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现象 诠释
禀赋概念的理解与诠释
禀赋概念的理解与诠释关键词中医禀赋学说遗传信息胎传信息学术探讨禀赋的概念,在中医学浩瀚的医籍文献中,记述颇多,诸如:禀质、禀受、禀气、资禀、赋气、资质等,另有胎禀、胎赋、胎肖、胎传及天赋、天授、天年、先天、素体、素质等等。
禀意接受,是子代承受父代;赋即给予,是父代赋予子代。
辞书对于禀赋的解释大体相同,但也有细微差别,《辞源》:“禀赋,称人所禀受的资质。
”《辞海》:“禀赋,犹天赋,指人所禀受的天资或体质。
”《康熙字典》引“《韵会》:禀受也,给与也。
《礼·中庸》:天命之谓性。
性者,人所禀受。
朱传注曰: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
”在此“气”即可理解为物质,“理”则为功能。
即生命的功能依一定的物质基础向下一代传递。
《现代汉语词典》释禀赋为:“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中医大辞典》则把“禀赋”解释为“先天赋予的体质因素”。
中医禀赋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时代的《内经》,其《灵枢·天年》篇曰:“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为成人。
”张景岳《类经》云:“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是也。
”明·石寿棠《医原》曰:“人身囫囵一个形躯,禀父母之精血凝结而成。
”可见,禀赋来自于父母,即是先天人所禀受的“精”与“气”等物质基础,而且还有“神”、“理”等生命功能。
然而中医学中禀赋概念尚待研究,应用现代诠释学的原则与方法做初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禀赋以遗传信息为主禀赋之源便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源来自父母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
”《灵枢·本神》篇说:“生之来,谓之精。
”《灵枢·决气》篇也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可见禀赋受于父母,在未生之前,亦即是先天。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举例子。
1、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详尽化,以便读者理解。
(文中如有: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譬如等词语,大凡可判断为举例子。
)2、作用:把繁复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详尽生动。
3、答题模式:真实详尽地说明了……的特征(或事理)4、例题展示。
《中国石拱桥》在写出了石拱桥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柔美,坚固耐用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说明,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举例子,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真实详尽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柔美,坚固耐用这三大特点。
5、牛刀小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二)列数字。
1、概念: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
(数字可分用确数和概数)2、作用:运用数字,从数量方面详尽确凿地突出事物的特征。
3、答题模式:确凿地说明了……的特征(或事理)4、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壮,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答:介绍桥的长度和宽度,详尽、确凿地说明了赵州桥雄壮的特点。
5、牛刀小试。
这只蟹的体长超过20厘米,重量达2.5公斤,可算是蟹中的巨无霸了。
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三)作比较。
1、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2、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了说明效果。
3、答题模式:拿××和××比较,突出说明了……的特点。
4、例题展示。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大凡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答:作比较,拿古代的宫殿、大凡住房和苏州园林来比较,突出说前了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5、牛刀小试。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赫,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议论文写作之“核心概念”界定
议论文写作之“核心概念”界定作者:丁凤梅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第12期概念解析依据高考评分细则,“概念清”“含义明”是判断议论文合格的标准,也是立意多元、高远的关键。
考生往往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结构模式化、概念模糊化、语言空洞化的现象,致使全文缺少思想深度。
基于此,“概念明确”“表达多元”应该是议论文训练的重点。
所谓“核心概念”是指一篇文章中能够统领全文思路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材料中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给出现一些“关键词”,这些词有的本身包含多重含义,如2022年新高考I卷的“本手”,既指“通常的方法”,又有“功夫扎实”“理解深刻”等语境意。
可见,有效提取概念,阐释概念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文题链接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做事的态度和胸襟、眼界。
往往格局大了,天大的事情也会变小,格局小了,再小的事情也会变大。
一个人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
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文题材料辩证地分析了“格局大”与“格局小”对做人、做事的影响。
在写作过程中,要辩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格局大”的特点、本质、意义。
同时,为了让立意鲜明、高远、多元,还需要有效地界定“格局”这一核心概念,深刻独到地表达自己对“格局”的理解,进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分析论证。
技法运用技法一:解读法所谓的解读法就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理性阐释,用最直接的方法对其下定义、作诠释。
1.下定义下定义是用概括性的语言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简单明了的表述。
比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授业”“解惑”阐明了“教师”的职责。
通常在写作中,可以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指的是什么”的格式,也就是“甲就是______”。
用这种方法,可以这样对上面的文题关键词“格局”下定义:格局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独特的价值判断和辩证认识,展现的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胸襟、气度。
(完整版)说明方法的判定(概念)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种类: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1.举例子——具体、明晰、真实概念: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云能预示天气。
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答题格式:本句话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具体的例子,真实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引资料-—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概念: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引用故事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强了趣味性。
3。
作比较——鲜明、突出、具体概念: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概括介绍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对事物本身的表象进行无偏见的描述和分析。
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不受任何预设或理论框架的干扰,只专注于事物本身的表像和表现。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由爱德华·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提出和发展。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活动是唯一的存在方式,并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捕捉事物的真实面貌。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义,表现,和直觉等概念,以及现象学的方法论。
我们将深入解析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在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象学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介绍现象学的起源,我们将了解现象学在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表现和解释等关键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们将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探讨现象学在研究和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论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深入思考现象学在当代的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流派。
通过对现象学的起源、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进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象学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文本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总结现象学的定义和关键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探讨现象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深入思考现象学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用概念阐释来构建议论文说理的层次
用概念阐释来构建议论文说理的层次作者:施仁港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06期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概念阐释(含概念界定)就是属于“正名”的工作,是议论说理的前提。
徐贲先生认为:“清晰的概念对于任何一种理性、逻辑的说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说理都是从定义开始的。
”不仅如此,在议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概念阐释还有很强的篇章构建功能,经常用来拓展议论文的说理层次。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具体探讨。
一、概念阐释构建议论文说理层次的依据议论文写作中的概念阐释一般是指对文章的论题、论点和试题中出现的关键词语、短语和句子等核心概念作出合宜的说明、陈述和解说,以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说理的过程中,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只能表达一个确切含义,而且要一以贯之,对全文的思路起统领作用,否则就有可能违反同一律,产生偷换概念或偷换话题的错误,而这是论证说理的大忌。
因此,概念阐释的主要目的,就是从核心概念的众多可能的意义中筛选出最为切合特定语境的特定意义,或者赋予核心概念只有在特定语境下才能成立的特定意义。
核心概念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意义,比如引申义、深层义、象征义、比喻义、新解义和临时义等都是经阐释以后才凸显出来的,它们有的成为文章立论的依据,有的成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则成为文章的分论点等,这些凸显出来的特定意义通常也就是文章独到或深刻之处。
阐释核心概念的方式,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下定义、作诠释、作比较(对比)等,而从广义的角度来考察,则尽可以不拘一格。
其主要方式有下面几种:1.集中阐释概念的内涵,为确定文章的立意提供依据集中阐释概念的内涵,可为下文要展开的论证说理提供依据,确定立论的范围。
这又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只对概念进行界定,尚不构成具体的议论说理的层次;另一种是对概念进行界定后,同时还对之进行具体的阐述解说,往往构成议论说理的一个层次。
2.从多个层面来阐释概念的内涵并分别加以论证阐析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或层面来分条阐释核心概念的内涵,而且每一角度或层面的内涵均为文章所在层次的论点并分别对之论证阐释。
第九讲:现象学、诠释学理论和教育改革
9.2、存在现象课程理论
坚持哲学/美学取向,以现象学、诠释学、精神分 析、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是意义的诠释者 和创造者,所有的活动应从自我开始。在教育上, 提升学习者个体的自我意识比获取客观知识更为重 要,学生是意义的负载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意 识及其主体性,教学应是师生交互作用,共同完成 价值创造的过程。以派纳、格林、休伯纳、格鲁梅 特、威利斯(George Willis)、范梅南(Max van Manen)等为主要代表。
4、课程探究的方法 :
“反思”、“对话”、“本质直观 派纳、格鲁梅 :“自我履历法”(autobiography method) 范梅南:对教育学本质问题的把握两种不同的出发点 史密斯:诠释学的对话理论
9.8.、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启示(1)
(一)课程观的转向 1 自我即课程,体验即课程 2 反思即课程 3 生活即课程
“非理论的”(atheoretical),是因为理论的本性是反思、批判, “当课程理论完全依附于实践而不能对实践进行反思、批判的时 候,它必然是‘非理论的’”。
“非历史的”(ahistorical),是因为课程理论屈从于“技术 理性”,并试图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开发的规则。所 以,需要进行概念重建,使课程研究从一个本质上是技术性的、 实践导向的、非理论的和非历史的领域转变为一个理论化的、概 念自主的,本质上是历史的、个体的和运动变化的领域。
9.3、批判课程理论
坚持社会/政治视野,以批判理论、哲学解释学、 新教育社会学为理论基础,认为人虽有主观能动 性,但人的自主和解放是社会实践的结果,教育 首先需要激发学生意识的觉醒,在“历史—政治” 的意识形态批判中,解除造成教育非人性化的因 素。所以,他们主要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强调抵抗、自我解放和开放。 该派以阿普尔、麦克唐纳、吉鲁、威克斯勒 (Philip Wexler)、曼恩(John S. Mann)、弗 雷尔(Paulo Freire)等为主要代表。
作文核心概念阐释
小结
1.挖掘阐释:联想特点、本质、联想成因、意义、作用等 定类别: 一种智慧、策略、境界、方法、定力、过程、
要求、选择、态度 …… 注意 :内涵、外延;“从材料中来”
句式:是…是…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 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 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朗读者》
誓言;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
悲天悯人……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
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② 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就 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慨叹与怅惘。
方法:举例阐释法+征引文句法 思维路径:积累素材—精准选择—排比呈现
评一评
阐释浅薄 理解有误
评一评
局限于材料 缺少思考阐发
评一评
缺乏文采 缺乏联系
概念阐释原则
精准
深刻
个性化
活动二:学习品鉴,路径探寻
任务:速读平板推送的 3组语段,小组内讨论 交流并归纳阐释概念的 方法。
示范语段一
语段1:何为社会精英?那是一个群体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的人, 那是一个领域内掌握更多话语权,享受更多社会受众、拥有更多 社会资源的人。他们往往能以某一方面杰然于众的特质获得外界 赞誉,屹然立于芸芸众生之间。——《人民日报》
白:不满,不足,空虚,空白 补白:弥补不足,使不空虚,使有意义 留白:留出空闲,留出余地,留出创造和想象的机会
联想社会背景(命题者意图)
2020年,我国的双减政策出台,目的就是减轻孩子们的压力,给 生活留白,让他们拥有这个年纪最独特的想象力,给他们留白,才是 对他们更好的教育。其实需要留白的人不止只有小孩,还有我们所 有人。我们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里游走,每个人都像一个代码, 世界就是大数据,无时无刻包围着我们所有人。留白是补白的必要 前提,补白是对留白的修饰与再现,但需加以斟酌,有所补也要有 所留。快节奏的今天,周围的环境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急追猛赶的紧 迫感。但是,生活需要“补白”,但也别忘记“留白”,须知劳逸结合 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诠释·辨析·论证——论述文写作课堂教学案例及点评
2018.4本版编辑/·高中◉执教:王则璎点评:洪方煜◆写作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的话题———“网红”。
说到“网红”,你会想到谁,或者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分享两则近日走进老师视线的“网红”信息(展示图片)。
1.杨陆野:这位小伙子是我们临海人,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生,在经历了“中国留学生辱华事件”后,他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为祖国发声,为家乡作证,表达了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感激。
一时间,这位临海小伙成了“网红”。
2.蒋金镯:这张照片里的老师是我的同事蒋老师。
担任高三班主任的他在高考前夜,身穿汉服手摇折扇,用灿烂的笑容为即将奔赴考场的孩子们减压,用“马到成功”为他们祝福。
照片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也红了一把。
(点评:写作教学难,论述文写作教学更难。
一开始能否激发学生兴趣,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要素。
王老师从当前校园热点中选出了两个典型事例:杨陆野是中国留学生(杨舒平)辱华事件的亲历者,同时以自己的演讲挽回了中国人的形象,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蒋金镯老师的事件恰好在高考前一天,为了给同学们减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倾情演绎了一回穿越。
两个事例的主人公,一个是从我校刚毕业四五年的留学生,一个是高三老师,时间空间的近距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一下子让学生对“网红”的概念不再遥远,变得可亲可近可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一下子得到了激发。
这为课堂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二、诠释“网红”概念1.听了这么多“网红”的现象,同学们,你对“网红”有怎样的看法,持怎样的态度呢?(学生自由评说。
)2.我们听到了几种不同的回答:有赞同、反对,既赞同又反对,还有不知道。
且不说谁优谁劣,孰是孰非,我们就想想,为什么我们的看法会出现差异?为什么不确定、不知道?其实是由于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或者说是对“网红”这个概念没有搞清楚。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试着对“网红”这个概念进行诠释,看看我们能收获些什么。
现象学 诠释法
现象学诠释法
现象学诠释法是一种哲学方法,也是现象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主张要通过对现象进
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来阐释事物的本质、意义和存在。
现象学诠释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思想。
胡塞尔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世界只是表象,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意义。
因此,现象
学诠释法强调将关注点从客观的事物转向主观的意义和体验。
现象学诠释法的核心是对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种观察并不是简单的表面观察,而
是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现象中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
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现象学减法”、“归化”和“懒惰地煮靠”。
现象学减法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它是指通过将事物分解为其不同的层次和方面,
来寻找背后的本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件物品的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来了解
它的本质和意义。
这种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揭示它们背后的意义。
归化则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我们将不熟悉的事物转化为熟悉的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诠释它们。
比如,通过将一个陌生的文化事物比作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揭示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懒惰地煮靠则是一种理解和诠释方式,它要求我们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尽可
能地接受和理解事物,从而更好地诠释它们。
现象学诠释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意义和
存在。
这种方法强调将关注点从客观的事物转向主观的意义和体验,它通过对现象的深入
观察和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作诠释说明方法例句
作诠释说明方法例句
诠释是对一些概念、观点或文本进行解读,阐明其内涵和含义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诠释方法的例句:
1.对于这幅画的诠释,我们可以从艺术家的视角出发,探索他所想要
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2.在对这个哲学理论进行诠释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解读方法,
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其核心观点。
3.从历史的角度来诠释这段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
文化观念。
5.这篇科学论文需要进行深入的诠释,以解释实验结果背后的原理和
推论。
6.对这个事件的诠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
因素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8.通过对这个法律条文的诠释,我们可以了解法律的具体适用范围和
意图。
9.在文化研究中,对特定文化现象的诠释能够揭示出文化的价值观和
惯例。
10.在对这个心理学理论进行诠释时,我们需要结合实证研究和理论
推导,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区别下定义作诠释分析
区别下定义作诠释分析
定义、作诠释和分析是三个概念,在语言学和语法学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首先,定义是对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特点或范围进行明确和准确的叙述。
定义可以通过描述、阐述和举例等方式来实现。
在科学和学术领域,定义是基础和起点,用于确立概念的意义和范畴。
最后,分析是对一个事物、问题或事件进行详细的剖析和研究,以增加对其结构、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理解。
分析可以通过分解、归纳和推理等方法来实现。
在学术研究和评论中,分析常常用于解剖一个复杂的主题或现象,并提供对问题的深入洞察和合理的解释。
另外,定义是一种较为简洁和精确的叙述方式,着重于事物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作诠释则在理解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解释来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分析则更加深入和全面,包括对事物的多个方面和关联因素进行研究和考虑。
厘清概念,拓展思维——例谈概念分析法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厘清概念,拓展思维——例谈概念分析法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发表时间:2020-11-18T15:30:09.470Z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9期作者:钟乾松[导读] 概念分析法在议论文写作中意义重大,学会厘清概念,拓展思维,紧扣核心概念行文,议论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深刻透彻钟乾松福建省武平一中摘要:概念分析法在议论文写作中意义重大,学会厘清概念,拓展思维,紧扣核心概念行文,议论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深刻透彻。
关键词:核心概念厘清概念逐层分析材料作文历来是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无论材料类型是事件现象类,寓言漫画类,还是名言观点类等等,都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亮明观点充分说理。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也是分析说理的起点”,[ 《议论文写作界定核心概念的三大原则——以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为例》,《学语文》2017年第05期,作者:朱华华。
]在议论文写作中,无论是提出论点还是分析说理,都离不开对概念的分析判断。
所以,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学会对概念作全面理性的分析,学会厘清概念,拓展思维。
概念分析法在议论文写作的审题立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审题。
它可以引导学生拥有强烈的概念分析意识,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准确提炼材料主要内容和核心概念,有助于准确界定写作内容,避免审题错误。
2、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核心概念行文,避免离题偏题。
比如开篇部分扣紧核心概念亮明自己观点,主体部分围绕核心概念展开议论分析,结尾部分结合核心概念总结升华。
全文紧扣核心概念行文,势必使议论文主题明确集中。
3、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领学生学会层层深入分析说理。
学生通过概念分析认清事物,可以深入探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可以进行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意义分析等等,从而顺理成章地提出自己的立场看法,作文会因此变得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概念分析,就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揭示概念的内涵通常采用下定义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外延则可采用分类的方法。
概念现象诠释凯文_林奇_城市意象_中的思维与概念
116Research /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被公认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40多年来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设计师、心理学家以及地理学家。
他所倡导的感知的研究方法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如今人们依旧着力关注和分析书中的基本原理,这使得对凯文・林奇的理解仍停留在最初阶段。
从研究方法上看,凯文・林奇以人在环境中的直观感知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真实、朴素的言语向读者逐步揭示其研究概念。
从对思维自身的认知(即“我思”)上,凯文・林奇充分显现了意识本身并从中证明了他演示概念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城市意象》时,会发现凯文・林奇不仅将思维与概念真实地联接在一起,而且将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通过概念体系逐步推演出来,同时运用他所提出的“感知的研究方法”与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研究内容和说话方式。
1 概念-研究中思维的显现及导向真实的过程如何外显思维?即显现人所能看到的思维,这时我们会提及“概念”。
概念是显现人思维的载体,它包括对象和语言符号。
由于人对感知进行思维是以概念作为起点,因此它成为感知对象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载体。
凯文・林奇在书的导言部分没有一开始就阐述概念,而是引发人们对其所研究问题的关注。
他以不同角度描述研究中即将涉及的方方面面——“城市如同建筑,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研究它们通常需要联系周围的环境、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先前的经验”;“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
这些话语使文章在开头部分就显得头绪颇多,让人们看到作者很强的话语能力,但主要是让人们介入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和推断之中。
总之,是要给人以这样的提示:城市中清晰或可感知的环境印象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来凯文・林奇依旧没有直导“城市意象”这一概念,他从“人的直觉中能否找到秩序”这一预先设定的课题入手研究城市环境,通过提出“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这概念 现象 诠释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思维与概念Concept, Phenomenon and InterpretationThe Thinking and Concept of Kevin Lynch's The Image Of The City李梦一欣LI Meng-yi-xin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2-0116-03收稿日期:2010-09-02修回日期:2010-11-11摘要:文章以人思维中的“概念”为起点,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理解·诠释·行动
诠释涉及到语言、文化、历史、 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
考虑多种因素来理解其含义。
诠释不仅是对表面信息的解读, 更是对深层含义的挖掘和理解。
诠释的方法
文本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文体、修 辞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意义和 内涵。
图像分析
通过对图像的构图、色彩、线条、细 节等进行解读,以理解其表达的含义 和主题。
主观性和客观性
诠释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 性和客观性的矛盾,需要 平衡和协调。
03
行动
行动的重要性
实现目标
行动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 骤,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将 想法转化为现实。
解决问题
行动有助于解决问题,通 过实践中的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改变现状
行动能够改变现有的状况 ,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付出 来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 发展。
05
理解、诠释与行动的关系
理解与行动的关系
01
理解是行动的基础
理解是对事物的认识和领悟,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当我们对事物有了真
正的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采取有效的行动。
02
理解的程度决定行动的决心
对事物的理解越深入,我们行动的决心和动力就越强烈。当我们对一个
目标或任务有深刻的理解时,我们更有可能采取积极行动去实现它。
03
理解与行动的反馈循环
理解与行动之间存在一个反馈循环。通过行动,我们可以获得新的理解
和经验,进而调整我们的行动策略。同时,新的理解和经验又有助于我
们更好地理解事物,进一步优化行动。
诠释与行动的关系
要点一
诠释是行动的指南
诠释是对事物的解读和评价,为行动 提供方向。我们通过对事物的诠释来 理解其意义和价值,进而决定采取何 种行动。
诠释概念的作文
诠释概念的作文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产生的一种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性质、关系、规律、原理所作的概括、总结和提炼,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认识事物的工具。
概念的形成和运用有助于人们理解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实践活动。
首先,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
人类思维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也是通过对客观实践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推理等方式,生成思维产物的过程。
在人类思维活动中,通过概念的提炼和普遍化,能够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事物的本质,更加准确的进行分析和判断。
其次,概念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
概念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使用的基本思维工具,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工具。
通过使用概念,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性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概念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事物,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的探究事物本质,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再次,概念能够促进问题解决。
对于人类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概念的使用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因为问题常常是复杂的,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和总结同类事物或现象,提出概括性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运用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够避免因片面、主观等原因引起错误的判断和做法。
最后,概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概念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承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中,概念都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主要方式。
通过概念的传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过程中,概念可以带来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概念对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深入的理解事物本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都应该注重概念的学习和运用,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诠释是一种学术思路,它用来求索事物内在真理的深层含义。
诠释的途径不仅仅局限在提取文本的意义,而是从更深层次探究事物的内在含义,建立新的观念和理论,从而有助于理解其他事物和现象。
诠释有两个主要途径:阐释与易懂性。
阐释是一种分析学习,它关注的是理解文本的真实意义,通过深入探讨理解其中的更深层含义。
这一过程着重于从单个文本的概念和意义的角度,把学习和理解网络起来,并从表面意思中发掘深层次的意义和真理。
在阐释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形成联系,将文本中的概念或观念与相关的事物或社会情况相比较,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易懂性是感性认知,它关注的是事物内部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把学生带入一种新的心态世界,并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去认知和理解它。
易懂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使用自己的知识、观念、经历、个人特点等去感受事物的内容、结构和内涵,试图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的意义。
它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认识。
诠释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强化他们的问题解决及分析能力,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灵敏度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的应付同类的任务。
它也能帮助学生把课程的概念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使获取的内容和经历更有价值,更容易让学生把新的内容融合进去,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概念诠释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
它有多重含义:(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3)从所包含的范围来考察,则可分为国民经济总体结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以及企业结构等。
(4)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门研究的需要来考察,又可分为经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能源结构、材料结构,等等。
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不是随意建立任何一种经济结构都是合理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本国实际情况;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
当前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技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
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长期任务。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从间接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从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在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投资结构中对商业银行是有影响的.经济转型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
说明方法下定义和作诠释
说明方法
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
是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格式,简明地对说明对象的本质 属性加以概括的说明方法。
作用: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科学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答案:
例2、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 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例3、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1分) 不含钾、钠等矿物质(1分) , 具有很强的渗透力的(1分), 冰状水(1分), 就是“超软水” 。
例4.阅读《荆州民歌》节选部分,用简明的语 言给民歌下一个定义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 它以口头传唱的形式流行于民间,是反映民俗风 情的一面镜子。
判断说明方法,下定义还是作诠释? 下定义
1、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2、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3、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 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 做晕。 作诠释 4、日月光有时经过冰晶反射后进入人眼,也会形成 白色的晕,由于冰晶取向多样,折射反射过程复杂, 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晕的现象。
例2.根据下段的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 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 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 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 造成空 气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这种天气其实 气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 风沙天气现象 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 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例3.根据下段的内容给“超软水”下定义。 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 冰状水 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 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 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 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 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 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 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现象诠释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思维与概念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2-0116-03收稿日期:2010-09-02修回日期:2010-11-11摘要:文章以人思维中的“概念”为起点,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通过“概念”表达思维的真实性,展现作者思辨的研究过程;从人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现象而非言语演示概念,并与复杂的现实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意象传达概念,在完成整个认知过程的同时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采用层层概念分步诠释,最终完成复杂概念的推演过程。
同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明确了理性、真实的言语在“演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意象;评论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被公认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40多年来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设计师、心理学家以及地理学家。
他所倡导的感知的研究方法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如今人们依旧着力关注和分析书中的基本原理,这使得对凯文-林奇的理解仍停留在最初阶段。
从研究方法上看,凯文-林奇以人在环境中的直观感知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真实、朴素的言语向读者逐步揭示其研究概念。
从对思维自身的认知(即“我思”)上,凯文-林奇充分显现了意识本身并从中证明了他演示概念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城市意象》时,会发现凯文-林奇不仅将思维与概念真实地联接在一起,而且将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通过概念体系逐步推演出来,同时运用他所提出的“感知的研究方法”与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研究内容和说话方式。
1 概念-研究中思维的显现及导向真实的过程如何外显思维?即显现人所能看到的思维,这时我们会提及“概念”。
概念是显现人思维的载体,它包括对象和语言符号。
由于人对感知进行思维是以概念作为起点,因此它成为感知对象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载体。
凯文-林奇在书的导言部分没有一开始就阐述概念,而是引发人们对其所研究问题的关注。
他以不同角度描述研究中即将涉及的方方面面——“城市如同建筑,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研究它们通常需要联系周围的环境、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先前的经验”;“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
这些话语使文章在开头部分就显得头绪颇多,让人们看到作者很强的话语能力,但主要是让人们介入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和推断之中。
总之,是要给人以这样的提示:城市中清晰或可感知的环境印象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来凯文-林奇依旧没有直导“城市意象”这一概念,他从“人的直觉中能否找到秩序”这一预先设定的课题入手研究城市环境,通过提出“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这些过渡概念,逐步解释所设定的课题是否可行、是否值得研究。
最终,通过论证他提出这一研究有相对正确的可能性,继而确定了对“城市意象”这一问题的继续探索。
上述一系列过渡概念的解释过程,也是作者显现其思维存在并导向真实的研究过程。
然而这种显现思维的方式,既是思辨的过程也是思辨的结果。
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拿出来告诉别人,从而证明它是真实的,凯文-林奇就是力图把他完整、真实的思维过程演示出来。
以物质环境的“可读性”为例,凯文-林奇指出它对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让人们认定这一概念对研究来说也十分必要。
首先,作者从现代城市中很少有人完全迷路指出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印象,接着便归纳“自古以来,感知并构造我们的周围环境十分必要,这种意象对于个体来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情感上都非常重要”,并进一步说“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形成的清晰的印象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扩展了人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最后指出“尽管在一个形象混乱的现代城市是可能的,但如果是在一个生动的环境中,同样的日常活动必定会有崭新的意义”。
从这些方面来看,他的研究有充分的客观基础,且具有一定说服力。
然而在显示研究具备说服力方面,凯文-林奇不只着力从正面直接论述,他还主观地指出别人的反对意见:“也许有人会对物质环境可读性的重要意义提出异议”。
表面上看,他似乎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难题,然而正是考虑到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才用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给以适当解释,不仅表明了自己坚持的立场,而且思维显得较全面,理论的可信度反而更高了。
同时针对作者的思辨过程,在引论中他就对自己及自己的研究有过这样的描述:“这项研究作为一种初步探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文中的语调多是推测性的,有时甚至可能有点不负责任,既是实验性质的,又很独断”。
这就是凯文-林奇展现出的自我反思意识,即文中所提不全为真理,在研究中他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有一定的反思。
同时也是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这种大胆而初步的探索提出质疑,而他所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让人们去评价。
通过这种反复评价、反复论证的过程,才能与人们普遍的感官经验产生真实、可靠的联系,真理之光才得以显现。
2 现象-关注研究中的演示方法阅读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不太理解作者语言真正的含义,尤其是概念比较抽象,且无法直接与人们的实际经验产生联系时,这样的问题就更加明显。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语言作为一种演示概念的方法有其局限性。
毫无根据且夸张的话语会使概念变得肤浅、虚假,甚至成为谎言。
在某些理由或动机的驱使下,概念变得名不副实,完全失去了真实性,这是语言作为演示方法的最大弊端,也是人们最不忍看到的极端现象。
其二,语言具有“说不清”的特点,也就是其不可传达性,这种情况发生在话语同人们所认识的对象不能产生对应关系时。
此时如果单凭语言本身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必然会产生障碍。
因此,语言作为概念最终呈现出的形式,有一定说服力,但它不是唯一载体。
如果单靠语言不能导向真实,那么就要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演示”。
“演示”有多种不同方式,凯文-林奇也在阐释概念的过程中有所展现。
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是图像演示,包括大量实景照片和各种分析图。
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在书中应用较多,例如在论述“三个城市”的案例中。
通过形象演示这种明显、有效的方法,作者力图将问题简化,针对研究的实验主体进行演示,并诸多排除主观问题。
另一种“演示”方式凯文-林奇也多次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将研究理论与具体物象相联系,然后进一步解释。
虽然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高超的手段,但却是我们在观摩作者话语时值得关注的表达方法。
林奇希望通过实例分析和类比的方法帮助读者建立一些简单、直接而真实的联系。
他的行文中经常使用这样的话语,“我们可以引用……的实例来证明这一观点”、“我们经常听说一些有关……”、“比如……”、“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类似的离我们生活更近一点的例子”、“正如……所说”,这些简短的语句很明显是作者在给予提示。
当然,这些通俗的话语并不难理解,但却因为与读者的理解相通而变的真实可信。
这就好比一个个寓言故事所起到的作用,它将人们拉进许多与经验相关的场景,在“体验”中人们自然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进一步说,凯文-林奇从人们的真实感受出发,或通过日常生活中大众的直观感受,或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类比,或通过人们普遍认知的现象,将自己的思想与直觉经验建立联系,向思辨认识的直观过渡,引导读者产生真实的认识。
同时在叙述和诠释的过程中,把不易理解的概念转向一个个具体的、可见可感的物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生动鲜活的例子与所解释的对象相契合,不只是通过空洞的语言和拼凑的道理来解释问题。
引用凯文-林奇的观点也可以这样解释,它们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
例如作者为了解释“人组织并辨认环境的本领”就运用了类比的演示方法。
利用人与运动生命辨认环境的道理相通,列举燕鸥极地迁徙的辨向能力指出“这其中不太可能存在什么神秘的…本能‟,而是由外部环境不断造成的感官刺激综合形成的。
这种本领也是自由运动的生命能够生存的最根本有效的条件”,通过这番解释暗指其辨认环境的本领相同,将论述范围由动物扩展到人。
由于作者所描述的现象和直观经验相联系,因此道理不再空洞,“辨向”这种感知在此成为突破口。
附录A中提到客观世界“物质形式的作用”也影响了人们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印象。
其中列举了更通俗的例子:鸟群迁徙时根据地形特征运动,蝗虫群通常也会根据风向保持一致方向。
用人们熟知的鸟群来进一步解释“景观会因为形状的怪异而吸引人们的注意”。
为了避免赘述,此处并没有像上面那样明确将人与动物进行类比说明问题,反而省去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解释性话语,直接搬出例子,简单明了,便于人们理解。
从上述例子中大体可以看出作者在“演示”时的话语能力,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直接对概念进一步诠释,根本不用太多过渡性的提示语言。
对人们比较熟知的问题也往往罗列现象,不再补充,这样更显连贯、直接。
还有一些演示方法运用得并不突出,只是隐含作者说话的逻辑,细读才有所体会。
那些看似“闲话”的语句,实际上是另有目的的,作者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解释“环境意象最初的功能是允许某些有目的的运动”时具体列举了许多凭借印象与经验迁徙、航行的故事,随后反过来说“在今天,这种技能似乎并不重要,但假如一个人脑部受伤,失去了辨认周围环境的能力,我们就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
这个似乎不重要的问题在脑部受伤这个特别的例子中显然成为了一种必要情况,同时指出正常的人脑能够毫不困难地识别物体,将意象组织成相互关联的系统,那么人在城市中有目的的活动才不会失去方向,因此“意象在实用性和感情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3 诠释-研究中使用的概念系统作者在演示过程中是有逻辑、有联系的逐步进行的,对概念的诠释也是分层次展开的。
整体上来看就“能否从人的直觉中找到秩序”这一假设问题开始,理论过程逐步发展,众多过渡概念支持解释。
类似于树木的分支系统,主干似核心概念贯穿,枝杈细分如各级概念,树叶就是作者通过“演示”所作的解释。
凯文-林奇在全书的第三章做出结论,提出核心概念,并展示现象,进行诠释,即通过“核心概念——现象——诠释”这样的逻辑进行分析和论述。
核心概念和各个过渡概念之间形成了概念梯次,通过现象的串接说明核心概念,并通过演示系统对概念进行诠释,由此便形成了文章的整个概念系统。
凯文-林奇在组织整个概念系统时,从不泛泛而论或只是简单罗列,其论述部分与最终所导向的目标,即核心概念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比如对“道路”这一城市印象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研究时,作者转述了一位受访者的感受来说明“道路”这一元素的重要性,接下来提出了一些具体概念来表达“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
首先,主要的交通线成为重要且关键的印象特征。
在这一概念中还说明了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当交通线路中存在一些障碍时,结构反而会变得清晰,阻碍会在概念上成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