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一个经典输出短路保护电路word精品

& 一个经典输出短路保护电路上电:C2两端电压不能突变,Q2基极电压由VCC 开始下降,下 降到Q2可以导通(BE 结压降取0.7V ),这个时间大概是0.12mS 但 是同时Q1也在起到阻止Q2导通的作用,Q1导通的时间大概是:5.87mS 也就是说Q2在5.87mS 后才会导通,但是同时 C3在阻止Q3的导通, 阻止时间是0.17mSQ3在上电0。
17MS 后导通,负载得电,Q3C 极电压达到13.3左 右,迫使Q2截至,由此可见Q1可以去掉。
短路时,Q3C 极被拉低,Q2导通,形成自锁,迫使 Q3截止,Q3 截至后面负载没有电压,这时有没有负载已经没有关系了,所以即使 拿掉负载也不会有输出。
要想拿掉负载后恢复输出,可以在Q3得 C E 结上接一个电阻,取1K 左右。
VCC 13.2V-« --------------------- -------------L C2 厂 lOOnFJ Q 2--------------- 2H3&D6------ WvlOkcHimC110GnF MAAAr22kQhm瞰路功誉描远:当特出短齬后・输出立即关闭;就时,印悽将短路矗销■转出保持为0 ■懸须重新加电后才有特出. 而月・搐输出管Q3撇成IRL 触02 [他0£管)却无法实現上面所说的功誉.±L £3 ■■ 一 3.3 uF 01 R17 1N414S lUkDhm D21IU001 R6 lOkohm自动恢复短路保护自锁短路保护秀一下本人曾经设计的最简短路保护电路,本电路由一个光电耦合器和一个按钮组成。
启动时需要按一下BW按钮使光电耦合器接通并自锁,按钮弹开,负载通过光电耦合器岀口进行通电。
若输岀端发生短路,则光耦失电,岀口打开,输岀则自动断开。
失电。
其缺点显而易见,我就不多说了!!呵呵,我只用它来保护过一个5VLED灯指示回路可通过短路测试!!。
一个经典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一个经典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一个经典电源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这个电路有一种类似触发器锁定状态的功能:即,输出短路后,输出立即关闭,并保持这种状态,必须重新上电(相当于触发器重新加电)才有输出。
本人百思不解个中奥妙。
而且,将输出管Q3换成场效应管却无法实现上面所说的功能, 输出短路后,Q2经R4导通,关闭Q3,就是拿掉短路,Q2仍导通,Q3仍关闭,非得再重开加电才恢复输出。
用MOSFET 无法有此功能,是因为其寄生二极管的存在,电压直出D2。
, 还有几个细节问题请教一下:1.由Q1,R1,R2组成电路有什么作用,2.R4与R5组成的反馈电路有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3.D1与C1的作用是什么呢,, Q1.R1.R2.C1的作用是在上电时不让Q2导通, 为什么Q1,R1,R2,C1能实现上电时不让Q2导通功能,,也麻烦你解释一下,D1是如何给C1提供放电回路的,回路是怎样的呢,,短路前和短路后Q1管子的工作状态有什么不同,,,, 已解释Q1的作用。
R5是当短路拿开后,让Q2经R4,R5继续导通。
D1提供一个低阻回路给C1放电并保护Q1 BE结。
, 上电前,C1没有电压,上电后,Q1经R2C1导通,防止Q2导通,C1也随着被充电,电压越充越高的同时,Q1的Ib亦越来越低,到一临届点时,Q1便关断,放开Q2。
这是几个毫秒的事。
刚说过,C1要在上电前完全被放电才可以保证Q1的动作,所以在掉电后,一定要给它一个放电回路,放的越快越好。
C1是经D1分别由Q3-BE,R3和由负载放电。
, 还有个小问题不太明白:为什么将输出管换成场效应管后,虽然可以起到短路保护作用,但短路撤销后,输出就恢复正常,而不是短路撤销后仍无输出的情况,上面提到,是因为场效应管的寄生二极管所致,但是寄生的二极管相对于输入电压端来讲是反向的,应该不会出现电压直接从D2输出的情况。
而且即使将输出管换成场效应管,Q2继续保持导通的回路依然存在,为什么此时Q2不能继续保持导通而是场效应管截至呢,,另外,将D1取消后,发现并不会影响电路功能,, 是的,寄生二极管是反向的。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

buck型dc-dc变换器中保护电路的设计buck型DC-DC变换器广泛用于电源供电系统、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应用中。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输入电压的变化、电流过载、短路等因素可能导致变换器的故障或损坏。
为了保护变换器及其连接的电路,设计有效的保护电路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保护的是输入端的电路,常见的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主要是通过输入电压检测电路来监测输入电压,一旦输入电压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入电源,以防止变压器和其他电路被损坏。
过流保护则采用电流检测电路来监测输入电流,一旦输入电流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入电源,防止变压器和电源电路受到额定电流以外的过大电流的损坏。
在输出端,常见的保护电路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
过压保护通常使用电压检测电路来监测输出电压,一旦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出电源,以防止负载和其他电路被损坏。
过流保护同样采用电流检测电路来监测输出电流,一旦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出电源,防止负载和电源电路受到过大的电流的损坏。
短路保护是最常见的保护电路,它主要通过短路检测电路来检测输出端是否出现短路。
一旦短路发生,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出电源,以防止损坏变压器和其他电路。
此外,为了保护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在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都需要设计绝缘保护电路,通常是使用绝缘变压器或光耦合器来实现。
为了确保电路的稳定工作和提高变换器的效率,还可以设计过温保护电路。
过温保护电路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变换器内部的温度,一旦温度达到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入电源,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故障或损坏。
另外,还可以考虑设计过载保护电路和反馈保护电路。
过载保护电路可以检测输出电流是否过大,一旦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采取控制措施,减小输出电流以避免过载。
反馈保护电路可以通过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差异来检测电路的故障,一旦差异超过设定值,保护电路将切断输入电源。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电、短路保护电路详解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电、短路保护电路详解时间:2012-04-23 12:27:18来源:作者:该电路主要由锂电池保护专用集成电路DW01,充、放电控制MOSFET1(内含两只N 沟道MOSFET)等部分组成,单体锂电池接在B+和B-之间,电池组从P+和P-输出电压。
充电时,充电器输出电压接在P+和P-之间,电流从P+到单体电池的B+和B-,再经过充电控制MOSFET到P-。
在充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超过4.35V时,专用集成电路DW01的OC脚输出信号使充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充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充电而损坏。
放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降到2.30V时,DW01的OD脚输出信号使放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放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DW01的CS脚为电流检测脚,输出短路时,充放电控制MOSFET的导通压降剧增,CS脚电压迅速升高,DW01输出信号使充放电控制MOSFET迅速关断,从而实现过电流或短路保护。
二次锂电池的优势是什么?1. 高的能量密度2. 高的工作电压3. 无记忆效应4. 循环寿命长5. 无污染6. 重量轻7. 自放电小锂聚合物电池具有哪些优点?1. 无电池漏液问题,其电池内部不含液态电解液,使用胶态的固体。
2. 可制成薄型电池:以3.6V400mAh的容量,其厚度可薄至0.5mm。
3. 电池可设计成多种形状4. 电池可弯曲变形:高分子电池最大可弯曲900左右5. 可制成单颗高电压:液态电解质的电池仅能以数颗电池串联得到高电压,高分子电池由于本身无液体,可在单颗内做成多层组合来达到高电压。
7. 容量将比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IEC规定锂电池标准循环寿命测试为:电池以0.2C放至3.0V/支后1. 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20mA搁置1小时再以0.2C放电至3.0V(一个循环)反复循环500次后容量应在初容量的60%以上国家标准规定锂电池的标准荷电保持测试为(IEC无相关标准).电池在25摄氏度条件下以0.2C放至3.0/支后,以1C恒流恒压充电到4.2V,截止电流10mA,在温度为20+_5下储存28天后,再以0.2C放电至2.75V计算放电容量什么是二次电池的自放电不同类型电池的自放电率是多少?自放电又称荷电保持能力,它是指在开路状态下,电池储存的电量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保持能力。
输出保护电路

首先,左上角12V加电之前,所有电容的电压都是0;另外假设,负载为空载或不是重负载。
加电瞬间,C1是短路的,R2接地,与R1分压后使得Q1马上导通,C2的电压本来是0,继续保持为0,因此Q2是截至的。
此时C3的电压也为零,Q3也截止,因此暂时没有输出。
然后,各电容通过相应的电阻进行充电:C1R2时间常数是1ms,可以认为2ms后Q1才截止。
但是,C3从加电开始就通过R3充电,尽管时间常数3.3ms,但充电到大约0.15个时间常数(也就是0.5ms)则充电就被be结嵌位,Q3就导通了(此时Q2还在截至状态),Ib大约11mA,这样输出就有了,即R5的上端为12V。
当Q1截止的时候,Q3早已导通,R4的右端为高电位,因此Q2一直是截止状态,C2的电压始终为0。
当右边输出短路或严重过载后,D2的左边电压下降(假设下降到6V),这样通过R4给C2充电,大约1ms的延时后,Q2导通,短路Q3的be使得Q3截至,R4的右端电压就进一步下降,使得Q2持续导通、Q3持续截至,至此电路反转,没有输出。
此后,除非把电源断开再重新加电,是不会有输出的。
至于到底多大负载会引起过流保护的问题,假设Q3的hFE为30,那么需要330mA或更严重的负载才能使得保护动作。
如果说这个电路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Q3和D2的电流容量太小,不宜输出>75mA
的电流;或者R3用的太小,使得保护电流过大。
华奥电子LDA505短路保护集成电路说明书

有短路保护的电感式接近开关集成电路简介LDA505(替代TCA505)是针对电感式接近开关应用而开发的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接近传感器或接近控制系统中,也可用来制作多种感应式检测仪表,如感应式转速表等。
LDA505由振荡器、开关电路和放大输出电路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外接的电感电容构成LC高频谐振电路,并在谐振环路中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当被检测的金属目标接近这一磁场并达到感应距离时,在被检测的金属目标内产生涡流并吸取振荡器的能量,使得振荡器振幅衰减或停振。
振荡器振荡及停振的变化被后级放大电路处理并转换成开关信号,触发驱动控制器件,从而实现了非接触式检测的目的。
LDA505具有集成度高、工作电压宽、输出电流大、控制距离可调、外围电路少、应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等特点。
和一般分立元器件组成的电感式接近开关方案相比,LDA505集成芯片方案的一致性、稳定性更好,因此特别适用于高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
LDA505采用SOP-16L(SOIC-16)封装形式。
特点系列信息Array●宽的工作电压范围:4.0~40V●较低的静态工作电流:小于0.7mA●内部集成的输出级驱动电流达到70mA●高的抗干扰性能●开关频率可达5KHz●可用于二线制交流接近开关●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功能●工作温度范围-40~+125℃典型应用●电感式接近开关●无触点开关●位置控制●隔离检测●转速测量丹东华奥电子有限公司丹东华奥电子有限公司引脚定义序号符号功能说明1LC 振荡器LC 和GND 之间外接电感和电容,用于构成谐振电路。
2R Di 距离设置电阻R Di 外接电阻,用于设定振荡器中的电流和检测距离。
3N.C.悬空不用4C I 积分电容C I 和GND 之间通常外接1nF 电容,可以起到减少干扰的作用。
5R Hy 回差设置R Hy 和GND 之间外接电阻,用于设置检测的窗口回差。
6SC 短路检测电路输出级的短路采样(可以对V CC ,也可以对GND )。
开关电源电路组成及常见电路详解

开关电源电路组成及常见电路详解一、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器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组成。
辅助电路有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欠压保护电路、输出过流保护电路、输出短路保护电路等。
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方框图如下:二、输入电路的原理及常见电路1、AC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原理:①防雷电路:当有雷击,产生高压经电网导入电源时,由MOV1、MOV2、MOV3:F1、F2、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
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涌电流。
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
若C5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2、DC输入滤波电路原理:①输入滤波电路:C1、L1、C2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C3、C4为安规电容,L2、L3为差模电感。
②R1、R2、R3、Z1、C6、Q1、Z2、R4、R5、Q2、RT1、C7组成抗浪涌电路。
在起机的瞬间,由于C6的存在Q2不导通,电流经RT1构成回路。
当C6上的电压充至Z1的稳压值时Q2导通。
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放大器电压输出短路保护

放大器电压输出短路保护引言:放大器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用于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然而,当放大器输出被短路时,可能会导致电路受损甚至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设计了各种方法来保护放大器免受短路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放大器电压输出短路保护的原理和常见的实现方法。
一、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增加信号幅度的电子设备。
它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一个放大电路组成。
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的幅度会增加。
然而,当输出端短路时,放大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受到损坏。
二、电压输出短路保护的原理为了保护放大器免受输出短路的影响,工程师们引入了电压输出短路保护机制。
该机制能够在输出短路时,及时切断输出电流,以保护放大器不受损坏。
电压输出短路保护一般通过以下原理来实现:1. 过流保护:当输出电流超过一定阈值时,保护电路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以防止过大的电流损坏放大器。
2. 温度保护:当放大器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保护电路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损坏。
3. 短路检测:通过检测输出端的电压,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情况,一旦检测到短路,保护电路会立即切断输出电流。
三、常见的电压输出短路保护实现方法1. 电流检测保护:在输出电路中加入电流检测电阻,通过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来获得输出电流信息。
当输出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电路会切断输出电流,以保护放大器。
2. 温度检测保护:在放大器芯片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保护电路会切断输出电流。
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风扇的转速来降低芯片温度。
3. 短路检测保护:在输出端加入短路检测电路,通过检测输出端的电压来判断是否存在短路。
一旦检测到短路,保护电路会立即切断输出电流。
四、电压输出短路保护的应用电压输出短路保护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音频放大器、功放等设备都需要采用电压输出短路保护机制,以防止输出端短路引起的设备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经典输出短路保护电路
上电:C2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Q2基极电压由VCC开始下降,下降到Q2可以导通(BE结压降取0.7V),这个时间大概是0.12mS。
但是同时Q1也在起到阻止Q2导通的作用,Q1导通的时间大概是:5.87mS 也就是说 Q2在5.87mS后才会导通,但是同时C3在阻止Q3的导通,阻止时间是0.17mS。
Q3在上电0。
17MS后导通,负载得电,Q3 C极电压达到13.3左右,迫使Q2截至,由此可见Q1可以去掉。
短路时,Q3 C极被拉低,Q2导通,形成自锁,迫使Q3截止,Q3截至后面负载没有电压,这时有没有负载已经没有关系了,所以即使拿掉负载也不会有输出。
要想拿掉负载后恢复输出,可以在Q3得 C E 结上接一个电阻,取1K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