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诗歌的现状
自由者之歌——试论当下网络诗歌的发展现状
续蓬 勃地 发展 壮大 着 , 且 以其特 有 的大众化 、 并 时效
Hale Waihona Puke 性、 互动性、 传播广泛等优势 在网络上落地生根 , 结 出越来 越 多 的硕果 。显 而易 见 , 网络 诗 歌 已经 成 为 了当代诗 歌发展 无 法 回避 的 一大趋 势 。
一
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传统诗歌 的传播途径一般局 限于文字间的阅读传播 , 而网络诗歌不仅可以以文 字 的形 式传 播 , 可 以有 图片与声 音 结合 、 还 声音 与文
字结合 、 字 与音乐 结合 等 多种 多样 的方式 , 网络 文 在 媒 体 间进行 传播 , 样 不 仅 可 以使 得 网 络诗 歌 有 了 这
、
网络诗 歌 的基本特 征
19 94年 , 被 认 为 第 一 首 网 络 诗 歌 的 发 表 至 从
今, 网络 诗歌 已经 走 过 了 十几 年 的发 展历 程 。在 这
可 以在 创作 完成 后 吸 收读 者 的反 馈 进行 再 次修 改 ,
} 收 稿 日期 : 0 0 1 —0 2 1 —2 1
作者简介 : 张玉(9 2 ) 女 , 18 一 , 山西阳泉人 , 士, 究方 向: 硕 研 中国现 当代小说。
5 7
四川教 育学 院学报
21 0 1年 4月
受。其五, 阅读方式 向信息数字化过渡。网络诗歌 基于网络媒体传播这个基石上 , 人们 的阅读方式也 从 原先 的读 书转变 成 为 了现在 的读 电脑屏 , 读方 阅
式 向着数 字化 的方式 过 渡 。一 旦 离 开 网 络媒 介 , 网 络 诗歌 ( 其 是 网 络 超 文本 诗 歌 、 媒 体 诗 歌 和艺 尤 多
作, 创作者在创作过程 中一般处于封闭的隐秘状态。 和这 种传 统 的创 作 过程 相 比, 络 诗歌 的创 作 可 以 网 说是 一个 双 向或者 多 向交 流 的一 个 过 程 , 作者 在 创
诗词现状和发展
诗词现状和发展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诗词文化的现状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现状1.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逐渐降低,对诗词文化的接受度也相应下降。
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更多的是接触到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对诗词的兴趣和关注度正在逐渐减少。
2.诗词创作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诗词创作的门槛较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写一首诗一首词。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修养和才华,很多人的诗词作品都比较平庸,缺乏深度和内涵。
3.现代化的影响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很多人更倾向于接受一些现代化的文学风格,对于传统的诗词文化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捧和推崇。
二、发展1.弘扬传统文化诗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现在,很多相关机构正开展一系列关于诗词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诗词文化。
2.多元化的发展形式除了传统的诗歌、词曲创作以外,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诗词形式,例如现代派的诗词、网络诗歌等,让诗词文化具有更为丰富的展示和表达形式。
3.注重诗词作品的内涵和质量虽然诗词创作的门槛较低,但也需要有足够的修养和才华才能创作出具有内涵和质量的诗词作品。
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提高,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总之,诗词文化虽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也有着很多的发展机遇。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重视诗词文化,让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含答案)22-23学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
(含答案)22-23学年高二语文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自古以来,诗歌关乎民心、维系家国,在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历史上好诗吟咏,口口相传,留下万千经典。
时过境迁,随着快捷、多元、开放的全媒体时代到来,诗歌与现代传媒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现实。
然而,对于常人看来,诗歌是小众的艺术,诗人是稀有的物种,诗歌写作也不过是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和孤芳自赏,仿佛只有诗人还在读诗,诗集也只有在诗人之间互赠,形成了某种悲哀的“闭环传播”。
读者大众可能更青睐于心灵鸡汤和段子笑话,对诗歌是避而远之。
面临着“后疫情时代”的全新语境,当下诗歌写作必须适应并融合新媒体的发展,实现破圈后高质量传播。
在当下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经典诗歌品牌非常重要。
如每年新春之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就是一个打造经典品牌、实现高质量传播的案例。
该节目通过对古典文化的创新表达,将古人的审美境界、文化品格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思想理念相互融合,让平凡大众的诗意人生展现在世人面前。
专业的团队、靓丽的舞美和精彩的内容,广泛的参与性、浓烈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打造了中国诗词的节目品牌,实现了网络上的破圈传播。
受众的接收程度,决定了诗歌传播的到达率问题。
填鸭式教育、大水漫灌的时代早已过去,要想避免诗歌传播中“对牛弹琴”和“自说自话”的尴尬境遇,就要分析了解受众需求,进行圈层和心理分析,做到精准传播,实现事半功倍。
《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便圈粉无数,引发全民“诗词热”,除了优质内容和创新表达外,更重要的是抓住了年轻人的群体。
时尚元素的充分彰显,更符合年轻人话语表达的新方式,使节目的感染力不断提升,有效拉近了节目与网友之间的距离。
可以说节目找到了新媒体传播路径、主流价值观与受众感受的契合点,提升了年轻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心力。
现代诗人海子的诗歌与社会现实意义
现代诗人海子的诗歌与社会现实意义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现代诗人海子的诗歌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意义。
海子作为中国现代诗坛的重要代表,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通过分析海子的生平与背景、诗歌主题与风格,以及他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探究海子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展开:第二部分将介绍海子的生平与背景,帮助读者了解他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他创作的影响。
第三部分将分析海子诗歌的主题与风格,通过解读具体作品来揭示其独特艺术风貌和创作思路。
第四部分将探讨海子诗歌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问题,以政治、人性等方面为重点剖析这些问题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第五部分将进一步讨论海子诗歌对社会的启示与影响。
探索海子作品中蕴含的关于人性、自我价值和抗争精神的力量。
第六部分将探讨海子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意义,重点考察其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呼唤人们记住历史、珍惜和平与和谐的意义。
最后,第七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海子诗歌的未来发展,并提出对读者的呼吁与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海子诗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揭示并探讨海子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希望能够展现出海子诗歌对于理解个体命运、反思社会问题以及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力。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唤起读者对于当代诗歌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关注,并激发广大读者对于文学创作以及社会问题认知方面更广泛而深入地思考。
2. 海子的诗歌创作与社会现实2.1 海子的生平与背景海子,原名张林,1964年3月11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蚌埠市。
在成长过程中,他受到了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和矛盾影响。
父母离异、弟弟患有精神疾病等家庭困境,以及社会上不公与压迫等现实问题,都对海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2 海子诗歌的主题与风格海子的诗歌主题广泛而深刻,包括对自然、人性、时代变迁等方面的思考。
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现代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诗歌是现代文学艺术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诗歌是传承古典、融合现代的艺术典范。
我国现代诗歌借鉴了西方别样的文学艺术,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融会贯通艺术美感。
现代诗歌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充分赋予诗人自由情感倾诉和个性追求表达的可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审美艺术和文学样式。
现代诗歌历经百年的艺术洗礼,流派众多,自成风格,但是诗歌的精魂是渊源相通的。
自我主体张扬、表现技巧创新、诗性大于常规,内涵深远无垠等,这些无不打动着热爱现代诗歌的人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不同学段目标中均强调诗歌学习的重要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从不曾缺席的主角,是藻雪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途径。
但是,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现代诗歌教学的情况差强人意,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淡化文体意识,教学方法单一,审美教学缺失等。
为化解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立足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把握诗人独特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构设基于现代诗歌文本的教学范式或模式。
现代诗歌教学在本质上就是审美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审美世界,提升文学文化涵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阐释现代诗歌文本审美特点,着重从内容、形式、语言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全面把握文本美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结合第一二部分的辩证分析和整体透视,着眼审美,构思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作为当下现代诗歌教学提出了建议和参考;第四部分以文本《星星变奏曲》(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为例,运用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对策,撰写教学设计,佐证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内容摘要】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作为重点教育内容之一,特别是现代诗歌其中蕴含这浓厚的时代气息,并且充满青春的活力,这样的文学形式对学生来说会产生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少儿时期,每位学生都能将一些简单的诗歌倒背如流。
在语文中,散文就像是在散步,而诗歌更像是在跳舞,其独特的魅力将直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有强烈的情感体验,直击学生们的心房。
在科技与网络发展迅猛的时代下,以及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们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分析当前在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改善教学问题,提高整体现代诗歌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诗歌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抒发出情感,其魅力主要体现在诗歌的朦胧与意境中。
在现代诗歌中,也会采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诗歌是最能够彰显语文文学的载体之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教师将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建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其中渗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与素养。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其他方面的教学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朗诵诗歌,品味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发现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诗歌鉴赏方式,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信息技术还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因此随着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也在改变,教师进行诗歌鉴赏教学将借鉴有效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对诗歌的学习需求。
一、初中现代诗歌的教学背景1.现代诗歌的含义现代诗歌又可以称之为新诗,与我国原始诗歌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五四运动开始对时代诗歌开始了全新的认识,能够通过诗歌来反应新生活、新思想的形式。
主要指现代汉语写作的“现代诗歌”又或者是将“外国诗歌”用汉语进行翻译而形成的,使诗歌的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围内,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可以结合一些自己的话,实现自我情感的体现,自由书写,并且能够按韵律来创作,可以将其定义为使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结合所衍生出来的。
现代诗歌的社会评论
现代诗歌的社会评论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作为社会评论的功能和影响,以及其对社会以及个体产生的积极变革。
一、现代诗歌的社会评论功能现代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社会评论功能。
首先,它通过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传递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现代诗歌以抒情方式揭示生活中的痛苦、欢乐、追求与思考,通过对个体实际经验的表达,反映出社会的多面化特征。
其次,现代诗歌通过深刻的文字和隐喻,揭示社会中的弊端和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现代诗歌常常以抒情之外的方式探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类情感和意义的存在等普遍性问题,从而引起更高级的社会思考和反思。
再次,现代诗歌通过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传递对社会中庸俗、功利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批判。
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引导读者独立思考,拒绝盲从和沦为社会机器的一部分。
二、现代诗歌的社会评论影响现代诗歌的社会评论影响深远而广泛。
首先,现代诗歌鼓励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内心世界的变化。
通过诗歌的表达和传导,人们更容易寻求自我认同和连接感。
其次,现代诗歌启示人们对社会问题和个体困境进行深入思考,引发探索和寻求变革的欲望。
现代诗歌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激发人们对世界的关切和渴望改变现状。
再次,现代诗歌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现代诗歌的艺术性和表达方式,教育人们审美情趣和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
现代诗歌的有力影响促使人们审视并重新思考个体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意义。
三、现代诗歌对社会以及个体的积极变革现代诗歌作为社会评论的表达形式,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积极的变革。
首先,现代诗歌引领社会的审美变革。
通过诗歌的文艺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人们对真正的美的追求和审美的享受进行重新思考,并重新定义专注于个体情感和人生感悟的审美价值。
其次,现代诗歌激发人们关注社会问题和个体内在世界的意愿。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之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年第30期/B (10)文科教学探索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
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指出诗歌有“兴观群怨”的教育功能,提出“不学诗,无以言”,并亲自删定《诗》作为经典教材,同时采用说教告知、答疑释惑、评人论事、雅言示读等方法来进行诗歌教学。
日本当代美学家今道友信在《东方的美学》中提出:“孔子已经预感到诗的形象和象征性的语言的升腾的力量,预感到这种语言的飞翔的能力,已经感到只有使用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超越现象事物的限界,才能超越概念上的思考方法的平庸水准……”“诗艺术……可以突破伦理学的限界把精神引向更高的地方。
”自孔子始,中国教育就重视诗歌育人层面的作用,将诗歌摆在教育体系的首位。
今天的高中语文课堂,可以听到古典诗歌的琅琅诵读,但对于现代诗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轻视心理。
这种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反思,为什么代表现代语言最高形式的现代诗歌会成为高中语文教育的一块撂荒的土地?二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高考指挥棒的回避,自身寓意的含混多变,都构成现代诗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被日益边缘化的缘由。
“五四”之后,现代诗歌开始自己的进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与古典诗歌的决裂。
新诗的产生更多是作为“白话文运动”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出现,其文学史的意义远大于自身文学价值。
这种与传统相断裂的发端使得新诗可谓“先天不足”。
此外,诗歌产生于田间地头,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诗歌的发生、发展、发达都和中国农耕社会密不可分。
随着封建社会走到成熟期,城市得到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崛起,消费文化悄悄蔓生,勾栏瓦肆中的小说戏剧等表演活动渐渐瓦解着诗歌一统江山的文学世界。
诗歌究其本质,并不具有都市社会的血统,随着都市社会取代农耕社会,消费文化已经成为当下主要的文化价值。
有人称现在是一个堆砌着“快餐文化”的“读图时代”,流行音乐、广告、影视节目,甚至是游戏日益取代诗歌曾经辉煌的地位,取得大众的青睐。
论现代诗学的现代性
代诗 学 中 的 影 响 逐 渐 深 入 , 统 的 这 种 思 维 方 法 引 起 了 诗 人 们 的 传 不满 , 2 世 纪 初 开 始 , 国 现 代诗 学 以一 种 较 为 自觉 的 方 式 , 从 0 中 逐 渐转 向 了对 于 诗 的知 性 和 思 维 方 法 的 现代 性 追 求 再次 , 是诗 学 风 格 的转 换 。风 格 是 诗 歌 呈 现 的 最 高 境 界 , 风 但
球 化 带 来 的共 同问 题 , 出新 的阐 释 作
。
使 诗“ 回到 了它 的老 家 ” “ 进 了它 的老 家 ” 或 钻 。他 们 把 诗 的本 体 探 索 的焦 点 集 中在 诗 的艺 术 规 范 、 表现 技 巧 及整 个 诗 艺 的革 新上 。 三 、 期 诗 学 后 这_ 时 期 , 现代 诗 学 呈 现 大 汇 合 趋 势 。这 是 因 为 , 方 面 中 国 一
直是 一 个 客 观 事 实 。 中 国诗 学 现 代 性 , 也称 中 国 文学 理 论 现 代 性 , 是 与 中 国诗 学 古 典 性 不 同 的 新 的 诗 学_ 态 , 立 足 于在 新 的 全 球 形 它
综 合 起来 说 , e e国现 代 诗 学 , 跟 踪 诗 歌创 作 的进 展 建 设 起 来 是
、
。
诗学 以直 观 领 悟 为 基本 的思 维 方 法 。“ 言 志 ” “ 缘 情 , 就 充 诗 、诗 , 论 分 地 显现 了这 一 诗 学 思 维 的非 理 性 特 点 。 随着 西 方 话 语 在 中 国现
、
了诗 的灵 感 、 情感 与 想 象 以及 诗 的形 式 的“ 端 自由 、 端 自主 ” 绝 绝 的 种 种 特性 , 成 了一 套 与 “ 人生 ” 然 不 同 的 比较 完 整 的浪 漫 主 义 形 为 截 诗 学理 论 体 系 。这 一 时期 , 方 其 他 诗 学 流 派 如 唯 美 主 义 、 征 主 西 象 义 、 现 主 义 、 来 主 义 、 向 主 义 、 代 主 义 等 已开 始 在 中 国 诗 坛 表 未 意 现 萌芽 , 诗学 声 音 虽然 纷 繁 多样 , 大 多 浅尝 辄 止 , 但 入境 未 深 。 二、 中期 诗 学 这 一 时期 , 代诗 学 出现 l比较 自觉 的探 讨 氛 围 , 学 问 题 涉 现 『 诗 及 层 面较 多 , 容较 复 杂 , 代 诗 学 有 了较 大 的 拓 展 , 内 现 因此 , 一 时 这 期 也被 称 为 现代 诗 学 的 “ 自觉 ” 期 。 这 时 期 政 治 革 命 的形 式 激 动 时 人心 , 以刻不 容 缓 的姿 态 感 召和 牵 引着 诗 歌 的 神 经 , 是 , 些 诗 学 于 一
我国诗词发展现状
我国诗词发展现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诗词文化传统,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
近年来,尽管受到现代科技的冲击,但中国诗词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首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传播诗词。
无论是传统诗词还是现代创作的新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和交流。
许多热衷于诗词的人们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站,组织各种形式的诗歌比赛和活动,为诗词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次,我国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与传统的格律诗相比,现代诗歌短小精悍,表达方式更加简练、直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种转变主要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反映了现代人对于诗歌表达方式的需求和追求。
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心灵的寄托和宣泄。
诗词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追求。
尤其是在压力剧增和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诗词成为人们放松心情、拓宽思维的途径之一。
最后,对于我国诗词发展,我们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价值观的冲击,部分人对于诗词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同时,现代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观念,也使得一些青年群体对于诗词文化兴趣不高。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广和传承诗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诗词。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诗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整体来看,诗词仍然在我国保持着一定的发展势头。
通过现代科技的推动,诗词获得了新的传播途径,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诗词也得以涌现。
同时,诗词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和内心宣泄的需求。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使其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
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现状与前景
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现状与前景近年来,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文学艺术创作现状在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多样性和活力。
现代诗歌、小说、戏剧和电影等不同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锐的作家和艺术家涌现出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创作才华,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精神状态。
同时,艺术创作也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和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网络文学和网络影视在青年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网络文学以其即时性和互动性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同时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和发表渠道。
二、文学艺术创作的问题与挑战然而,文学艺术创作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商业化导向的文化市场使得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为了市场的需求,有些作品追求投机取巧,缺乏原创性和深度。
这种功利化的倾向对于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文化产业链的偏重也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在当前的艺术市场中,商业利益成为了评判作品价值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些不太商业化的艺术形式和题材往往不太重视。
这使得一些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无法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
另外,作家和艺术家们也面临着创作环境的挑战。
创作需要有稳定和宽松的环境来撰写和完成作品,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困扰不断干扰着他们的工作。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专注和投入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社会应该为艺术家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支持,以促进优秀作品的涌现。
三、文学艺术创作的未来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质量文学艺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初中生现代诗歌学习现状的调查
喜 欢 的 占 4.6% 相 对 于 学 生 .喜 欢 现 代 诗 歌 的 教 师 有 62.5%。看 来 .语 文 教 师 应 该 把 自己对 诗 歌 的喜 好 感 染 给 学生 ,让 大部 分 学 生真 正 喜 欢 上现 代 诗 歌 。
在课外现代 诗歌的阅读上 .偶尔 阅读 的学生 占62.1% . 教 师 占 68.8%。看 来 ,教 师 和 学 生 课 余 时 间 阅读 课 外现 代 诗 歌大 部 分 是 “偶 尔 为之 ”
还 有 人 认 为 。学 案 有 助 于 充 分 体现 师 生 、生 生合 作
教学大参考.阅读教学 II Il攀
性 ⑤;有 助 于 提 高 学 生 听 课 的效 率⑥… … 难 道 教 案 不 应 该 达 到 这样 的 目 的吗 ?
如 今 “学 案 ”的风 靡 ,导致 了许 多教 师 盲 目跟 风 .缺 乏 作 为 ~ 个 教 师 应 有 的 理 性 思 考 。我 们 呼 吁 一 线 教 师 能 真 正 从 学 生 实 际 出 发 ,设 计 出 与 教 案 有 本 质 区别 的 “学 案 ”
【作 者 通 联 :江 苏 苏州 大 学 文 学 院1
初中生现代诗歌学习现状的调查
画 徐 洪 朵
《新课 标 》在 阅 读 教 学 中 突 出 了 “欣 赏 ”、“体 验 ”,体 现 了 文 学 教 育 思 想 的 回 归 而 这 种 回 归体 现 在 教 材 编 制 中 ,则是 增 加 了现 代 诗 歌 的 比 例 ,如 沪 教 版 教 材 ,原 来 一 般 只 有 四 五 首现 代 诗 歌 .试 用 本 八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就 收 录了 八 首
始 ,教 师 就 已经 强 调 学 生 每 堂 课 都 要 做 好 预 习工 作 .找 出 需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如 今 这 些本 该 由学 生 来 完 成 的课 前 预 习却 被 一 纸 “学 案 ”取 而 代 之 .又 何 谈 “学 案 ”提 高 学 生 自主 学 习性 !许 多 教 师 所 期 待 的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参 与 学 习 的 过程 没 有真 正 形 成 .由此 .通 过 学 案 学 习 促进 学 生 自 主学 习 能 力 提 高 的 目标 未 能 有 效 达 成 上 文 所 举 的 《两 sJ\JL辩 日》学 案 中 的学 习过 程 每 一 环 节都 罗 列 得 如 此仔 细 .学 生 被 动 地 被 学 案牵 着 鼻 子 走 ,深 入 钻 研 的 能 力得 不 到拓 展 .又何 谈提 高 学 生学 习 自 主性 呢 ?
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摘要:现代诗歌在抒发个人情感,陶冶情操,塑造审美情趣方面是具备不可替代的功能的。
在目前,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整体重视程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及现实情况,笔者结合了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目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可行的策略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从国内外关于现代诗歌教学研究的情况来看,国外的研究更为的宏观,往往上升到了课程体系、文化传承、整体教学框架的层面。
这类的研究宏观上的、大方向的指导方向是有的,但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模式、方法和策略,往往不能因地制宜,而且缺乏实证调查类的研究,理论性较强但是却缺少实践上的印证和补充。
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更为的具体和有针对性,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参考,但是其关于教材方面的研究过于的局限,并没有从课程标准、文化传承的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同样存在着,实证调研研究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在目前,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整体重视程度的不足,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实际问题及现实情况,笔者结合了某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对目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现实情况、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及可行的策略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本次研究,通过问卷及实际观察等具体的调查研究方式,对师生现代诗歌教学与学习的看法、态度以及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利用调研和分析获得的数据、观点等支持论文的实践研究。
二、现代诗歌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1.教学观念有待更新在对教师观念和教学目标的调研中可以发现,多数的教师都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是考纲规定的内容才认真学习的,在教师的眼里,现代诗歌的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教学其“不得已而为之”的教学内容。
同时对于语文学科的任课教师而言,现代诗歌因为存在着“考试频率偏低”的问题,导致了教学重心的偏离,这就说明了现代诗歌教学中有“应试教育”功利化倾向,实际上这都是目前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观念存在一定问题的重点体现。
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学的发展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承载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切和对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分析。
第二章、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史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新诗运动”。
在这一时期,一批青年诗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
其中,徐志摩、郁达夫、胡适等人的诗歌作品具有代表性。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诗歌在诗坛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1950年代初期,新诗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鲁迅评价新诗运动是:起了替社会民主主义做宣传的用处。
为整个文学运动起了一个宣传作用。
1960年代,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时期。
60年代文学的不少人士,倾向于“文革”中最后取得胜利的左派的经典著作,要求进行大量的解释,跟推崇现代民主思潮的作品决裂。
文化大革命时期,则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最为委靡的时期。
诗人们的创作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著名诗人也遭到了冤屈和迫害。
第三章、我国现代诗歌的繁荣期1978年改革开放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也开启了现代诗歌繁荣的新时代。
这一时期,诗坛上出现了一大批才气横溢的诗人,如海子、北岛、顾城、杨炼、寒山等。
他们的诗歌以创新性强、富有现代感和寓意深刻而著称。
这一时期的现代诗歌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和人民心理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其中,海子的作品直抵人心,代表着我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水平之一。
第四章、我国现代诗歌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当前,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历了繁荣期后,现代诗歌在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方面正在趋向多元化和包容性。
现代诗歌的审美倾向也正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以往的现代诗歌更注重表现个体主观和内心感受,而现在的现代诗歌则强调情感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这一趋势在一些新生代诗人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现状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现状中国现代文学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状呈现出多样化、活跃和蓬勃发展的局面。
本文将就中国现代文学的现状进行一番浅谈。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小说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众多优秀作家以小说为载体,表现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矛盾性。
获得文学界和读者认可的作家王小波、刘震云、余华等,其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一定的创新,而且在社会、历史、人生等方面也表现出了深刻的洞察和鲜明的个性。
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深刻的思考和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
与此也有一大批年轻作家崭露头角,以其清新的创作风格和独特的视角吸引了大批读者。
这些作家的作品多以青春、都市为主题,内容新颖、贴近生活,给人以新鲜感和活力。
在诗歌创作方面,中国现代诗歌总体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升级,现代诗歌的题材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
有的诗人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刻画生活,有的则以抒情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还有些诗人则以象征、意象等形式来塑造自己的文学世界。
新世纪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新生代诗人,他们的作品鲜活、有力,引发了不少读者的共鸣,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散文、随笔等文体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许多作家通过网络平台或自媒体渠道发表自己的散文作品,其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出了对社会、人生、情感等诸多领域的思考和洞察。
这些作品以其真实、直接、畅快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成为了当代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家们积极创作,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多样性。
不少优秀的作家以自己的文学作品为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莫日根、玛多等藏区作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真挚的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诗词创作与现代创作风格的探讨
古典诗词的现代演绎
01
意象重构
通过对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进行现 代解读和重构,使其具有现代感 和时代特色。
语言更新
02
03
主题延伸
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词汇 ,对古典诗词进行再创作,使其 更贴近现代读者的审美习惯。
在古典诗词的主题基础上进行延 伸和拓展,注入现代思想和情感 ,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和视角
现代小说采用多样化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如内心独白、意 识流、多线叙事等,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增强小说 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现代散文的随性与深刻
01
随性的表达和抒写
02
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散文注重随性的表达和抒写,不 受传统散文的严格形式和规范束缚, 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自由的创作 空间。
当代作家对诗词创作与现代创作风格的思考与实践
融合古典与现代
当代作家在创作中注重融合古典 与现代元素,既保持传统诗词的 韵味,又体现现代创作的创新精 神。
探索新的表达方式
当代作家在诗词创作中不断探索 新的表达方式,如运用现代修辞 手法、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等,以 丰富诗词的表现力。
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 关怀
现代创作风格对古典诗词的传承
形式的创新Leabharlann 现代创作在传承古典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形式的创新,使诗词创作 更具现代感和时代特色。
内容的拓展
现代创作对古典诗词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拓展,使诗词创作更加多 元化和包容性。
语言的更新
现代创作在传承古典诗词语言美感的同时,注入了现代汉语的元素 ,使诗词创作更加贴近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融,现代创作风格也呈现出 多元化的趋势。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诗人和作家在创作 中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问题研究
高 中语文现 当代诗 歌教学 问题 研究
7 3 0 陕西省镇 巴中学 谭 宗平 2 60
摘 要: 诗歌是文学界的一 朵奇葩, 是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 学样式 , 学好诗歌是进入 文学的重要一步 。高中语文诗歌教 学是修订后教材 中的呵 项 . 重要 内 , 容 需要我们重新 审 传统的教 学习惯和方式, 视 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文学教育、 素质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关键词 : 中 文 高 语 诗歌教 学 教 学方法 研究
之, 当代诗歌教学效果更差。在 中学语文教 学中, 现当代诗歌教学面临这样 的现状 : 老师不想讲, 觉得 不如古代诗歌有 内容 ; 学生也不太想学, 而 认为现
族感情 、 个人激愤 , 便在惠特曼 粗犷的 民主主义诗歌 的启示下 , 到了喷火 找
口。
突破 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 头, 还有深化思维 、 延伸情感的作用 。因
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 《 人间四月天》 二是他生于海宁 , , 是浙江人。即便如此 ,
由此, 作为高中语 文教师我认为认识和研究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既
例如 , 学习《 再别康桥》 对诗人徐志摩 , 时, 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 一是很 是对 旧有教学模式的一种革新,更是我们认真实践新教材的教育理念的表
不少教师 置当代诗歌意象 的抽象 、 多元等特征 而不顾 , 一味求解新诗所谓的
1与诗歌情感 的关系 , 以使学生对诗 歌创作 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 3 可 有
助于对诗歌文本 的读 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好高 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工作
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 。那么, 我们 为何不充分 的利用一下昵? 景, 或把 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 并充分利用直观 、 形象的视 听手段 , 来激发
当代诗歌境况及其走向探析
当代诗歌境况及其走向探析诗歌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抒情、表达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而当代诗歌则是指当前时代、现代的诗歌,它反映了当代文化、社会、人类生存境况等方面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当代诗歌的现状以及未来走向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当代诗歌的现状1. 诗歌文化的衰落时至今日,很多人对于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诗歌这一细腻、抒情的艺术形式的热情有所消退。
在很多公共场合,如电视、广播等,诗歌的表现形式也日渐老旧,艺术性越来越弱,更多的是在娱乐大众,而非弘扬文化。
2. 诗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现代诗歌在表现形式上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韵文形式。
诗歌现在采用了更为自由、灵活的形式,如自由诗、散文诗等,这种多元化表现形式也使得诗歌的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3. 诗歌主题的多样化当代诗歌的主题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爱情、生死、自然等等,而是涵盖了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如城市、环境、科技、政治等等。
这些多元化的主题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切入点。
4. 诗歌的小众化虽然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主题都更多元化,但在流行程度上却显得有些小众化。
现代社会的文化消费更多关注于短小精悍的信息,而对于深度抒情、文艺气息浓重的诗歌则显得陌生和疏离。
当代诗歌的未来走向1. 传播方式的创新传统诗歌的传播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
未来诗歌的传播方式需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小众化等方式更具有现代时代的特色,实现多样化和定位化。
例如在数字化方面,可以通过开发网络诗歌平台,媒体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深度结合,来拓展诗歌的网络传播。
2. 诗歌主题向当代问题聚焦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未来的诗歌应该更加关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如环境、社会问题等,将诗歌的抒情功能与思想性、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并给予读者启迪与思考。
3. 多元化创作方式的推广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个性、需求都更为多样化,未来诗歌也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推广多元化创作方式,如融合音乐配合诗歌,走向诗歌音乐化、舞蹈化等家庭育儿等需求。
现代诗歌教学反思
现代诗歌教学反思《现代诗歌教学反思》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它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然而,由于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较为独特,学生在理解和欣赏诗歌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因此,如何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效果,成为了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性现代诗歌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学生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感受现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同时,现代诗歌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现代诗歌教学的现状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普遍较低。
一方面,由于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较为独特,学生在理解和欣赏诗歌时往往会遇到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功利化,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和阅读量也普遍较少。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程度,成为了现代诗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为了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诗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的艺术,它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感受到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不舍之情。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 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例如,在教学《雨巷》时,我让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之美。
试论中国当代诗歌现状
试论中国新诗发展现状(一)、新诗发展的不利因素1、新诗呈现边缘化。
现在,新诗正逐渐离开社会生活的中心地带,特别是远离群众,走向边缘化。
其具体表现为:在社会上很少见到新诗。
在口头上,除了有的诗歌团体内的新诗人及诗评家之外,群众不说新诗,不理睬新诗,新诗朗诵会很少举办,即使是偶尔举办,参加的人数都很少。
在视觉上,出版社不愿出版新诗,出版社愿主动出版新诗集的很少,诗人要找其出版,则要书号费或包销。
在综合性的日报、晚报副刊上,很少刊载新诗,偶有少量点缀,质量也较差。
在市场上,处于经济生活的边缘。
于是形成报刊亭很少出卖诗歌刊物,书店主要卖台,很少摆放新诗集。
在高科技领域:新诗被—些以音响与荧屏为表现手段的高科技领域排斥在外,处于信息化时代的边缘地带。
现在的戏剧与时俱进,电视剧占领荧屏中心位置,成为群众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事物;流行歌曲抢占音响市场的制高点,—盘光碟上市就是数十万张。
在电视与光碟领域,很少看到新诗影子。
新诗的研究与评论家数量在减少。
由于报刊少载新诗,以致一些文科学术性刊物不大欢迎评论当前新诗人的评论文章,导致一些新诗评论家停笔去从事其它写作活动。
致使新诗评论队伍在缩小。
造成新诗边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内容脱离现实生活。
现在的新诗,好诗也有,但是不够多;大量是老一套,或是自我沉吟的过了时的调子;有很多人写诗是让你读不懂;等而下之是黄色下流。
你不关心群众,不让大众读懂并欢迎你的诗,你的诗却要别人掏钱买,这是不公平的事!第二,诗的形式怪异。
近些年有些新诗人学习现代派,或模仿后现代主义,自称为“第三代”,不是吸取其精华,而是得其糟粕,搞结构性解体与非文化的结果是新诗越来越脱离中国实际,脱离人民大众的口味,有些诗愈加散乱化与口水化。
在意境上,意象模糊、颠倒黑白;在音律上,不讲音节、没有韵律。
让人见而弃之。
你要人民听你的朗诵、或买你的诗集是不可能的。
于是失去了市场。
难怪市场上很多报刊亭都不卖新诗报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现代诗歌的现状试论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论文关键词】新诗边缘化大众文化文化市场政治抒情诗[论文摘要】自从中国现代诗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来,它采用了有别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新诗形式,在形式上有所革新,打破了旧体诗的种种束缚,推动了新诗的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新诗的发展在各个时期面I临着不同的境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王国,古典诗歌曾经取得足以骄人的辉煌成绩,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文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古典诗歌却在五四诗坛上面临着如何更好发展的困惑,最终被五四新文学运动所提倡的白话新诗所取代。
新诗以崭新的形式亮相诗坛,并以强劲的气势一扫诗坛上旧体诗词固有的积习和弊端,打破了古典文言诗歌体系和古典诗歌的悠久历史及强大传统,使文言文话语统治权的光环失去了光彩。
新文学运动先驱者发挥诗歌的启蒙功能,使诗歌走向了大众化和平民化。
而新诗从诞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在曲折中缓慢地发展,本文从新诗在各阶段的状况或地位来探究现代诗歌的现实处境。
一新诗的第一个十年发展状况(1917-1927中国现代诗歌开始于光辉的“五四”时代,随着文学革命也出现了诗歌革命,诗歌革命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青年》杂志于一九一八年元月号全面改用白话文,并发表白话的自由体新诗,在新文学创作上白话自由诗充当了新文学运动的~开路先锋。
这是诗歌革命的新纪元,是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
诗歌革命运动在“五四”狂飘中,成为新启蒙运动的重要一冀。
新诗以白话为语言载体,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也带有明显革新的性质。
基于与古典诗歌传统彻底决裂的决心,新诗运动从“诗体大解放”下手,打破了古典诗歌一统天下的局面,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革,为文坛吹来一股清新自由之风。
这次运动先从胡适白话诗的“实验”开始,继而经过康白情、俞平伯、刘大白、刘半农、汪静之、冰心等人的响应和共同参与,使“五四”新诗经历了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的革命过程。
语言形式方面的革新表现在用人民的口语和较接近人民口语的语言来写诗;在形式方面不加粉饰,打破了已经僵死的固定格律,创造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接近群众的崭新形式的新诗,这在当时来说是了不起的。
新诗经过了一场“语言革命”,确立了白话的正宗地位。
由于提倡用白话写诗,可以自由抒发个人情感,不必过多考虑诗词格律的要求,这为诗人抛开旧体诗的束缚,以开放性思维进行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五四”新文化运动也给他们提供了这种自由创作环境。
由于当时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白话文,使诗歌不再是少数人垄断的专利品,普通人也可以尝试用白话写诗。
这使自由体白话诗在新文化运动中,深受大众的欢迎,出现了几乎人人写诗的局面。
诗歌革命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一定的战斗作用。
随着整个革命运动的发展,它生动有力地反映了五四时代新民主主义的精神,即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总而言之,新诗是“五四”革命运动的产物,也只有在五四革命运动中才能产生这样全新的,不同于以前任何历史时代的属于人民大众的诗歌。
二新诗的第二个+年发展状况(1927-1937新诗经过五四时代昙花一现的繁荣后,随着文学生存空间从狭小的校园转向更为广阔的都市社会,到30年代新诗已成为新文学中最受冷落的品种。
因为30年代诗歌的许多功能逐渐被取代。
现代小说和戏剧的成熟,已经使它们足以吸引大批的读者,而现代散文的成熟,也使它成为现代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而为人们所习用。
早期新诗所承担的许多文学功能逐渐被分担。
从诗歌的生存环境来看,与五四时期相比,在30年代的都市环境中,文学被进一步地纳人了商业运作的进程,市场的规则越来越多地参与了作家的创作,对他们形成了无形的控制。
而创作心态的浮躁不仅影响着作家在艺术上的琢磨,也使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去迎合读者市场的需要。
因此,诗歌这样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由于很难像小说那样成为“卖品”,也受到了一些曾经写诗的文人的冷落,用蒲风的话说,他们“因诗歌不能卖钱而改了路。
”由于新诗在文化市场上受到冷落,五四文坛那种几乎人人写诗的盛况不复存在,草创期的诗人大多逐渐退出了本时期诗坛。
虽然这时专门诗刊众多,单是1933-1934年间出版的诗刊就有十多种,还不包括《水星》《新月》等一些综合性的刊物。
而1936年全国的诗刊更达到19种之多。
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专门诗刊,被作为当时诗坛空前“繁荣”的明证,但实际上,它们恰好是诗歌在文化市场上被排挤而形成的景观。
由于出版社和文学杂志对诗歌的轻视,使得新诗集在出版业方面最不受欢迎,凡是单行本诗集差不多全得自费出版。
在其他刊物难以接纳诗歌的情况下,诗人们要为自己的创作找寻发表的出路,又不想看人脸色做事,就只得筹集资金自办诗刊。
这些诗刊虽为困窘的诗人提供了发表的园地,也对本时期的诗歌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却无法回避在都市文化市场中的现代性困境,这确实值得人深思。
新诗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对峙的局面。
忠于时代、忠于人民的真诚感情,始终是新诗主潮的宝贵品格。
进步的或左翼的诗歌在社会政治的重压下曲折而蓬勃的生长和发展,是30年代新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现象。
现实主义诗歌表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上,它继续和发展了20年后期的普罗诗派的斗争精神,并接受苏联的现实主义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以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
它继承五四以来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从事反帝抗日和反封建的斗争。
而现代派诗歌则以戴望舒为代表,强调在融合古典和现代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以意象为核心理论,在意象象征中含蓄地表达情感,追求婉约朦胧的美。
三新诗的第三个+年发展状况(1937-1947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的危亡使诗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抗日救亡与民族解放运动中去,为民族解放而歌几乎成为所有诗人的共同信念。
在抗战前期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写了大量的抗战诗歌,表现抗战初期昂奋的民族情绪和时代气氛。
这些诗歌的抒清方式大多是宣言式的战斗呐喊,同时加人了大量的议论,适应了现实性、战斗性的时代要求,产生了鼓动性的效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为了适应诗歌宣传抗日的大众化需要,一些诗人在形式和语言上作了新的尝试,各类诗歌多以短诗为主,出现了诗歌创作的繁荣景象。
如1938年前后在武汉、重庆等地兴起了朗诵诗运动的热潮,它采用了自由的形式,融进了戏剧中抒情独白的某些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
与此同时,解放区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街头诗运动。
实际上,朗诵诗和街头诗多是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押韵顺口、易写易诵的政治鼓动诗。
这时,诗歌的政治功能被进一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性强,明显表现在为抗战服务,为民族解放斗争服务。
抗战期间影响最大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其活动贯穿于抗战时期的始终,并且延续到整个解放战争时期。
七月诗派产生于中国近代以来最艰难的抗战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战时文化一战争文学一战地诗歌”,为中国新诗注人了新的特质。
它继承并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把政治抒情诗、中国诗歌会所形成、所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推向更健康、更成熟的阶段。
它造就的诗人艾青、田间以及并不属于这一诗派的减克家的出现,意味着自由体新诗的成熟,树起了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块界碑,它促使新诗沿着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迈进。
中国新诗经过几代诗人20多年的艰苦探索,到了40年代进人了成熟的季节,在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在多样化的艺术融合中找到了发展现代民族诗歌的道路。
四建国十七年和文革时期的诗歌发展状况五十年代小说在文坛上仍占中心地位。
小说的艺术观念、艺术方法对诗歌有明显的渗透,诗的叙事化、情节化,要求诗也承担“反映”社会生活、“各条战线”的任务,以及运用诸如“真实反映”、“典型”等小说批评术语来品评诗歌。
这时新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强化诗歌现实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而忽视了启蒙意识,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
在5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诗人们尚在调整适应期,创作不多,由于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人们的创作仍以政治抒情诗为主,比较重要的作品是抒写开国大典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何其芳)、《新华颂》(郭沫若)、《时间开始了》(胡风)等诗,可惜在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方面均欠火候。
1956年诗坛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气氛中,诗人对诗歌创作中的问题曾有所反思。
在双百方针鼓舞下创作了一批敢于触及时弊、勇于表现生活矛盾的诗。
但是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艾青、公木、穆旦、公刘、唐祈等一大批诗人被迫离开了诗坛,新诗的创作数量日益下降。
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受“大跃进”的影响,一味地普及诗歌的大众化,主张全民写诗,忽视了诗歌创作的独创性。
这时的诗歌创作服从于政治的需要,直接表现为工农兵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变成了标语口号式的呐喊,诗的主题由赞颂新生活,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艺术性较为粗糙,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诗歌的想象方式和象征体系发生了变化,束缚了诗人的创作自由,出现的优秀诗歌并不多。
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文革时期,诗歌的发表使用赛诗会、“大字报”、“小字报”、个人传抄、朗诵等方式。
总体而言,在政治运动高涨的年代,诗歌的写作和发表,常突破个人书写和阅读的常规,而带有更多的集体参与性质,并与表演等形式结合。
这延续的是中国现代诗歌,1930年苏区的“红色歌谣”,延安和根据地的“街头诗运动”,以及40年代国统区学生运动中的“朗诵诗”。
六七十年代“左倾”思潮升级严重,使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到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文艺界大批诗人被打成右派或打倒,他们被剥夺了写作的资格,诗歌也被排除出了主流文学之列,沦为地下文学,出现了地下诗歌创作的现象,可以说这时新诗创作基本停滞不前。
文革期间,戏剧在文艺诸种样式中,居于中心地位,戏剧被用来作为政治斗争的“突破口”,也是用来开创“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样板”的主要形式。
尤其是话剧被阴谋家大力提倡,直接为政治服务,出现了八个革命样板戏。
虽然当时也有一些诗歌得到发表,但多是些图解政治概念,复制社会生活表象和僵化艺术模式的诗,缺乏艺术性,成为了单纯的政治传声筒。
如从1972到1975年出版的390种诗集,大多是工农兵作者为配合当时政治运动的作品集,诗歌体式上还是政治抒情诗,而文革期间历次政治运动提出的口号,是诗歌创作取材和主题的直接依据。
僵硬的政治象征语言对诗歌的人侵,使诗歌失去了传达诗人语言和想象上的敏感的可能性。
广义地说SO到70年代的大多数诗歌,都是政治抒情诗:即题材上或视角上的政治化。
这一概念的出现大约SO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但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诗的形式,最早出现是30年代的左联诗人殷夫的诗。
五新时期以来的新诗发展状况80年代初诗歌创作主要是复出诗人“归来的歌”和青年诗人的“朦胧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