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 说明文阅读(pdf)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重难题型题库 说明类文本阅读(pdf)
说明类文本阅读◎生活科普一、说明文阅读。
(12分)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王红蕊①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
我国古代医学家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
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剂”。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
②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
清·李渔《笠翁文集》中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
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头晕脑胀。
《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人之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来的。
③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④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
应该在子时(23时至01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
《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⑤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
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
另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
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⑥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
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
一模复习- 说明文重难点题型阅读—上海市-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部编版(含答案)
初三一模复习-说明文重难点题型阅读说明文重难点题型及应答技巧例题当心生活中的核辐射①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露……而这些不是离我们很远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②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与它打交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咳嗽了,医生会给你开一张胸部透视单,看看是支气管还是肺部发炎了——你不是就将胸膛袒露在X射线前了吗?如果是做CT检查,你“吃”进的X射线会更多。
这些可都属于核辐射哦。
③不过你会说,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体健康总不会与核辐射“亲密接触”了吧,那也未必。
如今大小城市都在大兴土木,新型楼盘不断问世,你如果买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装修,而种种装修材料(如瓷砖、复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质,经过释放而飘浮于室内空气中,并随呼吸潜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隐患。
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
④即使你不买房子,可总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样存在着遭受核污染的风险。
就说矿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就受到过天然或人为的放射性污染。
⑤再说煤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铀、钍、镭、钋等,可随空气和烘烤食物潜入人体。
尽管含量很小,但长期集腋成裘式的积累,仍可对健康构成威胁。
⑥至于形形色色的饰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艺品等,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
可你知道吗?这些被视为宝贝的东西大多可以产生核辐射,有些产生的核辐射还很强,如用重晶石、莹石以及含磷物质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
另外,有些专家还检测到放射性偏高的鹅卵石。
若摆放于室内,美则美矣,却将你的健康置于险境之中。
前不久,某市环境监测机构为一市民作室内检测,发现室内放射性超过安全标准近一倍,可墙面、地板等装饰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标。
查来查去,“真凶”最终浮出水面,原来是一块作装饰用的羊头骨艺术品。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1 说明文阅读(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胡帆陈海伦①“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近些年来,山川田野间、荒漠戈壁滩、蔚蓝海面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
它们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②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公元前2世纪的波兰,人们就建有碾米的风车磨坊;元明时期,中国建有风力水车,用来灌溉农田。
现代风车的雏形,则来源于1890年丹麦提出的风力发电计划,给风磨安装了发电机。
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出现,让风力发电机的发展遇冷。
直到20世纪下半叶,化石能源告急,生态环境恶化,风力发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③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轮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它和纸风车结构相似,由风轮、机舱、塔筒组成。
但是,纸风车为了更漂亮可以折出很多个叶片,而风机的风轮一般..为3个叶片,因为这样便于平衡,性价比更高。
④对于风力发电来说,风速达到2.5~3m/s(微风拂面)就可发电。
风越大,风轮转得越快,发的电能也越多。
但是当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风机就会停止工作,进入“防御姿态”。
因为这个时候....的风可以拔起树木,摧毁房屋,如果风机继续工作就会损坏发电机组。
⑤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风机的叶轮直径也逐渐增大,近15年间,叶轮直径已经从70m增大到250m。
目前..我国陆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处于200m水平,其扫风面积超过32000m2,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
⑥从远处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风机的叶片转得很慢。
但事实上,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的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
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风机转一圈产生的电量也不同,有的可发1.4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晚上空调用电量;而有的可产生5.8度电,能供一个普通家庭用一天。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项复习试题-说明文阅读(解析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数字人民币:没网也能付钱①数字人民币是现金人民币的电子化形式,它由央行发行,以国家信用背书,具有无限法偿性、可流通、可存储、可离线交易、可控匿名、不可伪造、不可重复交易等特点,并有降低交易本钱、提高征信效率、强化支付便利的功效。
②口前,六大国有银行在推广数字人民币货币钱包,在这些银行营业网点,客户需要提出申请,才能在央行数字人民币App中以设立银行电子钱包的方式参与测试。
③当下,我国数字经济已进入快速开展期,数字人民币正是这一背景下符合开展需要的货币新形态。
数字人民币可在京东、美团、滴滴、哗哩哗哩等多个互联网场景使用。
长远看,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将在企业支付与清算、跨境支付与汇兑、金融资产买卖、证券交易等领域引起一系列变化。
支付领域新的变革将随着数字人民币的落地而开启,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或带来银行零售业务和支付行业的变革。
④很多人怀疑,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和微信支付、支付宝之间又有什么差异?⑤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微信和支付宝是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果说前者是钱,那么后者就相当于钱包。
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拒收,而微信、支付宝支付只是一种支方式。
此外,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需要设备连接网络才可以结算,但数字人民币交易可以离线操作。
⑥使用数字人民币是否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等平安风险?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等级很高。
此外,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
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满足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同时有助防控和打击洗钱等违法行为。
(摘自《半月谈》2021年第8期).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采用顺序o1 .文中第①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分析第④段有什么作用?2 .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有哪些区别?【答案】1.数字人民币;逻辑.下定义。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5)说明文阅读
(5)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人体的色彩科学①色彩具有令人惊讶的特征之一是:它具有“重量”。
我们不妨做这样一个实验:将同样重量的两份东西分装于两个盒子,再将一个盒子用白纸包封,另一个用红纸包封,然后用手掂量掂量,你一定会觉得用红纸包封的盒子重一些。
②戴尔教授在14年前首先发现色彩有“重量”。
他经过多种复杂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各种颜色在人的大脑中都代表一定“重量”。
他还将颜色按“重量”从大到小排列成如下顺序:红、蓝、绿、橙、黄、白。
③色彩学还告诉我们,颜色不仅具有“重量”,而且还有“味道”。
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用眼睛看清颜色,而且还能用其他器官分辨它们。
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某一具体波长的能,我们的神经末梢,即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到这种能。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许多盲人也能分辨颜色。
④根据这一发现,科学家们认为,人的皮肤吸收其喜爱的颜色,而拒绝其讨厌的仅过了1个小时。
而且,人的体温也会因室内的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从红色房间移到蓝色房间,人的体温就会下降。
⑤更为奇异的是,专家们发现:颜色可促进人体分泌荷尔蒙,而分泌荷尔蒙的多寡,能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情绪。
如黄、橙、红等色有使人振奋提神的作用,能提高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促使进入兴奋状态;而蓝色、紫色、绿色等则有使人平心静气的特殊效用。
因此前者能使工作环境产生活跃的气氛,刺激和增进生产活力;而后者则能使人镇定、平和,有利于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工作。
1.专家们发现颜色具有的特性。
2.第④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⑤段中加粗字能否删掉,为什么?4.在举重比赛中,为了使举重运动员发挥更好的水平,你认为比赛场地的地毯应是什么颜色的?杠铃应是什么颜色?这有什么好处?阅读《“登陆火星”探秘》,回答相关问题。
“登陆火星”探秘庞之浩①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
②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材料一:亚洲象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
它体型庞大,雄性肩高可达3.2米,体重可达5.4吨。
亚洲象有着很高的智商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更有堪比人类的记忆力,它们能精准记住大面积区域内食物和水源的位置。
亚洲象常年都在行走,在寻找食物和季节迁移时,它们都能在丛林中开辟新的“象道”,偶尔也会借用人类开辟的道路。
在西双版纳,1991—1995年,有30头亚洲象因偷猎致死。
1996—2005年,亚洲象得到严格保护,中国境内的大象基本摆脱了被猎杀的厄运。
人象冲突的焦点,已经从盗猎和杀戮,变成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摘编自刘东黎《观象》)材料二:2021年,一群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迁移,进入昆明。
在当地政府的柔性引导和细心呵护下,终于,它们在外“游荡”数月后,向南跨过元江,重返家园。
这群陆地“巨无霸”的大胆行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有日本媒体专门做了一期节目,详细介绍这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奇幻旅行”,称“中国政府对迁移中大象的呵护令人印象深刻”。
而网友则表示:“逛吃逛吃,一路溜达,大象之旅诠释了什么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显然,“野象北移”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缩影,见证了中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付出的努力,也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美丽的中国,看生机如此盎然》,《光明日报》2022年4月25日)材料三:生物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一方面,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另一方面,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中考复习资料阅读技巧说明文试题(共14页)
2021中考语文(yǔwén)复习资料阅读技巧说明文极微量放射性物质会影响安康吗①HY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洋受核放射物污染比拟重。
可是因为海洋里的放射性物质扩散比拟缓慢,而且海洋的海水量很大,扩散过程中随海水上下涌动,也会不断沉降,所以到目前为止对我国近海没有影响。
但是不久前在等地的空气中检测出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在我国部分的一些地区菠菜、莴苣叶等蔬菜也被检测出有微量的碘—131。
因此引发部分地区一些民众的恐慌,出现了部分蔬菜滞销的现象。
②那么,吃了含有极微量放射性物质的蔬菜上,对身体到底有没能影响?③根据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空气中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存。
当这种放射性物质沉降到地面时,会污染地面上露天生长的蔬菜。
雨雪天气会加速沉降,相当于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洗〞下来了。
因此,在我国部分和地区的一些蔬菜会被检测出有微量的碘-131。
④专家指出,目前在空气检测出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所致公众剂量仅仅..相当于天然辐射课题的十万分之一,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至于检测到蔬菜外表沾染的放射性物质那么更是非常微弱的,每天食用1公斤这样的蔬菜,产生的辐射剂量负担相当于天然辐射本底一天量的1‰到3‰左右。
⑤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平安医学所所长、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苏旭11日说,目前在蔬菜上检测到的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碘-131,是可以清洗掉的。
最近的一个实验显示,把检测到放射性碘—131的菠菜放到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清洗一次之后就检测不到碘—131了。
微量的情况下清洗一次,可以清洗掉50%左右,清洗3次就可以洗掉90%。
而且因为含量极微小,所以洗菜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⑥因此,公众完全(wánquán)不必惊慌,可以放心食用。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从本文看,在我国部分和地区的蔬菜上检测出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安康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2.第④段中加点词“仅仅〞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3.把出文中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一种即可〕,其作用是什么?〔2分〕答:4.HY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之后,引起我们身边一些人的焦虑不字,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jiànyì),以引导公众正确面对核泄漏事故。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成为医生好帮手强薇①近年来,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并开始在许多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例如,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与英国摩尔菲尔兹眼科医院近日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称人工智能算法在诊断眼部疾病的精准度上超越了人类医生。
②这款人工智能算法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眼部的3D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成像技术,简称(OCT)图像,诊断与老龄化致盲有关的黄斑部退化、青光眼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目前,这一算法已能检测出超过50种威胁视力的眼疾,并能给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甚至可以“优先考虑”最迫切需要治疗的人,错误率仅为5.5%,远低于8位人类眼科专家6.7%—24.1%的“误诊率”。
以往,不同的医生对同样的3D成像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款人工智能的高精确度相当于25个医学专家从不同角度会诊的结果。
③更重要的是,这款医用人工智能可以向人类“解释”自己的决策依据。
具体来说,在“阅读”扫描患者眼部后,人工智能第一步将OCT分解成数个区域,并进行标注,这时产生的原始数据人类还难以理解;第二步分析各个区域的成像,然后用另一种人类可以理解的分类识别系统,来寻找可能存在的病灶迹象,这时的数据对于人类而言具有解释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了以往人工智能算法“暗箱操作”的问题,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了解其决策过程,对人工智能建立信任感。
④一名再资深的医生,其职业生涯中所见的病例也是有限的。
人工智能却凭借其读取和筛选信息的卓越能力,可以接触到庞大的病例资料和诊断数据。
据称,IBM开发的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在短短17秒内能阅读3000多本医学专著、4万篇论文,这可能是人类穷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
⑤虽然说人工智能的诊断精准度优于人类医生,但现在就预言人工智能将取代医生这个职业还为时过早。
一名医生能否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病痛,不仅取决于其经验多少,对患者的态度以及细微的观察问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事物说明文阅读
事物说明文阅读一、(18分)(2023·浙江温州·统考一模)完成下面的问题。
城市书房,宛如深夜灯盏①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近年来,浙江温州对图书馆总分馆制进行了新的探索,大力推进城市书房建设,以其设计感强、环境优美、就近便捷、服务时间长等特色,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城市书房从浙江温州向全国延伸,上海嘉定、江苏扬州、河南洛阳、重庆南岸等地陆续出现城市书房的身影。
②“一段时间,我们接到一些读者来电,抱怨公共图书馆服务时间短。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柳升高说,这也是城市书房最初建立的动因。
开放时间有限、读者阅读需求无法满足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解决却让馆长们犯了难,如果单纯延长开放时间,延长到几点合适?如果全天候开放,偌大的馆舍运营成本怎么核算?曾对台湾诚品书店进行过调研的温州市图书馆决定复制一家24小时图书馆,为解决这一问题探路。
无人值守、社区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当这样一家图书馆在温州街头出现时,立即引发了读者热捧,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开在家门口的百姓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此后也有了新名字——城市书房。
③如今,城市书房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升温,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举办阅读活动、开展文化交流,与书店、咖啡厅等合作,其以多种服务模式发展成为一个个公共阅读空间。
“它改变了都市人的阅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激发了老百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通过扩大服务半径,采用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以及多种跨界服务手段,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
”上海格物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符湘林说。
(A)④好创意固然重要,但没有强大的执行力也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城市书房也是如此,想持久地为读者亮起深夜的那盏灯,需要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方法。
⑤近年来,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单靠政府操办,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以政府为主导,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为弥补公共财政不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效的有效途径。
考向27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重点)-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原卷版)(全国通用)
考向27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例:【2022·天津·中考真题】阅读《森林为什么是“水库”》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朱清科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可见,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利用了。
实际上,森林的这一功能不仅指拦蓄降水、调节径流、拦洪补枯,还体现于森林各结构层次在产水、净水等方面的具体效应之中。
因此,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②森林通过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来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
③那么,这座森林“水库”是如何自上而下调蓄水源的呢?④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能够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
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
据统计,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⑤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也能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
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有拦截雨水的作用,能提高林地土壤的渗透能力。
⑥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
林地土壤多孔疏松,透水性强,能蓄积雨水;也能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还能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⑦森林“水库”不仅能够自上而下调蓄水源,还能提高水分生产力。
⑧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大于无林地土壤蒸发总量,增加的水分参与森林水分小循环,促进了降水的形成。
森林植被的增加还影响到各种降水形态,比如霜、露、雾及雾凇等水平降水,雨、雪等垂直降水。
⑨人们常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事实证明,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森林是不少水系的发源地。
例如,塞罕坝的森林每年为滦河与辽河下游地区蓄积降水、净化水质大约1.37亿立方米。
大量研究表明,增加森林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是治理水土流失、助力防风固沙的有效举措,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含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9分)臭氧污染看不见,却比PM2.5更可怕李牧鸣①与“张牙舞爪”的雾霾相比,臭氧要“低调”得多,悄悄地“隐藏”在万里晴空中,却成为近几年夏天列入监控指标以来众多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元凶。
以去年6月为例,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统计显示:所有超标天数中,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超过了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
与之呼应,广东省次月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臭氧成最常见首要污染物。
②“低调”臭氧比PM2.5更可怕。
③专家认为,臭氧这种看不见的污染不容小视,应像重视雾霾一样,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④“事实上,臭氧污染已成为困扰全国的环保新课题。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目前,从全国来看,北方臭氧污染一年有1个峰值,而南方则每年有2个峰值,甚至新疆、西藏等地区也面临臭氧污染问题。
⑤相对于发黑发臭的水污染、发黄发黑且有刺鼻气味的烟污染,以及夹杂着细小颗粒的雾霾污染等有形污染,公众乃至环保部门对无色无味的臭氧污染一直“掉以轻心”。
⑥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对呼吸道的破坏性很强。
根据加拿大职业健康与安全中心(CCOHS)的介绍,“臭氧会刺激和损害鼻黏膜和呼吸道,这种刺激,轻则引发胸闷咳嗽、咽喉肿痛;重则引发哮喘,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还可能导致肺功能减弱、肺气肿和肺组织损伤,而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修复的。
”因此,对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只要暴露在低浓度的臭氧中,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明显的危害。
⑦同样,臭氧也会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
它也会破坏皮肤中的维生素E,让皮肤长皱纹、黑斑;当臭氧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时,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头痛、胸痛、思维能力下降。
⑧此外,臭氧会阻碍血液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使甲状腺功能受损、骨骼钙化。
美国斯克利普斯应用科学研究所的保罗·温特沃斯教授曾经做过研究,发现臭氧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某些酶的活性和产生溶血反应。
中考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中考必备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说明文阅读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
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
“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
1925- 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
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
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
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
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
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
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
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
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
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
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
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
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了下去。
云南省2018年中考语文书外书总复习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说明文阅读
重难题型补充题库—说明文阅读一、(2017原创)阅读线面文章,回答1~5题。
(11分)睡前一杯热牛奶真能助眠?①睡眠不好?一定有不少朋友为你这样支招:“睡前喝一杯热牛奶,有助睡眠”。
许多人声称这一“催眠妙招”疗效确切,但也有人认为“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睡前牛奶纯属心理安慰剂。
“牛奶助眠”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②有人说,喝牛奶能安眠,是因为牛奶中的L—色氨酸起作用。
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它是人体的一种氨基酸。
L—色氨酸可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五羟色胺和褪黑激素。
五羟色胺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松果体和下丘脑,可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
褪黑激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可缩短睡前觉醒时间和入睡时间,能改善睡眠质量,还有调整时差的功能。
但是,L—色氨酸不只存在于牛奶中,很多食物中都有,如豆腐中L—色氨酸含量为1119.9毫克/千克,肉类中L—色氨酸含量约为1825.5毫克/千克,分别是牛奶的3.4倍和5.6倍。
同时,一杯牛奶中含有的L—色氨酸总量,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也就无法达到改善睡眠所需要的力量。
③从中医角度而言.......,牛乳具有补虚损,益肺胃,养血,生津润燥,解毒的功效。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人喝完牛奶有困意,但助眠的效果只能因人而异。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雷敏说,喝牛奶能助眠的说法,目前存在许多争议,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能说明牛奶有显著安眠的效果。
中医食疗学中对牛乳的阐述,也并没有提到助眠的功效。
④还有人说,喝热牛奶有助入睡感觉的,很可能是牛奶的热度,而并非牛奶本身。
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可使入睡速度加快,如洗个热水澡更容易让人进入梦乡。
但是,一杯热牛奶进入胃肠道里,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足以让皮肤的温度明显上升。
⑤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夜间辗转难眠可能与身体缺钙有关。
虽然牛奶是钙的优良来源,但这也不能证明睡前一杯奶可以有明显改善睡眠的效果,毕竟缺钙不是一杯牛奶能够解决的问题,通过牛奶补钙是需要养成一个长期饮用的习惯才能影响体内钙水平的。
重难点14说明文语言特点-2023年中考语文重难点专练原卷版
重难点十四:说明文语言特点【小试牛刀】马铃薯有望成为主食①马铃薯俗称土豆、地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块茎蔬菜,南北熟知的“醋熘土豆丝”更是很多饭馆的必备菜品。
习惯上大家将其视为蔬菜,其实马铃薯是一种粮菜皆宜的作物。
我国已经将马铃薯列为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主食,可见马铃薯未来将和小麦、水稻一样,逐渐以主食的“身份”摆上餐桌,可别拿土豆不当干粮。
②虽然我国马铃薯的产量最高,但它其实是一种舶来品。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智利等地的安第斯山高原地带,人工栽培历史始于公元前8000—前5000年。
据考证,马铃薯早在16世纪就已传入中国,早期主要在西北地区种植。
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主要在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种植。
在甘肃省定西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马铃薯一直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定西和固原也因而享有“马铃薯之乡”的美誉。
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始终没有将其纳入主粮的范畴。
③马铃薯可以说是一种高营养食品,这也是推广马铃薯主食化的基础。
科学研究发现,每100克鲜马铃薯中含有蛋白质1.5~2.39克、碳水化合物10.5~28克、脂肪0.4~0.94克,另有粗纤维0.4~1.5克、钙11~60毫克、磷15~68毫克、锌17.4毫克、铁0.4~4.8毫克、维生素B1 0.03~0.17毫克、维生素B2 0.03~0.11克、烟酸0.4~1.1克、维生素C 8~40毫克。
④从营养学上分析,马铃薯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都远远高于白菜、萝卜、丝瓜等蔬菜,尤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A更为突出。
而与“水果之王”苹果相比,马铃薯的维生素C含量是其10倍,B族维生素含量是其4倍,其余各种无机盐含量更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之多。
⑤马铃薯食用后的饱腹感,也是它作为主食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发现,每餐只吃全脂牛奶和马铃薯,即可获取人体所需的全部食物元素,并且这一组合能提供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多种必需氨基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20分)树木也要睡觉①在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后,树木需要睡觉吗?②科学家说:“这要看你如何定义睡觉了。
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树在晚上确实会放松它们的枝桠。
这就相当于人在打呼噜。
”③为了研究树睡觉的情况,芬兰科学家用激光测量了两棵垂枝桦在晚间的表现。
这两棵树一棵位于芬兰,另一棵位于奥地利。
9月的秋分时分,监测就在干燥无风的环境下开始了。
这一天,世界昼夜等长,监测从晚间开始,经过黎明,一直到早间才会结束。
④科学家说,他们使用激光红外线扫描仪照射树的各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照射时间不到一秒。
这样一来,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得到整棵树的细节图谱。
⑤研究发现:垂枝桦的树枝和叶子在晚间时分就会下垂,而在日出到达前的几个小时会垂到最低点。
而当清晨来临时,树枝和树叶则又会上扬到原来的位置。
⑥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整棵树都会在晚上下垂,因此,树枝树叶也会下垂。
但是,树的下垂幅度并不是很大,一棵5米高的树最多也就下垂10厘米而已。
”同时表示:“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是太阳升起‘唤醒’了树木,还是树木有其自身的循环节奏。
但是,有些树木在太阳出来之前就已经上扬至白天的位置。
这表明,树木可能受自身生物钟的支配。
”⑦研究团队的成员称,这样的数据并不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却非常少见。
毕竟,现在才有人在研究中涉猎这方面的内容。
大部分生物在白天和夜晚都有自身的循环节律。
任何一位园丁都知道,有些植物在早晨开花,有些树木则在晚上关闭叶片。
⑧著名植物学家林奈发现花即使在暗室中也能盛开和凋谢,而达尔文注意到植物茎叶的夜间运动看起来就好似在睡觉一般。
然而,研究团队成员表示,两位前辈的研究针对的仅仅是小型盆栽植物。
而这次的树木研究则首次运用了激光来精确测量晚间野生树木树叶的运动情况。
⑨本次研究没有解释为什么树枝和树叶会在晚上下垂,但这一现象可能和树木内部水压的变化有关。
⑩研究人员表示,植物的运动通常与其内部细胞中水的平衡程度有关。
而水的平衡则又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获得的光照有关。
因此,将来他们还会测试每棵树内部的水流情况,并将所得结果与今天激光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人们对每棵树每天的用水量更加了解。
同时,也能更好地监控树木对于区域气候的影响。
(摘自《腾讯科技·趣味科普》,有删改) 1.研究树睡觉的情况时,科学家们都是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的?(6分)2.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3.分析第⑦段“大部分生物在白天和夜晚都有自身的循环节律”中“大部分”的表达作用。
(4分)4.结合第⑦~⑩段,分析科学家们研究树木睡觉的意义是什么?(6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20分)蔬菜疯长的奥秘①洋葱长得像小树,土豆如大石包,豌豆和大豆植株比人还高……这是地球上的蔬菜吗?回答是肯定的。
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两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蔬菜长得十分巨大,人们因此称其为“巨菜谷”。
这两个神奇的地方,一个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麦坦纳加山谷,一个是俄罗斯的萨哈林岛(库页岛)。
②巨菜谷里的蔬菜为何与众不同?它们到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呢?有人提出,巨菜谷的蔬菜之所以长得这般巨大,是因为日照时间长的缘故: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蔬菜的生长就会更加旺盛。
从麦坦纳加山谷和萨哈林岛所处的地理纬度来看,这两个地方都处于高纬度地区,夏季日照时间比较长,确实对蔬菜的生长很有利。
不过,相同纬度的其他地方的蔬菜外形都很普通,并未见有如此高大的同类蔬菜,因此这种说法也不正确。
③还有人认为,巨菜谷的蔬菜可能是特殊气候造成的,无论是麦坦纳加山谷,还是萨哈林岛,夏天的昼夜温差都较大,白天气温有时可达20℃以上,夜间气温可降至10℃以下,悬殊的昼夜温差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不过,这种说法同样无法解释为何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蔬菜都没有长成巨人体型。
④巨菜谷体型巨大的蔬菜,让人不禁联想起史前植物。
从距今3.09亿年前的石炭纪到距今6000万年前的第三纪,是地球上植物生长最为茂盛的时期。
那时植物的生长速度比现在的植物快许多,而且它们的体型也要大得多。
⑤科学家分析,史前植物疯长有三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重水含量低。
重水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种蕴含在普通水中、密度比普通水更大的化合物。
一般来说,普通水中的重水含量越低,对植物和人体的伤害越小。
史前年代的水系中,普通水中的重水含量非常低,因此对植物及其他射线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科学家认为,史前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很高,发出的射线也很强,因此能刺激植物更快、更大地生长。
第三个原因是电场、磁场的影响。
大自然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雷电交加的日子里,植物生长得特别快,原因在于有雷电的天气,空间电场强度比平时高得多。
科学家认为,史前时代的地球上,雷电天气比现在多得多,而且磁场也比现在强,因此植物都长得十分高大。
⑥那么,巨菜谷的蔬菜,其生长原理是否和史前植物一样呢?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有极少数地方地下深处的土壤岩石中,储存了史前年代重水含量非常低的水,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面,还有些地下深处的土壤岩石有过滤重水的功能。
巨菜谷正是这极少数的地方之一,这里的重水含量十分低,非常适合包括蔬菜在内的植物生长。
科学家还发现,巨菜谷的地下埋藏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矿藏,而且那里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起来,制造了一个强电场、强磁场的环境,这些环境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强的刺激作用。
⑦归根结底,巨菜谷的蔬菜疯长,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史前植物这一“老祖宗”的生长奥秘。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7期,有删改)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2.选文第②段加点的词语“这种说法”具体指什么?(4分)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巨菜谷蔬菜疯长的两个主要原因。
(6分)4.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说明的?请简要说明。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20分)沸腾的湖泊姜永育①你见过用大铁锅烧开水的情景吗?一口直径很大的铁锅盛满水,下面柴火熊熊燃烧,不多久,铁锅里便热气腾腾,沸水翻滚,看上去惊心动魄。
②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个类似这样大铁锅烧水的湖泊,它就是美洲的沸水湖。
到这里游玩,你可千万要小心,因为一旦掉入湖中,生还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太小了。
③沸水湖位于美洲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岛上。
多米尼加虽说是岛屿,但岛上群山高耸,大部分地方地势陡峭,沸水湖就藏身在多米尼加岛南部火山区的山谷中。
④据说,过去的沸水湖“养在深闺人未知”。
有一天,几个探险者来此探险,他们走进这片山区时,突然看到远处的山谷中热气蒸腾,仿佛有人正在露天里生火造饭。
几人当时又累又饿,看到荒山中升起炊烟,一下来了劲儿。
大家紧赶慢赶,到达山谷里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冒出热气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沸腾的湖泊!⑤这个沸腾的湖泊长90米,宽约60米,整个湖面热气腾腾,就像一锅煮开的水,特别是在湖的中心,湖水不停翻滚,水下涌起的水蒸气使湖面翻滚着灰蓝色的水泡,仿佛是开水沸腾时冒出的水花。
当湖水装满时,从湖底喷出的蒸汽水柱竟高出水面两米多,看上去令人心惊胆战。
⑥由于两边的山体十分陡峭,因此,沸水湖的湖底又陡又深,距离湖岸不远处,湖水便深达90米,使人不敢离湖岸太近。
可以说,沸水湖不但是一个可怕的滚水池,还是一道令人恐怖的深渊。
再加上沸水湖周围地区由于长期受含硫气体及其他一些有害气体的影响,动植物都不敢靠近湖岸“安家”,因此,这里一片荒凉,当地人将其称为“荒谷”。
⑦那么,沸水湖的温度到底有多高呢?有探险者曾经冒着危险,用温度计测量过近岸的湖水:好家伙!靠近岸边的湖水都有90℃。
看着“噌噌噌”上涨的温度计度数,强忍着炽热的水汽,探险者望了一眼翻滚的湖水,心有余悸地赶紧离开了岸边。
由于常年沸腾,人们根本无法测量沸水湖中心的水温。
曾经有人幻想过驾着小船,拿着温度计去湖中心测量,不过,面对开水般的高温和炽热难耐的水蒸气,谁都不敢把自己往这口沸腾的大锅里送。
⑧在这里,随处可见景点的指示牌,它们时刻提醒游人:岸边的石头很滑,观赏时千万小心。
有的指示牌则更直接:不要前往。
不过,也有胆大的人把鸡蛋放在网兜中,拿到湖边去煮,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煮鸡蛋便大功告成了。
⑨沸水湖是如何形成的呢?自从被外界知晓后,沸水湖便成为旅行者的“宠儿”,许多人不远万里,专程赶到多米尼加的山区来一看究竟。
一些科学家也来到这里考察,试图弄清沸水湖形成的真正原因。
○10经过长期观察,科学家们发现,沸水湖原来是由一眼间歇泉形成的。
当泉水停止喷发后,沸腾的湖水因缺乏补给,水位便慢慢下降,这时,沸水湖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在它的湖底中央位置,有一个圆形的喷孔,沸腾的湖水原来就是从这个圆孔里喷出来的。
○11间歇泉“休息”的时间一般很短暂,当它恢复“体力”时,新一轮喷发又开始了,一时间地动山摇,山谷里轰响如雷,只见一股灼热的水柱从湖底喷涌而出,湖面上很快烟雾缭绕,热气腾腾。
喷发厉害时,还会形成高达两三米的水柱,气浪和水柱冲天而起,十分壮观。
○12那么,间歇泉的水是如何被“煮沸”的呢?○13原来,间歇泉坐落在一个古火山口上,地下火红的岩浆就像一只大火炉,把带有大量矿物质和含硫气体的水烧开后,再由古火山口通道(即喷孔)猛烈喷出来,于是便形成了这个大自然的奇观。
(摘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2期,有删节)1.间歇泉的水“沸腾”的原因是什么?(4分)2.本文主要介绍“沸水湖”,而文章第①段为什么要提到“沸水锅”?(4分)(6分)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共20分)所谓的抗霾食品①网上一直流传有些食品能够抗霾,比如猪血、鸭血、五花肉、青菜等。
这些“抗霾食品”真的有效吗?②中医所推荐的滋阴润肺、助肝排毒的食疗方法可“抗霾”吗?古代并没有过这种人类污染造成的雾霾天,食物对雾霾有什么作用,古人也不可能做过相关研究并有可靠的经验留给我们。
所以,所谓“润肺”的食材未必对雾霾有特效。
但适当吃点木耳、银耳,获得一些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减少胃肠道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还是有所帮助的,对健康有益无害。
③不过,也有人认为菌类食品污染大,会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如木耳、银耳就属于菌类。
按目前各地测定的结果,的确存在菌类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但比例还是很小的,大部分产品是合格的。
菌类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轻重主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
在土壤、水源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地区,野生菌类是最危险的,而人工栽培的菌类长在培养基上,不接触外界环境,反而相对安全。
另外,菌类中的重金属并不是可溶状态,通常是和膳食纤维结合而存在,即便进了人体,吸收率也是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