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讲义8_25

合集下载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第一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Embedded Real-Time Operating System,简称ERTOS)是一种专门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它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等特点。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资源和软件任务,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和高效运行。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特定领域,以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部分,以及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软件部分。

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性能高等特点。

2.实时性:实时性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最核心的特点之一。

它要求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对任务的响应时间有严格的要求。

实时性可以分为硬实时和软实时。

硬实时要求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不允许有任何的延迟;软实时则允许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但延迟尽量最小。

3.可靠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因为它们通常应用于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

可靠性主要包括系统的正确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4.高效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需要高效地利用硬件资源,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控制。

高效性主要包括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任务的调度算法、内存管理等方面。

第二点: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工业控制: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机器人控制器、工业现场仪表等。

实时操作系统可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汽车电子:汽车电子领域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现代汽车中的电子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控制等,都需要实时操作系统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第08章 通信外设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第08章 通信外设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英尺,实际 上也只能 用在50米左右。
2019/6/7
12
UART
RS232简介--常用DB9引脚说明
9芯
信号方向来 缩写
描述

1
调制解调器 CD
载波检测
2
调制解调器 RXD
接收数据
3
PC
TXD
发送数据
4
PC
DTR
数据终端准
备好
5
GND
信号地
6
调制解调器 DSR
2019/6/7
6
UART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异步通信收发器
2019/6/7
7
UART
应用
串口是嵌入式系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以 下两个方面:
UART直接和其他的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 UART和PC机通信:由于PC机串口是RS232电平,所以
2019/6/7
10
UART
RS232简介
RS232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 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 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 DB25连接器,对连接器的 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 号的电平加 以规定。
接口的信号内容 实际上RS-232-C的25条引线中有许 多是很少使用的,在计算机与终端通讯中一般只使用3-9 条引线。
1位 一般可选为1位或2位
8位数据、无校验、一位停止位的工作示例图
2019/6/7
15
UART
使用UART通信
使用UART通信需要两个引脚(将在下面的示例中用 到),如下表:

嵌入式教学

嵌入式教学


1965~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化计算机系统应用:

15
嵌入式系统走向繁荣,软、硬件日臻完善
嵌入式系统的大发展是在微处理问世之后:

1971年11月,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片微处理器Intel4004。 人们再也不必为设计一台专用机而研制专用的电路、专用的运 算器了,只需以微处理器为基础进行设计。
Wii, 手柄, 手套, 枪
PS3
XboX360
35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摄像器材
数码相机 DV
36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多媒体终端
IP电话 视频会议 可视电话
基于H.323协议族 的网络视频电话
基于视频电话 的小型视频会 议系统(MCU)
语音识别电话
37
嵌入式技术的应用-家庭音响

系统结构:状态控制器、中断控制器处理 汇编语言:操纵外围设备、端口 操作系统:设置运行任务、通讯、互斥 编译原理:交叉编译、bootloader加载
12
提纲
嵌入式系统概念
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
嵌入式系统构成要素
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
浙大嵌入式系统教学
浙大嵌入式系统科研

嵌入式系统应用走向纵深化发展
(1990-至今)
14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和兴起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无法满足嵌入式计算所要求
的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可靠性高、实时性强等一系列要求。
60年代,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系统开始应用:

第一台机载专用数字计算机是美国海军舰载轰炸机“民团团员” 号研制的多功能数字分析器(Verdan)。 1962年美国乙烯厂实现了工业装置中的第一个直接数字控制。 第一次使用机载数字计算机控制:1965年发射的Gemini3号 第一次通过容错来提高可靠性:1968年阿波罗4号、土星5号。

3、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3、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
——ARM与C/OS-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智能嵌入式技术工作室
王田苗 魏洪兴
1
第四讲、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
一、操作系统概述 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C/OS 三、嵌入式Linux简介 四、WinCE
2
一、操作系统的发展
串行处理 简单批处理系统——IBMSYS 多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
33
任务控制块结构
Struct os_tcb {
OS_STK *OSTCBStkPtr;
struct os_tcb *OSTCBNext; struct os_tcb *OSTCBprev;
事件控制块的指针
OS_EVENT *OSTCBEventPtr;
void
*OSTCBMsg;
INT16U OSTCBDly; INT8U OSTCBStat;
21
µC/OS-II提供的系统服务
信号量 带互斥机制的信号量
减少优先级倒置的问题 事件标志 消息信箱 消息队列 内存管理 时钟管理 任务管理
22
µC/GUI and µC/FS
µC/GUI 嵌入式的用户界面 用ANSI C书写 支持任何8, 16, 32-bits CPU 彩色,灰、度,等级或黑白显示 代码尺寸小
3
批处理操作系统
工作方式: 用户将作业交给系统操作员 系统操作员将许多用户的作业组成一批作业 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系统中形成一个自动转接
的连续的作业流 启动操作系统 系统自动、依次执行每个作业 最后由操作员将作业结果交给用户
4
分时操作系统
工作方式:
一台主机连接了若干个终端 每个终端有一个用户在使用 交互式的向系统提出命令请求 系统接受每个用户的命令 采用时间片轮转方式处理服务请求 并通过交互方式在终端上向用户显示结果 用户根据上步结果发出下道命令

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简介
2020/11/25
§1.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4.通信
电话交换机、卫星和全 球定位系统(GPS)、 移动电话等。
5.办公设备
电话系统、传真系统、 复印机、照相机和摄像 机、商用电脑、掌上电 脑等。
2020/11/25
§1.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6.银行和金融
自动柜员机、信用卡 系统、验钞机、点钞 机、安全系统等。
2020/11/25
由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的一些特征:
1.嵌入式系统是以嵌入式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 系统。
电子计算机是为解决海量数值计算而发明和 发展起来的。 而微型机一旦进入对象体系中后,便失去了 通用计算机的形态和功能,变成了形形色色的 自动化系统。 从而导致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通 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2020/11/25
§1.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一、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定 义:
嵌入式系统是指用于实时控制、监视、管理 或辅助其他设备运行的设备,可以是专用或多 用途(但一般具有可编程的特性)的设备,“ 嵌入”意味着这些系统本身与所控制和管理的 系统融为一体的,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是各种控制系统的基本构造单元。
7.医疗诊断监视系统
心脏起搏器、理疗控 制系统、热疗机、X光 设备、电磁成像系统 等。
2020/11/25
§1.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8.家庭中的应用
*每个家庭使用的嵌入式处 理器约30~40个;
*一台PC机中就可能使用 了10来个嵌入式处理器;
*其他家电中,电冰箱、微 波炉、洗衣机、录像机、电 子钟、洗碗机、DVD播放机 、电视机、音响设备、通用 遥控器、电子玩具、电子宠 物等.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核心讲义概要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IEEE定义2.国内定义二、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3.知识产权核三、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概述2.硬件层3.中间层4.系统软件层5.应用软件层四、实时系统1.实时系统定义2.实时系统特点3.实时系统调度4.实时系统分类5.实时任务分类1.2 嵌入式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一、冯诺依曼与哈佛结构1.冯诺依曼结构2.哈佛结构二、CISC与RISC1.复杂指令集计算机(CISC)2.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三、流水线技术1.流水线的基本概念2.流水线技术的特点3.流水线结构的分类4.流水线处理机的主要指标四、信息存储的字节顺序1.大端和小端存储法2.可移植性问题3.通信中的存储顺序问题4.数据格式的存储顺序1.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一、组合逻辑电路基础1.组合逻辑电路概述2.真值表3.布尔代数4.门电路5.译码器6.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二、时序逻辑电路1.时钟信号2.触发器3.寄存器与移位器4.计数器三、总线电路及信号驱动1.总线2.三态门3.总线的负载能力4.单向和双向总线驱动器5.总线复用6.总线通信协议7.总线仲裁四、电平转换电路1.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2.常用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电平接口技术五、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1.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概述2.PLD的电路表示法3.可编程阵列逻辑器件PAL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4.可编程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5.门阵列GA6.可编程程序门阵列PGA1.4嵌入式系统中信息表示和运算基础一、进位计数制与转换1.二进制2.十六进制3.数制表示4.数制转换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1.基本概念2.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三、非数值数据编码1.非数值数据定义2.字符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3.汉字的表示方法4.统一代码5.语音编码四、差错控制编码1.引入2.基本原理3.差错控制码分类4.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1.5嵌入式系统的性能评价一、质量项目1.性能指标2.可靠性与安全性3.可维护性4.可用性5.功耗6.环境适应性7.通用性8.安全性9.保密性10.可扩展性11.其他指标二、评价方法1.测量法2.模型法三、评估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主要指标1.MIPS测试基准2.Dhrystone3.EEMBC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接口知识2.1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结构和类型一、嵌入式微处理器1.定义2.组成3.分类二、典型8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8位微处理器2.8051微处理器三、典型16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16位微处理器2.16位微处理器MC68HC912DG128A四、典型32位微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ARM处理器2.MIPS系列3.PowerPC五、DSP处理器结构和特点1.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2.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3.DSP的发展方向六、多核处理器的结构和特点1.多核处理器概述2.典型多核处理器介绍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体系一、存储器系统概述1.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结构2.高速缓存(cache)3.存储管理单元MMU二、嵌入式系统存储设备分类1.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2.存储器部件的分类3.存储器的组织和结构的描述三、RO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OM的种类2.PROM、EPROM、E2PROM型ROM的各自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四、Flash Memory的种类和选型1.Flash Memory的种类(NOR和NAND型)2.NOR和NAND型Flash Memory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五、RAM的种类和选型1.常见RAM的种类(SRAM、DRAM、DDRAM)2.SRAM、DRAM、DDRAM各自的典型特征和不同点六、外部存储器的种类和选型1.外存概述2.硬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与分类3.光盘存储器4.标准存储卡(CF卡)5.安全数据卡(SD卡)2.3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一、嵌入式系统常用输入输出设备1.概述2.键盘、鼠标3.触摸屏4.显示器5.打印机6.图形图像摄影输入设备二、GPIO原理与结构1.原理2.结构三、AD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述2.AD转换方法3.AD转换的重要指标四、DA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DA转换的工作原理2.DA转换的主要指标五、键盘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键盘的分类2.用ARM芯片实现键盘接口六、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2.电致发光3.LCD种类4.LCD的设计方法5.其他显示接口原理与结构七、显示接口的基本原理与结构1.触摸屏原理2.电阻触摸屏的有关技术3.触摸屏的控制4.触摸屏与显示屏的配合八、音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音频数据类型2.IIS音频接口总线2.4嵌入式系统总线接口一、串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串行通信的概念2.串行数据传送模式3.RS232串行接口4.RS422串行接口5.RS485串行总线接口二、并行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并行接口的分类2.并行总线三、PCI总线1.概述2.特点3.32位PCI系统的引脚分类4.PCI总线进行读操作四、USB通用串行总线1.概念2.主要性能特点B系统描述4.物理接口B电压规范6.总线协议7.健壮性B接口工作原理五、SP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1.概念2.使用信号3.同外设进行连接以及原理4.工作模式六、IIC总线1.概念2.特点3.操作模式4.通用传输过程及格式5.工作原理七、PCMCIA接口1.内存卡的种类2.16位PCMCIA接口的规范与结构2.5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口一、以太网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以太网基础知识2.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法3.在嵌入式系统中主要处理的以太网协议4.网络编程接口二、CAN总线1.概念2.特点3.位时间的组成4.CAN总线的帧数据格式5.在嵌入式处理器上扩展CAN总线接口三、XDSL接口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概念2.XDSL技术的分析3.各类XDSL的特点四、无线以太网基本原理与结构1.概念2.标准3.网络结构4.接口设计和调试五、蓝牙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蓝牙技术2.蓝牙技术的特点3.蓝牙接口的组成4.链路管理与控制5.蓝牙接口的主要应用六、1394接口基本原理与结构1.发展过程2.应用领域3.IEEE 1394的特点4.IEEE 1394的协议结构2.6嵌入式系统电源一、电源接口技术1.AC电源2.电池3.稳压器二、电源管理技术1.电源管理技术2.降低功耗的设计技术2.7电子电路设计基础一、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原理2.电路设计方法(有效步骤)二、PCB电路设计1.PCB设计原理2.PCB设计方法(有效步骤)3.多层PCB设计的注意事项(布线的原则)4.PCB螯合剂中的可靠性知识三、电子设计1.电子设计原理四、电子电路测试1.电子电路测试原理与方法2.硬件抗干扰测试嵌入式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知识3.1嵌入式软件基础一、嵌入式软件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定义2.嵌入式软件的特点二、嵌入式软件分类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3.支撑软件三、嵌入式软件的体系结构1.无操作系统的情形2.有操作系统的情形四、设备驱动层1.板级支持包2.引导加载程序3.设备驱动程序五、嵌入式中间件1.定义2.基本思想3.分类3.2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1.概述2.功能3.特点4.组件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的类型分类2.按响应时间分类3.按软件结构分类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1.Vxworks2.嵌入式linux3.Windows CE4.Uc/os-II5.Palm OS3.3任务管理一、单道程序技术和多道程序技术1.定义2.实例二、进程、线程和任务1.进程2.线程3.任务三、任务的实现1.任务的层次结构2.任务的创建与终止3.任务的状态4.任务控制块TCB5.任务切换6.任务队列四、任务调度1.任务调度概述2.先来先服务算法3.短作业优先算法4.时间片轮转算法5.优先级算法五、实时系统调度1.任务模型2.RMS算法(单调速率调度算法)3.EDF算法(最早期限优先调度算法)六、任务间的同步与互斥1.任务之间的关系2.任务互斥3.任务互斥的解决方案4.信号量5.任务同步6.死锁7.信号七、任务间通信1.概念2.分类3.共享内存4.消息传递5.管道3.4存储管理一、存储管理概述1.存储管理方式2.内存保护3.实时性要求二、存储管理方案的种类1.实模式方案2.保护模式方案三、分区存储管理1.概念2.固定分区存储管理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4.分区存储管理实例四、地址映射1.地址映射概述2.静态地址映射3.动态地址映射五、页式存储管理1.基本原理2.数据结构3.内存的分配与回收4.地址映射5.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特点六、虚拟存储管理1.程序局部性原理2.虚拟页式存储管理3.页面置换算法4.工作集模型3.5设备管理一、设备管理基础1.概述2.访问硬件寄存器的方法二、IO控制方式1.程序循环检测方式2.中断驱动方式3.直接内存访问方式(DMA)三、IO软件1.中断处理程序2.设备驱动程序3.设备独立的IO软件4.用户空间的IO软件3.6文件系统一、嵌入式文件系统概述1.基本概念2.嵌入式文件系统同桌面文件系统的区别3.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二、文件和目录1.文件的基本概念2.文件的使用3.目录三、文件系统的实现1.数据块2.文件的实现3.目录的实现4.空闲空间管理嵌入式软件程序设计4.1嵌入式软件开发概述一、嵌入式应用开发过程1.步骤2.与桌面系统开发的区别3.示例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特点1.需要交叉编译工具2.通过仿真手段调试3.开发板是中间目标机4.可利用的资源有限5.需要与硬件打交道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挑战1.软硬件协同设计2.嵌入式操作系统3.代码优化4.有限的IO功能4.2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一、概述二、程序设计语言概述1.低级语言与高级语言2.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3.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4.程序语言的发展概述5.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三、汇编语言1.基本原理2.ARM汇编语言四、面向过程的语言1.基本概念2.数据成分3.运算成分程序语言的运算成分4.控制成分五、面向对象的语言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六、汇编、编译与解释程序的基本原理1.汇编程序基本原理2.编译程序基本原理3.解释程序基本原理4.3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一、要求二、宿主机、目标机1.宿主机2.目标机3.宿主机与目标机的连接三、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1.软件开发阶段2.编辑器3.编译器4.调试及调试工具5.软件工程工具四、集成开发环境1.IDE的发展2.Tornado3.WindowsCE应用程序开发工具4.Linux环境下的集成开发环境4.4嵌入式软件开发一、嵌入式平台选型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阶段2.软硬件平台的选择二、软件设计1.软件设计的任务2.模块结构设计3.结构化软件设计方法4.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程序设计1.BootLoader设计2.设备驱动程序设计3.网络应用程序设计四、编码1.编码过程2.编码准则3.编码技术五、测试1.软件测试2.测试的任务3.测试的方法和分类4.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步骤5.覆盖测试六、下载和运行1.TFTP2.编程器的固化4.5嵌入式软件移植一、概述1.嵌入式软件的特点2.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的考虑3.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4.嵌入式软件的移植二、无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基于层次化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设计三、有操作系统的软件移植1.概述2.示例四、应用软件的移植1.应用软件实现涉及的两方面2.移植应用软件是需考虑的因素3.软件开发时需遵守的原则嵌入式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5.1系统开发过程及其项目管理一、概述二、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的划分方法1.常用开发模型1.1边做边修改模型1.2瀑布模型1.3快速原型模型1.4增量模型1.5螺旋模型1.6演化模型2.需求分析3.设计3.1系统架构设计3.2硬件子系统设计3.3软件子系统设计4.系统集成与测试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及常用的管理工具1.项目管理概述2.项目范围管理3.项目成本管理4.项目时间管理5.软件配置管理6.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四、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1.建模工具2.编程工具3.测试工具5.2系统分析基础知识一、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1.需求工程的概念2.相关术语二、用户需求1.概念2.关于Ada编程环境的需求示例3.编辑软件设计模型的CASE需求文档的示例4.特别的用户需求示例三、系统需求1.概念2.替代自然语言描述的系统分析方法四、系统规格说明书的编写方法1.系统规格说明书2.书写用户需求应遵循的简单原则3.需求文档的可能用户以及使用文档的方式4.Heninger(1980)对软件需求文档提出的要求5.IEEE标准为需求文档提出的结构6.编写系统规格说明书应重点注意的内容5.3系统设计知识一、传统的设计方法1.瀑布模型的组成部分2.瀑布模型法的优缺点3.传统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4.软硬件协同设计二、实时系统分析与设计1.实时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2.实时系统的开发方法三、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1.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2.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流程3.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优点4.系统涉及到组成部分5.4系统实施基础一、系统架构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和概念二、系统详细设计1.系统详细设计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用到的设计方法概述三、系统测试1.系统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作用2.系统测试类型3.系统测试的策略5.5系统维护知识一、系统运行管理1.运行管理制度2.日常运行管理内容3.系统软件及文档管理二、系统维护知识1.系统可维护性概念2.系统维护的内容及类型3.系统维护的管理和步骤三、系统评价知识1.系统评价的目的和任务2.系统评价的指标嵌入式系统设计6.1嵌入式系统设计的特点一、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软硬件协调并行开发2.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3.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样性RTOS4.与台式机相比,可利用资源很少5.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交叉开发环境6.嵌入式系统的程序需要固化7.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难度较大8.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的支持9.其他方面6.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概述1.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求2.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流程的阶段二、产品定义1.产品功能与产品性能2.产品定义三、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划分1.性能原则2.性价比原则3.资源利用率原则四、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1.概述2.嵌入式系统硬件的选择3.硬件功能模块划分4.硬件的可靠性五、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开发过程中的角色2.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方面六、系统集成和测试1.系统集成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运行测试程序2.嵌入式系统集成过程中的调试工具3.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测试的方法6.3设计示例:嵌入式数控系统一、嵌入式系统采用的设计方法1.传统设计方法2.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二、数控系统简介1.概述C系统构成三、需求分析1.功能要求2.非功能要求四、系统体系结构设计1.系统软硬件划分2.硬件系统划分3.系统软件功能划分五、硬件设计1.板级设计2.芯片级硬件设计六、软件设计1.软件接口设计2.系统软件模块划分七、系统集成与测试1.功能干涉测试2.压力测试3.容量测试4.性能测试5.安全测试6.容错测试。

第5章嵌入式软件设计

第5章嵌入式软件设计

1第5章嵌入式软件设计5.1 GNU 软件开发环境5.3 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 5.4 Linux 内核移植5.5 文件系统<25.1 GNU 软件开发环境GNU 开发环境的组成主要介绍:¾编译工具:gcc 、arm-Linux-gcc (交叉编译)¾make 和makefile ¾gdb<3源程序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生成中间代码优化代码错误处理生成目标代码符号表及其管理目标程序编译工具的基本结构<45.1.1 GCC 简介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是在UNIX 以及类UNIX 平台上广泛使用的编译器集合,它能够支持多种语言前端,包括C, Objective-C, Ada, Fortran, Java 和treelang 等。

GCC 设计中有两个重要的目标,其中一个是在构建支持不同硬件平台的编译器时,它的代码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复用,所以GCC 必须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硬件无关性;另一个是要生成高质量的可执行代码,这就需要对代码进行集中的优化。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GCC 内部使用了一种硬件平台无关的语言,它能对实际的体系结构做一种抽象,这个中间语言就是RTL(Register Transfer Language)。

<5源码解析语法树的优化RTL 代码生成函数调用优化转移指令优化寄存器扫描SAA (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优化公用子表达式削减二次公用子表达式优化数据流分析指令合并局部寄存器分配动循环语句优化指令时序调整二次指令时序调整寄存器类优先级选择寄存器移动基本块重新安排重载二次转移指令优化可延迟性分支时序安排多分支指令合并寄存器使用优化调试信息输出输出与程序对应的汇编语言程序用GCC 编译程序流程<6-ansi 只支持ANSI 标准的 C 语法。

这一选项将禁止GNU C 的某些特色,例如asm 或typeof 关键词-c 只编译并生成目标文件-E 只运行C 预编译器-g 生成调试信息。

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PPT课件

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PPT课件
第第6章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第二节s3c44b0x概述第三节系统硬件基本单元电路设计第四节s3c44b0x启动程序设计第一节系统设计概述图61为嵌入式最小系统原理框图如图中所示一个嵌入式控制器自己是不能独立工作的必须给它提供电源加上时钟信号复位信号如果芯片没有片内程序存储器则还要加上存储器系统然后嵌入式控制器才可能工作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VD1/GPD1 97
VD0/GPD0 98
RXD0/GPE2 99
TXD0/GPE1 100
DATA31/nCTS0/GPC15 101
DATA30/nCTS0/GPC14 102
DATA29/RxD1/GPC13 103 DATA28/TxD1/GPC12 104
7个起始地址固定及大小可编程的地址空间。
1个起始地址及大小可变的地址空间。
所有存储器空间的访问周期都可通过编程配置。
提供外部扩展总线的等待周期。
在低功耗模式下支持DRAM/SDARM自动刷新。
支 持 地 址 对 称 或 非 地第址18页对/共称102的页 D R A M 。
3. cache和片内SRAM 4路相连统一的8KB指令/数据cache。 未作为cache使用的0/4/8KB cache存储空间可作为片内SRAM使用。 cache伪LRU(最近最少使用)的替换算法。 通过在主内存和缓冲区内容之间保持一致的方式写内存。 具有4级深度的写缓冲。 当缓冲区出错时,请求数据填充。
• SDRAM存储器作为系统运行时的主要区域,系
第3页/共102页
• JTAG接口可对芯片内部的所有部件进行访问,通 过该接口可对系统进行调试、编程等。

嵌入式面试经典100题

嵌入式面试经典100题

嵌入式面试经典100题嵌入式系统是当今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

面试官通常会问一些经典的问题来评估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 100 个嵌入式面试经典问题,有助于准备嵌入式面试。

1.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2. 嵌入式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3. 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哪些领域?4. 什么是微控制器?5. 微控制器有哪些类型?6. 解释一下位运算符。

7. 什么是布尔运算?8. 解释一下存储器分段。

9. 什么是中断?10. 解释一下中断向量表。

11. 什么是浮点数?12. 解释一下浮点数运算。

13. 什么是传感器?14. 解释一下传感器工作原理。

15. 什么是执行器?16. 解释一下执行器工作原理。

17. 什么是总线?18. 解释一下总线工作原理。

20. 解释一下串口工作原理。

21. 什么是以太网?22. 解释一下以太网工作原理。

23. 什么是蓝牙?24. 解释一下蓝牙工作原理。

25. 什么是 Wi-Fi?26. 解释一下 Wi-Fi 工作原理。

27. 什么是 LED?28. 解释一下 LED 工作原理。

29. 什么是 LCD?30. 解释一下 LCD 工作原理。

31. 什么是纽扣电池?32. 解释一下纽扣电池工作原理。

33. 什么是定时器?34. 解释一下定时器工作原理。

35. 什么是串口通信?36. 解释一下串口通信原理。

37. 什么是 FPGA?38. 解释一下 FPGA 工作原理。

39. 什么是 PLC?40. 解释一下 PLC 工作原理。

42. 解释一下触摸屏工作原理。

43. 什么是传感器数据采集?44. 解释一下传感器数据采集原理。

45. 什么是 PWM?46. 解释一下 PWM 工作原理。

47. 什么是功率放大器?48. 解释一下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49. 什么是串口通信协议?50. 解释一下串口通信协议原理。

51. 什么是温度传感器?52. 解释一下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53. 什么是湿度传感器?54. 解释一下湿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可靠性设计讲义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可靠性设计讲义

14
5-500R < 0.8v => R>4.2/500=8.4k
15
Vcc
R
VH
Io
Io
200μA
200uA *15K=3V 选 10K 可用。
24V 10Ω±10%
最坏电路情况分析,R 取最不利的数 值 最高的器件环境温度 Ta 最高的电 压 Vmax 降额余量 最大的阻值 误差 R-ΔR
16
1.1 、设计调查表 1.2 、导致问题的常见应力 1.3 、分析方法
3
1.1、设计调查表
1. 环境因素 2. 人的因素 3. 关联设备的因素
4
1.2、常见故障应力
过渡过程应力及超调对输入端器件的影响
5
感性负载、容性负载对驱动电路的影响分析
6
环境条件影响
7
单一故障与系统分析方法
8
1.3、分析方法
工程计算与容差分析
P
95.4%
-2σ
+2σ
U
-σ +σ
68.3%
-3σ
+3σ
99.73 %
9
最坏电路情况分析法
±5%?
±5%?
±10%
10
精度分配方法
1. 得到系统的总精度要求 2. 找出影响总精度的各分模块 3. 推导出系统输出值与各模块测控物理量的工程计算公式 4. 根据工程计算公式,做微分运算,推导出影响总精度的所有要素,然
MT48LC8M16A2 Datasheet.pdf
19
面板复位电路抗干扰电容
1. 面板复位是静电非常敏感电路;处理方式如图
2. 电容典型值 560pF
4. 双向 TVS 管选择结电容较小的 管 子,结电容<1000pF

嵌入式教学PPT-第3章 最小系统

嵌入式教学PPT-第3章 最小系统

• 各部件简介 ——调试与测试接口
• 各部件简介 ——复位电路
• 各部件简介 ——串口电路一
• 各部件简介 ——串口电路二
• 各部件简介 ——按键电路
• 各部件简介 ——指示灯电路
• 各部件简介 ——指示灯电路
• 各部件简介 ——AD采集电路
• 各部件简介 ——液晶显示电路
• 各部件简介 ——芯片电路
(如减少功耗、需要严格同步等情况)需要使用外部振
荡源提供时钟信号。
• 各部件简介 ——时钟
• 各部件简介 ——存储器系统
时钟系统
调试测试接口
供电系统 (电源)
嵌入式控制器 存储器系统
复位及其 配置系统
对于大部分微控制器来说,存储器系统不是必需的, 但如果微控制器没有片内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 就必须设计存储器系统,这一般通过微控制器的外部总 线接口实现。
VDD3.3 37
27
C15
46
104
LPC2210存储器系统
• 各部件简介 ——调试与测试接口
时钟系统
调试测试接口
供电系统 (电源)
嵌入式控制器 存储器系统
复位及其 配置系统
调试与测试接口不是系统运行必须的,但现代系统 越来越强调可测性,调试、测试接口的设计也要重视了。 LPC1700有一个内置JTAG调试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 控制芯片的运行并获取内部信息。
模拟电源:电路简单,输出电压纹波较小,并且干扰较开关 电源小得多。
• 各部件简介 ——电源
• 各部件简介 ——时钟
时钟系统
调试测试接口
供电系统 (电源)
嵌入式控制器 存储器系统
复位及其 配置系统
目前所有的微控制器均为时序电路,需要一个时钟 信号才能工作,大多数微控制器具有晶体振荡器。简单 的方法是利用微控制器内部的晶体振荡器,但有些场合 (如减少功耗、需要严格同步等情况)需要使用外部振 荡源提供时钟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2.1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的演变
1 基于 基于EDA(PCB)和ICE的设计方法 和 的设计方法 2 基于 基于EDA(PLD)和EOS的设计方法 和 的设计方法 3 基于 核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基于IP核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设计借鉴了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设计借鉴了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但 又有很大的不同: 又有很大的不同:嵌入式系统同时涉及到硬件与 软件, 软件,在任何设计阶段都要考虑硬件和软件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5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嵌 入 式 系 统 的 设 计 过 程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6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1 需求分析
作用
从客户那儿收集系统的非形式描述 从客户那儿收集系统的非形式描述
排错困难 出现问题互相推诿 解决方案无法进行全系统优化设计 降低成本) 优化设计( 解决方案无法进行全系统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在满足相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成本最低 在满足相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 最优软硬件划分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9
特点——软硬件统一描述 软硬件统一描述 特点
有限状态机( 有限状态机(FSM) ) 统一化的规格语言——SystemC、新的统一描述语言 统一化的规格语言 、 基于图形的表示工具——UML 基于图形的表示工具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2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21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6 系统测试
作用
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测试, 对设计好的系统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规格说明书 中给定的功能要求 严格而全面的测试是系统的设计方法
2.2.1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的演变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的演变 2.2.2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 传统设计方法 2.2.3 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 系统级设计方法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2.2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8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2.2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续) 嵌入式系统的传统设计方法(
特点
软硬件设计独立进行
优点
简单易行、分工明确 简单易行、
缺点
2010-9-12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 基于 基于EDA(PLD)和EOS的设计方法 和 的设计方法
硬件设计的进步
旧方法:选择和使用标准通用集成电路器件 旧方法:选择和使用标准通用集成电路器件 新方法:自己设计和制作部分专用的集成电路器件 新方法:自己设计和制作部分专用的集成电路器件 由各种 由各种EDA工具软件提供支持的 工具软件提供支持的
设计技术
模块化设计技术 面向对象设计技术 组件设计技术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20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5 系统集成
作用
把软件、硬件、执行装置和被控对象集成在一起 把软件、硬件、 进行调试 发现并改进单元设计过程中的错误
2010-9-12
基于平台的系统级重用 基于平台的系统级重用 系统级
基于平台的设计重用是近几年提出的设计重用方法 基于IP核设计重用技术的扩展 核设计重用技术的扩展, 基于 核设计重用技术的扩展,强调系统级重用 要求提供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设计模板 提供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设计模板, 要求提供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设计模板,设计者通过 对设计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来构造符合性能要求的SoC 对设计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来构造符合性能要求的 系统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2.3 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1 软硬件协同设计 2 设计重用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制造水平的发展,采用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集成电路制造水平的发展,采用统 一的机制描述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子系统已经成为可 一的机制描述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子系统已经成为可 能,系统级设计方法也随之诞生 系统级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方法, 系统级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方法,设计人员针对 设计目标进行系统功能描述,定义系统的行为特性, 设计目标进行系统功能描述,定义系统的行为特性, 进行软硬件划分,生成系统级的规格描述 进行软硬件划分,生成系统级的规格描述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4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1 基于 基于EDA(PCB)和ICE的设计方法 和 的设计方法
其步骤是先抽象后具体 其步骤是先抽象后具体
抽象设计 将系统功能细化为若干功能模块 再对功能模块进行硬件和软件功能实现的分配 具体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具体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主要是根据性能参数要求对各功能模块所 需要使用的元器件进行选择和组合 选择和组合——PCB 需要使用的元器件进行选择和组合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任务分析、资源分配、模块划分、 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任务分析、资源分配、模块划分、 流程设计和细化、编码调试等——ICE 流程设计和细化、编码调试等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 :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 5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Circuit Emulator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ICE:In 室 :
13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 设计重用技术
基于IP核的模块级重用 基于 核的模块级重用 核的模块级
IP核的设计和 核的使用 核的设计和IP核的使用 核的设计和 IP核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即插即用 核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即插即用 核的设计目标是实现 IP核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具体功能之外,还要考虑可 核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具体功能之外, 核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具体功能之外 重用、 重用、可测性及测试的可重用性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4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
2.3.1 需求分析 2.3.2 规格说明 2.3.3 体系结构设计 2.3.4 软硬件构件设计 2.3.5 系统集成 2.3.6 系统测试
摩托罗拉T805 GPS接收机 摩托罗拉 接收机 蓝牙无线接口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3 基于 核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基于IP核的系统级设计方法
集成系统( 集成系统(SoC) )
20世纪 年代后,嵌入式系统设计从“集成电路”级 世纪90年代后,嵌入式系统设计从“集成电路” 世纪 年代后 设计转向“集成系统” 设计转向“集成系统”级设计 CPU、I/O接口、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集 接口、 、 接口 存储器、实时操作系统、 成在一个芯片上,统一描述, 成在一个芯片上,统一描述,统一设计
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复杂推动着设计方法不断发展 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复杂推动着设计方法不断发展
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嵌入式 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应用的不断发展 要求也越来越高 系统的设计 设计也 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越来越大, 压力越来越大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越来越大, 设计者需考虑的问题 问题也 设计者需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分类
功能性需求 接口设计:输入输出信号、操作方式 接口设计:输入输出信号、 非功能性需求 性能 成本 功耗 系统的尺寸和重量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7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2 规格说明
作用
对需求进行提炼,得到系统的规格说明 需求进行提炼,得到系统的规格说明 进行提炼 作为正式设计指导和验收的标准 它起到客户和生产者之间的合同 合同的作用 它起到客户和生产者之间的合同的作用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9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4 软硬件构件设计
作用
基于体系结构,对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详细设计 基于体系结构,对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详细设计 详细 软件硬件并行 并行设计 软件硬件并行设计 对于使用现成的硬件模块,大部分工作集中在软件设 对于使用现成的硬件模块,大部分工作集中在软件设 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可重用) 计上(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可重用) 如果设计硬件模块,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上 如果设计硬件模块,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硬件设计上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8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2.3.3 体系结构设计
作用
描述系统如何实现所述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包括对 描述系统如何实现所述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包括对 硬件、软件的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软硬件选型等 以及系统的软硬件选型 硬件、软件的功能划分以及系统的软硬件选型等 体系结构描述说明需要什么样的构件 一个好的体系结构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2010-9-12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601室 室 10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1 软硬件协同设计
2010-9-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