业的成本特点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它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成若干个作业,然后根据每个作业的成本特点进行成本核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工序相对独立的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有利于成本控制和管理。

其次,还有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产品的成本情况,有利于企业进行定价和经营决策。

此外,还有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叫做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成若干个作业,然后根据每个作业的成本特点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工序相对独立的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每个作业的成本情况,有利于成本控制和管理。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成本核算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成本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法、活动成本法等。

每种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总的来说,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管理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客房成本核算方法

客房成本核算方法

客房成本核算方法客房成本核算是酒店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可以帮助酒店管理者了解客房运营的成本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客房成本核算方法及其拓展。

1. 直接成本核算方法:直接成本是指与客房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工资、能源消耗、清洁用品等。

使用这种方法,酒店可以准确计算出每间客房的直接成本,并据此进行定价和成本控制。

2. 间接成本核算方法:间接成本是指与客房间接相关的成本,如行政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用等。

酒店可以通过将间接成本按照某种方法分摊到每间客房上,来计算每间客房的总成本。

3. 指标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一组指标来计算客房的成本,如每间客房的平均房价、入住率等。

通过监控这些指标,酒店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异常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差异成本核算方法:差异成本是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酒店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通过分析差异成本,酒店可以了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成本超支,从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5. 时段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时段(如旺季和淡季)计算客房的成本,这有助于酒店管理者了解在不同时段下客房成本的变化情况,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扩展内容: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客房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酒店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客房运营的成本:1. 活动成本核算方法:根据酒店的不同活动(如会议、宴会、婚庆等)来计算客房的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酒店了解每个活动对客房运营成本的影响,从而进行活动策划和成本控制。

2. 毛利率成本核算方法:通过计算客房的毛利率(即销售额与成本之间的差异),酒店可以了解每间客房的盈利情况,并据此进行定价和成本控制。

总之,客房成本核算是酒店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核算方法,酒店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房运营成本,并做出相应的策略决策,从而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综合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企业能够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经营决策、定价策略以及成本控制等提供了依据。

在商业企业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全面成本核算方法和直接成本核算方法。

全面成本核算方法是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整合和统计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将所有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都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并按照不同的成本要素进行分类,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全面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分布,为管理层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但是,全面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所以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较大,容易导致成本核算的周期较长,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直接成本核算方法是将企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只将直接成本计入核算范围,而不考虑间接成本的核算。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直接相关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而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间接相关的成本,如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直接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易于操作,成本核算的周期较短,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但是,直接成本核算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有可能导致成本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完整,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商业企业常常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方法。

对于规模较大、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来说,全面成本核算方法更加适合,因为它能够提供较为准确和全面的成本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有较好的支持作用。

而对于规模较小、产品种类较单一、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来说,直接成本核算方法更加合适,因为它操作简单,计算周期短,能够提供一定的成本信息支持,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01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 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02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哪些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哪些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哪些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是哪些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应当采用哪些方法?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分类法(1)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4)适用范围分类法适合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企业。

如:鞋厂、轧钢厂等。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产品销售生产成本,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现将几种主要成本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是一种计算工作比较简单的方法。

一般运用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单步骤生产)。

例如自来水生产、原煤原油的开采等。

这类生产往往品种单一,封闭式生产,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存在。

既使有在产品,数量也很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除以产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在简单法下,生产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由于简单法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的问题,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故称之为简单法。

1、品种法的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就需要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

(2)成本计算期由于大量大批的生产是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无法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计算产品成本,从而将本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成本配比,计算本月损益。

因此,产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计算的,与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简单生产是一个生产步骤就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

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没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复杂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复杂生产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步骤的生产,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生产线上都会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摘要: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和合理的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优化经营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商品流通企业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现代成本核算方法。

一、传统成本核算方法1.1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核算法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将成本分为两类: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不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固定人工成本等。

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费用、生产工序中的人工成本等。

通过将成本按照这两类来分配和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规律。

1.2 生产成本法生产成本法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将成本分为三部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原材料成本包括购买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费用。

人工成本主要是指直接劳动的成本,包括直接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劳动费用等。

通过对这三部分成本进行核算,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成本。

1.3 经营费用法经营费用法是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成本分为两部分: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

生产费用主要是指与生产相关的各项费用,如工资、折旧等。

经营费用主要是指与经营管理相关的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通过将成本按照这两部分进行划分和核算,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现代成本核算方法2.1 活动基础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是现代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个活动对成本的贡献程度,从而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2.2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现代成本核算方法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等。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为定价策略提供依据,还能协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核算方法都有哪些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发电、采掘等企业。

在品种法下,企业会按照产品的品种来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月末时,再将归集的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接下来是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比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在分批法中,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企业通常会根据订单或者生产任务通知单来确定产品的批别,并为每一批产品设立生产成本明细账。

由于每批产品的生产周期往往不同,所以通常不存在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再说说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比如纺织、冶金、造纸等企业。

分步法又可以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生产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而平行结转分步法则是不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费用和应由产成品负担的份额,然后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分类法和作业成本法。

分类法是按照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企业,比如鞋厂、服装厂等。

在分类法下,先将产品按照类别分类,然后按照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以下介绍8种成本核算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件,2万元;8日购入200件,2.2万元;10日发出存货4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500=84元。

所以10日发出存货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28日发出存货200件。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元;30日购进200件,2.5万。

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

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企业核算成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 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二、全月平均法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取出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期初的进货成本,计算出本月存货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作为基础算出本月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实际成本。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加工程序多样的企业。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是按照作业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核算的,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情况,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其次,我们要介绍的是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核算方法,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产品差异较小的企业。

在直接成本法中,直接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是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的,间接成本则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范围广泛,是许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

再次,我们要介绍的是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准进行核算的方法,它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规格固定的企业。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会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特点确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提高成本控制的精度和效果。

最后,我们要介绍的是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

在活动成本法中,成本是根据活动的消耗情况进行核算的,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各项活动对成本的影响,有利于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直接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简单的企业,标准成本法适用于产品规格固定的企业,活动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批发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批发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批发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批发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个别计价法就像是给商品贴上了专属标签!比如说,咱店里那些高档的、独一无二的商品,用个别计价法来核算成本,那可再合适不过啦!这能让我们清楚知道每个独特商品的成本到底是多少,绝对不会搞混。

可不是吗,这样咱才能精准掌握利润呀!
2. 哎呀!加权平均法就好像是给成本算个大总账!拿咱那堆经常进货的常规商品来说吧,每次进价可能有点波动,但通过加权平均法,就能算出一个比较均衡的成本呢!就像我们过日子得平均算算账一样。

这样一来,管理成本不就轻松多了嘛。

3. 嘿哟!分批法就像把成本分成一小批一小批的来算!咱举个例子哈,那次进了那批特色小饰品,采用分批法,就能专门针对这一批的成本细细核算,多清楚呀!这样我们就能准确知道每一批货的成本情况啦,是不是很神奇呢。

4. 哇塞!分步法,这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好比说咱做的那种复杂产品的成本核算,一步一步地算,多有条理呀!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分析成本,最后就能得出整体的成本啦。

这样咱心里就能有个数呀,还能更好地做决策呢!
5. 诶呀!分类法,这简直是成本核算的好帮手呀!咱店里那么多种类的东西,用分类法把相似的归到一起算成本,多方便呀!就像整理衣柜把衣服分类一样,一下子就清楚明白啦,还能提高效率呢!你说好不好。

6. 哼!定额法呀,就像给成本定了个规矩!假定咱知道某种商品的成本大致是多少,然后用定额法去核算,看看实际情况和定额有没有差距,这多有意思呀!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啦,对咱控制成本太有帮助啦!
总之啊,这些成本核算方法各有各的用处,得根据咱批发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挑合适的用,才能让咱的生意越做越好呀!。

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基本方法1、品种法(1)定义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品种法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产品品种。

实际工作中,可以将“品种法”之下的成本对象变通应用为:产品类别、产品品种、产品品种规格。

(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品种”为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以“品种”为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以“品种”为主要对象进行成本分析。

4)适用范围品种法适合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如发电、采掘业、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终产品的企业。

2、分批法(1)定义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成本对象产品的“批”。

分批法是一种很广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批号”、“批次”的定义。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确定成本对象:产品品种、存货核算中分批实际计价法下的“批”、生产批次、制药等企业的产品“批号”、客户订单——即按照客户订单计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业需要并自定义的“批”(3)计算方法及要点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在产品间分配采用定额法。

(4)适用范围?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3、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
1. 分类核算法呀,就好比整理房间,要把不同的东西归类放置。

比如说咱开个超市,把食品归一类、日用品归一类,这样核算成本不就清楚多啦。

2. 分步核算法,这就像爬山,一步一步来,清晰知道每个阶段的花费。

像生产一个产品,从原材料到各个加工步骤,都分别算算成本,多明白呀!
3. 标准成本法,那就是个标杆呀!好比跑步比赛有个目标成绩。

比如设定一个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和实际对比,很容易就看出问题啦。

4. 作业成本法,就跟给任务打分一样。

像一家快递公司,不同的业务流程都算算成本,就清楚哪些环节最费钱啦。

5. 定额核算法,这不就是给成本画个框框嘛!比如说规定每个月水电费不能超过多少钱,然后以此来控制,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呀。

6. 比率核算法,就像看比例一样。

假设公司的营销费用占比不能太高,通过比率核算来把控,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7. 约当产量法,类似于预估一下成果。

比如生产线上还没完工的产品,大致估算下相当于多少完工产品的成本,神奇吧。

8. 成本习性法,那就是了解成本的脾气呀!知道哪些是固定的,哪些会变,这不就好管理成本啦。

比如店铺租金是固定的,而原材料随产量变化,很好玩吧!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各有各的用处,都能帮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让企业发展得更健康更长久呀!。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成本核算是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并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

下面是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1.目标设定: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核算的产品或服务。

2.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内外部需求,将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照功能划分(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按照责任中心划分(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以及按照对象划分(如分部或项目等)。

3.成本汇总:根据分类结果,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汇总,形成汇总表或报表。

4.成本分配:将企业共同发生的一些成本项目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间接分配、分步分配等。

5.成本计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已分配的成本,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6.成本控制:根据成本计算结果,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7.成本报告:根据特定的时期和需要,编制成本报告,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8.成本审计:对成本核算过程中的数据和方法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1.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成本法:将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间接分配,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等。

3.边际成本法:计算产品的边际成本,即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以便决策是否继续生产或增加产量。

4.差别分析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确定成本的变动情况,并找出偏差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5. 活动 Based 成本法:根据企业的活动,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并计算各个活动的成本,以便确定产品的成本。

6.作业成本法:适用于按照订单生产的企业,将订单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然后再分配给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满意回答2010-04-17 11:16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

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二、制造成本的审查要点审查制造成本,应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的内容、分配的方法,获取经济业务中的原始记录、单据、记账凭证,采用核对法、审阅法、复算法进行审查。

审查要点如下:⒈审查费用发生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有无虚假成本,有无非生产性费用和扩大成本列支范围等挤占成本的现象;⒉跨期摊销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⒊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式是否正确。

有无未按规定将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分配的情况;⒋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准确。

有无任意改变方法少记或多记产成品成本及利用保留在产品成本,人为多计算或少计算产品成本,从而调节利润的情况;⒌会计处理是否恰当,有无影响当期成本情况。

三、制造成本审查方法由于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复杂,会计核算工作量大。

因此,注册税务师在进行纳税审查时,应当借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通过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及对遵守性的测试,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审查,这样既能降低审查工作量,又能确保审查质量。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

内部控制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或指挥进行购货、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种规章制度。

因此,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⒈可靠的内部凭证制度。

企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凭证,以种类全、内容完整、连续编号的一些处理经济业务的凭证,作为会计处理依据。

⒉完善的簿记制度。

在可靠的凭证制度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账簿和报表制度,确保会计记录的严密性。

⒊严格核对制度。

包括凭证之间的核对,凭证和账簿之间的核对,账簿和报表之间的核对等。

企业建立严格的核对制度,有利于及时改正会计记录中错误,做到证、账、表三相符。

⒋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

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自己的合理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以书面文字形式,作为会计处理方法的依据。

⒌定期资产盘点制度。

对上述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体系可靠程度进行遵守性的调查:第一、采用询问法。

询问企业是否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设计调查表格,将你想要询问的项目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

对想要问的内容及企业回答,要逐项进行并做好记录,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企业生产环节的业务流程、控制程序、核算方法有所认识。

第二、采用抽查法。

验证内部控制是否一直在运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核算的正确性。

我们可以对上述的询问内容,选择对成本影响最大的项目,抽取样本—原始单据、凭证进行查看,并对企业回答进行核对,判断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询问和抽查,对被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可得出这几种结论:第一、依赖程度高。

被查企业具有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发挥作用。

因此,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很小,可以相应对该环节减少审查的工作量,甚至于可以不查。

第二、依赖程序一般。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良好,但存在一定缺陷或薄弱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以对薄弱环节项目进行较为深度的审查。

第三、依赖程度低。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错,从而导致无法依赖。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制造成本详细审查。

审查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一按成本项目进行审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

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

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

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

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

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

计算处理: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

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

审查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

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

并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还应审查废料及多料的返库是否及时,是否办理“假退库”手续。

通过查看“生产成本”账红字冲减成本金额,判断其正确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②选取某月资料核对实际工时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相应的实际工时是否相符,查明有无虚报工时、多列工资扩大成本,减少利润。

③抽取并核对生产部门若干期间的工时台账与实际工时统计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时记录,确保工资核算真实性。

④当没有实际工时统计记录时,根据人员工资分类表,计算复核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否合理正确,有无出现与生产量偏离太大的数据,如有,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⑵对采用计件工资制的,抽取产量统计报告、个人(小组)产量记录和经批准的单位工资标准或计件工资制度,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核对按统计产量和单位工资标准计算的人工费用与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组)产量记录,审查是否被汇总计入产量统计报表中。

⑶对于采用标准成本法,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报表、工时统计报表和经批准的工时、标准工时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汇总表等资料,运用核对法进行审查。

①根据产量和单位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总量,再乘以标准工时工资率,以审查其是否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的年度内有无重大变更。

⒊制造费用成本抽取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按项目分列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关的统计资料及其相关原始记录。

⑴审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归集的制造费用内容是否正常,开支的标准、发生的费用是否是应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不符合规定的应剔除计税处理。

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中,固定资产折旧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审查方法在第五节中讲解。

⑵在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中选择一个产品,核对其分摊的制造费用与相应的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是否相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